作者:刘济华  来源:平民心声

兰州大学的下滑和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引起了广大校友在内的所有学界的关注。

 

那么,兰州大学为什么会衰落呢?值得思考。

 

一、曾经的辉煌

 

兰州大学的历史发展,可谓基础坚固,领导有方,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兰大的前身甘肃法政学堂创建于1909年。1945年,国民党出于政治考量,一举将其升格为国立兰州大学,并派著名教育家辛树帜筹建。1954年,兰大成为14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西北地区是唯一的一所,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

 

兰大由于地处大西北的中心,是当时国家战略的直接受益者。集权高效的政府通过强大的行政手段将人才、资金、物资向贫瘠的西北倾斜配置,处于西北版图腹心的兰州成为重工业基地,高等教育的资源也因此向兰州大学倾斜。

 

当时,兰州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在“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7个落户兰州。兰州石油化工厂、兰州炼油厂这两个后来被称为“共和国石化长子”的大项目的上马,急需石化领域的人才,兰大化学系因此得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为支援兰大建设,高教部把复旦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并入兰大,并且从复旦、南大等高校调来一批教师和研究生,又从北大分来一批研究生,使得兰大化学系的师资力量瞬间变强。就是在今天,化学系仍旧是兰大科研实力最强的专业,在国际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兰大的发展,还得力于几任有远见卓识的校长。

 

首任校长辛树帜深受康、梁改良主义思想影响,决心以教育和科技兴国,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国民党。1927年冬,在戴季陶、朱家骅一再催促下回国,但他婉言谢绝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高官,毅然坚持专心做学问。1932年,他前往陕西考察,萌生“开发大西北”的宏伟构想。1938年任西北农学院院长。抗战后,他又重回西北,着手筹建兰州大学。他认为,西北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如不尽快开发,必受外人觊觎。为了筹建兰大,他奔走相告,四处揽才,不遗余力,费尽心血,为兰大的发展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办学思路,为兰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北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江隆基在“反右”运动中受到冲击,被“贬”到兰大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江隆基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和有远大胸怀的教育家,他没有因境遇的巨大变化而气馁,而是继续专心办教育。在当时比较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坚守教育的底线,从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到“尊师重教”。将兰大已经被砍掉的文科想方设法恢复,将许多深处险境的知名教授引进兰大,呕心沥血,不计安危,忍辱负重,倾尽全力,只为兰大建设。他为兰大的浴火重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文革”结束后,曾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的刘冰出任兰大党委书记兼校长。刘冰主政以来,务实苦干,拨乱反正,将“文革”时受到打击迫害的众多教授请回来,尽快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使学校迅速回到正轨。

 

通过几任有作为的校长的辛勤努力,兰大在当时一跃成为国内高校中的佼佼者,上世纪80年代成为学校历史上发展最好的黄金时期。

 

1980年,李政道到中国为美国哥伦比亚、哈佛等名牌大学物理系招收研究生,在全国联考中,兰大物理系学生取得第一名;1981—1989年,兰大化学系在全国重点大学化学专业学生赴美研究生计划考试中,连续5届名列第一。

 

1995年7月18日,《科技日报》报道了“兰大现象”。文章称,在地域偏远、信息不灵、国家财政收入和师资力量投入比东部发达地区同类高校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条件下,兰大的教学、科研却长期名列前茅,发表的基础研究论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第3名,在全国50多个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兰大占了4个,在全国也排第3名。同年11月,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了中国最好的13所大学,兰大排名第6。

 

据有关资料显示,1977年后,在各高校的本科生里,兰大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数量居全国第7名,如果排除因合并了众多院校而稍稍领先的吉林大学与浙江大学,兰大实际上能排到第5。由于现在最年轻的一批院士都是在80年代上大学的,因此这一数据说明了兰大那一时期本科教育的实力。

 

2017年,在《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中国版中,兰大高居第10名。

 

兰大作为曾经的第一梯队,“985工程”首批名单里的7所高校之一,在全国高校中的显著地位不言而喻。

 

兰大曾经辉煌过,而且辉煌的时期长达数十年,这是所有校友的骄傲。

 

二、揪心的现状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大学老师在西部领到的工资大概比在东部高1/3。虽然就多十几块钱,但在当时工资水平普遍低的情况下,地处西部的兰大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1986年,这项政策取消。本来西部地区深处内陆,高原气候,交通、通讯等各项条件就比不上东部,当工资的地区差取消后,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迅疾消退。从那时开始,形成兰大衰落的转折点,与此同时,兰大开始了一场持续不断的、规模巨大的人才流失潮流。

 

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同时来。

 

就在兰大教师争先恐后地跳槽的趋势形成以后,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地方办大学的热潮。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高校轻易的挖走了兰大的很多老师。典型的案例:1995年,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其中文系几乎是完全依靠兰大的师资而建。浙江大学化学系几乎所有的骨干都来自兰大,物理系的著名教授都是来自于兰大。

 

1999年高教改革,“985工程”大学实施省部共建的政策,东西部地区在经济上差距巨大,而甘肃相当落后,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经济的魔杖再次将兰大推向激烈竞争的边缘,直接导致兰大教师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踊跃流动。

 

管理失衡,金钱魔力,竞争无序,恶性挖人,都无所不用其极的展现在兰大面前。一些高校为了挖人,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不择手段,没有廉耻,没有底线,没有约束,在兰大人才流失最严重的时候,一些东部高校派专人长期驻守在学校周边,专门挖人,十分荒诞。为此,教育部曾点名批评苏州大学到兰大挖人,但事实上苏州大学只是捡漏而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兰大的老师被几十所实力雄厚的大学盯着,虎视眈眈,尽情诱惑,使劲召唤,变本加厉。从而使兰大遍体鳞伤,损失惨重。

 

据《兰州大学校史》显示,1984—1985年间,兰大老师减少了255人,教师数量跌入谷底。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很多教师再度成批流向东部地区,教师数量从1991年的1321人降至1994年的1102人。一些原本在国内有明显优势的学科,由于学术带头人流失,后继乏人,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到了新世纪,由于兰大骨干教师已出走殆尽,人才流失由“塌方式”变成细水长流。据媒体报道,从2000年到2004年,该校共流失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近40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科带头人。2006年时,“整个物理学院都空了”,连给学生上课都成问题,剩下的几名老师排满了课程,连轴转才勉强能完成教学任务。

 

2005年,在全国两会期间,西北师大校长王利民直言:“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各个方面对兰大应该的支持没见加大,对兰大的挤压和失血还在继续。

 

2017年上半年,教育部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完成遴选,全国高校都在加紧争创“双一流”。依托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与区位优势,东部高校展开了对高层次人才的新一轮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兰大的压力再度增大。

 

人才的流失,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学校科研竞争力的下滑。有出身兰大的学者撰文指出,过去几十年来,兰大的排名一直在下滑:主要不是由于兰大的“学术指标”在下滑,而是“非学术指标”不可避免地在下滑(如诞生高级官员的数量、校友捐款的金额等)。可是,近年来,兰大的“学术指标”也开始下滑。

 

比如,兰大的科技部支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杰出青年”、“重要项目”等指标都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同类大学。不要说在“985”院校中远远落后,就是在“211”大学中也只能领先于不多的几所边陲地区的“211”大学(如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等)。

 

还比如,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在2014—2016三年间,兰大获得资助的一等项目分别为:0个、2个、0个。相比之下,同为“985”院校的吉林大学分别有11个、19个、9个;就连“211”高校西南大学在这一指标上的表现也优于兰大,分别是4个、10个、5个。

 

在一个充满金钱诱惑的社会中,一切都与钱有关。

 

根据招聘广告,“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来兰大,将获得50万元一次性补助及不低于40万元的年薪;不小于130平方米的人才周转公寓,享受50万元住房补贴、安家费;在国家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基础上,还有200万—300万元配套经费。

 

40万年薪看起来不低,但与财大气粗的东部高校一比就瞬间失辉。据媒体报道,佛山科技学院是一所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二本院校,对“青千”的待遇除了能享受中央财政资助个人补贴100万元、广东省资助科研补贴100万元和50万元个人补贴外,学校还将按照“人才特区”二级特聘教授的待遇,提供最高150万元年薪及20万元安家费,此外还有最高25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120平方米的周转房,5年合计超过1150万元薪金。

 

为遏制西部高校人才外流,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并明确强调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但是,行政命令难以真正遏制市场经济下的人才自由流动。

 

流动的缺口一旦打开,冲出去的是什么就不受控制了。

 

“孔雀东南飞”,飞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学生。首当其冲的是本科生的生源问题。由于兰大知名度的下降,兰大的高考各省录取平均分在高校中位列第76名,这与兰大的科研、学术等其他排名都有较大差距——生源水平远远落后于学校地位。比如,在杭州,兰大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仅比重点线高8分,这是典型的对兰大的低估。

 

2019年,兰大的录取分数在985高校录取中从理科排序上几乎是垫底的状态,仅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出7分,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而南京医科大学一所双非本科高校却比兰大的录取线高很多。兰大每年在全国很多省份的投档线处在985的靠后位置是一种常态,一些热门211高校几乎每年都是超越兰大录取线的,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

 

所以,应该进入兰大的学生都去了别的学校,兰大只能降低身段,从下游选择。

 

更加忧心的是兰大优秀研究生的流失。以前,校外保送研究生的人数是固定的,但在2014年,教育部实施保研新政,即凡是保研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研院校。规定一出,造成兰大保送研究生几乎全都外流到了北京、上海等地名校。

 

2016年,兰大物理学院研究生没招满,调剂来的10个学生,除了有两名学生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与宁夏大学两个“211”大学,其余都毕业于非“985”“211”大学。对此,老师无奈地感叹,“兰州这么个西部地方,留不住学生,大部分都跑掉了,又吸引不来外地学生。这种现象,估计很多学校都有,但是没有像兰州大学这么严重。”

 

为留住本校的优秀研究生,兰大也想出了对策:在大三时就开始给学生做工作,让学生提前了解导师们的工作,并设立奖学金奖励留下来的人。这一政策确有成效,但问题是,留下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保送生里排名靠后的,真正的尖子生还是走了。

 

研究生是大学科研的主力军,优秀研究生的外流,直接影响大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

 

兰大曾受益于计划经济,却在市场经济时代进入持续滑落的轨道。

 

2020年初,很多高校公布了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报告,在41所“双一流”高校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多维持在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准。兰大本科生的就业率却只有86.19%,成为了41所“双一流”高校中垫底的高校,从就业率来看,兰大相对于其他高校几乎低了将近10个百分点。可以说,就业率是一所高校的命脉,也是一面真实的镜子。

 

三、衰落的原因

 

1、地理因素

 

干任何事情,地理因素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这个道理。兰大地处落后贫瘠的大西北,处在内陆深处的兰州,黄土高原,海拔高,冬天寒冷,春夏秋冬常有沙尘暴,交通不发达,更由于当地经济落后而导致人才外流普遍严重,所有这些短板都是导致兰大发展滞后的不利因素。这还仅仅是宏观概念,而由于兰大将分校建在人烟稀少的榆中山沟里,使地理的劣势更加凸显,每况愈下。

 

据统计,兰大学生有60%是农村生源,50%的学生来自西部省份,而且其中还有30%是贫困生。很多农村学生从小到大没去过城市,考上大学想见识一下“大城市”,到学校才发现,是一个比家乡“更农村”的地方。

 

2001年,为满足“985工程”对校舍面积的要求,兰大不得不扩建新校区。兰大选定榆中校区加速了兰大的衰落。兰大本科生集中生活和学习在新校区,位于距离兰州市区向东45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榆中县的夏官营镇。这里荒无人烟,形同孤岛。还由于校舍不足,一段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挤在8人一间的宿舍里,住宿条件是985高校里最差的。新校区不通公交车,全靠学校的30辆大巴车往返接送师生,造成老师疲于奔命,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同时,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之间也缺乏互动。

 

大学生活本应是学生完成城市化、社会化过程的场所,新校区完全闭塞,严重缺乏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远离闹市,也远离人群,显然不能完成这一目标。

 

实践证明,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处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山沟里的大学谈何发展?兰大之所以选择新校区,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兰州规划在榆中建立一个科教园区,将来把市里的高校全搬过去。17年过去了,搬去的学校只有兰大和西北民大。而兰州市也早已放弃了向榆中发展的规划,转而重点建设兰州新区。省里为了增加新区的人气,将七八所高职院校强令搬迁兰州新区,成立职教园区,兰州市将11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兰州现代职业学院,也搬入兰州新区。

 

由于新校区的偏远荒凉,使许许多多的学生心生不满,每年都有学生退学,平均每年有38名本科生退学,而且退学率居高不下,很多学生来到兰大榆中校区后,开始后悔。

 

2、经济因素

 

2001年,兰大成为“985工程”高校。根据省部共建的政策,教育部与地方按1:1的比例划拨配套建设经费,但在甘肃,这一比例被调整为1:0.5。而且,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实际上有累计5.4亿元的配套资金一直没有落实。

从上表中显示,甘肃省的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基本稳定在全国31个省市的第27名,即倒数第4名,而人均排名牢牢垫底。更为糟糕的是,甘肃的人均GDP仅仅是北京、上海的1/4,是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发达地区的1/3左右,差距之大,非常明显。

 

多年来,兰大经费总量一直在20亿元左右,在全国“985”高校中排在末位。由于没有地方经费支持,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拨款,拨款占总收入比例一直在60%以上,而教育部直属高校平均为48%。

 

兰大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国家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校友捐赠及产业收入。其中,国家拨款又分为基本经费与项目经费两大部分,前者按学生规模划拨,标准与其他“985”高校一样,但由于兰大招生规模较小,经费也随之减少。真正拉大差距的是项目经费,这一部分算法复杂,要根据学校的科研成果、实验室面积、设备、上年获奖情况等来计算,而在这些指标上兰大都不占优势。同时,在科研经费中,除了国家直接下拨的经费之外,兰大在竞争性项目上的经费也少得可怜,更不用提从企业获得的研究经费。至于产业,兰大主要靠一些房租收入,与那些拥有众多知名校办企业的东部高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即便是国家拨款,但差距非常巨大。比如,2017年,教育部拨给清华大学的经费高达247亿元,而给兰州大学拨付的经费却只有34亿元,不到清华大学的1/7,相当于清华大学的13.77%。

 

经费紧缺一直是制约兰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央拨款有限,地方财政支持不够,也没有校办企业支撑,校友捐赠不多,学费收入不足,所有的不利因素集中体现在经费紧张的矛盾上。

 

在一个普遍注重金钱利益的社会氛围中,没有足够的经费就会严重影响人才的稳定,就难以引进优秀的人才加盟,就无法搞好校园建设,就不能建设必需的实验室,就无法开展必需的科学研究。

 

3、管理因素

 

近年来,兰大的主要领导走马灯似的更换,但真正把兰大的雄起当回事者寥寥无几,真正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者更是凤毛麟角。不客气地说,有些人来兰大就是享受副部级待遇来的,就是来做官的。他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官僚做派,自视甚高,高高在上,人浮于事;他们缺乏担当,没有勇气,安于现状,懒政误校。

 

古人云,强将手下无弱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这样的领导带领下,兰大的风气就可想而知。据资深校友说,制约兰大的首要因素,是“文化氛围较差,校园内盛行官本位文化,行政势力凌驾于学术之上。曾发生机关里年轻干事在电话中训斥无行政职位的教授之事,岂不怪哉!

 

还由于,兰大的地理劣势,沿海及发达地区的人都不愿意来,在学校员工中主要是甘肃籍和陕西籍,导致地方化现象日趋严重,外来员工很难融入各种“圈子”,而领导者没有从根本上化解这种矛盾。

 

一直以来,兰大榆中校区是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但学校几度欲动迁市区,最后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有几次很好的搬迁市里的机会,都没有抓住,这不仅是管理者的故步自封、思想保守,更是不思进取,贻误战机的懒政失职。

 

困难是有目共睹的,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则因人而异,一个优秀的领导会在困难中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一个有胸怀、有智慧的领导会倾听群众的呼声,集思广益,制定良方,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导会正视现实,果敢前行。而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者就不会放下身段虚心纳谏,必然会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谈到领导的胸襟不由想起清朝时期的贤臣陶澍。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时任两江总督(远比现在的省委书记官职大,相当于政治局委员或国务委员)陶澍,奉旨回乡省亲,路过醴陵。身为白丁的左宗棠为陶澍馆舍题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月,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一见,对联意境贴切高雅,书法壮丽优美,十分高兴。他大加赞赏,而访寻书写对联者,并视为奇才,纵论古今,通宵达旦,成为“忘年之交。”左宗棠对陶澍亦仰慕已久,又亲身体会了其礼贤下士的风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给夫人信中说:陶澍“督部勋望为近日疆臣第一,而虚心下士至于如此,尤有古大臣之风度。”从此,陶澍与左宗棠“总督布衣之交”的美事,传为千古佳话。次年,左宗堂应考落第,拜访陶澍。陶澍以上宾之礼相待,留住署中,“日使幕友亲故与之相谈论”,并亲自与之议论商讨学问道德、国计民生,左宗棠大受教益。不仅如此,陶澍还不顾门第差别之大,以总督之尊,求布衣举人左宗棠之女为媳,与左结为儿女亲家。180年前,一个封建王朝的大臣能完全突破世俗之见,以才取人,如今有几人能做到?

 

领导者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是自己不把自己当常人看,而是当成高人一等的官来看,就会唯我独尊,妄自尊大,脱离实际,专横跋扈。

 

这些年来,兰大的发展不尽人意,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反响,而作为领导者有几个真正放下身段不耻下问,采纳民意者?

 

这些年来,兰大的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甚至问题成堆,管理漏洞百出。

 

在校园校舍紧缺的首要矛盾面前,没有很好的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改善教学楼、公寓楼严重不足的窘况,而是满足于兴办三产,大搞科技广场、科技创业园、兰州电子市场,使大量的存量土地和房产没有真正用于教学主业上,简直是本末倒置。

 

本校建设心血来潮,缺乏长远科学规划,楼宇建设,横七竖八,五颜六色,杂乱无章,胡乱开门,随意动土,经常施工,动辄开挖,浮躁气氛浓厚,建筑噪音喧嚣,使校园失去本该有的安静和平和,严重影响广大师生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园里大兴土木的同时,位于校本部家属院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三层家属楼,有的早已成了危房,却没人修缮或进行拆除处理。破败不堪的危旧老楼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显明的对比,非常刺眼,也非常难堪。

 

在招标采购工作中,不愿和当地社会交流,自以为是,本校缺乏相关物资采购专业的真正懂行的专家,也不从地方上引进或聘用,只是在利益的裹挟下,由本校并不懂行的人评审一些物资的采购项目,导致采购的物资问题繁多,有些项目竟然成了业内的笑料。

 

校园周围,以及家属院周围的房产在租赁过程中,疏于管理,产生了许多矛盾,也产生了一些腐败问题。

 

缺乏胸怀,缺乏韧劲,缺乏和当地政府沟通的能力和耐心,一再错失改进校园建设的良好机会。

 

有一个典型的例证可以充分看出,某些领导的格局。

 

一个热心校友,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对兰大的校园建设提出了一些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他通过多种途径将建议送于校方,没有丝毫的反馈。后来,他想方设法,找到主要领导的电话,并阐明自己的主张,欲和主要领导面见详谈,可是几个领导开始还表示了礼节性的回应,但最后一再爽约,约了几年都没有见上面。兰大的领导就是这么难见,哪怕你就是给他贡献良策,他也无动于衷。因为他日理万机吗,还是由于是省级高官不愿见一个默默无闻的校友?!

 

不管任何人,任何组织,如果听不进去不同意见,接受不了善意的批评,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中膨胀,沉浸在一片吹捧和奉承中陶醉,得意于在众星捧月前呼后拥中想当然,那注定会走上下坡路,必然会在盲目乐观中衰退,这是肯定无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四、在困境中觉醒,在艰难中崛起

 

应该说,兰大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在困境中必须觉醒,在艰难中必须奋进。

 

客观上讲,兰大的底子不错。兰大现有两个校区,3个附属医院,学科门类12个,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设置10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学科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同时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级实验室1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此外兰大还有大量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

 

学术实力,不容小觑。2008—2017年,兰大发表SCI论文13010篇,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8月31日自然指数发布,兰大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1位,其中化学排名全球第39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4位,地球与环境科学国内高校排名第9位,物理学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生命科学国内高校排名第37位。《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均为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兰大目前有两院院士共1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青”2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

 

兰大必须兴利除弊,快马加鞭,奋起直追,没有退路。

 

兰大的发展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超越了本校发展的边界。

 

在著名的“黑河——腾冲”线以西,一半国土上,兰大是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唯一一所985,可以说兰大是支撑起西北四省高等教育的主梁。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才产生了“兰大现象”,使得兰大成为“低投入高产出”的典型高校。

 

原教育部长、国务委员、副委员长陈至立曾说:兰大办得好不好是个政治问题,兰大一定要办好,如果兰大办不好,大半个中国就没有重点大学了。

 

2018年10月19日,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在兰大榆中校区调研时指出:“兰州大学立足学校和地方发展,提出在榆中盆地建设生态创新城的构想,体现了各方共识,与省里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大战略高度契合,与兰州市城市副中心建设高度契合,可谓正当其时、水到渠成。”

 

2018年“两会”期间,兰大校长严纯华谈及西部人才工作时表示要“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8年4月到11月,兰大领导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海外人才引进,引进人才成果丰硕。2018年,兰大新进教学科研人员146人、新增院士5人、海外人才37人,新聘任兼职教授51人,自此兰大扭转了人才流失的局面,人才流动开始止损,人才结构和数量不断优化提升。

 

在央视《开讲啦》栏目中,严纯华校长“解密”了“骆驼证”,阐释了骆驼的两大特质:高和耐,即“登高而招见者远”和“西北耐力”。“骆驼精神”象征着兰州大学和兰大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

 

严纯华在《改革大学教学方式追求一流本科教育》一文中讲到:兰大首先构建了低重心的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形成“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教学中心、实验实训中心)三级建制、两级管理、重心在院”的教学管理体制。

 

110年来,重视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在一代代兰大师生的血脉中传承赓续。

 

在新时代、新阶段,高等教育处于新的大变局中,相对于数量上的增长,质量上的提升则更具挑战。兰大更加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始终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构建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文化,使本科教育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坚定从容的前进姿态。

 

说真心话,作为校友,真诚地盼望母校能进步,能保持名校风采,能在中国乃至世界著名高校中占有一席,这是每个校友的心声。我们热爱家乡,热爱母校,希望母校能健康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更不愿看到退步!大踏步的退步,是每个校友伤感的痛点!

 

如今,兰大新任书记刚刚到任,新任校长也就两年,所有人拭目以待,期望有新的变化。

 

不论政界还是学界,不论机关还是企业,人们总是对一届又一届新的领导班子报以厚望,总是乐观地认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会比原来好,总是期待新任领导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总是怀抱美好的想法憧憬未来,然而,许许多多的地方领导、许许多多的企事业单位领导等到换届的时候,并没有使大众真正满意,甚至和原来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远!!但愿,母校的这届新任领导不要叫大家再次失望,不要叫广大校友再次失落!!!

 

2015年5月16日第一稿
2018年8月25日第二稿
2020年1月21日第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