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咸鱼小王子
第一次知道《无依之地》是去年九月,赵婷拿了金狮奖的时候。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因为她的获奖感言视频:赵婷和女主演随意朴素地坐在一辆车旁边,当时她们正在加州办汽车开入式公映。
和大多数饱含泪水的感言不同,她们的感言轻松平静,情绪最高的时候是结尾那句非常开心的“路上见”。
想去网上看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时,发现评论果然就一直在纠结她的国籍、她是否爱国、她的成就有没有给中国长脸,但就是没有人讨论她的电影究竟如何。
不过也确实,当时所有的媒体关键词都是“首位华人女导演”、“中国女导演”,“中国骄傲”,而这些关键词显然比电影本身更加夺人眼球。
后来我自己看了这部电影,老实讲,的确值得横扫各类大奖,从剧情到立意到画面到配乐都是无可挑剔的程度。
虽然电影的背景是美国的现代游牧民(住在房车里居无定所的人),但我以为共鸣是可以跨国界的,孤独感更是全人类共通的。
还是我太年轻,不了解大部分的简中网民的内心。前两天还在一窝蜂夸赵婷呢,这两天就一窝蜂在骂,网络环境烂如泥塘,可见一斑。
他们可以让赵婷在几个月前还寂寂无名,一得西方的什么奖就迅速成为中国的骄傲;他们也可以让她仅凭曾经接受采访时的两句话,让她迅速在中国又跌下神坛。
不过想想,关于赵婷到底是中国导演还是美国导演的讨论,这事儿也蛮搞笑的。
贝托鲁奇到中国拍《末代皇帝》,到法国拍《巴黎最后的探戈》,那他到底是意大利导演还是中国导演还是法国导演?
真正的创作者思考的是人类的命运,人与社会的关系,非要讨论什么拍阴暗面才能获奖,啥都往意识形态靠,一天到晚就说三观正不正屁股歪不歪,我不想下什么到底是蠢还是坏的结论,我只能说很遗憾,请你做个人吧。
我发现,不管有什么好的电影,里面要是有一点点是关于中国的阴暗面,有一种说法总是甚嚣尘上,就是“拿中国的负面去舔洋人”,这是很可笑、很愚昧的一个观点,你让说这种话的人去做一个反映黑暗面的片子看能不能获奖?
反映黑暗面和获奖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你去看一些获奖的影片,包括文学作品,大多数确实体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那也不叫黑暗,那是因为只有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历史价值的作品,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所以这个逻辑关系错了,你可以说获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很深刻的题材,那这个现实问题不仅包括中国,还有美国、非洲、阿拉伯国家都一样,因为揭露问题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再说了,《无依之地》要讲阴暗面,讲的也是美帝的阴暗面啊,也没见美国人封杀赵婷的电影,去收了她的奖,再骂她给反美势力递刀子啊。
所以我就感觉,我们部分爱国同胞还是操之过急了,不要这么上蹿下跳火急火燎的举报要撤档,要灭之而后快嘛,而是应该放长线钓大鱼!
先别急着举报我啊,听我说,让《无依之地》上映,好处多多!
1.要相信全国爱国同胞还是多数的,基本上大家都不去会去看,艺术电影谁爱看,是不是。
2.在影院蹲守看这部电影的同事,同学,到时候举报给上级,又是咱们升职加薪的好机会啊。
3.片子拍的又是美国人民的水深火热,让进去看的立场不坚定人士能够接受教育,意识到美国虚伪“灯塔”后的真面目。
简直一箭三雕啊。
林语堂说,中国人,从来就是只有这两种生活形态,一个是在竞赛中跑在前面的狗,一个是落在后面的狗,当然他们也经常调换位置,但归根结底都差不多。
我想,包括我,大概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都介于这两者之间吧,有一点特权了,往上看总能看到一堆人的屁股,同时往下看也有一堆人在看着自己的屁股。
大多数人,用尽一生,虽然也能看得到一点点月亮,还没有能力完全放下手里的六便士呢。
我喜欢赵婷的电影,喜欢赵婷,说实话,也是带着羡慕的心理的。
她既不是跑在前面的狗,也不是落在后面的狗,她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件作品。
一个人要把生命变成一件作品,多么奢侈,家境和才华,缺一个都不行,才做到这一点。
在绝大多数人,都换着法子的、不同版本的、难看的时代,她难得地成为了一个好看的人。
我看这件作品的时候,只想欣赏,赞叹,坐在路边,一边休息一边给她鼓掌。
但我的喜欢,不是“与有荣焉”的喜欢,而是你看到这样一个人取得成就,那么别人就不能用一个共性去限制一个群体了。
比如谁还敢说:女性做不了好导演呢?
换句话说,如果你与某个人具有某种共性(性别、地域、种族),那么ta的成就,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不要先作茧自缚,不要画地为牢,不要给自己的梦想套上不该存在的牢笼。
我们欣赏“榜样”,不是为了用ta们的荣耀照亮自身,而仅仅是知道:这条路别人走过,为什么我不行?
“榜样”的意义,在于给自身勇气,仅此而已。
如果说还有点什么期待,那就是希望:艺术,不止电影,能够更纯粹地被大家接受。
那些骂赵婷的人,说撤档活该的人,一到这种时候就跳出来说自己有多么爱国还自我感动的人,怎么可能欣赏得来 《无依之地》这样的电影,他们的智商和审美也就只配看战狼,幻想着马云当爸,李焕英当妈了。
体内充斥着病毒的丧尸,对鲜花和美景向来是无动于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