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快去看看吧,白岩松老师翻车了。
我一时疑惑,白岩松老师,国民主持人,他翻车这么大事儿,为什么没上新闻?
搜了半天,我才发现其实是白岩松老师在B站上人设“翻车”了。
现在打开B站搜索白岩松,几乎都是各路UP主对白岩松的恶搞、讽刺和批评。
这些年轻人改叫白岩松为“阴阳人”,称他“其心可诛”、“恶臭难当”。
白岩松这张定格画面也被做成了表情包,开始了病毒式传播。
·来源于抗压背锅吧
这一切的根源,我们还要从“不会吧?”与“不然呢?”说起。
白岩松在年轻人内风评剧变的导火索,是他在青年对话栏目——《对白》中的一段视频。
即“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感到乐观,但是又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
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白岩松几乎没有沉吟,他就给出了基本论点,理解下来就是:
“我们上一代比你们更不幸,你们的焦虑是幸福的烦恼。”
这个属实。白岩松1968年出生在内蒙古,1989年从中传毕业,他经历过高考恢复、改革开放,他的青年时代是跟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
但他劝诫年轻人时,却恰巧触碰了当代年轻人的雷区。短短几分钟的讲话,白岩松在“房价”“就业”“婚恋”这三个当代年轻人最为苦恼的话题间反复横跳。
先说到他们那个年代没想过自己买房子,也没想过自己选工作,因为“房子住单位,毕业包分配”。
而白岩松推进情绪时用了一连串夺命反问,使这段发言的气氛开始变得焦灼。
但他似乎并没有亲身体会过年轻人“望楼兴叹”的无力、“福报加班”的无望、“相亲循环”的无奈。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白岩松一句轻盈的“不会吧?”烧成了无边怒火,年轻头颅的血压冲得比市中心房价还高。
这种说话方式总能令多数人遥想起长辈握着你手攀谈的场景,他们总是很擅长用四十年前的经验点评你2021年的生活。
比如说你用手机回复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你妈却说你一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你爆肝看视频上网课、剪素材,你爷爷却说你沉迷于电脑。
亲戚来家里做客,看到你厨房垃圾桶里吃剩的外卖盒,那是你前夜通宵留下的废墟,他们说你不爱惜身体,竟然懒得给自己做一顿饭。
《对白》是由白岩松在2019年发起的,面向当代青年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对话类节目。
一个跟青年“话疗”的节目,聊点青年前途命运的困惑无可厚非。
但白岩松治疗年轻人的方式却出了偏差。
跟年轻人“话疗”,绝不是长辈自上而下的教育灌输,需要掌握火候以及条件。
比方说鼻祖赵本山,他话疗成功的对象永远不是什么二十来岁的晚辈后生,而是老范、吴总、德彪之类的同龄朋友。
因为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周期下,所以能充分地理解对方的苦衷。
妄图通过几分钟的说教来说服年轻人高强度抗压,无异于为了解决便秘而倒立拉屎一般荒谬。
另一个问题是,白岩松的这番回答显然没有做好功课。
白岩松们能看到年轻人换了更先进的手机,可以更快捷地接收信息。却看不到年轻人用更先进的手机,是为了每时每刻快速地接入工作。
白岩松们能看到年轻人足不出户的生活,随时随地点外卖,却看不到年轻人更想出去走走。他们吃口外卖是为了赶快填饱肚子,然后继续敲代码、做方案。
白岩松强调他们那个年代的不幸是没有选择。
但他却没看到,年轻人已经被逼进了选择的死胡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时代发展的有利面,也可以是年轻人的痛苦面。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这一侧面就发表观点,那这就是一种成见。
成见,使他们总是站在一个事物的侧面去批评另一个侧面。矛盾与冲突,便由此而来。
白岩松们交流姿态的错位与观察角度的狭隘,将使“不会吧?”与“不然呢?”的争论永无休止。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青年的意见领袖总要更替。
可以看出,白岩松所代表的老派鸡汤权威已被年轻群体所摒弃。
有人说,年轻人们拒绝主流渠道塞给他们的思想榜样,选择通过扭曲、审丑等方式创造一群新的土味偶像。已经崛起了一波又一波了,这故事可以从孙笑川说到giao哥、郭老师等等网络红人。
来自辽宁朝阳的草根网红“冬泳怪哥”带来的短片《看见》,也迎来一片叫好。
于是有人就给当代年轻人下定义了,认为思想秩序已经全面瓦解。年轻人沉浸于解构主义与反叛主义的狂欢。
但我觉得,尽管这一代年轻人看起来有些迷茫,但他们的表达诉求与情感需求其实十分简单,就一句话:他们渴望被理解。
他们真的没有年纪比较大一点,又赢得年轻人彻底respect的文化偶像么?
我看不见得,比如李健。
在白岩松“血压飙升”疯狂传播的同时,有人自发把李健的一些谈话剪成“降压”视频并顶上了首页。
其实,从个人经历上来看,李健与白岩松有很多相似之处。
白岩松生于60年代末,李健生于70年代初,两人属于同一个时代。
白岩松是中传才子,李健保送清华,青年都是顺风顺水。
一个成了名嘴,一个做了明星,白岩松与李健都是上世代的精英。
甚至,视频中他们所说的话也都可以划到鸡汤类别,为何在年轻人中引起的反应就天差地别?
其实,李健仅仅是对当代年轻人表示了真诚的理解与简单的安慰。
一句简单的“我觉得当下的年轻人很难,甚至比我们当时还难”,就让捧着手机的你瞬间破防。
“我毕业时就挣4000块钱,现在大学生还挣4000块,有的比这还少,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现在三十而立有点难了,四十能立起来就不错,不要太着急。”
“过一天算一天并不算消极,这引申了人们应该更加珍惜。”
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哲学,诚恳的实话和衷心的理解就完全可以安抚一个悲伤的年轻人。
平等而充分理解,把李健与白岩松两个经历尤为相似的人推向评价的两极。
罗伯特·清崎说:“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同样,“不理解年轻人,也就认知不到当代年轻人的根本痛苦”。
如今,年轻人发现“时代变了”。
曾经,大家都开一样的车,只要肯吃苦,追求进步,多数人都能到达目的地。
现在,很多人开上了兰博基尼,你连车屁股都看不见,他们还会从后视镜嘲笑你。就像《黑金》里的反派周朝先说的:“你开马自达,活该你塞车!”
买不起兰博基尼,你就只能开着马自达塞进更多马自达扎堆的公路上。
曾经,鲁迅先生说:“从前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现在是“人太多了,路装不下了”。
路越来越挤,金钱与汗水共同贬值,你只能把塞车的时间浪费在更多无趣的事情上。
比如对自己狂热的考证、疯狂的加班,对下一代就是近两年被讲烂了的“鸡娃”,毕竟孩子与你都在一辆车上。
白岩松鼓励年轻人努力奋斗,多吃苦耐劳,很大程度确实没有错。这番话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5年前,也许年轻人们都会十分买账。
但时代的变化太过剧烈,过去的生存哲学开始瓦解,依靠白岩松一代的经验复制其成功,已经很难实现。
如果不看清这个时代,那“白岩松”之流的长辈式激励听起来就像一种讽刺。
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墙内日夜做题的学生们与墙外风里雨里的家长们不够努力么?
可1000公里外就有人在微博上炫耀教育“privilege”,尽数展现“她的高傲”。
这个时代是街头智慧大于书本道理的时代,是一个写字楼高于象牙塔的时代,是有人一日三餐吃着洋芋、有人喂狗吃战斧牛排的时代。
实践形态复杂瞬变,少数的幸运儿、冒险家、内幕消息掌握者,他们小小的一跃,都可以拉开普通人几套房的距离。
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显然已经跟不上了。秉持旧理论却想在新世界寻找年轻信徒的白岩松们,也真真正正地与时代脱钩了。
现在的年轻人们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奋斗,他们甚至奋斗到硬生生创造出“奋斗逼”。
他们不知道的,只是怎么跳出这个旋涡。
当有人把年轻人抽象成懒惰、叛逆、迷惑和不按常理时,我希望你们可以了解真相。
真相不在冰冷的大数据模型与沉默的图书馆里,而存在于早上西二旗的地铁站、中午三里屯的快餐店,是晚上知春路不熄的灯,是凌晨燕郊睡不着的梦。
这是属于本时代年轻人“流动的盛宴”。
当你阅读过餐桌上每一种不争的现实,如果还能说出那句“不会吧?”。
那我也只能回一句:“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