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CDT敏感词周报】第31期:共产党、建国百年、颐使气指

测试时间:2021年7月3日——7月14日

测试平台: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微信公众平台、知乎、抖音、快手、豆瓣、Bilibili

本周我们发现:1.铜锣湾七一刺警案受到中国媒体一致谴责,但关于案情本身无法讨论,当事人名字“梁健辉”几乎被抹去,事件于是扭曲为对当事者供职公司“维他奶”的政审。2.中国高校性少数学生社团遭微信公众平台集体封号后,声援活动的传播受阻,“舆情”被显著压制。3. 7月13日是刘晓波忌日,与其相关的敏感词仍然是中国互联网敏感度之最,但仍有网民发文悼念。

 梁健辉

敏感词:“梁健辉”、“梁健輝”、“维他奶”、“铜锣湾_袭警/刺警”、“香港杨佳”等。

敏感度:多样。

  1. 微博在事件第一时间对事件严厉打压,“维他奶”一词尤为敏感,号召抵制的话题遭下线。但随后话题解封,政审维他奶的信息得以传播,但袭警事件新闻被严格监视,“梁健辉”仅能找到数条微博。
  2. 抖音敏感度高,事件第一时间对“梁健辉”禁搜,但随后解开禁搜,可找到少量相关结果。
  3. 快手未禁搜,结果与微博相似,大部分为政审维他奶的内容。
  4. B站禁发,无相关结果。
  5. 百度搜索“梁健辉”可得到官方新闻和无关内容等近1万条结果,但图片搜索禁止了“模糊搜索”功能,全部结果仅4张且均为“维他奶发布公告”。

新闻背景

铜锣湾刺警案,又称七一刺警案,发生于2021年7月1日约22时10分,50岁男子梁健辉疑因对社会不满,反对香港警察包庇罪犯及不满《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影响自由,在香港铜锣湾崇光百货外突然从背后接近并用刀刺伤一名28岁机动部队警察,随后以刀刺心脏自杀。事件中警员肩胛骨中刀受伤,送医时一度危殆,后转为稳定。行刺者梁健辉随即被周围警员强硬制服并拘捕送医,当日晚上23时20分被院方证实死亡。事发时,警察以防疫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为由在当天整天围封案发地附近的维多利亚公园并禁止附近举办2021年香港七一游行,该警负责场外巡逻。

有香港网民以“烈士”、“勇者”称呼死者,更有市民前往案发地点献花及鞠躬。同时,也有亲政府网民称梁健辉为“恐怖分子”。香港警方将此案定性为“孤狼式恐怖袭击”,同时批评部分网民公然明目张胆的支持严重暴力违法行为,并重申绝不容忍任何人为达到目的而诉诸暴力。梁健辉生前任职的维他奶国际在内部通告中称其“不幸逝世”,“向健辉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随即引发中国内地网络舆论强烈抵制和内地媒体人士批评。后维他奶国际指该通告为人事部员工个人擅自发布,并已开除该员工,部分香港网民对维他奶国际的反应表达强烈不满。

一如2008年的北京青年 杨佳 。 同样是7月1日,曾遭警察冤枉、侮辱、虐待的杨佳,历经苦诉无门,身心俱疲,终于无奈选择以暴易暴、以杀止杀的做法,杀伤上海市公安分局内警员及保安。 事发后他被判死刑,虽有知识份子、社会人士为其奔走请命,最终仍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于同年11月处刑。

他生前曾说过: 「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可谓其人生写照,也是上述「自助」的真实面目—并非逞私义以取代公义,而是在正义败坏的当下,凭借良知之裁量,摆脱体制主宰,复归个人意志之觉醒,铸炼成自由之剑与盾,重塑良善正义的社会。

审查术语先审后上

先审后上,或称“先审后发”、“先审后放”、“先审”,是一种审核策略。

“先审”即人工事前审查,内容在通过人工审查前无法被查看。先审可部署于全局,如视频弹幕先审后播;或部署于局部如特定IP地址图片先审;可对特定内容先审如2015年阅兵相关新闻,雷洋案情况通报等;或处罚特定用户,变相禁言。

除此之外,新浪微博还以“先审后上敏感词”拦截“高危”内容。触发后微博直接进入先审后上待审列表并对所有用户不可见,与“自动私敏感词”相比有一定区别。

img

自由微博收录有大量被删除的“维他奶”相关微博。

img

百度图片搜索禁止了“模糊搜索”功能,全部结果仅4张且均为“维他奶发布公告”。

img

快手未禁搜,结果与微博相似,大部分为政审维他奶的内容。

未命名公众号

敏感词:“未命名公众号”、“LGBT学生社团”、“又有新的恐同事件”等。

敏感度:一般。但具备“行动性煽动性”的内容、对政府非议的内容敏感度高。

  1. 作为事发地的微信,未设置违禁词,可见大量相关内容,但有呼吁采取行动的文章和账号遭封杀。

  2. 微博在允许讨论事件本身的同时对事件的一些分支采取审查。

    2.1 #未命名公众号#、#今晚我们都是未命名公众号#、#禁止关注未命名公众号#、#敬被未命名的彩虹# 等几乎所有用来提及此事件的话题下线,发起者账号遭封杀。

    2.2 发起 #又有新的恐同事件# 的原帖被删除后,话题未下线,但直接作为敏感词禁搜。原帖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微博已被删除”,是不同于一般“私密”处理的删除处理,有警告意味。

    2.3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我们依法管理互联网”回应则成为另一个导火索,微博中“依法管理互联网”存在大量非议,同时新闻评论翻车,导致主贴被删,转发不可见。

  3. 抖音、B站仅有数个相关内容。

  4. 快手无相关内容。

  5. 知乎大部分相关内容为恐同和“境外势力”指控。

新闻背景

2021年7月6日晚间,中国高校各LGBT学生社团及个别相关社会组织所属的微信公众号账号被集中清理。各公众号页面均显示:“接相关投诉,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帐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被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被全部停止使用。”

这些公众号及它们背后默默坚守的工作者曾经在我沮丧、迷茫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给予我支持和鼓励。我不能接受它们这样被消失。我相信他们也帮助了和我类似的许多人。这种清理行动无异于对中国性少数群体又一次赤裸裸的歧视和迫害。

@七隻小怪獸:十年 #又有新的恐同事件 #禁止关注未命名公众号

这里是404档案馆。404档案馆是中国数字时代CDT的一档音频节目。

今天的话题是中国各大高校性少数社团公众号遭集体封禁。我们会介绍事件经过和舆情反应,回顾中国LGBT群体近年来处境的变化,并分析当局批量封号的可能原因。

相关视频推荐:
【404档案馆】第12期:我们都是“未命名公众号

审查术语删单通私

删单通私是新浪微博审查的一种人工审查策略,即对需要处理的微博原帖删除,再对所有转发通私,使被删除的原帖无法再进一步被转发或引起猜测。

与通私的不同在于,以删除处理单独对原帖作者进行警告。

未命名公众号抖音自动补全-1024×374.png” alt=”img” />

抖音输入“未命名公众号”的自动补全。

未命名公众号抖音-1024×517.png” alt=”img” />

抖音仅两个相关视频。

未命名公众号微博.png” alt=”img” />

微博网民议论封号情况,其中#话题未高亮显示因话题已被下线。

img

微博将“又有新恐同时间”禁搜,此条微博无法直接搜到。

img

微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微博已被删除”是不同于一般“私密”处理的删除处理,有警告意味。

未命名公众号知乎.png” alt=”img” />

知乎大部分相关内容为恐同和“境外势力”指控。

没有敌人

敏感词:“没有敌人”、“我没有敌人”。

敏感度:高。但相对于其它刘晓波相关敏感词则稍低。

  1. 微博将“没有敌人”设为禁搜。
  2. 抖音、快手将“我没有敌人”设为禁搜。
  3. 知乎、B站未禁搜,但无刘晓波相关内容。
  4. 豆瓣未禁搜,且有原文,但无法在站内搜索找到。
  5. 微信公众平台未禁搜,可以找到原文。

新闻背景:各平台针对刘晓波相关内容,对其从姓名履历、形象特点、著名言论、诺贝尔获奖相关、受刑关押、去世以及妻子刘霞相关等等几乎刘晓波一生经历制定了大量敏感词。在其去世后,敏感度和敏感词数量不降反增。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已经四年,表面上,在大陆已看不到关于刘晓波生前的任何讯息,但这是否表示他已被中国人遗忘呢? 刘晓波生前的好友胡佳和野渡却有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刘晓波的坚持和牺牲精神,依然对六四之后的中国异见人士,起着相当重要的启发作用,他的精神仍鼓励异见人士坚持下去。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早在80年代已是中国文坛名人,在1989年学运期间,刘晓波中断在美国的学术访问,赶回北京声援学生,这个决定改变他的一生,把他从文学界带到政治舞台。

刘晓波在刘霞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2017年7月13日,在沉阳的医院病逝,终年62岁。

日子和往常并无不同,但渐渐的,感到了一种哀伤,而这哀伤,不可抑制地在朋友中蔓延,有呜咽声在夜空中次第响起,隔着江河,隔着高山,隔着手机的屏幕,俨然一个时代的绝唱,在风起花开的夜晚变成了低吟合唱。

三十年来几飘零,

忍教青春付劫灰。

沧海茫茫连晓波,

楚江浩浩接天水。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研究了微信和微博针对刘晓波逝世的信息审查,初步分析显示,在刘晓波去世後审查力度大幅增加,以至于任何对刘晓波的讨论乃至简单提及也不被允许。

2009年,刘晓波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有期徒刑时,法庭没有允许刘晓波读出这篇陈述。2010年,在挪威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挪威女演员乌曼替缺席的刘晓波朗诵了《我没有敌人》。

img

微博禁搜“没有敌人”。

img
img

在微信、豆瓣发文纪念的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