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会害怕革命?人民会害怕革命吗?进步力量会害怕革命吗?都不会。只有人民的对立面,人民的敌人,才会害怕革命。胡锡进害怕革命,只能说明,他不是革命的朋友,他是革命的对立面。”
被广泛认为是“左派大本营”的乌有之乡网站,日前发布多篇文章声讨环球总编胡锡进,甚至引用毛泽东语录,把胡描述为“害怕革命”的“人民的敌人”。
乌有之乡在文章中指“正是某个历史插曲,让胡锡进一类人‘合法’地当上了既得利益者,过上了甩广大人民群众几条街的皇帝般的奢靡生活。”
他们还进一步罗列了胡锡进的几大“罪状”,包括:
——胡锡进享受着中国革命的巨大“红利”,到今天却居然如此害怕革命,这只能说明,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面对已经得到的巨大利益,他们已经非常满足,非常知足了。但问题是,他们的巨大利益,是以牺牲和侵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而得到的……
——今天的中国,仅仅只是李光满的文章所列的问题吗?远远不止。中国实际的很多问题,恐怕要比李光满文章严重得多。这些问题不解决行吗?肯定不行。不解决,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人民的不满只会越来越多。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和风细雨恐怕是根本不行的。没有大刀阔斧,没有“不仅要摧枯拉朽,而且要刮骨疗伤”是解决不了的。而且,我决(绝)不相信,胡锡进们能够阻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朝着人民希望的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步伐!
胡总编俨然已经成为站在人民对立面的革命对象,搞不好真要被乌有之乡吓尿裤子!(下面是昨晚有读者转给我的一副图片)
胡总编之所以获得如此“待遇”,是因为他公开反驳了被官媒热捧的李光满的一篇文章,认为李文存在“误判和误导”,“对形势作了不准确的描述,使用了一些夸张的语言,背离了国家的大政方针,造成了误导”。
作为颇有民族主义和民粹特色的《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几乎不缺席任何一次公共事件的讨论,李光满“战斗檄文”的被热捧引发热议也不例外。
这位自称是一个“复杂中国”的报道者,是中国舆论场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往往被归结为左派阵营。西方一些媒体将《环球时报》定义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小报”,他否认《环球时报》是保守左派“愤青大本营”的说法,但他还是被视为“左倾民族主义者”。
“老胡为中国国家利益申辩,我和《环球时报》是被西方媒体怼得最狠的中国媒体和媒体人。我们长期站在维护中国和中国人民核心利益的最前线。我总对环球时报同事说:我们要做守护国家利益的戍边者、烽火台,我们要与中国崛起共荣辱”。胡锡进这样为自己申辩。
2016年7月,在接受上海媒体《上海观察》专访时,胡锡进给自己贴了三个标签:在政治立场上算“中左”,在中国媒体界是体制弹性的探测者,在人文情怀上是人道主义者。
当然,对胡锡进这样的自我定位,舆论场褒贬皆有,且两极反差极大,而关于胡锡进的讨论本身,也成为多维观察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活跃度的一个视角。
但,将胡锡进被放到“革命的对立面”明显过了,虽然秉持这样极端立场的人只是少数,并未成为社会和思想领域的主流,但显著的变化是,当前带有左的色彩的民粹主义思潮,已经逐渐占据舆论场上风,即便是理性讨论的声音,也往往被视为投降主义或立场不够坚定。
胡锡进正是这种思潮的鼓吹者,不幸的是,他如今正被自己鼓吹的思潮反噬。
一向被认为立场偏左的胡锡进,最近半年突然屡屡被打入另端,甚至被放到“革命的对立面”,不是因为胡锡进变了,而是因为中国社会思潮向特定的光谱方向发生了整体位移。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都是,也都不是。
中国现阶段已走出盲目崇左的年代,社会大众也绝没有再发动一次“文革”的普遍意愿。但也要承认,在现实层面的民粹主义泛起,以及“宁左勿右”思维定势等诸多因素下,继续防“左”仍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持续推进改革,方才达到今天的发展高度,成果可谓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需要从实现小康走向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向社会主义回归并适度节制资本。
但是,我们决不需要一场所谓“涤荡一切尘埃”、摧枯拉朽的“深刻的革命”,更不需要再拉出谁谁谁来扣上一顶帽子,说他“已经不是革命的朋友,而是革命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