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词条都费尽心机,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买它,并将它当作送给自己的礼物。偷着乐吧,我的孩子们。
六一,上海解封了,这件事毫无预兆地发生。微博上有好几个热搜,“上海回来了”、“上海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上海恢复后那些值得记住的瞬间”,穿插着明星、普通人过儿童节的话题,偶尔冒出一两条其他地方的疫情现状。感觉很不思议,这是最奇怪的一个儿童节,到处都在祝节日快乐,但其实可能是在祝重获自由快乐。
真正的孩童哪里去了?我妈妈说,儿童节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今天所有大人都要做小朋友,所有人都过儿童节,却并不全是因为他们曾经都是儿童,仅仅只像是从大人那里获得了一点小小的奖励,可以出门吃饭、出门去理发的奖励。
想想那些疫情期间的“笑话”,孩子们过家家都要做核酸检测了,一连几个月锁在家里上网课,也没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一个小女孩对着屏幕说出自己的愿望,我希望校长跟老师说能回到学校。她知道家长之上是老师,老师之上是校长,却不能再往上了,到底是谁不让我们回到学校呢,最终答案也只剩下一个软弱的、无形的小东西,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只替罪羔羊——因为疫情。
“我的童年回忆”、“发条微博给小时候的自己”,这一天里,所有大人们开始怀念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但是敢不敢让真正的孩童说一说自己的童年,他们很多年以后“发条微博给小时候的自己”,骂的是谁,或者毫无知觉,哪一个更可悲。
疫情下的童年也要快乐?那你倒是教教我要怎么个快乐法。“超过三分之一的困境流动儿童家中没有专门可供儿童学习使用的书桌,近二分之一的困境流动儿童没有单独睡觉的床……”他们的父母已然成人,尚且都不能够面对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更何况是脆弱的孩童。有一个留守在家的男孩,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中物资紧缺,奶奶上超市买点肉,可能肉都还没吃上,就被隔离了七天。这七天中,那个孩子又是如何独自度过的呢。
上海解封了,其他城市还封着,或者将来某一天又突然宣布一个惊人的噩耗。很多城市的消息更是沉到了最底下,无人问津,也无人敢问。总是不停地说“恢复”,但真正失去的东西,还能再回来吗。
今天微博置顶的热搜是“最温柔的牵挂”,不明所以,只看到简介里写: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我只想到驯马女叶澜依这样回复传旨的太监: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而那个“童心未泯,世界皆甜”的词条,其实更可能是在说:只要你有一颗孩童般天真的心,中国就永远是甜的。都不用扩大到“世界”了,毕竟你现在连国门都出不去。“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就偷着乐吧。”
每一个词条都费尽心机,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买它,并将它当作送给自己的礼物。偷着乐吧,我的孩子们。
六一,我不愿再做祖国的儿童,往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