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高价出售山东5.12地震援建住房

绵阳,四川——六四天网报道,7月16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灾民维权代表表示,北川出售山东5.12地震援建住房,每平米售价2000余元。此前,山东省曾多次明确表示北川援建住房不会向北川政府与灾民收取任何费用。 据悉,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结束后,山东省无偿援建的北川新县城投入使用。在北川新县城住房分配过程中,北川当局出台价格,要求部分灾民,以每平方2000余元的价格向政府购买安置房。如果不向政府缴纳购房费用,不得参加政府的住房分配。而在早前的新闻报道中,山东省曾多次明确表示北川援建为中央统一规划的无偿援建,不会向北川县人民政府与灾民收取任何费用。 报道称,经查询,北川震前房价为1400-1500元,新县城对外销售商品房房价为2500元左右,北川政府出台的安置政策与商品房价无异。 FMN 引用: 六四天网

阅读更多

江苏淮安拟任干部财产公示暂不对民众公开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江苏省淮安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关于同步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的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对淮安市、县两级拟提拔乡(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财产申报公示。 《暂行办法》规定,财产申报公示的对象包括全淮安市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一律要公示财产。对不按规定要求进行财产申报公示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据了解,具体操作细则尚在研究制定中。此外,干部财产公示的内容暂不对公众公开,只在内网公示。   新规   公示事项包括房产、存款等   《暂行办法》由淮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于7月10日正式颁布,将于8月1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规定财产申报公示的对象包括全淮安市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一律要公示财产。   “实行市县两级联动,提拔即予公示。”昨天,淮安市纪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按规定,“市委拟提拔担任正、副县(处)级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市直单位党组(党委)拟提拔担任正、副科级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各县(区)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工业园区党工委拟提拔担任正、副乡(科)级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都在公示范围之内。”   据悉,《暂行办法》规定的财产申报公示事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房产、车辆、投资、存款和债务。   “需要说明的是干部的财产类型可能有多种多样,《暂行办法》仅列出一些重点、常见的事项,主要是考虑便于操作。”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上述五种财产类型之外的其他财产,《暂行办法》还设定了“其他需要说明的财产情况”的“兜底条款”。   背景   前期进行了广泛调研,多次修改   淮安市纪委相关人士向记者阐述了《暂行办法》出台的背景。“近几年来,要求官员公示财产已成为历届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民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国内一些地区和部门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   去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落实,是防止干部贪污腐败的重要措施,也是反腐倡廉最为根本的制度保障。   《暂行办法》对于加强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个就是制度保障作用。”《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强化了制度约束,为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充分保障群众对干部财产状况的知情权,从而有效行使监督权,真正落实‘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最后,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记者从淮安市纪委办公室了解到,淮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的《暂行办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前期做了广泛的调研工作。”从今年5月起,淮安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始着手起草制定《暂行办法》,并在起草的过程中借鉴吸收了全国各地的相关经验。“在起草过程中,我们既借鉴吸收了外地的一些经验做法,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此过程中,淮安市先后召开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和县(区)纪委、组织部负责人等座谈会,反复研究,多次修改。“文稿(讨论稿)形成后,淮安市纪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审议,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于7月10日印发全市。” 聚焦   暂不向外网公布;对拒绝申报者不予提拔   《暂行办法》规定了财产申报公示的程序和渠道。8月1日《暂行办法》施行后,淮安市党委(党组)决定拟提拔人选后,将由组织人事部门通知被提拔人选填写《拟提拔干部财产申报公示表》。财产公示表格填写完后,分别报纪委(纪检组)和组织人事部门。“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申报公示表》与干部任前公示同步进行。”   记者从淮安市纪委办公室获悉,“市委拟提拔的人选,将在其任职单位和淮安市电子政务平台同时予以公示;市直单位拟提拔的人选,在单位党务政务公开栏予以公示;县(区)委拟提拔的人选,在其任职单位和本地电子政务平台同时予以公示。”这就意味着,被提拔人选的财产情况只是在内网公开,老百姓暂时还不能在外网上看到。淮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还在进一步研究规定的具体操作层面。“随着8月1日《暂行办法》的施行,市县两级在提拔干部过程中,将会出台相关细节内容。”办法施行后,淮安市会将干部财产情况录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和信用管理系统。   《暂行办法》对拟提拔干部申报财产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为把《暂行办法》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将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强对拟提拔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要求进行财产申报公示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拒绝申报的拟提拔人选,建议党委(党组)不予提拔。拟提拔人选在公示期间或提拔后,有群众反映和举报的,将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对隐瞒重大财产且在公示期间的,建议党委(党组)不予提拔;已提拔的,建议党委(党组)取消其任职资格;涉嫌违法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淮安市纪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拟提拔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治性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一定要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五大事项需公示   一、拟提拔干部及其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房产情况,包括拥有住宅和非住宅的所在位置、建筑面积和房产性质等。规定特别强调,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注册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时间、名称和投资总额也在必须公示之列。   二、车辆情况,包括购置时间和价格等。   三、投资情况,包括投资或持有有价证券、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财产品本金或市值、账户余额,和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注册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时间、名称和投资总额等。   四、存款情况,包括在各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含外币)。   五、债务情况,包括在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向其他组织和个人借款总额等。 大公報

阅读更多

蘋果日報 | 薄熙來心臟病發 送返北京

薄熙來案傳將拖到明年3月兩會後才有結果。 資料照片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4月遭去職調查,至今未公開露面,外界好奇他處境如何,最新一期香港政論雜誌《明鏡月刊》披露,被軟禁在北戴河的薄熙來心臟病發作,3周前被緊急送回北京市治療,據傳他瘦了不少。報導指出,他曾要求面見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人,但都遭拒絕。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薄熙來因涉嫌貪腐被革職後,一度被軟禁在北京市懷柔區祕密地點,隨後被轉往河北省知名避暑勝地北戴河。薄被大批武警兵力看守,但未上手銬,在住處範圍內可自由活動,近親可以探視。他除要求面見胡、習,還要求見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以及被視為他的靠山、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等人,但都被拒絕。 本月3日是薄熙來63歲生日,重慶街頭赫然出現「薄書記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標語,但事實上,當時薄熙來已在北京住院多日。報導指出,3周前薄熙來心臟病發作,被緊急送往北京301醫院治療,見到薄的人透露,他明顯瘦了不少。 港媒披露薄熙來心臟病發,3周前被送往北京301醫院治療。資料照片 薄案恐拖到兩會後 博訊新聞網昨引述消息人士稱,薄熙來在審查期間,身體的確出了問題,已去過北京301醫院好幾趟,檢查和治療後再送回軟禁地點。由於他政治局委員的特殊身分,住院期間家人可以探視。 薄案處理結果究竟何時宣布,全球高度關注,一度傳言可能是本月下旬,即中共北戴河會議召開前後,但《明鏡》引述消息人士稱,薄案複雜棘手,牽涉層面極廣,本月恐無法有結論,極可能拖到明年3月,即中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兩會」後。 至於涉嫌殺害英商海伍德(Neil Heywood)的薄妻谷開來,及夜奔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引爆薄案的薄心腹王立軍,將比薄熙來先行處理,可能在今秋中共十八大會議前夕審判。 網傳薄姊遺書喊冤 就在薄案渾沌未明之際,網路近日流傳一封自稱是薄熙來父親薄一波的養女、76歲婦人于書琴的「遺書」,為「三弟」薄熙來喊冤。于婦堅稱「三弟」無辜,「說他們倆口子會殺人,就好比有人告訴我說一隻小羊吃掉了一隻老虎,一隻小雞吃掉了一隻老鷹一樣荒唐。」她將絕食展現對中共的忠誠。薄案各種消息滿天飛,博訊指出,不排除有心人士試圖影響薄案調查。

阅读更多

秦晖:中国民众应向政府要福利

聚集世界各地中国问题专家、学者的通商中国“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日前在新加坡举行。借着本次论坛,本报专访了多位学界名人与企业家,请他们更深入分析中国问题现状与出路,并将内容以专访形式刊出。   今天的中国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社会群体有各种各样诉求,体制内的凝聚力在衰减中,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著名学者秦晖认为,中国的出路依然在于渐进式的和平转型,其中的要义不外乎两点:一是限制政府的权力;其次老百姓要大力向政府要福利。做到这两点,理想中的宪政与民主也就会到来。   秦晖说:“这两个方面,我觉得都可以不断施加压力。在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上逐渐地改进。最终让现行体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权力太大责任太小的问题,不断地受到压缩。当压缩到权力和责任对应的时候,中国的政治体制变化就到来了。”   他解释说,所谓宪政体制,无非就是统治者的权力,以及统治者为了拥有这个权力所应当承担的责任,都是建立和老百姓缔结了契约的基础上。   中国的问题也正是统治者掌握的权力大得没有边界,与此同时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又没有承担,简而言之,即统治者的责任不可被追问。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与国力的迅猛增长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现象,但中国的社会矛盾也在快速积累,在过去两年里,恶性群体性事件更频繁地见诸报端,社会不同思潮对立尖锐,左右派人士公然“约架”,加上民族主义抬头,中国出现一方面变得强大,一方面变得更敏感,不确定性增强的矛盾现象。   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历史,秦晖的关注点始终紧随中国的变化与改革。1980年代,他研究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经济史,近年再关注东欧改革前的经济与社会,比较东欧与中国改革的不同进程,重点集中在转轨经济学理论。   虽然学养深厚,秦晖接受媒体采访时,却不多谈主义与意识形态,也拒绝做算命师。他上周在新加坡出席通商中国主办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就强调,宫廷政治完全不可预测,宫廷政治与社会危机结合起来发生意外的可能,既不能排除,但也不能预测可能性多高。因此对中国的未来乐观与悲观都没有根据。   在论坛期间接受本报专访时,秦晖更坚持,要从具体、直接的切入点,去讨论现在在中国能做什么。   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让社会福利刚性化,民众从“感恩型福利观”,转变为“问责型福利观”。   中国舆论界大力呼吁的政府财政公开、预算透明,“三公消费”(公务接待、公款出境、公务车)公开,在秦晖看来,这也需要透过“要福利”与“限权力”这两个渠道才能真正实现。   他指出,不论英法,或是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统治者公开财政的动力,无一例外都是高额的财政赤字。   “我们都说波兰的共产党很开明,波兰的团结工会很厉害,但是我们都忘记,波兰早在巨变前的10年,很多具体办事的官僚都已经不愿意干了。波兰在巨变前九年换了七个总理,都是辞职的。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一直跟在后面,老百姓也没有跟政府要私有化,也没有要市场经济,他就是要福利,而且给他,他也不会感谢政府,政府要横征暴敛,老百姓又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让横征暴敛越来越困难。”   最终,民众的行动会促使统治者向社会“亮账本”,政府有意愿跟社会谈判——你们自己看,账本就在这里,钱就那么多,那你是希望我收少点税,少办点事?还是征多点,多办点事?   秦晖还提醒说,到了那时候,财政公开与预算透明就有可能是真的。在那以前,即使政府“亮账本”很可能也是假账,因为它根本没有动机这么做。中国宪政难以推动,原因并非执政者思想太保守,而是它手中“钱太多”,日子太好过。任何统治者在这样的状态下,都不会考虑走宪政道路。   “你要说中国特色,特色在什么地方?就是政府手中钱特多,这是中国民主化最大的障碍。”   左右派都想为政权服务   谈到越演越烈的“左右之争”,秦晖直言,在宪政以前,中国并不存在政治学意义上的左派与右派的区隔。   他说:“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太左还是太右,也不在于是左派还是右派得势,而在于中国的左右和西方的不一样。西方的左右都要讨好老百姓;中国是左右都要讨好‘皇上’。”   他澄清说,所谓左右派都要讨好“皇上”,是指左右派的理论,同时都被利用来为政权服务。   “如果你(学者与官员)想得势,左你也可能得势,右你也可能得势。你左,你为他扩大权力,你右,你为他推卸责任。左派说,建立大国家体制,政府可以横征暴敛;右派说,应该当小政府,老百姓的死活可以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嘛,何必那么操心呢?”   相比之下,西方由于左右派都要讨好老百姓,造成左派上台了,增加福利很容易,增税很困难;右派上台了,减税很容易,减福利很困难。一左一右轮流坐庄,最后国家债务越来越多,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中西方左右派的鲜明对比,造成了国际政坛上的独特现象:欧洲政府纷纷破产,中国政府钱多得不知道该怎么花。   秦晖认为,宪政实行以前,中国的左右派都可以发挥作用。他说:“很多人说,高层说不准讲多党制,不准讲议会民主,不准讲这个那个。但是从来有一个人出来说,不准讲搞福利。这方面完全可以回避言论禁忌。在理论或者意识形态上,福利是任何一方都没有理由反对的。”   他说:“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韩咏红,联合早报网

阅读更多

点评中国:中国经济临近拐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中国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二十二万七千多亿元人民币,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七点八。虽然这个增长速度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仍然属于高速增长,而且也高于中国政府在年初公布的全年百分之七点五的增长目标,但是这些数据仍然令人担心,因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本季度增速已经达到了金融危机三年前爆发以来的最低位。 人们现在普遍关心的是,中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究竟是一个长期下滑趋势的开始,还是一个短暂的经济调整过程?一些中国官方的经济学家表示,现行的经济增长速度大致符合中国政府早先的预期,所以不必过分忧虑。有的甚至认为,通过下调速度是中国政府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的必经过程,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角度看,不仅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还是一件好事。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高,所以城镇化的过程仍然能够推动中长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中国官方经济学家的观点似乎缺乏经济学逻辑和现实数据的支持。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并非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而是现有的不平衡经济结构被动平衡的结果。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是主力军,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一直萎靡不振。过去一年半以来,出口和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导致整体经济增长减速的直接原因;而中国政府希望看到的消费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出现 。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速度的下降表现了非常明显的内生性特点,而并非如官方经济学家们所强调的单纯地源于外生性因素。虽然西方经济困难通过减少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中国经济的减速从根本上讲还是若干内在的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国内消费长期疲软、中国的产业结构对政府投资的路径依赖等等。 最新一轮的经济结构的被动平衡虽然会对资源的大量浪费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但是有两个关键的副作用是中国政府所难以克服的。首先,它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银行坏帐、地方政府破产、海外投资者的犹豫甚至退出、以及国内市场的信心崩溃等等渠道,使得中国的减速成为一个趋势,而不只是一个暂时的调整过程。尤其是当经济减速的内生性因素继续发酵, 持续了三十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神话很可能嘎然中止。 那种认为城镇化程度较低有助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的观点显然也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在加入全球劳动分工的过程中虽然会获取经济加速增长的好处,而且由此带来的城镇化过程带动的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低只是为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因素,并非充要条件。关键在于这些国家必须有一系列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政策,有一个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能够推动经济实现良性的循环。虽然中国过去的增长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但是世界上仍然有大量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并没有能够享受高速增长。因为中国城镇化程度低就断言中国仍然能够享有长期经济增长显然缺乏逻辑。 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减速十分担心,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社会对经济减速的消化能力十分孱弱,经济减速带来的副作用十分有可能成为中国稳定的毁灭性因素。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仍然在进行过程中,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的转移就会遇到障碍,中国的贫困人口就会增加。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在当前收入分配十分悬殊而政府又没有有效的对策的情况下,中国社会产生动荡的危险就会大幅度上升。 中国政府用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王牌已经不多了。刺激出口的办法基本上遇到了瓶颈。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需求疲软的现象将会持续一段时期。同时,这些国家在经过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后,保护国内劳动市场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共识。这对中国扩大出口的努力无疑是一个制约。从中国自身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中国在低端工业加工品市场上的优势正在失去。而由于制度环境和政策因素,技术升级的速度缓慢,因此在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场上正在失去竞争优势。 当然中国政府手中仍然有大量的资源,仍然有可能采取通过政府投资来遏制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中国政府正处在新老领导层的交接过程,无论是当前的还是未来的领导人也都有制止经济下滑的政治意愿。面对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国民收入分配的紧张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加剧,中国政府完全有可 采取以往的“以速度换质量”的策略,通过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方式再次推行投资型增长。 但是这样一来,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所许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不仅如此,一个长期扭曲的经济结构必然是导致下一轮经济减速的根本性原因。中国已经多次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应对过去出现的经济减速的威胁。再走老路,为经济提速的效果只会越来越差,而累积的负面效应也会越来越深重。不仅如此,从政治上看,新一轮的投资刺激不仅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滋生新的一轮官员腐败。如此投机性的做法不仅无法阻止中国经济拐点的出现,而且可能会加大中国通过经济增长拐点的成本。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阅读更多

張曉舟:中國搖滾是怎樣沒有煉成的?

崔健推出《紅旗下的蛋》,至今我仍認為這是崔健最出色的一張唱片,然而當時在圈內和大眾中得到的反應和評價卻明顯不如《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和《解決》。記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一句對崔健的經典評論:「我們都畢業了,他還在罵班主任。」 這 就是為什麼崔健卓然獨立於當時整個搖滾圈,甚至把他和同期的搖滾樂隊和歌手相提並論都簡直是對他的侮辱。恭喜那些中國搖滾畢業生,他們無非就想著畢業能找 個好飯碗而已。中國搖滾盛世從來都是意淫出來的,「中國火」也好,「中國搖滾樂勢力」也好,「魔岩三傑」也好,都是包裝紙、保鮮膜而已。 只 有崔健是一尾獨自活蹦亂跳的大魚,無需魚塘飼養。所謂抗議或反抗,必須先明確何謂自我,何謂他者,要抗誰,要議誰,要反誰?必須先明確自己的身分,認識所 處的環境,不獨立,何談抗議?這種獨立不僅僅是思想的獨立,政治社會意識的獨立,還是商業上的獨立,當年只有崔健是獨立殺出自己一條血路,也只有他始終擁 有自己的團隊和公司,擁有自己獨立的發展和運營模式。 恰好,伴隨著商業社會的來臨和消費主義潮流的來襲,中國搖滾載浮載沉。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藝術家見過玫瑰,見過槍砲,卻沒見過錢,他們沒有意識到,一不留神,自己那一腔叛血便被鈔票給輕輕抹掉了。 將 搖滾納入商業的魔岩式造神,對樂迷來說,至今仍不乏啟蒙勵志價值,但對當事人來說,卻是一個美麗的陷阱。盛志民講述魔岩時代的紀錄片《再見,烏托邦》,其 實面對的是一個脆弱不堪的烏托邦,雖然似乎未經商業玷污,可也經不起商業的考驗,那樣的烏托邦更像是一個玻璃花瓶。那個時代的藝術家,一方面面對商業而擺 出清高姿態,另一方面又被商業狠狠打了激素——但或許僅僅是雞血——自身與體制的關係搖擺不定,也就難以保持反抗的能量,甚至難以確定反抗的方向。 在西方語境中,搖滾樂反文化與商業體制始終有一種反噬和反哺的關係,反文化可以經由商業體制順利轉化為商品得以傳播,但在華人世界,受制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今政治意識形態,二者當然難以形成如此親密的關係。 紀 德堡(Guy Debord)說:「反抗,可能就是你所要反抗的裝置分配給你的一份職業而已。」但在中國、香港和台灣,反抗的裝置,甚至絕不會輕易分配給你這樣一份「反 抗」的美好差事。何勇當年大罵四大天王是小丑,那是一種本能的反抗,而魔岩處心積慮地推波助瀾,一方面策動媒體炒作,推銷這種搖滾反抗姿態,一方面又通過 大量贈票,在紅磡成功製造一個九七前的搖滾愛國主義神話,這是一種經過商業包裝的職業的反抗,可惜這種反抗的職業在中國難以為繼,當何勇繼續口無遮攔在北 京舞台上開「勞動模範」的玩笑,下場只能是禁演。 前 不久在北京,和崔健、趙一豪一起聊到華人社會的道德保守與虛偽。作為魔岩簽約的第一位藝人,趙一豪的《把我自己掏出來》是台灣最後一張被禁的唱片,在那個 時代,其搖滾生涯差不多是以自殺的方式開始的。而林強也是在當年剛剛獲得閩南語流行天王巨星地位後不久,便以一張名為《娛樂世界》的專輯與流行歌壇決裂。 這是以反抗的姿態自殺,或者說,以自殺的方式反抗。 而 當年不少搖滾老砲,抱怨崔健、何勇連累大家集體自殺,或者說砸了大夥兒的飯碗——畢業之後找不到鐵飯碗,學校之外到處都是垃圾場。他們是把自己的荷爾蒙當 飯吃,但這些荷爾蒙甚至來不及做成罐頭,就白白地流失了。這時候他們才發現,整個極權社會也是一所鐵律森嚴的學校,每個人都得在這兒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 都是留級生。   只 不過有時候,班主任會從一個滿嘴口臭、動輒把唾沫噴到你臉上的老頭,變成一個嗲聲嗲氣、豐乳翹臀的美女教師。這就是我們的時代:從坦克裡施施然走出一個S 型美女,消費主義女神似乎可以帶領我們越獄,然而她也可能把你拐進一個瘋人院,在那裡,絞架被做成鞦韆,斷頭台換成充氣床,哦〜歡迎搖滾鬥士們來此盪鞦 韆,蹦蹦床。 《紅 旗下的蛋》一開頭以一首歇斯底里的《飛了》,狠狠劃開時代分裂的口子:單向度的反抗已經獨力難支,搖滾英雄鬥士的形像已經開始分崩離析,自上而下的啟蒙幻 覺已經開始破滅。搖滾樂文化尷尬地在政治與商業的夾縫之中左衝右突。但也慢慢學會左摟右抱。時至今日,當搖滾樂已越來越成為娛樂消費和假日休閒的樂園,所 謂反抗,所謂搖滾的反文化又顯得不合時宜了,假如說老砲們還曾經哭著喊著要逃課,要罷課,要燒課本,甚至要揍班主任,那麼,新一代滾友似乎都意識不到班主 任的存在了,只要班主任允許他們玩遊戲「過家家」,他們也心甘情願在學校裡一直待下去,嗨下去。 崔 健在七、八年前再次精準地預言和剖析了新時代的本質。他看到雲南有一種红色的草,長得很漂亮,並且繁殖力強盛,但卻飽含毒素,所到之處吸血一般吸取土地的 營養造成土地沙漠化,最後自己也死了,與土地同歸於盡。這死亡之花啟發他寫下《陽光下的夢》,這首歌不單至今仍未正式錄製發表,甚至歌詞也隨著時代變化而 不斷修改,至今仍未最終確定,但除了執著而詩意地反覆高歌「陽光下的夢」,還有一句冷酷的歌詞不變:「幸福是一個溫暖的坑」。這揭示了大國崛起經濟奇蹟背 後的真相,也揭下了消費主義娛樂文化的假面。 極 權主義與消費主義已經如膠似漆地合體,而政治戴上了商業的面具,這就是新時代巨大的迷惑性。在魔岩時代,中國搖滾樂迷絕大多數是通過那張紅磡《中國搖滾樂 勢力》的VCD接觸搖滾現場的,而如今,每年國內的搖滾音樂節已經多達數以百計,這是百倍的繁榮,但也是百倍的虛假繁榮。相當多的音樂節屬於資金運作不透 明的政府行為,甚至有些堪稱替政府洗錢。另一方面,對搖滾樂的審查越來越變本加厲——消費式維穩或維穩式消費,正是眼下中國的雙頭怪獸。 2011 年4月在周莊音樂節上,左小祖咒上台前,觀眾不斷高呼艾未未的名字,左小祖咒並沒有在舞台上提及艾未未,也沒有唱敏感歌曲,但幾天之後,他卻被警方扣留審 查。2012年5月在西湖音樂節上,痛仰樂隊上台前觀眾不斷高呼「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那是痛仰的成名作,但最終他們沒有唱,這首歌至少在北京屬 於禁歌。 然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句話的作者並不是痛仰,毛澤東應該向這隻搖滾樂隊收取版稅。 假如中國搖滾樂還要繼續擁有反抗的激情和能量,那麼,就必須直面極權主義與消費主義合體這一雙頭巨獸,把溫暖的坑,重新變成燃燒的戰壕。 2012 年5月9日,是崔健首唱《一無所有》26週年,也是中國搖滾的26歲生日。崔健交響搖滾演唱會3D電影《超越那一天》的片方,在萬達電影城舉辦了一場紀念 會兼電影試映會。原本電影名為《一無所有》,崔健將這首歌放在最後,並在最後打上一句字幕:現在,我們依然一無所有。電影局當然識破了他的險惡用心,一槍 斃之。 26年過去,我們不單依然一無所有,甚至沒有表達一無所有的權利。 而就在看這部電影,就在紀念中國搖滾誕生的時候,我收到一個簡訊,出版公司編輯通知我:由於擔心內容敏感,他們決定放棄我的書稿。這部書稿名為:《鋼鐵是怎樣沒有煉成的》。

阅读更多

刘路新: 西方为何惧怕中国?

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始于1971年,堪称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海上军事演习。 今年的演习是第23次,从6月29日开始,到8月3日结束,为期5周。参加者包括22个国家,42艘水面战舰、6艘潜艇、200余架飞机和2.5万名军人。首次参与的有俄罗斯、印度、墨西哥、菲律宾、新西兰、挪威、英国和汤加等八个国家。 令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邀请中国。在这一地区,没有获邀的三个国家是中国、北韩和巴西。 多年前,这一军演开始时,每年一次,主要针对当时的苏联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以及中国与台湾可能出现的台海危机。苏联解体后,台海关系也出现缓和,军演改为每两年一次。 早在2010年,美国就明确指出,近年来,这一系列演习的目的就是针对亚太地区新崛起的军事力量,包括中国。今年的这次演习所针对的目标就更加明确,其遏制中国的意图也更加明显。特别是,不断升温的南海冲突,可能出现的北韩问题,都在军演的视线以内。 面对明显的遏制中国的意图,中国军方公开地说,“不值得大惊小怪”。实际上,这一次,对于极好面子的中国人来说,颜面尽失,心里窝着一把火,只是故作镇静而已。 即将接任中共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习近平,近日也一再表示,中国会和平崛起,不会对这个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构成威胁。 可是,美国有个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最近公布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80%以上的商业和舆论菁英认为,中国在军事上的不断强大,对美国构成一种潜在的严重的威胁。同时,半数以上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不能相信”或“根本不能相信”的。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的演习为什么要针对中国呢?西方国家为何惧怕中国呢?  中国可怕在那里呢?我们可以简单地列出几个原因。 黑箱作业的集权体制 中国是个集权国家,或者说,是个“没有独裁者的独裁国家”。在政策制定方面,既无民主程序,又不透明。很多的时候,很多的情况下,都是黑箱作业,让外界猜不透。这种捉摸不定的神秘感,更增加了外界的担忧。 和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国还是有进步的。从“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大事小事,基本上就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毛去世后,经过一个短暂的华国锋时期,然后,邓小平接班,大事小事,基本上就是邓小平一人说了算。 现在的中国,有所变化。不再是一人独裁,一人说了算,而是几个人独裁,几个人说了算。所谓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仍是橡皮图章,不起任何作用。 举例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政府及早出手,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从而避免了可能的经济震荡。 面对同样的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揽子计划,试图刺激经济。可是,在费了很多周折,大刀阔斧调整以后,才勉强获得通过,还只是一个很温和的方案。 集权有集权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集权政府的办事效率高,面对危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在地震、水灾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集权政府常常表现出高效的组织和办事能力。 这些年,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增长。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各种危机不断之际,中国的经济实力令世人瞩目。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领导人所拥有的权力,特别是他们在制定政策时的自主性,让西方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羡慕不已。 民主制度下的决策程序,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和制约,避免了滥用权力,可是,往往议而不决,拖延时日,降低效率。 印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早几年,经济发展渐上轨道,以致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说:“印度不是正在崛起,而是已经崛起”。可是,低效的政治领导,漫长的决策过程,很多良机错失,以致经济发展迟缓,贫富悬殊加剧。 整个二十世纪,人类都在试验的是,独裁还是民主,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以“十月革命”开始的社会主义试验,到1991年,以苏联的解体告终,冷战也告结束。目前的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寥若晨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较量,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同时进行的,还有独裁与民主的试验。从希特勒,到斯大林,到毛泽东,从西方,到东方,从“十月革命”到“茉莉花革命”,人们逐渐发现,民主,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民主,相对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就连官方的学者、胡锦涛总书记的“文胆”俞可平也承认,“民主是个好东西”。 一个简单的,为历史反复证明的事实是:一个人(独裁者)发昏或者发疯的情况是常见的(如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几个人发昏的情况也时常会有(如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几百个人(国会议员),甚至一个社会同时发昏的情况,就不多见了。这就是民主的长处。 在民主国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而是一帮人说了算。因为新闻是自由的,所以,政治是透明的,政治决策的过程也是透明的,公开的,时时受到监督的。民主制度下,整个社会,通过自由的新闻媒体,通过自己的议会代表,从某种程度上说,均参与了政策的制定过程。 在中国,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不是一帮人说了算。再加上没有新闻自由,政治决策是黑箱作业,没有任何的透明度,没有任何的监督,那么,这一个人,或几个人,会不会发昏,就让人觉得可怕了。 打着爱国旗号的极端民族主义 中国的可怕之处还在于,那些经常发作的、打着爱国旗号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人很重感情,情感丰富,有时,又非常地情绪化。在中国这个地方,有史以来,产生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比任何地方都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我们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从那以后,无论是朋友离别,官场失意,还是塞外戍边,都要有诗词唱和。即使是白话文学作品,故事发展到高潮,也要“有诗为证”。 因一时冲动,做出可笑的事情,或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都不鲜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褒姒一笑。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只为爱妾陈圆圆。毛泽东的诗人气质,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更使得几亿中国人神鬼颠倒,几近癫狂,像是中了邪教的魔咒一般。 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义和团”。这个属于‘白莲教’的民间秘密组织,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活跃在山东、河北一带,初时,反对满族统治,打出的口号是“反清复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落,打出的口号是“反清灭洋”,后为清政府招安,利用,口号改为‘扶清灭洋’。他们设立神坛,请神画符,认为自己‘刀枪不入’。 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也是几经改变。开始时,认为他们是乱民,以‘剿’为主,后来,发现可以用来对抗横行霸道的西方列强,改为“抚”,再后来,引来“八国联军”入京,发现这些乱民实在是不可利用,政策也就变为“弃”。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义和团 ”使整个中国北方大乱,不仅导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也成了压垮大清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义和团”运动很好地说明,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利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问题是,这种情绪,有时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时又会出现失控状态,出现极端的疯狂的民族主义行为,反而会成为政府的负担,甚至对政府构成威胁。 历史上,这种情绪失控,导致社会动乱的情况屡见不鲜。“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些疯狂的“红小鬼”们,为了一种虚幻的理想,为了一种飘渺的梦境,在领导人的唆使下,表现出的那种狂热情绪,那种颠覆行为,外人看来,不可思议。如果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就不难明白。 这些疯狂的‘红卫兵’,不仅打翻了毛所谓的“北京阎罗殿”,也闹的全中国乌烟瘴气。在眼看就要失控的情况下,毛泽东采取及时行动,把这些‘小将们’哄到农村那个‘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因为第一,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毛不再需要这一工具了;第二;若让他们留在城市,继续闹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 现在的中国政府,对于民族主义,也是既爱又恨,既想利用,又心存疑虑。在许多的问题上,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新疆西藏问题,中美关系,等等,中国政府有时也很想利用一下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是,总是慎之又慎。因为,他们又担心,一旦这种情绪爆发起来,会形成冲天大火,不仅难以扑灭,甚至可能将自己吞没。 “百人会”的研究还发现,在当下中国,将近60%的普通民众认为,中国将在20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可是,在中国的精英阶层,对这同一问题,却不这么乐观,认为中国会在20年内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不到30%。由此可见,在中国,对这同一个问题,普通大众与精英阶层的看法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这些年,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改善,政府的宣传一方面拔高取得的成就,同时,又掩盖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多数的普通大众,信息不灵,真相不明,慢慢有一种身处“天朝”的感觉。个别的人,似乎又找回了从前的那种“中央帝国”的“尊严”。 他们认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很快地,中国就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老大。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地被西方列强欺负,受尽了凌辱,现在,我们扬眉吐气的一天终于来了。 政府的宣传,在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中产生不同的反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中国没有不同的声音,没有西方社会里的中产阶级,更没有思想独立的学术界。 没有不同的声音,如前所述,因为中国是一个集权的政府。中产阶级则是一个社会的脊梁。他们收入稳定,观念保守,思想理性,操守稳健,在各个方面,都对社会发展贡献良多。没有独立的学术界,导致许多的问题, 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还是国际的,没有理性的思想独立的分析。 这些年,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自《中国可以说不》出版以来,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潮,打着爱国的旗号,打着历史传承的旗号,暗潮涌动,随时可能爆发。 这就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天朝”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了不得了,快要像“义和团”一样刀枪不入了。不仅过高地评价取得的成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会出现偏激行为,会认为,在被欺压了一百多年后,我们报仇雪恨的一天终于来了。 同样是落后挨打,中国和日本的反应是不同的。日本从1853年江户湾的“黑船事件”开始,面对西方列强,选择的是对外开放,学习西方,使自己变得强大。今日,神奈川县还有纪念黑船事件的“黑船祭”,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书写的“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 中国则不同。一百多年来,中国政府从不把落后挨打归咎于自己的无能,归咎于政府的领导不力。而是一味地引导普通大众去恨那些比我们强大的西方列强。实际上,我们老百姓能有何作为呢?一切都是政府干的: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强大是政府有为,落后挨打是政府无能。 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面对西方列强,中国政府所应做的,是检讨自己的无能,带领中国人们,学习他们,发愤图强,超过他们,一味地要老百姓去恨那些比我们强大的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可是,政府的这种作为,可以将老百姓的不满引向外界,对于自己的统治,还是有作用的。问题是,会不会再出现类似于“义和团”那样的事件呢? 这也是中国可怕的地方之一。历史证明,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极端疯狂的民族主义,最后所伤害的,不一定就是原来的目标。 一阔脸就变的民族特性 中国人是一阔脸就变的。 刘邦建立汉朝,当了皇帝后。一次,在朝上,对自己的父亲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说我不如老二,今天看看我的产业,跟老二比谁的多?) 毛泽东住在延安窑洞时,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也是最低潮。常和文人雅士谈古论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和黄炎培探讨中国社会的‘周期律’问题,和梁漱溟探讨整合各种政治力量,特别是国共合作问题。毛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为许多人称赞。建国后,很快地,就变了。到了1953年,甚至公开地羞辱梁漱溟了,公开声明自己没有梁所要的那么一点点“雅量”了。 皇帝如此,政客如此,普通人也一样,一阔脸就变。 我的朋友的朋友,做房地产的,听说很有钱。一次,来墨尔本,我受朋友之托,接待这位富人,在唐人街请吃饭。刚一坐定,这位富人就掏出烟来,要抽,我马上制止,说,‘不行的。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建筑物里,都不可以抽烟’。富人不解,问,‘抽了又怎样?’ 我只知不能抽,却不清楚,抽了会怎样,于是,随意说道,‘罚款两百’。 谁知,对方信以为真,‘两百就两百’。掏出打火机,还是要抽。 我很肯定地说,‘你如果坚持要抽,我就走了,不请客了’。于是,对方才怏怏作罢。 这顿饭,吃的气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据说,这位富人,十多年前,穷的连条裤子都买不起的。 这几年,中国人富了,开始旅游世界。在很多地方,中国游客的形象,实在不敢恭维。参观时大声喧哗,吃自助餐贪得无厌,走在街上目中无人,花起钱来更是很招摇,很挥霍。从他们挥金如土的行为,你绝对看不出,十几年前,他可能是‘连裤子都买不起的’穷小子呢? 北韩是我们的邻居,盟友。从前,我们说两国是“血肉凝成的”“唇齿相依”的友谊。现在不这么说了,可是,每年中国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无偿援助 – 从石油到粮食 — 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北韩人心目中,中国人是个什么形象呢? 前英国驻北韩大使,John Everard, 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Only Beautiful, Please. 作者在美国的Brookings Institution演讲,推销这本书时,特别提到, 北韩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中国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如俄国人,德国人,甚至他们的头号敌人美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留意一下中国的媒体,就会发现,这种“一阔脸就变”的事例,比比皆是。官场里,更是如此,一阔脸就变,人走茶就凉,更加普遍,相信很多的人身有体会。 自己也不知要去哪里 经济发展了,军事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中国要去哪里呢?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 去年以来,澳大利亚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允许美国军队驻扎达尔文,引起中国方面强烈不满。中国的官方和学界,正式或非正式地,数次警告澳大利亚,必须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不可以“脚踩两只船”。 实际上,这些年,澳洲的政界、学界、甚至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并争论这个问题。那就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澳大利亚该怎样选择,如何踩好这个跷跷板? 就这个问题,澳洲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说,跟着美国,你知道要去哪里。美国人不进行殖民地拓展,却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比如民主,比如人权。为此,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战争作手段。可是,跟着中国,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回过头去,看看过去几十年,我们走过的路,确实如此。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时,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了1979年,搞改革开放,我们发现,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到了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一片混乱,苏联面临解体,我们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我们又高兴地发现,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自1949年以来,我们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实行的政策,朝令夕改;中国这个巨人的身影,总是摇摇晃晃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总是虚晃一枪。明明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甚至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还残酷,却硬要说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化无常的政策,连我们自己的老百姓都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你做了世界的霸主,让别人如何跟从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让他们觉得中国可怕。 首先,中国有庞大的人口,让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像对待一件明清时期的旧瓷器一样”。 中国的十几亿人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那四处逃命的难民,比蝗虫要可怕的多。到那时候,全世界就会出现小说《黄祸》中描述的景象。 其次,美国人不会轻易退出历史的舞台,让出霸主的地位。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的怀特教授,极力主张,随着中国的崛起,堪培拉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应该越来越靠近北京。可是,这位教授在美国做研究时发现,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街头民众,对于中国的崛起,大多是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这个问题,根本不值得考虑。。 还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对方是自己潜在的敌手,而且,冲突不可避免。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方的一些言语和行动,即使没有任何的敌意,也可能会被解读为敌对行为;第二,既然认为对方是自己潜在的对手,就会为可能出现的冲突做各种准备,包括军事上的准备。 与此同时,另外一方会认为,对方的准备是针对自己的。军备竞赛就是这样产生的。进一步,双方会发生剑拔弩张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差枪走火的情况。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在欧洲的实力不断增长,随之,便在一切场合积极主动地寻求取代英国的利益。很快地,欧洲分为两大阵营,并开始激烈的军备竞赛。这种情况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演变为大规模的冲突。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遭暗杀,只是引起燎原大火的那根火柴而已。 类似的情景正在东亚地区出现。这些年,因为“反恐”,因为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美国陷入中东,难以自拔。无形之中,其对亚太地区的注意,有所转移,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也有所削弱。可以说,“9.11事件”引发的“反恐”,给中国提供了十几年宝贵的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军备开支不断增加,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对于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性问题,中国要求有更大的发言权,态度也比以前强硬。台海两岸关系的缓和,更让中国增加了底气。许多以前在视野之内却无力解决的问题,现在开始成为热点,例如,南海问题,东海特别是钓鱼岛问题。这些热点问题,随时可能导致局部性的地区冲突。 恰在此时,美国开始高调重返西太平洋地区,加强与其亚太盟友的关系,重新部署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就会日趋复杂和微妙。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是“中国通”,也是西方国家第一位会讲中文的领导人。作为总理,陆克文访问中国时,说要做“中国的诤友”,说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访问回去不久,在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面时,又郑重地告诫美国,要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因为他认为,美国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你考虑到中国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人的为富不仁,为富不义;中国人的“一阔脸就变”;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受尽了西方列强的凌辱;中国的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你若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就会明白,在西方国家,有些人害怕中国的崛起,不是没有理由的。 可是,话说回来,历史也多次证明,中国对别国是没有领土野心的。中国人傲慢,自大,目中无人,实际上,都是一种“要面子”的表现。自古以来,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去扩张,去占领别人的领土,可是,中国没有。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她只是要“秀”一下,炫耀一下,要别人尊重自己。中国是吃软不吃硬的民族。几句好话,恭维话,她就可能忘乎所以了。 问题是,中国和西方,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阅读更多

世贸组织认定中国银联垄断市场

[日内瓦] 世界贸易组织周一发表裁决,指出中国对境外银行电子支付采取排他性政策,从而使得国有的中国银联获得了人民币电子支付的垄断地位,违背了中国加入世贸时的承诺。 世贸组织专家组报告指出,中国要求所有发行人民币支付卡的境外银行必须要和中国银联合作,并要求各发卡机构必须在终端设备上支持中国银联电子支付。但专家组认定涉案措施并未禁止外国电子支付服务商进入中国市场。 随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对世贸组织裁决表示欢迎,但同时指出,专家组认定涉案的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中方对此持保留意见。 德国之声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 四川什邡市数千民众再度到市委门前示威

据香港出版的东方日报报导,四川什邡市昨天有数千民众以“观看政府公告”的名义,包围市委大门示威,市委附近的道路也有大批民众以“散步”名义聚集,堵塞交通。 报导说,这些民众抗议日前政府滥用武力镇压百姓,要求彻查官员;什邡警方则出动大批警力戒备,双方未发生冲突。  

阅读更多

温家宝警告经济困难还将持续

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当前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温家宝是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发表这番讲话的。 他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仍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 他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当前要特别重视抓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农民工以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这已经是温家宝本月第二次对中国经济下行发出警告。 温家宝此番讲话之前,中国上周五(7月13日)公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降至7.6%,是三年来的最低点。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中国在今年6月的进出口与上月相比分别都有所减少,特别是进口方面减少了8.9%,显示中国国内对海外石油等燃料和原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尽管如此,中国国内经济界人士对中国下半年的经济表现持乐观态度,认为第二季度是经济的低点,下半年将回升。 不过,英国杜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志超认为,国内的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而这也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

阅读更多

《開放》黨內要求政改呼聲再起

薄熙來案發以來,全國官民議論紛紛,也反射到中共高層與太子黨,主張憲政改革的人越來越多,經濟形勢也不妙,傳稱只待有人登高一呼。 ●今年2 月8 日《炎黃春秋》在北京召開春節聯誼會,中共體制內的不少民主派人士參加。社長杜導正致辭。背景是習仲勳生前給《炎黃春秋》的題辭。 十年前曾預言中國將在二○一一年底崩潰的美國學者章家敦,不久前再次斷言中共的崩潰就在今年。當初認為這位華裔學者是危言聳聽的人,現在不得不佩服他預言的準確性。 去冬以來,中國輿論朝野和左中右各派都開始大談中國的危機和變局,認為今年中共將召開十八大,潛伏多年的權力鬥爭可能一觸即發,二○一二年將成為中共危機四伏的關口,中國已走到不得不變,不變就動亂的十字路口,危言聳聽甚至比十年前的章家敦更甚。 民間怨聲載道只待有人登高一呼 目前的中國是否進入了又一個四人幫倒台前的中國,或六四發生前的中國?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向何處去? 四月五日中共民主派的言論重地《炎黃春秋》召開了一場有關薄熙來事件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途徑的座談會,不止一位講者認為中國已在大變的前夕,人心思變,現今的「維穩」局面已維持不下去了。他們認為民間應該與總理溫家寶改革的呼籲互動。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說,現在的形勢有點像文革後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不能這樣繼續下去,需要變了。他說,民間思想十分活躍,大家都在議論國事,全民關心政治,全面議論政治,這是很長時間都沒有出現的事。 《炎黃春秋》執行主編徐慶全說, 現在,所有的人都希望變。不管是被稱之為「左」還是被稱之為右的人,也不管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從「左」右到上下都有相同的呼聲。 社長杜導正說,當前,國內各種矛盾比較複雜,又發生了震驚全國的重慶事件。在這個大環境下,首都政治思想界很活躍,各種形式的座談會都在強調政改緊迫性的問題。 陸德說不改革勢將爆發革命 副社長楊繼繩也認為中國現在處於大變革前夕,民間怨聲載道,只待有人登高一呼。他說,今天和一九六六年相比,執政黨各級領導人的腐敗程度嚴重得多,特權也嚴重得多。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散發的臭氣,彌漫污染著整個社會,老百姓已經忍無可忍了。楊繼繩還說:「毛澤東逝世三十六年了,可能這兩句話(「打到走資本主義當權派」和「資產階級就在黨內」)今天還有號召力。如果有人登高一呼,回應的人一定不會少。」 曾擔任中共中宣部長二十二年的中共元老陸定一的兒子,APEC亞洲院士陸德說,中國經濟轉型喊了二十年轉不過來,當前的問題越積越多越嚴重,不勵志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的改革,中國可能會面臨一場革命。 對於中國向何處去,《炎黃春秋》民主派自然主張中國推行憲政民主改革,實現民主化。 楊繼繩指出,現在有多種思潮都想影響政治改革的方向。能夠影響政治改革的主要是三種:一是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即劉少奇的新民主主義,其子劉源現在大力推銷),二是維持現狀,即維持「中國模式」;三是搞憲政民主。他說,現在社會矛盾這麼尖銳,維持現狀恐怕是不行了。現在只剩下另外兩種力量在博弈,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不可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中國的出路還是憲政民主。 徐慶全認為,在改革的路徑上各派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現在中共高層中間也有呼籲政改的訴求。他說:溫總理的幾次講話,呼籲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給他的感覺是一種來自「廟堂之高」的呼籲;而在「江湖之遠」的民間,這種呼聲則更加強烈。 李銳將向中央提五點政改建議 已高齡九十六歲的前中組部副部長李銳在會上說,他將向中央上書,提出他的五點改革建議:完善選舉制度,黨代表由黨員直選,各級黨委和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差額選舉產生;實行黨政分開;中央到地方黨組織,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許可規定的範圍內活動,各級黨委不得干預司法,廢止各級黨組織的政法委;黨員有權公開批評黨的領導人和黨的政策;黨領導人離職後停止特殊待遇,廢止領導幹部在黨、政、人大、政協四大機構輪流互相轉任,已經離職的領導人不得干預現任領導人的工作,不應當享受原來生活、保安等方面的特殊待遇。 《炎黃春秋》這個圈子的人呼籲政治改革已多年,不足為奇,但現在中共體制內對此很少發言者也開始公開要求政改。例如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張維迎五月十二日在上海高校主辦的「名家講堂」演講時也罕有地高聲疾呼中國改革已到十字路口,非政革不可。他說無論從中國內部的挑戰,還是人類進步本身,政治體制改革已不可能再拖下去。這也算是另一種來自中共廟堂要求政改的呼聲。 不少分析家指出,中國目前面臨大變局的原因,不但是人心思變,也與經濟發展已到瓶頸有關,最近各項經濟數字呈現下滑趨勢。 經濟發展二○一七年可能崩潰 在《炎黃春秋》的座談會上,陸德即指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已經到頂,他預計如此下去到二○一七年中國經濟就會崩潰,中國將出現動亂。他說,「據我的研究預測,我國到二○一七年,經濟發展會遇到一個大的坎,或者大的衝擊,有三條主要經濟曲線將發生拐點,一條我們二○一七年人口紅利趨於零(人口紅利指的是年輕人的勞動力增長,比不過老年人的增加速度);第二條曲線,如果我們在「十二五」規劃內不能實現工資的倍增計劃,貧富差距基尼係數將要逼近零點六,零點六這條線在經濟學上稱「動亂線」;第三條曲線,二○一七年附近我們的投資拉動轉換效率將低於百分之六十,投資這匹馬也不行了。所以留給我們改革的時間和空間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單純搞經濟體制的改革,近二十年了,越來越推不動,我們應該馬上解決政治體制改革滯後的問題,這是當前的主要矛盾。」 溫家寶決定大力為經濟輸血 甚至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也報導說,中國經濟前景不妙,有可能出現危機。該報海外版五月二十二日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教授說,「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全都出現危機。」徐洪才稱,歐洲因歐債危機外需求不足,中國出口明顯萎縮。同時因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進口原料上漲,亦削減了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投資方面,對經濟拉動作用也明顯減弱,前幾年四萬億元投資已結束,房地產有關的投資也在萎縮。而消費方面則因股市、房市下跌,民眾財富效應減弱,消費意願也因此而萎縮。西方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和英國《金融時報》近期也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的經濟景氣「派對」是否已經結束。 中國沒有經濟增長就沒有穩定,共產黨政權經受不起一次經濟蕭條。大陸網上披露,現在各地政府都為維穩傷透腦筋 , 維穩的費用支出越來越大,在敏感日子,如人代會黨代會前後、國家大節日前後、清明前後、六四前後、地方政府的領導天天擔驚受怕,怕民眾上訪民眾聚會。 溫家寶總理近日在湖北召開六省「防經濟下滑」緊急會議上的講話強調,把經濟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中共已決定採用一切可能手段為經濟輸血,再加大國家投資,放鬆對樓市的限購、限貸政策。因此一至四月份,中國新增項目增長八千多個,僅四月發改委批准項目就多達三百二十八個,近乎去年同期的兩倍。鐵道部宣佈已獲兩萬億的銀行授信。有分析家指出,在投資方面,上次投入的四萬億已用完,現在要拉動經濟沒有四十萬億將毫無反應。而且政府大印鈔票,可以肯定將會進一步推高已引發民怨的通貨膨脹,擴大貧富差距,中外學者對中共輸血政策的效果均不表示樂觀。 太子黨活躍,支持胡溫倒薄 但《人民日報》這篇警告中國經濟發生危機的講話,國內官方媒體並未轉載,可能是因為不符官媒報喜不報憂的調子。 中國在大變革前夕,中共太子黨近來相當活躍,但並非鐵板一塊,派系和政治傾向分歧很大。與《炎黃春秋》往來密切、主張中國走「憲政民主」道路的有胡耀邦之子胡德平、葉劍英子女葉向真、葉選寧、陸定一之子陸德、陶鑄女兒陶斯亮、馬文瑞女兒馬曉力等,習近平的姐姐習橋橋有時也會前往赴會。今年《炎黃春秋》新書團拜,特地將中共儲君習近平父親習仲勳生前為《炎黃春秋》的題字「炎黃春秋辦得不錯」印成大字作為會場佈景,拉習家大旗作虎皮。在中共這次權力鬥爭中,他們均表態支持胡溫習中央。據說葉選寧還是最早出來要求中央處理薄熙來,免除薄熙來職務的太子黨人物。這一派太子黨的領軍人物是胡德平,他們還主張平反六四。 另一位太子黨,鄧小平時代八大元老之一彭真的兒子傅洋在這次中共權力鬥爭中,也為強烈反薄熙來的人物。遭薄熙來迫害的律師李莊即是傅洋的北京康達律師行的重量級刑辯律師。李莊在北京被重慶來人抓走後,傅洋曾親到重慶交涉,還接受記者訪問,說反對刑訊逼供。有朋友認為他對強硬的薄熙來姿態太低,他解釋說:要讓他充分暴露。 據北京消息人士說,在薄熙來垮台後,這一派太子黨在中共黨內的影響大增,將成為決定中國未來政局走向的其中一股重要力量。至於對中國民主化有多大推動力,則要拭目以待。 相关日志 2012/07/12 — 张鸣:改革危局与清末新政比较——后意识形态时代的三大隐忧 2012/07/02 — 丁学良:走活中国政治改革的两步 2012/04/25 — 薄熙来事件凸显政改必要性 2012/04/03 — 政改难,中南海来信(1-2) 2012/03/31 — tatu:改革开放的本质及中国未来政治可能走向 2012/03/16 — BBC:薄熙来事件和政治改革 2012/01/14 — 每日电讯报:“强势利益集团”阻碍中国改革 2012/01/10 — 清华大学发布2011年度“社会进步研究报告”——须警惕“石头摸上了瘾,连河也不想过了” 2012/01/07 — 萧功秦:专制帝国的改革为何难以成功 2011/09/24 — 《华尔街日报》墨儒思:温家宝的话还有人听吗?

阅读更多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的跨国公司真的跨国吗?

核心提示:以总收入来衡量的话,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排名中已稳步上升。但这些中国企业仍主要在中国境内经营,他们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原文: Are China’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ally Multinational? 发表:2012年7月10日 作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布鲁金斯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校对 编辑注:本文原发表于《东亚季刊》2012年4-6月期第四卷第二部分。 在中国政府号召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或”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许多观察家都期待着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消费市场上为自己锁定越来越大的份额。也许,这最终是会发生,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跨国公司离在国际商业界这个超级联赛中成为合格的一支参赛队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你能说出多少中国品牌呢?绝大多数人很可能只说得出十个不到或者甚至只有五个。我们都知道青岛啤酒,中国航空,中国银行和联想电脑,也许有些人还知道华为科技,海尔家电或者中国移动。但是,以上品牌没有一个进入了《商业周刊》和Interbrand( 译注: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品牌战略顾问和设计公司 )汇编的2011年年度全球百大品牌之列。而那些所谓的中国最著名跨国公司离诸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英特尔、麦当劳、谷歌、迪斯尼、本田、索尼、大众及类似的全球品牌巨人尚有遥不可及的距离。 然而,当你以总收入来衡量的话,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排名中已稳步上升。在2001年的财富500强中,只有12家中国企业在列。仅仅是十年之后,2011年这个数字蹿升至61家(包含总部设立在香港的4家) 译注:2012年这个数字跃升至73家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上榜,中国目前在这份全球榜单上位列第二,已经超越了日本,但仍远远落后美国。  在2010年,这61家中国企业总年收入折合2.89万亿美元,总利润估计达到了1761亿美元。当年上榜的57家大陆企业中,有49家为国有企业。 必须承认,《财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占有及排名显示了中国企业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就一定是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或者甚至我们得怀疑它们是否是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当以境外资产及销售来衡量这些企业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极个别情况,这些中国企业仍主要在中国境内经营。换句话说,尽管近些年政府的”走出去”政策引导和金融刺激不可谓不出力,但那些领先的中国公司仍然在这方面不给力。 那么这些中国”跨国公司”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到底碰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觉得以下十个因素可能是其原因。 第一,很少真正有中国企业能够全球化运营。海尔,华为以及国家石油公司诸如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等可谓仅有的在全球范围内运作资本、经营及销售的公司。中国许多其他的跨国公司(银行、汽车制造公司、自然资源公司及IT公司)仅仅是在其他某些大洲有投资及业务,绝大多数离全球生产、营销、配送、物流、供应、研发及人力资源网络有很大的距离。 第二,这些中国跨国公司的”阿基里斯之踵”在于人力资源,尤其是管理者能力。熟练使用多种语言及多元文化融合的管理人极其稀缺。所有针对中国公司的评估报告都把此项列为重要缺陷。由全球跨国咨询公司麦肯锡主导的2005年研究报告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人才需求将达到75000人。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向中国和外国的各大MBA课程。迎合中国市场的远程MBA教育也繁荣起来。但,仅课堂内的训练是不够的,因为这种训练不足以代替广泛的国际实际运作经验。有些中国企业利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机雇佣(大多是年轻的)被原公司解雇的在纽约、伦敦、香港及其他地方的员工。例如,在2010年,《中国日报》报道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已经雇佣了总数大约为80万的外国雇员。 第三,与之相关的,中国企业及其领导层展示出来的是他们无力摆脱本国企业文化及商业运作模式。中国企业文化通常将人际关系置于组织机构关系之上,而且商业决策通常着眼于短期利润。其中往往也缺乏透明性及监管,这导致腐败问题高发。此外,中国企业高度的政治化:也就是说,很多企业内部有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绝大多数的著名中国国有企业的CEO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部任命,对于中国跨国公司来说,亦是如此。然而,与这些中国竞争者不同,大多数西方跨国公司的自身运作不涉及任何政治性话题。当然,不同点还不仅止于此。西方企业文化侧重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团队及合作、详细可行的长期计划、运作透明度及监管、多元文化融合、对腐败问题的严肃惩戒以及企业内互相关系的系统制度化。 第四,正如上面所说, 中国企业的全球品牌影响力非常弱。而建立这种品牌需要的是对于广告及客户培养的巨大投资以及持之以恒的资源配给。拥有一个有特色的、非中文的名字会有所助益。 第五,中国企业喜欢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模式来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因为这是达成获取先进技术、销售网络、已建立起来的卓著品牌和其他战略资产的速效药。更精确的说,鉴于中国企业中缺乏具有跨文化环境工作经历、掌握多种语言的员工,并且很多人对于当地工作环境亦不熟悉,对于中国跨国企业来说,更容易方便的是仅购买外国公司的部分股份,这样他们亦能获取这些要素并一举抵消自己的不足。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兼并和收购在数量和金额上有所飙升,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并不是非常成功。一份报告估计,在2008年至2010年的300个中国海外兼并收购项目中,90%都是失败的,而中国的企业在收购后丧失了他们公司价值的40-50%。这种情况对于在科技、通讯以及自然资源部门的企业尤其如此。 第六,尽管有些中国企业制定了全球化的商业计划及战略,但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这么干。说白了,走向世界的努力其实是由下列因素所驱使:被压抑的现金要寻求在中国这个已饱和市场以外进行投资;政府的”走出去”的强硬政令(对于这么做的企业予以奖励,对于不这么做的企业予以惩罚);对于外国复杂性所抱有的天真烂漫的幻想;一种渴望尽快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非建立一种稳定的收益流的冲动;以及频繁的变更决策和方向的管理倾向。 第七,尽管中国企业确实是倾向于有明晰的业绩指标、激励计划以及提供职业保障,然而他们并不在其他管理领域取得高分。大型中国企业,包括中国政府在内,都有极度严格的等级体系。中国的组织文化强调纪律和服从,这种文化必然营造出风险厌恶和不鼓励首创精神的大气候。成为企业家(中国公司当然是企业)不同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此外,中国观念中的团队合作导向的是紧跟领导的指示,而非在西方组织中普遍的平等主义及合议模式。对于明确界定职场角色和等级体系的偏好通常意味着中国人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偏重权力下放以及个人首创精神的管理结构——并且这已经导致中国兼并西方企业后一再产生文化冲突。 对中国跨国公司来说,职业生涯中的(再)培训极为稀少,而对西方公司则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企业倾向于培训一个员工某一确定的技能和职业能力,并且希望他们能永远安分于这个岗位。然而,许多西方企业采取的是更为灵活的个人发展计划,该计划往往更侧重自我提高、再培训以及公司内岗位的流动及超越专门化技能的通才能力。这经常是或者通过公司内旨在发展新岗位技能的培训来实现,或是通过公司外的职业中期培训——通常称为管理者研修——来实现。管理者研修通常在为期一个月的沃顿商学院、肯尼迪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或其他类似提供公司管理提升效果的机构进行。中国的商学院,诸如上海的中欧国际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或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都在不断提高中,但这些机构离在国际一流水准中占有一席之地仍有一段距离。尽管职业中期培训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中是必须的,但这种组织文化在中国的企业界尚未普及开来。 第八,中国企业适应国外的法律、监管、税务及政治环境的能力尚有缺陷。透明运作及良好的公司治理并不是中国企业的特征,中国企业往往为人所知的是其不透明的决策机制、频繁的商业贿赂经营及欺诈性的会计手法。极少有中国企业配备有精通海外战略国家法律及监管体系的内部法务机构。对东道国监管体系缺乏耐心,对于公司的海外运作有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公司想要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时更是如此:很多中国公司在美国IPO前向证券管理机构提交了不诚实的信息。中国公司也常常和怀疑中国投资影响本国国家安全的外国政客发生冲突。 第九,中国企业在与国外竞争者过招时很少进行尽职调查,这意味着他们经常忽视潜在伙伴及对手的长处和弱点。结果,他们会发觉自己很难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后,在寻找国外合作伙伴时,很多中国跨国企业在”互惠问题”上卡壳。许多中国企业寻求进行合作的国外跨国公司或者是已经在中国运作多年,或者是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前者大多体验了多年的中国式官样文章、投资障碍,或者已经有了其他的令人沮丧的和成本高昂的经历(尽管可能他们仍有利可图);后者往往想要拿到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以上两种情况下,这些外国跨国公司都指望中国企业帮助他们把进入中国的事情简单化。也就是说,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非正式的商业利益交换:你帮助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帮助你走出去。然而,问题是很多中国跨国公司在公司结构上是分叉的,意味着公司内国内市场部门和海外部门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官僚化的防火墙,这导致公司内两者之间的沟通管道不畅。此外,中国商业伙伴其实并不必须要负责改善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境遇,或者解决其在中国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中国当地政府机构的领域。故,以上这些互相竞争性的动机通常只能导致中国和国外跨国公司之间期望的错配。 鉴于以上这些原因,中国公司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他们面前有一条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他们肯定会逐渐学习并适应,就像中国人在所有的职业领域所展现出来的那样有活力和能力。但是必须看到,这些障碍绝非无关痛痒。换句话说,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商业环境中,仍然在蹒跚学步。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 这里 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 穿墙查看 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阅读更多

网络调查:大陆8成网民仇富

日前,在全球最不“仇富”的国家中,中国位列第四。对此,腾讯微博7月13日发起一项主题为“你仇富吗?”的调查,受访的5,000名网友中,有78.23%表示自己仇富,原因是觉得大多数富人“配不上拥有财产”。 在这个调查中,受访者可回答:仇,多数富人配不上其财富;不仇,很多人还是靠自己打拼;有点仇,所以我要争取做富人。 据公布的调查显示,回答问题的5,000多人中,4,133(78.23%)人答“仇”;587(11.11%)人答“不仇”;563(10.66%)人答“有点仇”。 一些网友同时留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大多数人说不仇正义之财,但仇社会不公,更仇拥有财富的人造成的社会不公。 网友“李传浩”说,他不是在仇富,“我是仇那些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见异思迁的富人中的败类。” 网友“介错”说:“中国富人80%以上都是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暴富的,…在中国‘富人’一词基本上与贪官、黑社会、流氓、卑鄙同义词。” 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GlobeScan就“本国多数富人是否配得上其财富”这一问题对23个国家的1.2万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仇富”状况最轻的5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受访者中持“本国多数富人能够配得上其财富”看法的约占半数。 来源:BBC

阅读更多

BBC | 菲律宾要求中国解释军舰南沙搁浅事

据报道,搁浅的560号护卫舰隶属中国南海舰队。 菲律宾政府周六(7月14日)要求中国解释为何一艘中国军舰在菲方声称主权的海域搁浅。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报道,7月11日19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艘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意外搁浅,目前无人员伤亡,海军正在组织力量救援。 中国称,半月礁是其主权领土。但菲律宾说,这是它的主权领土。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兹说,已经要求菲律宾驻华使馆通知中国方面,马尼拉“愿意帮助中国军舰离开那里。” 他说:“中国的护卫舰在我们的领土搁浅,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而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加尔维兹说,菲军方的飞机还发现在搁浅中国军舰附近有其它6艘中国军舰。 主权争议 他说:“我们要求中国人解释这些军舰在那里干什么。当然,可以猜测,它们是去营救搁浅军舰的。” 菲律宾方面说,出事海域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以西69海里(111公里),中国舰船已经航行到菲律宾海岸200公里范围内,而这是马尼拉的专属经济区内。 中国媒体报道说,半月礁位于南沙群岛的东南部,北纬8度52分,东经116度16分。半月礁渔业资源丰富,且有很好的锚地和天然避风港湾,中国渔民常到此捕捞。 报道说,“菲律宾长期觊觎半月礁的主权,1995年曾派兵登岛破坏中国设置的标识,遭中方抗议。” 中国媒体还报道说:“1999年5月9日,菲海军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突然出现在中国南沙的仁爱礁,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而这艘坦克登陆舰自‘坐滩’后,就一直没有驶离过,从而形成了菲对此礁的实际控制”。

阅读更多

思与议 2012年6月号

一、绪语 思与议至本期已经是第18个月,结构小有调整,主要是在“微言”的部分。相较于此前主要以发言者的立场、身份分组,新的编辑方式试图更加凸显言论本身的性质和内容。...

阅读更多

中共官媒担忧网上反政府言论失控

中国官方媒体近期发表一系列评论,承认政府公信力下滑,网上反政府言论激增,并对这种趋势表示担忧。 在四川什邡抗议事件和天津蓟县大火之后,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警告,政府公信力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空前挑战”,网上的反官方声音“似乎在失去控制”。 什邡地方政府声称钼铜项目“零污染、零排放”,但当地民众不相信政府的说法,走上街头举行抗议。蓟县大火后,当地政府说只死了十个人,但许多网民相信,网上流传的高得多的伤亡数字可能更接近真相。 《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在7月7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问道:“为什么网络上真真假假的质疑声这么容易就把官方的伤亡统计数字淹没,为什么一个公共危机在今天的中国这么容易就能发生”。 文章说:“给人的感觉是,以不具名id为主的微博如今成了中国人该注意什么、以及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的决定者。官方公信力在微博上受到空前挑战。现在似乎几个‘马甲’彼此合作一下,就能对官方发动一次像模像样的信用攻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在该报发表文章表示:“微博和互联网上的质疑常常让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招架。往往是几个匿名的微博帖子,一些道听途说、无从辨别真伪 的说法就冲击了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 网上舆论渐趋激烈 单仁平7月9日再次发表文章说,中国网上舆论正在“向着批判政府倾斜”,并呼吁政府抓紧应对。 文章说:“由于政府公信力弱,中国舆论场特别是网上舆论的‘反官方声音’似乎在失去控制,批判官方有了某种‘政治正确性’,只要持这个立场,连造谣都成了‘对的’。” 中国网民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仍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轻则被网管禁言,重则因“传谣”被抓捕。但在单仁平眼中,“一些网络名人”批评政府“只赚不赔”,因此“模仿者越来越多”。 各级政府雇佣大批“五毛党”在网上假装普通网民为官方说话,早已不是秘密。但单仁平却抱怨,支持政府的声音被人为减弱了:“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支持政府或者认为批判者走过了头的人其实很多,但他们当中有些人因畏惧批判力量而不敢说话,尤其是一些名人不愿意因为追求事实而给自己惹麻烦。这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舆论场长时间向着批判政府倾斜。” 单仁平还认为,许多局部事件被放大,影响了整个政府的公信力:“中国近期发生的一些个案,原本影响都是局部的,但后来纷纷闹成了‘全国性的’,被放大的那部分,都是朝着‘整个公权力’去的。” 单仁平强调,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十分艰巨的政治工程”,应予以“最高级别的重视”。 思想控制渐失效 这个“政治工程”可能将越来越艰巨,因为熟悉运用互联网的中国“90后”年轻一代,似已开始展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的热情。 在什邡,大批中学生走上街头,在反对钼铜厂的抗议活动中起了领导作用,赢得包括韩寒在内的中国网民的赞扬。 《环球时报》7月6日发表社评,把什邡中学生与文革中被当局洗脑而滥施暴力的红卫兵相提并论,说中学生“冲动”、“容易被利用”,因此“决不应大张旗鼓赞扬中学生的作用,尤其不应鼓动中学生们今后也冲到各种群体事件、甚至政治冲突的一线”。 《环球时报》的态度可能反映了中共当局的担忧: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共产党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控制手段正在迅速失效。 正像知名中国问题评论家林和立在香港《苹果日报》上所说:“可幸今天的九十后虽然在中、大学接受奴化教育,但影响他们思想成长的不是党八股而是多姿多采的互联网与微博。” 来源:BBC

阅读更多

中央社 | 陸官方有錢 投資於民少得可憐

加入中央社粉絲團 17:31:40 陸經濟三馬車集體慢跑專題2(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14日電)「地區政府辦公大樓有豪華病」!中國青年報日前調查顯示,逾9成大陸民眾覺得官方亂花錢蓋大樓情況嚴重,大陸政府投資用在哪?對大陸實體經濟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 大陸民眾說「安徽有白宮」,指的是安徽省阜陽市穎泉區政府大樓宛如白宮的豪華建築。除「安徽白宮」,各地區政府豪華大樓層出不窮,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日前就憂心,不少縣、市委大樓蓋得比省委還豪華,幹部進高樓、冬暖夏涼,就疏遠群眾。 大陸官方把錢投資在哪?輿論並非不關注,民眾也都看得到、有感受。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大陸官方宣布舉世矚目人民幣4兆元投資計畫(大陸稱4萬億計畫),當時新華社報導,這4兆元中,1兆5000億元用於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僅3700億元用於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投資。 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孔愛國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四萬億的後遺症現在正表現出來,政府與民爭利,獨厚央企與國企,導致大陸民企失去發展支持與活力」。 孔愛國說,看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和企業及學者召開座談會他「又喜又悲」。「找大家開會表示溫總理也意識到經濟問題的嚴重,但又說要搞大項目投資在能源、鐵路及市政上,作幾件鼓舞人心的投資,『這是弄錯了方向』。」 孔愛國直言,政府投資愈多、後遺症愈大,因排擠效應讓私人企業沒得投資、民間經濟失去活力,而政府投入公共建設,要不像鐵道部傳出貪腐問題,要不蓋豪華辦公大樓。 他批評「大陸各地方政府諸侯化」,拼命收稅、蓋豪華辦公室,是殺雞取卵,國家應該規範讓政府過「緊日子」、不要亂花錢。 孔愛國舉例,像公共投資如蓋馬路、鐵路就應擴大讓民間參與,不要獨厚央企與國企,且要蓋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市場經濟法則下,政府不該管這麼多、也不該這麼有錢」,他說,「美國政府窮到不如一間蘋果公司」。 大陸中央政府有多少稅收?據大陸財政部公布數據,2011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決算達10兆3874億元,超出預算預期達115.8%。 大陸的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占全大陸公共財政收入決算比最高約23%、達2兆4266億元;企業所得稅決算收入占約16%,達1兆6769億元,決算完成率超出預算達121.4%。 而大陸中央政府把錢花到哪裡?據財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財政支出決算表」,最高的為教育支出達1兆6497億元,占決算總支出10兆9247億元的約15%,而包括政協及人大在內的一般公共服務費用也高達1兆987億元。 國防為6027億元,外界認為與維穩有關的公共安全支出則逾6304億元,比國防經費還高。1010714

阅读更多

网络民议 |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外媒卖萌了

美帝卖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朝日新闻社也时不时地在新浪微博发布让人忍俊不禁的“卖萌”微博。虽然@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的微博账号阵亡了,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其他“洋微博”的卖萌热情。今日,@朝日新闻社官方微博 的认证账号发布了一张写有“转世”二字的照片,而@纽约时报中文网精萃 则就美国上海总领馆微博账号被删发布了如下微博:

阅读更多

美帝香港沪语卖萌 被删微博收藏可看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新浪微博账号及其数个“转世”账号相继被封后,新浪微博今日称可能是由于技术故障导致美国大使馆帐号被封杀。此前经常与驻沪领馆遥相呼应地微博卖萌的@美国驻港总领事馆 账号近日也受到了重点“照顾”,其一条7月12日发布的并无明显涉及敏感信息的微博不幸遭到删除的命运。可不少细心的网友发现,此条微博虽表面上看起来显示为“抱歉,此微博已被删除”,但若将此微博使用新浪微博的“收藏”功能收藏起来的话,却是可以看到原内容的(见附图)。

另,@美国驻港总领事馆 今日的突然用沪语“侬好”发布微博,引来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支持@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阅读更多

李开盛:中国网民的政治与社会认知(上)

目  录 主要结论 第一部分  调查的过程、方法与对象 第二部分  基本政治认知 第三部分  政治参与 第四部分  中国问题 第五部分  性别对政治与社会认知的影响 第六部分  年龄对政治与社会认知的影响 第七部分  居住地对政治与社会认知的影响 第八部分  收入对政治与社会认知的影响 主要结论 1.普遍认同民主、三权分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但对民主的理解仍然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为民做主等内涵; 2.期待政府切实转变职能,由发展经济转向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公民权利; 3.普遍关心政治但公开表达者有限,积极参与政治的意愿不高,具体体现为基层选举参与程度低,对基层政治的关心度低,社会缺乏组织、呈现出原子化趋势; 4.大多数人认为腐败非常严重,腐败超过民主化程度不够、社会不公,被认为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5.对当前治理现状满意者不到一成,过半数人表示不满,其中满意度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逐级递减的态势; 6.大多数人认为官员已成最大利益者阶层,官员给人的印象普遍不佳,腐败、低效、冷漠成为受访者对官员最直观的感受; 7.较多数人对重庆模式持不赞成的态度; 8.对于官民冲突,情绪上有“一边倒”现象,多数人支持民众诉求,认为责任在政府; 9.男性要较女性更为关心政治,观点看起来更加激进,行为上要更为活跃,对当前现状持更多的负面看法; 10.一个有点出人意料的发现是:年轻网民反而比中老年网民要更为认同现状,其政治态度要更为保守; 11.农村居民对时政新闻、上层政治人物的了解相对有限,但他们对基层自治的了解与参与却城镇居民更多; 12.收入越高者越关心政治,越对现行政治制度、治理状况感到不满,较收入低者更加充满批判态度。 第一部分  调查的过程、方法与对象 一.调查背景与过程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国人对有关政治、社会问题的看法将影响未来中国的走向。从思想界的动态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思想标签:新左派、自由主义、儒家社会主义……,高超群则将中国当下的政治思想派别此划分为温和国家主义派、自由市场派、政治民主派和社会革命派(高超群:《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版图》,《二十一世纪》2011年8月号)。但是,这些标签或流派多以精英分析为出发点,忽视了普通大众的看法。而且,由于这类文献多取定性式的分析方法,从而无从窥见不同思想倾向的具体“版图”:何为主导?何为旁枝?涉及何种群体、阶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看法为何?等等。 个人相信,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其实不是或主要不是少数精英的思想,而是大多数普通国人对于这个国家与社会的认知。他们尽管常常保持沉默甚至冷漠,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政治与社会认知。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他们仍然很可能会登高一呼,通过各种形式为自己的想法投票(最典型的是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尽管个案无法改变中国,但当无数的个案汇集到一起,就很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未来。 为了把握这种左右未来中国的认知脉动,笔者在今年3月份左右产生了进行一次较全面调查的想法。要以全体中国人为分析对象是困难的,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根据性别、民族、地域、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电话或当面访谈。但是,没有相应的经费作支撑,这样的调查是做不到的。在当前政治环境下,作为个体研究者,国内很难找到这样的经费来源。为了避嫌,笔者也不愿意去申请海外经费。为使调查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现实可行又能较准确地反映一些情况,笔者想到了通过互联网扩散调查的办法,并决定将调查放在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上进行。将问卷发布在该网站上后,受访者只要登录该网站,直接在上面选择选项,该网络即可自动完成统计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尽可能广地扩散调查,笔者采取了通过在本人新浪微博、所参与的各个QQ群发布调查消息以及通过邮件邀请联系人参加调查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自动转发、支持。调查时间从2012年4月13日0时起,至2012年5月13日0时截止,共计一个月的时间,共得样本4697份。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原设定的对象为15岁以上中国人。根据笔者原来的设想,希望采取偶遇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搜集到5000个左右的样本,并使之反映全中国的人口构成,以对中国人的政治态度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 所谓偶遇抽样,是指选择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这样的方法简单易行,也是在无法进行抽样调查时的现实替代之道。当然,由于偶遇抽样的代表性较低,必须辅之以其他的调查方法。本人设想的是配额抽样,即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人口构成,随时有针对性地征集样本,以最终使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根据2011年4月28、29日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2号),全国人口构成情况如下: 表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性别 男性 51.27% 女性 48.73% 年龄 0-14 岁 16.60% 15-59 岁 70.14% 60 岁及以上 13.26% 民族 汉族 91.51% 各少数民族人 8.49% 文化程度 大学(指大专以上) 9.64% 高中(含中专) 15.15% 初中 41.88% 小学 28.92% 文盲人口 4.41% 居住地 城镇 49.68% 乡村 50.32% 但由于传播途径与方式的有限性,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后,所搜集到的样本主要局限于网民。在总共4697个样本中,不上网委托别人填写上传的受访者仅58人,只占样本总数的1.23%。所以,有必要将样本情况与当前中国网民的情况比一番比对,以了解样本的代表性。 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虽然人数很多,但也只占到全中国总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中人的37.4%。特别是在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方面,网民与所有中国人的构成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那么,所搜集到的样本又是否符合当前中国网民的基本构成呢? 下面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CNNIC的最新网民数据以及本次调查的样本情况对比如下: 1.性别 本调查中女性样本偏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女性占到48.73%。根据CNNIC网民数据,女性亦占到44.1%。但样本中女性仅1150人,占24.48%,约为前两者的一半。   2.年龄 60岁以上老人的样本接近网民构成,但远少于该人群在全体中国人中的比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该群体占到全体中国人的13.26%,15岁以上中国人中的15.90%。根据CNNIC网民数据,60岁以上的仅占0.7%。样本中同类人群仅63人,占1.34%,近于网民构成,远少于中国人构成。在CNNIC数据中,60岁以下人群的划分与全国人口普查以及本次调查的划分不同,故无法进行比较。     3.民族 样本的民族构成与全国民族构成基本相符。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汉族人口占91.51%,样本中该类人群比例为,92.25%,相差不到一个百分点,计4333人。CNNIC调查中没有民族构成的数据。   4.学历 大学以上学历者(各学历层次均包括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偏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大学以上学历者仅占9.64%。当然,这是以全体中国人为基数计算的。如果去掉0-14岁群体(他们不可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大学以上学历者在15岁以上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仅为11.56%。 根据CNNIC数据,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22.4。如果仅计高中及以上人群(多在15岁以上),其比例则上升为40.14%。 但在本次调查中,样本中大学以上学历者达3915人,占到样本总数的83.35%,仍远高于CNNIC和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5.居住地 来自农村的样本远低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较低于网民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数据,居住地(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不一定是户口所在地)在乡村的占49.68%。根据CNNIC数据,乡村网民则占到26.5%。相比之下,本次调查中来自乡村的样本为501人,占10.67%。   6.职业 CNNIC数据和本次调查样本中的职业构成具有较大的近似性,最多的是学生(分别占30.2%和25.7%),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分别为16.0%和13.05%)。以下各职业的分类不同,其在构成中各自排名也不尽相同,具体请见图10和表2。   表2:样本的职业构成   7.收入 所调查样本的收入要高于一般网民的收入。根据CNNIC的数据,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仅占8.8%,2000-5000元的占31.4%,2000元以下的最多,占到52.0%,无收入者占7.9%。而样本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到26.78%,2000-5000元的占34.38%,2000元以下的最少,占到13.58%,无收入者占25.25%,与样本中的学生比例大致相当。 由上述对比可见,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城市、高学历、高收入的男性中青年网民群体。他们当然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甚至也不能代表全体网民。但也应该要承认的是,这一类人往往是网络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意见与观点往往也是舆论中最突出的。由于这一群体掌握了充分的现代资讯手段,也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其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认知往往具有不成比例的影响。由此来看,对他们的政治态度进行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至少,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网民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看法的一个管窥。 附:样本的其他情况   图14:样本的地域分布(根据IP地址统计,彩条后面的数字是样本数)     从地域来源看,包括了全国所有各省、市和自治区,甚至还有少量样本来自港澳台和国外。这是开放性调查难以避免的结果,从调查扩散的途径看,估计这些参与者多为在这些地方访问、留学的大陆居民。加上其数量不多,计为133人,仅占样本总数的2.83%,故未在统计中加以排除。 另外,来自湖南、广东、北京的样本位居前三位,这可能反映了本人、参与志愿者的工作与学习最主要的辐射范围,其联系人在这些地区最多。这反映了本次调查的局限性。但鉴于样本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4697人),虽然不尽科学与全面,笔者认为它仍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六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生我时嫌我多,我生时嫌我少,找工作嫌我老,等退休嫌我小”

【CDTV】中国人民大学女博士生实名公开举报其导师王贵元性骚扰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