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郎咸平10月22演讲3

所以各位学员,记住,我们今天制造业多惨?我们败于第一场定价权大战之后加上连续三个政策的错误,导致传统制造业的净利润率不到3%,美国同时发起第二场定价权大战,通过汇率大战,成本大战,进一步的打击中国制造业,以富士康为例终于倒下了,扛不住。我们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他妈彻底破灭。我请问你,制造业一旦垮了,中国70%的钢筋水泥怎么办?你告诉我?如果40%的制造业停工了,中国怎么办?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啊?我想各位学员讲到这,什么感觉啊?震撼还是悲观啊?吓傻了是吗?拔凉拔凉的,好了各位学员我现在告诉你,听到现在一个拔凉拔凉的感觉,可见你还是太乐观了。(众笑)下午我还有更糟糕的。那就是我们政府决定出面,我靠,代表更完了。下午你什么都听懂了,下午如果今天上午你觉得很可怕,那我们这样讲好了,这样好了,我来你们这里一趟也不容易,大家做个朋友也不容易啊,我这样有点过份,讲得这么悲观,你们日子也不好过,晚上睡不着觉,也不太好这样子,我的腰也痛,我准备休息一下,我们下午三点多上课,好吧?你们都回去睡个午觉大家都有睡午觉的习惯,主要是我要睡觉,我要睡个觉。两点半是吗?不要急嘛。 一个有70%钢筋水泥的国家,他的软肋就是制造业。经过第一场定价权大战失败之后,又碰到了政府连续三个政策的错误,再败于美国第二场订价权大战,终于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各位朋友,你注意到没有?我根本没有谈到金融海啸,所以啊,你啊,千万不要像其他学者一样认为,中国的今天是金融海啸造成的,错的!就算金融海啸不来,就凭这一个危机啊,中国的经济也一定领先全世界探底,没有其他的可能,可是金融海啸最终还是来了,为什么冲击这么大?因为中国已经完全丧失了免疫力。 为什么?就因为我们地方政府的两大错误政策所导致。政策一,叫做抓建设拉动GDP。政策二,叫做招商引资,这两个政策就是我们政府官员唯一会的,其他一个都不懂。一个一个谈,甚么叫做抓建设拉动GDP?那就是我们各级政府透过“铁公基”,钢筋水泥归结起来的中国的GDP。你以为中国这几年怎么发展的?每一年吹啊,什么10%的GDP呀,你还真的以为是我们老百姓更富裕了10%啊?错了!是钢筋水泥每年大幅增加,其实我们检讨这段历史,为什么我们政府的执政会受到美国这么大的影响?到现在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国家他的干部评估竟然是用GDP作指标,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这个GDP谁发明的?就是美国发明,美国啊,评论啊,包括世界银行等等,联合国评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通常就是用GDP,从而使得我们中国政府将GDP成为我们重要的执政目标,就此中了美国的圈套。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我们各级政府将社会的大量宝贵资源通通浪费在钢筋水泥之上。甚至像我们几个市长把大连建设得美轮美奂,我们还给他高度的评价,浪费资源。到处建公路,像我们去飞机场的沈阳路,他妈两线路都不够,还搞个三四线,有这个必要吗?他们纯粹没事找事。 中国经济严重产能过剩。 这种钢筋水泥使得中国的GDP在08年百分之五十八点几的水平,09年65%,去年和前苏联一样70%通通是钢筋水泥,完啦,各位,消费和前苏联一样只剩下27%我告诉你哦,这两个数字惊人的类似!一个国家的消费只剩下27%,剩下70%都是钢筋水泥我请问你将来中国怎么办?我们现在10年记住是和前苏联一样这国家被我们各级干部将社会大量宝贵资源运用在钢筋水泥上面和前苏联一样将大量苏联宝贵资源通通头放在军工行业,都是没有效益的。一个国家的消费只剩下27%怎么办?为什么?就是这两年哦,犯了重大错误。零八年还好只有58%,还有救,08年的时候消费还有35%,钢筋水泥58%。第二个政策叫做招商引资,我们各级政府他妈疯狂招商引资因为这是干部做的考核标准。什么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劳工剥削他们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干部都跟本不管,比如说这么美丽的青岛我们前任市委书记杜世成,这个猪啊竟然引进一个高度污染的化工厂在胶州湾。他妈这什么领导嘛!(掌声)好啦最后什么结果?疯狂招商引资的结果使得中国的产能啊迅速的扩大,达到了GDP的70%都是产能,好极了,第一个政策以08年为例消费只剩35%,第二个政策使得产能变成70,好极了各位学员,请你回答我,我们有70%的产能,却只消费了其中的35%。那我请问你,你消费不了的剩下的35%叫做什么呀?严重的,对,过剩产能。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经过我们地方干部推动的结果形成一个严重产能过剩的经济。 那你要反问我啦?这么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为什么不会崩溃呢?我现在回答你。因为我们通通出口了。我们透过欧美人士的消费吸收掉了我们的过剩产能,我们把它美其名叫做出口创汇,疯了这个国家,各位朋友这不是出口创汇。这是什么?这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原来你们都听懂了,真正推动中国出口的根本不是因为在座各位朋友你们的产品质量好。你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你们的产品他妈一点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的很。是什么是严重的产能过剩推动出口。如果不出口,中国经济立马崩溃,就是这么脆弱。 那么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什么危机呀?这个就有意思了。我首先请问你吸收掉了我们过剩产能的外国人的消费是什么消费啊?基本上是借钱来的超前消费,简称泡沫消费,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什么时候破裂?金融海啸让它破裂,那就是08年11月。在这个之前,中国出口增长率都超过30%,到了这个月,首度暴跌为负2.2%。为什么?因为泡沫消费爆破了,他们不要了。这就是第一次探底的由来,一个月之内出口由正三十暴跌为负2.2%,这么大的跌幅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给每一位朋友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第二年09年,出口下跌16%,好极了各位朋友请回答我,我们的出口别人不要了,那么制造这些出口产品的产能怎么办?立刻过剩,所以金融海啸引爆了地方政府的两大错误政策造成我们制造业的第二个危机,也是等于现在面临的痛苦叫做产能过剩。 到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转折点不能失败啊,到这个时候你发现我们中国制造业的两个危机通通出现,第一个我前面讲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第二个金融海啸带来的产能过剩,和06年相比这个危机更严重了。那我请问你,你会怎么做?你们哪当然重蹈06的覆辙,他妈你也不想干了,于是乎你从制造业拿出大量的钱不做了,这一次呢跑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买古董艺术品去了,从而造成中国经济一片发烧火爆的现象,连当时股市都是涨的。这是全面发烧还有救,你还没发冷。原因制造业的两个危机也等于制造业生了两个病,就是这么危险。这个时候我们的政府如果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中国还有希望。就你晓得我们政府把这个发烧的现象理解为什么?各位朋友还记的吗?我帮你们回忆一下叫做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回暖,你还记得吗?我呸,回他妈个球的暖!(众笑)他妈看都没看明白,这叫做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发烧,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生的制造的两个病从而导致发烧。我们他妈的病了。领导没看懂,我告诉你啊一个领导决策错误将遗害千年! 就在这个金融海啸时期,我们生病怎么办?要治病啊,问题是我们得了什么病啊?为了这个演讲的方便起见,我就说个肝炎吧,炎这个字非常好,两个火,火特大,照中医的术语叫作什么?肝火过旺,火大了,你得用什么东西来灭火呀?水嘛。凉的东西才能灭火嘛。虽然我不知道中医的术语要开什么药啊?凉性的药,凉是凉快的凉。像凉水一样的凉来灭这个火,这下治肝炎对不对,按照中医的术语就得看大凉才能把火给灭掉。凉就是凉快的凉。这就是中医的药性。这个病人的体质太虚弱,你以为得了至少两个病。你如果用这个强烈的大凉的话就把哥们搞死了。这个时候要用什么?要用我们中医常常讲的温补,先把病人的病的病慢慢给治好了以后才能用大凉,体质好才扛得住。就在这个08年十一月之后到09年三月份之前,一个重大的转折时刻,我们政府犯下了历史上最重大的错误之一,叫做什么连续开了“四个大凉”来灭火,灭这个肝火。各位对这个大凉这个字都听明白了吧?没问题哈,大凉中药来灭火,因为有的时候讲课有人说什么叫大凉啊?就是中药的意思,烈性的药,强力的灭这个火,叫大凉的药,我们政府最后决定开了四个大凉,一是四万亿,第二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第三汽车家电下乡,还有建材,第四银行信贷的六成转作基础建设。 当时我们政府怎么说还记得吗?拉动内需保八,还记不记得?请各位朋友一定要记住郎教授的第二个名言,那就是“只要是政府的政策就一定是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也叫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特性。今天哪我们来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四个大凉的本质意思是什么?听清楚,那就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这话什么意思啊?我就以四万亿为例,他是投资在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再以高速公路为例,中西部建好的高速公路,有没有车在上面跑啊?他妈基本没有。没车跑的高速公路建好之后立刻产能过剩。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材,需要水泥所以可以消化当时钢材市场两亿吨的产能过剩,也可以消化当时水泥市场十一亿吨的产能过剩。可是各位学员你知道危机是什么吗?那就是你一旦建好了以后怎么办?听清楚,中国完蛋了!一旦建好了,在座各位朋友,咱们通通完蛋。为什么?因为建好的高速公路没车跑立刻产能过剩,由于建好了因此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那是什么结果?一旦建好了就完啦!因为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结果是打回原型、产能过剩,建好的高速公路呢?他妈没车跑也是产能过剩啊,完了。 我们不但有着一大堆过去的产能过剩,例如钢材、水泥,又多了一大堆新的产能过剩,例如:高速公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产能过剩的大黑洞了,完蛋了。我这个讲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更有底气,你知道为什么吗?每次都有劳温家宝总理亲自出来证明我讲的是对的。(众笑)你知道产能过剩多严重吗?我念个短信给你听:这是温家宝总理从09年8月20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始一直讲到去年下半年为止他所谈到的,四个大凉产生的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他自己怎么说的,很多啊,我坐着念,我声明一下啊,这个短信不是温家宝发给我的,我念给你听,跟你们国营企业通通有关。听着,温总理说:钢铁、水泥、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有色金属(包括铜、铅、锌的冶炼),还有建材、轻工业,全部产能过剩。纺织、电解铝、皮革、印染、造纸、化肥,快到你们了;酿酒、味精、柠檬酸、化纤、家电、汽车、机械、造船等等,全部产能过剩。我看到除了夜总会之外,都他妈产能过剩。(众笑)为什么夜总会不产能过剩呢?因为我们政府有强大的需求要开会,要唱歌,尤其是“跑部前进”(看中国编辑注:是一种戏称,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各种关系网与中央各部委进行“勾兑”,以达到为地方拉项目、争取拨款的目的。)的时候,到北京去搞预算的时候,不能没有夜总会。   各位朋友,你知道这是多少行业吗?我不跟你开玩笑的,除了夜总会之外,全部都产能过剩,你知道多严重吗?以不锈钢为例60%,多晶硅80%、电解铝35%,最少也有30%。各位朋友,你知道为什么我从前年开始,全世界第一个学者喊出中国经济一定二次探底,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四个大凉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你想这有多严重。今天我们假设,中国产能过剩只有30%,那么从今年开始,如果每一年工业产值下跌3%,需要10年探底;如果下跌1%,需要30年探底;第二次探底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还记得吗?来源于金融海啸,一个月之内出口暴跌,来得非常快,非常急,给每一位朋友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中国将重蹈日本衰退的覆辙。 第二次探底,来源于四个大凉用错了,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消化。要十几年到三、四十年才能消化。所以它来得非常非常非常慢,但它来了以后,就再也不走了。它将伴随着在座各位朋友走完你的余生,都解决不了。中国已经重蹈日本25年萧条的日子。我再告诉你,日本为什么萧条20几年,你们是中国少数几个知道原因的人。讲完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哭泣。 你还记得90年1月份,美国“炸毁”了日本,还记得吗?炸毁日本的资产泡沫,是谁炸的?就是高盛炸的,日本的楼市、股市,狂泻千里一直跌到1992年,就在这个历史的重大转折时刻,日本政府犯下了和我们中国政府一模一样的错误,竟然开了一个大凉,那就是我们的四万亿,日本政府开的是136万亿日圆,从事着一模一样的“铁公基”的建设。从而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你们有空到日本的东京附近去看一下,日本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和中国一样。 你会看到一条8线道的高速公路国道,旁边有一条平行的8线道的省道,旁边还有一条平行的8线道的县道,三条平行的高速公路,开往同一个方向。开啊、开啊、开啊,我靠到海了。下车一看,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店等着你。请你们回答我,高速公路建好之后没车跑,立刻怎么样--产能过剩。由于建好了,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所以就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产能过剩。你还需要我重复一遍吗?一旦建好了,日本就完了。因为日本跟今天中国一样,不但有着一大堆过去的产能过剩,例如:钢铁、水泥;又多了一大堆新的产能过剩,例如:高速公路、等等“铁公基”。日本由于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才能消化掉,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复原的原因。都听懂了吗? 我们的领导人是从来都不读书的,这一点你们没问题吧,从来不知道学习日本的历史,我们竟然重蹈日本覆辙,我们开了四个大凉,够牛的,日本还只开了一个呢。我告诉各位制造业企业家,记住我的话,中国一定重蹈日本覆辙,你们将来所面临的是几十年的萧条。你们说不会吧郎教授,我们这GDP不是9.1吗?你信吗?严重的重复计算你知道吗,就算是真的,通胀是多少?6.2,这也是低估的。好吧,就算是真的,9.1减掉6.2,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各位知道吗?是多少,是2.9。所以我想告诉你,中国的实际增长率2.9%,如果数据都是真的。可我告诉你都是假的,今天中国的负增长起码10%以上。我们的团队算的。日本每年增长多少?开了一个大凉之后,每一年2%以下,和中国一模一样,哭泣吧,朋友。完了。所以,各位制造业的未来,是长期到你们退休为止都完不了的产能过剩。 前几天,我碰到山东省委数据研究室的人,说完蛋了,我们书记现在根本都不知道,山东怎么发展,什么都拉不动,严重的产能过剩,所有数据全部造假,GDP数据全部是假的。当时,我们政府提出四个大凉的时候,全中国只有我郎咸平一个学者告诉政府:你他妈是错的!我怕它听不懂,还不想太客气讲话。我给它提出八字谏言,叫做“放弃保八、藏富于民”,才叫温补。我还怕他听不懂,我还给他举例子,我说你不要投这四万亿,也不要地方政府的配套十几万亿,你拿这个钱给我们的中国制造业连续免税三年到五年,我告诉你,中国发了。他们听不懂。(掌声)你们做制造业的应该记住我这句话。如果08年的时候,能听郎咸平的劝告,连续免税5年,我告诉你,你说现在会是什么结果。一个领袖的错误,贻害多少!当时,听我郎咸平的一句话,现在中国绝对是世界超级强国。可惜啊,完全看错美国的战略。 其实各位,“中国领先全世界国家”是谁喊的口号各位还记得吗,不是温家宝是谁?是美国第一个喊的?美国透过全世界媒体说:“中国大国崛起了。哇!中国的领袖特英明!”哇,我们的领袖从来就是要面子的人。听了这个得意啊!投了更多,越投越多,为什么,我们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家啊!去年世博期间,美国宣布不参加世博,我们好不容易办一次世博,美国不来,我们的面子怎么办呢?妈的,你不来,不来就算了。要是我当政,我连世博都不会办,奥运都不会办,纯粹浪费时间。你知道我干什么事吗,叫张瑞敏的海尔出钱替美国搞一个美国馆,各位知道吧。世博,什么意思,SB,他妈,纯粹个傻逼。(掌声) 你看那一阵子,那个媒体,天天讲,美国人称赞我们领先全世界回暖。啧啧啧啧啧,唉呦!这面子多有光啊,越投越多,使得GDP当中“铁公基”的比例从58涨到了70,就这两年干的坏事,为什么?在美国操纵全世界舆论的支持之下,我们觉得我们领先了,开始了中国的GDP全世界排第二,那不是日本当时说的话吗?大国崛起,什么时候喊的口号啊?08年年底!啧啧啧啧啧,这就是美国透过舆论诱使中国将大量的社会宝贵资源投放在没有效益的基础建设,想一想撒切尔讲的话:完全用在中国。这就是国家间博弈大增,最高境界,根本看不懂。 各位,中国GDP当中,钢筋水泥超过70%,全中国各处都是没有效益的钢筋水泥,将来中国怎么办。消费像前苏联一样只有27%,美国呢?百分之七、八十消费,中国呢?百分之二十七,各位来宾,你们做制造业的,请你们回答我,家里的产品卖给谁?没人消费了,都给你搞成“铁公基”了。都听懂了吧!因此,各位制造业企业家记住,从现在开始,心里有准备,出去别讲。中国将重蹈日本几十年的历程,你要有长期萧条的打算。记住,GDP的实际增长率一定是不同的。因为,老百姓不懂,我懂,你现在公布的GDP要减掉通货膨胀,懂了吗? 类别: 社论杂谈   查看评论

Read More

爱思想 | 张捷:欧债协议:新“慕尼黑阴谋”?

张捷:欧债协议:新“慕尼黑阴谋”? 进入专题 : 欧洲债务危机    ● 张捷        新鲜出炉的欧债协议,表面上看是一个各退一步、互利双赢、共渡危局且看起来很美的方案,实则分析后不难发现,它实质上是西方资本大鳄掠夺老百姓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而转嫁金融危机祸水的新“慕尼黑阴谋”。中国应对如此大变局时,应洞若观火,避免为他人火中取栗,宜先己后人,顺势而为          在10月的多事之秋,欧盟峰会终于就欧债问题达成了一揽子协议,要点包括把希腊主权债券减记50%、扩大欧洲稳定基金到1万亿欧元等等,似乎完全可以救助除希腊以外其他几个债务危机深重的国家。此议一出举世欢腾,欧洲股市领涨全球,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解决欧债危机的重大利好。          十月围城:希腊人为何以命相争?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救命”的大利好,第一个跳出来“以命相搏”的是希腊人。先是希腊军队政变未遂震惊世界,紧接着时任希腊总理的帕潘德里欧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就欧盟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新方案举行全民公决,此决定重新激起了市场对希腊违约的担忧,欧美股市旋即大跌,意大利、希腊股市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受到严峻挑战。未几希腊迫于压力放弃公决,然而在反对党的压力下总理下台,一位有欧洲央行任职经历、能够执行欧债协议的新总理上位。     坊间普遍不理解希腊人的行为,认为他们是得寸进尺,“全民公决”纯属一场无厘头的闹剧,各类媒体也推波助澜。然而,“坑爹”的缩减开支计划希腊人民都已经接受了,为什么非要反对看起来是在援助他们的债务减记计划?     其实只要深入分析这个协议的真相,洞悉背后金融博弈的结果,就知道在这样一个协议下,掩盖的是怎样血淋林的掠夺了——笔者以为,这个欧债协议甚至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西方金融大鳄对于其他人的“剪羊毛”了,而无愧于“新慕尼黑阴谋”的称号。因为“剪羊毛”还要遵守现有游戏规则,要在游戏规则下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力量的不对等来达到目的,但是此次欧债协议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犯规,可称是一场彻底的阴谋活动,与二战前英法向德国出卖捷克利益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有异曲同工之处。     表面上看,欧盟的援助资金增强了希腊政府的偿债能力,而公债虽然减记了50%,但是总比希腊政府违约,债权人损失100%要强得多,似乎是一个各退一步、互利双赢、共渡危局、看起来很美的方案。而实际上,此次欧债协议减记主权债务,是公权力对债权人个人资产的强制征收。然而,这种强制剥夺私有财产的行为原本正是所谓“以尊重私有产权为纲”的西方政治法律体系之大忌!可见,传统的西方政治法律体系此时对事态已经失去了约束,沦为金融大鳄“正当”掠夺的规则玩具。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对于希腊主权债务的清偿是有第三方担保和违约保险的,基于这个保险还形成了金融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CDS。希腊国债的CDS堪称是帮助希腊进入欧元区的特洛伊木马,当年为了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条件,高盛为希腊量身定做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SWAP)方式,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同时高盛又向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价值10亿欧元的CDS来对冲风险,由此可以看出CDS才是希腊债务危机博弈的要害所在,其与债券的对冲性使得CDS在希腊债务危机当中应当与债券本身受到同等关注。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在次级债的理解上,多数人往往将“次级债”与“次级按揭客户”两个概念弄混淆。次级债可以是3A评级的优质债券而未必是垃圾债券或者不良资产,次级按揭客户对于银行而言是债权而不是债务。次级债务(Subordinated Debt) 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含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次级债务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银行附属资本的重要来源,对银行提高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市场约束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次级债是巴塞尔协议确定可以作为银行次级资本,可以算作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怎么可能是垃圾债券或者不良资产?比如我国的银行为了补充资本大量发行次级债,这些国有大行的次级债显然不是垃圾债券。很多人把次级债与次级客户抵押按揭混为一谈,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等高风险贷款,通过信用保险和资产打包以后,以出售次级债的方式收回贷款,同时形成了次级债市场和信用保险的再保险衍生品信用掉期合约,2007年是次级债危机,2008年是信用掉期合约危机,两个市场是关联出现危机的。     次级债的“次级”是指债务清偿的排序上处于次级位置,而次级按揭客户是指客户偿债能力的较差,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国家的国债也是次级债,因为这些国债的清偿顺序位于国家“必要的”开支之后。“次级债”概念的核心是清偿顺序的“次级”。更重要的是由于次级债债券持有人难以判断债券的好坏,出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等原因,债券也不能如股票一样公布全部公司信息或者债券抵押物的变化等,因此次级债是需要有信用保险的。而保险公司无力单独承担风险,它再把担保的产品变成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上销售,让市场共同承担风险,这就形成了信用掉期衍生品市场。     回到希腊事件上来,对于希腊债券减记的欧债协议,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ISDA)采取了颇为怪异的立场,认为对希腊债务进行50%减记不构成“违约事件”,这一术语甚至在20年前都未存在。既然不算违约,那么债务担保方就无须赔偿,这个不赔偿才是关键!意味着是犯规者修改了游戏规则。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穷文人孔乙己对众苦力说“窃书不是偷”一样,只要掌握了某种“高端”话语权,就可以把“偷”变成不属于偷的“窃”了。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信用保险和金融衍生品,但如果你是涉身其中的希腊债券持有人,就不难知道其中要害了。本来是你拿100元买债券,到期要偿还你100元本金加利息,如果政府还不起的话,有欧洲著名的大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做信用担保,他们将偿还你应得的款项。你之所以放心地购买这个债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债券背后的信用担保,但是现在让你损失50%却保险不赔,你愿意吗?比如你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对方承诺本金和收益保障,结果由于金融危机爆发理财产品出现亏损,这时候银行说承诺保本、保收益是违法行为,约定无效,你是不是要抗议?如果这个法律本来还不存在,是你所在国领导人与外国签署的条约规定的,你不想造反吗?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希腊人为什么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了。希腊债券的持有人除了西方的银行和主权基金外,更多的是希腊本国国民,现在他们的资产要被洗劫减半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协议如果要进行全民公投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正因此,因此西方对于帕潘德里欧的惊天之举才如此反应激烈。          债务减记:“被自愿”的人权阴谋?          西方一贯宣传他们的普世价值,提出私人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但是欧债协议却对于私人财产进行了彻底的侵犯,这个协议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吗?虽然欧盟达成协议号称是征求了数个债券持有大银行的同意,但是对于一般希腊债券的公众持有者难道就不能参与得到表态的机会吗?     国际衍生品协会说,“因为减计是自愿的,所以不触发违约赔偿的事宜”,但是这个所谓的“自愿”,既没有经过公投表决,也没有看到公开的授权取得过程,如何确定是自愿的?这个自愿非常不透明。     就算有某些机构自愿了,也仅仅是代表他们自己的行为,这个自愿减记应当是其自有而不是代持的债券。要注意到参与谈判的私营机构是很多投资人的代理人,这些人购买的是机构理财产品而不是直接购买债券,代理人经常是自己同时持有CDS,在谈判中理应回避才合理,这些都可以证明“代理”是无效的,所谓自愿实际上是“被自愿”。     就算仅持有债券,这样的大规模减记给股东造成损失,也需要时间进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的表决,怎么就飞速地成为定论了呢?所以欧债协议的减记在司法上依据严重不足,这种“被自愿”的减记是违反西方普世价值和法律的赤裸裸的掠夺私有财产行为!对此笔者不禁要多问一句,西方的人权此刻跑到哪里去了?     有一些人迷信西方的司法制度,会关心地问:希腊国内公民持有政府债券的,如不同意减计50%的话,可否根据希腊法律,向政府提出诉讼?一些人天真地认为:如果根据司法独立的原则,理论上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按照现在的欧债协议,希腊的主权都不复存在,还有什么司法独立可谈?按照主权原则,一个国家的国债只能接受该国的司法管辖,怎么能够通过国际协议来处置?所以,对于西方的制度和“普世价值”要理性看待,真以为他们的法律是万能的、恒定的,就“很傻很天真”了。因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早就说过:一切皆流。既然什么都是流动的,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是会改变的,希腊人民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再者,即便有希腊人提起政府诉讼,对于这样的案件,西方的法院都未必会受理,或者就算受理也鲜有媒体报道,举个例子,对于希腊债券持有人的抗议,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就很少。哪怕是像“占领华尔街”这样声势浩大席卷各地的群众运动,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中也尽量压缩,不予渲染(在此说句题外话,只有在西方想要遏制、颠覆的国家内,倘若有个别人搞那么点活动,他们的大使往往就会“刚好”路过,而且要搞一个“举世瞩目”)。     在西方的法律体系当中,任何剥夺公民资产的行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希腊公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立法的过程,但欧美发达国家是不会容许这样的立法程序发生的,原因就是强盗们是不需要受害人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被抢劫的。     一个国家的国债,在司法领域只能由这个国债发行国的国内司法进行管辖,这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仅仅通过国际条约来解决本质上国内法管辖的问题,违背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严重践踏国家主权。也就是说,希腊债券的减记只应在希腊司法管辖下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国际条约高于国内法的国家实际上就是殖民地。对2000年前就在西方开创殖民地模式的鼻祖希腊,当然更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但这一切的发生其实不足为奇,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权问题一向就持双重标准,只不过,这次双重标准用在了自家阵营中的“穷亲戚”身上。比如西方媒体不断渲染中国的“强拆”,但欧债协议实质上就是对所有债券持有人进行“强拆”,且只给一半的补偿。在当年的“慕尼黑阴谋”中,希特勒还打着为了苏台德地区德裔人士人权的旗号,来掩饰侵犯捷克主权的行为,相形之下,现在的“欧债协议”可比希特勒直接多了,不顾人权,直接侵犯私人财产,向大银行输送利益(讽刺的是,当年希特勒可是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合法上台的,可见民主不是万能的,民主与人权更无所谓的关联)。     历史总在不断重演,现在世界的格局与当年二战前的格局颇有几分神似,就如二战没有因为“慕尼黑阴谋”满足了希特勒的野心而终止那样,本轮金融危机也不会因为一两个协议而终结,整个世界必然将面临长期血淋淋的博弈。          “合法减记”:逃废债务的终极方式?          其实,更令人担忧和值得警惕的是,一旦这种“合法减记”在希腊开端,接下来类似的做法就会成为惯例,私人减记了,以后主权减记就更成为必然,冰岛公决不偿还英国和荷兰的债权就是一例。此举一旦风行,负债远远超标的欧、美、日各国都将被共同的利益驱动而蠢蠢欲动,把这种国家级别“华丽赖债”的可能性仅仅说成是“道德风险”或信用风险是不够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必定会发生。美国尚可通过美元霸权来稀释债务,欧、日等国又有何策?笔者认为,一旦“合法减记”合法化、自然化、常态化,它将很可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谋求走出债务危机泥沼的终极方式。     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超过7%,这一水平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表明投资者认为可能收不回所投的资金,这类忧虑也反映在了意大利债务违约的担保成本上,清算机构LCH.Clearnet于11月9日宣布提高意大利国债交易的保证金要求。意大利的危机,最可能的出路也是类似希腊那样减记债务,而且这种减记会先从私人机构逐步发展到主权机构,如果它们的私人机构已经减记,私人势必要求其他机构也跟着减记,谁不减记谁就会被西方主流舆论定义为破坏世界经济安定和谐的邪恶力量,谁就会成为他们的公敌,届时他们只需在国内通过立法就能轻松减记所有债权人的债权,2008年冰岛破产就通过全民公决达到了不偿还英国和荷兰储户主权债务的目的,只不过由于其国体量较小,危机爆发的时间又比较早,还不足以引起世人足够的警惕。然而,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此举当为前车之鉴。尤其是在形式上,西方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要高于国家,私人减记难而国家减记易。只要私人机构减记了,未来主权机构的减记就非常容易了。一旦这种逃废债务方式常态化,那么未来世界上的主要债务国(大多为发达国家)可谓乐矣,而主要债权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则危矣!     因此对于欧债协议减记希腊债务不算违约这样的做法,我们要认清其中的血腥和黑暗,要大声疾呼支持希腊人民的抗争,这样的抗争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现在西方是减记私人机构,如果私人都已经成功减记以后,不减记并进行援助的其他主权机构,就会被西方主流舆论妖魔化,被定义为“危机的罪人”,接下来就是用贸易保护主义和非显性军事手段来对你处处进行遏制,制造摩擦。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他们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冻结你的外汇资产,以此来达到减记债券的目的,对此大家必须警醒,要坚决反对这一场“新慕尼黑阴谋”!          聚焦CDS:欺诈利器和致命输送          上文提到,信用违约互换(CDS)是希腊债务危机博弈的要害所在。对于CDS,大家应该还记得它就是导致3年前市值约2000亿美元的AIG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此前AIG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它因为为次级债券进行了担保,而没有为该风险拨备额外的资金而陷入困境。而眼下欧洲各国的信用担保风险更大,美国人更是深陷其中。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各大银行2011年上半年向欧债危机五国政府债券、银行债券和公司债券持有人提供的保险总价值比去年同期增加807亿美元至5180亿美元,几乎所有保险都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数据显示,CDS的增加意味着总风险敞口达到了76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国际清算银行并未透露哪些公司出售了多少信用违约掉期,也并未透露其向哪些公司出售了掉期合约,而欧债危机背后的CDS交易,实际上是把美国资本也深深地捆绑其中,美国默许该协议的立场即是旁证。因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默许,欧债协议是能够达成的。     再看本次欧债协议中的利益输送方向,前文已述,欧盟所谓的援助和减记的背后不是为了希腊,而是为了转嫁自己子信用掉期合约中存在的崩盘损失。希腊民众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持有的是希腊债券,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大鳄们持有的是这些债券的CDS,欧盟的所谓“援助”和他们大银行的债券减记损失,远远比不上希腊违约他们的信用保险需要赔偿的款项,他们给希腊的“援助”实际上是给自己堵窟窿,希腊得到他们的减记和援助,抵不上他们的CDS给希腊公众的赔款。因此希腊社会不接受这个协议具有极强的逻辑合理性,希腊政府接受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掠夺协议,只能说是弱国无外交的最新版本。     至于希腊公众说“政府还不起债让欧洲其他国家来偿还”这种看似无赖的话语背后,也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如果没有CDS,公众起码会有一些风险意识,相反在CDS的担保下让公众丧失了判断力。公众是用真金白银来投资债券的,而保险公司做担保搞CDS却没有资金投入反而取得高杠杆收益,纯属空手套白狼。在这个博弈当中,如果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真的那么毋庸置疑,就应当是持有CDS的大鳄们承担损失,现在减记债务但不违约,CDS还是赚钱的。要知道,仅仅2001年高盛给希腊的债券的CDS就卖了10亿美元,达到了10%的比例,当初希腊可没有什么危机的端倪!     这个减记的模式,就是一个人傻乎乎地在希腊债券价格很高的时候买了希腊国债,之后发现希腊国债因为存在很高的违约风险开始下跌,于是亡羊补牢,在一个并不很低的价格买入CDS进而锁定希腊债务的风险,然而现在突然希腊国债出现了50%的减记,而CDS也并没有起到当初所希望的锁定风险的作用,而是在50%的损失之外,又白白浪费了一笔买保险的钱。这样的话,CDS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买CDS不是成了白送钱了吗?     很多人说,希腊当年是通过包装国家债务情况,以虚假数据才达到加入欧盟的条件,现在是希腊拖累了欧盟和欧元,所以希腊要负责任。希腊有问题不假,但是更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国际金融大鳄的欺诈问题,对于持有希腊债券信用担保CDS的金融大鳄,他们对于希腊的债务情况应当比谁都清楚,他们隐身于欧元区和欧盟幕后操盘,希腊要进入欧盟使用欧元,绕得过他们吗?而把希腊包装拉入欧元区,使得他们的CDS风险降低,这个降低的风险会给他们带来巨大收益,因此希腊政府做假账骗进欧元区是有持有CDS的金融大鳄共谋的。但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其债券的收益率却不会因为希腊加入欧盟而改变,因此让CDS持有人承担全部的希腊债务违约责任才是最公平的。     对此,郎咸平教授曾讲过一段精彩的故事:2001年希腊想加入欧盟的时候,它自身的条件其实并不达标:根据欧盟规定,国家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越GDP的3%,但希腊却是5.2%。想加入又不达标怎么办?这时希腊就找到了高盛,高盛后来帮助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债券,可收回74亿欧元。后来高盛又通过汇率调整把可收回的债务变成84欧元,刚好多出10亿欧元!这10亿欧元不会在希腊的债务账面上出现,相当于是高盛把它借给了希腊,随后高盛又通过保险的形式把这10亿欧元借给了德国,它意思非常清楚:希腊还不了钱,德国人也可以还!实际上高盛作为投行就是债券的发行代理,而德意志银行购买这些担保CDS也不是傻瓜,公开发行100亿美元这样的巨额债券是难以保密的,实际上希腊债券和CDS危机本身已经在资本大鳄们当中酝酿了,高盛只不过是出面的人,面对显而易见的风险,没有巨大的利益,谁也不会购买这样的CDS产品,把希腊拉入欧盟的大池子,符合他们转嫁已有风险的一贯解套策略,最终这个风险要让欧盟整体来承担,然后欧盟就要施压希腊,让他们债务减记来解决CDS风险的问题。但是这个利益却被CDS持有者占有了,仅仅包装希腊进欧盟的CDS就价值10亿美元,这可是债券金额的10%!     另外,上文曾提到希腊债务协议中的“被自愿”问题,据报道,国际金融协会(IIF)主席、私营部门谈判代表查尔斯·达拉拉(Charles Dallara)表示,希腊债务协议是一项自愿协议,该协议不大可能对CDS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通常这只会由债务违约引起(详细报道参见“资料链接”)。据此表述,从时间上看,除了少数直接持有希腊债券的人以外,私营部门的谈判代表实际上是把间接与债券相关的人也“代表”了,这种代表授权体系黑幕重重,因为很多债券是以基金和银行的理财产品等名义购买持有的,基金或者银行的操盘手为了本机构CDS的利益同意了减记,损失就由这个理财产品或者基金的持有人承担了。请注意,私人机构同意自愿减记,实际上是坑害了他们的投资人利益而保护了CDS,这是一种超级老鼠仓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不受西方司法的制裁,反而以“合法”的方式占有了投资人的利益,而这些投资人很可能就是各种养老基金账户,是民生的根本。     再进一步,如果希腊违约触发信用保险赔偿,欧洲其他弱国的债务危机信用违约赔偿压力也会同时释放,在风险压力下,信用掉期合约CDS的市场价格就要暴涨,让卖出CDS的西方机构们濒临破产,产生的震荡足以摧毁欧元乃至欧盟体系。因此在各国恶性博弈、各怀鬼胎的欧洲,欧盟内部一下子变得非常有合作精神,并顺利达成“解决”希腊危机的欧债协议,其背后就是共谋转嫁危机、让他人买单。     转嫁危机的欧债协议于10月27日达成后,除了西方股市的大规模上涨,中国香港市场上众多外国投行也对各种看空衍生产品展开了围剿,当天共有12亿份熊证街货被强制收回,创下了香港自2006年来的最高纪录,中国沪深股市也在这样的连带下出现了久违的反弹,一切都似乎正在按照“剧本”走得很顺利⋯⋯然而,在这一切背后有趣的是,希腊人民和政府对于可能违约的前景反倒不是很紧张,紧张的反而是那些欧盟国家,为什么?因为希腊人民和政府都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大不了国家破产而已,但是其他国家购买了太多的金融衍生品,如果希腊违约,对他们来说就是金融体系什么时间崩溃的问题,而这可能并不单单意味着欧洲的沦陷。     很多人会说针对CDS,市场上也有做空和做多,是两方面双向操作的,在这样的买卖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杠杆下形成了庞大的衍生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债券的减记也是有人得利有人吃亏的,试图以此证明减记没有利益的输送。但这些从逻辑上说不通,债券的减记肯定是债券持有人失去了利益,这部分失去的利益也肯定要有人得到。在CDS不赔偿的情况下,CDS担保所得款项就成为了CDS的利益,利益实际上是从债券市场转移到了CDS市场,是两个市场间的利益输送,是债券市场的损失补贴了CDS市场。虽然不一定能够把利益的交换双方锁定,但是这样的利益流动是发生了的,也是维持CDS市场的净利润和繁荣的支柱。     金融危机以来,CDS市场一直是西方金融市场的核心,维护CDS市场不崩盘,让里面的金融大鳄度过难关也是西方强国的目标,因此发生这样的利益输送就不足为奇了。如同二战前为了将德国祸水东引而搞慕尼黑阴谋来绥靖“第三帝国”一样,当下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就如同彼时捷克的利益一样,被充当了大国的“肥料”。     据此,笔者再次强调:如果减记债务不算违约、不需要CDS进行赔偿成为国家间惯例的话,那将是债务国对所有债券持有人和债权国的血腥掠夺。          透视真相:从CDS的角度看危机的救赎          对于当今危机的根源,要认清各方利益博弈的背景,就要从次债危机开始进行认识。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起席卷美国并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至4.75%。这是2003年6月以来联储首次降息。与此同时,联储将贴现率降低0.5%,至5.25%。可以看到,当初次债危机开始时美联储的利率超过5%,而现在意大利国债的收益率高于7%,大家就开始恐慌,在危机开始时美联储为什么要把利率降低为零呢?当时的次级债收益率远远高于今天,在次级债大规模出现问题以后,美联储的降息是为了保持债券的价值,也就是说房价下跌后,违约抵押房产不足只会导致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通过降低利率,使得下降的债券收益率高于资金的利率,从而可以保持债券票面价值不被跌破,否则即使是债券可以还本,只要收益率低于利率,就可能让债券跌破面值。如果债券价格保持在面值以上,债券不能完全清偿,就不会让CDS承担责任,因为任何保险都是保本而不保收益的,只要债券价格在面值之上就不会触发债券的保险赔偿压力。     在西方,债券可以以债券不断抵押和利率掉期合约取得杠杆来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低于资金利率时,原有的杠杆就要被打破,利率掉期合约的衍生品交易就要系统性崩盘,由此引发的危机会比信用掉期崩盘的危机更大。而且按照西方的会计记账原则,在债券跌破面值以后,CDS的持有者要记录损失,在次债危机的时候,通过降息而保持不触发CDS的危机,损失就不过是债券的不停贬值而已。     但是,降息也使得房贷等的借款人不惜房屋止赎也要终止还贷,就是因为高额的利息使得其实际购买房屋的价格大大增加,对比美联储5%以上利率的贷款和后来不到1%利率的贷款,承担的房贷压力是5倍的差距,最终实际偿还的利息可以相差到房价的60%左右,同时有能力还款的人也希望低价亏损卖房还清高息贷款,造成住房贷款的违约和抛售风潮,引发房价进一步暴跌,情况发展下去,次级债的本金也得不到保障了。尤其是美国的破产制度规定破产者的惟一住宅不能被剥夺,破产变得有利可图,这些都导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使CDS出现了系统性违约和崩盘,雷曼兄弟公司破产、AIG岌岌可危、CDS市场陷入不得不救助的境地,俱源于此。     美国政府不得不救助AIG等公司,但是政府的救助只能维持个别企业,市场的恢复还要看美联储。美国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持CDS不承担违约责任,就是采取大家熟知的量化宽松政策,以美联储收购债券的方式,将债券价格维持在不跌破面值触发CDS损失或者违约赔偿的程度。因此,对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不要简单地看做是只提供所谓的“通缩压力下的流动性不足,解决金融系统的流动性淤积问题”,其购买债券支撑债券价格,保障其债券的CDS持有人的安全,是不为人注意的更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     此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导致利率上升,利率掉期合约和CDS的损失压力增强,使得银行的抗破产能力以及信用更加下降。在银行会破产的情况下,持有美国国债比拿着美元现金更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优先赔偿10万美元以下的小储户,造成银行破产时对大资金的风险杠杆放大,大家为了安全都抢着拿美债。若美债的收益率低于美联储的资金成本,美联储作为私人机构再继续搞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是要亏损的,更何况如此高的国债收益率使美国CDS违约的压力也消失了。但是美国不实行QE3,使得欧洲更难以宽松,难以通过收购债券的方式来规避其CDS的违约责任,欧洲稳定基金的融资也因此受到了压力。     目前,欧洲央行利率经过2008年危机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其降息的空间和边际效益有限,通过减少资金持有人的利益来买单难以平衡损失。如此一来,欧洲危机的解决必定是一场债券持有人和CDS持有人的利益博弈,要以债券和CDS一方的损失来为危机买单。如此血淋淋的博弈使得各方已经到了跌破底线的地步,才有了欧债协议这样完全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的发生。     这样的博弈使得欧洲金融系统的风险空前加大。据汇金网11月9日讯,德国2011年11月9日拍卖15.25亿欧元至2018年4月到期国债,收益率为-0.4%,而前次拍卖同类国债平均收益率为1.22%。由于银行的破产风险使得持有现金已经没有利益,只有拿住最稳定且不会有国家破产风险的德国债券才保险,造成德国债券收益率竟然出现负值,欧元及欧元区破产风险之大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货币是以国债抵押来发行的,如今即将发生的私人机构所持国债被大量减记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货币被蒸发。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是货币过多的危机,债券减记则是消灭货币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是让债券持有人承担还是让CDS持有人承担,却是其后博弈的焦点。危机的二次探底和深化,实际上是找到危机的最终买单者,这是一个损失划分的利益再分配过程。          资源特殊:后弯曲线是危机深化的原因          笔者认为,美国不继续量化宽松,导致欧洲无法宽松,是欧债危机得以深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人们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不继续宽松下去?     这里就要从资源的属性上进行深入认识,美国继续宽松会让资源价格涨到天上去,结果将是便宜了资源国家,让资源国家在美国印钞的过程中取得比美国更大的利益,这对美国更为不利。     对于商品的供需关系,一般都知道是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反之越少,这个也是供需经济理论的基础。但是世界上有没有价格越高供给反而下降的东西呢?特例是有的,一个是劳动供给,一个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的石油供给。两个例子的现象相同:都是随着价格上涨而先供给增加,然后随着价格的继续上涨而供给减少,这种现象后来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后弯曲线”(即供需曲线向后弯曲)。后弯曲线的形成原理在于,对于劳动力而言是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在时间分配上会增加休闲娱乐的时间而减少工作时间,而对于石油则是在石油涨价和美元印钞贬值的预期下,谁也不愿意多卖石油而持有美元。资源国家要出售石油的原因是他需要美元还债和外汇平衡,只要石油收入能够平衡,他们就不会出售更多的石油,因此影响石油供给量的决定性变量是销售额而不是销售量,在价格提高的时候出售更少的石油就可以达到国家需要的销售额,因此供给的石油会更少(更详细的论述可参见2011年8月刊《环球财经》“受控着陆VS量化宽松”一文)。     现在,世界资源市场其他资源产品也出现类似于石油的情况,资源供给的后弯已经发生,即随着资源价格的上涨,资源供应反而减少。美国是资源消费大国,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危机。尤其是油价暴涨的预期,将是那些依靠石油维持生活和低房价的美国老百姓的噩梦。美国为了摆脱危机还在等待房价的回暖,使得各种债券担保公司手上止赎持有的房产可以高价卖出。如若石油价格暴涨,势必压缩房价上涨的空间。因此为了平抑油价,美国也不能继续搞量化宽松。这样合理的推论就是必须挤爆某一个较大型或大型经济体,让它为危机买单,让它的石油需求降下来,这样才能够保持低油价,等这个“倒霉蛋”被挤爆以后,才有进一步货币宽松的条件。可以说,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较大型以上经济体,都在“倒霉蛋”的目标之内。欧洲原本正是为了不成为这样的“倒霉蛋”而力促环保、搞碳排放,并力争覆之于全球,以降低对石油的需求,从而避免成为美国的直接“标靶”。然而全球危机之下,昔日同盟之相早已不复,为求自保,如何踩着他人的“身体”上岸,成为国际新博弈关系一景。     在欧洲印钞受到阻力不能量化宽松的时候,其流动性是紧张的。欧盟与美国不同,世界大部分交易都用美元结算,美联储不施行QE3以后使欧洲的流动性更紧张,尤其是在欧洲交易中的美元流动性更是如此。     欧洲债券的价格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必然下跌,债券的收益率提高了,新的债券发行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利率,但是更高的利率又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必然导致原来已经赤字连连的弱国雪上加霜;更高的风险必定带来更高的利率,这个利率增加的过程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必然要导致危机的发生。而危机下的利率飙升本身就会使得CDS暴涨,CDS持有者取得暴利变得更加容易。     因此,欧债危机与资源的特殊性具备深层次上的紧密联系性,由于资源的供给特殊性,使得连续印钞的思路行不通,印钞中断所带来的紧缩挤爆了欧盟,促使欧洲危机不断发酵。     与此同时,如何不沦为危机博弈中被挤爆的倒霉蛋,不仅是欧洲,也是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思考中国:先己后人的发展攻略          对于本次欧债危机,中国首先要认清其中的博弈本质,认识到资源供给的特殊性与危机深化的关系,认识到债券减记与CDS利益输送的关系,认清目前的博弈是债券持有人和CDS持有人谁为危机买单的博弈。     尤其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各种债券。对于这些债券,中国的主权基金难以止赎并取得抵押财产,因此一定会有信用保险和CDS,未来如果出现问题,由保险公司赔付债券应得款项后,再取得抵押财产进行变卖。但是如果现在欧洲开直接减记债务不形成违约的先河,而此风蔚然于全球的话,中国所持债券则无“保险”而言,中国巨额外汇损失的风险就无法控制。而外汇占款是中国货币的主要发行方式,如此规模的损失必然是中国被大规模掠夺。     中国作为债券持有人,一定要从各个角度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要维护其他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这样中国才有更广泛的利益同盟者。如果任由他人不顾法理、主权、人权地将其他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围剿,中国作为债券持有人能够利益不损失是不可能的!     有一段著名的警言:“当纳粹对犹太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犹太人,我没有吭声;当麦卡锡对左派人士实施迫害时,我不是左派,我没有吭声;当种族主义对黑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黑人,我没有吭声;当他们把迫害的目标转向我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这段警言放之国际关系博弈中,亦值得参照深思。     因此笔者再次呼吁:对于西方减记债券的做法要坚决反对、大声疾呼,揭穿其中转嫁利益的阴谋。同时,不要被西方所谓的中国能够拯救危机的高帽子和迷魂汤所麻痹,中国对于欧洲的一切救助活动,都要首先站在中国核心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进行,不要成为“新慕尼黑阴谋”下的牺牲品。     当前中国需要的是进一步发展,我们离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距离还很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冷静的认识。从此次欧债危机中德国的表现来看,欧债危机同时也给德国以脱颖而出、争取更大话语权的机会。前文已述,欧洲的资金在欧盟和欧元受到压力的时候都涌向了德国,导致德国最近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负值;同时,以目前情况的发展趋势看来,CDS的利益转嫁对德国有利,以上种种都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     再则,救助的原则一向是“救急不救穷”,现在CDS的出售者们还有巨额利润,救助债券使债券不违约,就会让出售CDS的人白白赚钱,相当于给CDS的持有者们送钱。综上分析,目前我们一方面要做的是不成为“新慕尼黑阴谋”中的受害者,一方面不盲目自大,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则继续立足于解决国内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谋求更大、更平稳的发展。从宏观经济和产业的角度上看,中国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性阶段,同时也到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史时刻,“中国制造”也不应当不断地被西方列国的反倾销税所掠夺,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上市银行用人民币参与欧洲援助基金和欧元区银行重组,以这样的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未来开创一个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          环球财经编委 张捷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828.html    

Read More

金融时报 | 中国官方警惕经济放缓造成社会动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敦促地方官员,为应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多做准备。此番言论突显出中国政府对于经济放缓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的担忧。 周永康要求各省官员找到更好的方法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这个委婉语可以涵盖从加强互联网审查、应对暴力骚乱的战略性警务部署、到改善社会保障措施等方方面面。 “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他在一次会议上说。“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他还敦促官员们,限制在会引起公众不满的政绩工程上的开支。 周永康的言论是迄今为止最清晰的信号,表明北京方面担心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会在国内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上周六,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了周永康的讲话。而就在同一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呈现下滑迹象,央行为避免经济出现更大幅度的减速而出台了一项放松信贷的政策,另外还发生了两起暴力事件。 最近几个月,明显因经济原因导致的骚乱事件有所增多。北京方面制定的减少对低价值制造业的依赖、转向更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的长期计划,也增加了部分不满情绪。 中国劳工观察(China Labor Watch)称,上周在上海,一家新加坡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因为公司迁址裁员而引起罢工,罢工中工人与警方发生了冲突。 新华社报道,上周五,西安发生了一起暴力事件。一名小女孩被渣土车撞死,而警察两个多小时候后才赶到现场,数百名群众掀翻了警车和政府车辆。 上个月,深圳和东莞有超过一万名工人罢工,抗议工厂减少加班时间——这些工人们需要加班工作才能补贴少得可怜的基本工资。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高达两位数的通胀和经济减速,是导致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重要诱因。 译者/何黎

Read Mor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土地公有制是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最大奥秘之一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以约占世界7%的耕地资源将占世界22%的人口整体带入现代化进程,并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发展奇迹令世界瞩目,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广泛探讨。然而,在各种分析和研究中,对中国土地公有制的作用远远重视不够。   一、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生产资料,更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条件。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吸引着经济资源向城市集中,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化提供了持久动力。而城市化又使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着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支柱,既是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无论工业化还是城市化,都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工业化的启动及其进程依赖于对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条件,既是工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工业经济的基本投入要素。没有土地及土地提供的资源,人类就不能进行工业生产活动。发展现代工业,一方面需要集中连片的建设用地,通过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有着对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大量原料投入和能源供应,主要通过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来满足,这又会对土地资源形成巨大的间接需求。   其次,在工业化带动下,现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要求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形成巨大需求。城市化不仅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供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产生需求,而且要求商业、金融、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而一旦现代化城市建立起来,其生产上的成本优势和生活上的便利条件又会进一步增强对周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加速自身的扩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人口规模的扩大,还是城市产业的发展,都意味着对土地需求的持续增加。   其三,工业和城市功能有不断向外围扩展的趋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从经济因素看,由于产业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地价不断上升,迫使单位土地面积收益较低的企业和居民逐渐外迁,在城郊形成新的工业区和居住区。从技术因素看,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大大缩小了市中心与城郊的发展差距,使得城市外围也具备了相对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从环境因素看,产业和人口在市中心的集聚带来了住房、交通拥挤等城市病,引起了城市居民向城市外围的反向流动,带动了远郊区房地产业的繁荣。从文化因素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在文化、休闲、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城市的概念不断延伸,城市在地域空间上不断扩展,从而形成对土地资源的持续旺盛的开发需求。   二、土地私有制只会延滞而不会促进现代化进程   土地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而土地为谁所有、由谁支配与如何使用,则对现代化进程发挥着延滞或促进的根本性作用。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下,一些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收获了现代化进程延滞的苦果。   (一)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大批失地农民,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例。15世纪末,因毛纺工业的发展及羊毛价格的上涨,养羊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英国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他们的公地及份地,改作私有牧场。从1688年起,英国政府公开支持圈地,先后颁布了4000多个圈地法令,圈地运动进一步加剧。在这一过程中,数以千万计的农民被赶出家园,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上演了一幕幕“羊吃人”的历史活剧。   在北美新大陆,资本家为攫取最大利润,也通过暴力与屠杀将印第安人驱除于土地。直到1887年,美国国会迫于社会压力才通过了《道斯法案》,对印第安人实行土地个人所有的分配制度,希望以此结束血腥的掠夺。然而,法案颁布后,贪婪的资本家和土地投机商却凭借着土地所有权经验和法律知识,从印第安人手中“名正言顺”地拿走了更多的土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土地私有制最有利于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不管哪个历史时期,也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农民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往往只看眼前利益,在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的体制下,依靠农业勉强生存的大量小农必然在权贵与资本家的巧取豪夺下失去土地。而土地私有制为资本家掠夺农民开辟了合法途径,成为暴力强占或廉价收买土地的制度基础。   失地农民除一小部分在资本家的农场中出卖劳动力外,大部分被迫涌向城市。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与资本,缺少受教育的机会,无法完成相应的职业转换,只能长时间地游离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外。这种情况表明,土地私有制必然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与闲置,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   (二)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农村经济凋敝,使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按照系统论原理,社会经济的各产业与各部门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而奉行土地私有制的拉美地区,在20世纪初约占农民数量1.5%的大地主控制着全部耕地的一半以上。例如墨西哥,不到200个大庄园主占有了全国1/4的土地,而95%的农民却无地可种。由于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拉美农村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直到1980年,拉美广大农村仍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全地区有1.3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占60%。   土地私有制在制造着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也使拉美一些国家的农村经济坠入了凋敝与荒凉。拉美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全地区适宜耕种的土地达5.75亿公顷,人均可耕地达1.42公顷,人均耕地处于世界前列,但却无法为自己提供足够的粮食。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74-1992年期间,拉美主要国家几乎都依赖粮食进口。   农村经济的凋敝必然将大量的失地农民赶入城市,导致拉美地区畸形的城市化。2000年,阿根廷城市人口占89.16%、巴西79.19%、墨西哥75.14%、乌拉圭93.17%,这种极高的城市化率绝非现代化的标志。恰恰相反,畸形的城市化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政府无法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同时超负荷的人口规模又给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造成了城市贫民窟的不断衍生与扩大。   从根本上看,在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一现象背后,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本质特征。农业与工业发展的不匹配,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平衡,造成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与停止。因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就需要回过头来重新“补课”,这无疑是现代化进程的徘徊与推迟。   (三)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高昂的制度成本和巨大的社会代价。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工业部门迅速发展,由于工农业利润的差异,从而吸引生产要素与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集聚,最终完成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但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的集聚与城市人口的集中往往是在权力与资本“联盟”的驱动下完成的。发展规律不被遵守,历史进程遭到人为打断,资本主义社会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制度成本。   例如印度,在人口持续增加和土地集中趋势的压力下,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到城市谋生。由于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再加上种姓等歧视性制度,导致印度在资源分配、社会服务和就业机会上极端不平等,大批农民无法转变为市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后生活保障,在印度形成了严重的“惜地”现象,这必然推动地价不断上涨,远远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力,阻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切断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道路,使现代化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其制度成本是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无力承受的。   土地私有制还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创伤。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是公共品,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这就决定了土地问题不能主要依靠市场来解决,否则极易出现土地兼并集中,加剧城市盲目扩展与人口贫困并存等社会问题。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印度贫困人口总数达3.72亿,比1994年多出近1亿,数以亿计的城镇居民栖身于贫民窟。如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至今约有60%的人口住在贫民窟,贫民窟里严重缺乏自来水供应、电力、厕所等基本设施,路面污秽不堪,苍蝇蚊子乱飞,各种传染病频发。   事实足以证明:土地私有制不能提供实现和保证农民利益的制度基础,因而难以有效解决土地开发利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代化难题,它延缓而不是促进了现代化进程。   当然,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不容忽视,这些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是以整个世界成为其工业品市场为条件的,更是以牺牲全球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不是土地私有制带来的奇迹,而是依靠资本的全球扩展,将自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额成本转嫁给了全人类。对于后起的大多数国家来讲,这样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探索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就成为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   三、中国依靠土地公有制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公有制是当代中国生产关系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土地公有制,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跨过了土地开发利用与劳动力转移的“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最鲜明的特征是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能够根据发展需要,合理调控土地开发利用规模,有序推进现代化进程。土地公有制具有私有制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一是土地开发有规划。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3次编制全国土地总体规划,提出了有关保护耕地、优化用地结构、加强生态建设等约束性指标体系和预期性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起了土地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土地利用有管理。为加强土地管理,中国设立专门的土地管理机构,相继颁布实施《土地管理法》等重要法律,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对闲置土地的专项治理整顿,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三是土地使用有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公有制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国家在坚持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采用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逐渐形成了能够真实反映土地价值的流转市场。四是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政府对失地农民,一方面实行经济补偿和安置补助,一方面重视做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将他们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其基本生活有着落。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当稀缺,远远低于亚洲户均1公顷的水平。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瓶颈制约更为严重。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仅没有因土地紧缺而迟滞现代化,反而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9%的高速增长,工业化率从71.8%上升到89.8%,城市化率从17.9%上升到49.68%。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实证研究显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动性从1960—1973年间的0.07上升到1996—2006年间的0.20,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事实表明,中国依靠土地公有制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需求,从制度上保障了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土地公有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发挥土地公有制优势,放开城乡土地供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支撑下,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创办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大量吸引外来投资特别是海外投资,推动了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之所以对投资有吸引力,除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企业聚集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外,更重要的在于用地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在低成本土地资源供给下,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是造就“中国制造”世界地位的重要因素。   土地公有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我国城市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不断增强,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经济发展早期,征地相对容易,成本低而效率高。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的快速集聚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提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与住宅投资的“井喷”式需求,使得土地价格不断上升。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凭借土地公有制,从战略上科学规划国土资源,着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有效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的同时,大力探索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投融资渠道,一方面为农村征地和城市拆迁提供了更高的利益补偿,另一方面使城市建设所需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大大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而且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片片居民住宅错落有致,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土地公有制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开放之初,中国10亿人口,8亿是农民。到2009年底,累计有3.4亿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市。这么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和转移就业,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为宝贵的是,如此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仅没有出现农村经济的凋敝,反而实现了粮食增产的七连贯;在城市不仅没有出现贫民窟,反而实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中国始终坚持和完善土地公有制,把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作为惠农强农的政策基石,为农民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生产资料,保证了他们的生存发展需要,使他们进城能就业、回乡能种田、生活有保障。可以想象,在农民仍占多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如果实行土地私有化,必将是农村社会冲突与城市贫困化的同步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将不可避免,其激烈程度会比任何国家更为严重。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伴生了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在征地拆迁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时有发生。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策加以解决,但这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流。事实的基本方面是,中国依靠土地公有制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超常发展,创造了和谐崛起的奇迹。当然,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建成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土地公有制为基本立足点和重要支撑,开创更加辉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Read More

金融时报 | “世界工厂”透不过气了

在温州兴丰烟具制造有限公司(Winfire)的打火机工厂里,身为外贸部经理的Hannah Sun不需要看经济数据也知道,中国制造业目前处境艰难。 今年早些时候,国外的一个大客户虑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再向该公司下新订单,迫使上面这家拥有100多名员工的打火机工厂裁员了40来人。 Hannah Sun表示:“鞋厂的处境更糟糕。往年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通常是非常繁忙的季节,但今年许多鞋厂干脆停产,许多农民工被解雇,只能回家。” 几百万家与兴丰烟具一样的工厂正受到成本持续上涨、劳动力紧缺、利润率下滑以及海外订单锐减等因素的全面挤压。由于政府实行的政策,加上难以改变的一些人口和经济因素,导致中国低端生产日益难以维系,许多小型制造企业已到了经营不下去的地步。 中国官方的11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这一趋势是全国性的: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约50%的制造业出现了将近三年来的首次收缩。周四发布的11月份PMI从10月份的51.4跌至49.0,跌穿了50这一扩张与收缩的分界线。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预示形势还将恶化,目前工厂已经在减员、减少购买原材料和减产。 按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的话说,“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清晰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制造业出现了整体的、正在加深的收缩”。 导致制造业滑坡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原因是全球需求下滑,尤其是身陷困境的欧洲经济体的需求下滑。东莞乐凯安吉皮具有限公司(Luca Angelo Leather Product)总经理刘道松(David Liu)表示,最近两个月里,乐凯安吉对欧洲的出口下降了40%之多,而在国内市场上,尽管订单状况保持良好,但成本却在不断上涨。 “供货商要求即刻付款,这增加了我们的财务成本,”刘道松说。“银行正在严格控制中小企业贷款,我有不少朋友都在考虑减产。” 刘道松的话突显出,在一直以“世界工厂”而闻名的中国沿海制造业产业带,许多低科技产品制造企业正面临一系列长期挑战。在订单持续减少之际,许多公司还面临原材料涨价、贷款难、环境合规成本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推行旨在推动制造业沿价值链攀升的政策,大力阻止国有银行体系向兴丰烟具这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商放贷。然而,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仍身处诸如纺织业之类的低端行业,成本上涨和贷款难导致的是许多制造企业慢慢被扼杀,而不是沿着技术阶梯爬升。 译者/何黎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