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奥巴马的中东

外滩画报专栏 ———————   2009年,奥巴马在埃及的演讲,为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也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尽管有很多的争议:对于一个只是讲了…… > > 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阅读更多

无条件坚决支持尽早“公诉”茅于轼

作者: 祝振强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由毛泽东前儿媳妇刘思齐女士领衔、一干“乌有”之乡众襄助的50人“北京市人民群众公诉团”,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又创造了一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加其乐无穷的人间奇迹——10余个省市的签名“散客”闻风而动,大有全国合围之势。这再一次证明了伟大领袖的至理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声势给我一个启示,我是北京人,以后我如果想生个代表北京市人民的什么事体,径直签上个名字,北京市就被搞掂了。我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签名党。很便捷很省事很舒爽。这是旁话。 我看了看洋洋万言的《北京市人民公诉书》、《茅于轼其人其言》,既恍如隔世,又觉亲切新鲜。总体印象是公诉团不够冷静、不够自信,淡定也不够;智慧、策略都嫌不足。语言太大,太满,拾掇起的是名声并不太好的文革语言、文革句式,号召力有点声嘶力竭,有点肾虚,当次,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并且,看着看着我就乐了——茅于轼先生竟然说了那么多很敢当很个性的话,多么有趣的老头! 胡适之先生是我的朋友,茅于轼先生不是,我不认识他。我只知道,1929年出生、现年82岁、慈眉善目、具有一颗菩萨心肠的茅于轼先生,现在是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的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 茅以升一生修了那么多桥梁,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等,给中国人搭了多少辈子的方便,培养了那么多中国的建设人才,树立了那么高尚的中国知识者形象,足以称万世楷模了。谁能想象,他的侄子茅于轼,竟然这么坏!坏到十恶不赦!坏到足以千秋万代天天诅咒他都不解恨——这个82岁的耄耋要人,执意要全部拆掉他伯父的史诗般的桥梁,要破坏中国的国体国基,不让中国好好安生,不让13亿中国人走向富强、民主、自由,不让后世的中国人在地球上生存、存在!都82岁了,还帮助别国觊觎、窃夺、毁坏中国,还想获得什么利益金钱妄想下辈子再花,还亡我之心不死!这简直就是恶魔嘛! 如此,什么人能逃脱被“公诉”的命运? 但是,我还是有一丝疑问——我的疑问很质朴、很简单,我看到的茅于轼先生的照片,慈眉善目、柔情善良,心态平和,热情有为,且很像个家族上八辈子、下十六辈子都是厚道人的老爷爷——这样的中国人我不尊重、我不相信,难道我要相信那些獐头鼠目、良心被狗啃掉大半、斜眼瞎心、歪嘴猪头的人吗?我想这么做,可是我的直觉不答应。 尊重、相信与否,都只是个人感觉、感情层面上的。最终,还是需要靠道义人心、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事情已经闹到这么沸沸扬扬了,就不妨一条道走到黑,大家都勇敢地面对当今中国严峻、冷酷到令人不相信的现实——茅于轼先生必须被“公诉”,不“公诉”他,全国人民不答应。 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文革的那一套,在当今恐怕是行不通了。比如抹黑、抹花脸、吐吐沫、擤鼻涕、戴高帽、游街,直至批斗、打倒、专政、镇压。当今法治社会,网络时代,讲究个依法办事、实事求是,讲究个公开、公正、透明,讲究个全国为公、天下为公、全世界为公、网络为公。这个时代,民智已初启,愚民难奏效;曝光已寻常,遮掩造假难免要被人肉的。 “公诉”,一个是“公”,一个是“诉”,前面的那个字不能为“私”,不能家里人急了眼就是对错;后面的那个字不能没有法,不能跳着脚骂大街比谁更泼妇来看谁有理。总之,应该依法、依规,钉是钉铆是铆,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违法者接受法律制裁,被冤枉者接受国家赔偿。此前不久李庄的案例、药家鑫的案例,是我们对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法律不失逐步走向公正、公平信心的现实基础。 以往的政策措施,常常势若缩头乌龟。比如对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对内“团结一致向前看”、“不争论”云云。如此,其实是压制了好人行善、社会向善,鼓励的是恶人恶行的肆虐、爆发,且有恃无恐。往严重了说,这其实是变通的、犬儒的黑白混淆、是非颠倒,丝毫不讲究道义感、正义感,讲究常识、真理的刚性。此非常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健康发展,不利于民众具有基本的安全感以及对于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对于过去、现实、未来的归属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全民大讨论,使当时止步不前的中国向前迈了一大步。遗憾的是,这样的进步适可而止、下不为例。而今,“公诉”茅于轼,实际上是历史提供给了中国、中国人民一个绝佳的机会——全世界的华人,都需要知道真相,都需要明白真相,都需要反观真相,都需要以这个真相支撑、鼓舞华人世界的生存努力。可以说,在“公诉”茅于轼的问题上,全世界的华人,都是急迫的真相爱好者——这个巨大的争议其实很简单,茅于轼究竟是说了真话,还是说了假话!他是个填海的精卫鸟、涅槃的凤凰、只身揭露皇帝新装的口无忌惮的孩童,还是中华民族罪大恶极、罪不可赦、注定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妖怪孽种! 我相信,这一天迟早要来。早来比晚来好,来了比不来好。全世界的华人,对于这场事关国家前途、民众未来、华人种族正常繁衍、存在、生存的“公诉”,皆翘首以待。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各省市纷纷拦起“坝子”自保会出现什么格局 / 2011-06-02 11:23 / 评论数( 1 ) 呼吁“沉没的声音”之声音本身何以折戟沉没 / 2011-05-31 11:01 / 评论数( 2 ) 长江遭结扎,华夏大地怎么能不断子绝孙 / 2011-05-29 11:57 / 评论数( 2 ) 朝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接力棒哪个人民去接 / 2011-05-27 14:13 / 评论数( 5 ) 敢于公开和人民日报叫板的某神棍事略补记 / 2011-05-22 22:21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朝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接力棒哪个人民去接

作者: 祝振强  |  评论(5)  | 标签: 时事观点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一年之内第三次来华访问。从电视上看,金正日比既往人们印象中的那个人,老了不少,近乎耄耋垂暮之年,身体看上去也不怎么健康,很虚弱,随时都可能病倒的样子。看到这样的金正日,我很感慨!我得流俗地再感慨一次,岁月啊!多么无情!不管是对皇帝还是对平民百姓,不管是对天使还是对恶魔,在时间上,给予的都是一样的待遇——这个终极的平等,或许也是呼天喝地、在人间要什么有什么的特权者最不满意、最无奈、最遗憾的。 金正日的这次据说是非正式的来访,引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倾巢出动,或集体接见,或单个陪同,总之真的是非常重视——我们还没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元首来华访问,能受到如此阵势的接见。或许正是介于此,才有了金正日信心满满、水到渠成说:“朝中两国人民友谊弥足珍贵。我们要把友谊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今年是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50周年,这一条约是朝中老一辈领导人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继承老一代领导人的传统,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朝中友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金正日说的这些话很套路很传统,大方向上不会有任何问题。很大很满也不算是什么问题,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么说的。但是,若仔细琢磨,这话其实很不诚实、很不客观、很不符合实际,总之是很不靠谱——金正日强调的是朝中两国人民友谊,友谊接力棒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还是重大历史使命。我猜想揣测带分析理解,认为既然强调的是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则这个接力棒,当然是需要传给朝中两国人民的。试问,若朝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接力棒传给你,你愿意接吗?你敢接吗?你会接吗?我是中国13亿人中的一分子,我坦言,这个接力棒若传到我的手里,我既不愿意接、也不敢、更不会去接。 一个人、一家人、一个小圈子就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或几千万人或十几亿人,这样的情形,或曰这样情形的惯性,至今还依旧、至今在刹不住车,这很让人沮丧。 我以为,朝中两国人民之间其实是没有友谊的,甚或说,简直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彼此之间就是陌路人,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大家不妨想一想,你印象中的朝鲜人是个什么样子?两国人民之间有什么积极的、友好的来往、交流?两国人民之间的任何形式的互动,哪怕一丝一毫,有吗?我们获得的朝鲜人民的信息,更是很难让我们之间彼此增进友谊,毋宁说,我们很害怕,很愿意就此远离我们之间的所谓传统友谊。无他,我们很珍惜我们今天的已经接近世界上正常人的生活。 甚至此次,新加坡联合早报还爆出了这样的消息: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之行,罕见地惹中国大陆市民愤怒。言:金正日一行人在中国,其专列所到之处,火车避道、高速公路封闭、城市“戒严”……市民不胜其烦,炮轰北京为讨好金正日这个独裁伙伴,令社会添乱,无端滋扰百姓,怒斥要他滚蛋。南京媒体人发微薄,“原来是金胖子来了!”扬州往南京火车也因金正日的专列要调整班次。大批市民在网上抱怨,南京的网友指:“前晚北方各火车都晚点,昨天(23日)连沪宁线高铁也都尼玛的晚点!真扰民啊!”百度南京贴吧有网民指:“堵车害我整整迟到 40分钟,金胖子快滚回去!” 金正日昨到访南京熊猫电子时,有市民近距离拍到他下车进入厂房参观,有网民见状大叫:“怎么不把他狙击掉!” 凡此种种,能说朝中两国人民间存在传统友谊吗?这个友谊的接力棒,能传得下去吗?都到了“狙击掉”的分上了,难道还要以“友谊”遮羞吗? 倒是,朝中两国领导人之间很友谊,且传统。这个是事实。虽然也风闻,某次重要国际事务中的关键一票,就是被兄弟友谊插了刀子而告吹,一方狮子大开口、另一方婉言拒绝、之后有人拂袖而去等等的新闻,但所有这些,的确没有影响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彼此见面,照例在全世界面前亲切拥抱、亲切贴面、亲切相吻。而金正日此次扬州之行,据说千里迢迢就是为了去拜见某个退休的前领导人的。 有国外的媒体很不考虑金正日的面子,报道说金正日来华,主要是为的是两子——位子和银子,也就是说,接班传位给儿子和从中国得到更多的经济援助。其实,中国人民向来很慷慨很大度很不计较,大笔援助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过问、不反对此次援助你多少,当然,事实上也不可能有权力过问、反对。问题是,来自中国的经济援助,是每一个中国人民掏出的腰包无疑,而,这些援助、这些钱,是到了朝鲜人民手中了吗?这笔黑账长期以来堵在中国人民心头,这个基础上的友谊,能牢固、持久吗? 接力棒的说法很形象、很生动、很美丽,只不过怕是,美好的向往已然成传说,一厢情愿的希望越来越穿帮,人民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嘹亮——以人民的名义,若人民只是被借光、被打白条,则人民终有一天会诉求真相。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5 个评论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各省市纷纷拦起“坝子”自保会出现什么格局 / 2011-06-02 11:23 / 评论数( 1 ) 呼吁“沉没的声音”之声音本身何以折戟沉没 / 2011-05-31 11:01 / 评论数( 2 ) 长江遭结扎,华夏大地怎么能不断子绝孙 / 2011-05-29 11:57 / 评论数( 2 ) 无条件坚决支持尽早“公诉”茅于轼 / 2011-05-24 22:10 / 评论数( 1 ) 敢于公开和人民日报叫板的某神棍事略补记 / 2011-05-22 22:21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呼吁“沉没的声音”之声音本身何以折戟沉没

作者: 祝振强  |  评论(2)  | 标签: 时事观点 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令观者大为惊讶的是,人民日报在近乎石破天惊地发明出“异质思维”的词汇以及显露出相关开放、包容、大度、理性的语言姿态之后,此番又创造性地发明出了“沉没的声音”一词,较之“异质思维”,更胜一筹,更令人刮目相看。 比如此评论开篇即言:“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对于维稳大有好处。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比如对“沉没的声音”的盖棺:“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比如依旧百般顽强地“为人民说话”:“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儿子车祸致残,云南父亲欲法院‘自爆’走上极端维权之路;幼女身患绝症,湖北母亲参与‘跪行救女’网络炒作……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等等。 我注意到,此篇系列评论的文末,标有一句话:“本系列评论到此为止——编者”。此语颇耐人寻味。不说“此篇为本系列评论最后一篇”,不说“本系列评论结束”,而说出“到此为止”,颇有意犹未尽、不得不被“到此为止”之意。一般而言,媒体一个系列评论结束,总要说上一句,“谢谢大家支持,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之类客套话,但蹊跷的是,一句“到此为止”,就把一切都打住了。 虽然此篇评论依然引起了好评如潮以及相关更深入的评论、探讨,但果不其然,来自人民日报的、本应有的相关余响,由了一声“到此为止”戛然而止。曲终不见人,绝响成事实。 更其不幸的是,这篇文章言犹在耳的谆谆警告——“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一语成谶言——江西抚州等数地,隔日便发生了疑似极端爆炸事件。而抚州爆炸中身亡的当事人,果然就是由于在强制拆迁中自身权益受损、自身“沉没的声音”不被打捞、不被重视而走上了一条血腥的不归路。 当今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很多时候,来自不明就处的外力,不愿意摆事实、讲道理,不愿意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地处理事务,不愿意依法行事、依规行事,不愿意俯身听取民众的诉求、声音,不愿意建设性、友善性、长远性地处理问题——就连人民日报发出的苦口婆心的金玉良言,也不愿意或不屑去听——人民日报不过就是呼吁了一下,要倾听“沉没的声音”,这个声音本身即遭“沉没”。这究竟是时代的荒诞剧,还是个人可以成功狙击社会进步、历史进程的明证? 这个怪圈的逻辑起点是,民众的声音大多被“沉没”,一直被“沉没”,愈发严重地被“沉没”,且有永远被“沉没”下去的可能和危险。这个危险,人民日报的明眼人先看到了,他们居安思危、委婉、温和地进言:这样下去很危险,转变一下就会转危为安,就能化险为夷;否则,“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若顺着这个逻辑脉络演变、发展下去,采纳良言、顺势而为,则一切都会向着正常的、健康的轨道移动、前行,实现渐变之改革方略。但遗憾的是,这个逻辑起点就是其终点,强有力的外力,阻断了这样的逻辑进程——不允许再呼吁倾听“沉没的声音”。 设若,这样的阻挠呼吁倾听“沉没的声音”的外力,目的是为了防止连锁反应、防止副作用,把这般呼吁都当成了震荡之源、当成了有“休克疗法”之嫌疑,则我们尚有耐心予以理解。 但是,我们如论如何不能心平气和——这样的做法客观吗?站得住脚吗?能够说服发出呼吁的人民日报以及共鸣这呼吁的社会及民众吗?甚至,这样的做法能够说服其自身吗? 人民日报已经把因果逻辑关系说得面面俱到了,已经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坦陈出来了,你就是堵住耳朵不听,就是不允许再发出这样的逆耳忠言。其结果,转天就证明了人民日报的先见之明。难道,外力就这么执拗地与善良、正直的民众相忤逆,与包括人民日报评论者在内的体制内有良知、负责任人士相忤逆吗? 设若,这样的阻挠外力,是出于个人或小集体的目的而揣着明白装糊涂,自觉自愿地站在刻意压制“沉没的声音”者一边,与其为伍,则人民日报显然应该就这件事情展开讨论、评论,甚至对之进行批评、抵制——邪恶的势力压制、战胜正义的力量,这样的时日太久、太长了!风水轮流转,该换换频道了! 可以说,5亿网民、13亿民众,都不赞同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地压制“沉没的声音”,不愿意由此而导致的“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不愿意听到一起又一起的爆炸声,不愿意看到为了维护特权、利益而使社会混乱、无序、民众了无安全感的局面出现——人民日报为民众呼吁、为人民说话之外,更应与人民交融、互动。这股力量,显然更强大、更有效、更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2 个评论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各省市纷纷拦起“坝子”自保会出现什么格局 / 2011-06-02 11:23 / 评论数( 1 ) 长江遭结扎,华夏大地怎么能不断子绝孙 / 2011-05-29 11:57 / 评论数( 2 ) 朝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接力棒哪个人民去接 / 2011-05-27 14:13 / 评论数( 5 ) 无条件坚决支持尽早“公诉”茅于轼 / 2011-05-24 22:10 / 评论数( 1 ) 敢于公开和人民日报叫板的某神棍事略补记 / 2011-05-22 22:21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见鬼

    曾经有个白领热点:看鬼屋。   它的全名叫“上海梦魇”,据说一票难求,须得提前一星期网上预订,所以场场爆满。   去看了一下,连说“见鬼”!——不是因恐怖吃惊,而是为白领们的大惊小怪吃惊。   事先看报道,接受采访的男孩女孩一个个都说“想尖叫一下,上班太枯燥”、“生活平淡,释放压力”或者是“好奇,害怕但很开心”。   这样的心情本人完全认同,我自己就是个资深的恐怖片爱好者,最早从90年代初,街道录像租赁恐怖片开始,然后是VCD,一直到今天的DVD,柜中收集了上千部,每星期不看几部恐怖片,就像奶瘾来了没奶喝一样抓狂。   但是,如此低幼的鬼屋恐怖也能让人颤栗尖叫,当代白领的恐怖阈值也未免太低了。   在我看来,这鬼屋非但一点也不恐怖,而且还充满喜剧和搞笑的味道,让人轻松一下自无不可,要说恐怖还差远。   首先论鬼的资质。因为源自美国万圣节的“鬼展”,就像酒吧都是洋酒,鬼屋自然都是“洋鬼”,这洋鬼子最大的缺点就是直露,直白白的一个或者一副髑髅,最多饰以残腐的五官和器官,狰狞是直白的,诡异也是直白的,一切都是髑髅文化的延伸,有什么可怕呢,各大医院的标本室里司空见惯。   恐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氛围的不确定性和主体的模糊性,但一定靠受体的想象来完成,换句话说,没有我们的联想,则什么恐惧都没有,精神病人和酗酒者不怕死,就是他们的想象通道已壅堵。人类对陌生的、不可知的事物有天生的恐惧,这方面,“中国鬼”独具一功,“聊斋”里的鬼,都是若有若无的气体,飘忽不定,那面目,即令示人,也是人形,最多色泽青白,决不做髑髅状,纵有肌肤接触,也大抵“温润如玉”,就像中国诗画一样,贵在含蓄,贵在似与不似间,这就使人更加惊疑不定:人耶?鬼耶?附身耶?人鬼合成耶?   其次论心境。“洋鬼”靠髑髅和黏液近人,给人的哪里是什么恐惧,更多的恐怕还是“腻心”,腻心决不是恐怖,尖叫亦大抵出于厌憎,如同我们看到一只油漉漉的小强和一条黏嗒嗒的鼻涕虫。   记得我们小时候听《恐怖的脚步声》,那主体始终不出现,只有单调重复的脚步声——“哐、哐、哐……”,偶尔停顿或迟疑,又接着“哐、哐、哐……”,昏黄的路灯下,背靠着石库门,我们缩成一团,讲述者并没有具体描绘恐怖者的五官长相,全凭我们想象,往往想象力越丰富的越恐惧,和我们一起听的“猓猓阿四”(弱智)从无惧色,就是明证。   回想十年前,对于死从不细想,甚至以为自己是可以不死的,好像有谁发过“免死牌”一般。但最近有过一次濒死体验,对死才感到如此深切,除了相信猝死者其实临终不可能浮想联翩外,还希望这世界有鬼。   虽说从小受“无神论”的教育,但要说信仰自由,我是宁可相信鬼的。因为怕死。倘若有鬼,则死掉之后,我们虽已非人,却还不失为鬼,好比职务开除了,职业(籍)还保留着,人籍输脱了,鬼籍还在,总不至于一撸到底,一无所有吧,运气好的,还能参与轮回呢,混得得法,入人道,则果然“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旦背得厉害,也还能混入畜道,虽不及人优越,若有幸做一次小小鱼或小小鸟,仍可笑傲人间,冷眼看红尘十丈,看烦恼万千,人类自命为生命最优级,但“子非鱼 ”,安知鱼乐或者不乐呢。只须防着钓钩,鱼际关系其实远比人际关系祥和。   我的电脑里,有着一组焚尸炉的照片,炉边钩、铲、锹、扒俱全,那是伺候我们遗骸的,虽然知道我们早晚都得面对,但我很少,或者不敢看,每看一次,就佩服一次无神论者:他们怎么可以如此勇敢,面对生的虚幻,死的虚空,居然不找依托、不寻后路、无须慰藉地“硬死”,人,一旦实事求是到这种地步,想不称他们为超人也难!   鬼屋让人失望。鬼屋也给人希望。毕竟,除了我,也还有人信鬼的,虽然是小众,但吾道孤欤?吾道不孤也。   信鬼的,尽管被斥“见鬼”,但毕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我就这么隔三岔五地欣赏着恐怖片,享受着生命的战栗和释放着生活的压力,期待着终有一天降级为鬼……   反正有“后路”,你相信死不可怕,死就不可怕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