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文学|防疫工具退役了,没有人怀念它
疫苗接种、医疗资源这些核心要素之外,技术是不是有可能做得更好?技术手段是否可能剥离去国家意识形态的层面,以公共卫生的角度去服务于疫情防控?
阅读更多健康码(Health Code)是自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当局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定位追踪应用程序,作为个人的电子通行证使用。健康码经读取后可以现实持有人的健康情况和旅行史等大量信息,分红、黄、绿三种颜色,动态显示个人疫情风险等级。然而,大量学者和专家批评该系统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监控民众的手段,并且逐渐长期化和扩大应用范围。
2022年,大量河南村镇银行维权储户的健康码被“赋红码”,引起舆论热议。这一事件也成为批评健康码沦为控制民众工具的关键证据,被广泛指责。根据《纽约时报》对软件代码的分析发现,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判断某人是否具有传染风险。它似乎还与警方共享信息,为新的自动化社会控制方式设定了模板,在疫情消退后可能会长期存在。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由%s发布 | 12月 19, 2022
疫苗接种、医疗资源这些核心要素之外,技术是不是有可能做得更好?技术手段是否可能剥离去国家意识形态的层面,以公共卫生的角度去服务于疫情防控?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12, 2022
过去两年间,有地方就通过违法赋码或滥用弹窗等措施限制人员流动,以达到某些非防疫目的,使得这些原本只能用于防疫的大数据管理工具被异化为维稳工具,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政府威信,也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11, 2022
在全国范围内启用近三年的“行程码”将于12月13日正式下线,面对不少人晒出行程码截图留念,有网友讽刺称“奥斯维辛保护了我们三年,接下来要靠我们自己了。”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11, 2022
公共权力的一大偏好,是试图以 “最强有力的措施” ,实现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对于少数人而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所担忧的,是在推动公共利益名义下,健康码机制被常态化使用,常态化地搜集个人数据痕迹。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9, 2022
在落幕的时刻来思考健康码给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留下的遗产,更多的是希望提供应对“乌卡时代”的一种前车之鉴,以及为如何持续拥抱数字时代并为进入元宇宙社会提供可能的启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