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评论 | 一种谄媚的新配方(舆论手札)
市民在意的不是政务失职带来的阴影,而是十分敏感于加诸外界的批评,将针对主政者的意见主动认作对自己的不满,相当抗拒。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8 月 2, 2021
市民在意的不是政务失职带来的阴影,而是十分敏感于加诸外界的批评,将针对主政者的意见主动认作对自己的不满,相当抗拒。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6 月 17, 2020
一旦人们幻想存在一个“全能政府”,便可能会拒绝“社会”、拒绝公共讨论——因为他们相信政府会解决一切。你多说多做就是“不相信政府”,就是在“添乱”。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3 月 30, 2020
最近一段特殊时期,很多人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能畅通无阻地发表,发表之后也能基本完好地保留在互联网上,反而是在更小众也更有自由主义倾向的豆瓣上发表时,迅速遭到审查和删除。这种有趣的对照促使我反思中文社交媒体的结构搭建。
政治哲学中的“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早在2000年代初的互联网1.0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显然这个理想最终破产了,但其破产的原因其实值得被分析。在这个层面上也能更宏观也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文社交媒体是现在这个样子。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12 月 4, 2019
非政府人权组织CIVICUS和区域人权组织亚洲论坛合作调查亚洲的公民活动空间自由度结果显示,台湾是亚洲唯一被列为级数最高的“开放”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和老挝被评比为级数最低的“封闭”国家。
阅读更多发布者东格 | 9 月 13, 2018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团演出的《人民公敌》,在中国 “因舞台技术原因”停演。时评人长平认为,用强制的奴化教育替代自由的公共空间,天生的公民长成了任人收割的“韭菜”。...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