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如今谈论什么话题都是危险的
近几年恐怕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在公共领域谈论任何话题都是危险的,我们似乎失去了理性交流的能力。尤其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一言不合就相互攻击。有时候根本还没有仔细听对方说了什么,就根据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恶语中伤,因立场不同而扣上大帽子,最后以删好友或拉黑对方作为结局。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8 月 29, 2023
近几年恐怕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在公共领域谈论任何话题都是危险的,我们似乎失去了理性交流的能力。尤其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一言不合就相互攻击。有时候根本还没有仔细听对方说了什么,就根据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恶语中伤,因立场不同而扣上大帽子,最后以删好友或拉黑对方作为结局。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7 月 5, 2022
这年头,舆论场中,「正确」成了万物的新尺度。由此而来的,是什么都得「确定肯定并且一定」足够正确,是正能量指数拉满。动画片《菲梦少女》人物是黄头发,这些网络风纪委员气愤地投诉。环球影城里的反派角色威震天的口头禅说「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那些道德审查官立马举报。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7 月 5, 2022
最近发生了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这其中的是非,我不打算去讨论,对我来说,关键之处在于:像这样“茶壶里的风波”,隐约透露出近年来公共空间里一种愈演愈烈的“风势”,那就是任何公开的一言一行,都应当绝对符合政治正确。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3 月 30, 2020
最近一段特殊时期,很多人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能畅通无阻地发表,发表之后也能基本完好地保留在互联网上,反而是在更小众也更有自由主义倾向的豆瓣上发表时,迅速遭到审查和删除。这种有趣的对照促使我反思中文社交媒体的结构搭建。
政治哲学中的“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早在2000年代初的互联网1.0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显然这个理想最终破产了,但其破产的原因其实值得被分析。在这个层面上也能更宏观也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文社交媒体是现在这个样子。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朵后浪 | 1 月 22, 2019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成庆 | 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期 原标题为《“佛系”:公共领域衰落后的个体精神自救——兼与孙向晨等教授商榷》 文中图片未经注明均来自网络...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