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

万有引力之虫 | 反抗及其标签

作为异议者偶像的艾未未终于倒了。其实,他已经坚持了够久,坚持到了推特中文圈彻底沦为鸡肋,行动者正青黄不接的后极权3.0时期。正确的问题并非是他为什么不再坚持,而是为什么他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再坚持。 艾未未的去激进化,象征的只是激进标签的撕毁,而不是激进实质的被打击。后者,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陆续发生了:异议群体分化,平台打散收编,人员不断流出到主流社会。当内容物被敲碎之后,名存实亡的标签,就只要轻轻揭下就可以了。...

Read More

华夏文摘|白云黑土:土豪是几等公民?

最近在海外华文媒体,有报道国内土豪们乘坐豪华游轮周游世界的趣闻。这使我想起一段时间以来,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少国人在生活有了改善之后,能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看一看,这是一件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利的好事情。虽然可以预期,在这一与世界大家庭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反馈声音出来,其实这很正常。但一些国人逐渐滋生出来的盲目自大,目中无人,比如开口就说美国欠中国多少外债不还,海外华人是二等公民的议论还是让人颇感诧异。 也许,...

Read More

香港独立媒体|評論是一種公民實踐 (一)

(本文為筆者於出席了2015年7月5日重寫我城:評論的十二種未來式的首兩節AND 和OR,聽到各位講者如何詮釋評論後的一些想法)有人批評指互聯網的世代是一個眾聲喧嘩的世代,對大是大非的意見,我們被鼓勵要發聲,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小至今日食乜餸,也免不了想爭奪世人一瞬間的注意力。只不過,這是一個新媒介如何,及應該如何被運用的問題,公眾意見的質素或數量無疑都向著一個看起來更壞的方向前進,但背後所代表的卻是多元性的蓬勃發展。如區家麟所言,資訊泛濫無可避免的導致我們失去從前應有的注意力。以往,我們可以對所有手上的資訊仔細閱讀,然後再深入思考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係和背後的意義,畢竟在下一期的報章雜誌出現之前,可供選擇的資訊極其有限,漫長的等待供應了思考所必需的餘暇。只是,互聯網的出現顛覆了這種傳統概念,只要有一個能引起興趣的題目,你可以不停追縱該事件的最新發展,而不必跟從媒體的時間表,亦無需擔心所希望涉獵的題目會被摒棄在編輯門口之外。更重要的是,網絡平台提供了無限的空間讓每個人都有其表達意見的機會。這和資訊內容的充斥是一體兩面,個人製作的內容豐富了網上世界,既是一種聲音的放大,同時亦是資訊的傳播,供應其他人所能夠享用的素材。當中,最容易被轉換成語言並分享的自然是個人意見和感受,而當這種個人表達被注入了公共性,就開始和傳統的評論變得相似因而被逐漸混淆。故此,就出現了眾聲喧嘩的現象,當聲音佈滿了四周,結果是每個人都要呼喊得聲嘶力竭才能得到別人的注意。鄧小樺的分析說得精妙,現在的評論越趨偏激的原因並不在於這個世代的人不再使用理性作為思考的根據,而是有限的需求催生了嘩眾取寵的手法。當然,若然產出評論的人數增加了,平均質素下降可以說是必然會發生的後果。只是在對此現象作出批評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其對建立一個民主社會所能夠作出的貢獻。狹義的民主可能是作出選舉制度的改變即可達成,但這卻也是一眾反對進行民主制度化的權貴人士所持的理由,印度,泰國,南非等地經常被作為例子以顯示民主制度的不足。仔細看看,卻不難發現除了一個大部分國民皆可參與的選舉制度外,它們往往欠缺了其他實現民主的必要特徵,如廉潔和法治等。其中最重要的則是權力的分散與制衡,而公眾評論則在這裏扮演了一個極其決定性的角色。(待續)Facebook Page

Read More

博谈网|章厚之:我们正失去的 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我叫章厚之,一个初三学生。 因为每天上课时间很早,而且家里离学校特别远,所以每天都是天没亮就得起床。 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我,所以每天我都是坐公交车上学。 前段时间,学校又调整了作息时间,从原来的七点五十上课,变成了现在的七点十五打铃。不过也因为这个调整,让我看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也是许多常年在芜湖生活的人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蓝天。 当我再次看到这清晨的天空,我竟然感到了一丝陌生,许久未见,它还是别来无恙,只是云少了一些。 天慢慢的亮了,车还没来,我戴着耳机看了它很久,很痴迷。 我想起了自己的小学,经常上体育课时,我们一大伙人躺在操场数白云,记得一次六年级,下午班上很多人犯错被英语老师骂了一顿,心里都很不开心。那天不记得是星期几,反正下一节是体育课,我们坐课前运动的时候,一个人大喊:‌‌“快看那边的云!‌‌”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好霸气!是一只非常大的乌龟,有人说是赛尔号的大飞船。大家观察了好久,都确定是飞船,好吧,那就飞船。 那片云是我见过最美丽的,至少到现在为止是我见过最美丽的,若我现在站在那操场的原地,我还能指出那片云的位置。 渐渐的,那片云飞走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飞走的,反正我知道再也看不见了。 到达学校,当我下车再看天空时,蓝天又变成了白色,但这种洁白让我只看到了一团污秽,熟悉的污秽。 再也看不见了吧。 渐渐的都走了吧。 这篇文章是我那时再次见到那位陌生老友时下定决心写的,我不知道何时还能再看见它,我只知道每天要起的更早,更早的坐到车站的座椅,更早的等待今日的天明,才能更早的看到它的身影。 一切都值得的。 虽然我不知道是谁夺走了它,但是我能看见远方一个个巨大的烟囱冒出黑烟直奔九天… 我不懂为什么要那么多的GDP。就算世界第二又有何用。政府每天拿这个能炫耀什么,我看不到人民的工资渐涨,我却能看到父母每个月交的税越来越多。 新闻报纸总是播出交通事故,现场看到这些事故的人永远没有交警,当你责备司机师傅闯红灯时,是不是该想想他们为什么敢闯?交通警察都不在谁不敢闯?闲来无事出去走两步哪里能看到交警?他们没有坚守在岗位上,工资是否照常发?我都很想知道。 前段时间芜湖在争文明城市,交警一下子出来了,马路旁边花坛上露出的泥土都被盖上了砖头,城管也出动了,街道的小贩们都被赶走了,我的早饭也不知道在哪吃了。 何为文明城市?老百姓过的舒服,才叫文明城市。 一个街道的肃杀很好看吗?人群走在一条夜市上购买小吃,摊主们微笑,人们满足的样子不好看吗?你还能在虚假点吗?检查时都做的好好的检查完了,你们的身影又在哪里?喜欢肃杀就把小贩们永远的赶走吧,他们赚的少,也交不了多少税。你们赚的多,也不缺这点钱。 这是诚信的缺失吧,这是对无产阶级群众同情心的缺失吧,对了,你们也是无产阶级,不对,无产阶级怎么那么有钱?豪车开着,豪华办公室坐着,我还没见过你家简陋的住宅,敢不敢带我参观参观? 我们初三上学期的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说的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刚起步,人民关系只看钱,不看血缘的故事,抨击了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 现在想想,难道中国现在不是那样的情形吗? 经济相差不多的亲戚,若是离得远,关系都是孩子们过年的压岁钱来判定的。我给你儿子两百,你也要给我儿子两百,多给不要少给不行。反正这发生在我们老家,至于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社会的通行证,已经只有钱了,和那时的欧洲有何区别。 还有,我的妈妈经常会看新闻,我也常常跟着看。电视里总会播出兄弟姐妹因为父母的房子反目成仇,昨天我妈吃饭还和我聊天,讲四个儿女为了母亲在上海的一套房,十年六次打官司,老人一次次的转移养老院。我很为那个母亲感到悲伤,同情她养了几十年白眼狼。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正失去的。 碰瓷,他们失去了一种靠自己本事努力的精神。 人民不敢说话,他们失去了一种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勇气‌‌”。 医生索要红包,他们失去了作为医者最基本的医德。 城管打人,他们失去了对弱者的一点同情和失去了对自己职守的判断。 官员贪污,他们失去了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政府破坏环境制造GDP,他们失去了蓝天和白云,清新的空气,还有夜晚的星星。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