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现场】北京日报|北京养老服务“时间币”来了!攒够1万个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志愿者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个人账户。“时间币”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当志愿者积攒的“时间币”达到1万个,有了养老需求时,可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1万个“时间币”,意味着1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长。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月 21, 2022
志愿者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个人账户。“时间币”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当志愿者积攒的“时间币”达到1万个,有了养老需求时,可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1万个“时间币”,意味着1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长。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3月 8, 2021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经迈入中高龄老人的行列,1980、1990年代出生,曾经独享阖家宠爱的独生子女们,到了要供养父母的时候。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7, 2020
传统乡土上的中国农民,几乎每一天都在被暴政、兵灾、匪患和饥荒威胁。因此,一户人家要想存续基因,在遇到危机之时,最先被牺牲的就是老弱病残幼。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