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云飞

冉云飞 | 谁成了市场黑手?

作者: 冉云飞    冉按:这是我近期在《南都周刊》专栏上所写的文章,谈了对几件时事的感受,欢迎大家批评指正。2012年9月4日7:13分成都      最近几天有保钓运动的新闻,有湖南永州唐慧案的后续,亦有周克华案的一些疑云,但我还是被几条相继出现的关于市场秩序和政府官员充当保护伞的新闻所吸引。《小贩赚1700元被收走1620元 引发省长关注》,说的是湖南省长沙市市场收费的乱象,小贩辛苦贩卖所得,不足其赚钱总量的百分之十。省长知晓此事后,说不管是谁投资的市场,都要接受政府的监官和指导。这话初看没错,但引发这种收费乱象的实质,本身就是钱权交易的结果。换言之,已经有政府机构和官员在其中贪利,再来个政府监管和指导,叠床架屋,恐怕造成的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更大,从而形成无法解决问题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广东东莞所发生之事,可为前事之戒。“东莞石碣4名局长落马后市场物价下降10%”,这些官员深度介入市场,成为市场主要经营者的保护伞,从而使得物价畸高,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颇为吊诡的是,这批被挖出来的保护伞,之所以能成为保护伞,当初可能也是打着整顿市场之名,而行垄断和扰乱市场之实,而导致的恶果。像东莞这样在广东掀起的“三打两建”热潮中的一点“成果”,恐怕不能期望过高,因为没有真正公正的法治来为市场保驾护航,最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不特此也,还有新闻进一步说,“广东半年查出1931个充当保护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说“三打两建”这种社会运动式的管理方式看上去不凑效,但这种“凑效”是建立在短期内迅速整治,而非法治范围内的长治久安。其流弊便是一阵风式的管治,等风头一过,便死灰复燃。而且在这种整治为此一热潮中不受约束的整治者提供了贪利的机会。也就是说,“三打两建”不仅无助于保护伞一事之真正解决,而且会积重难返,沉疴在身。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2010年,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在各地铺开,共有69个县(市、区、旗)成为试点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名列榜首。而此前,中纪委、中组部已在江苏睢宁县、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河北成安县3地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试点。”无论媒体还是专家,乃至有些官员,都说“政府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已成趋势”。因此“阳光政府”和给权力套上缰绳的说法,四处喊得震天价响,但实际效果如何呢?比如北京西城区权力运行的5000余项清单中,绝大部分事涉行政处罚,你能保证可以对它真正套上缰绳么?政府官员来自任命,政府机构有着强悍的自利驱动,具体实施者有贪腐的条件和能力,你能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么?你能不能想像一匹毫无约束的烈马,自己给自己套上缰绳?如此异想天开,除了自欺欺人,恐怕没有别的效果。      湖南、广东、北京三地所发生的事情看似不同,但其深层原因有其不可抹杀的内在同质性。即政府的权力过大,对市场和民众的生活介入过深,不遵循“守夜人”的原则。有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不仅不“守夜”,监守自盗不说,还变成打家劫舍者的保护伞。充当了实质性的保护伞后,又假装来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用守夜人的角色逐步扩大权力地盘,再次充当某些打家劫舍者的保护伞,从而形成无法自解的恶性循环。没有真正独立的司法体系来为市场保驾护航,每一次对市场的整顿,每一次官员的指示和社会运动乃至群众运动的管理模式,只是进一步膨胀政府机构和官员们的权力,根本无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使得交易成本高企难下,营业者无利可图。湖南小贩被收走百分之九十几的利润,便是必然结局。表面上此次因省长指示而有所改进,但事实上不会有丝毫实质性的变革。沈阳市众多商铺因政府部门的强征,而大规模关闭,到后来又奉政府之命,重新开启,其实质也是政府强权的无处不在。      真正良好的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可是我们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们,却借每一次冒似为民整顿市场的机会上位,扩大自己的地盘与权力。当每次叠架而成的极大权力出现更糟的新情况时,又来一次一阵风的整治,不仅侵蚀民间少得可怜的自我组织维护——如同业公会的自治,而且使政府成为巨型利维坦,让所有良性的改变成为不可能。市场离不开政府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对契约的执行,但并不需要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现有秩序,而是要政府为市场运作提供必要的法治基础。但当民众对一个政府没有有效制约手段的时候,我们怎能期望政府公平地提供有效的私产保护和契约执行?没有真正独立的法治系统来保证市场规则的实施,只有依靠一个不受制约的政府来频繁地采取社会运动模式,来加以治理,一个健康的市场怎能在此种情形下实现?健康的市场运营需要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而充满保护伞机制的市场运营自然违背这样的市场道德原则,因而扭曲市场的价格,减少了经营者的利益,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并使社会整体利益受损。这也就是WTO组织中的不少国家,为何不承认中国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的原因。      2012年8月19日晨7时于成都

阅读更多

冉云飞 | 冉氏荐书136至180本(附前135本)

作者: 冉云飞   冉按:冉氏荐书是从自己所读之书中,精选出来者。本推荐完全由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你读了该书是否有所得,本人概不负责。现将前135本的链接附此(http://tufeilaoran.blog.163.com/blog/static/6507930520122134547936/),请有兴趣者前往观看。2012年8月18日8:14分于成都 136穆家修等编著《穆藕初先生年谱》(上海古籍2006年版)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时代总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优秀人物,穆藕初就是与张骞、范旭东、荣德生、卢作孚等一样有名的大商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资助罗家伦、康白情等人留学只是穆先生众多善举中的一件。 13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一):河北翼县门庄公社门庄大队档案》(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没有民间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鲜活的历史。同时也就无法认识四九后官方对民间社会的管控方式,更无法分析与此前社会运营之不同 138贾斯柏.贝克《饿鬼:毛时代大饥荒揭秘》(明镜出版社2005年版)即便有了杨继绳、冯客的著作及廖伯康的回忆录,贝克本这本书对中国大饥荒的描述依然有不可替代的现场感。本书将乌克兰、朝鲜大饥荒对比并溯及中国此前的灾荒史,他希望有朝一日中国应为死难者建一座纪念碑 139陈彦《中国之觉醒:文革后中国思想演变历程1976—2002》(田园书屋2006年版)要想了解四九年后中国思想运动及其历程,一是要读胡平所写的《人的驯化》,二是李洪林的《中国思想运动史》,三就是这本《中国之觉醒》。民主与启蒙、左右之争,三十年来的思想演变历历可见 140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八大册,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尽管有三十年中美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依然毋容置疑。我们要了解两国间的互动和当今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及其渊源,都不能不了解这三十年无外交关系的两国历史 141(美)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2007年版)在铸造民族国家观念的过程中,官方可谓用尽了一切手段。通过消费爱国的宣传,不买国货被视为国家叛徒,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国家至上观念。由于个人是国家的奴隶,国人终被蒙牛之类的民族品牌所害是必然的 142王景弘编译《1949大流亡:美国外交档案密录》(玉山社2011年版)国共内战互相杀戮,国民党的内斗、共产党的大军压境,透过美国在南京、天津、北平、华府、莫斯科等地的外交人员1949年每日向国务院的汇报,可谓共党得鼎、民国败退的日录,民众及国家的悲剧几乎是必然的。 143胡平《数人头胜过砍人头》(晨钟书局2006版)胡平先生是汉语世界里普及民主自由理念,从深度和广度上讲都比较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议论生风却不夸大其辞,常能警醒愚顽却从容不迫。本书与他的《犬儒病》、《人的驯化,躲避与反叛》一样值得有心者阅读。 144卡森编《马丁.路德.金自传》(江西人民2009年版)本书是金博士遗产委员会委托史学家卡森所编的金博士的手稿、书信、录音和录相带整理而来,展示了金作为父亲、丈夫、著名民权运动领袖的一生。一个有感召力的使徒性人物,对于争取自由来说,胜过不少干瘪布道。 145刘海军《束星北档案: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作家出版社2005版)谢泳说四九年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是“谁说得对就不听谁的”,同理,谁想活得像个人样子,就把谁往死里整。培养过李政道、吴健雄、程开甲等著名科学家的束星北先生,其命运便验证了这样的“中国定律” 146寇延丁、@袁天鹏规则 《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义事规则下乡全纪录》(浙江大学2012年版)这本书和一张光盘记录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一些乡村的实验过程,公民社会应该像这样切实地做点滴改进。想想中国是个连会都还不会开的会海,这实在非常值得媒体关注、读者们思考。 147潘光哲编《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在不多的胡适选本中,本书相对较有眼光。作者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自由、社会)”三编入手,统领全书19篇文章,每篇“解题”一般,但文后的“延伸阅读”(包括书后的延伸书目)实能收深入阅读胡适堂奥之效。 148《我们来自何处 又去往哪里:何家栋文集》(上下,真相出版社2011版)何家栋先生属于“两头真”的自由知识分子一脉,其间的挣扎和心酸、苦痛与思考,令以动容。复以其思想的深度,令人敬佩。其思想深度和李慎之的《风雨苍黄五十年》可谓伯仲之间,值得思考中国问题的人阅读 149《余英时访谈录》(中华书局2012年版)余英时先生不仅是史界硕学,且对中国不自由之状况多有中肯批评,二者融汇贯通,放眼学界华人,有几人能够?陈致对余的访谈则余侃侃而谈、陈如沐春风;刘梦溪对余的访谈则余似有不耐、刘多有与之不对接的辩解,个中因由读者自可体会 150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1995年版)争取民主自由这种集团利益使得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这就使得非具体利益的长期抗争,成为稀缺行为,此时便得有司徒华先生的“成功不必在我,成功我在其中”的行动逻辑,不然无法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151徐晓、丁东、徐友渔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四九年后流行的出生论、血统论是除元朝外,中国历史上公然的对一国民众之阶级歧视,这种歧视观念至今继续以官二代的面貌出现。有思想的遇罗克被枪杀了,我们这些幸存者能否在他的思想之上继续生长? 152张文亮《深入非洲三万里:李文斯顿传》(敦煌文艺2006年版)第一次知道李文斯顿是看BBC纪录片知道他卓异的探险能力和求知精神,看了此书始知探险乃他在非洲进行心灵播种之余事。别说信仰,单从励志角度来看,也可从中侦知人的苦心孤诣可达何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153何清涟著《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漓江出版社2001版)何清涟的写作问题意识极强,切近中国社会问题实质。本书是她继《现代化的陷阱》之后又一本针砭时弊的结集,可谓风行一时。后闻被有司查禁,但你要是上孔夫子旧书网的话,那一定能买到她不少书 154欧阳哲生编《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与他的论敌》(上下册,时事出版社1999版)胡适一生参与的争论有文言与白话、问题与主义、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渐进与革命、东西文化、民主与独裁、中国文化道路等,从这些争论里,读者可以看出他与争论者之间在风度、理念等方面的异同 155赵诚《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长江文艺2004版),黄万里是科学家中有社会担当的标志性人物,比钱学森这样曾迎合亩产上万斤的要令人尊敬得多,请看拙文《谁说得对就不听谁的》 156高建国《折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上海文艺2000版)顾准是四九年后真正保持不停追问的思想者,他对专制和民主在东西方历史演变的思考,至今仍深深启迪着我们。他经历坎壈,遭遇悲惨,他却填补了四九年后大陆思想史的空白。50多万的传记详尽了顾准的一生,可以细阅 157奥唐奈、施密特著《威权统治的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试探性结论》(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抗争和转型类政治学书籍国内虽出了一些,其针对性和研究的深广度还不够,此书以深入浅出的议论和较为详实的材料,分析了拉美及南欧许多国家的民主转型,值得关心现实中国的人阅读 158高尔泰《寻找家园》(台湾印刻文学2009年版)高尔泰先生一生坎壈,堪称上个世纪八十年深有影响的文化学者。后去国流亡,于孤寂生活中,写书作画不辍。《寻找家园》写尽他的故国之思、悲怆追忆、怀友寄情,堪称当代中国散文的扛鼎之作。国内有北京十月和花城的删节版可选择 159泽鲁巴维尔《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与否认》(重庆大学2011年版)我一直很注意国人对频繁的灾难和普遍的谎言视而不见、看而不说、听而不闻的“三不猴”状态,除了恐惧、假装、服从外,还有就是大规模的合谋性沉默。此书从社会学上解释了此一问题,对了解中国民众的社会生存有帮助 160《五四飞鸿:罗家伦珍藏师友书简》(百花文艺2010年版)民国学人的事迹还有大量不曾为人们所知晓,他们往来的书信是极重要的教育文化史料。此书虽于罗家伦先生与师友书信远不能称为完备,但他后人有此着力,亦堪夸赏,竟想起06年在西安买到《田赋附加税调查》罗先生所写的序来 161达恩顿《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华东师大2012版)研究早已熟透的历史既要有特殊的视角,又要敏慧的心性,才能在那些不被人们注意的史料里爬梳出此前所没有的成果。吾国禁书不少、书价史料亦丰富,但很少有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只停留在佚闻趣事上而自足,此书可为效法处夥也 162《哈维尔文集》(崔卫平 译,2003年内部印刷)哈维尔的“活在真实中”、“无权者的权力”几乎已成为后极权国家争取民主自由者的口头禅,鼓舞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有趣的生活而努力。哈维尔一生争民主自由,却不被仇恨所束缚,没被压制者弄变形,值得我们深思。 163王建军主编《五八劫》(2008年内部自印)由五七反右延烧而来的中学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知之者甚稀。五八年中学生被按成份和思想别为四类,三类四类无论如何优秀,皆不得升学,甚至被劳教判刑。四川受害者达3200人之多,从古至今对未成年人的迫害未有逾此者。 164孙康宜《走出白色恐怖》(三联书店2012版)作为有名的汉学家,作者以其父在台被捕入狱十年的经历为中心,展开了对白色恐怖的回忆。其笔触与其说是控诉那些非人的过去,毋宁更是在感恩那些给她一家以温暖帮助的记忆。就像我永远记得自己遭难后那些义薄云天的亲友。 165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大2010版)国内大学历史教学的陈旧以及近代现史的狼奶愚弄,恐怕是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的,那么看一看留美历史学人,他们的教学研究经历,在方法视野、研究角度上应该可以给热爱和研究历史的人带来启迪 166贝尔特拉姆等编《卡廷惨案真相》(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苏联在二战中的角色,与纳粹的勾结及参与对他国的侵略和破坏(可参看徐呐的纪录片《苏联往事》),至少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展示,卡廷惨案就是一个最显明的例证。自然纪念他人的惨案,更在浇自己的块垒 167李辉编著《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海天出版社1998版)周扬是二十世纪与党文化一起诞生的一个文化符号,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既死心塌地整过人,亦为他人所整,进入“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的互害社会之牢笼中。可将他作为二十世纪人性幽暗的标本来做政治、社会及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168克诺普《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人民文学2006年版)希特勒时代的青少年被诱骗教唆做如下的事:10岁参加少年队,14岁参加希特勒青年团,然后参加纳粹党,接着上战场卖命。作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来展示希特勒是如何控制青少年之历史的,有回忆者颓然说“我们一生都将不再有自由” 169流沙河《画火御寒》(新星出版社2012版)与先生交二十年,从做人到为文,得益之多,难以罄述,真幸运也。今他将新旧作混编成一随笔集,夏日展读,其所历人事如在目前,可收生活之趣和沧桑之感。目下他在成都市图书馆讲诗经,并撰写《诗经现场》一书,值得同好者期待 170林洙编《梁启超家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在我看来,与对民国其它教育领域的关注相比,民国时代的家庭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我阅读众多日记、年谱、家书,梁先生在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一位。一门三院士固是骄傲,但最重要的是梁先生的爱心溢满纸墨 171@鄢烈山 主编《白紙黑字》第二期(敦煌出版社2012年版),是书多从细节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入手,来真实记地记载中国几十年来的历史与现实,有不少可贵的回忆,“砍手党”的自述、地下室的梦想等,无不辛酸,充溢着人间苦痛。无论名手还是普通作者都非泛泛写来,值得一读 172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三联书店2012年版)傅斯年先生对中国传统的反叛,对中国现代学术制度和机构的建立,对人才的延揽与培植,他对政府勇于批评和对社会善于建设,不为人情乡愿所阻遏的个性,都值得中国知识界重新认识。 173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上海古籍2011版)在完成《像唐诗一样生活》新版序的间隙,在读过冯至、陈贻焮的杜甫传记后再来读洪著,更能感受其间的深爱与细腻的风致。此生想做的一件事就是重走杜甫之路,结合其诗文,作历史和现实考察,写一本《追寻杜甫的道路》 174扬之水《〈读书〉十年》(1986年至1990年)(中华书局2011年版)上大学时间读《读书》杂志,直到二千左右止,大约跟随了十几年,所获不少。今读扬著,更能见该杂志的运作及交往情况,同时亦可藉此窥看此一阶段的社会思想变化。当然敏感日子之记载是付诸阙如的 175傅国涌《大商人: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五洲传播同版社2011版)是书以详实的史料,细剖民国大商人的经商历程和社会事业,其行业自治和助益社会之功,令今日商人望尘莫及。一个对商人的作用没有理性认知的社会,其混乱不堪可想而知。于资源委员会与大商人之间的关系考察似乎稍嫌不足 176易社强著《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九洲出版社2012年版)截至目前为止,就我阅读所及,没有任何一本书的书名如此匹配西南联大的辉煌历史。同时作者的历史视野、教育角度,在在都彰显一个国家只有稍有自由,其教育所取得的成就,都会让身处桎梏的后来者望尘莫及, 177《孤舟独树:康国雄自述》(陕西人民2012版),民国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国雄在四九鼎革前后的经历,可看作二十世纪大陆民众的辛酸史。集中言及四九后的遭遇多能说真话,如文革时说毛号召学雷锋,而雷锋好在学毛著,他根据三段论便得出毛号召学毛的推论,洞穿宣传愚民之伎两,可浮一大白。 178岱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版)通过对一个村庄和学术城(《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一个人(《李济传》)而及一群人的《民国衣冠》,是顺乎情感和学理的研究之路。岱峻用严谨的论证,细腻有料的笔触描述了一群知识分子几十年在海峡两岸的风雨沉浮 179《陈之藩文集》(台湾天下远见2006年版)三卷本文集几乎搜罗了所有陈之藩先生对社会历史、科学文学的独到见解。包括与胡适先生的通信、旅美书简、剑桥倒影等,让人感到陈先生的精神追求与对知识的纯然热爱。像陈先生的一些文章应进入语文教材,而不是汉语被荼毒且滥竽的一些大陆作家 180周质平《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九洲出版社2012版)周质平的胡适研究广涉其婚恋和学术等,尤以编辑和研究胡适英文著述令人称道。本书在胡英文著述的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且对胡适为何在中英文著述里有不少见解上的不同,做出了有一定自洽度的阐释

阅读更多

冉云飞评《光焰不熄》:重现被遮蔽的胡适

  冉云飞/文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近三十年内的中国大陆,除了五十年代八大册《胡适思想批判》的脸谱化攻击外,对胡适根本没有像样子的研究。我记得从七八年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上发表了耿云志《胡适小传》、七九年《历史研究》发表耿云志的《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同年《中华文史论丛》上发表胡适关于《水经注》的文章开始,逐渐有人开始做些政治正确的“研究”了,如像朱文华的《胡适评传》。此书现在看来,学问不扎实,观点很老套,但在1988年的大陆却也有点报春的味道。      此中尤以耿云志的研究,值得重视,他个人也是因胡适研究而自我成长的一个标本。耿云志早期对胡适的评价,和大多数人一样,宁左毋右,有令人失笑之处。可是耿对学问有着知识上的诚实,其对胡适的评价越来越真诚,从史料中得出。后来他编有《胡适秘藏书信》(四十二册)和《胡适书信集》(与欧阳哲生合编,三卷本),为胡适研究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1991年胡适诞辰百年之际,耿云志组织了四九年后大陆第一次规模比较大的胡适研究纪念会,结出了《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胡适》(耿云志与闻黎明合编)一书之果实。相应地,海外亦开始注意大陆的胡适研究,如在美学者李又宁作过胡适在大陆四十年之类的综述。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陆胡适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如欧阳哲生、谢泳、罗志田、胡明、章清、陈平原、孙郁、陈漱渝、智效民、程巢父、沈卫威、沈寂、廖七一等。与此同时,港台及海外的胡适研究者如余英时、唐德刚、周质平、江勇振、周昌龙、张忠栋、陈之藩、王汎森、费海玑、潘光哲的作品和文章也传到国内,形成了一股研究研究胡适的合力,使得胡适的研究在大陆呈现一点“显学”的意味。      民间也没闲着,2007年我和一干朋友在天涯社区开了个“网上胡适读书会“的博客,每个月请一人做研究胡适的心得,坚持了五年,从未中辍过。以今年为例,除了学界继续研究胡适思想及相关问题外,《东方早报》等发表了纪念胡适逝世50周年的文章,而《南方人物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分别做了专辑,更有邓康延和高小龙等纠合民间力量,拍摄了大陆第一部胡适的录片《重回适之路》。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胡适对中国大陆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州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周质平的《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算是适时而来。      一、重现胡适“中国情怀”      我关心和研究胡适,大约也有十年的历程了,读过不少关于胡适的东西,但周质平这本依旧有他不可替代的新意。周质平利用他在普林斯大顿教书的方便,搜罗了胡适与其女友韦莲司的信,写出了《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胡适的情缘与晚境》等著述,对研究胡适的情爱世界和留学时期的生活、思想等,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更为难得的是,他搜罗了散见各报刊(包括未刊)胡适所写的英文著述,细大不捐地编成三卷本《胡适英文文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更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为人们了解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胡适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      我们都深知胡适在中文著述里,从最早发表在《竞业旬报》上的文字开始,非孝、提倡妇女解放、反对早婚及包办婚姻,几乎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可是他留学四年后发表的英文文章《中国之婚俗》却为包办婚姻和早婚提供辩护,反而认为西洋人的自由恋爱、自主成婚是不堪的社会习俗。事实上胡适早已奉母亲之命,与江冬秀订婚,并对这桩婚姻在骨子里并不认可。即便他在写了《中国之婚俗》一文后,他依旧写信给族叔兼朋友胡近仁说,他对这婚姻只不过是不愿违抗母命。我认为胡适在《中国之婚俗》里所说早婚及包办婚姻好处之理由,如可以避免女子暴于婚姻市场而除尴尬,可以解除年轻人寻找配偶的焦虑等,没有一条是站得住脚的。对此周质平说:“有时我觉得,与其说他为中国婚姻制度辩护,不如说他自己辩护,为他自己极不合理的婚姻找出来一个理由”(P354)。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周延地解释胡适为何几乎在所有英文著述里,与中文著述里的观念如此不同乃至完全相反。      在《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一文里,周质平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胡适为何在英文著述里,对中国许多他批评的事物,如此曲为回护。除了“前言”和“结论”外,周质平从“从逻辑到科学”、“民主与自由”、“妇女问题”、“中国在进步”四个方面分析了胡适英文著述的内容。比如在中文著述里胡适说理学杀人,在英文著述里却说“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点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用这个本土文化来取代中世纪的佛教和道教”。比如1951年写作的《中国传统的自然法》里,胡适不仅将汉代的《五经》解释成“自然法”,而且认为相当于基督教国家的《圣经》,这与他在中文著述里对儒学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胡适是个有着健全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但他有他们那一代学人身上非常浓厚的民族主义乃至国家主义思想。只不过胡适的理智和学问,以及民主自由的常识,可以使他不会堕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深渊而不能自拔。但他的父辈及自己都身受外国凌侵、战争的毒荼,国家如此贫弱,使他无法不在情感和实用上尊重民族主义,对国家民族富强所起的现实作用。胡适大部分英文文章发表的现实语境是:一是抗战时期,作为大使为游说美国支持中国抗日。二是四九后中国大陆进入铁幕之中,台湾亦在威权的白色恐怖之下,胡适难免要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里民主自由的资源,让世界上的同情者不要舍弃在灾难里的中国人民。在这样的情形下,难免有“为宗国讳”的嫌疑,也难免在“国界”与“是非”之间陷入一定的内在紧张。      换言之,胡适浓厚的民族主义,以及为争取民主国家的理解与奥援,使得胡适不得不大量发掘中国文化里的正面因素——这些在中文著述往往被批驳得很厉害——以使世界上的友善之国,不至于目中国毫无可救之余地而舍弃之。也不妨说,胡适一生都有这样的“国界”与“是非”的无解之矛盾,以及在学问上有着体用两方面的内在紧张。但正如周质平所说:“谈胡适而不能抓住这点‘中国情怀’,谈的都不免只是他的影子,他的躯壳,而不是他的内涵和精神。这点‘中国情怀’是胡适一生安身立命之处。”(P353)      二、发掘胡适思想遗珠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一书真正新我耳目的章节,是周质平解读胡适英文著述何以与中文著述有诸多矛盾。但也许对大陆了解胡适不多的普通读者来说,最令他们惊讶的一章,无疑是《胡适的反共产思想》,因为这不符合读者们心照不宣的阅读预期。众所周知,出版审查中充满着神秘主义的管制方式,你觉得它断无可能出版,但不小心也可能成为漏网之鱼。而《胡适的反共产思想》这种“漏网之鱼”会让读者、作者都充满惊讶,同时出版者也有着提心吊胆的顾虑。      周质平在书中的其它文章里,常常批评大陆出版胡适书籍特别是《胡适全集》,删除了不少反共产及相关违碍文章。他在《胡适与林语堂》一文里述及了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重印英文版《吾国吾国》时删除违碍文字时的“出版说明”:“林氏的某些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这绝不代表我们作为出版者的观点,希读者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为指导,慎审明辨。同样的原因,我们对个别地方的删节也请读者理解。”出版者写这样的“逃责”说明诚属不得已,除了有掩耳盗铃之功效外,还向官方作一种公开的输诚,以表明“我们也是听话的”。正是用这样的方式使鱼网网眼变大一点,以便漏网之鱼得以与更多读者见面。      上面如此多的词费,是为了想证明读者的惊讶是有道理的,因为作者周质平亦同样有点惊讶。“有些文字,在10年前,我绝不敢寄望能在大陆发表,这次能和国内读者见面,我感到特别欣慰”(增订版序),此话诚非泛辞。出版者也玩了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更有“味道”的“出版说明”:“本书所收个别文章写作时间较早,世易时移,仅代表作者当时的一家之言,为了便于参考研究,内容仍然保留全貌。”这个说法固然有使鱼网网眼更大的功能,但并非全是托辞。因为有的文章发表较早,但后来有新资料出现,作者不及更改。如《胡适与钱玄同》一篇里周质平说钱玄同少有人研究,没有传记,又没有日记,为其编年谱困难等,都不是事实。作者2002年撰写此文时,曹述敬的《钱玄同年谱》1986年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吴锐的《钱玄同评传》1996年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文章撰写的当年9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十二巨册《钱玄同日记》。      但我还是要认为《胡适的反共产思想》的确是周质平此书里最重要的文章。我们大家都知道胡适倡导民主自由,批判极权政治,是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批评者,但究竟是怎样批评的,很多人却不甚了然。即便胡适研究者,大多也只是零星读过一些胡适批评共产党的文章。何况周质平说“胡适重要的反共产言论大多是1949年以后以英文发表的。这些英文发表的演讲和文章翻译成中文的只是少数,而有些讲稿并未正式出版,搜求更为更困难了”(P201)。一如既往,胡适批评中共依旧是有理有节的,散发着理性平和的光辉。关地此点周质平从“胡适反共产思想的哲学基础”、“对共产势力的错估与低估”、“从思想史上反共产”、“对现实的直接批评”四个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解释了胡适反共之所由来。“多年来,许多中国大陆的学者把胡适反共歪曲成是为了讨好国民党来打击共产党。这是对胡适最大的诬蔑。在胡适的思想中,‘党’之上是有‘国’的,‘国’是‘千秋’,‘党’只是‘朝夕’。胡适的反对共产主义和他毕生为民主自由而奋斗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他的反共不只是政治上的,更是文化上的,他是为了人性的尊严、人格的独立和学术的自由。”(P224)      三、再读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的关系,大陆有很多人研究,谢泳还曾编过一本学者之间的争论集《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不少人停留于非鲁是胡,非胡是鲁的阶段,而无法深入研究进去。很多人认为胡适作为精英知识分子高高在上,鲁迅更体恤下层民众,其实这是只知见树木,不见森林。“‘群众’在鲁迅眼中,是愚昧、无知、自私的同义词,而他自己是自居于‘超人’的。在铁屋中呐喊,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这正是以先知和救世主自居。共产党的批评家总想把鲁迅的伟大建筑在‘群众’和‘左’上,其实这两点正是他最不值一提的。”(P5)这也就是说共产党吹捧的鲁迅,并不是真正的鲁迅,鲁迅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木偶与工具。      但问题是,鲁迅为何容易被共产党利用,而胡适并未被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面利用,甚至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两边都不待见呢?大陆吃鲁迅饭的人特别多,因为官方的支持,鲁迅和曹雪芹一样成了就业机构。一成就业机构,那里面的各色人等,鱼龙混杂,真能研究出东西的人少之又少。在我看来,如果有鲁迅研究的真课题,无非是“鲁迅为什么被利用”和“鲁迅为什么不高”,前者可以做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后者可以做心理学解剖,可惜至今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当然周质平的《胡适与鲁迅》一文也未及此点。      鲁迅为何晚年参加左联?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我觉得周质平的一段话,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考:“说鲁迅入左联全是出于哗众媚俗,固然不甚公允,说他完全没有被群众牵着走,也未必是实情。许多自认为是青年导师,领导群众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被群众带着走了,失了自己的故步。鲁迅入左联之后,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是从领导群众到被群众领导的最好说明。”(P25)知识精英往往思考“乌合之众”如何被野心家利用的问题,但知识精英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自己被“乌合之众”利用的问题。“杀人马者,道旁儿”,谁都知道,但当有人使尽鼓掌时候,你未必就一定不是那匹跑死了的马。而且即便跑不死,也会在不愿跑的时候被哄着跑。你不一定同意周质平说“与鲁迅相比,胡适是比较耐得住寂寞的,是比较能够在掌声喝彩之后寂寞度日的”,但这点足够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在《胡适与赵元任》一文里,周质平特别拈出赵元任的家庭和胡适的家庭进行对比,尽管并没有深层地涉及家庭教育问题,但我认为他已敏锐地观察到家庭教育问题对两家的不同影响。胡适算得上是教育家,但他的家庭教育恐怕并不完美,他很少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与赵元任有很大的不同。胡适在英文中为包办婚姻与早婚辩护,除了有可能为自己的婚姻辩护外,还在现实意义上反证了包办婚姻在某种意义上的缺陷。胡适与江冬秀婚姻好坏,他人说起来容易隔靴搔痒,但胡适应酬太多,自己的学术工作和社会活动也要做,而江冬秀不少时间在麻将桌上,未免减少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胡思杜惨死大陆的悲剧因素很多,家庭教育之缺失,在这里面有没有一分原因——胡适影响了万千人,独在左倾思潮弥漫的时代无法影响自己儿子的价值选择,这里面可解释的意蕴太多了——值得人们思考。看了赵元任的家庭之乐,1939年胡适在驻美大使任内给江冬秀写了封信:“我们都不配做父母,我们都不曾把儿子当作小朋友看待”。意识得到是一回事,做得到是另一回事,这点为人父母者想必都深有体会。      四、还需纠正的讹传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一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并非完美无缺。如上所举《胡适与钱玄同》一文就有一些可正误的地方。关涉到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书籍,常常提及“打倒孔家店”的事情,很少有人怀疑“打倒孔家店”之说法的有无。为了写作拙著《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我查了不少原始文献,至今没有查到“打倒孔家店”的原始出处,更不知为谁所说。后来在《国家历史》杂志上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http://history.huanqiu.com/people/2010-02/720342.html)一文,真是于心有戚戚焉。对于“打倒孔家店”一说,大陆上以讹传讹者固然不可胜数,如冯友兰在五十年批判胡适时曾说胡适:“他也说是跟着别人打倒‘孔家店’,可是实际上他是‘孔家店’的保护人。”(转引自《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P40)冯在这里想剥夺胡适“打孔家店”的发明权,以便不把他说成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却讹成了“打倒孔家店”。      但海外一些研究五四和胡适的重镇如余英时等,讹传的也都是“打倒孔家店”。与胡适多次通信的陈之藩说:“先生(胡适)五四时打倒孔家店的想法现在是否有些商榷,有所修正,如冯友兰先生似的。先生说的善未易明,善未易察是什么意思?”(《陈之藩文集》一之《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第二封P45,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陈是一位科学家,行文做事也特别严谨,读胡适著述甚多,依然袭用旧说。“批评胡适‘打倒孔家店’的人何止千百,在这里他独举冯友兰而不及他人,正可以看出他很在乎冯是不是了解他的意思。”(《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P39)我们不说批评“打倒孔家店”正确与否的问题,关键是,根本没有“打倒孔家店”一说。“打倒孔家店”之讹传是由胡适给《吴虞文录》作序,说吴虞是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之名言而来。且不说“打倒”是个完成时,“打”是个正在进行时。大家都知道胡适以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著称,但根本没有多少人想过胡适会不会把话说满到孔家店已被“打倒”的地步。虽然这只是个小细节,传讹以至习非成是,终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纠正的。      2012年8月15日至16日于成都      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2_08/16/16860514_0.shtml   

阅读更多

冉云飞 | 推特微博荐书之91至135本(附前90本)

作者: 冉云飞  |  评论(3)  | 标签: 推特 , 读书 冉按:冉氏荐书是我在推特和微博上,为了满足一些朋友寻书之需,而罗列的自己已经读过的书籍目录。这些书籍于我大抵都有相当之价值,但是否能给予朋友们同样的价值,则未敢自信。不过,我的推荐只不过是替大家打开一扇窗口,至于你看到了什么风景,有什么样的议论,与我相同否,则不是我所考虑的。如有契合,自是好事,如有不同,亦是自然。读书贵在自适娱己,同时亦能为社会的良性演进,做一些微小的功课,已属相当不易。每荐书45本,我都会将其辑录起来,以方便那些不能时常跟进看我荐书的朋友。2012年3月13日16:02分于成都 91李洪林《中国思想运动史:1949—1989》(天地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和亲身经历,将四九年后四十年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遭整肃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虽然还是很感有些阶段深度不够,但作为想了解大陆四十年历史真相的人来说,仍不失为值得推荐阅读的书籍。 92侯凤菁《燃烧的多瑙河:匈牙利1956年事件真相》(新华出版社2009年)1956年匈牙利事件对反右乃至文革的爆发,都有极深的影响。但对此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何以对中国当代史有如此深的影响,则大多语焉不详。 @肖雪慧 老师曾荐此书谓,中共在对匈牙利事件上比苏共要强硬铁血得多。 93李又宁主编《胡适与国民党》(约纽天边外出版社1998年版)是书由台海两岸学者刘绍唐、杨天石、蒋永敬等人的七篇研究文章结集而成。胡适与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陈光甫等的关系均在研究之列,这对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胡适有参照作用。胡适遗产还很多地方待掘。 94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1998版)高尔基于苏联专制有许多讳饰和奖词,但他强力抗争过,本书就是明证,而不像郭沫若完全无条件输诚。“文化的真正本质和意义在于从心里厌恶一切肮脏的、卑鄙的、虚伪的、粗俗的东西,一切贬低人和迫使人痛苦的东西”。 95《李劼人全集》(二十册,四川文艺2011版)李劼人是夏志清、司马长风等都未曾论及的一位二十世中国重要作家,他在长篇小说、翻译、成都研究等方面均有卓异贡献。全集有包括向党交心、大饥荒时书信在内的四百万字是第一次面世,从文学、文献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96兰格《希特勒的心态:战时秘密报告》(中央编译2011版)像希特勒这样大规模的人类灾难制造者,应该引起多方的关注、研究,以便尽量避免类似灾难的再度发生。我的意见是,每个恶魔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乌合之众。希望中国学者能用如此方法,更多地探索中国本土人物。 97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山东画报2007版)像老舍听命于官方的宣传并为其涂饰,而又惨死于文革者,何其夥矣。但无论如何惨死,在我们的视野里大多是一团浆糊,傅光明对老舍之死的追寻是迈向真相的一步,正如著名作家乔伊斯所说:历史是我正努力从中醒过来的一场噩梦。 98《金大钟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中央编译2011版)金大钟一生用毅力、勇气、耐心、慈悲来为韩国的民主自由而奋斗,他践行民主自由而超越个人恩怨,当上总统后特敉昔日追杀监禁他的政敌全斗焕、卢泰愚,并为几乎整死他的朴正熙扫墓,为弥合韩国社会的伤口做出了巨大努力。 99柯兹纳《米塞斯评传:其人及其经济学》(上海译文2010年版)以前也读过一些关于经济学的书,但认为没有读这本《米塞斯评传》给我的开窍感。米塞斯用消费者主权、企业家的动态竞争等观点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经济,从而在维护自由社会上迈着更加坚实沉稳的步子,这是人类文明的幸事 100张忠栋等主编《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资料选编》(十卷本,唐山出版社1999年版)这是台湾自由主义和胡适研究者张忠栋在生命最后时刻贡献给研究中国自由主义历史的人们一份大礼,本书分什么是自由义、基本自由与人权保障、自由经济的主张、民主.宪政.法治等十大部分,资料搜罗详备,堪资研读 101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中央编译2004年版)布兰察德通过社会反叛者、未掌握政权的胜利者等四个部分论述了包括马克思、甘地、孙中山、格瓦拉、卢梭、托落茨基、托尔斯泰等人,这些人物在心理学的烛照下,肯定能让你看到与你此前所意想不到的解释 102罗尔纲《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忆》(三联书店2006年版)罗尔纲受教于胡适,打下了他做学问做人的根基,书中那些如沐春风的记录,在“谢本师”风潮总体上比较盛行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给人一种难得的教益。我们更可以从胡适对吴晗、千家驹这样的左倾学生的提携上,看出其师范之一斑。 103约翰.范泰尔《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贵州大学2011年版)在平安夜,给大家推荐一种我正在读的这本书,信仰自由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之间的关系和历史,此书阐述较为清晰。此书由@张大军10 兄翻译,他在政治学、社会运动和信仰自由方面都有不错的造诣 104阿考斯、朗契尼克《病夫治国》(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本书分析了二十世纪27位“病夫”,如希特勒到毛泽东是如何治国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见解,但你可以想想别人为何从你不曾想到过的角度加以分析,总可以丰富你思考问题的路径,避免陷入被愚弄的牢笼而不自知,这就是求知的力量 105《李慎之文集》(上下,2004年内部印刷)本书是李慎之先生晚年读书、思考中国历史及现实问题,并结合他自身经历及走过的曲折道路的结集,对研究“真头真”知识分子及相关思想历史,有标本性的意义。集中的坦诚、勇毅、洞察力所在多有。其中如《风雨苍黄五十年》,可称十年来名文。 106金雁《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北京大学2011年版)秦晖、金雁夫妇是研究切实学问、说明白话的学者,既有做学问的扎实,也有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关切。本书对大家了解被官方主流传媒妖魔化的苏东波转型,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对民主自由有更坚定的认同 107寇延丁《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我们时常说建设公民社会,但我们不少人对志愿者和NGO的认识还是停留于好人好事的认识基础之上,对公民社会的建设意在最终达成民有民享民治的效果,没有深切的体认。本书就是从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探讨了一切改变怎么从自己开始 108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伯林作为二十世纪有名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对极权时代俄国文化的观察敏锐、细腻,对返观当下的中国文化不无裨益。他认为:“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109《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广西师大2004年版)这是波普尔思想的普及版,相对于《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更容易读懂。其间对马克思和希特勒等,亦即对专制的思想来源和实际运作都有相当深入的批评和反思,使初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效。 110@肖雪慧 《守望良知:新伦理的文化视野》(辽宁人民1998年版)这是一位二十三年不能登讲台的学者对于伦理学的思考,但她从来不曾放弃过自己对普世价值的追寻。周辅成先生在序言中说:“这是一部使道德理论密切联系开放社会经济实际的创新之作,也是一部使伦理学密切联系新时代哲学的著作” 111传知行研究所主编《“黑车”司机访谈录》(内部自印2011版)中国的出租车管理制度是人为的限制出租车自由竞争,以损害乘客、司机的利益、维护出租车管理者利益的,其间发展出像上海政府利用钩子整治举报黑车而致杀死人的惨案,其根源在于@郭玉闪 兄所说的“可以杀人的制度”。 112冯客《毛泽东的大饥荒:1958—1962年的中国浩动》(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冯客用1958至1962年的时段划分来打破“三年大饥荒”的说法,明显更为准确。但我认为冯和其他著述对四九年后NGO的消失(皇权下县)、户口制度等方面于此浩劫的影响尚未触及,可以考索的空间依旧相当大 113舒尔茨主编《心理传记学手册》(暨南大学2011年版)是书分为如何撰写心理传记、艺术家和心理学家及政治家与心理传记学四编,由心理传记领域的名家撰写,分析了猫王、普拉斯、弗罗伊德、尼采、埃里克森、拉登、小布什等人,对于了解个体的人之心理成长和转变,益助多多。 114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对胡适早期成长的传记,史料很多,立论审慎,不少为此前论胡所未有。特别是江说胡用《四十自述》对早年心路历程的重构心态及对名人回忆的态度,值得传记和史学研究者重视。 115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此书在谣言研究上虽没有方法论意义上的贡献,但我认为研究着实的中国问题,还是值得阅读的。你能想到五十年代毛人水怪、割蛋等谣言的传播与苏联的关系吗?我们未知的历史还有很多 116黎安友《中国政治变迁之路》(巨流图书公司2007年版)作为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黎氏对中国的研究与议论,深刻清晰,颇具洞见。在由台湾清华大学邀请其所做六讲中国讲座结集而成的《中国政治变迁之路》里深入地探讨美、中、台三者的关系,并用《中国研究四十载》回硕了与中国的学术渊缘 117中共杂志社编印《大陆地下刊物汇编》(第十辑,中华民国71年版)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状况,不研究地下刊物,是不可想像的。我虽然搜了不少原始材料,但与台湾中共杂志编印的这个系列相比,还是不值一提。此辑有今天、四五论坛、沃土、科学民主法制等刊物的内容 118金纲编著《鲁迅读过的书》(中国书店2011年版)从《论语鼓吹》到此书,都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以及做学问的扎实与严谨。鲁迅的思想谱系一直众说纷纭,但我认为弄清他藏读了些什么书(如此前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出的《鲁迅藏书研究》),是研究鲁迅必须的基本功和前提。 119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如果你不曾读过谢幼田的《中共壮大之谜》,不知道抗战后期某党利用国民党正面抗击日本而遭重创时,努力扩张而成就一党伟业,那么看看这书就会让你茅塞顿开。 120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上下,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储安平的“党天下”是对党治天下最为剀切的评论,他主办的《观察》周刊抒写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言论自由的历史。他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遭遇,是知识分子中国悲惨命运的缩影,本书是目前为止其言论汇集比较全的集子 121商友敬主编《过去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所说的“过去的教师”大抵是指1949年以前,与当今的教师对比起来就有意思了。我认识一些好老师,但我看到了更多的糟糕老师。在下以为老师们最好看看这书,一个不热爱学习的老师不可能教出热爱学习的学生 122《戴晴文选》(2011年内部自印)凡是读过《储安平与党天下》、《张东荪和他的时代》的人,无不为戴晴对史料的极力搜罗和问题敏锐的捕捉所打动。她这七十年几乎与中国的跌荡坎坷相始终,其中的小册子《三峡!三峡》更是反对三峡工程的有力声音。这本散篇结集的文选值得阅读 123@狄马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看了狄马的文字,听过狄马唱歌,你就会难以忘记。为什么呢?用他自我调侃的话来说:我是唱歌里文章写得最好的,写文章里歌唱得最好的。他平静地挑战权威,理性地传播常识,激发你不懈的思考和活着的趣味。 124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我虽非隶属任何宗教的信仰者,但我对许多宗教一直以来有持久探索的兴趣,比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一直是我所关注的。谢氏此书虽没能解我所惑,但比那些对此回避的人,却要精进不少。 125管仁健(网名“小瓜呆”)《你不知道的台湾.国军故事》(文经社2011年版)当我们也可以像台湾朋友一样思考和批评军队里面的离合悲欢、苦痛黑暗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才有真正的希望。是书通过国军个案、通案、劳军、军纪故事展示了台湾戒严时期我们未曾知晓的历史 126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1998年版)有历史感的人,才能真正看清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应将四九年后的历史统贯来研究的因由。五七反右关涉的大多是知识分子,故被提及和研究的较多,但即便如此,许多史料料亦有待挖掘,朱正这书迈出了一小步 127笠原十九司《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社会科学文献2011年版)外交部与一些不理智的发言者,都主张南京大屠杀毋容置疑不需讨论,这样的国家和民众,徒有血勇而不知以理服人,难怪别人轻看而抵赖。连南京大屠杀争论历史之来龙去脉都是日本人所作,夫复何言? 128邵建《胡适与鲁迅: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胡适与鲁迅在思想路径、为人处世、政治见解诸方面都有许多不同,本书有深细的探讨。鲁胡说有交往有纠葛,他们的分歧甚至预示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所走的不同道路,至今仍在不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129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大2004年版)这部由刘军宁、秦晖、肖雪慧等众多学者批评狭隘民族主义的文集,至今仍值得推荐阅读。特拈出@王小山 同学当年封底推荐语:“爱国主义不应成为丑陋行为的遮羞布,民族主义也不是流氓的避难所”。 130周孜仁《红卫兵小报主编自述》(溪流出版社2006年版)相对不少文过饰非的文革亲历者来说,作为《815战报》主编的周孜仁希望自己的回忆“真实地,负责任地,为那页可怕的时代履历表填写一行注脚”。对文革没有认真的反省和研究,民众和民国必然还会再次付出惨痛的代价。 131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江西教育2003年版)这是一本比较全面梳理胡适思想的的书,但我认为研究胡适思想,不能只从传统的打捞史料的文史功夫上着眼,不可没有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维度,否则很难比较清晰地认识胡适的价值 132巴巴拉.德米克《我们最幸福: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台湾麦田出版社2011年版)谁要是不知道中国曾发生过的事情,那就请你看这本书。什么叫独裁社会,就是连最基本的需求包括接吻都不可思议的社会。我真是希望你在自由的情形下理解那些人是多么卑微且值得悲悯 133王实味等著、沈默编《野百合花》(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这是由延安整风、批胡风运动、反右运动、文革时被整肃的一帮知识分子文章的合集,既可以从中看出官方的整肃路线图,同时也可视作知识分子的苦难史。如果与李洪林的《中国思想运动史》对读,更能收到应证之效 134朱凌《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是书叙述湖北潜江姚立法十二年屡败屡战,最终当选而在人代会上喊出“我反对”的传奇经历。姚批评政府不留情面,为民众维权,真正做到了一个公民推进民主的可贵努力,不像2会雷人代表辞典里从来没有“我反对” 135蔡文彬主编《赵紫阳在四川》(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他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八十年代的改革,特别是关键时刻的仁慈,使民众和历史必将记住这个人。记住这个人的方式之一,就是整理和了解他的历史,无论对错,不为尊者讳,以为这个国家留下点可贵的政治遗产。 附1至90本网址:http://tufeilaoran.blog.163.com/blog/static/65079305201110277410786/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冉云飞的最新更新: 不会做父母的中国人 / 2012-07-19 11:16 / 评论数( 5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4条(41) / 2012-07-09 23:05 / 评论数( 9 ) 只有来不及的爱 / 2012-06-18 11:24 / 评论数( 14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2条(40) / 2012-06-08 12:11 / 评论数( 9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57条(39) / 2012-05-01 23:33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冉云飞 | 我们需要思考的武器

作者: 冉云飞  |  评论(14)  | 标签: 教育 , 书籍 冉按:这是刊发在《教育家杂志》今年第三期专栏上的一篇书评,说话和写文章有没有逻辑,不是件小事,希望朋友们切勿等闲视之。若是能稍懂点逻辑学,就能抵御许多花言巧语的说辞与骗局。故我一直主张在大学里应该开设公共逻辑课,从形式逻辑到数理逻辑,从亚里斯多德到弗雷格,都应该学一学。若是学了这些东西,再来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你即便不知他们如何捏造数据,亦可轻松看出官方宣传荒唐到何等的地步。2012年3月21日14:58分于成都 我曾说中国教育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直观的问题,就是使人不爱学习,不会思考。有人或许会说,思考有什么了不起?不思考还要好些,少些痛苦。这种看上去聪明的驼鸟型人物,以为不思考,痛苦便不存在,成了许多人不思考的托辞。其实苦难乃至痛苦这东西,不管你思不思考,它都存在着。以为不思考就没有痛苦,其实正是不会思考的结果。不会思考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人云亦云、跟风起哄自然是不会或者不愿思考的,但就是许多看上去振振有辞的人,其思考方式也颇成问题。一来受制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开放的心态,缺少求知寻真的精神,却深陷在自己的认知茧室里,不能自拔。他人有理有据的批评,反而成为他深闭固锁、固执己见的证据,从而变成自我错误观点印证的奴隶、裹足不前。 在我看来,没有思考能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逻辑能力,这是一个比什么都重要的判别指标。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逻辑之人事时常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大字不识的人都常声称“我代表全国人民”怎么样怎么样,一个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参加,与很多人八杆子挨不着边的事,在电视台都会被称之为“全国人民又掀起了什么高潮”,一个根本没有差额的“选举”,会被说成毫无逻辑且充满语病的“等额选举”等,可谓不一而足。如此随意滥用代表、滥用全称判断、不成为选举的“选举”,居然通行中国而无阻,没有人觉得荒谬,皆仰赖我们没有基本的逻辑训练之赐。 就我所知,国内研究现代逻辑做得比较好的学者有王路等人,但写通俗的逻辑学介绍的学者有谁,我就不知道了,幸好我读到了美国学者伯纳.派顿的《身边的逻辑学》。比如“全国人民又掀起了某某高潮”,你只要找到一个人没掀起高潮,你就可以断定这个概括为伪,一个命题总能找到例外的概括,那么这个命题就是个不成立的伪命题。换言之,在概括一件事情的知识运用中,正如派顿所说“在知识运用上,‘所有’与‘绝不’是过度概括的术词。说出‘所有’与‘绝不’的人通常要自负风险”(P25),为什么要自负风险呢?“满受损”包括把话说满,不留余地,不仅犯逻辑错误,而且常常会因此而遭受实际的损失。可以说,你见着那些判断句里有“所有”与“绝不”的判断,就要多个心眼,这里面可能有坑爹的逻辑大漏洞,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可能就是为了忽悠你。 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大多知道鸡叫后不久,天就要亮了,甚至有可能接着太阳升就起来了。但你若据公鸡鸣而得出太阳升的结论,把公鸡鸣与太阳升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看成是因果关系,即公鸡鸣造成了太阳升,这就是实足的思考错误。再说得清楚一点,公鸡鸣不是太阳升的必要条件,公鸡就是杀光了,太阳还是照常升起,也就是说公鸡鸣和太阳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这样的错误在逻辑上被称之为犯了“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错误,可是这样的错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层出不穷。比如你去寺庙烧了一炷香,你的病突然一下子就好了,你就会认为这与你到寺庙去烧香有因果关系。其实你烧香的事实和病好的事实,除了时间上相关外,你一定认为这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那只不过一种片面的证据拣选,是犯了“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逻辑错误。 还有更离谱的,比如一个据实调查的记者通过质检,报道出三鹿奶粉是地地道道的毒奶粉,而消费者却相信被三鹿奶粉所操控的专家之辞,称其无毒,这就是典型的不诉诸对错,而是诉诸权威论证,来掩盖事实真相。诉诸权威论证往往是犯逻辑错误的常态,这就像不问是非,而辩难者却大搞人身攻击,诉诸人生攻击一样,都属于逻辑错误的常例。像这样荒谬且习见的错误时常发生,其问题在于如派顿所说“大多数不正确、无逻辑、虚假、错误、不合理、有瑕疵的思考,源于思想懒避惰”,因为“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简单的方式”。派顿在《身边的逻辑学》一书里,频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来阐发我们并不悉知的事关逻辑的有趣道理,从而达到启愚开窍之功。 多年以前,《南方周末》曾报道过东吴法学院和朝阳法学院的历史,以及法学一科在四九年后诸多不公的遭遇。其实在我看来,四九年后中国的社会科学里摧毁得最厉害,且至今没有恢复原气的学科是逻辑学。当今一些学校学哲学的人所学也多是古典逻辑,而对弗雷格以降的现代逻辑所知甚少。在我看来,“逻辑学常识”应该成为中国所有大学的必修公共课,但令人遗憾的是,正是这样的课程不受各方人士包括学生的待见和重视。没有逻辑的基本训练,表达问题、辩难对话,都不能有效展开,造成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从而增加生活的交易费用和扯皮成本,伤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伯纳派顿《身边的逻辑学:我们有大脑,却为什么不能清晰思考、理性生活?》(中信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011年12月27日于成都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4 个评论 冉云飞的最新更新: 不会做父母的中国人 / 2012-07-19 11:16 / 评论数( 5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4条(41) / 2012-07-09 23:05 / 评论数( 9 ) 只有来不及的爱 / 2012-06-18 11:24 / 评论数( 14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62条(40) / 2012-06-08 12:11 / 评论数( 9 ) 推特微博“三有”语录57条(39) / 2012-05-01 23:33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