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书评|陈某非法翻译出版《每日的工人阶级史》案宣判
“51人”项目是诞生于艺术展览“上海双年展”的独立艺术计划,负责人为陈韵,是一个自发组织的学习、交流、反思和社会服务的场所,位于上海的一个工人阶级和移民组成的社区。2022年,“51人”翻译出版《每日的工人阶级史》。
阅读更多口袋罪“非法经营罪”受害者耿潇男
口袋罪是中国刑法学界对于某些构成要件行为具有极大开放性的罪名的俗称,这些罪名往往界定不清、外延模糊以至于难以界定有罪与否的罪名,因此被形容成一个“大口袋”,什么行为都可以往里面装。该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刑法学界流行,往往指代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流氓罪、投机倒把罪和玩忽职守罪。之后,中国刑法进行了多次修正和改革,旧的三大口袋罪已经不再,然而又出现了新的口袋罪,比如“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等。
在实践过程中,这些罪名往往成了中共当局打压异己、迫害异见人士的工具,因此饱受诟病。知名的“口袋罪”的案例有“赵连海案”、“张展案”和“耿潇男案”等等。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支持我们
发布者不忘初心 | 9月 23, 2023
“51人”项目是诞生于艺术展览“上海双年展”的独立艺术计划,负责人为陈韵,是一个自发组织的学习、交流、反思和社会服务的场所,位于上海的一个工人阶级和移民组成的社区。2022年,“51人”翻译出版《每日的工人阶级史》。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7月 6, 2023
吉林省一村民未经审批,在村边一条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总共投入超过13万元。为收回成本,他让过桥村民、路人自愿交费,被当地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处罚并强制其拆桥,后又因建桥收费构成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阅读更多发布者桥 | 3月 3, 2023
当一个法条的存在,在法律体系内部会造成逻辑上的矛盾,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会被滥用,那么一定意味着这个法条本身是存在着问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废除寻衅滋事罪比消除它的模糊性会更彻底,而且也更直接一些。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3月 2, 2023
朱征夫认为,寻衅滋事罪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但其种种弊端时刻侵蚀着法律的根基,其模糊性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权利义务的合理预期,也会导致执法机关选择性执法。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6月 30, 2021
《港区国安法》实施一周年,与其说香港长期以来引以为荣且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赖以生存的普通法制度,让国安法遭遇过什么障碍,倒不如老实承认:国安法贯穿普通法,利用普通法的程序和尚有公正形象的法庭,成功植入香港法律体系,赋予执法者、检控者近乎无上的权力和正当性(legitimacy),同时也让司法机构要不断为之制造判例、写就判词、歪理说直。若在此时仍然模糊笼统地谈“坚守法治”“法律与政治区隔”,尤其是强调处理政治检控的“法律专业性”,无疑是装睡之举,更是消极地附和了政权,助长“依法暴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