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棱镜”的反射

考验中国右派公知的题目来了。 9日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自曝身份,承认他揭露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受害者”雷政富

《赵红霞一案已移送检察院,雷政富被勒索300万》的消息,昨天下午一经人民网发布,即成为各门户首页力推消息。根据报道引述:“肖烨、许社卿、严鹏、赵红霞等六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重庆市公安局移送至检察院,...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徐达内:媒体札记——“公知”污名化

   红十字社监委里那16位名人押上了自己的声誉,恐怕也很难立即打消民间对官办慈善机构的“有罪推定”,甚至就是“故意污名化”,强调“不能去官方化”、希望“级别高点”的说法一经报道,更是导致骂声加码。与此相比,李承鹏在网络舆论场上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经由本次雅安地震救援行动,他的意见领袖朋友和追随者们更加赞赏他的“行胜于言”。   正是这种一呼百应的信任,使得网民们义务帮他重贴那份屡遭删除的《一线报告》,扩散对“官僚作风”和“五毛党”的斥责,并“拜托下次把学校修坚固点,拜托救援时别只看得到国道和县城”;也正是这种压倒性的信任,使得当他的伙伴@成都-石龙发布控诉:“据说某报要来搞民间NGO的负面新闻,派出记者跟随@李承鹏前方团队偷偷搞录音的把戏。除了这些,还在救灾物资里给我们偷偷夹带了200箱过期的某敏感品牌牛奶,今天成都仓库还收到曝光奶粉,就算我们再小心,也是防不胜防。”这番控诉后,虽然尚无具体指证对象,但已经有一众微博大V集体声援。   毫无疑问,经过雅安救灾这7天,李承鹏的公众形象再次获得正面提升,他本人面容憔悴昼夜无休的现场画面,甚至比那些援助物资数据更加深入人心,更加让那些曾经讥其只会“放嘴炮”的批评者哑口无言。   “我觉得对李承鹏老师这样的活动型公知的态度,应该就是对职业政治家(贵国还没有)的态度。对他的言论和文章尽可嘲讽,政治理念有分歧更可争论。他开工干活,推动社会向好,那就该支持。至于‘出名’,那是职业收益,跟卖东西收钱是一个道理。商人重利天经地义,政治家博名自然也理所应当”——从过往言论看,都市周报新闻总监耿清华不能算是“李大眼”的粉丝,但他在4月21日的这段微博评价,却也说服了不少同样曾认为@李承鹏难逃“作秀”之嫌的人。   @张晓舟就在点头称许。他转发@耿清华之论,并备注“我有一篇小文提到这个问题,意见相似”。   这篇小文应该就是指为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所写的《帮人民群众打飞机》。他4月16日通过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表此文,当时雅安尚未地震:“李承鹏这样的公知当然非作业本之流可比,但是他更多地只是诉诸正义批判的道德感召力……特权车、形象工程、毒牛奶是该骂,但请问特权车、形象工程、毒牛奶和城管究竟有什么逻辑关联?李承鹏又痛骂官员‘他们只懂二奶的风情,不懂城市的风情’,但请问二奶跟城管究竟又有什么逻辑关联?为什么要拉官员的二奶为城管陪斩?李承鹏更满足于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义愤,这就是这类时评广受欢迎的关键所在: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是推倒多米诺骨牌,是导火索,是引爆民情,不管怎么离题万里,中心思想九九归一,就是:万恶的天朝呐。于是乎,不转不是中国人。”   “道德pose和煽情pose,是微博的两大必杀技”——作为十几年前与李承鹏齐名的足球评论员,张晓舟将他的老相识讥作“情识阶层”代表人物:“‘情识阶层’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抒情时评。我绝不否认抒情时评对大多数民众的启蒙作用,但其最大功能其实还是——帮人民群众打飞机。”   尽管用了“打飞机”这个词来形容“公知”们在意见市场上的操作技巧,但张晓舟总算是没用一个更加粗俗的词——“装逼”。   倒是@央视网新闻用了,并掀起了一小波不大不小的惊诧。也是在4月16日,这个代表央视网新闻中心的官方账号发帖《“社交装B”毁了微博》:“分析指出,用户在受众个体清晰时,发布的信息是真诚的;在受众个体模糊时,具表演性质。在新浪微博上,公共知识分子的表达被认为更多是‘社交装B’而非传递真相,公众消费的更多是情绪而不是真相。评论称,‘社交装B’和情绪化正摧毁新浪微博。”   虽说“装逼”“装B”之说,在百无禁忌的微博论坛上,早就谈不上难以启齿,但因为这次说出口的是拥有央视身份的官方账号,顿时引发关注。批评者中,客气的是斥其与去年人民日报上出现“?潘?rdquo;一样,是以中央媒体之尊行语言粗鄙化之实;不客气的,正巧就是以@李承鹏为代表:“请问央视网:我们索要官员的财产真相时,是你说的装B吗?我们批评动车追尾不该掩埋车头,是装B吗?我们认为人人应有公平的机会,是装B吗?我们希望新闻联播多说点真话,是装B吗?说到装B,宇宙无能出央视其右。”   想来,负责@央视网新闻账号运营的编辑,多少会对这番反响有些意外,一个多小时后连忙发布声明:“本意是引发讨论而非众怒。我们抱着商榷的态度,不代表赞成某个立场。尤其不赞成某种意义上的冷嘲热讽”。并且,特意附上原链接,以强调原文引自《“社交装B”毁了微博,危及微信?》。   原文确是来自搜狐IT频道。因为有了“央视”的加持,这篇本来并没有出现在其门户首页的作者文章,获得了包括竞争对手@老沉在内的格外关注:“中国儒家文化的主要核心是‘入世’,也就是倡导主流人群追求功名利禄。这样的倡导在社交媒体上的体现就是,传播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名利’,而不是让受众获得真相。笔者称之为‘社交装B’。新浪微博是这种文化的的典型展现,公共知识分子的表达越来越多地是为了获得‘名利’而不是传递真相,公众消费的更多的也是情绪而不是真相。”   微博三年毁公知。“公知”这个群体,虽然理论上左右皆可,但被普遍默认为是指以批评政府为主业的自由派知识分子。140字的微博低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针砭时弊的能力或感觉,公知的队伍也就越扩越大,从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首推时定义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迅速膨胀为包括商人、作家、记者、专家等各类人物在内的集合体。如果说硬要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在“频繁批评”,对象尤以官员品行和世道人心为主。   在这个充满各式怨念的中国社会中,这种通过只言片语甚至段子来实现的“通俗化”批判方式,为公知们迅速赢得巨大声誉,在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李开复、@薛蛮子、@任志强、@郑渊洁、@袁裕来律师、@徐昕等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主要就是因其发言批判性而非本身职业。   但也因为他们乐于发言、急于发言,难免暴露出疏于求证、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等漏洞,一个稍显刻薄的评价就是,在公知眼中“一切都是体制的错”。不仅是“自干五”自始至终在嘲讽公知“造谣传谣”,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本的追随者也开始失望于公知的“千篇一律”和“书生意气”。再加上队伍膨胀后的确出现了言行不一的“败类”,“公知”一词近年来已经愈发成为贬损称谓,甚至被攻击者有意“污名化”,连真正可堪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人物亦避之不及。   一声“装逼”,正是向公知断喝。所以,尽管李承鹏已经因为实际救灾行动而洗刷了对其“只会批评”的诟病,但在@不沉默的大多数这样的左派人物看来,究其动机,这也仍然是“装逼”一种:“@李承鹏等公知去充英雄作秀,实质上是宣扬和传播一种对体制内救灾的不信任,他们依赖、消费和预期的就是这样一种社会负面情绪……国家和军队救灾,大眼就可以批评,丫去作秀添堵,别人批评就是挑战人民道德良知和自助力量?道德就是装逼,是吗?”   就是这样,有关“什么是装逼”、“谁在装逼”的争论,虽然因为突发雅安地震而被一时淡忘,但却又能转世重生,并势必延续。   回忆5年前自己为南方都市报撰写社论的日子,@宋志标昨晚感慨:“汶川地震那会,应该记住的面孔太多,合到一起就是死者的面孔……芦山地震的印象,就数李克强与李承鹏最脸熟。但也不便于直视,总觉得二李有哪里相像。雅安地震很像是一场没有受害者的地震。哪怕再怎么拔高,也不过是阴谋论的级别,够不上戕害。两场川震,遇上了两拨完全不一样的国民。老实说,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事。”   是不是,微博三年历练,我们都已经学会了“装逼”,学会了消费?

阅读更多

徐达内:媒体札记——雅安平安

5年后的现在,中国人有了微博。   面对“4.20”四川雅安地震,在过去两年中羽翼渐丰的社会化媒体,已可一马当先地引领舆论,传播讯息、提醒安全、表达祝福、加油鼓劲、发动募捐,以及指责嘲讽。   回想2008年5月12日,那场势必要刻入一代中国人记忆中的“5.12”汶川大地震,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和门户网站传播,最多是加上手机短信彩信。当时,类似于今日微博的工具只有饭否与推特,其影响力不及今日移动互联网之万一。   昨天8时03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凭借自动测定功能,发出雅安地震的消息;3分钟后,@成都晚报就以一句“地震了?吓死了!”证实了四川人的感觉。8时08分,位于雅安芦山的微博用户@meaningless_批话多传出了震中的第一个声音:“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   随着8时14分国家地震局正式宣布震级为7.0级,人们在这个原本安逸的周末上午渐渐明白,这并不是5年来那些最终并未造成重大损失的小级别地震,而仿佛是“5.12”重现。“怎么又是四川?”——同情和悲伤一瞬间就淹没了其它任何话题,包括一两个小时前还被津津乐道的美国追捕波士顿爆炸案嫌犯直播。   播报灾情、转发求救毫无疑问是主流。微博的便捷性,使其可以真的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传递信息,9时许,人们已经看到了航拍画面中的震区,房屋明显出现坍塌。搜狐等在自家平台上开通的寻人专题更是成为热点。按@闾丘露薇此后的点评来说就是:“看了几个现场记者的直播报导,得不到关键信息,比如还有哪些困难,短缺哪些物资等,还不如微博信息来得专业。”   稍顷,以军人和武警为主力的官方救援队伍开赴灾区的消息也已传来,而后更有李克强在习近平委托下乘坐专机前往四川的新闻。带着对5年前汶川地震死亡失踪将近9万人的惨痛回忆,中国人再一次凝神注视,只不过,2008年是坐在电视机前潸然泪下,2013年是微博成为了主场。按照@封新城的感慨就是“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   确实有进步。就像3月以来疫情再袭中国后,人们发现较之10年前的SARS灾难,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已吃一堑长一智那样,在5年后再一次的重大地震考验面前,信息透明度和应对秩序都有了提升——虽然是付出了残忍的血泪代价。例如,从官方机构到万千网民,都在互相提醒非专业者不要再像2008那样蜂拥进入灾区,社会车辆也尽量不要占用通往雅安的道路,以帮助救援队伍可以争分夺秒地抵达。   有一些生命,或许就是因为微博而得以存活。在各路媒体账号和民间意见领袖的页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发灾区求救信息。比如那条“震中心在芦山县太平镇。多人被困。请求大家支援。这里不能打电话,只能用网络……很多人快挺不住了”的紧急呼吁,虽然原发者@N_insanity只有不足5000关注者,但在一众大V的齐力扩散下,转发数24小时内已近10万。   @作业本更是宣布:“我的关注者们如果有在受困震区等待救援的或呼救没有被发现的,看到这条微博的话,可以立即私信我,我告诉你密码以及登录名,你可以直接使用我的微博来发布求救信息。”   虽然“正能量”这样的词语,在中国互联网上平时总是被奚落,但在这场牵动人心的灾难面前,一盘散沙重新凝结为众志成城。   难免有吐槽,难免有猜忌,也难免有炒作。包括一些意见领袖——比如@记者刘虎——在内,在事发之初曾经张贴后来被证明是移花接木的震区图片,批评者质疑这些发布者是在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以吸引关注,以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要在10许带着愤懑心情发布公告:“请大家核实图片真伪后再发送,此时乱发图片造成恐慌者,良知全无。提示大家自重!”   截至昨日17时,微博运营方共接到有关雅安地震的不实信息举报超过260条,其中尤以以借灾区母亲想见孩子“最后一面”为幌子的呼吁转发帖为最,这个被证明是收费电话诈骗者设下的圈套,在@微博辟谣澄清之前转发已过10万。此外,伪造捐款付账截屏图的现象,此时也不请自来。   对地震预报部门的指责亦重新泛起。因为@杨晟峻Johnny_Ye曾在4月7日发布微博,称“天上突然出现了地震云,有种不祥的征兆,预计三至六天在重庆以西南方向有地震出现”,于是,一些围观者大呼其为“神人”,再加上对地震局三公经费数额颇有不满,即便有@果壳网科普“那些地震预测只是一种让人不安、痛苦的娱乐”的知识,仍难消心结,@孔二狗即恨恨地说:“我就奇怪了,既然无法预测,那这个机构存在的意义何在?!”   对中国官方的成见如此之深,以至于就算在这个需要官民同心协力的时刻,也总是会表现出来。作为四川第一名人,@李承鹏因为在昨日午后即宣布“在不添乱的前提下,我组织了一支专业救援队”,但他也仍要最后吐槽一句“收费站,求你别此时还想着钱了”——其实,这个时候,@四川日报已经带来了沿线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的消息。   但也并不能说李承鹏和薛蛮子们是在故意制造一个批评靶子。根据@国境以南CS的微博指控,至少在当天9时前,成雅高速的收费员仍以“没收到上级命令”为由拒绝抬起收费杆,导致应急救灾车辆排成长龙。   这种行政决策速度总是落后一拍的现象,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得到了一个鲜活的证明。昨天11时许,央视与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连线,当这位本地最高官员历数从省委书记开始的各级领导行动时,主播长啸找了个空当,插话说“有关救灾的情况我们可能比你了解的还要更多一些”,进而希望徐书记转而介绍具体措施——在微博上,这一幕被概括为“央视主播打断雅安书记”,长啸一举赢得如雷掌声。   “官员颟顸”的靶子中,又怎么会少了红十字会?这家因为郭美美事件而声名狼籍的官方慈善机构,再一次在微博舆论场中脸面尽失。虽然早在地震发生半小时后即“祈祷平安”,但这个微博账号后面跟上的最多评论又是那个“滚”字。被赋予更多信任的是壹基金,包括@潘石屹在内,多有企业在捐款时宣布指定这家民间慈善组织执行。眼见此情此景,@罗昌平感慨:“地震捐款从红十字转向壹基金,这是五年后的一次民意票选。”   快意恩仇,扬眉吐气。所幸,还是有一些为中国慈善事业困境感到心痛的人们愿意苦口婆心,@王星WX即言:“捐款可以不给红会,但掌声和祝福也该献给红会的救援人员……凭心而论,有着完善组织、充足物资、畅通信息优势的红会是救灾非常重要的力量,红会系统已经有15支救援队赶赴现场,后方有更多红会人员支持,他们同样可敬。”   “少些‘滚’,多些‘赞’,为做事的人加油”——在灾难面前试图弥合社会伤痕的还有@中青报曹林,在这位评论员看来:“这个时候抹黑壹基金,是极坏的;这个时候痛批红十字会,是极不合时宜的。这时候去逼问企业捐多少,也是极不合适的。放下成见和偏见,丢掉平时那种‘找一个敌人去讨伐’的习惯性对抗思维,灾难之下每个人都非常渺小,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不要做伤害救灾凝聚力的事情。”   可是,这种“凝聚”会不会又是另一种挟持?三年来,微博上没有一天少得了对公民批评权利的呼吁,历经了种种有关“多难兴邦”的论辩后,众志成城的气氛并不会真的带来万众一心。微博中的犹豫纠结已然十分明显:他们一方面会积极转发相关讯息,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一方面却又难以抑制地担心,有人正在借此装腔作势甚至借灾谋利。期待真善美,但又顾虑重重。归根结底,历经种种过往教训之后,他们不相信别人——尤其是官员——会真的言行一致。   所以,即使是那位身披婚纱的雅安电视台记者被赞作了“最美新娘”,也一定会有吐槽者认定那不过是“作秀”。   因为发出一幅李克强今天一早在帐篷中“喝粥就咸菜”的画面,@央视新闻亦招致反感——批评者多少已经厌倦了前任总理温家宝式的亲民,更认定喉舌记者是在借机“拍马屁”。   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理念落差,在震后24小时里已经显露无遗。且不说那些在昨天早晨催促央视停止正常节目安排改为灾情直播的声音,就算是那些本没有“原罪”的市场化媒体记者,因为争先恐后地踏上前住雅安的征程,也被越来越多地提醒——甚至是指责——不要去添乱。   《地震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学会冷静?!》和《关于地震和救灾的七个误区》被传阅;@宋英杰贴出记者采访灾民时的电视截屏画面,呼吁“尽量不去采访亟需救治的伤者”;@刘戈叹息:“记者、主持人成了主角,这是中国一大怪”;@谭飞在问:“需不需要那么多媒体在地震灾区,挤占公共资源(交通、接待等)”。   俨然,千里之外的微博围观者,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中流砥柱。被关注的既有灾情,也有官员,还有电视、报纸、门户等一众传统媒体。今晨即有新闻晨报《社交媒体援救提速》、晶报《这次,微博让我们成为整体》对这股力量表示赞许。但听着那些噪声,腾讯也要在今晨首页展示一篇《反思雅安地震社交媒体表现:冷静是最好的救援》:“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有人在Twitter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   尽管不可能跟得上社交媒体的速度,但灾难发生5分钟后,五大门户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确实也都行动起来,头条专题紧急上线,灾情和救援信息昼夜不停实时更新。将自家微博账号头像改为黑白素色后,央视昨天午前开始使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全程直播,晚间新闻联播更是花费22分钟,以习近平李克强指示为头条,聚焦雅安灾情。四川、江苏、宁夏、浙江、深圳等地方卫视动作更快,停播了昨晚娱乐节目后,邱启明在湖南卫视里嘶哑着嗓子,也不肯走下主播台。   昨天下午的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就已是头版通栏宣布地震消息。今晨,各地报章的封面也像是回到了5年前,满眼皆是整版灾区照片、专题专版,以及“雅安不哭”、“挺芦山、在一起”、“我们都是芦山人”的大字标语。在四川,华西都市报把整个封面用于刊登一幅救援者从废墟中抬出灾民的黑白画面,成都商报已经制作一条深切哀悼遇难同胞的挽联。   以打气加油为主旋律。人民日报连刊《雅安平安,中国加油》、《力量,自四面八方汇聚》、《暖流,从五湖四海涌来》、《生命救援:及时、有序、高效》自不待言,都市报也在为此高呼:潇湘晨报《既然无从回避我们就再次面对》、都市快报《再一次大考我们挺住!》、北京青年报《注目雅安,凝聚力量》……东方早报在《从汶川到雅安:从举国关注到举国行动》中宣布:“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再到四川雅安,从初逢巨震时的稍显忙乱到如今的紧张有序,从举国关注到举国行动,5年来,饱经磨难的共和国,在一次次灾难中成熟”;新京报也《在北京望四川,从汶川到芦山》:“从汶川到芦山,从公民理念到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已远胜当年。比起汶川地震,慈善公益组织,对于灾难的反应速度,以及动员规模,都大幅度提高。民间慈善组织壹基金这次在筹款、救援组织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青年报由曹林赞赏《微博让灾难中的人们更像公民》,并允许他公开摘录自己昨日微博:“这时候不要高谈阔论地苛责地震局,习惯性地指责政府如何如何,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也不要盲目地去推崇和神化民间预测。地震是天灾,预测是世界难题,是既有科学和人类理性力所不及的,天灾后当合力凝聚救灾,而少些莫名其妙的愤怒。这时候不要继续批评红十字会,不要咒骂灾后未及时停收费的高速,这只是他们的疏忽,越是这种大灾难,越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宽容。一个网友的话代表着中国人在灾难前的成熟:现在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泪水、惨烈和哀伤,而是感动、坚强和力量,网络让我们感受着这种力量。”

阅读更多
  • 1
  • ……
  • 7
  • 8
  • 9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