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制度

【CDT网语】2021年1月:这个国家没有新闻只有旧事,不停换名字罢了

中国数字时代近年来持续收集“网语”。这些“网语”包括当月网民对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时政讽刺类段子、时下流行语录或者文章中精辟的一句/段话等。我们尤其关注那些正在被中国言论审查制度抹杀的“抵抗的声音”。诚如詹姆斯·斯科特所言:“犹如无数的珊瑚虫形成了杂乱无章的珊瑚礁,无数个体的不服从与逃避行为也形成了自身的政治或经济堡礁……当国家的航船搁浅在礁石上时,人们通常仅仅关注船只失事本身;他们没有注意到,正是大量微不足道的行为才是造成失事的原因”。

阅读更多

基本常识 | 删除记忆2020

疫情爆发之初,钟南山院士因“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的敢言而积累了空前的声望,新华社试图利用其权威专家的身份来安抚人心,在报道中借钟院士之口预言“疫情在一周或十天内达到高峰,不会再大规模地增加”。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前新浪微博内容审核员专访:中共如何打造网络“真理部”

交接班结束,散会,每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打开后台,每一个电脑都是一模一样的,多年后,刘力朋回忆那会上班的情景,依然感到有些恐怖:“每一个人都在一个格子间,屋里没有别的声音,只听到滚轮刷刷刷往下翻页,时不时会停几秒,然后就是鼠标哒哒哒的点击声,这是在删除内容。如今回想有些可怕。”

打开后台,系统已经进行用“敏感词库”进行了第一遍机审。他说:“有一些高危的敏感词,如果踩中了会直接进到删除的状态,然后人工审核;低危的敏感词,踩中后是一个默认通过的状态,有先审后放和先放后审两种策略。”他说,一些高危敏感词是绝对要删除的,比如六四和法轮功,然后每天都有一些新闻事件如何处理,每个班次,他们都会留下一篇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将如何审核微博写得非常清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