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

法广 | 美国动向: 小悦悦悲剧与“好撒玛利亚人”法

这个词源于圣经。新约《路加福音》记载了耶稣讲的一个故事,说一个犹太人遇强盗受伤躺在路边,同为犹太人的祭司和路人不闻不问,反而得到一位被犹太人视为异教徒的撒马利亚人救助。基督教文化用这个故事表彰和鼓励见义勇为者。很多国家制定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即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法律,以防善意救助他人者意外受到伤害,使他们不必因为做好事而背负法律责任。有的国家还规定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救助他人是公民的义务,德国甚至规定身在事故现场却不提供协助是违法行为,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在考虑制定类似的法律。在美国,这样的事情属于州一级的管辖范围,各州都订有类似的相关法律。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将由立法机关加以修订。 CNN报道,为什么当今中国人见义勇为这么难?可能有许多解释,许多可能性。有人指责法律与规定的缺乏,有人认为是中国教育体制在灌输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方面的失败,还有人认为是“精神空虚”所致。专家指出,当13亿人忙着赚钱,争先恐后往经济和社会的阶梯上爬的时候,许多人发现他们在精神上是无依无靠的。 CNN选载了一些读者的反应,其中一位说, “我不知道在中国是不是普遍漠视生命?还是因为这是个女孩子的缘故。大家都知道女孩在中国不受欢迎。我想知道在中国那些漠视受重伤女孩的人们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但该报道引用中国观察家雷纳德星的话说,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他引用了1964年发生在纽约皇后区的基诺维斯案,当基诺维斯被追杀致死的半个小时里,有38名邻居从窗户里往外看着事件发生,却没有人伸出援手。这位心理学家将此现象称为“旁观者问题”,他说,有多少旁观者见证悲剧的发生是可以预见有多少见义勇为行为会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旁观者越多,见义勇为者越少。 洛杉矶时报报道,广东著名律师朱永平说“人们确实被震惊了。我们无法想象道德已经退步到如此地步。”他和其他律师正试图起草中国的好撒玛利亚人法,以惩罚那些在类似情况下不施援救的人并保障那些见义勇为但可能反遭伤害的人。 汤姆在《中国见红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的好撒玛利亚人》。文章说,在关于佛山幼童事件的中文报道中,大都提到了南京彭宇案。即2006年在南京发生一起案件,彭宇好心救助了一位跌到的老人,结果老人反诬他是肇事者。最后法官判他为老人的跌到负法律责任,理由是如果他不是肇事者他不可能施救。文章说,“然而那是五年前的案子。一向雷厉风行的政府为何一直未能修改法律鼓励见义勇为?”  

阅读更多

日本媒体如何报道佛山两车碾压女童事件

文/秀辉   (网传英国BBC报道小悦悦事件的图片)         “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 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交通事故,一名年仅两岁的女童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碾压两次,后又被一辆小货车碾过。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小悦悦被撞倒碾压后的7分钟内先后有18名路人经过,但他们清一色视若无睹,完全无视重伤倒地的女童。这段视频被媒体公布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哗然和谴责。错判彭宇案的法院、女童的监护人、两名肇事司机和18位视而不救的行人一时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事在国内舆论掀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被国外主流媒体纷纷转载,继美国CNN、英国BBC等西方主流媒体播出了这则新闻后,日本媒体也在近日陆续转播了这条令人揪心、不安和沮丧的新闻。而最震撼日本观众的,就是那段事故发生前后的视频。今天,秀辉不妨和大家一起看看日本几大主流媒体是怎样报道佛山两车碾过女童事件的。       朝日新闻:关注中国国内对“薄情社会”的议论       10月19日,日本朝日新闻官方网站以《ひき逃げされた女児助けず 中国で「薄情な社会」論議》为题报道了“佛山小悦悦事件”。文章指出,“佛山小悦悦事件”作为人心荒废和冷漠社会(或称“薄情、无关心社会”)的象征,正在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多个当地媒体转播了事发时的视频录像,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强力媒体在19日专题报道了这次事件。互联网上也引发了对事件及“薄情社会”的议论。由于报道原话引述了网民一些比较激烈的言论,为河蟹需要,秀辉在此就不予引述了。从朝日新闻的报道可以看出,18名路人的冷漠及其引发的议论对日本震撼很大。日本社会对成年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普遍认为成年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及时指正公共场所里的错误行为、对有需要救助的人(比如伤病者)给予适当的帮助等等(就算你没有在日本生活过,但如果有看过《世界奇妙物语》等影视作品的朋友应该会有所了解 )。因此“18路人”(除了小女孩外都是成年人)的行为对日本人的成年人标准来说,的确是不可思议和要予以谴责的。       recordchina :关注小悦悦伤势和视频短片的社会影响       专门研究中国的网站recordchina连发了三篇文章报道了“佛山小悦悦事件”。其中一篇《 ある意味怖い中国人、車にひかれ重傷の少女を誰もが見て見ぬふり》重点报道了小悦悦的伤情和后续的抢救和治疗,也报道了中国市民对事件的愤怒。文章在结尾中指出,不敢帮助跌倒的老人令老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捞尸人要收钱才肯捞起掉进河里淹死的大学生……每当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社会是否还有助人的心”、“是否还有公德心”等问题又会成为热议的话题。那段视频记录的画面太过冷酷,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恐怕会在案件本身之上吧。       @nifty :归根到底是道德心欠缺       10月19日,日本ニフティ株式会社旗下的门户网站@nifty以《根底にあるのは道徳心の欠如?法制度の不備?=少女ひき逃げ?放置事件で論議―中国》为题报道了“佛山小悦悦事件”。文章以“凄惨的逃逸事件”来形容小悦悦的车祸,又指出如非18位路人的冷漠和不顾而去,小悦悦根本不会被第二辆车碾过。文章又指,中国在社会格差增大的过程中,社会道德正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其中,2006年彭宇案的判决结果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文章在结尾中还提及了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法律令做好事的人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富士电视台:文字和电视新闻报道相结合       10月19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旗下网站FNN NEWS以《中国?広東省で2歳女児がひき逃げされる 歩行者らは倒れた女児のそばを素通り》为题报道了“佛山小悦悦事件”。FNN NEWS网站对“佛山小悦悦事件”的报道虽然只有寥寥数行,只简单地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几要素,但富士电视台当晚则以晚间新闻“live 2011 ニュース japan”的形式对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       10月23日晚富士电视台播出的每周新闻焦点节目“mr. sunday”对“佛山小悦悦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mr. sunday”节目是人气主播宫根诚司和日本最美女主播泷川克里斯汀联手主持的新闻节目,每周的星期天晚上播出,是人气高企的时事新闻类节目。“小悦悦事件”在“mr. sunday”节目中播出意味着三点:第一,“小悦悦事件”已被日本媒体和国民高度关注,成为本周最热的新闻话题之一。第二,更多的日本观众从主流电视台的人气新闻节目中,通过直观的视像画面知道了“小悦悦事件”,这意味着佛山、广东的形象在日本势必受到重创。第三,“小悦悦事件”已从中国国内的一起交通安全事件升级为国际关注的道德话题。继美国CNN、英国BBC后,日本的主流电视台之一的富士电视台也高调报道了“小悦悦事件”。       如何看待日本媒体对“佛山小悦悦事件”的报道?       对“佛山小悦悦事件”跟踪报道的不止以上列举的日本媒体,秀辉只是挑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报道和大家分享罢了。日本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不乏辛辣的批评,碍于国内的法律,一些太过敏感和激进的观点恕我不能在此分享了。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报道和批评声音呢?       首先我们得接受一个现实,在互联网和新闻报道发达的今天,任何“家丑”都很难不外扬。新闻媒体的发达在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加大了内地地方政府的公关难度。以前,很多事发生了可以遮,可以掩,可以打死不认,但现在不行了,遮不住,掩不实,认不认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小悦悦事件”是佛山乃至广东的一次公关危机,不幸的事件发生了,“冷漠”的视频也公诸于世了,接下来的后续处理就是对佛山、广东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考验。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危机公关能力的契机。       其次,我们可以把日本媒体报道反映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去推动社会的进步。除了《南方都市报》等极少数媒体外,内地大部分媒体都是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方式,即好事大篇幅高调宣扬,坏事低调处理,对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敢以太辛辣的批评。尤其是某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被网友戏称为“前25分钟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后5分钟外国人民正处于水深过热之中”,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方式无助于社会的进步。“小悦悦事件”正好是当今社会的一面镜子,一幅活生生的浮世绘。人之所以变得冷漠,在于做好事的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往往“好心遭雷劈”。如果国内能够以“小悦悦事件”为契机,制定出保障好人做好事的法律,令好人做好事没有后顾之忧,能得到社会的肯定,秀辉相信一定能逐步抵消“彭宇案”判决结果给社会公德造成的负面冲击。

阅读更多

魏英杰 | 小悦悦,这个世界会变好的

小悦悦,这个世界会变好的 文/魏英杰 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了小悦悦离世的消息。虽然心里多少有些预感,可看到报道后,心情依然十分沉重,难以平复。 任何关注“小悦悦”事件的人,看过那段现场视频后,都不可能不受到震撼。任何有良知的人,可能都会发出同样的问号: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事件发生后,网上舆论普遍对那18名路人进行谴责,乃至于还有人动议将见死不救入罪。可是,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 小悦悦究竟是死于两名肇事司机的残忍,还是路人的冷血,抑或父母的监护不周,甚至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只能说,小悦悦事件并非孤立的,这是一个社会道德法制总体状况的具体呈现。因此,任何孤立措施都难以阻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前一天,针对“小悦悦”事件,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这段话说中了一个事实,“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和制度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每个人的道德意识都有着直接或隐秘的关联。 事实上,人们很难判断,在那样的具体情境下,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判断,自己会采取什么行动。更准确地说,在那情况下许多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除非制约条件发生了变化。 我相信那两名司机并非真的那么冷血,碾压女童后会如此心安理得地扬长而去。排除他们真的没察觉压到人的因素,让他们这样逃离现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试想,如果撞人逃逸在法律上是重罪,他们敢这么离开吗?这样的话,第一名司机即便心想是碰到什么障碍物,是不是也会赶紧下车察看? 我相信这对父母肯定非常疼爱小悦悦,这是人之常情。可为什么,他们会放任让两岁女童在那么纷乱复杂的地方走动?这是因为他们对周围环境熟视无睹,还是缺乏监护意识?如果法律规定,若干周岁以下儿童在家里和公共场所必须由成人陪伴或看护,否则监护人将面临相关起诉,他们还会这么做吗? 我还相信,若非真的没看到,那些路人不会连打个电话报警的爱心都没有。除非说,那么凑巧有18个道德败坏的人经过那里,否则只能预设,这些人的道德水平其实和我们都差不多。可为什么,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却毫无例外地选择了离开?可以说,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场景,法律制度也能够很好地保护行善行为,想必他们的选择会不太一样。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回报纸、电视上报道那里发生灾难,哪里有人因无钱治病陷入困顿,许多人都会热心参与。在微博上,当人们看到有人需要救助的信息,也会毫不迟疑地捐款救助。就拿这次事件来说,虽然小悦悦父母一开始拒绝捐赠,可还是有许多人纷纷前来捐款。在“吴菊萍事件”中,有人甚至坐飞机到杭州,硬是把钱放到当事人手中。这和现实生活中人人自顾不暇、甚至不无冷漠的状况似乎不相吻合,让人怀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 细想了也不难理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恰是真实的中国。中国人并不缺乏爱与善,只不过因为上述慈善行为大多数是单向行动,人们把钱捐出去后,不必担忧发生对自己不利的后果。(即便可能上当受骗,那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街头救助、见义勇为行为又不一样,人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还可能权衡利弊,防止惹祸上身。在现实生活中,救人反被诬的现象并不少见,南京“彭宇案”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不得不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这一边挡住了外界的威胁,另一边也扼制了自己的良知。 人之初,性本善。人行善的冲动和逐利的冲动一样,都是人性固有的特征。只不过在特定环境下,人为了自我保护,会选择扼制、掩藏这种行善的冲动,借以远离是非和陷阱。从这个角度来讲,谴责那些路人固然容易,可要改变与他们具有同样心态的人的行为模式却很难。小悦悦躺着路边,只要有人伸出援手,也许后果将完全不一样。可这咫尺之间,却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跨越这道鸿沟,需要搭建一座人性与制度的桥梁。这座足以修复社会道德缺失的桥梁,显然光靠谴责这些路人是难以实现的。 小悦悦已经去了天堂。这个消息坏透了。整个事件似乎展现了当前社会和制度的完败。因为这个社会的道德良知、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竟然难以挽回一个无辜儿童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小悦悦以这种方式离开人间。这种痛,和小思怡事件、小伊伊事件一样,将长久地叩问人们的内心。 真的必须改变了。此时,我们不仅需要一把“良知的尖刀”,不仅需要付出刮骨疗伤的创痛,还需要唤醒被扼制和自我掩藏的良知,搭建一座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桥梁。这座桥,必须以公民意识和现代法治作为基石,才能确保不会崩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诉小悦悦:这个世界终究会变好的。 这是整个国家欠她的一个告白与承诺。 2011年10月21日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中国人不讲道德诚信的五个源头

中国人不讲道德诚信的五个源头 作者:丁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0-25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25 11:04:29 阅读量:49次   最近,关于道德和诚信的话题不断进入公众的视线。一个名叫“小悦悦”的幼小生命,连续被两辆车碾过,旁边路人竟然视若无睹,任由其深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这件事引起强烈反响,比某些政治人物的表演后产生的“强烈反响”要强烈一百倍。因为她(它)们的反差过大,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震撼性的影响。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两辆车的成年车主,竟忍心相继碾过;面对一个在血泊中挣扎的生命,那些可以为人父母的女士先生们竟漠然飘过,宛若鬼魂。   这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当然不会放过公开亮相表明态度、博取民心的机会。有人就说,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即使有着政治作秀的巨大嫌疑,这样的政治人物仍然寥若晨星。因此,我们还不忍心对他进行谴责,担心下次连愿意出来作秀的政客也找不到了。   还有诚信缺失,在中国当代,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特别是在商业领域,诚信问题正在成为制约公民们诚实守法经商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州老板在资金压力下纷纷外逃,将这个问题再次凸显出来。而国务院近期将对诚信问题进行立法,也引起世人关注。   其实说到底,诚信问题,也是道德问题,归根结底,它是道德的一个表现。   因此,我们追究诚信问题的源头,就无法逾越道德问题。而对道德问题追根溯源,却往往是中国人心照不宣的禁忌之一。   我在写这篇评论的同时,就得准备面对某些好事之徒的留言:你讲的我们哪有不知,只是不愿说出来罢了……   的确,中国人对世间厚黑学自有一套自以为聪明的观察术,而且以趋利避害为荣,对容易招致庙堂人物反感的话题还是绕开为妙,明哲保身,中庸自守,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奉行不渝的处世哲学,难道你一个人能改变世道,能改变数千年积淀而成的人心?   无法否认,我无此雄心壮志,试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文化基因,导致了我们国民的冷漠症,导致了道德的普遍沦丧,导致了诚信被甩到爪哇国去……   从传统找原因是容易的,将罪过推诿给古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某些人来说,回避矛盾,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我还得说,没有改变古人的旧习,融入新世界,也正是我们当代人难以救赎的罪愆。但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与新世界为伍,很多人愿意,甚至向往,然而就在那门前,或者被劝阻,或者自己就却步了,或者小心翼翼跨了过去,却也不敢声张,少数人想说说自己在彼岸的惬意感受,却无所言之,说了也白说,没人能听得见。   还好,现在有互联网,至少还有些不懂事的人悠游其间,捡拾那些挥洒其中的文字。   看官说了,你老绕了半天,为什么还没进正题?   其实正题正是从上面引出的。   中国人不讲诚信,不讲道德,哪些可算得上根子上的原因?我罗列出五个答案。   法治如儿戏,宪法法律被束之高阁,是个最大的源头。我们国家从古至今,从几十年前到现在,也制定了无数的法律规章,宪法修改了好几回。法律修来修去,宪法改来改去,终究还是没有建立应有的权威,相同的犯罪事实,由不同的人来判,其结果可以迥然不同。有心之人曾经将一些犯了腐败罪行的贪官做了一些比较,贪污受贿数额大的判了死刑推迟执行或者无期的有之,判了有期徒刑的有之,判了死罪立即执行的也有之,由此可见法治完全处在被戏弄的位置。   法律是什么?是对人底线的约束。一个社会不讲底线,就不会有什么诚信、道德可言。   政治人物不讲为政之德,诚信沦丧。我要说,最鲜廉寡耻的人在官员队伍里,败坏社会风气最力的是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官僚,或许有人不同意。退而言之,这句话当然不能绝对而论,什么地方都有例外,我也不否认。凡是中国人,特别是接近官场的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那些被查处出来的违法案件,只是官场真实状况的冰山一角。如果真的按照法律条文,认真落实,不说100%的官员有问题,百分之六七十不是虚言。   换而言之,最鲜廉寡耻的人你都不愿治,或者不愿根治,生怕惹火烧身,全社会的道德诚信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年纪大些的人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当时可谓理想主义狂飙突进,各种改革主张此起彼伏,人们思想大解放,观念大开放,社会上涌动着炽热的变革潮流……当然,也引起了某些“后果”…….   正是这些“后果”让人害怕,从此让中国人从理想主义之巅堕落到现实主义谷底。就是某些人刻意浇灌的功利主义之花,结出了恶果,让中国人的道德观、诚信观再也不能自我修复,一味沉沦…..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中国人“病”了

中国人“病”了 作者:王福生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0-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25 0:11:46 阅读量:41次   今天的中国人“病”了,都“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在广东省佛山,一名两岁女童悦悦被面包车撞倒,司机逃逸,接着悦悦又被第二辆车碾压。前后7分钟内18位路过的人无一人伸手援救,哪怕是打个报警电话,直至一位拾荒的陈贤妹老婆婆发现后将其扶起。她说:“最后我一次次把小悦悦抱起,又一次次倒下去,但是周围一直没有一个人过来,也没有一个人帮忙”!对此情此景,一个人“没看见”,可以说成是有心事等问题;两个人“没看见”,可以说成是品质问题;三个人“没看见”,可以说成是思想问题;但当n多人都“没看见”时,那就是带有社会普遍性的民族性问题了!   我们这个有着5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怎么了?当野生动物看见同伴有病、有难都能去安慰对方,救援对方,非洲的野象会用长鼻子去安慰有病倒下的同伴,不忍也不肯丢弃;非洲的野牛会用牛角去救援被狮子血盆大口围攻的同伴,既便是这样做可能会丢掉自己的性命。我们中国人身为“人”,面对一个被汽车轧过的两岁的孩子,竟然都“看不见”了,集体失明。   我们这个有着5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怎么了?当三聚氰胺奶粉问题出现时,我们可以说成是行业问题;当瘦肉精之类的问题泛滥时,我们可以说成是局部问题;当“药八刀”、“我爸是李钢”之类的问题出现时,我们可以说成是个别人的问题。但是,当类似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武汉88岁李爹爹摔倒无人扶身亡案层出不穷,直至广东“小悦悦案”出现时,我们还能够继续这么说吗!   我们这个有着5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怎么了?正当我们说要“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之时,“小悦悦案”成了强烈的反讽,让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形象蒙羞!“小悦悦案”让中国人在全世界广为扬名了,现在不仅仅是上了CNN头条,不仅仅是被全世界的媒体报道,而且是在被全人类的目光审视!中国人怎么了?让整个世界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的思想道德?让港澳台同胞如何看待大陆14亿同胞的精神面貌?我们要建设的经济强国、文化强国,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打造出来吗?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中生成吗?   我们怎么了?我们“病”了!过去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那主要是因为国力虚弱、国人身体羸弱。现在中国人又“病”了,只是病因不同,病在内在的精神道德上了!汪洋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挂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诉之于呼吁提高公民个人的道德良知,不能继续无视目前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大众、社会现实的脱节,需要找到中国人道德沦丧的病因,寻找真正能够给中国人刮骨疗伤的新药方!   我们精神道德的“病”因在那里?在于中国面向现代化而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之际,我们原有的信仰与道德已经失去了作为社会稳定的堤防的作用。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前的一些政治运动使苏式思想道德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严重损伤,使失去的东西很难再原样找回。延续60多年的苏式道德教育已失效的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中华传统文化长期被破坏的深度,也同样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近现代以来,我们先后两次大规模的砸碎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不加选择的批判,对孔子、孟子等文化先哲进行了彻底的人格污蔑,摧毁了思想先圣的历史形象,也毁灭了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沉积。倘若与把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保存较好的中国台湾、韩国比较一下,我们就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对父母至亲的“孝道”,失去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先圣的敬仰,失去了人际关系中的“温、良、恭、俭、让”,失去了作为中国人二千年做人准则的“礼、义、廉、耻”!思想文化上没有民族自己的根,也没有了外来的可替代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由于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走向多元化、商业化,使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更加容易迷失和走向拜金主义。由此,就不难理解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现象为何会愈演愈烈,社会没有了敬畏,也没有了底线。对此,每个人都看到了,每个人都在指责;每个人也不例外都身陷其中,既是受害者,也是制造者。   医治我们民族精神道德重“病”的药方为何?在原有的信仰与道德被打破的历史条件下,亟待重建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之与时代相契合。现在针对道德沦丧,有几种解决主张。一种是主张回到改革开放前,对此,古巴、朝鲜是镜鉴,此路不通。一些地方,唱红、宣红,建红色频道,以统一思想、净化道德。但这些做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除非是时光倒流,回到改革开放前的高压与封闭时代。一种是主张国学治国,全面复古。在人心早已不古的时代条件下,肯定也是行不通的。我们要重建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在形式上,应该是类似中国台湾、韩国使西式价值观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相融合的做法,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相融合的路径。为此,需要使对党员干部的内部教育与对社会大众的公开教育相对分离,使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对分离。在政治上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重视民生、民权的经济政治社会改革,使人民看到我们在追求人人平等、人人富裕的共产主义信仰。在道德教育上扬弃苏式理想道德教育不合时宜的教条化的说教,以赋予时代解读的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四字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使其内容朴实化、常人化、简单化。儒家道德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完全可以替代苏式伦理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弘扬其教化心灵、修身养性内容,剔除其倡导专制、封建等级等政治内容,重新构建起民族道德基石,找回真正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之根,找回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副校长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4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