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共识网 | 张鸣:制度性流民

  古代中国两千多年,每次社会大动荡的先兆,都是出现了大批脱离土地的流民。而避免流民成批的出现,安置流民,也成为使社会转危为安的一种必要措施。当今之世,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二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流民。他们很多人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生活,已经相当陌生。即使跟爷爷奶奶留守在乡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不懂怎么干农活。这样的农民工二代,城市不是他们的家,农村又回不去,回去也生存不了。他们对农活的陌生,一点不亚于城里的孩子。他们跟他们的父辈完全不一样,父辈进城,仅仅是为了挣钱,挣够了钱,回家盖房娶媳妇,为此,城市对他们再歧视,受的苦再多,他们都可以忍受。但是,农民工二代是回不到农村的一代人,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熟悉城市生活,也更喜欢城市,但他们所在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喜欢他们,城市的一切,包括他们父辈盖的高楼大厦,跟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忍受不了城里人的歧视,也更难以忍受在城市里的外来人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城乡的二元结构,由于户籍制度,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改变自身所处的尴尬。可以说,他们属于制度性的流民,城里安不下,农村又回不去。   我们看到,农民工二代,不像他们父辈一样能吃苦。建筑工地上工资比较高的活计,基本上还是他们逐渐年龄大起来的父辈在做。而他们自己,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却喜欢选择做保安,一个月千把块钱。尽管工资能相差三到五倍,但只要工作清闲就行。还有好多的人游手好闲,学城里人啃老,一天到晚,什么不做。当然也不乏走向犯罪道路的,这些年农民工二代犯罪率之高,令人吃惊。   应该说,他们中的多数人,所受的教育,比起他们的父辈,更成问题。父母进城打工,把孩子放在家里留守的,每每失于管教,除了少数人之外,成长过程都有问题。带进城里的,也只能上打工子弟学校。这样的打工子弟学校,多数就是起到一个看孩子的作用,教育往往谈不上。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农民工二代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一点都不奇怪。   更大隐忧是,这些农民工二代,是一个绝望的一代。不像他们的父辈,打工挣钱盖房就心满意足了,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但却无法实现这种追求。在一个户籍壁垒森严的社会,在一个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这样一些既没有资金,受教育程度又差,更没有背景,没有亲属网络的人,生活在对他们怀有敌意的城市里,能有多大的前途呢?那里能找到他们成功的道路呢?   显然,这些制度性的流民,一些对城市满怀敌意,沦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二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隐患。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尽快想办法,打破制度的壁垒,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解决他们创业的困难,尽快让这些农民工二代安定下来,那么,在今后的社会变迁中,稍有动荡,就很可能会出大乱子。

阅读更多

张鸣 | 制度性流民

2012年11月02日 20:40:02   古代中国两千多年,每次社会大动荡的先兆,都是出现了大批脱离土地的流民。而避免流民成批的出现,安置流民,也成为使社会转危为安的一种必要措施。当今之世,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二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流民。他们很多人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生活,已经相当陌生。即使跟爷爷奶奶留守在乡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不懂怎么干农活。这样的农民工二代,城市不是他们的家,农村又回不去,回去也生存不了。他们对农活的陌生,一点不亚于城里的孩子。他们跟他们的父辈完全不一样,父辈进城,仅仅是为了挣钱,挣够了钱,回家盖房娶媳妇,为此,城市对他们再歧视,受的苦再多,他们都可以忍受。但是,农民工二代是回不到农村的一代人,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熟悉城市生活,也更喜欢城市,但他们所在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喜欢他们,城市的一切,包括他们父辈盖的高楼大厦,跟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忍受不了城里人的歧视,也更难以忍受在城市里的外来人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城乡的二元结构,由于户籍制度,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改变自身所处的尴尬。可以说,他们属于制度性的流民,城里安不下,农村又回不去。     我们看到,农民工二代,不像他们父辈一样能吃苦。建筑工地上工资比较高的活计,基本上还是他们逐渐年龄大起来的父辈在做。而他们自己,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却喜欢选择做保安,一个月千把块钱。尽管工资能相差三到五倍,但只要工作清闲就行。还有好多的人游手好闲,学城里人啃老,一天到晚,什么不做。当然也不乏走向犯罪道路的,这些年农民工二代犯罪率之高,令人吃惊。     应该说,他们中的多数人,所受的教育,比起他们的父辈,更成问题。父母进城打工,把孩子放在家里留守的,每每失于管教,除了少数人之外,成长过程都有问题。带进城里的,也只能上打工子弟学校。这样的打工子弟学校,多数就是起到一个看孩子的作用,教育往往谈不上。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农民工二代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一点都不奇怪。     更大隐忧是,这些农民工二代,是一个绝望的一代。不像他们的父辈,打工挣钱盖房就心满意足了,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但却无法实现这种追求。在一个户籍壁垒森严的社会,在一个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这样一些既没有资金,受教育程度又差,更没有背景,没有亲属网络的人,生活在对他们怀有敌意的城市里,能有多大的前途呢?那里能找到他们成功的道路呢?     显然,这些制度性的流民,一些对城市满怀敌意,沦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二代,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隐患。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尽快想办法,打破制度的壁垒,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解决他们创业的困难,尽快让这些农民工二代安定下来,那么,在今后的社会变迁中,稍有动荡,就很可能会出大乱子。       上一篇: 刺杀郑汝成及其他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张鸣 | 新梁财神事略

2012年10月29日 21:10:08   在民国史上,被称为梁财神的,是梁士诒。此人1903年晚清经济特科考试,得了第一名,但是,捣乱者说他看名字就“梁头康尾”(梁启超的梁,康有为字祖诒),其心可知。说中了当家人西太后的心病,于是,被废置不用。朝廷不用,有心人袁世凯用。当年经济特科的前三甲,梁士诒、杨度和张一麐,都被袁世凯收入帐下,在后来,都有不俗的表现。     进入民国之后,梁士诒常年执掌交通部,还管过财政部,人称交通系,就是指梁士诒和他的麾下。民国闹穷,但梁士诒弄钱却有办法,人称梁财神。虽然说,当年梁财神弄钱,无非借外债,发公债,但他治理下的中国几条铁路,总是能够赢利,也是事实。不管怎么说,梁士诒都算是晚清到民国的一位理财高手。不过,被报界称为新梁财神的,却跟理财没半毛钱关系,一个土得掉渣的山东土佬。     新梁财神姓梁名作友,驼背,瘸腿,身高不及5尺,土布大褂,土布俛裆裤子。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人多看他一眼。但是,就这样一人,在1932年10月,却登上了上海乃至全国各大报纸的头条。原因没有别的,是说这个土佬自称富翁,家有六七千万资产,自愿把家产的一半捐出来,以济国难,但要指定用途,十分之二用在“抗日剿匪”上,十分之二用于救济各省贫民,剩下的修铁路,办实业,口气大得吓煞个人。     那个年月,中国虽说穷,但这等规模资产之人应该还是有的。某些刮地皮刮得比较狠的军阀,即使下野,在外国银行存款和租界里的产业,过千万之数的,怎么说也有几位。南边和北边做实业的,也有几个富翁。但一个来自乡野的土佬,有如此之富,还是有点吓人。更吓人的是,他还有捐出其中的半数。1932年的时候,中国的通货膨胀还不严重,6、7口之家,每月有10元左右的进账,已经过得不错了。所以,即使是六七千万的半数,也已经是天文数字,足以让新闻界感到震惊了。     被震惊的还不止是新闻界,当时的国民党军政两界,也相当震惊而且眼热。新梁财神很快被当时的山东省省主席韩复榘送到了南京,当局好吃好喝好招待,当时财政部长名义代理行政院长的宋子文和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果夫先,都后接见了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财神。财神还被送到武汉,在那里,正在布置剿共的蒋介石,也抽出空来接见了他。就这样,这个土佬,这个财神,被想钱都想疯了政府要员,捧到了天上。     一个乡野来的土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呢?新闻做大了,发问的人总是会有的。但是报界是个有问必有答的地方,很快就有消息说,梁作友的财产,来自于他的弟弟,他弟弟在哈尔滨卖豆腐,有豆腐大王之称。那年月,卖豆腐卖出来几千万,感觉怎么都不靠谱。于是,另一种说法出来了,说梁作友原是褚玉璞的马弁,褚玉璞横死,存款单据和珠宝,都落到了梁的手上。褚玉璞是张宗昌部下头号金刚,有大笔的钱当然有可能,但每个大军阀,周围都有好些人,如果财产落在一个马弁手里,其他人断没有不追索的道理。况且,如果钱是这么来的,躲还来不及呢,安敢如此招摇?所以,这种说法,其实也难以让人信服。只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军政各界,实在是对这几千万太感冒了,质疑声很快就被淹没在起哄的声浪里,一任这个财神,到处招摇,到处风光。     当然,中国这个地方,盛产神仙,却不盛产富翁。如果梁作友仅仅是做神仙,也许骗局还能维持得久一点,但是,富翁则是需要有真金白银相伴的。时间一长,钱迟迟到了不位,骗局也就穿帮了。最后人们发现,新梁财神其实一文莫名,从济南到南京的路费,是韩复榘给的,到了南京之后,所有的花销,都是南京政府给包下来的。他就是一个胶东的土佬,来自黄县。跟众多胶东农民一样,种地,跑点小买卖。山东有话,掖县的腿,黄县的嘴。看来黄县的农民是不一般,嘴会说,见了这么多大人物,不怵,硬是能撑如此长的时间,没被人看破。     弄了一个大骗局的土佬梁作友,被从蒋介石剿共行营所在的武汉赶了出去。但是,梁作友不肯走,赖在警察局,宁可坐牢。因为他一文莫名,没有旅费,回不了山东。没奈何,汉口警察局只好派人把他押上船,还给了他20块钱,才打发掉这个财神。     骗子哪儿都有,哪个时代都有,但骗到了国家最高层头上,全身而退者,却不多见。据说当初之所以没法惩治这个家伙,是因为此人骗的虽然大,但除了一路吃喝住店招待,其他实际的东西没有。没有骗到钱,也没有骗到色。用嘴巴哄哄蒋介石、宋子文和陈果夫,按律找不到惩治的条文。所以只好让他走路,贪财的政府,还搭上了回程的旅费。       上一篇: 机遇和拼爹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张鸣 | 机遇和拼爹

2012年10月27日 09:10:07                                                           机遇和拼爹                                                                 张鸣 所谓的机遇,就是机会被你遇到了。有的时候,机遇有点像不可知的命运,能碰到什么,你根本无从知晓。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上说的那样,一盒巧克力,谁知道能碰上什么颜色的。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你在折腾的时候,什么事,什么天气,什么时间碰上什么人,那个你需要的人,是什么脾气,那天他(或者她)又赶巧碰上了什么,心情好与坏,谁能知道呢?一点看起来小的不能再小的意外,也许就会改变了很多事情,让原来预想的事情,变得面目皆非。很多时候,机遇似乎已经来了,但一个小小的变故,它就又溜走了。 人在世界上打拼奋斗,都希望碰到机会,抓住机会。但机会来了,抓不住的情况,所在多有。都说,机会属于准备好的人,但准备好的时候,机会往往不来,来的时候,又多半没有准备好。时刻准备着,说说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的。 更要命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机会不是对每个人都平等的。即使在发达国家,家境好的人,遇到可以给人带来机遇的人的机会就多,反之,这样的机会就少。同理,家境好的家庭,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也多,东方不两西方亮,因此,有机会的概率也高。人聪明,或者具有某个方面天赋的孩子,有时也会被人多关注一点,机会也可能多。甚至,有的时候,长的漂亮的女孩,被人关注的机会也可能多,自然乐意给她机会的人也多。一个没有家庭优势,长相优势、且智力平平的人,若要成功,大概得比别人要多付一些辛苦。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做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能做到大体上起点的平等,已经不错了。入学的考试,一个录取尺度,工作招聘,一个尺度,不走后门,总之,没有明显的特权,也就可以了。反过来,一个不好的社会,却处处能碰上不公平,特权无所不在。进入社会谋生的孩子们,要想有个好的单位,好的工作,只能拼爹。爹有本事,就一路绿灯,机会之门都为你打开,反过来,就一路红灯,处处碰壁。 在恢复高考之初,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就一定会改变命运。但是,今天农村的孩子,已经很难考上名牌大学了。公务员和国企的职务,在理论上并没有对弱势群体完全关上大门,但也大概只留了很窄很窄的一个小缝,能从这个缝隙中钻进去的人,不是天才,也是超级幸运儿。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萝卜招聘,官二代的变相接班。在同等条件下,出身平民的孩子,即使考的好,机会也不会落到他们头上。 机会,被越来越多地人为操控了,体制,把某些机会固定给了某些人。机会之门,只对社会上的某一部分的人打开。其实,人有贫富差距,有智愚的分别,也会有等级的差别,但只要上升的渠道是敞开的,问题就不大。哪怕等级再悬殊,待遇再不同,大概也不会引发社会动荡,相反,只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但是,如果阶层固化,富人之子恒为富人,官员之子恒为官员,在下面的人,即使付出几倍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体制,无论如何,都不给人机会,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危险了。

阅读更多

张鸣 | 选择的机会成本

2012年10月25日 08:10:05                                                                 选择的机会成本                                                                           张鸣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名词,简单地说,就是为选择而付出的成本。比如消费,你有一万元,可以选择买一个笔记本电话,也可以选择做一次长距离的旅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一旦选择了一种,其他的选择就被排除了。那么其他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一并消失。消失的这部分,就是机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你做选择所付出的代价。消费如此,投资更是如此。就消费而言,如果你的钱特别多,那你就可以几样选择同时做出,无需担心钱不够用。但是,投资者即使资金充裕,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大可能面面顾得到。世界上再有本事的资本家,也没有把所有行业都做遍了的。对于多数成功者而言,基本上还是某个或者几个方面的行家。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因此,也就经常要面对机会成本的付出和煎熬。谈恋爱时,如果能有幸只看上一个,死追到底还好,但有时往往会面对两个以上的中意者,两个都喜欢,哪个也放不下,但却又只能选一个,选了这个,就意味着放弃了那个。其实,在选择的时候,到底哪个真的合适你,你也未必清楚。放弃的那个,就是你的机会成本。也许,多少年之后,你才发现,其实你真应该选择那个你放弃的。由此付出的代价,十分巨大,难以言说。 至于选择职业,就更是这样。很多人都面临过很多的职业选择,孰优孰劣,一时难以判别。选择了此职业,就意味着放弃了彼职业。有的时候,觉得此职业好,但干了一段才发现,其实彼职业才真的合适于你。后悔药,就是机会成本。有时候,形势变化往往超越了人的判断水准。有个出租车司机对我说,他曾经是郊区的农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托关系花钱把自己变成了城市户口,进了工厂做工人,结果后来他所在的村子拆迁,原来的农民都因拆迁而有了好几套房产,光吃瓦片就发了,而他因为是城市户口,一寸房产也没有。工厂倒闭,他只能开出租为生。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机会成本付得少的人,就是成功者,因为他选择对了。所谓的对与错,往往要靠运气。同样的投资,有的投资股票,有的投资房产,其实都没有专业的知识,无非瞎蒙,但就目前而言,投资房产的肯定多数都赚了,而投资股票的,赔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有的时候就未必,比如职业选择,有的人就是喜欢某个行业,凭着兴趣,坚持到底,往往成功的概率很高。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带来专注,专注得久了,事就做的好,成功的可能就高。反过来,今天看这个好,明天看哪个行业也不错,频繁跳槽,频繁换行,最后青春已逝,什么也没干好,什么也不大明白,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有,也只属于少数天生的幸运儿,他们一出生就落在富贵之家,一辈子什么事都有人给准备好了。大多数的人,必须靠自己的奋斗,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所以,选择是必须做的,成本也是必须付的。患得患失也罢,懵懵懂懂也罢,反正都得付成本。特别理性的选择,往往不是凡人能够做出的,凡人能做出的,往往都是有可能犯错的选择。其实,也无所谓错与对,只要做出了选择,坚持做下去就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