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

维基百科:刘晓波主导的《零八宪章

原始来源: http://zh.wikipedia.org/zh-cn/零八宪章   《零八宪章》是为了纪念200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由刘晓波等人起草并由303位中国各界人士首批签署的一份宣言,旨在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改善人权状况。由于内容敏感,迄12月11日止发起人中已有两人因此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逮捕[1][2]。到目前为止,在《零八宪章》上签名的有八千多人,还有一些人陆续在网上签名。不过由于网站受到当局干扰,所以即使在网上签名也已经不容易[3]。   起草人在宣言开头解释了发布《零八宪章》的立场[4]:    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   过程   零八宪章由中国303名各界人士发起并签署。为因应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中国改革人士主张在自由、平等、人权的普世价值下,在中国实施民主、共和、宪政的现代政治架构。原定于2008年12月10日签署《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这一天举行论坛,并发表中国《零八宪章》。由于此事与中国政府生严重对立,政府当局已禁止此活动的继续。[5]   签署者除发起人刘晓波以外,尚有鲍彤、丁子霖、刘军宁、戴晴、于浩成、浦志强、张祖桦、茅于轼、冉云飞等,包括一些中国着名异见人士与维权人士。[5]   宣言内容   《零八宪章》分“前言”、“我们的基本理念”、“我们的基本主张”和“结语”等四部分,主要内容是阐述自由、人权、民主、宪政等概念,主张修改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实现立法民主,司法独立,主张结社、集会、言论、宗教自由,宣言共提出6点理念与19点的主张。[6]   基本理念   * 自由:言论、出版、信仰、集会、结社、迁徙、罢工和游行示威等权利   * 人权:人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服务于人民,政府为人民而存在。   * 平等:公民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种族、肤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严、自由都是平等的。   * 共和:要求“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分权制衡与利益平衡。   * 民主: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   * 宪政:主张以法治限制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   十九点基本主张   《零八宪章》提出了十九点基本主张,包括:   1. 修改宪法   2. 分权制衡   3

阅读更多

中国的强政权与弱社会

这位有活力的69岁知识分子沉思地说:甚至在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政治自由的空间都比现在要多。她认为,温家宝总理呼吁政治改革,不能去认真对待,最高层只是在策略上学会了,’口头上讲政治改革要比不讲在策略上更巧妙。’领导人中没有人愿意真正去改变什么。……中国既不是超级大国也不是强国,要是老百姓没有国家的公民意识,就永远都成不了强国。恰恰是对于还在萌芽状态的这种意识,当局比以往更强有力地、但也更加巧妙地予以扼杀。” 政治禁锢与政治冷淡能否长久? 该文认为, 尽管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只有政治似乎停滞不前。像戴晴这样的知识分子、一些开明的官员以及新的中产阶层的人物,他们所希望的对于制度的原则性讨论,是被严加禁止的,要比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事件之前还严。在互联网上传播相应的内容,会被尽一切可能禁止。 ” 该文说,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康·阿克曼(Kahn-Ackermann)觉得,这种政治上的顽固也表明,面对社会的彻底商业化所引发的制度问题,当局有着极大的不知所措。 文章也指出:”但是,对于制度固有的批评,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自由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比如教育、环境、社会问题等等,现在也比过去更加公开地讨论和争议。是否会在长期形成公民意识和原则上的政治开放,谁都不知道。较之抽象的社会形态,人们迄今更多的是忠于家庭或者老板。过分的商业化,大大促进了个人的自私自利。只要这种自私自利能够通过经济的增长率得到满足,对于根本性政治变革的渴望就会很小。” 文章最后写道,”可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官员并没有失去他在赵紫阳领导下养成的乐观主义。他相信,中国在10年之内将会启动政治上的开放运动。在此之前,中国人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和紧张的日常生活中,对待腐败的政权,或许继续无动于衷,或者充其量地不屑一顾,干脆将自己在政治上的忧伤完全压抑。” 欢迎订阅《政府丑闻》博客! : http://feeds.feedburner.com/GoveCN 捐赠《政府解密》,帮助我们尽快上线!Paypal账号: Donate@UploadLeaks.com 广而告之: YesVPN,美国VPN服务包月仅10元! http://bit.ly/YesVPN 威众安全路由器,硬件翻墙解决方案! http://bit.ly/9T4yAg

阅读更多

两大报南北对峙 专家谈中共内部分歧

有中宣部官员透露,无论《光明日报》批判温家宝还是《南方日报》挺胡、温,都是中国共产党内小部分“极端者”的“押宝”行为,并非外界传言的预示高层动态。 *《光明》《南方》相较量 文章背后有文章?* 博讯网刊载的文章标题为“《光明日报》与《南方周末》较量内幕:下面搞不清胡温到底要干什么”。文章说,中共党内极左派和利益集团都对温家宝的深圳讲话“很反感”、“很紧张”,认为温家宝要利用自己的名望,用“煽情”的语言来煽动民众的改革热情,对压制他的利益集团造成压力。 文章指出,为了“警告”胡锦涛访问深圳时避免与温家宝一唱一和,党内的反温利益集团组织写手撰文批判温家宝,并且刊登在《光明日报》上。广东省委党报《南方日报》则在胡锦涛讲话后,高调出文“大谈”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与《光明日报》的南北对峙,造成海内外“舆论哗然”。事后,中宣部了解到,这是广东省委宣传部“自作主张”的押宝行为。 *铁板不再是 发条已松弛*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媒体反映政局、反映社会。无论押宝赌博还是煽动民意,由党委直接控制的《光明日报》与《南方日报》形成的“对垒”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曾经的“铁板一块”已经不复存在。 金钟说:“中国现在被定为‘后集权时代’,已经不是毛泽东时代全盛时期的集权主义。共产党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权力控制不再那么有效和严格,就像钟表的发条出现了松弛。” *温家宝心属救党派* 金钟指出,社会上流传着一句形容中央政府控制现状的戏言,所谓“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它虽然夸大其词,却反映出统治的弱化和意见的分歧,体现到党内便是,政治局九名常委中温家宝出面谈论普世价值和政治改革,其他人则保持缄默。 不过,金钟表示,温家宝的理念虽然有别于党内的一些保守势力,但其出发点在于拯救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利益是一致的。或者说他是外界所称“救党派”的一员。 *胡温求安稳无所作为* 中国作家戴晴女士在北京对美国之音说,胡、温作为中国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具有其特殊性;其中胡锦涛作为隔代指定的领导人被尴尬地 “放置”在最高位置,他没有个人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不敢也不能有任何作为;温家宝这个“老高层”也基本走在循规蹈矩的道路上,没有突破。 戴晴表示:“温家宝在中央高层的时间已经很长,但是在六·四之后的这个过程中却无所作为,两个人都无所作为。中国的社会、人心到了今天的地步,环境和资源到了今天的地步,他们的追求便是如何顺利度过最后两年;或者说如果他们还具有一点所谓的‘党性’的话,就是还要如何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也是他们的追求)。” *权贵大力保权益 驯民已渐成公民* 戴晴说,当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演化为中国新兴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他们相互“合作”,“分食”经济“腾飞”产出的巨大“蛋糕”。她说: “在他们(胡温)之下的广大所谓官僚集团与权力和资本牢牢结合。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要把蛋糕做大,接着便是分食蛋糕。侵害的是环境、资源和没有任何权力的民众的利益。整个官僚集团、官僚资本、权贵资本阶级,包括共产党上层,则迅速富裕起来,膨涨起来。他们就是要保住这个体制,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 戴晴指出,中国在过渡时期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中国的底层已经改变。 这个底层的公民意识正在觉醒,他们反思并且否定过去扮演的“驯民”角色,否定“任你剥夺”的思想理念已经深入民心。 *光明日报弹老调 南方周报倡突破* 《光明日报》9月4号刊登署名徐振华的文章“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不可混淆”,指出政改要分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要问清“由谁统治”和“如何统治”、“由谁统治”等问题。 文章说,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相反,资本主义民主“则是少数人的民主”,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和保障资产阶级利益”;此外,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等等。 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周报》在胡锦涛深圳讲话当天9月6号发表社论,在配套评论中反击《光明日报》的观点,说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制度建设,“必须解放思想”,突破“姓资、姓社的新束缚”,被《亚洲周刊》评论为“与温家宝的普世价值相呼应”。

阅读更多

波兰思想家米奇尼克的“北京座谈”

中国的一批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前不久同波兰思想界重量级人物亚当.米奇尼克(Adam Michnik),在北京就社会转型方式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这种敏感交流的本身为什么得以实现?其中是否代表政府的某种意向?对于上述问题,与会的知识分子们意见也不一致。 *米奇尼克其人* 亚当.米奇尼克有“反对派运动设计者”、“共产时代异议人士”、“传奇的当代思想家”之称,因推动前波兰民主化进程,曾多次被前共产党当局关押。其政治代表作是《通往公民社会》一书,该书已有中文译本。米奇尼克是波兰最大报纸《选举日报》现任主编。 2010年7月间,他应邀参加中国和欧盟间例行的官方交流活动。期间他抽了两个多小时,在北京会晤了中国的一批知名知识分子并共进晚餐。这些人包括:戴晴、徐友渔、崔卫平、秦晖等,另有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推特平台参加了这次交流。 *“米氏理念”* 与会的崔卫平概括所谓“米氏理念”时说,米奇尼克主张在社会冲突中寻找共同语言,“最大限度地寻找社会共同地带,在剧烈的社会冲突面前,能够命名社会的共同利益,以期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还有人士说,米奇尼克主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诉求,搭建起共有的平台”;“让社会冲突在对话与协商中化解”;“从专制者手中找回应有的权利。” *“咄咄怪事”?* 米奇尼克访华一个月来,回忆和评价其中国行的文章继续不断出现。戴晴日前表示,中国当局“低调”放这样的人进来,是否表明这位波兰人的社会改革理念,有望成为中国朝野的共识? 戴晴说,米奇尼克访华成行,会见异议知识分子,着实看似一件“怪事”。米奇尼克访华后,中国思想界人士对此广泛议论。她对美国之音说:“大家觉得非常奇怪,因为原来当局最不喜欢的就是颜色革命。从毛泽东那时起,就说修正主义啊,变色啊。到现在,共产党铁打的江山,也是不喜欢颜色革命的,但是现在居然把他放进来了。因为他不是第一次到中国,前面有好几次,那么这次让他进来了,是不是当局也是觉得,对当局来讲,波兰方式要好过罗马尼亚方式。” *粥还在熬* 戴晴说,议论似乎才刚刚开始,没有统一结论,对米奇尼克这次来访所产生的影响下任何结论似乎都太早。戴晴说:“议论使得每个人都有所得,用现在很多人的话说,现在这锅粥还在慢慢加温,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了最好的时候,大家能够真的尝出味来,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比较陌生。” 戴晴说,中国民主派人士似乎需要静下来,重新分析和认识东欧社会变革的全过程。米奇尼克访华以后,中国的民主派人士正在加强对波兰社会变革的认识,增加对米奇尼克背景的了解,这是米奇尼克访华效应的另外一个方面。 *过份解读* 刚刚退休的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参加了同米奇尼克的交流。他说,不要过份解读这件事:“其实他(米奇尼克)这次来,行程比较匆忙,而且大家的这种对话也不是能够很精确地表达思想,我觉得更主要的是看他的书。” 至于米奇尼克访华,同民主派知识分子会谈,是否暗示当局某种意向,徐有渔说:“没有,没有,完全没有。这完全是被过份地解释,是一些猜测,和这些想法完全不沾边的。外面很多这种猜测是误解的,不存在很多年一直不断邀请米奇尼克来的事情。这也不是官方安排的一个东西,都是一些非常偶然和碰巧的机会。” *继续发酵* 有关对米奇尼克这次访问的分析和评论,中国国内的一些网站,例如共识网等,目前都可以搜索到相关文稿,内容大致涉及中国社会转型的条件、方式、以及波兰与中国社会情况对比等众多议题。其中有人干脆认为,波兰模式根本不适合中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