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獨家

齊橋橋為維護習近平聲譽,要求丈夫擺脫所有生意

習近平財富報導 香港「外參」澄清 香港新聞組香港13日電 Play  |  Stop  |  > 圖片 2 / 4 彭博新聞社日前報導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胞姊齊橋橋及丈夫鄭家貴(圖),投資稀土、地產和手機通訊等行業,坐擁3.76億美元資產。(取材自網路) 彭博通訊社(Bloomberg)日前關於中國「儲君」、現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財富故事和商業秘史的報導,引起巨大反響,以致中國當天屏蔽該網站。最新一期香港「外參」刊登一篇「獨家調查報導」,引述顯然來自與習近平家族親近人士的話,為他「澄清」。 報導稱,「彭博社使用的資料片面,對幾項資產關鍵的歷史淵源和經過也不了解」。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習近平的姐夫鄧家貴和姐姐齊橋橋的公司不僅未如報導中所說有巨額資產,甚至還有數量不菲的負債。而報導中引用的數據,採用的也大都是歷史數據,在資產的估值上存在較大偏差;這些數字未計入負債的部分,因此也不反映家族財富的淨資產。 報導說,彭博社經多方調查,並未找到習近平與他的夫人、女兒有任何資產的線索和記錄;也沒有任何線索說明有關傳聞中的資產與他們三人有任何關係;甚至沒有任何傳聞提到習近平的職務與取得這些資產有任何關係。 彭博社的報導還明確指出:經過調查,無法證實齊橋橋及家人在經商過程中存在任何不當的商業行為。 報導說,習近平的姐姐齊橋橋長時間照顧父親習仲勛。1996年,她與雲南商人鄧家貴結婚。2003年開始經商。由於習仲勛一生多次受打壓,被邊緣化,因此他的孩子輩後人,從老人處既得不到財產上的繼承,也得不到商場人脈的庇護和經商技能的傳承。故子女們步入商海,都不得要領、訣竅,在行家看來,習家子女經商比較外行。 報導並詳細列舉江鎢集團、大連萬達項目、合康變頻和北京觀緣、香港物業等項目說,實際情形與報導不同。 報導說,習近平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後,他們的母親、80多歲高齡的齊心,曾多次召集所有家庭成員開會,嚴令任何人不得打著習近平的旗號,在外從事商業活動以及不當行為。在去年的家庭會議上,齊心甚至要求所有家庭成員,必須停止所有的商業活動。如果有人違背這個原則,她將親自追究。 而習近平的弟弟習遠平可能是最早全面退出商業活動的家人。去年齊橋橋為維護習近平的聲譽,也已要求丈夫鄧家貴擺脫所有的生意。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外參》電子版第26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2839?apKey=fedd22f528

阅读更多

傳江澤民促平反六四 別拖了

要聞組綜合13日電 香港「明鏡月刊」13日引述北京消息人士說,中共最高層已決定在7月25日到8月中旬召開北戴河會議。雖然被視為中共18大前的定盤會議,不過此次會議很大程度上還是非正式性的,其中最為敏感的議題是18大的最高人事安排和黨章的相關修改工作。 海外「多維新聞」則引述北京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說,天安門廣場附近正在進行改造和整治,以改善天安門附近整體環境。北京市公安消防局也要求「消防安全自查自改」,對政治核心區和「18大涉會場所」作反覆消防檢查。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因兩項工作完成時間集中在9月中下旬,中共18大料於10月召開。 「明鏡周刊」報導,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玉泉山會見了除胡錦濤之外的數位現任政治局常委。他在談話時指出,要解決「六四」問題,不要再拖下去了,「六四」平反問題要拿出方案,要有計畫,有步驟地展開。 報導說,江澤民的這番最新表態,無疑讓人對其對北戴河會議乃至18大的影響產生遐想。 政情觀察家一直關注,繼「科學發展觀」在中共17大寫入黨章後,胡錦濤會不會在18大上推出自己的指導思想,從而更新江澤民力推的、「16大」黨章上確立的「三個代表」理論的指導思想。 報導說,目前18大黨章修改工作正在緊密推進,有兩個小組分別負責起草政治報告與修改黨章,「他們在一起辦公,便於互相溝通,最近都非常忙」。不少分析人士認為,18大上中共「指導思想」或有新論述推出。 消息人士說,「至於敏感的最高人事安排,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未來政治局常委是保持九人還是縮減到七人還定不下來。考慮到18大初步定下來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旬召開,時間有限,所以北戴河會議上就常委安排有個初步安排顯得很有必要」。 實際上早在5月7日,全部中共中央委員就在北京集合,出人意料地閉門「海選」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 消息人士說,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和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密謀把此日期提前,以確保令計劃可以入選,避免3月18日北京令公子車禍流傳出帶來的危險。兩人也都做了大量工作,爭取支持,確保令計劃可在名單中排名靠前。 報導說,「因此這次『海選』常委人選是精心策劃的—雖然明文規定不能搞串聯,不能遊說拉票,但一些人還是以『軟性方式』拉了票」。得票最多的是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第二名是中組部長李源潮,令計劃也出人意料的獲得高票,名列第三。 報導指出,此次中共18大僅到京的中共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就有近400名,加上近2300名大會代表等,人數不少。因18大是換屆之舉,中共官方已開始清除不穩定因素,為會議營造和諧、安全的周邊環境已成為北京市未雨綢繆的主要工作。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阅读更多

陳良宇案:江澤民清理門戶,胡錦濤順水推舟

坊間流傳:江澤民鬥垮陳希同,瓦解了北京幫;胡錦濤整倒陳良宇,重創了上海幫。但《新史記》記者日前從接近北京中共高層的知情人得知,前一句話,陳希同是江澤民鬥垮的,不假;但后一句話,陳良宇是胡錦濤整倒的,則不實——陳良宇垮台的主要推手,仍然是江澤民 《新史記》特約記者 孔繁琳 六年前,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垮台之後,坊間一直流傳有一種將“二陳”(兩個陳姓政治局委員)並列的說法:江澤民鬥垮陳希同,瓦解了北 京幫;胡錦濤整倒陳良宇,重創了上海幫。但《新史記》記者日前從接近北京中共高層的知情人得知,前一句話,陳希同是江澤民鬥垮的,不假;但后一句話,說陳 良宇是胡錦濤整倒的,則不實。陳良宇垮台的主要推手,仍然是江澤民——雖然他此時已經正式交卸了所有黨政軍領導職務。 陳良宇春風得意時。 “上海王”栽得很蹊蹺 與所有落馬官員的故事如出一轍,陳良宇垮台前的幾天經歷極具諷刺性: 9月21日,陳良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一次最高法院院長會議開幕式,並陪同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幹,在主席台上與各國最高法院院長握手道別。 9月23日夜間,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在上海體育場熱力上演,陳良宇與市長韓正等上海四套班子頭面人物傾巢而出,為“飛人”劉翔加油。眾多上海市民通過電視直播,看到坐在嘉賓席的陳良宇也露出微笑。 誰也想不到,晴天霹靂來得這麼迅疾,這就是陳良宇最後一次風光地出現在公眾場合。 《新 史記》記者獲知,9月24日,陳良宇與韓正接到赴京開會的通知。陳到京後,胡錦濤、江澤民、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及中組部部長賀國強一起找他談話,向他宣布處 理決定後,陳良宇就被“雙規”扣留接受調查,沒有讓他出席當日的政治局會議。與韓正談話,也是由上述胡錦濤、江澤民四人一起進行的,告知由他代理上海市委 書記。 9月24日,中共政治局舉行會議,第一項議程就是審議中紀委《關於陳良宇同志有關問題初核情況的報告》,決定依據《黨章》和《中共紀 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紀委對陳良宇的問題立案檢查,免去陳良宇上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 委員職務;宣布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代理書記一職。 9月25日上午,與韓正一起來到上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長賀國強,在上 海展覽館舉行的市委緊急會議上,正式宣布這一重大消息,稱根據目前調查,陳良宇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 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所有司局級以上幹部,鴉雀無聲,都 被震傻了,大氣都不敢出。 此前上海早已風聲鶴唳。好幾年來,在腐敗令民怨沸騰、各地不斷傳來 高官落馬消息之時,上海卻一直儼然是一方凈土,似乎與大案要案不搭界。陳良宇在江澤民和中央的“上海幫”支持下,掌控得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但他沒有想到 會在上海社會保障基金弊案上馬失前蹄:前上海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長祝均一,將委託給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的約32億資金,以該局下屬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的名 義,向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榮坤提供“貸款”,用以收購滬杭高速公路的經營權。挪用社保基金本身就違規,貸款時更沒有任何擔保,期間有關官員 均接受了巨额賄賂。 祝均一是黃菊擔任上海市長時欽點出任勞動局長的。張榮坤是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名譽副會長,黃菊的妻子余慧文則是該會負責實際工作的副會長,是非法鉅額貸款的中間牽線人。 這個案子涉及官員和親屬、民營企業家和國企老總,操作模式也一改過去簡單的權錢交易,而是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展現出一幅金融時代官商勾結的新圖景。 中紀委專案組對祝均一進行“雙規”,查封他的辦公室和文件櫃,隨後帶離上海,到江蘇某地接受審查。緊接著,上海電氣執行董事兼母公司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韓國璋,上海電氣首席執行官、董事長兼執行董事王成明、上海社保局基金監管處長陸祺偉也都被“雙規”。 陳良宇案的另一條線是其前秘書、市委、市府前副祕書長、剛剛調任寶山區長的秦裕,以及由陳良宇創辦的上海新黃浦集團的董事長吳明烈。在陳良宇落馬之前,也相繼被“雙規”。(《新史記》第6期) ———————————- 《新史記》從第7期開始和多個電子書刊公司合作,推出電子版,接受全球各地訂閱者,以下是其中一家電子書刊公司製作的《新史記》訂閱網址: 新史記第8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2368?apKey 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58?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订阅 訂閱半年3期八折,原價1050元,優惠價NT$ 840元(平均每期280元) 訂閱一年6期七折,原價2100元,優惠價NT$ 1470元(平均每期245元) 訂閱兩年12期六折,原價4200元,優惠價NT$ 2520元(平均每期210元) 訂閱三年18期五折,原價6300元,優惠價NT$ 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阅读更多

劉源智囊張木生的麻煩

《大事件》特約專稿 未普 德國之聲的北京觀察刊登了一篇高瑜寫的“李銳評說毒殺伍德案”。文中提到,“2月,王立軍逃館事件發生後,力挺薄熙來的一位現役上將,緊急給智囊打電話,通報真相,要求‘切割’”。這位現役上將應當就是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少奇之子劉源,而文中提到的智囊應當就是張木生。 2011年4月,張木生開了一個新書《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研討會,在那次會上,剛剛晉升為上將不久的劉源,率領5位解放軍將領為張木生站台亮相,公開亮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旗幟。這些將軍包括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少將、朱德外孫朱成虎,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少將、羅青長之子羅援,空軍少將喬良等。此外,出席人還有自由派的領軍人物如胡舒立、盧躍剛、吳思等。自那以後,張木生就成了北京學界、政界、和軍界響噹噹的人物。 《南方人物》週刊說,在2011年中國的思想界裡,張木生是一個奇特現象:他承認當下社會矛盾重重,侃侃而談一些敏感而備受關注的現象,言論背後政治權力的若隱若現,讓外界捉摸不透。他從《中國稅務》雜誌社社長的位置退下來,以布衣之身縱論天下大勢,卻沒受到任何限制。 可是,薄熙來倒台後,這位布衣先生的麻煩來了。4月20日,海外媒體紛紛以“軍系智囊疑禁出境,大陸局勢撲朔”為題,報導張木生面臨的麻煩。上海經濟學教授胡景北在新浪微博說,他到美國開研討會,本來有張木生參會,但他沒有來,“聽說不讓出境了”。 張木生到底有什麼麻煩呢?他的麻煩主要有兩個:一是坦言批評胡溫當局抱著定時炸彈絕不作為。有媒體說,“超越左右”和“告別不爭論時代”,是張木生理論的標籤。其實,張木生理論最主要的“標籤”,是他批評胡溫當局的這樣一段話:“確實有人這樣想,再有一年多,就該交班了,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絕不作為,我們現在是抱著定時炸彈擊鼓傳花。但是,新一代的黨中央集體領導,不會允許這種狀況繼續下去”。這是近年來中國思想界和理論界對胡溫執政的最直率、最大膽、最傳神、最準確的批評。所以,得以廣泛流傳。 張木生的話,被很多人看作是測試十八大政治走向的風向標。據稱,有相當數量的高級黨政幹部曾邀請他私下對談。張木生後來屢次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提及“未來的當政者”,批評現在的當政者,強調“我們國家已經被一些軟弱無能、沒有血性的領導者,帶入了一場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危機當中”,“下一屆最高領導者絕不會允許目前的狀況再延續下去”,“會有人很高地舉起(旗幟)”,“用很高的政治智慧來解決當時他所面臨的問題”,還說,這樣的“下一代的領導人”有“一批”,並且點名說,劉源就是這樣的“非常有理想”的共產黨員。 薄熙來是不是也屬於“非常有理想”的“下一代的領導人”呢?筆者相信,在薄熙來突然出事前,張木生的名單裡,是包括薄的。 據李偉東說,“非常有理想”的“下一代的領導人”劉源,把他為張木生《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一書寫的長達十七頁的序,轉給了胡錦濤,而張木生對胡溫的批評,也應當早就傳入胡溫耳中。如果沒有王立軍和薄熙來事件,胡錦濤即使內心極為不爽,也只能對劉源和張木生的批評不了了之。而偏偏就在十八大即將到來,劉源及其智囊即將被派上大用場的時候,薄熙來出事了! 這就給劉源和張木生帶來了另一個麻煩。凡是讀過張木生講話和文章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張木生談“重歸新民主主義”,大多與重慶模式相聯繫。筆者的印象更是,張木生不僅有意為重慶模式提供新民主主義的理論支撐點,而且希望,把重慶作為新民主主義的試驗田。 《南風窗》記者田磊2011年1月19日在共識網發表一篇報導,題目是:“‘紅色重慶’的價值與挑戰”。文章指出,重慶模式最主要的突破有二:一是進行從農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二是在城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加強政府對企業和經濟事務的掌控,“這樣的舉措,與1949年到1956年那段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時期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劉源和張木生是否從他們的新民主主義和薄熙來的重慶模式中,獲得這種“異曲同工”似的啟發呢?我以為,其間是有關聯的。 但是,重慶模式,就不能不談“唱紅”和“打黑”。錢理群在他那篇引發廣泛關注的文章“老紅衛兵當政的擔憂”中說:近年來,薄熙來精心打造的“紅色重慶”,一直是熱議的焦點。人們最為關注的,是“唱紅”與“打黑”,前者顯示的是意識形態和社會氛圍上向毛澤東時代的回歸,後者則是用毛澤東的階級鬥爭方式解決腐敗問題的自覺嘗試。 張木生似乎並不認為“唱紅”就是對文革和毛澤東時代的回歸。2011年10月29日,《南方人物週刊》採訪張木生時,記者問張:你怎麼看待重慶模式?張木生答道:第一,最好不要叫重慶模式,重慶探索、重慶之路更好。重慶的探索不可代替和複製,重慶代表的是中西內陸,東南沿海能不能解決還不知道。第二,唱紅是讓大家回憶延安記憶,而不是“文革”記憶,這是中國共產黨團結了最多的人、最廉潔的時期的回憶,他要回憶這個。打黑是讓老百姓出氣,這是一個現實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 2011年12月,張木生在“用非意識形態方法研究中國模式與重慶模式討論會 ”上有個發言。從那個發言來看,他對重慶模式的觀察,有更細微的體會。他說:“我對重慶模式的觀察,和我們發展組(張木生是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組的創始人之一)的老傳統一樣,就是抓兩頭。所謂兩頭,一個就是最基層的,一個就是重慶最高層的。在這點上,我覺得我有一點優勢。重慶搞片子,重慶衛視讓我做顧問,讓我去講四次,其實,我就去講了一次,贏得了重慶領導層的一定信任,所以,黃奇帆召見了我們五六個人,跟我們細談了兩次”。 張木生對重慶發展的基層考察,是從他家的阿姨和親戚的經驗和經歷獲得。他們都說,過去重慶很差勁,感覺像是水深火熱。現在變化很大,這幾年阿姨的家鄉,馬路修通了,家裡安電話了,生活水準提高了。他們的宅基地,新村建設之後,騰出的老宅基地和新建的耕地都放到地票市場進行交易了,家裡通過這個收入拿了幾十幾萬,所以,她也不當保姆了,拿了這個錢和兩姐妹買了公租房,收入比做阿姨要高。 張木生說,重慶這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打黑是前提,是基礎。原話是這樣的:“…… 所以,我想說的,重慶的打黑,對於中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政治行動,很多領導對我那句話不滿,我說,現在中國已經形成了‘貪官搭台、奸商唱戲、權力市場化、執政產業化、地方政府黑幫化’,中央也有人能接受。所以,我覺得,重慶後面的一切好事,名聲上的好事、民主政治發展上的好事,打黑是前提,是基礎,……王立軍以前帶著兩位上將參觀重慶的打黑展覽的時候,當時,兩個上將問,重慶之黑,你是從東北來的,究竟黑到什麼程度,你能不能給一個評價。他說,重慶之黑在全國只是屬於中下,比重慶還黑的地方還真多,而且,很多還是發達地區。” 對張木生來說,“唱紅”是回歸延安,不是回歸文革;“打黑”是讓被欺負的老百姓出氣,聽起來挺不錯。但是,這些張木生只願意看到並承認的“不錯”的部分,在重慶的現實中占多大比例呢?再說,既然“地方政府黑幫化”,黑幫化了的地方政府,打黑不是越打越黑碼?對這樣的悖論,解釋重慶模式的張木生及其他左派學者們或者視而不見,或者裝聾作啞。 榮劍在他的“為薄熙來‘月台’的學者們”一文中說,那些蜂擁而至重慶的新老左派們,對重慶政府在“打黑”上存在嚴重違法亂紀行為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都緘默不語,而新左派領軍人物崔之元還為“打黑”辯護。 當然,對張木生而言,在唱紅打黑的大是大非問題上,舍大“是”取小“非”(據榮劍說,其實張木生也對“李莊案”頗有微言),是有其他重大考量的。( 《大事件》)    《大事件》 第1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103                                                                 張木生

阅读更多

中宣部點名,鑒定官員名錶“總書記”被蒸發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秦雲    不過,9月中旬新浪通知他,有關部門加大了審查壓力。據網友分析,“花果山總書記”被新浪封殺的直接原因,可能與《南方週末》的報道有關。 雖該報道含糊其辭,並未點名,但仍引起中宣部的輿論管制官員的警覺。《南方週末》該報道剛一上網,就有傳媒工作者證實,收到來自中宣部的通知,對此事“不再報道、轉載和評論”。 隨後,南週的這篇報道的網絡鏈接大多無法打開。 《“花果山總書記”微博為官員鑒錶遭“滅口”》一文指出:事實上,在“花果山總書記”看來,鑒錶一事本來簡單,但他也擔心鑒錶系列繼續下去,可能會挖掘出某些“猛料”。 不過,“不可抗力”並沒有給“花果山總書記”爆出猛料的機會。9月18日,網民發現“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系列微博一夜之間被悉數刪除,之後其向媒體解釋微博內容沒有被刪,衹是技術人員采取了單向屏蔽。但9月19日,“花果山總書記”註冊騰訊微博賬號,發文紀念新浪微博主號陣亡,之後繼續發佈鑒錶照片。 接著,“花果山總書記”在騰訊微博感慨,“(新浪)小號也被滅了,看來很快要無處容身了”,“不明白,找個專家來指出本人鑒定有誤,也比滅口強啊。” 隨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花果山總書記”稱,理解新浪承受的壓力,“錯不在他們。”其微博表示,“本人的願望,是活著、鑒錶,而不是做紀念碑下的烈士。” 據外電報道,9月20日,“花果山總書記”被中宣部在中文網絡上“定點清除”。 新浪公司徹底刪除了“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帳號;在新浪微博上搜索這個帳號時,則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一位不願意留名的新聞從業者說,數月來,“花果山總書記”不辭辛勞地為各地的官員們鑒錶,一個網民,毫無利己的動機,把本屬於紀檢部門的鑒錶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 她說,“這是什麼精神?現在,他連ID帶馬甲都被蒸發,到底是誰在怕什麼?” 漫畫:鑒錶 只殘留下一息反腐的聲音 在英國《金融時報》9月26日發表的《中國“鑒錶”微博為何被封殺?》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評論:“腐敗”是中國博客圈最為普遍的批評話題之一。今年早些時候,審查機構關閉了一些人們曝光自己所遇到的腐敗官員的網站,人們通常在上面匿名講述他們如何行賄官員。 網友叢曉波評論說,“花果山總書記”的微博鑒錶,之所以吸引眼球,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其專業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令很多網友大開眼界、大長見識。第二,網友對於貪腐行為的極大關注和憤慨。官員的衣食住行,都應該成為廣大公眾的監督對象。“花果山總書記”善於鑒錶,或許有的網友善於鑒皮帶、鑒皮包、鑒衣服等等,在一個旨在打造民主政治的國度裡,這些善於監督的草根達人越來越多,有助於整頓吏治。 解讀上述新聞,一些深層次內容,更值得推敲。首先,“花果山總書記”,跟很多達官貴人交朋結友,觥籌交錯,並非等閑之輩。這種零距離接觸,為他鑒錶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增加了監督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每天都圍著柴米油鹽轉,哪有機會和條件接觸此類情況。這就引出一個當前頗有代表性的行政話題:官員是否“接地氣”。一些領導幹部,跟基層隔得很遠,有的甚至是“絕緣”,公眾衹能在電視、報紙上看到他們的身影,要想對其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進行監督,從何談起? 叢曉波質問道:對於一些官員的腕上名錶,為何有關部門卻無動於衷,甚至視而不見?對於一些明目張膽拿著名錶炫耀的領導幹部,有關部門為何不能順藤摸瓜,徹查一下表的來歷?實際上,衹要有關部門有心,不但是查處一個貪官的問題,更是為國家減少損失、為政府樹立形象的政治大計。 比如說新聞中提到的兩個人物:某司長戴了塊市價70萬的百達翡麗,還特意摘下來讓商人們爭相傳閱。如此高位、如此奢華、如此顯擺,難道說有關部門一點風聲都沒聽到,一點跡象都沒察覺? 該文最後指出:上述新聞事件,啟發了民智,有利於擴大監督,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要是民間監督越來越強,而權力領域的內部監督依然千瘡百孔,官員戴名錶的底氣和派頭,依然不會減少。 龐青松在《不可小看“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評語》一文中評論說:衹要一塊金光閃閃的名錶往官員手上一戴,手上的權力很容易條件反射般自動鬆綁。也就是說,一些官員在接受別人送予的名錶時,相當於接過了一副手銬。他既然敢接,有關部門就應去幫他戴上。 讀了“花果山總書記”的鑒錶經,深覺有關部門的人員似乎應該向“花果山總書記”學習,學習他的細心,學習他的敏銳,學習他的專業,也多具備一點鑒定的本領,必能有助於清除幹部隊伍中的各類碩鼠。 然而,正是這位最值得中紀委和中共反腐機構或官員學習的“鑒錶榜樣”,卻在中宣部點名後從網上被蒸發了,只殘留下一息反腐的聲音。 好在“花果山總書記”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都表示,他不會放棄給中共官員們鑒錶,並打算在其它網站上繼續自己的業餘愛好。(《明鏡月刊》第23期)

阅读更多
  • 1
  • 2
  • 3
  • ……
  • 9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民族主义

二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国家医保局称农村“退保潮”的情况“不准确”,网民:“不是退,是不交,交不起了……”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