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

北京游记:让我们坐下来聊聊吧

这次北京上海之行堪称学习之旅,拜访了两地众多的专家学者。有些是早就认识的老朋友了,有些则是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与他们聊天,获益匪浅。   网上一直把专家称为“砖家”,把学者当成草包,但我并不以为然。网络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家”,“意见领袖”们像肯德基卖炸鸡腿的售货员一样忙不迭地提供很合大众胃口的“意见快餐”,从评论、专栏到博客,又发展到 140 字的微博和三言两语的采访,人们哪里还有时间去追寻这些“意见”是如何得来的?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大家也总想听听专家学者的深度意见,可他们只想听“意见”——且这意见还要越短越好,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三言两语能够表达的深度?可人家不管这些,这个社会变化实在太快,一个“意见”刚刚像汉堡包一样下肚,下一个需要你提供“意见”的事件又爆发了……   在这种高节奏的社会里,专家学者的处境可想而知。要就是埋头做学问,默默无闻,要就是跳出来指点江山,把学问包装成平易近人的玩意。一个严肃的学问家要做到后者,并不是很容易的。加上快餐的社会,“政治正确”变得越来越强大,稍微弄不好,或者你说慢了一点,或者被人家断章取义了,你就可能“身败名裂”。   这种情况造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很多问题保持了沉默。这沉默是令人难堪的,有时甚至是可耻的,但大多情况下,我则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学者与意见领袖的区别,意见领袖指点江山,快意恩仇,黑白分明,而学者们则应该更全面更公正地深入问题的本质,提出各种可能性。我们不能用一方的优势去强行要求另外一方。   但这并不妨碍两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对学界的朋友一直很尊重,总是找各种机会同他们交流,而这种交流,说得自私一点,就是向他们学习。只要我们有时间,调整心态,有机会同他们坐下来聊聊,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你说的学者都是和你“志同道合”的吧?不完全如此,我尊重所有独立研究与自由思考的学者,哪怕他们的学术成果与我的认知背道而驰,哪怕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杨恒均是个坏人”,我都愿意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次从北京到上海,我接触了不下 30 位专家学者,且不管他们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如何,都是很有见地的,值得我尊敬,也值得我学习。这也符合我一贯的立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带一个谦虚学习的心,总是会有收获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比不上他老人家,我说“一人行也有我师”……   说到大家坐下来聊聊,当然不仅仅是指普通人与专家学者,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交流。这次北京之行,我还参加了几个会议,其中两场会议(一场闭门一场开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制内外的人坐在一起,观点不同的人一起参加讨论。例如一场讨论新闻伦理、自律与他律的开门会议,除了有体制外的发言者,也有大媒体的记者编辑,还有新华社、社科院、网络管理局(北新办)的同志(当然,他们是以个人身份与会、发言的)。   这些不同身份背景的先生与同志们坐在一起,讨论新闻伦理,他律与自律,我就是不说,你也能够猜到,火药味一定很浓。可是,这却是我看到的很有意义的学术会议: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了解对方的立场,不时争论几句。一位与会者私下告诉我:我的老天,这是我当了十年“网民”以来,第一次看到“管理”我的网络管理局的官员……   中国有很多问题,但绝大多数都可以大家坐下来一起聊聊。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他们可以和你死我活的蒋介石国民党坐在一起谈祖国之复兴,可以和“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国人坐下来谈中国之崛起,却不愿意和那么多关心民族与国家命运的中国大陆民众坐下来交流交流。有些人更是宁肯相信间谍特务们的“情报”,也绝不愿意直接去问问老百姓们到底想些啥。   我接触的人比较多,也比较杂,我总结一下: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看到中国出乱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稳定与发展能够持续,可是,我接触的高达 80% 以上的精英(包括网络精英、专家学者与体制内的精英)却认为十年左右中国一定会变,不管是主动的变,还是被动的变。且不说什么叫历史的必然,就单单凭这种人气很旺的“气场”,你能顶得住吗?   对于网友尤其是我的读者朋友,我的建议是,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都要学会与不同领域、不同观点与不同立场的人相处,耐心交流,寻求共识。而对于我们的政府,我则希望他们能够转换思维方式与管理模式,同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   杨恒均 2010-9-1 上海

阅读更多

杨恒均:世博亲历记:中国人的低素质让世博蒙羞?

去世博之前,有两个印象。一个是我认识的朋友们,谈到世博会,大部分人告诉我:还没有去,也不会去。另外一个印象是这几天从上海出租车司机那里得到的评价:世博啊, 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   可就是这句话,让我非得进去一次不可,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不去会后悔,而去了会更加后悔。我是昨天( 9 月 4 日)中午去的,他们说这时人少一些。和我一起的还有上海两位年轻人,从事媒体的小王和他的女朋友。他们带了照相机,要给我照相,其实是想利用这个时间和我呆在一起,小王想写一些吸引人的深度报告,说是要从我博客写作中吸取营养。   他们两位有免费票,也给我带了一张,我坚持要买自己的那一张,他们一开始以为我客气,我说这不是客气,是原则,他们有些不理解。我告诉他们,到上海后,至少有六位朋友要送我免费票,我都婉拒了。今天如果不是自己花 160 元买这张票,我不会进世博园的。   看他们的表情,我能猜出来,他们一定以为我是怪老头,不可理喻。买了票之后,我们一起来到入口处。安检只开了两个入口,站定排队时,我问,现在几点几分?他们告诉我是一点十五分,我说,好啊,记住这个时间……     昨天入园的人不多,而且我们是下午一点才到,但我们三个人的手表都显示: 整整 32 分钟后,我们才经过了安全检查 。我对这两位说,你们没有抱怨,这几百游客也没有抱怨,这是何等高的素质?但我告诉你,全世界可能没有第二个地方,花费 160 元的门票来参观,仅仅在门口等待安检,就花掉了 32 分钟!这是我的时间,也是我的钱!   他们看着我,不知道是理解了,还是更加不理解了,表情是似懂非懂的。我其实很想告诉他们,如果我手中的那张票是免费的,或者人家发的大礼包,我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也不会写进博文里,因为,我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受。   我问世博园的工作人员:哪里可以租到轮椅与老人?   这两位年轻人此后再也没有说要找朋友带我走绿色通道的事,我之前已经明确告诉他们,如果我要走绿色通道,我至少可以找到十位上海朋友带我,不用排队,参观那些需要排队的场馆。那两位年轻人听到这里,很有点钦佩我的样子。当然,钦佩的眼神后面也仍然难掩一丝狐疑。   而这狐疑很快代替了钦佩。因为从“石油馆”开始,凡是我们计划要进去的场馆,几乎都需要排队三个甚至四、五个小时以上,这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在那种气温下站一会儿,浑身就汗湿了。更有甚者,当我们到了中国馆的时候,才知道这里需要“预约票”,而“预约票”早在早上 9 点多种就发完了……   我们三人只好在中国馆对面的石阶上坐下,一是累了,二是坐下来可以商量一下怎么办。我能够感觉到,小王的女朋友对我开始不以为然了,我想,她很可能认为我自作自受,要体验生活,体验世博,结果弄得自己狼狈不堪,现在要坐在路边眼巴巴看着别人排队进馆。按照目前的境况,我们连一个大馆也参观不了。   我一边不停地擦汗,一边对小王解释道,我们在这里坐一会吧,反正我来这里并不是要参观那些国家馆什么的,那些国家我几乎都去过,还用去宣传它们的展览馆?里面听说也就是放放录像什么的,不看也罢。不如我们在这里好好观察一下。   这里值得写作者观察的事确实很多,例如,眼前一个红绿灯前经过的人群中,轮椅特别多。我并不觉得轮椅上的老人都是化妆的,不方便人士都是假装的,我认为他们都是真的,有些甚至一眼看上去就是失去了知觉的严重的残疾人。我说,直觉告诉我:世博园里的轮椅比例比全国任何一个场合的都高出十倍以上,难道传说中出租轮椅与老人真有其事?     小王马上说,哎, 中国人真丢人,这素质,让世博蒙羞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开口了,我是对经过身边的一位世博工作人员说的:请问,这里什么地方可以租轮椅和老人?或者,你们有没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我可以充当自愿者,推他们到各处参观……   我的年纪与打扮,以及我严肃的表情,让那位世博工作人员不知所措,和我并不熟的小王脸上也有难堪的表情。事后,他小声对我抱怨道,这也就是你,要是别人这样调侃他们,他们早反唇相讥,甚至大打出手了。   我立即说,你以为我在调侃他们吗?小王有些吃惊,但很显然,他认为此时此刻,我还在和他开玩笑。   我说,你说实话,你们上海的记者有几个人真正排队三个小时去参观过那些大馆?我们刚才经过了石油馆、韩国馆、日本馆、沙特馆等,我让你们都给我拍照了,你们不是没有注意那些排队的都是什么人吧,你看到有几个精英模样的中国人在排队?几个外国人或者看上去“有身份”的人在接近 40 度的高温下等待三个多小时?而那些排队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但花费了 160 元的门票,还有差旅费,他们到这里来体验的就是一个字:等。   我接着说,在进来之前,我认为租一个轮椅和老人走绿色通道是不道德的,是中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是给世博蒙羞,但现在,我认为是世博会让这些进来推轮椅的中国人蒙羞!世界上还有几个地方的人被忽悠进来后,需要等待如此之久才能看上一个空空如也的场馆?而且他们是以国家的名义来忽悠个人!   我又补充道:你希望高素质的人如何做?西方人素质高吗?你去他们排队最长的迪斯尼乐园了解一下,如果几个主要的游戏机前排队都超过三小时,你看他们不闹起来?听说,在世博排队最长的德国场馆门前,“素质低下”的中国民众终于忍不住高喊“纳粹、纳粹”,弄得德国馆不得不加强保安。你在评价这些低素质的民众之前,去德国馆前的高温走道里排上三个小时吧,我保准你想到了纳粹集中营里的毒气室……   小王的女朋友听得目瞪口呆,媒体人小王则满脸通红,一副不赞成我,要对我进行激烈回击却又不知道从何开口的样子——   我给一位“票贩子”洗脑后,他决定带我们游园   小王还没有机会表达反对意见,我们就遇到了新情况。一位“票贩子”问我们要不要买“预约票”,中国馆的此段时间的预约票比较便宜: 150 元一张。这也就是早上在门口免费派发的那种票,有了这种票,你才能在中国馆排三个小时的队入场欣赏凝聚了中国人智慧的“清明上河图”。这已经是第三个票贩子来向我们兜售。我其实早就猜到这种情况会发生,也是我故意坐在这里“守株待兔”的原因。 记住,中国人的智慧告诉我,凡是有不方便、不公平的事,一定有“违法乱纪”的人来帮你搞定,你准备好钱就行了。   前面两个票贩子过来兜售时,我都不理睬他们,这一个问时,我招手让他坐在我旁边,好像要开始谈价钱的样子,其实,我发现他是我要找的人,眼前这一位很年轻。接下来的事,在小王他们两人眼里看来,就是奇迹发生了。因为在我和那个年轻的“票贩子”谈了 20 分钟后,那小伙子站起来,说他要带我们到处走走。   接下来的四个半小时里,这位“票贩子”带着我们三位(中途小王离开了一会)走过世博园,推荐了几个有意思的小场馆给我们看(确实不错),而且在两个主要的场馆前,打电话给里面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不用排队,从旁边进入两个场馆参观,整个过程中,那位“票贩子”一直和我聊天,小王和他的女朋友跟在后面,有时紧锁眉头,有时疑惑不已,不知道我为什么从拒绝找关系走绿色通道,却又跟着一个“票贩子”走比绿色通道还要快捷的后门……   下午七点多种的时候,那位“票贩子”说还有事,要离开一会,他说,如果等一会有时间,他会去收集一些免费派发的音乐磁碟送给我,例如沙特馆送的那张,很多人喜欢。他走的时候,和我们握手,我和他互相留下了电话。小王的照相机里也留下了他和我一起的好多张合影(这些也给同学们看了,但不要漏出去)。他还掏出了几张澳门馆的预约票送给我……   他的背影消失在世博中轴线时,小王才回过神来,问道,你给了他多少钱?   我说,给钱?你看到我给他钱了吗?他倒是送了我们“预约票”,还帮我们开后门进了需要排队的场馆,还一路给我们介绍各个场馆的情况,例如他说非洲馆的很多“非洲手工艺品”其实是从上海豫园与城隍庙那里批发过来的……   我不明白,小王打断我,这事显然超过了他当记者的想象力。   我说,这是他的手机,你也有他的照片,我后天就离开上海,你刚才也听到了,他说只要是我的朋友,随时可以找他,他都愿意免费陪同他们游园,开方便之门……你可以随时联系他,在你不披露他的姓名与照片的情况下,你可以报道他对我讲过的那些事,甚至可以去查证,我想,他不会拒绝你的。……我还强调了 一句,他不知道我的名字叫杨恒均,他叫我“杨哥”,他当然更不是我的读者。   小王问,真有些不可思议,你用了什么魔法?你有什么控制年轻人的秘密?他又加了一句:你们 20 分钟谈了什么?你们后来一直在嘀嘀咕咕,又谈了些什么?   我说, 我那 20 分钟里和他谈的话暂时保密,因为这也是世博会让人更加失望的秘密。 但他陪同我四个小时里同我谈的话,我却可以告诉你:他告诉我的关于世博的一些事,恐怕是你们这些报道世博的记者都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的。你莫非真认为我想他带我不排队进入那些场馆?不是的,我根本就对那些场馆毫无兴趣,他在向我示范他们是怎么做的……   我用什么秘密方法了解到一些世博的“秘密”?   这位“票贩子”其实是世博的工作人员。他去年才从南方某大学毕业,投递了几份简历,没想到就被世博局录用了,从今年四月份就供职于世博会,从事xx安检与保卫工作。他当时认为能够来世博是莫大的荣幸,但不久后就发现,这里不但不那么伟大,而且……最早他们就是使用拉开链条让一些人不排队进入的方式赚钱,其中沙特馆的保安中队长在短时间里用“开后链”的方式,赚了十几万人民币,高峰时,一个不用排队而放进沙特馆的游客竟然要交一千元人民币给他。后来这个中队长被人举报了,遭到开除。   他说,这种被开除的人不在少数,而他得到的“预约票”则是从门口安检人员那里得来的,他下班后就在附近兜售,卖出去后,这些钱要分的……他说,世博园最怕的是死人,以前有一位游客认为自己被不公正对待,于是就想从韩国馆二楼跳下去,幸亏他的同事把他抱住了……八月份天气热的时候,每天排队的长龙中就有高达三百多位游客中暑,上面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避免任何人死在世博会里……他还告诉我世博园里各种乌七八糟的事,他说,他也不想干这种倒卖预约票的事,可大家都干,他也就干了。有时看到外地来的绝对没有希望进入中国馆的人,掏钱买到了黑市的预约票那高兴的样子,他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他还讲了很多说出来就有可能立即辨别出他是谁的世博轶事,我这里就不讲了,但四个多小时里,他基本上把他知道的各种事都讲了一遍,他讲了婴儿车,讲了轮椅。他还常常发表一些评论,他说他不明白, 这里已经无法容纳那么多游客了,为什么国家还开动所有的机器,不停地忽悠人家来参观? 他说,其实那些大场馆里什么也没有,只是放放录像而已。他说,他进来时参加培训,他看到以前世界各国的世博会介绍,那可是科技发明与先进观念的展示厅,可我们这里呢,完全是一些建筑,以及简单的陈列室里的录像片。他在世博工作越久,越不明白,这样一个展览加上游乐园,为什么要拔高到那么高的高度,吸引那么多百姓来参观?   我上面讲的这些,当时小王也听到了一些,但没有那么全面,当我把这些告诉他的时候,他像听天书一样,他依然想知道,我是用什么办法,用了短短 20 分钟时间,就让一个世博工作人员,放弃了在中国馆前继续贩卖“预约票”,自愿免费为我导游了四个多小时,还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儿泄露了出来,他说这简直像哪些蒙汗药党们拍拍人家的肩膀,就套到了银行卡密码一样不可思议……   我说,那个“票贩子”信任我,分手的时候甚至有些依依不舍,你都看到了……这一切的秘密就在于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他当“票贩子”,我问他,你这么年轻,干这事,被公安抓到了,会影响前途的。当我手机上出现见到票贩子就要举报的公安信息时,我告诉那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毁了自己。我还问他,你能赚多少钱?是否可以找到能够同样赚这么多钱而不冒风险的活?   他说,他是南方的农村人,从上大学到突然来到陌生的上海工作,他第一次碰上我这么特殊的人,他向我兜售“预约票”,我却关心他的安全。他说我很特殊,他说,他的同事确实被便衣抓过,都开除了。   于是,他就开始告诉我他知道的一切,包括他的个人情况以及理想。他是满怀信心来到伟大的世博园的,但不久他发现这里本身充满了谎言与欺骗,这里最大的“票贩子”不是他这样的人,而是那些不停忽悠人家买票入场,入场后却又无法提供相关服务的组织者。他们以各种方式销售根本不值那么多钱的门票,以及大量奉送昂贵的免费门票,以提高门票销售……   就这么简单?小王听完我的复述后急不可耐地问,就这些简单的对话, 20 分钟不到,他竟然成为你的小跟班,陪同你游园,为你做了那么多事?   我说,你别把这些看得那么简单,这其实是最大的秘密,不但是我今天“成功”(让一位世博工作人员帮我们忙)的秘密,也是世博会在很多人眼里,渐渐从成功变成“失败”的秘密……   世博会的秘密:无关中国人的素质   小王问我,这也关世博会的秘密?我说,是的。很多人到世博会去挖掘中国人的劣根性与低素质,这没有错,但中国人的低素质与劣根性没必要到世博会去挖掘,到处都有。就我今天一下午的观察,世博会发生的一些怪现象反而和中国人低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里的食物并不贵,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勤快,到这里的中国人的素质相对于地球上在这个 GDP (人均)水平上的人民来说,一点也不低。 至于一些恶习,一些小偷小摸现象,根本不能作为中国人素质低的标准,我到俄罗斯一次,就被偷一次,而我在中国,十几年都没有被偷一次,是不是说明俄罗斯人的素质比中国人低?再说,我走了那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民众,能够忍耐如此的高温与恶劣的环境,竟然排三个多小时的队——几乎没有插队与骚乱现象,其中还不乏昏倒的——去参观一些空空如也的房子,美国人也大概只有他们的军队在保家卫国时才有这种耐心与热情……     中国人素质不低,低的是那些忽悠这些中国人的人,尤其是那些组织者 。 民众为什么都要去看世博?因为你宣传了,你忽悠了,你用举国体制宣传,你用举国体制忽悠。这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展览性质的事儿,正如奥运会也只不过是一件体育盛事一样,可偏偏有人要政治化,要把这玩意硬是弄成一个巨大无比的东西,弄成一个和国家的尊严,与一个民族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玩意……   问题的根本就出在如何为世博定位,那些为世博定位的人,都是胸怀祖国放眼宇宙的,而为他们买单的却是一个一个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中国人。世博的定位原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现在却是适得其反,人人以世博为本,世博以国家为本,于是,一边据说世博提升了中国的地位,一边是中国人的地位甚至尊严在世博中不保……   世博是世界 Meet 中国的地方:这里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地方。但世界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中国人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举个例子吧。中国的几个场馆,我只进去了一个澳门馆(因为那个小兄弟送了几张“预约票”给我),出来的时候,我告诉小王他们,这是我看到的最令人震惊的世博宣传:走遍了澳门整个展馆,我从录像上看到了特首和领导人在讲话,我看到好吃的蛋挞与葡国烧烤,我看到了大海与高楼,我唯一没有看到的——甚至没有听到一个字的,则是澳门之所以成为澳门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的独有特点:澳门的博彩业。当然,这个不属于中国大陆的主旋律,于是被删除了。请问, 对博彩业只字不提的澳门馆,向世人介绍的还是澳门吗?   我在上海看电视,几乎每一个小时就出现世博的宣传片、广告与新闻,上海是一个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请问,如果我们把电视宣传片换成商业广告,那收入能够造几个世博园,你真不清楚,还是假装不知道?   作为世博会,在做任何宣传与招徕之前,都应该科学计算进园人数,以及他们在园里游玩、生存状况,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世博园明明已经达到饱和,可外面的发送免费票,单位组织旅游与不花钱的国营电视台的电视广告还源源不断,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前来世博园的中国人都是什么样的素质,但我明确告诉你,如果我是外地的,如果是我自己买票到世博园旅游,那么,当我进入世博园后,当我没有选择,当我绝望地看着长长的队伍的时候……我一定会找机会买通人带我进去,甚至会生出租一个轮椅的念头—— 这不是我素质低,也不是我缺德,更不是我习惯活在没有尊严之中,而是这样的搞法,这样的环境,让人素质高不起来,让人活得难有尊严!   杨恒均 2010-9-4 上海      

阅读更多

请用选票“说服”我

有这样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到北京来时发生的。那晚,我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他让司机开车送我回酒店,已经有两位网友在酒店门口等我。这两位网友自然也是见过面的新朋友,因为特别谈得来,每次来北京,都会找机会见一下,哪怕只有半个小时。   我们在酒店大堂聊了一会就分手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其中一位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他实在忍不住了,他一直不敢、不想、也不知道如何对我说,但他还是要说,他知道我不是那种人,但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和那些人交往?他说,他希望我是受骗了,他不相信我会被招安,也不会向权贵低头和妥协,但是……   这信看得我一头雾水,直到信件的最后一行,我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查了车牌,那是领导人专用的车……   我的惊讶可想而知。可这是天大的误会,我的老朋友虽然是个小领导,但远远不能坐挂这种牌子的车,只不过他是干这工作的,可以调动一些最高领导人的车。那天和我吃饭,是他在工作中挤出的时间。当然,不排除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想向我炫耀。可要知道,他甚至都不知道网络上的“杨恒均”就是我,我们一起也就叙旧、扯谈加上吹牛而已。   没想到他的车牌在我新朋友的眼里会有这样的反应,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我于是回信婉转地向网友解释,并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排斥一些地位、观点不同的老朋友,不管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甚至不妨交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新朋友……这两位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勉强接受了我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们都没有再聚会过。   我当然不能责怪他们,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但是这两个网友,就是其他的一些不认识我的网友,每当看到到我和“不属于我这个阵营”的朋友一起时,都会生出疑虑甚至不满。可我就有另外的看法,我总是喜欢接触不同观点的人,包括那些反对我的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没有孔子那么牛,所以我始终抱定“一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我的敌人,也有值得我学习,或者对照他,我可以改进自己的地方。   至于同体制内的人士交流,那就更有必要了,他们大多是精英,对中国体制与社会问题的了解,有我们无法企及的地方,不同他们交流,怎么行?例如,这次短短几天,我就两次同外交系统的一些领导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现在网民意见的忧虑。你想啊,任何一个外交政策出来,总有相当大一部分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反对,这其实也很正常。可外交部只有对外发言人,没有对内发言人,所以啊,他们就哑巴吃黄连,连个为外交政策辩解的网络平台都没有。   我一听就觉得很有意思,我说,那外交部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对网民(国民)作些解释、沟通的机构,像美国使领馆一样,经常同中国网民与意见领袖沟通,我们自己的外交部却高高在上。或者,你们外交部搞一个网络平台,放下身段,别老抱着“外交无小事”的教条唬人,现在连中学生都能对外交政策评头论足了,你们得与时俱进,得学点“科学发展观”。   和那些不同背景,以及与自己立场与意见不同的人士接触,当然少不了争论,我想,大概我们都有与人争论的经历吧?现在各种会议与聚会很多,总会碰上一些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难免要讨论、切磋一番,小则面红耳赤,大则弄得不欢而散。当然,生活中的争论也不会少,尤其是我认识的一些读者,总想用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去说服亲戚朋友,结果可想而知,大多落得灰头灰脸。   关心政治的人,碰上“持不同政见者”,总会忍不住想说服对方的,可从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网友的反馈来看,很少有人能够说服对方,更别说让他们“转变”思想了,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   可你也不必那么沮丧,因为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些无法被你说服的“顽固不化”的家伙,现在也和你一样垂头丧气,因为,他们也没有能够说服你呀……   我可能是最想说服人的家伙了,但你真给我几个固执己见的家伙(而不是我的长期读者),我也无能为力,我们大概都有被一些“脑残”弄得快要神经的时候,但千万别忘记,在他们眼里,我们也同样是“脑子进水了”。我最近也参加了一些讨论会,听到参与者自说自话,甚至鸡同鸭讲,只好闭上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这种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的困境。   如果我们把这个困境的出路定义在“说服”对方,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枪杆子,掌握了枪杆子,就可以让对方闭嘴,否则,就把他脑袋轰掉。   直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枪杆子才被选票代替。有人说选票不是万能的,这个没错,但选票的出现,却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困境。让我们先从这样一句话说起: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 。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作用的就是那个“萝卜白菜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你表达你的意见,我表达我的意见。   可是,他如果表达的意见不是“普世价值”,如果他表达的意见正好是反对普世价值的,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就是反对“自由表达”,他在罗伯特议事规则指导下发表的意见就是破坏这个规则,怎么办?你可能说,不和他玩了,不和他争论了,他脑残……于是,我们看到当今的学术会议与“饭醉”基本上都是“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气氛和谐,鲜有争论。偶尔有一两个那边阵营的人“混”了进来,或者正好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种相反的意见(例如要民主与要集权),那场面一定惨不忍睹,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开心,举办者也感叹:啊,下次一定不能把他们弄到一起了。可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他们说的也都是这个国家的事,不到一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吗?   而且,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呢?你不和他玩就可以了吗?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将会形成国家的政策,决定国家的前途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呢?   于是,更大的困境出现了,虽然我们知道永远别想着去说服别人,更别想着去说服全世界,可我们却必须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共识”,必须走出困境。目前唯一不使用武力和强权的办法,就是用选票,用民主的方法。   所以,你知道,虽然在每一次争论中我都无法占便宜,但最终却都是我胜利,原因很简单,我问对方:我这帮人要民主,你那帮人不要民主,在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又不想拿斧头互相砍杀,弄得血流成河,你说该咋办呢?很奇怪的事发生了,他们会说,看谁的人多,有些甚至脱口而出:我们投票决定吧。   我说,谢谢你,不用投票了,因为我已经赢了。你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选票一定会选出你想要的结果,我说,结果并不重要,道理每个人都有一套,但只要你用选票,就可以“说服”任何人。   杨恒均 2010-8-30 北京 《论民主系列》之七 参考阅读: 《一论民主:民主的优点也是民主的缺点》 《二论民主:民主与“面包”的关系》 《三论民主:富人的钞票与穷人的选票》 《四论民主:贿选的本质是官员贿赂民众》 《五论民主:中国人为什么不遵守游戏规则》 《六论民主:民主国家为何很少出穷人总统》  

阅读更多

新闻联播(组诗)

作者: 翟明磊  |  评论(2)  | 标签: 翟明磊 , 壹报 编者按:天气热,壹报主人改文学创作,发表旧诗一篇。 新闻联播(组诗) 中央电视台,各位观众,您们好,现在是新闻联播节目时间,今天的新闻有…… 奥运 奥运快来吧 奥运快过去吧 我坐在银行等一个朋友 ——你在这儿做啥 等人 ——我已经盯了你很久了 ——侬当心点,现在是奥运期间,侬想做啥 银行的保卫这么和我说话 我晃晃矿泉水瓶 喏这是汽油 我还没有选好打劫的时间 奥运快来吧 奥运快过去吧 警察叔叔 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 交给警察叔叔 小时候唱过这首歌的人杀了六个叔叔 从此歌谣浸在血水里 如同神奇事物展里的怪胎 五毛党 大毛是毛泽东 二毛是汉奸 三毛是流浪者 四毛是阿飞 五毛是网络评论员 他们是一家人。 汶川 上帝熄灯了 瓮安 大家来奸尸呀 西藏事件 对于我不是秘密 因为我曾梦到过 高原 机枪 溃散的人群 而我允许了 因为 害怕 我是打酱油的 我不是做俯卧撑的 我是打酱油的 那是血吗 酱油结作 我不是打酱油的 我是做俯卧撑的 三个之后 我气绝身亡 吐出酱油 朱坚强 今天 我们都是那头猪 当时,只有一个信念支持着他 我要看北京奥运电视直播 噢,噢 这个历史性时刻 呼,呼 中国人盼了一百年 中国盼了二千年 我盼了一年 眼看着就要出栏 我不能去死 我想到那些塌方的矿工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就吃起了煤块 这是中国经验 这是中国信念 耶—— 八月的北京,阳光灿烂 亚非拉人民齐欢唱 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连猪都这么坚强 紧急插播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我代表国家安全局通知大家 刚才那位播音员犯了重大的政治错误,已被就地免职,已被就地免职,请大家不要信谣造谣。 下面是新闻联播节目时间。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2 个评论 翟明磊的最新更新: 江雪:国企工人自杀,存折只剩4角6分钱 / 2010-08-19 13:43 / 评论数( 16 ) 中国猛博之十四 沙叶新:最后的舞台 / 2010-08-09 17:31 / 评论数( 14 ) 中国猛博:杨恒均博文选 / 2010-08-01 13:32 / 评论数( 3 ) 中国猛博之十三 杨恒均:我就是民主小贩 / 2010-08-01 13:25 / 评论数( 24 ) 翟明磊:坏天堂与好地狱 / 2010-06-01 15:01 / 评论数( 17 )

阅读更多

中国需要民间智库

一位台湾知识分子的书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蒋经国威权时代,他一直写文章批评政府,自然是受到当局排挤,甚至被“有关部门”百般刁难的。他当然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反要遭受这种磨难?   就在他有些心灰意懒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听到蒋经国先生讲话,他开始只是觉得讲话内容有些熟悉,随即明白过来,原来蒋经国先生竟然大段大段地引用了他文章里的内容,促进政府改革……他当时就泪流满面……   时代不同了,集权和威权时代渐渐远去,互联网时代要想让网民和知识分子们“内牛满面”,还真不那么容易。否则,每天一打开新闻,就看到政府又听到网民的声音而从善如流,你就“内牛满面”,那还不把每一天都变成全国哀悼日了?   正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却也没有理由嘲笑那位台湾的知识分子迂腐、以及想为帝王师的心态,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即便受到打压也在坚持不懈地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们,台湾的转型能那么顺利?   更何况,昔日的台湾,今日的大陆,也还有类似之处:在执政者“从善如流”,或者不得不顺从了民众的意见,听进了知识分子的声音后,无论是当今的网民还是当时的台湾知识分子,处境并没有为此改变:被打压的还是被打压,被跨省的照样被跨省,搞不好还会沦为阶下囚……这,也许就是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为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吧。这,才是值得我们泪流满面的。   互联网对中国的推动作用也许可以用一个假设来强调:如果没有互联网呢?可以这样说,从孙志刚之后,中国政府实施的任何一项新政与新措施,背后都有网民在推动。网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最倚重的“ 民间智库 ”,每一个活跃的网民,都是一位“ 民间智囊 ”,当然,最有益处的智囊,常常处境堪忧。   “民间智库”是中国的说法,因为在西方,虽然大多智库是有倾向性的,但几乎所有的智库,都是“民间”的。官方办“智库”充其量是解读政策,为统治者当化妆师,靠这些人给统治者出谋划策,是自欺欺人。   我在华盛顿智库工作时就注意到,每当有中国领导人要到访美国的时候,美国总统总会亲自召一些智库专家进入白宫。令人惊讶的是,人才济济的美国政府,竟然在重要决策上都会听取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智库的意见,甚至在一些他们认为很有把握的决策上,也会花一笔钱去请独立智库弄出一个报告来,来佐证他们的计划,或者听听独立智库唱的“反调”。   有人可能说,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智库。中国的智库一定是政府的,他们也一样可以出谋划策,搞出成绩。作为智库,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当然都能够搞研究、出点子,但如果一个智库是有“上级主管单位”,经费是那个让他出点子的人给的,他能够搞出什么样子的决策呢?中国有多少所法律研究所?又有多少大学法律系?中国政府供养的法律专家何止十万?可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们主动为了中国政府的长治久安而搞出一个废除行刑逼供的建议书?他们的作用加起来,甚至比不上那个捅出“躲猫猫”事件的网民,以及那些不知名的留言者、顶贴者、发表意见者……   当然,把网络说成是“民间智库”是不恰当的,它毕竟只是大家发表意见的场所,是民意的集合地,而“智库”当然不只是简单地追随民意,而是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有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论证,有分析有报告,有政策建议,这些就不是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的散兵游勇的网民们可以做到的。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需要 民间智库 ,虽然在中国成立民间智库还有很多困难,可一些愿意与政府分忧,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不妨多多借用网络资源,凝聚网民的知识与智慧,为国家崛起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出谋划策,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执政者则应该吸取中外教训,尤其值得借鉴台湾的经验,鼓励与支持民间智库,借助 民间智囊 的建言献策,弥补政府决策的不足与缺陷,为国家崛起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与选择。   杨恒均 2010-8-19 《 网络杨皮书 》之三   推荐网站:   腾讯思想库 天大智库 人民网舆情频道 共识网 博客中国 爱思想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信孚大学 乌有之乡 博客日报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