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

<天玑>为了这些残忍的温柔

所以有些人,对这种美与爱,尽管无比渴望,但选择的态度常常是回避和否认的。因为潜意识里深知,它遭遇现实之后,便无法逃脱必然消失的命运。只有在那个精神的世界里,那个浓黑的时间之海中,它才能永恒的泅渡,永恒的闪耀着微茫的金色光芒,搭救起我们心中那深不见底,无以言喻的孤独。     为了这些残忍的温柔   文/李维恩(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实你或许比我更清楚,每一条路都通向死亡。 每一段友情,每一种爱都是。 折磨、失去、背叛、痛苦、苦难、苍老、屈辱。 或者是久治不愈的恶疾。 所有这一切,只带来一个结局。 一个给你的、给每一个你曾在意的人和事的结局。 那就是死亡。     1. 爱情是可怕的。 至少在《图兰朵》的世界里是这样。 故事的梗概就是:侍女柳儿爱着王子,王子爱着公主图兰朵。于是一帮大臣百姓,加上三个主角,拉锯般的开始了这个关于王子要不要为了得到公主的爱情而去送死的争论。在最后的那个晚上,一整座孤城、一整个长夜都没有人敢睡去,所有人都在等待王子猜出那个谜语。 第一幕,黎明之前,波斯王子因答错谜语被砍去头颅。当刽子手挑着受刑人沾满鲜血的白衣走过剧场时,在微蓝的月光中,死去王子的灵魂飘无所依,枉送了性命。他以为那是爱,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复仇的诡计。 可笑的是,《图兰朵》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爱情狂热的单恋者,也是爱情愚蠢的牺牲者。我想普契尼想要表达的是,爱是一件多么诡秘的事情。 它可令人胸腔充满奇怪的热望,血液沸腾。失去一切理性,忘记一切原则,如疯如魔,趋死避生,形同巫蛊,好像中邪。 它是世间最可怕的猛兽,然而它却有着世间最温柔的眉目。 因此,当图兰朵发现自己竟然是在爱的时候,她不是欢喜,而是惊恐的。 柳儿应该是这幕戏剧中最赚人同情的角色。她的爱情,隐秘,沉重,毫无指望,多年流亡的苦楚,王子的笑容是她永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因他情窦初开,亦为他心如刀割,却是在终于相遇的时候,发现他爱上别人,爱上一个美艳,残忍,虚荣的女人。她成全他,以她的生命,刚烈,坚毅,宁为玉碎。 那一刻我想,她究竟是为了令他如愿,还是根本死于自己的绝望。 1929年,Guerlain特意为柳儿做了那款著名的香水,LIU。 前调是完全的浓烈、苦涩,最终却化为一缕缱绻柔美的香气。 古董香水,古老时代,古典爱情,很恰当的表现出那种求不得的清寂凄美。爱情的疯狂自内部燃烧,摧毁灵魂。那光芒,神秘温暖,据说看过的人,都会为了它,奋不顾身。 然而这样一份捧在手中仿佛要将肌肉烧融的感情,又有谁敢消受,谁能消受?谁能承担,谁能回应?如果谁都配不上你的爱,你为什么不去爱自己? 暴戾决绝到玉石俱焚,把所有的热情倾注在怎么浇灌都不会开花的墓地上。 可是,她不会。她爱另一个人,远胜过自己。 所以她才是柳儿。一个美丽却不为人知的名字,诠释着我们死去的,早已腐烂的理想。 越是充满激情和天赋的女子,越是脆弱,固执。 越是珍惜爱情,越是为爱情所伤。 越是捍卫理想的纯洁,越要遭受现实的诘难。 它是冰块,却令你燃烧。你越燃烧,却越冰冷 它是雪白,又是漆黑。 它给你自由,你便自此成为奴隶。 你奴役它后,从此自由自在。 所以,这则谜语的谜底与谜面,都是爱情。 爱才是图兰朵公主的最后一个谜语,也是最残酷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有个可爱的理论:心脏用来使血液沸腾,而大脑则负责冷却。 那么爱情会不会,就是产生于这沸腾与冷却之间,温度恰好的那一瞬呢? 这部歌剧无疑亦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仍然一无所获。 但绝对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管我们叫它什么,它永恒主宰着我们的幸福,寂寞与温柔。 面对它,我们只能这样抵死挣扎而又心甘情愿,浴血奋战并且相依为命。 所以,我深爱这个充满疑问的世界。 所以,我爱你。 2. 无端的,我总是在脑海空白的缝隙里,想起三岛在《金阁寺》中刻画的那个羸弱、丑陋、结巴的少年。 他的世界是极端的,与世隔绝的。因为这种疯狂的孤独和激情,他固执的迷恋上了金阁的美。无数个时辰,他长久的凝望着金阁,眼睛几乎被晚夏的烈日灼伤。 这个影像如此的暴烈灿烂,以至于我每每想起这一幕,都觉得眼前一片雪白的化不开的倾城日光,金阁那非凡的光芒从此在我的意识里,打上了灿烂燃烧的印记。 他无比固执的相信,金阁有着不属于白天的一面,它的表象仅仅是一种伪装。它的美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深夜或人们目所不能及的瞬间,那种美神秘、浩大,带着无穷的忧伤和魔力,深深的迷住了这个内心黑暗的少年。 他固执的相信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不属于世间的美。因为只有它是这样的美,才能够拯救他的绝望,才能够承载他的绝望,才能够照亮他的绝望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必须美的东西。它倾注了我们对于终极状态的种种幻象和期望。但它属于世间的这一面,通常是极其平庸的。在我们精神的那个世界里,它陷在浓黑的夜色中,散发着微茫的希望之光。它是行进在黑暗的时间之海中的船,泅渡我们肉身之外的最华美的想象,最终到达彼岸。 这个必须美的东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以某一个人的形象出现的。至于为什么通常是人,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具有某种可以沟通的可能。这种对美的渴求,我们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爱情。 这个被爱的对象身上或许具有一点和别人不同的特质。于是我们就会敏感的抓住这种特质,无限的扩大,无限的幻想。就像少年对于金阁那种疯狂的想象和沉迷,这个人在我们的想象中变得越来越具有一种难言的美。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遇到被爱对象的实体,因为落差感,有时会生出一种被美所背叛的痛苦,短暂的现实痛苦之后,又不得不让他必须美下去的,如是往返不休,直至疲惫,清醒,消亡。 所以有些人,对这种美与爱,尽管无比渴望,但选择的态度常常是回避和否认的。因为潜意识里深知,它遭遇现实之后,便无法逃脱必然消失的命运。只有在那个精神的世界里,那个浓黑的时间之海中,它才能永恒的泅渡,永恒的闪耀着微茫的金色光芒,搭救起我们心中那深不见底,无以言喻的孤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金阁寺,它是我们在这无味的绝望的世间,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我们还仍然在爱,那么金阁寺就永远存在,它就是我们心中明知不可能,又极度盼望、无法放弃的,渴望被拯救的一丝生的信念。 故事中的少年,最后一把火烧掉了金阁寺。这一举动其实也象征着三岛由纪夫本人和肉身世界的彻底决裂。他彻底清醒了,彻底面对自己,承认了这一切虚无的本质,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世间之物,狠狠的把自己的世界分割开来。这是种毁灭,也是种成全。 杀意和慈悲往往就是同一样东西。     3. 据说,爱情和死亡是艺术的两个永恒的主题。这也容易理解,大多数的我们,都无法离开脚下的土地去展翅飞翔,我们甚至不会去远方流浪,终其一生,也不会有太离奇的际遇,现实平淡得甚至连哭泣和大笑都没有了。 但是,我们都会遭遇爱情。 一千个人看见了一千个罗马,那么,一千个人也一定看见了一千种爱情。 卡夫卡给他的挚爱菲丽斯写信,问:“为什么要爱?” 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生命的起点就是荒谬的,人们在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被”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帝创世时撒下多少颗石子,人的一生就会遇到多少件无聊的事情。每一个人,作为单一的个体,都会有孤独和无助的时候,此时,最可依靠的就是能够和自己的生命相契合的另一个体。 在《37°2 Le Matin》里,爱情的双方,贝蒂和左格,分别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化身。左格想写作,却没有信心,宁愿在海边刷几百间木屋(刷几百间木屋,枯燥,没有意义,是俗世生活的表象),而贝蒂,先是烧掉了木屋,然后竭尽全力鼓励左格写作,她相信,左格一定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最后,贝蒂精神失常,弄瞎自己的双眼,在精神病院死去,她用生命完成对左格的救赎,理想主义和现实终于在左格身上得到统一,左格开始潜心于写作,如同贝蒂生前期望的那样。爱在此时,与那个人无关。它仅仅是热烈活过的证据。 《Lovers on the Bridge》里,被俗世生活遗弃的Alex爱上了被俗世情爱遗弃的Michelle,因为在他荒凉的生命里,她是唯一的温暖,他在爱她的过程中得到救赎。Michelle以为自己不爱Alex,但是,在逃离以后,她还是回到Alex面前,说:“我时常梦见你,所以我爱你。”或许,她也无法离开新桥上空漫天烟花下爱的期许。 爱情本身并不值得我们歌颂,因为爱上一个人太简单了。你处在人生的岔口,选择往左或是往右,会爱上一个不同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爱情的荒谬还在于,你似乎永远无法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基斯洛甫斯基的《蓝》里,朱丽叶一直无法忘记死去的丈夫,后来,当她知道丈夫有情人并且还怀有一子时,爱的信念轰然倒塌,她终于可以从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代价是意识到了爱的虚无。 《有爱,也有污秽凄苦》。这是David Salinger在《九故事》中的一个副标题,它几乎可以看作是Salinger所有创作的母题。Salinger落笔漫不经心,脏话连篇,甚至连基本的六要素规则也不屑与遵守,完全是美国式的直接粗野。在他笔下,光怪陆离地呈现出一个虚伪的世界,以及其中绝望的众生相。但你若能一眼洞穿,在这些污浊的,飘满枯枝和油腻的水面之下,还有一股温暖的清流。在污浊和凄苦中,它清澈坚定,在人性的最深处无声流淌。这就是Salinger心中的爱,是令他在麦田之上日日守望的,一天云锦,万颗奔星。 你划着小木船,因为渴望聆听我的歌唱,尾随载满我声音的木筏航向彼方。但请回到你自己熟悉的故土,不要随我冒险飘向茫茫海洋,以免失去我而迷航。我要横渡那无人越过的大洋,但我有密涅瓦女神吹送,我有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示意大熊星为我指引方向。 我们终生被冥冥不可知的力量牵引,穿越过黑暗无边的生命海洋,但我们却永有一点点微光相随。我们共同走过漫长的海岸线,比生命还要长。我们说好要去看樱花,在富士山下给彼此寄明信片。樱花如今又开了几转,你的头发好长好长。 是的,我们是草芥,是沙粒 但是我们的爱欲不灭,所以我们的灵魂不死。 4.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是一部很好莱坞化的电影,但气质却完完全全是俄罗斯式的浪漫与苍凉,是那片广袤、寒冷的大地上散发的忠贞和深沉。这种气息让我想起普希金的所有诗句,以及他为纳塔利亚进行的决斗。 情节并不复杂: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女人珍前往莫斯科,她的任务是做好士官学校校长沙俄将军的交际工作,以便让他资助美国人投资的一项发明——制造一架巨大的叫“西伯利亚理发师”的伐木机器,这机器用来砍伐西伯利亚无边的白桦林。珍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遇到年轻的军校学员托尔斯泰,或许是她迥异于俄罗斯女孩的气质,托尔斯泰爱上她。 军校学生演出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托尔斯泰饰演理发师,他在歌剧上演前夕无意中听到珍在房间里向将军示好的对话,觉得爱情受辱,冲入大雨中,苍白的脸上流着雨水和泪,惊恐的眼神令人心碎。托尔斯泰重上舞台,他的心里一定是充满骄傲和不妥协的:没有人能够侮辱我的感情,因为它便是我人生的尊严。他最终在朋友担忧的注视下拿起提琴琴弓,奋力抽向将军,也因此被发配西伯利亚。 很多年以后,“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终于可以轰鸣着驶在西伯利亚的丛林间,珍也有机会踏上托尔斯泰流放的那片土地,但是她在住处没有找到托尔斯泰,只能驾着马车怅然离去。 此时,在山野里打猎的托尔斯泰一定感觉到了珍,他向着珍的方向,像野兽一样疯狂奔跑,他穿过丛林,越过溪流,最后站在山脚。往日的英俊少年已是野人一般的模样,他点一支烟,吸上,然后抬头,痴望着昔日爱人的影子在原野尽头逐渐消失。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个片子揉杂了很多东西,如米哈尔科夫对俄帝国的辉煌和俄罗斯精神的迷恋,以及对这种旧精神中专制一面的批判,再有,就是西方文明对俄国文化的冲击(典型的表象是那台巨大的机器)。 然而,最让我动容的,还是托尔斯泰对爱的忠贞和不妥协,他可以用自己的前途乃至生命来捍卫爱的纯洁和高贵,当他的同学对珍有些不尊重时,他提出用决斗的方式解决彼此的争执,并为此差点丢掉性命。在托尔斯泰身上,爱情和他内在的精神气质高度统一,他捍卫爱情,就像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这种气质中极端的成分让他的生命如同水晶一样易碎,却也使他苍茫的生命之途散发出水晶折射太阳之后的熠熠光芒,在我看来,这种光芒蕴涵的骄傲是人性中唯一让人敬畏之物。 假如我又遇见你,隔着悠长的岁月,我将如何致候?以沉默?以眼泪? 实际上,我只是静静的点了一支烟。 当我循你的气息翻滚下山,当我的容貌已无法辨认,当你的马车在西伯利亚原野上疾驰而过,当懊热的空气如往事般瞬间淹没我。 你知道的,我曾经天雷地火的爱过别人,到如今却孑然一身 关于爱,消失的时候,回顾都成了酷刑。空余灰烬。 最后,谁才是你真正爱的人? 《The Tango Lesson》里说了一个故事,雅各布四处行走,有一天黄昏在山谷遇到一个傲慢的年轻人,他无法忍受年轻人的骄傲,于是和他打架,他们从黄昏打到深夜,又从深夜打到太阳升起,最后,雅各布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年轻人是无法战胜的,他或许是天使,或许就是上帝本人。 你的爱人,便是你心底那个无法战胜的人。     5

阅读更多

中国已成晚清格局:论意识形态领域的三足鼎立

不带任何偏见的说,今天的中国类似当年满清,是一个外来殖民文化意识形态的政权——马列主义和民族文化不相容。这是个问题。因此,中共本身就具备先天致命缺陷,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但要面对同样来自西方文化的普世价值的挑战,而且要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挑战。 而今,乱局已成。乌坎到什邡的民众抗争就是滥觞——这依稀让我们想起晚清和民国时代,粤人和川人的那些表现。而薄熙来事件,也表明中共的意识形态已经四分五裂。更难以成为社会的自觉的指导思想。 我们知道,晚清时代中国面临几千年未曾有的“大变局”。当今,中共恐怕仍旧如此入局。中共内部也俨然出现了意识形态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方面,是类似清流派的那些意识形态卫道士的存在,他们动辄言必称马列,思想腐朽保守。比如CCTV给大卫雕塑打马赛克就是一个例子。还有“反三俗”,大抵都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 另一个派别,是类似洋务派的改革派。比如温家宝等人。但和当年洋务派改革一样,到后期,洋务运动被权贵利益集团绑架。今天依旧如此。因此,改革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和批判,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再一个,就是维新派,这部分人,比如陈元、刘源、薄熙来这些太子党红二代。他们也坚持所谓的马列毛思想意识形态,试图重塑中共的政治合法性和权威。但他们会分化,如同当年的维新派,会分化为洋务派和保皇派一样。现在,胡德平等人,就相对倾向于变革。 现在,晚清的三种势力导致的鼎立局面业已出现。中共会不会重蹈满清覆辙呢? 按照历史的规律,习近平上台,大概又要如同慈禧太后那样,颁布变法新政了。因为洋务派也好(邓式改革也被质疑了),维新派也好(薄熙来已经被否定了),剩下的危局,恐怕还是重新“变法”了。 但是,现在搅局的不只是体制内的这三家。还存在体制外的刘晓波等人,以及可能出现的更激进的“革命党”派。甚至还潜伏着更重量级的人物——袁世凯或叶利钦式的角色。因此,基本上是三家六派。 中共如果按照满清的变革逻辑,在一党体制内做道场,这样是毕竟要下台的。但不是绝对会如此。比如台湾蒋经国改革,就跳出了体制内的僵局,而开创了变革的新局面。 当然,即使中共下台,但会出现一个类似当今俄罗斯的政体。但无论是苏共的结局,还是主动的蒋经国式改革,走向民主体制,实现更公平、公正、平等,建立普遍保障人的尊严、自由的体制和社会形态,这是历史的趋势和必然。 中共要么下台,被动的结束一党专政。要么主动的变革,重新在公平、平等、理性的民主政体下执政。如果继续大权独揽,剥夺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政治权益以及机会平等的经济权益,那么乌坎和什邡只是引子。大戏将在后面拉开帷幕。 参照满清的发展轨迹,中共十八大后会重新启动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新一波的变法新政。但如同温家宝提出的,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理解和参与,中共这台变法独角戏就会成为历史绝唱——如同当年皇族内阁出台,而武昌城头炮声响起一样。 大方向摆在面前,历史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历历在目,关键是中共愿不愿意去做、能不能做到、有没有人去做。当然,那些裸官是不会顾及太多的,但中共集团还是要为历史承担责任的。 其实,对改革的方案和路线,中共自己也很清楚,但没有魄力走下去,更没有走远走好。文化体制改革成了类似教育产业化的玩意儿,坑民愚民。 公民社会建设和公民自治等社会建设,也是干打雷不下雨。事实上,这两个领域的建设,大方向是对的,这是保障中共和中国转型的最基本的层面。但当局首鼠两端,左顾右盼,专制无胆,民主无能,误人误己也。希望中共不要临渴掘井,到时候悔之晚矣。 相关日志 2012/07/15 — 裴敏欣:为什么中国无法调整 2012/07/15 — 《华尔街日报》薄熙来当年的市场化改革 2012/07/14 — 胡释之:许小年进中南海说明经济到了很紧要关头 2012/06/16 — 长治久安:扩大公权还是还权于民——中国基层治理现状与改革路径选择调查 2012/06/01 — 陶短房:朝鲜的改革之路 2012/05/23 — 透过银行“暴利”看金融改革 2012/05/09 — 金融时报:中国进步中的西方因素 2012/04/12 — 李世默:左派、右派、重庆和中国的未来 2012/04/08 — 08年经济危机后的国内路线斗争 2012/04/05 — 金融人民战争:中国民间金融将是一个新热点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无论是犬儒,或者是市侩

作者: 神了旁逸斜出  |  评论(0)  | 标签: 抄书 , 犬儒 , 市侩 , 文化心理分析 , 文人心理分析 百位文艺家抄写“讲话”的手抄本出版之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期间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百位当事人极少为之表态,除了叶兆言和周国平带着略有策略性的反省外,大多数对被质疑表示了沉默。这在中国当前的时代,很有些特殊的意味。只要当事人不能坦率陈述自己的心理动机,那么作为一个文化事件之文化分析,始终是一个证据缺席的论证。然而作为著名文艺大家的高级荣誉而言,却又不敢为自己的声誉申张,是否表示着意识形态的主流虽然依然占据着权力的绝对高端,但是在理性荣誉的平台却已经失去了权威的地位,所以竟然可以使到我们这些“第一流”的文艺家不敢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为伟大的理想招牌、为高尚的理念和自己的信仰辩护甚至是打击敌人的嚣张进攻呢?这真是最值得思考的事情。 出版手抄本事件高潮之时,期间为之感情性的批判者众,然而深入分析者稀,尤其是彻底分析和否定者稀。对于一个文化事件的深度分析,事实始末,动机考察,参与心理,理性价值与主题物的真实价值等等的分析,都是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涉及到该事件之“主题物”之真实价值之分析,似乎至今还是处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语境之中,于是这些著名的参与者们便有了堂皇隐身之理由了,这个意思太明显了:既然我们参与颂扬的标本并没有被否定,那么它就依然是我们的“圣物”或者是“文化地标”,那么我们何错之有?有本事你们直接向正统圣经的持有者宣战啊,如果你们还不能打败“风车”的话,那么就请你们不要对借助风车磨面的借力者说三道四吧!我们都是搭顺风车的过客而已。 这就是我们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之尴尬境遇了。因此我们依然不能把话说透。那就还是纠结在动机心理的追究之上吧。读到徐贲先生的博文《作家集体抄书是耻辱,不是荣誉》,甚为其中所分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所震撼。之前我曾经为此一事件发表过一些意见,现在看到徐贲先生的深度分析,我则对此有了进一步的历史痛感和文明忧虑。 徐贲说:“作家们是爱荣誉的人,能够被选中并邀请来抄写《讲话》,无疑是被肯定为中国最重要,最杰出的文艺界人士,甚至是文化领袖。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荣誉观,是因跻身于一群名人中而得到光荣的那种荣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荣誉观”呢?那一定是与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有切身关系的。诸如超过百位明星出演“大业”电影,根本不是为了片酬,甚至可能就是“义演”,但是却趋之若鹜,无非为了获得政治正确的合法身份,才可以在体制内顺利地得到经济市场的身份许可证,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或“国家资本主义”的确切解释。所以这根本不会顾忌个人的潜在的文化立场荣誉,当然心底里的确也是庆幸自己被纳入了最有影响性和最有成就的当代明星之列的感觉,只有成为国家最著名的了,才可能轻易获得国家的雄厚资本。在中国,没有国家资本的大树依靠,你基本就没有成功和发达的条件。所以,这就是无论是犬儒,或者是市侩的卑鄙的通行证心态。 “荣誉”这个角度是最准确的分析切入点了。坦率说吧,徐贲在这个特殊时代的关口拈出“荣誉”来说事,有些书生气了。首先,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坚持真理和知识分子信仰的荣誉观,只有一种国家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如果他们不去争取这种相当于“鲁迅文学奖”、“茅盾长篇小说奖”、“梅花奖”、“华表奖”一类的荣誉,那他们究竟可以从何处获得他们的精神成就感呢?那个什么《讲话》的内容完全可以束之高阁,只要把它当作一个旗帜象征,尽量地把它虚无化,模糊化,千万不要把它当真了,首先要把它当作一种国家招牌,表示政府对我的认可,而且认可我是一个中国最著名最有成就的文艺大家,就足够了,这虚荣足可以使人飘飘然幸福一辈子呢。其次,这是一个“争取利益获得最大化的时代”,如果有了声誉,利益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前有个算命家和我说过:“什么都不需争,有了名气,什么都有了!”所以有了最高的名誉,就有了最大的利益,不言而喻的。为了利益,模棱两可的表态还是很明智的。第三,抄书的人物都是文艺界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是体制内的“华表”,“德艺双馨”的标本,历史上他们就是凭借讲话的权力被赋予成就的,总不能没有一点感恩心态吧?甚至难道他们就没有和讲话相通的价值观吗?不必完全一致,部分心灵相通总是会有的。虚荣是利益,身份也是利益,地位更是利益,价值观相通则绝对也是利益。你们自由派认为和它价值观冲突,不等于既得利益者的价值观和它相悖。一事当前,表态站队是最重要的大事,你不表态,不站好队了,那么你就是要做叛徒,你就要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你还想活吗?这些都是人精,抄书之前肯定有过反复的掂量,那一千块的小学生作业费对于这些已经致富的文艺家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演大业尚且可以免片酬,因此他们早就对一切利弊都“患得患失”过,既然还是宣传部的天下,自由派还是在野的清流派,看你们也翻不出大浪来,反正我早有了著作实绩在,《白鹿原》还不够巨牛?我书故我在,给当局一点面子、捧捧场也是人之常情,何须较真?就是说,我们谁都会有口是心非、面子和里子分裂的时候。 徐贲说,《讲话》要求“文艺服从于政治”, 至于政治是什么,如何服从政治,则是由手握政治权力的人说了算的。即使那些参加抄写《讲话》的文化人士,也不见得个个都赞同这种文化服从政治的主张。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参加的并不是一件表达自己真实主张的事情,而是一件与表达真实主张无关,或者根本就有所违背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逢场作戏的犬儒行为而已。赞同就不过是一种空洞的姿态,一种政治正确的表态象征。它同时利用“名人效应”与“人多势众”,诱导别人有样学样、人云亦云的非理性模仿。这种暗示性提示的影响依赖于一个消极被动、不善思考,更不善辞令的群众群体。暗示性提示对这样的群众可能是有效的,但却是有害的,它不但不能开启民智,反而使得民众更加依赖于外来的非理性心理诱导,变得更加愚昧。即使用于心理治疗,真实目的暧昧的心理暗示也是违反职业伦理的。——徐贲说得再严重,其实完全不能左右那些文艺大家的“患得患失心理”,因为他们都是彻头彻尾的文人,文人的心理有三面:1,和主人家自觉保持主旋律的一致,善于有技术含量地得体地唱红歌颂,他们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只要这政治不把他逼到死角,给他成功的机会,我与盛世同时辉煌,那么我就会为这样的开明政治服务;2,在自家花园里要有一定的“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自由,保留着自我抒情表达自我情操思想的机会,要留青史在人间;3,在官家的“凌烟阁”和同行中的“文学史”以及民间的“网络”上,我都要有一席著名之地。这就是千古文人信仰和价值观里最执着的“功名心态”。现在这三者都具备了,得到了,他们何必要和主旋律唱对台戏呢?他们自己从来就没有具备过什么真实、自由、独立、启蒙的价值观,你又有什么办法要求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犬儒之为呢? 徐贲始终执着于一个说理交代的问题:“真诚地赞同《讲话》精神,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赞同者有责任向社会说明自己赞同的道理是什么。无论是逢场作戏也好,象征性表态也罢,单纯抄写《讲话》都还不是公共说理,也都无助于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认识深化和新知识积累。凡是政治正确的,未必都是值得跟风或表态支持的, 一窝蜂的表态中鲜有独立思考的可能,驱使这种表态的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条件反射。这种一窝蜂的耻辱是个人的,更是群体的。“文革”结束已经36年, 这样的“文革”教训却至今没有被人们认真汲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编辑,只是轻轻挥舞了一下政治正确的指挥棒,就居然能如此便利地让这么多文化精英没头没脑地翩翩起舞,更何况当年伟大领袖的无上权威?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起一支明烛。知识精英的集体理性思考退化,又该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原因?如果连他们也无意去寻找真正的原因,中国的文化状态又怎么能不令人担忧?”——我们这个民族,包括最精英的文化人,他们从来有在公共平台公共说理和辩论的习惯吗?我们甚至没有追究事实真相的习惯,那么这些文艺大家又怎么会要为自己的行为交代动机和理直气壮地为《讲话》说理的必要?他们于是给了我们一个习惯性的蔑视。当一件被官方捧为神圣事物的圣书成了我们精神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之后,它还需要公共说理么?至今中国人还没有学会说理、尤其是公共说理的习惯,只要一天不存在公共说理的话语场,那么民主就一天不能产生。两种可能性都是令人悲哀的:或者是知识精英的集体理性思考退化,或者是违心地遵从政治正确而去博取政治与经济市场的权益——都足以使我们有条件再次堕入文革的深渊。历史已经过去了36年了,然而却始终没有一个人为自己在灾难中曾经堕落的罪恶而忏悔,著名的人物干着的无非是这样的三件事:在体制内体面地讨好主旋律;在市场里机巧地获取最大利益化;在功名上争取最高的时代荣誉。这些既是习惯性的路径依赖,也是默契的精神合作,更是权宜便宜的市场交易。德艺双馨哪,拿什么去拯救你,我的民族?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神了旁逸斜出的最新更新: 失语和谵语:当代的文化默契 / 2012-06-15 10:31 / 评论数( 0 ) 一意孤行与伟大的妥协 / 2012-06-10 23:13 / 评论数( 2 ) 我们只需要一意孤行地执行好制度的执著 / 2012-06-04 10:58 / 评论数( 0 ) 无所适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 / 2012-05-28 12:01 / 评论数( 2 ) 阅读即精神上的“行万里路” / 2012-05-21 22:40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20605】多少魂牵却梦不到天明 多少天明却白不透秘密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证原文的完整性,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凡未经许可在原文基础上故意增删少量内容后,冒名改编者,谢绝转载。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你们抓住我了 【监控拍下加拿大碎尸案嫌犯被捕过程】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德国警方4日在柏林一家网吧抓捕了加拿大“残肢邮寄案”嫌犯、29岁色情男星马尼奥塔。网吧监控拍下了整个过程。马尼奥塔并未抵抗,只是说“你们抓住我了”。马尼奥塔此前在加杀害一名中国留学生,并将死者碎尸。 http://t.cn/zODenjA 是他一眼就认出了嫌犯,马上就报了警。   【2】今天,整个杭州只有一位司机 今天,整个杭州只有一位司机;所有的事情连同西湖的水光都只是乘客;今天,司机用生命把客车停靠在岁月的宁静里;今天,离开的是死亡,留下的责任、爱和伟大的平凡;今天,叫吴斌。 英雄,一路走好!——他,48岁,10年安全行驶11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30圈。一块7斤重的汽车制动毂残片意外击中了他,以致肝脏碎裂、肋骨骨折、肺肠挫伤,他用尽生命的最后76秒平稳停车,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他,就是被紧急追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革命烈士、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称号的吴斌。 吴斌的女儿捧着父亲的遗像出殡 周围邻居和民众自发前来为吴斌送行 载着吴斌的灵车开出吴斌家 吴斌的母亲擦着眼泪目送儿子离去 载着吴斌的灵车缓缓绕西湖一周。市民和游客自发来到路边,送别英雄司机 载着吴斌的灵车缓缓绕西湖一周。市民和游客自发来到路边,送别英雄司机。 @新周刊 :有时,不是这个人配不配这份荣誉,而是这份荣誉配不配这个人的问题。 【3】少了0.01点 @曹山石 :据央视报道,详见图 高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证”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谁说法律不是挡箭牌。 【4】多少魂牵却梦不到天明 多少天明却白不透秘密 作家-天佑 : @作业本 挂了,我的心其实很有点幸灾乐祸,这小子,整天敲边鼓,一点过分的话也不说,自以为这样就不会转世。实际上,组织是不会让这样的聪明人存在的,你以为你不直接说啥组织就不注意你吗?组织是强大的,对任何阴阳怪气的坏人都是零容忍的,当然,他们适度容忍腐败。 作业本一语成谶:一件事变成了一个事件。下面是来自G+的信息: 赵楚 :你看看央视7频道,现在节目中除了央视主持人,会坐一个新浪的主持人联合主持,这架势本身就表明了现在的新浪本已是所谓大外宣的一个部门了,在本国,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就像小家碧玉养好了,要不被整上吊,要不嫁入官家做妾。新浪已经主流了。这些事是必然的。 【5】环保部称驻华使馆监测PM2.5不符外交公约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我们也注意到个别国家驻华使领馆监测空气质量并发布信息的情况。这样做在技术上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的要求,既不严谨,也不规范。另外,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外交人员有义务尊重接受国法律法规,不能干涉接受国内政。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政府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从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既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精神,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潘石屹 :吓死我了,我明天还能转发吗? @张欣 :当然可以,继续转发,转发是我们的自由,公布是人家的自由。 @聂日明 :建议环保部学习国.新办的人权报告,发布美国的空气质量数据! 【违法发布】那天我和老婆散步走到一条臭水沟边,我顺口说了一句:“好臭!”老婆大惊失色:“小心别让环保局听到,你这是随便发布空气质量报告,是不合法的。”经她一说,我吓得直冒冷汗,尼玛,真的好险啊,一不留神就违法了。( @格瓦拉 ) 【6】放生客慈悲放蛇数千条 苦了一村人 北京一群放生客,慈悲为怀,从坏鸟鱼虫市场买来数千条蛇,乘9辆车到河北兴隆县苗耳洞村放生。大量蛇爬进村里引发村民恐慌,全村男人均放下农活加入“打蛇行动”。村民称,蛇的数量多,不知道是否有毒,可能对当地生态产生影响。经林业公安部门协调,放生客向村民赔偿了4万余元。 当地村民遍寻蛇踪,死蛇被统一挖坑掩埋 【7】调查指内地近8成学生想入党 追求理想为首要动机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在京津黑沪浙赣等15个省区市进行,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愿望,与近年来的比例基本持平。“追求理想信念”连续3年排在入党动机的首位。   【8】现在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基本需要解决了,也开始有了新的期望 李显龙昨天在Facbook写:我下午跟汪洋会面交流。广东已经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发展,近年来集中精神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汪书记说,当人民吃不饱的时候​,政府首要责任是促进经济增长。现在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基本需要解决了,也开始有了新的期望。他这回到访​,是要考察新加坡建设和谐社会的经验。 【9】北京首次公布空置房屋数据:381万户! 新京报消息,为摸清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底数情况,3月北京开展了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大调查专项工作。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昨表示,已核对流动人口信息725.5万人,标注出租房屋139万户,核对空置房屋381.2万户。按每户3口人计算,这空置的381万户可供1100万人住。 【10】代课教师网上晒工资:每月领到25元代课费 @劳动时报网丁锐 :贵州省纳雍县锅圈岩乡的孙艳、吴学敏、刘兴有、黄佑军、李林贵等人还能领到60元的工资,今年1月31日,五名代课老师的代课费下降到25元。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纳雍代课教师的悲惨命运。来源: http://t.cn/zOgjXfy 。 有网友称“30年前在农村当代课教师的工资就这么多,难道他们穿越了吗?”“拿着没法生存的薪酬,却在尽心尽责的教育着孩子们”。 【11】高三最后一课,再见,老师……再见,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机率】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37.5倍,是贵州考生35.4倍,是河南考生28倍……但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12】建宁县迎来首批纯种外国人 【13】斗胸怀 【14】《舌尖上的中国》之社会万象篇!(淮秀帮出品) http://t.cn/zOD78Uc 【15】朝鲜:导弹瞄准韩7家媒体 不道歉就报复 朝鲜4日对李明博及7家韩国媒体下最后通牒。宣布他们已经瞄准《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A频道、KBS、CBS、MBC和SBS电视台总部的经纬度,数字精确至度、分、秒。此前,韩媒将金正恩六一节看望儿童说成是“效仿希特勒”。 @平壤时报 :前线的各军、师、团和纵深的战略火箭军官兵已经确定扮演新的丑恶角色的朝鲜日报社(首尔市中区北纬37°56′83″,东经126°97′65″)、中央日报社(首尔市中区北纬37°33′45″,东经126°58′14″)、东亚日报社的位置,也锁定“KBS”、“CBS”、“MBC”、“SBS”的坐标,大声请求给他们下达惩罚的打击命令。 【16】小孩子不应该因为吃个汉堡就关闭肾脏 @美国驻华大使馆 : #紧急事件准备与应变# 在昨天下午的中美CDC官员对话上,有观众问美国CDC Ali Khan博士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问:食品安全是全球都关心的话题,美国食品安全是否由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处理,或者CDC也涉及其中?  Ali Khan博士回答: 15年前,美国爆发了可怕的大肠杆菌病毒,这和孩子们吃的汉堡有关。美国人就说,小孩子不应该因为吃个汉堡就关闭肾脏。通过和所有机构和合作,我们能够减少美国的大肠杆菌爆发。所谓“回溯”就是这些汉堡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被感染了,农场和肉店发生了什么? 【17】完全不气派,不如县政府 ( @苏无将 ) 【18】原来课本是层层转包出来的? @雾满拦江 :《收获》叶开说:很多人以为教材都是顶级专家在编写,编写的东西一定是精华,其实恰恰相反。上海我调查得非常清楚,编者水平相当差,是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他们编教材,编写者就得到一个编写权,然后转包给另外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就拉着一些其他人东拼西凑编成了一个教材……原来课本是层层转包出来的。 @辋川清流 : 我曾在一家大学出版社做编辑,编辑很多各类教材,此言不虚。一次给中等技术学校编语文教材,居然很多都是从网上当下来的,乱码都没改动;古文部分有的干脆连重点字注释都没有,退作者修改,返回稿也很马虎,因为这本书是任务,必须出,编辑只好兼做作者,自己编写错漏部分 @叶铁桥 : 某高校前几年抓了一副处长,案情出来大家都吃了一惊:卖考博英语试题牟取巨利。然而,此人并不懂英语,但该校的博士英语试题每年都是他出的。 @菁菁私语 :是教辅资料,不是教材好不好?我就是那个七拼八凑的编者之一,但只是教辅资料而已。教材不是这样子的。 @老虎不吃飯飯 : 教材亦如此,如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及编委们不服,我们一起组织个辩论队公开打擂台如何? 【19】天气秘密 @济善园之三慎斋 :在前苏联的新闻和书报检查制度中,甚至关于天气的消息也被当做秘密给保密起来,大众媒体只能向民众提前通告未来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并且天气预报的内容应当令人愉快,不能让人产生特别的担忧。在苏维埃国家不可能存在自然灾难。 【20】政治受难者纪念碑 在台北总统府对面的介寿公园内,坐落着台湾“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碑塔侧边围墙上用中、英文书写有碑文:“……我们不仅要追求历史真相,追究责任,更应记取教训,使执政者不再重蹈覆辙。因此建立纪念碑,祈愿台湾从此成为民主、自由、人权和正义的国家。” 2008年马英九以总统身份出席50年代政治受难者秋祭追思会,他说:“政府就是要让大家都能自由思考和发言,「属性是否和我一样不重要」,人权、法治是唯一标准。” 【21】我们赞成宽容,但是反对健忘 墨镜:任何的问题,都要去解决。回避、躲避都是没有出路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由、人权、民主、法治、博爱这一些普世价值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必然,无法躲避。历史的车轮是没有人能够挡得住的。 第23年。維園。18萬人。 我们要求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并不是要报复,而是要揭示全部的事实真相。我们赞成宽容,但是反对健忘。一个健忘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22】若天气晴好等天空好戏 明天(6日),天空将上演一场百年罕见的“好戏”——金星凌日,所谓“金星凌日”就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若天气晴好,观众会看到有颗“小黑痣”在太阳脸上缓慢划过。下一次金星凌日将在2117年12月11日出现,距今105.5年。 本次金星凌日,广州位于全球最佳观测位置之一,市民能够观看到全过程,6:11凌始外切(金星即将进入日面)、6:29凌始内切(金星完全进入日面)、9:31凌甚(金星最靠近日面中心)、12:31凌终内切(金星开始离开日面)、12:48凌终外切(金星完全离开日面)。 【23】岁月如梭 【24】有时候,我们必须闭上嘴,放下骄傲,承认是自己错了,这不是认输,而是成长。 http://t.cn/zODTrvj  ( @喷嚏意图 ) @黃秋生 :今夕何夕 怎麼还有那麼多無聊人在为了偶像对駡 哎!中華民族真要 靠 你们了   鸡蛋一天比一天贵族,白菜一日比一日傲娇,可俺们卖的东西却越来越便宜!正品Nike/Adidas夏季缤纷T恤短裤,2折/69元起!: http://zhulituan.com/index.php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新浪)、  喷嚏意图 (腾讯)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58267249.taobao.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62451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

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 ——晚清民意机构是如何走向了政府的对立面 进入专题 : 民心 晚清    ● 袁刚       “自古革命,务归人心!”这是唐人张廷?在武则天卧床不起被迫交权时说的一句话,意指政权的废立即其合法性完全取决于人心向背。其时人心归向李唐,于是废周复唐,顺乎民心,这场流血很少的革命,仅诛除了武则天的几个嬖??。开元初张廷?又上书唐玄宗,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经过一阵大刀阔斧的改革,顺应民心,澄清吏治,扫除贪官,终于迎来盛唐开元之治。     古代圣贤历来把民心得失看作是政治的晴雨表,所谓“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宋人辛弃疾强调:“自古天下离合之事,常系民心”。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清朝政府就是在民心丧尽的情势下,在武昌起义后不几个月,即被各省代表选举产生的民国临时政府所取代。武昌枪响后一个月竟有14个省宣布独立,失民心的清室没有奥援,空前孤立,只能任由袁世凯摆布,诚可谓失人心者失天下。          一、清政府自我改革以挽救人心          清朝虽由少数民族建立,但不能说其建国伊始就缺乏合法性。由于明朝末年的腐败尽失人心,摄政王多尔?率13万八旗兵入关,在很短时间即横扫中国建立皇统,随后出现康乾百年盛世,地丁银改制减轻了百姓税负,“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还是很得民心的。但鸦片战争后清内外交困,中枢虚弱,政治腐败,甲午战争竟败于小日本,使天朝上国的颜面尽失,民心崩解。康有为为此上书光绪皇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     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企图挽大厦之将倾,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清上层倒行逆施又引发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为此康有为又上书粤督李鸿章,呼吁改弦易辙,“天时不可失,人心不可违”。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为救治沉疴,连慈禧太后也支持并主持改革。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各方面,其特点是引鉴西学西政,1906年提出预备立宪,并派出大臣去西方各国考察。“ 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同,博采众长”。应该说清廷是看到了人心思变,企图以改革来挽救危亡唤回人心。     辛亥前十年清改革力度很大成效显著,不能说是敷衍人心。北师大历史系曾尽搜文献编了这十年“民变档案史料”两大册,所谓“民变”,即群体性抗捐抗租等变乱,其实每年也不过就一两百起,比起当今每年群体性维权事件好几万起,以致要“天价维稳”,应该说算不得什么。革命党孙文、秋瑾等也发动了十数次起义和暗杀,但多限于局部地区,规模都很小,少有人响应,而无妨大局。应该说清政府通过全方位改革,在庚子乱局后很快稳定了人心,控制住了政治局面。因而,在武昌主持改革的“香帅”张之洞写了一首“爱国歌”:“大清皇帝坐明堂,天下人民愿自强。海晏河清环宇泰,忠臣孝子姓名香”。          二、创设民意机构以沟通民心          改革向纵深发展必然要触及既有权力格局,触及到政治体制根本。清改革“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所谓“公诸舆论”,即设立“民意”机关,以沟通民心,“博采群言”。1908年清廷开始在地方各省筹办谘议局,在中央筹办资政院,宗旨是“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而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为此各省都进行了议员选举,选出民意代表。1909年10月,全国有21个省召开了第一届谘议局会议,并选出议长,江苏为状元张謇、湖北为进士汤化龙等。     1910年10月3日,资政院在北京开院,宣御旨:“慨念时艰,深思政本,仰承慈训,俯顺人情,毅然宣布德音预备立宪,开千古未有之创局,定百世不易之宏规”。摄政王载沣训词:“立国之要,端在政治通达,法度修明,尤在上下一心,和衷共济。资政院为代表舆论之地,各议员等皆朝廷所信任,民庶所推仙崇,必能殚竭忠诚,共襄大计”。     民意机关的设置是中国政制前无古人的创革,也是对两千年传统君主专制政体作温和且又是根本性的改造,这就要求清廷开放言路,开放政权。然而一触及根本权力,就不是那么好商量也不那么好改了。清统治集团内部也有派系,而无论是清流还是浊流,各派都是主张改革的,由于尚未建立现代民主博弈机制,各派都耍弄权谋,围绕着权力始终在明争暗斗。内耗大大地折损了改革成效,丁末政争弄得两败俱伤,先是清流岑春煊被外放,后是浊流袁世凯被罢黜,大权最后归于20来岁的摄政王载沣等满族亲贵。民意代表张謇等则在体制内打民意牌,要求“速开国会”,再成立向国会负责的行政内阁,以从根本上改造政治博弈规则,建立宪政体制。     民意代表的能量也很大,他们身份合法,又是民选,有合法机关资政院、谘议局作为讲坛,在体制内为民请愿进行合法斗争。1910年他们组织了三次大规模要求“速开国会”的和平请愿,征集到20多万人签名,有百万民众参与,要求将民意机关升格为俱有立法监督权的国会,真正实行宪政。湖南请愿代表团赴京时,教师徐特立竟当众剁下一指,蘸血书写:“请开国会,断指送行!”产生震撼性影响。由于资政院开院,第三次请愿就直接把请愿书交给了这个“舆论总汇”的准国会,各地民意机关互相串联,形成有组织的立宪派。          三、民意与清政府博弈加速民心流失          面对民意政潮压力清政府也作了让步,缩短了预备立宪期限,但也摆出了镇压姿态,指责请愿是“民气喧嚣”,将企图组织第四次请愿的代表押送回原籍,逮捕并流放较激进的天津立宪人士温世霖。清不立开国会,却于1911年4月悍然组织了一个“皇族内阁”,致举国哗然,朝野上下一致谴责。连山东巡抚孙宝畸也公开上奏反对,被任为内阁总理的奕?烈睬氪牵?怠俺喜挥?禾煜鲁济裰??薄     时满清亲贵老成一些的如奕?痢⑸脐取?呗椎绕涫刀记阆蛄⑾埽??比ǖ氖巧阏?踉劂慵捌湫值茉劁?⒃靥蔚纫话嗖悔鲜朗碌纳倌辏??前讶??吹帽让?怪兀?坏?辣Р环潘桑?炊??ɑ首澹?饩褪钩?⑷诵慕馓濉S呗廴衔??⒉唤霾恍湃魏喝耍?踔亮?扪?倒叵档穆?耍ㄈ缣?迹┮膊恍湃危?越??沂游?恍罩?讲?U獾扔谧?盗烁锩?持缚芈?迥似镌诤鹤逋飞系摹镑猜病保?弧扒??猜病保?喝私?朗芘?邸     本来革命党打民族主义牌就使满清王朝的正当性受到严辞拷问,立宪派梁启超、杨度等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对此有所化解,新政改革“破除满汉畛域”也蛮有成效。但推出“皇族内阁”,不仅使先前多项改革努力前功尽弃,而且立即引发王朝的合法性危机,把清室推向了民心向背的临界点。     “皇族内阁”使民众与朝廷离心离德,但温和的立宪派仍于7月4日以各省谘议局议长议员联名的形式,以积诚罄哀的态度上奏,称皇族内阁不合立宪公例,请另组责任内阁。摄政王载沣等一小撮权贵怙恶不悛,竟以毋庸置疑的口吻批答:“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让议员今后“不得率行干请”。这就把朝廷苦心栽培的民意代表推向了对立面,彻底开罪了民意机关,使之与清廷尖锐对立,其后果是民心迅速转向“排满革命”,清室在政治上空前孤立。          四、民心的力量让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第二天就来到起义士兵中间表示支持,并即时领衔率湖北省全体民意代表,公开通电全国各省谘议局,号召响应革命。其电文略云:“清廷无道,自招灭亡,化龙知祸至无日,曾联合诸公奔赴京都,代表全国民意,吁请立宪,乃伪为九年之约,实无改革之诚。溥仪坚子黄口,摄政愚谬昏庸,竟摒弃汉人,悉授亲贵。强恃专制,维新绝望。楚虽三户,誓必亡秦。武汉义旗一举,军民振臂一呼,长江重镇,日月重光。立乾坤缔造之丕基,待举国同心之响应,特此通电告慰”。     民意有力量,有组织的民意机关更是力量强大。通电发出几乎全国各省谘议局都不同程度地响应,一个月内有14个省宣布独立,而其中一半是由谘议局主导。南方独立各省还马上酝酿成立了新的民意机关,即独立各省代表会议,相当于临时国会,未独立的北方各省谘议局也可派代表来参加。会议很快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参与起草的3人之一江苏民意代表雷奋曾是清资政院议员,几个月前还在北京参加资政院年常会,现已转入革命阵营。相当多象雷奋这样的民意代表,在极短的时间就由体制内转为体制外,且参政议政同样相当活跃。     依据《组织大纲》,临时国会以每省一票计,17票中16票多数选举孙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投票者包括尚未独立的北方谘议局派出的民意代表,如辽宁省等,说明民国新政府颇具民意基础。3个月后又选举袁世凯为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清朝也就寿终正寝了。     辛亥革命使用暴力有限,流血较少,最后是南北和谈,以优待条件让清室退位而结束了清王朝。退位诏书以隆裕太后名义发布,这个诏书事先获得南京的临?脊?崤?迹?浯浅疲骸敖袢??嗣裥睦矶嗲阆蚬埠停?现懈魇〖瘸?橛谇埃?狈街罱?嘀髡庞诤螅?诵乃?颍?烀?芍?S枰嗪味褚蛞恍罩?鹑伲?魍蛎裰?枚瘢?怯猛夤鄞笫疲?谏笥咔椋?芈驶实劢?持稳ü?钊???ㄎ?埠土⑾芄?澹??亢D谘崧彝?沃?模?缎?攀ヌ煜挛???濉薄N洳?鹨搴笄宄?父鲈履诩闯沟装芡觯??踉?挠嗟囟济挥校?馐俏?裁茨兀客宋悔?橐训忝鳎?谟凇叭诵乃?颉保?逋鲇诿裥木∈АL迫怂?健白怨鸥锩??窆槿诵摹保?僖淮蔚玫搅搜橹ぁ     本来清末新政改革很有起色,预备立宪开始也办得有声有色,而一旦改革深入,涉及到根本权力,要求开放政权时,最高统治者就很吝啬,举措失当,死抱权力不放,以致毁掉改革。这说明要改革却不敢彻底,也是没有出路的。改革本是危亡中求生存,“情苦则虑深”,为求得民意支持,清政府引鉴西政举办了民意机关,最后却又逆拂民意,开罪于民意机关,非但不能转祸为福,反而转福为祸,加速了其败亡。为什么?因为民意不可侮,民心不可欺,古圣所谓“顺乎天”,即顺应民意。汉朝刘向《说苑》告诫:“失众心,足以亡”。     古往今来有多少政权,因贪腐恋权人心丧尽而败亡。晚清袁世凯在官场上的死对头,时谪居上海的清流领袖岑春煊在清亡后沉痛地总结:“宣统改元后,醇邸摄政,亲贵擅权。……洵、涛诸人,又皆年少无识,惟知聚敛。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臂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所知”。一小撮既得利益权贵,为聚敛自肥死抱权力,不怕积怨于民,尤如自掘坟墓。而死到临头他们还要排除异己,排斥汉人。     遥想当年多尔衮辅幼主入中原,任明降臣洪承畴等经略东南,京师明官吏一概留用,从而大获人心,奠定了清朝基业;两百多年后载沣辅幼主搞改革,却拼命揽权于皇室,使民心丧尽,最后葬送了清王朝。清一头一尾两个摄政王,人心向背大不一样,可谓成也摄政王,败也摄政王。成败在民心,顺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所以,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说:“立国基础,就是万众一心”。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原刊于《人民论坛》2012年5月上、总第364期,此为未删稿    进入专题: 民心 晚清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3631.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