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在 | “叫板命运”的《棒!少年》,和热血故事后的苍凉现实
随着纪录片的播出,强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却仍在艰难维系。种种现实问题汇聚到一起,凝结成了“棒少年”们未来出路的巨大不确定性。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26, 2020
随着纪录片的播出,强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却仍在艰难维系。种种现实问题汇聚到一起,凝结成了“棒少年”们未来出路的巨大不确定性。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6, 2020
尽管对于底层的书写,我一直心生警惕,但刻骨铭心的感受,还是让我担心这个世界的声音将变得无比悦耳,当像哥哥这种家庭的孩子、孙子再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发声机会,关于这个家庭的叙述自然也无法进入公共视野,那么,关于他们卑微的悲伤,既失去了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从而也永远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社会的结构性差距已经在这个家庭兑现,对哥哥、嫂子、侄子、侄女,他们的孩子而言,通过念书,社会再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如丈夫一般改变命定人生的机会,逃脱乡村、跻身城市的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在下一代的身上终将如海市蜃楼一般缥缈。不从根本上促进一种更为持续的发展,和我们曾经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必将在撕裂的社会较量中,被彻底抛入尘埃中的生存,无从反抗,也毫无声息。
而我今天所写下的一切,不过以一个亲历者的见闻,以一个农民儿媳的身份,记载我与他们之间偶遇的亲人缘分。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2月 6, 2020
这些出身农村的少年,被从中考、高考的“独木桥”上挤下来后,难以得到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十几岁时开始“混社会”。实务学堂像一个避风港,给了他们学习技能并思考未来人生方向的空间,但离开学堂后,他们的人生又将如何展开?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11月 27, 2020
由%s发布 | 10月 16, 2020
为什么是图书馆呢?首先是因为阅读,以及图书馆所支持的自由阅读,它会带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可以超越高考,超越应试教育,对于这个群体的孩子来说是受益一生的能力。
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从学校和家庭获得很多课外书的资源,低收入的家庭只能靠学校的图书馆,因为我们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远远触及不到这些城市边缘地区。
《阅读的力量》的作者史蒂芬·克拉生,他们的团队做过一个全球40个国家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他们发现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只有两个因素,第一是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第二就是学校是否有图书馆。
这个研究有很大的振奋意义,因为它告诉我们,至少从一定程度上,学校的图书馆是可以抵消家庭贫穷、社会经济地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
但是,捐书这种事儿听得还少吗?图书馆这种公益概念有什么稀奇的呢?
稀奇。我们在北京的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工作了10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活的图书馆,能够持续开放,让孩子去借书,而且有足够多好书的图书馆,一个都没有。
阅读更多2020年1月23日到4月8日武汉封城,作家方方在此期间写下60篇日记,记录疫情期间的非正常生活。4月8日,《方方日记》英文版在 Amazon 上预售,其翻译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文化学院的白睿文教授(Michael Berry)。在国内,《方方日记》外文版的出版被认为是“递刀子”,方方及其支持者不仅受到网络暴力,而且有的人还受到行政或是刑事处罚。白睿文教授又遭遇了什么事呢?欢迎来 CDT Clubhouse(@cdtimes)听白睿文教授讲《方方日记》翻译后面的故事。
时间:2月27日(周六)晚上9点(美西时间), 晚上11点(美东时间),2月28日(周日)中午12点(北京时间)。
报名时间:
2021年2月20日至3月20日
报名方式:
请邮寄材料至[email protected],所需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媒体认知、对中国数字时代/空间的了解及建议、工作计划及至少1个可供查阅的本人社交媒体账号。
详细要求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