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

OhMyMedia |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为家乡立人

本报记者 郭建光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16日   12 版) 李英强 (寇爱哲  摄) 四川巴中的晏阳初图书馆   (柳建树  摄) 湖北青石镇的黄侃图书馆  (郭建光  摄) 黄侃图书馆内的阅读场景   (罗奇志  摄) 李英强   (罗奇志  摄) 编者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潘光旦曾痛陈教育的误区,认为近代以来所谓新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总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忽略了自己的根本使命,“教育不知做人造士为何物,因而应该忏悔”。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取得巨大进展,为青年、为国家贡献良多。然而在根本使命这一问题上,当代教育仍有值得检讨之处。许多有识之士已展开研讨,并将改良举措付诸实践。“立人图书馆”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3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我相信一件事,就去行动。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够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要做的。”这个留着山羊胡子的青年人说道,语速极快。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 初冬的一个下午,在湖北省蕲春县这个名叫青石镇的地方,太阳还稍有点刺眼。32岁的李英强趿拉着一双蓝色拖鞋,穿着一件浅灰色外衣,抱着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女儿,坐在台阶上晒太阳。如果不了解他的背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名校硕士。 台阶前的水泥地上晒着稻谷,往前,是一条不太宽的公路。飞驰的汽车鸣笛驶过,掀起阵阵尘土。马路另一侧,是青石镇中学。一些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小贩,在等待着学生的出现。 图书馆就在李英强的身后,一栋红色的4层小楼。这是李英强今年才租下的,每年租金1.8万元。摆放在门前的一块白板上,写着“图书馆,免费阅读”的字样,算是牌子。此前,他的图书馆设在中学内,不对镇民开放。 公路上人来人往,但没什么人走进图书馆。 “时间长了,就会有人进来。”年轻的父亲倒是很放松,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不时笑出声来。 5年前一个冬日,李英强到河南农村出差。一个个村庄从火车窗外掠过,许多显得凋敝。农村出身的他,便与同行友人谈论起农村的话题。他们聊到农村的衰败,聊到农民精神世界的荒芜,聊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同题系列文章。 其时,李英强刚刚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在北京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关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初为四川一位学者所写,在文章中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学为切入点,引申到他对整个社会的担忧。作者在文中强调:“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 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此后,一些人开始写同题目文章,描写及反思自己家乡的“沦陷”。 “我几乎看过所有写家乡沦陷的文章。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李英强说。 家乡对他来说,是一个亲近而又遥远的地方。自1997年离开农村老家,到外地上大学后,他就一直在城市生活。每次回到老家,他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即便是短暂的逗留,家乡的凋敝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位四川学者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今天充满了……终日消耗在麻将里的人群,以及在教育者绑架之下被迫造假的孩子们。”这样的景象,也在蕲春县出现,也在青石镇出现。 李英强读中学时,这个叫青石镇的地方,还有几家“有追求”的小书店,而国营的新华书店,也会卖一些“打开世界大门”的图书。 如今,那些小书店不见了。那个不太大的新华书店虽然仍在这个镇子上营业,不过里面的书已经与以前有“质的不同”。在昏暗的空间里,破旧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摆着一些教辅材料、科技书籍等。镇上的高中毕业生蔡小海大呼:“这些书都过时了,有谁会买?” 小镇上还有几家网吧。每次回到家乡,李英强总能发现,一些戴着红领巾或穿着校服的孩子,出现在烟雾缭绕的网吧中,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一些游戏中,甚至还出现色情的画面。 上高中后,李英强来到县城。当时县城的人文氛围,让他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那时,县城的电影院会放映一些不错的影片,他在那里看到过科幻大片《未来水世界》。而现今,电影院依旧在,只是已经变成了歌舞厅。 那些他曾买到过《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以及《简爱》、《悲惨世界》的书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租书店。在这些租书店中,他总能看到一些学生在翻阅穿越、盗墓或者“有点色”的言情类书籍。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李英强说,“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 那次旅程快到目的地时,李英强严肃地对友人说,自己想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我不能逃离,也无处可逃。我是农村考出来的,我必须回到农村去。”他对友人说。 友人一听,当即点头称赞,并鼓励他放手去做。 此后不久,李英强就开始筹划第一家乡村图书馆。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 这栋红色小楼的一楼,约有200平方米,沿着3面墙壁,立着一圈书架。图书馆的志愿者将书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屋子中间摆放着几张白色的书桌,桌上也散落着一些图书。 这些图书,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还有中学生读物。甚至一些比较“艰深”的书,也出现在这所乡村图书馆里。如果不是门前那些晒着的稻谷,不是公路上乱窜的母猪,乍一看,就像置身于都市中一个有品位的书店。 立人图书馆的书目都经过精心挑选。李英强曾放言:“就藏书质量而言,如果在立人图书馆读几年书,会比上一般的大学强得多。” 2006年的河南之旅一结束,李英强便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 立人确定的方向,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文(humanity),指向的是人的发现、成长和完善。综合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意味着一个整全的“人的现代化”。 李英强也意识到,立人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一些公民常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人格,做公民教育的试验者。 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简单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民主的细节》等,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书目是图书馆的灵魂。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条件好,但立人至少能让农村学生读到高品质的书。”说到这里,李英强加重了语气。 当年刚上大学时,面对那些侃侃而谈的城里同学,他曾产生过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因为中学读书少,一些讨论,他几乎插不上嘴。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自卑感才淡化。 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 书目拟定后,他就开始着手筹款。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有朋友回忆,那段时间,每与李英强见面,他都像“着了魔一样”,反复问两个问题:靠谱不?支持不? 第一笔收入是帮着他设计立人标识的朋友捐赠的。当听到他的乡村图书馆计划后,朋友毫不犹豫地掏出300元钱。此后,李英强不断游说,不断有钱捐入。 与此同时,这名北大硕士托家乡的关系,与家乡学校的领导沟通。他的计划是,在学校原有的图书馆基础上,配备自己的核心图书;图书管理,则由自己招募的志愿者负责。因为并不增加学校的成本,学校当即同意。 在“普九”之时,各地的中小学都被要求设立图书馆,配备一定数目的图书。不过,据一名初中校长说,一些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被使用过。另外,图书的种类偏少,以教辅书为主,还有一些图书则完全是“凑数的”。 青石镇中学的图书馆也是如此。有学校老师回忆,当时的图书馆甚至不开放。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为这座图书馆配备了2000种图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每种图书各一册。 开馆那天,天气很冷。下课后,学生们便涌进图书馆。这个只有52个座位的图书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很多学生在等待,里面的学生一出来,就会有人挤进去。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为此,他不得不限制学生数量,并请人做了60个代书板,只有拿到代书板才可进入。即便如此,图书馆外经常也有学生排队等待。 当时蔡小海正在读初三,有一次老师上课时,特意讲到立人图书馆,鼓励同学们多到图书馆读书。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小海记得老师这么说过。 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从一开始,李英强就在探索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 在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你看到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学习如此多元的时代,依然以最低的效率‘被学习’;你看到数百万的中国青年,在经历了所谓的大学教育之后,陷入到失业、迷茫,无力于自身发展,无能于家庭社会;你看到每一个孩子,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被考试、被排名、被歧视、被告密、被侮辱、被消磨,你不痛心吗?” 因此,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这和李英强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当地几乎无书可读,能看到的,无非是一些评书。偶有大人们拿回一本书,他就会读得津津有味。 年纪大些后,他的生活态度一度消极,准备退学,还曾离家出走过10多天。走出家门后,他才发现自己内心一无所有。 “那时觉得生活没意义。如果我能读到一些有品质的书,或许我就不会有退学的冲动。”李英强回忆道。 作为对教育品质的追求,立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阅读课、手工课、电影欣赏、讲座、冬令营、夏令营等。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2008年,李英强在图书馆内开设“中学经济学”。每次开课,总有数十人前来听讲。 蔡小海就是他的忠实听众,几乎每次都到。在课上,小海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并且还学会用这些知识分析经济事件。 上高中后,他和几个同学认为学校强制给学生订奶的做法不对,便一起调查,一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学校有“垄断”之嫌,并将分析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学生报纸上。报纸一出,引起“全校震动”,最后学校取消给学生订奶。一时间,他们几个被同学们奉为“英雄”。 “要是没有图书馆这个平台,我们也做不到这一步。”蔡小海笑着说。 像这样的调查分析还有不少。比如学校的垃圾处理问题、铁栅栏的成本问题、学校的扫帚为什么比家里的坏得快,等等。 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蔡小海认识了很多校内外的朋友。周末休息时,一些人会跟随小海,到图书馆读书。 小海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小伟认识后,两人经常在图书馆展开讨论。 “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问题写出来?”李英强启发他们。 两人兴致很高,召集了一些朋友,开始深入讨论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还成立一个编辑部,筹划办一份报纸。不久后,小海出资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脑。 第一期报纸出来了,叫《一代人》。一位学者看了其发刊词后,直呼“写得老道”。他们先后出了4期报纸,直到这个团队在高考后各奔东西。 有一次,为了想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篇文章,蔡小海辗转找到其电话。通过电话,他说了自己的想法,茅于轼当即同意。几天后,小海还收到茅于轼寄给这个编辑部的500元钱以及数本他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近几年,网络开始冲击到这个距离县城近30公里的镇子。李英强曾看过一篇分析少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文章。看后他明白了一点,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聊天儿,其实是教育之病引发的天然反抗。 为此,李英强更加注重通过图书馆和专门的阅读课之间的互动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青石镇现在仍有几家网吧,时常可看到一些孩子的身影。对此,李英强淡淡一笑:“图书馆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一次夏令营中,李英强组织过一场辩论赛,参加者是北京大学的7名本科生和蕲春的一些高中生。他观察到,在辩论赛上,这些高中生个个表现得“很自信”,“反驳很有力”。 辩论赛结束后,有高中生对他说:“我们并不比大学生差。” 立人图书馆对乡村教师的触动也很大。黄侃图书馆开馆时,李英强邀请北京的几位学者到青石镇与师生交流。当地一名老师至今仍记得当时一位学者的话:即使在现有的乡村教育体制下,中学老师也能有所作为。 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些学生陆陆续续走进这座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刻。回家的学生开始返校,来早了,就到图书馆看看书。 他们或在书架上选书,或在桌前看书,有几人还低声地讨论着什么。图书馆有几名专职义工,但他们几乎不去打扰这些孩子们。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生问道:“叔叔,这个图书馆会一直开下去吗?” 旁边一名志愿者回答她:“会的,一直开放,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小女孩不是本地人。她的父母在青石镇打工,她便跟随父母到这里读小学。立人图书馆在校外开放后,她经常到这里读书,尤爱看漫画和绘本。她说自己常常想象,如果有法力,就会帮助穷人做很多很多事情。 而在之前,小女孩说,自己除了课本外,几乎没书可读。每天天一黑,她就只得一个人呆在家中,不是写作业,就是看电视。 她甚至连玩伴都没有。冬天黑得早,天一黑下来,镇子上的人似乎停止了活动,除了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人的踪迹。 还有两个小男孩,每天天一擦黑,他们就结伴出现在图书馆中。他们并不喜欢看书,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到这里玩时,两人的回答是“没地方玩”。 这一点,李英强也看在眼里。“生活本可以是丰富和灿烂的,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单向度的,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灿烂。” 因此他鼓励志愿者多开一些兴趣课,从而让立人图书馆“看得见、摸得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 志愿者小婷开了一门手工课。10多个女孩子,跟着她学编手链。女孩们窃窃私语,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过几天,小婷就要离开,两个小女孩还分别送了她礼物。 休息日的晚上,图书馆还会放电影。这天放的是《音乐之声》,英文原版的,可一些孩子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些家长并不买账。一个孩子经常到图书馆读书,父亲不同意,总是把孩子拉回家。孩子不愿回去,父亲就说:“光看这些书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你读再多的书还不是农民?”孩子只好顺从地跟着他回家。 志愿者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后,很不解:“读书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家长们不愿意孩子们读书?” 后来,他们到一些同学家中做家访。在给家长们讲了一大堆读书的道理后,对方一句话就驳回来:“到图书馆,能不能考上大学?”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接受了志愿者的意见,不再强硬地拖孩子回家。晚上下自习后,一些孩子甚至在图书馆逗留到晚9点过。而第二天早晨4点过,他们就要起床,准备上学。 在这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学生每天用在课内学习的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 即使在双休日,高年级的学生仍被要求有一天在校学习。“我们就像一个个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一样。”一名初三学生说。 高三毕业后,蔡小海没考上大学。他到外地打工,“每天挣200元”。打工期间,他一直和青石镇的图书馆保持着联系。终于有一天,他跑了回来,并住在图书馆中,准备来年再考。偶尔,他也给志愿者们做饭。 “在外打工的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打工就是我的生活吗?每问自己一次,我就否定一次。我很痛苦,所以就回来了。”这个唇角刚长出胡茬的年轻人说。 这也正应了李英强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图书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从乡村外出四处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李英强将图书馆开到更多的乡村,希望更多的村民走进来。 时至今日,13座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等地的乡镇或县城扎根,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人群达到数万人。 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11月上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英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蕲春县城的黄侃图书馆分馆回到青石镇。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在场的志愿者说:“今天很有收获,有一个女生看了一下午书。” 大家面面相觑,随后哈哈大笑。李英强也跟着笑起来。有志愿者说,自己也培养了几名读者,也应该高兴。 “培养读者很难。只要我们坚持,相信会有不少人来读书的。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李英强开始给大家打气。 县城的图书馆开了有一阵子了。前几个星期,几乎无人问津。即便如此,他们也坚持在休息日开门。 吃过晚饭后,李英强照例躲进房间,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他得募集更多的钱,还得招聘更多的志愿者。同时,他还要一遍一遍地传播他的理念。立人图书馆越建越多,钱和人成为李英强头痛的事情。 他曾写道:“林中两条路,我们选择了人烟稀少的小径。不被社会时髦的潮流裹挟,不被已知未知的困难吓倒,我们选择,我们承担,我们热爱,我们享受。” 其他志愿者也各行其是。一部分到一楼,等待着读者的到来,另外两人则在二楼忙活。二楼准备再办一个阅览室,书架的材料已经买来了,志愿者们得自己组装。 来这里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怀揣着一分理想。 一名志愿者,在回答“我为什么来立人”的问题时写道:“我只希望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多看一些书、开阔眼界、长长见识;只希望在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前,思维里面不出现或少出现外出打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只希望10年后他们在对自己的孩子讲起美丽的校园的时候,不要说那是‘猪圈’。” 志愿者王一夏,硕士研究生没读完,就申请到立人图书馆工作。她的理由很简单,只为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志愿者尹虹,刚刚办完离职手续,在广州,她的月薪是3万元。志愿者阿良,原为一家飞机制造厂的工作人员,收入也不菲。还有志愿者三炮、小张、小婷、阿飞、小树等,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志愿者的这些行为,也常常感动着李英强。他将这个团队的生活,看作是“生活在真实之中的生活”,是一种“‘在人间’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信任、友谊和爱,充盈其间”。 青石镇人依旧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一些人出门打工,一些人没事打打麻将,一些人喝酒作乐,还有一些人钻进网吧……白天的公路上依旧一片繁忙,依旧有猪在乱窜。图书馆对面那些闲聊的村民,始终没有走进过图书馆。 有志愿者着急,“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拉进来”。但李英强总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图书馆在这个地方存在,就是意义。” 只要他有空,还是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抱着孩子晒太阳。 小女儿不知为何笑了,李英强也被带笑了。他把女儿举到面前,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

阅读更多

BBC | 埃及开罗上万人集会反对军方集权

埃及宗教政治组织在这次抗议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成千上万的埃及人在开罗和亚历山大港举行集会,反对他们指责的埃及军方集权举动。 虽然这次抗议活动的主要领导者是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宗教政治组织,但埃及政坛的其它派别也都聚集到开罗的解放广场。这里曾是推翻穆巴拉克起义的象征性中心。 在开罗的集会最多有上万人参加,在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港也有数千人参加。 埃及在推翻穆巴拉克后,埃及军方组成的最高委员会接管了政权。 议会选举 示威者反对在重大政策上赋予军队最终决定权的宪法改革提议,要求军方尽快将权力交给民选政府。 很多埃及人担心军方试图集权。 埃及将于本月底举行首次议会上下院的选举。 BBC驻开罗记者说,埃及人对穆巴拉克早在年初就下台而大多数生活并无改观感到不满。

阅读更多

译者 | 《外交学者》中国的上合组织之路前途迷茫

核心提示:上合组织中的两大巨头:中国和俄国对这一组织的未来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俄国希望把印度和伊朗也容纳进来,而中国只希望建立自由贸易区。上合组织方向不明。 原文: China’s SCO Road to Nowhere  作者:David Cohen 发表:2011年11月1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 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上合组织最近一次领导人会议上,中俄两国领导人仍然无法统一意见。从会议的议题可以看出,这两大北亚大国在看待中亚以及美国问题上出人很大。中国谈的是中亚自由贸易和经济融合,俄国则希望把印度和伊朗吸纳进来。中俄的目标都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影响,上合组织内部因此形成了僵局。 双方就连对外发言的内容都不相一致——俄罗斯外交部向媒体宣称,此次会议的内容将围绕扩充组织成员而展开,而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在相关报道中对印度和伊朗甚至只字未提。虽然中俄双方仍然积极评论双方的国际和外交关系,但是对本次会议的矛盾描述暴露出了组织内部的意见分歧以及北亚地区未来的困境。 中国成立上合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制衡亚太经合组织,该组织由美国主导,且参与国多为环太平洋国家。在过去10年,上合组织的工作重心在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中俄双方对中亚地区的穆斯林的独立问题都给予重大关注,因此双方意见基本一致。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自信,政府希望该组织能更多地为经济合作作出贡献,尤其是在内陆地区的自然能源和资源领域。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发言中呼吁成员国在贸易、农业和能源领域进行合作,作为一个食品和能源的进口大国,上述几方面的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自由贸易活动中却无法获益分毫。俄方试图将上合组织扩充为一个“亚欧联盟”,这无疑将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诸多分析指出俄方将印度拉入上合组织之后会破坏组织的统一性,因为一旦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民主体制国家“搀和”其中,上合组织将永远无法在任何问题上达成共识。而如果上合组织能把伊朗也容纳进来的话,那么它就成为了北约的强大对手。 但是,中国更不可能接受伊朗和印度的加入。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已经有一个不遵守核不扩散条约的“最不受欢迎”国家,中国没有理由会收纳第二个这样的国家。鉴于欧洲领导人之前已经赴北京,并与中国政府对此事进行磋商,所以中国高层更没有理由会为普京的一厢情愿而得罪北约。 相关阅读: 詹姆斯敦基金会: 普京与未来中俄伙伴关系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评论 : 美海军陆战队将进驻澳洲军事基地

美澳加强二国的军事联系。 澳大利亚的 十一月十一日报道,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下星期四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将和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共同宣布加强二国的军事联系,在北领地达尔文的一个军事基地轮流驻扎美国的海军陆战队。 媒体认为,这是因为对中国的担心而加强澳美的军事同盟,不过奥巴马和吉拉德不会把中国称为是两国这一决定的的原因。 在 报道的前一天, 已经做了类似的报道。该报道称,总统奥巴马的宣布将是在这一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和重新施加美国影响战略的一部分,并指出,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这一协议将“给美国海军和陆军永久和随时的使用”达尔文的澳大利亚设施。 计划已久 虽然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都还没有宣布,但对传媒的报道并没有作出任何否认。实际上,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 在一年前,2010年11月,澳内国防部长与外交部长年度对话前就曾经报道,澳大利亚“同意大幅度提升同美国的军事合作,包括更多的美国军舰、军机和军队来访以及举行经常性的演习”。今年十月份, 报道,在十一月奥巴马的访问期间,他与吉拉德将发表一项意义深远的加强军事合作的联合声明,包括美军将使用达尔文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 在九月份,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密斯就公开表示,在澳大利亚,美方将会有“更多的船进,船出;更多的飞机进,飞机出;更多的军队进,军队出” 。 就象劳伊学院的亚太安全专家麦德卡夫说的,知道这些大致的情况,即美国军队轮流驻扎,已经有些时候了。 不同看法 加强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对澳大利亚的影响以及对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影响,澳大利亚国内的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劳伊学院的亚太安全专家麦德卡夫认为,扩大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对澳大利亚不构成威胁。一支为数不多的海军陆战队驻扎在达尔文,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他说:“底线是,我们是美国的盟友,中国不存在任何幻想这会改变。”他认为,这是加大美国有可能在澳大利亚军事存在的一个小开端,不是永久性的驻扎,这种轮流的安排类似美军在新加坡的模式。 不过,前国防部官员,情报分析员,现任悉尼大学国际安全问题教授杜邦认为,中国毫无疑问将对此有严重的保留。 前国防部付次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问题教授怀特指出,澳美的这一决定将对澳中关系产生严重后果。他称:“我认为,这事非常重大,对澳大利亚有极大潜在性危险的举动。北京的观点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任何举动都为了抗衡中国对美国优势的挑战……在华盛顿和北京,这会被看作澳大利亚参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 实际作用 在达尔文附件的军事基地,目前有4500澳大利亚军人,它的实际容量,也只能再增加200多人。在奥巴马和吉拉德宣布两国协议前,还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到该基地轮流驻扎,但基地肯定需要扩建,而且媒体也预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数会逐渐增加。除了驻扎以外,还需要储存武器装备和弹药。之前,美军已经有将武器装备等战争物资储存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 实际上,由于澳大利亚的距离,如果真的一旦发生战争,说它是个战场,不如说它是个后方。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被称作是长矛的“矛头”,三分之二驻扎在太平洋地区,大量集中在日本和关岛。 悉尼大学国际安全问题教授杜邦就认为,由于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和中国新型导弹的出现,对在日本和关岛的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危险。这些在过去不存在的威胁,使美国要重新部署它的驻军,而澳大利亚地域上的距离,使它有了战略上的优势。 要经营大后方,就需要时间和金钱和民意。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传媒怎么说,美国和澳大利亚都不把美军在澳大利亚存在的地盘称为美军的军事基地,现在也只是伸进了一个或几个脚趾头。在澳大利亚民意认可的情况下,再继续往里挤。 政治意愿 没有人否认澳大利亚是美国坚定的盟友。在前保守党政府执政的时候,总理霍华德一再强调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对美国言听计从,但唯独在中国问题上保持沉默。 分析家们认为,成熟老到的霍华德是把美国和中国放在二个盒子里,分别处理、对待,而当工党在2007年执政后,当时的总理陆克文则跳进了美国的盒子里,用美国看中国的方法来看中国,用美国对中国的方法来对中国。这也就是工党执政后澳中关系一直在政治上疏远一个主要的原因。 陆克文在工党内被从总理位子上拉下来后,出任外交部长。根据目前澳大利亚国内和工党党内的政治情况,陆克文时代的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仍然持续。 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但它的军队只有五万。霍华德当年对美国要澳大利亚在美中冲突中出兵的要求不予理睬,因为就象分析家说的,他知道,只要澳大利亚卷入,就成了敌国,对手的报复将是无情的。而且一旦战争结束,大国之间为了利益会和好,小国则会受到进一步的惩罚;而现在的工党政府,似乎把赌注押在美中不会有冲突上,所以只要遏制住了中国,就不会有战争。 美国也在极力给它在亚太的盟国和非盟国这样的信息,同时强调它将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重返亚洲。美国的官员期望,奥巴马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在联邦议会的讲话,将会类似他在2009年6月在开罗的讲话,当时的讲话是向穆斯林伸出双手,这次讲话,是强调他大亚太战略的讲话,表示美国从中东回到亚太,要给该地区的国家以信心。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梁文道:三花

《三花》大概是艾未未唯一一部得以在大陆网络传播而不被删不被控的纪录片,因为它据说比较“不政治”,因为它讲的是猫。“三花”原是艾未未养的一只自来猫,而《三花》一开头就是这只大头花猫的特写;镜头下的“三花”迎风缓缓摆首,优雅得不得了。但再看下去,你就能看到惹起全国爱猫人愤怒、悲痛与恶心的那一连串恐怖镜头了。“三花”讲的并不是“三花”,而是无数只像三花这样的流浪猫怎样被诱捕、被偷运、被屠杀,然后再被吃进肚里的全部过程。艾未未冷静地展示了一条“肉猫”的供应链,以及一张覆盖全国的网图。这张网的结点与那条链的终站便是广州,一座即将举办亚运会的“文明城市」。难怪有人说这部片子不比艾未未的其他作品“温和」,它简直是掴在这座盛事之城脸上的一巴掌。情况好比当年的汉城奥运,人人都拿韩国人吃狗的习惯开刀,逼得当局急急下令暂停狗肉上市。广州政府又会不会学学人家,叫大家忍口不吃“龙虎凤”呢? 关于这部片子,有些反应你是完全猜得到的。比方说“吃猫残忍,难道吃狗就不残忍吗?”;或者“连人都快活不了了,还有空管猫的事?”。几乎每次有人提起虐待动物的话题,都一定有人要立刻重弹这些老调。今年初我也写过一篇《吃猫的艺术》,果然就引起了类似的反应,他们批评我不吃猫却吃猪“虚伪得很”。 虽然我爱猫,短短一小时多的《三花》也看不下去,但是我并不敢轻易判定吃猫人有罪。虽然我在卖“肉猫”的贩子那儿赎走过一批小猫,可这并不表示我视猫肉贩子如仇雠,恨其入骨。既然今人没有耐性解读文字,喜欢望题生义,我不妨把话说得再清楚一点。简单地讲,假如我们食荤,我们就实在没有太多理由可以指责那些吃猫的人;顶多只能够谴责捕猫者杀猫的手段太过凶残罢了(例如用脚活生生地踩碎它们的头)。 艾未未说过,他这部片子只有百分之五是偷拍的,其余全是正大光明摆好镜头取来的材料。难怪他说最恐怖的不是那些人怎么对付猫,而是他们一点也不介意,似乎世事合该如此。问题是,为甚么他们要介意呢?任何年代,人类都会用不同的理由禁食某些动物,有时候那是宗教的缘故(最著名者如穆斯林不吃猪),有时候那是道德的影响(例如传统中国农夫不食牛,以念其辛劳之功)。只有到了近代,西方人才发明出不吃宠物的想法;一种动物一旦入了家门,成为老少宠爱的伴侣,这种动物就不能再吃了。事实上,“宠物”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套现代产物,以前的人从来不会那么清楚地界定出“宠物”的种类、范围,以及对待它们的种种规条。这并不意味着古人不养宠物,而是说他们不会如此明确地定下宠物不能吃只能宠的规矩。约翰.伯格(JohnBerger)在他那篇经典的《为何凝视动物》里面如是说:“这现象(宠物的现象)可说是一种普遍的却又是‘个人式’的退缩,退缩到私人的小家单位中,……;。小家庭式的生活单位缺乏空间、土壤、其他动物、四季变化以及天然气温等。宠物不是被结扎就是无机会交配,运动的机会可能非常有限,而且吃的是人造食品,这就是为甚么宠物养到后来就和它们的主人相像的道理。它们是主人生活方式的产物”。宠物是动物的退缩,从前它们却有着多重的生命;同一种动物,人类可以一边驯养一边当作神物崇拜,一边崇拜还一边拿来祭献。伯格还说了一句很妙的话:“一个农夫可以喜欢他的猪又可以将它腌成火腿。值得一提而且令城市人不解的是:上面那个句子是以‘又……’而非以‘但是……’来连接”。 现代化并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全面而同时地覆盖了整个地球。在现代宠物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始终有些地区不同意我们把猫归入宠物的做法,也始终有人甚至会养猫爱猫“又”同时吃猫进补。请注意,我不以为现代一定要比前代好,更不相信现代化只有一种道路。也许广州街头那些满嘴老猫肉的汉子正正处在我们熟悉的现代之外,说不定他们家自己也养过猫呢。问题只在于我们不能理解一个人怎能爱猫“但”却同时爱猫肉;他们也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何不能爱猫却“又”同时不放弃吃猫。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