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聋作哑

【装聋作哑之62】艺术财经:艾未未:我是没有未来的(2009)

艾未未:我是没有未来的 2009.01.29 艺术财经 记者:许多大的建筑项目都是由国外设计师设计,你认为中国设计师是输在哪里了呢?   艾未未:中国建筑由国外建筑师设计的所占总数不会多于百分之五,说是很多,其实不多,几个明显的建筑除外。基本上大多是由国内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是设计还有许多其它,包括地方的法律规范、设计条件、进度、工作方式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国外建筑师大多不可能适应,所以说这本身是一个误区。要说中国建筑师和国外建筑师相比是输在哪儿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明显表现出来,因为根本没有在同一个层面上竞争的平台,除了国家那几个所谓明星式的项目。中国输的地方太多,从教育、处理能力,对建筑的基础认识、美学还有人文修养,方方面面都输。   记者:90年代你的纽约时期作品被装进了箱子,回国后就再没有打开,你打算封存这些作品吗?   艾未未:不是故意这样的,美国12年,和回国之后的前10年,作品无人问津,我打开也没用,会更占地方。没人搭理我,我呢也不爱搭理别人。好在还有其他事可做,还有其他乐趣,我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棵树又不是那么高大,没什么太大意思。   记者:你喜欢往古玩市场跑,古玩和建筑艺术关联很大吗?   艾未未:我曾经多年时间玩古玩。古玩使我对历史有了近距离了解,一件器物的器形、做工、材质、工艺水平在不同年代的转变,可以说是文化证据,如果文化是犯罪,可以用来想象和解读现场是怎样的,我对这事有兴趣。   记者:建筑和室内设计涉及的事情会很复杂吗?   艾未未:说复杂或是简单,简单的就和生活本身一样,复杂也跟宇宙间的所有事情一样。我觉得它是简单的,它是个人身份的一种表达,我们的身份都很简单,来到地球上一阵子就滚蛋了,这个事复杂不到哪去。   记者:为什么你总是出去,是要从不同环境中寻找灵感吗?   艾未未:我出差多数是事务性的,从来没有为了灵感什么的。是为了去解决一些事情,譬如说做一个装置,要看场地,要到现场去完成它,很多麻烦。基本上就像是一个水管工听说水管爆裂了,要去维修,或者说去换一个马桶一样,文化活动中的大多数事是和这个相似的。   记者:你常写博客,在这样小小的空间里你觉得它能有多大的作用?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8】北京青年报:艾未未:用尖锐冲击生活常态(2005)

艾未未 用尖锐冲击生活常态 2005年03月24日 北京青年报,黎宛冰   很多对艾未未报道强调的是他的艾青之子的身份,而我宁愿认为是他自己的那些人生轨迹———旅美艺术家、前卫艺术的倡导者、“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在刻画我们对他的印象。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立场在尖锐地冲击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常态的同时,又具有与生活和解的力量。这个人经常面带微笑,语气和缓,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尖刻,而且这种锐度是以极好的语感表现出来。在比较功成名就的文化人圈子里已经很少有人还这样直率地说话。   ■我不喜欢深思熟虑   记者:谈谈你父亲艾青对你的影响吧。   艾未未:我父亲对我们确实没有影响。在我的记忆里,他基本是社会中的一个“闲人”,每天去植物园转一圈,有时候他早上起床很早,坐到书桌旁看看书、发呆。他和其他人的父母不一样。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下让他干了这个社会中最重的事,就是打扫十几个厕所。那时我们就发现这个人虽然不干事,但干起事来特别认真。   记者:干得很好?   艾未未:他把那些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清洁。   艾未未:那时候他六十岁了,但是他还在做小事的时候做得特别认真,这给他带来乐趣。厕所太脏了进不去人,他把它收拾得非常干净,这个不仅是他有快感,所有的人都有快感。   记者:听起来你的家庭气氛其实很宽松,可是你在很多次访谈中说你是经典的人格分裂,那你的人格分裂缘自何处呢?   艾未未:十几岁我父亲经常很嘲弄地说:你长大了之后是可以做一个指导员的,指导员当时是我们的顶头上司,那是一个最威武的人,我也听的出他在挖苦我,后来反正是指导员没当上,社会里也没什么指导员了。我觉得有的时候行为不一致吧,就很难有一个价值体系,包括思考、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差异。我觉得我是个不很完整的人,破裂的人。   记者:一般有精神创伤的人才会有某些心理的疾病,你的很多情绪恰恰并不是来源于生活的艰难。   艾未未:可能我夸张了苦难,可能我耸人听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这样说。   记者:你实际上是和现在第五代电影人处于同一个时间段的,那你觉得你跟他们有共性吗?   艾未未:我觉得我跟他们的共性现在看来非常少。   记者:是不是你从那个时候就放弃了电影呢?   艾未未:我从来也没有做过,我只是在电影学院上了两年以后退学去了美国。   记者:实际上你本来也可能加入第五代的行列。   艾未未:有可能,有可能这句话永远是有可能。因为这条路走岔了以后,还会有别的岔路。所以我觉得这个有可能的也是不可能。那么同时我觉得你刚才谈到第五代,实际上我觉得这里边有些根本的问题并没谈清楚,什么叫“第五代”?我觉得无论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来谈,或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谈,第五代都是个不清楚的概念。我们简单地说,哪些人是第四代,哪些人是第五代,那样的划分它的含义是非常弱的。不能够这时候出来一批人,就叫第几代,他们在社会理想和对电影的认识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来划代。实际上要谈电影必须从电影的特征来谈。在西方,可能有新浪潮之类的说法。它描写了一个艺术文化活动特征,描写一种审美的趋向或者说价值观,而简单地以代际划分实际上是抹杀了不同人的这种价值取向。   ■做人要厚道是一句威胁用语   记者:去年非常流行一句话:做人要厚道。但是就是你在批评事物的时候,你用的词我觉得都很狠,类似某某很无耻啊、无聊啊、浅薄啊   艾未未:我肯定不是一个厚道的人,我比较尖刻。我觉得做人要厚道是一个威胁用语,这好像是说你还是要出来混,所以你要注意措辞。   记者:但你不也要出去混吗?   艾未未:我可能要出去混,但我不希望混成什么样,该混成什么样混成什么样。   记者:那你从电影学院中途退学去了美国,呆了十几年后为什么又离开?   艾未未:实际上我没有太多的理由,主要觉得纽约很无聊了,因为我在同一个岛上呆了十二年,生活很窘迫,老是想着下一个月怎么办呢?因为你总得交房费啊!尽管我不喜欢考虑这些问题,但下一个月的房费你要想到。   记者:回来能缓解这个问题?   艾未未:回来不能缓解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生存也不应该成问题,事实上我的理由是父亲生病了。其实我不是一个很有家庭亲情的人,十二年我基本上也不往家里写信,也没有太多的联系。   记者:有从美国回来的艺术家说现在的北京很有江湖色彩。   艾未未:你要说跟中国的其它城市来比,我觉得北京有很强的特征,文化人最多、层面最复杂、阶层圈子非常大,非常多,谁也不需要答理谁,谁也不需要谁买谁的账,没有一个价值体系能造就北京,这是北京可爱的地方。每天见到的事情又像现实又像是超现实,你会觉得这个城市非常有力量,因为它按照另外的逻辑在运转。你不是它的一部分,只是它对你有一种压迫感,但同时呢你又会觉得有很大的生活空间,因为有和你认同的人,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他们见到你只是高兴,不必去问你挣多少钱。   记者:你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你说很多商业口号是用廉价的价值来推动生活。   艾未未:实际上我们在谈这些东西的时候,已经降低了作为人的一些标准。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呢,你可以看到商业口号也是同样在贩卖人的弱点:崇尚权力,崇尚力量。你把所有的时尚词换一个角度去看,它是在推崇着野蛮。因为它否认精神的力量,只谈物质的力量,如用更多的权利吸引更多的异性。说你在征服或者说你至少在跟征服者为伍。我觉得这个不能深究了。   ■让你感冒了就是好的冬天吗?   记者:那我们现在转为谈谈电影吧!我觉得你不能否认电影文化很大程度上提供一种快餐。   艾未未:我毫不怀疑这个。我喜欢吃甜食,喜欢抚摸,喜欢笑话,喜欢低俗的笑话,喜欢看小段子,我的所有的七情六欲都是最简单和最朴素的。但是我不希望人们用超出了这种朴素的口气来说电影。比如说谈崇高,谈愤怒,去谈这些。我觉得是糟蹋了那些情感,如果只谈低俗,没有问题。谈快感没有问题,那么至少要让人快,你不能胳肢别人,我不希望我不想笑的时候你来胳肢我,这个造成我生理上的不舒服。   某些价值观被简单化了,好像是你不是崇高的就是低贱的,不是艺术的就是商业的,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商业的可以是非常好的。为什么不能标榜简单的价值观呢?它让我们的生活降低到了一种无法忍受的这种水平,就是说你不站在这条队上,就站在那条队上。这是令人不能忍受的,特别是当你看到媒体,看到社会,当你看到人的价值观,都倾向于这种做法的时候。   记者:你对张艺谋有一系列批评的言论。   艾未未:说实话我没有研究过他的片子,我只看过一个。   实际上我本来不想看这些片子,不是我对他有文化的成见,只是他不形成让我看的兴趣。但是我也不必去评价他。但是关于这个所谓的《十面埋伏》啊!也是媒体的人叫我去看吧!那么看完了以后让我谈我的感受,我必然要谈我的感受,这毫无疑问的,就像是吃了只苍蝇。   记者:哪里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艾未未:那是个苍蝇,无论从任何一方面它都具有苍蝇最完整的解释,它有苍蝇的腿它有苍蝇的翅膀,然后你一口咬下去的时候能挤出苍蝇的汁来,然后你会想到这个苍蝇曾经落到哪堆粪上,是从西边来还是北边来,所以这一切的想象力它就产生了,是不是。   记者:那你觉得一个好的电影的基本元素是什么东西?   艾未未:这个有点像算命,但是我想他对我来说一个好的电影,让我在那儿坐着的两个小时当中,有过特殊的经验。   记者:可是有报道说你看陆川的《可可西里》眼睛红红的,好像很悲伤的样子,然后你又对这个片子予以抨击。   艾未未:我肯定要解释这个逻辑。是这样子的,我很容易悲伤,但是我悲伤的理由是什么,这个片子能因为我悲伤了,它就是好片子吗?   记者: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人生》如果让嘉宾们都哭了,它就是一个好的节目啊。   艾未未:那就好像是让你感冒了就是一个好的冬天。   记者:那么你为什么不喜欢张艺谋,你为什么不喜欢陆川,给我们个理由?   艾未未:先说谁呢?这两个人看起来非常的不一样,这两个人很难比出高低。我们只能用一个标准来判断他们两个人,他们两个人同样的不诚实,他们在他们的作品里表现出极大的不诚实。   记者:不诚实在哪儿?   艾未未:那没有问题,很商业的片子你就把很商业的片子做好,他没有做好。张艺谋我觉得他是因为没有能力,他没有能力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相信我们说的好的导演,他浅薄也要浅薄的很诚实很快乐,让我们跟他的浅薄一起庆贺,让我们跟他一起来快乐,但是你一方面作为一个所谓艺术片的导演,另一方面在谈你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参加什么奥运会闭幕典礼,这就值得注意了。   我觉得我没有办法深究这个问题。这是我的知觉,我的知觉是跟其他事情连在一起的,可能跟我对社会的判断我对社会的行为的方式是连在一起的,不一定准确。那么回头说陆川,实际上他的看片会,他请我去的,我不应该做人这么不厚道,是不是?   记者:对。   艾未未:但是我做人已经很不厚道了,保持一致性比较好,让所有的人知道千万不要请我去。因为他是一个不厚道的人,你们为什么要请他。   ■平庸也有优势   记者:你觉得作为一个电影人诚实是一种必要的态度吗?   艾未未:我觉得至少应该明白你在做什么,你的理由和所表达的这种意愿和你的方式应该有一致性,我觉得一致必需要有。你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别人就会说你尾巴都露出来了,你还在干吗呢?这个事很简单,我记得王朔———我挺佩服的一个作家,当时他就说过一些人,那么我就说你挺勇敢的。王朔说得很简单,他说这好像跟勇敢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佩服他挺不容易,因为整个社会没有这种声音,就跟在菜摊上你吆喝了一声:有贼啊!是不是,难道这种声音也不允许说吗?对不对,没有贼的时候你怕什么呢?我说有贼也不会使你包丢了。   记者:有时候边缘化的题材是年轻导演们为被外界接受的一个策略。   艾未未:我讨厌的是一个年轻的导演在走这种捷径。我用了一个词———贩卖伤疤,我想难道一个导演在他想拍第一个电影的时候,他对他最熟悉的生活竟然没有感受。我觉得电影跟生命没有任何关系,把他说的跟生死存亡有关系,跟我们不熟悉的文化有关。我觉得这是一个过于商业化的构架,当然不要说它里面的整个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情绪可言,你可以看作者在煽的什么情,他到底这里面有多少智慧可言,这东西几斤几两是很清楚的,这个东西一榨能流出几滴水来有什么汁,你哪怕是毒品至少也是一个浓缩的毒品,或者说你的臭豆腐也得做臭了吧!对不对,我觉得你是在卖假货。他们都是在卖注水猪肉,这是一个问题。   记者:他也许极其真诚地在追求。   艾未未:我也是极其真诚地在说,这就是你的追求,毫无疑问,他不可能提着自己的耳朵把自己提起来的,这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力,说大一点是他们处在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下,却说中国这个民族都没有能力去真正的去反省或探讨这个民族文化的问题,这是中国的现状。为什么说它代表了这个民族文化,这确实是我们今天的一个现状。我们缺乏独立的知识分子,所谓的独立的知识分子即他不受现在流行的价值和权势的影响,更多考虑人的处境和情感,甚至是人的弱点,人的弱点也是力量。对不对?但是简单的这种分析啊或者是欺骗或是把情感降低到最符号化或最表面化的一个层面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让我们和他分享这种感觉,我并没有希望他们做出更好的东西,我对这个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期待,但是我只能是说这不是最好的苹果。   记者:你还批评张艺谋是个农民。   艾未未:我这样说呢好像又有点刻薄,好像我说农民怎么怎么样,我也是一个农民,但是说的不准确。我觉得他代表了一种获得很小的利益以后,或者获得巨大的利益以后的那种蛮横,既然能获得这种利益,那么他就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言人,就是人们开始崇尚他所体现出来的这种价值观,我觉得这个事情必须说,因为这个直接影响到我。   记者:怎么直接影响到你啊?   艾未未:因为这样的价值观所生存的社会使我对人类失望,这就影响到了我。   我觉得影片里面暴露出极大的不自信。难道你一定要用多少秒来展现几千年吗?这种展示要有直接的文化符号才叫展示吗?今天的智慧在哪里,你跟当今的社会的智慧有什么样的联系,对今天的一个年轻人一个儿童他们的感观系统,他们的理解系统有什么启发吗?还是说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个缠脚布。这实际上是对自己文化的不尊重。   我们见到的哪一个有文化的人是出口成章的?必须言必称商周,言必称罗马。文化不是这样体验的,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人才的所谓文化大使,在经营了这么多年连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连最简单的一种传达的可能性,都能误解到如此之深,你对社会毫无疑问在贩卖着一种最平庸的哲学。我觉得他的成功只是告诉人们平庸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极致,平庸也有他的优势。   ■关于“鸟巢”   记者:你是怎么介入到鸟巢的设计中去的?   艾未未:非常偶然。我是作当代艺术的,那么我开始自己盖起了自己这个房子,然后人家说这是建筑。后来我做了一些跟建筑有关的事,大家觉得还不错。这个时候呢有一个收藏家是瑞士的大使,他知道我喜欢建筑,他是搞艺术收藏的,赫尔佐格作为邀请人参加这个投标,后来他们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小组做设计,做顾问。   记者:那么“鸟巢”是怎么开始的?   艾未未:一个体育场它要满足十万人的观赏,它是一个非常集中强化的建筑,有一定的功能。满足十万人坐进去不难。但它实际上有不同的品质,因为有的体育场观赏性会好,有的会差,这是我从他们那儿知道的,比如说他们从最初开始就不希望这个体育场有任何梁或柱,他不希望在一个体育场坐的时候有明确的方向性,比如说两个大梁,两个柱子。这个我非常认同,我觉得一个环境达到一个最好的气氛的时候应该是匀致的,我们都认为我们坐在最好的位置,有近有远这当然没有办法,但是远的人还可以享受到更大的场面,近的人可以看到运动,它们不是由于简单的处理而造成很多弊端。那么我们在当中都互相的非常的认同好多看法,包括它的外形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它移开的这个顶和它是分离的还是和它一体的,这里面很多看上去很技术性,但实际上我认为建筑都不是一个高深的东西。因为它从来都没有脱离过重力,它是在一个非常局限性的条件下,完成一个相对最佳的状态,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记者:因为你现在在很多地方担任景观设计啊什么的,那么这个“鸟巢”的进展,你将会起些什么实际作用呢?   艾未未:这个概念最初形成时,我做了很大层面的参与,那么后来它的景观包括它现在的里面标示系统包括它的甚至将来怎么点火炬,我们都在一起工作,都在谈着一些细节的问题,我无非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在西方做当代艺术有些经验的人,给他们提供一些意见。   记者:但是“鸟巢”面对很多批评,比方说它的浪费和它的安排性这个你没留意?   艾未未:我们在谈浪费的时候有几个标准,一个是你花费了多少,第二是你花费这些东西是不是产生了极大的价值。我们投标的时候,被要求做一个40个亿的一个产品,我们满足了这个要求,如果说浪费肯定不是我们的浪费,是甲方要求这样的……   记者:那你设计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会考虑和普通百姓的亲和性?   艾未未:实际上,我没有这块心病,就是怎么和普通老百姓去亲和。因为我实在认为自己就是普通老百姓,我只要让我高兴,那普通老百姓也就高兴了。如果他们不高兴,我不认为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大概是化装成普通老百姓。   艾未未:艺术家。一九五七年八月生于北京,随父亲艾青先生下放新疆,在阴影中度过动乱年代,大多时间干的事是冲洗厕所。返城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退学去了美国纽约。一九   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在北京主编出版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一九九八年至今,任“中国艺术文体仓库”艺术总监。 来源: http://url.cn/03lmvo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9】时代周报:艾未未:我们是一个不重视文化的社会(2010)

艾未未:我们是一个不重视文化的社会 2010-01-21 来源: 时代周报(广州) 喻盈 以前圆明园驱逐画家的时候,(有关部门)是跟他们的房东说,你不让他滚蛋我就罚你钱,或者直接到出租房一脚把门踹开,把人抓走。那么今天,我觉得差不多,(驱赶艺术家的是)推土机、拆迁队。因为我们是一个不重视文化的社会。 时代周报1月20日报道 1999年,艾未未在北京东五环外的崔各庄乡草场地村建造了一座房子,用料是北京再普通不过的灰砖,没想到这座名为“草场地258号”的房子使他从此获得了艺术家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建筑师。 2004年,拥有一家设计公司的影像爱好者毛然到艾未未家做客,他也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于是毛然从村里租下一块地,也要建一座房子,一半用作他的工作室和居所,另一半邀请朋友吴文光、文慧来住。2005年,同样是艾未未设计的“草场地105号”院完工。 毛然开始了草场地艺术区的开发,他和他的合伙人先后又从村里租到了两块地,而建筑的规划、改造,依然邀请艾未未操刀。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草场地形成了一片风格统一的建筑群落,而艾未未的声名以及建筑的品质吸引了逾30家艺术机构、画廊和超过百名艺术家入驻,其中三家画廊为外资。相对于它东面不远的798而言,这里更安静也更富有学术气氛,既保留了乡村的生活形态,又具有现代、舒适、实用的空间。从来没有游人如织,草场地更像一个艺术的原创基地。 但2009年7月朝阳区储备用地计划公布以来,草场地同样陷入了“拆还是不拆”的悬疑。 作为开发商的毛然似乎持乐观态度。艾未未的视角却全然不同:“从理论上看,这个地方就是朝不夕保的。政府要拆任何一块地方都是一样。因为它没有程序,连最简单的程序都没有,哪个领导一拍脑门子说行,我们明年储备多少土地,一折算,一倒手,会给我们的GDP带来多高的增长。那就是一个目标,分到各个部门执行。” 时代周报:毛然认为草场地至少一年之内不会拆迁,你是否认同这种乐观? 艾未未:即使一年不会动也不应该说是乐观。因为已经决定你的命运了。这个命运是谁决定的、怎么决定的?是不是命运会一直被别人决定?我觉得大的模式上已经暴露出了无限的问题。从去年你可以看出,有很多暴力的强拆,被拆的一方抗暴性的“钉子户”越来越多,自焚的人,燃烧瓶也出现了。关于拆迁和土地问题,最清楚暴露出这个社会的基本伦理取向、原则、赢利模式,谁在这之中失去了,谁在这之中得利,这是非常值得做大文章的。 时代周报:你是否也听到一些关于草场地村未来规划的说法? 艾未未:草场地的规划,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这一带要建多少个剧院,这非常滑稽,说是百老汇剧院。就是住在我旁边这个院子的人参与做的规划,他们的提议。政府只买概念,有了概念就有了做事的理由。因为拆不拆是个必然的问题,用什么名义来做,就要想些更时髦的名义,创意文化啊,文化产业区啊,软实力啊,其实没有人在乎这个,每个项目的背后都是利益,只是挂什么牌子的问题。 还有种说法是,一条铁路要从这里穿过。 时代周报:2009年12月以来,北京20多个艺术区的艺术家发起了“暖冬计划”,抱团维权,抗议对艺术区的突发性腾退拆迁。听说他们有人找过你,邀请你参与,但你拒绝了? 艾未未:没有人找过我。我是特别鼓励艺术家起来维权的。因为我觉得艺术家普遍很自私,这是他们的工作性质造成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儿。那么现在活该,这个事儿轮到他们自己要来承受了,因为他们从来不为他人说话,那么今天他们是不是能够为自己说话呢?我非常高兴看到一些艺术家能够用软实力来对抗硬实力。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来做这些事。 时代周报:你去过草场地周边那些新兴的艺术区吗?环铁、创意正阳、008、黑桥…… 艾未未:去过几次,看过几个朋友的作品。我觉得北京聚起这些艺术区很不容易,都是在没人要的地方,确实是很困难的,冷气暖气什么都不够,他们待在那里,(只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件事儿。现在都要把他们掐死了,太过了。要不然政府腾出一块地,给他们做更好的一块区域,政府来管理也可以。 时代周报:毛然提到他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北京不需要这么多艺术区,而周边一些艺术区的建筑质量本来也不好。 艾未未: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它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不是一个可以规划的过程。很多艺术家没有那么多钱,(条件)好不好他总得有个选择,最重要的是这样是否能够繁荣这个地方的创作。我觉得(这些艺术区的存在)对北京是很有利的。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租更好的地方,住在哪儿这是他个人的选择。一个社会应该是多层面、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人都有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 贫困和坚持本身是社会的一个动力,不能只是富裕才是动力,对不对?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艺术家在这座城市或者说在这个国家的位置?这次拆迁引发了很多讨论,有人会问:这二十年来艺术家的地位究竟有没有改变,从1990年代圆明园画家村画家的被驱逐,到现在的艺术区腾退拆迁? 艾未未:没有改变。以前圆明园驱逐画家的时候,(有关部门)是跟他们的房东说,你不让他滚蛋我就罚你钱,或者直接到出租房一脚把门踹开,把人抓走。那么今天,我觉得差不多,(驱赶艺术家的是)推土机、拆迁队。因为我们是一个不重视文化的社会。 时代周报:但是中间又有798艺术区被政府保留、追认。 艾未未:我觉得那是奥运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要请外国人来,那么多国家的各种官员都到过798,政府很急于需要一个空间来表达……798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它的保留并不意味着当代艺术被主流社会所承认。根本没有承认。当代艺术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次讨论,是无休止的争论,这个争论不存在的时候,光是一些画,一些作品,是没有什么含义的。 时代周报:真正有含义的是什么呢? 艾未未:真正有含义的当代艺术,就像这批艺术家维护自己家园的维权行动。可能他们之前做的所有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直到这次,他们才算有意义一次。 时代周报:一方面朝阳区的一大片艺术区面临拆迁,另一方面听说昌平、房山等一些更远地方的乡政府又都表示欢迎艺术家们去,他们也想要建艺术区。 艾未未:都是这样的。他们想建,等过两年他们又要拆,然后另外更偏远的地方又想建。比如北京不要摇滚乐,山西大同已经说:到我们这儿来。今年夏天大同就会有个大的摇滚乐节。大家都是把这个作为利益交换,而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来看待。你一拆,更穷的地方就看到利益,都看得出来原来你就是一破村落,艺术家一去怎么就变成了值钱的土地了呢? 时代周报:艺术是被利用的? 艾未未:对某些人来说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这是让他们的土地能增值的一个方法。土地从没有人要到非常抢手,然后再把艺术的作用给清除掉。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http://goo.gl/5gJxm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60】精品购物指南: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2009)

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 2009年第10期 精品购物指南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的这句话送给二十八年前的艾未未最合适。那时候,艾未未还不是当代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或者“鸟巢”的设计者之一,他只是一个希望成为艺术家的青年。24岁到36岁,艾未未流浪在美国,经历了自己的两个本命年。被艾未未称为“破碎青春期”的这些年,已经被定格成为一张张黑白照片,变成《艾未未:纽约1983-1993摄影展》,等待时间的检阅。   采访是在艾未未的工作室,著名的草场地258号。在原生态的石头结构中,一丛黄色的蝴蝶兰斜插在花瓶里。远看,很像怒放的迎春花。而面前的艾未未,早已不是当年照片中那个俾倪而清瘦的惨绿青年,他笑称自己现在是“灾后重建”。   闲聊中,艾未未忽然兴奋地说起:“前几天民政局给我发了信件,要给我补办身份证。因为我从1981年去了美国后,那边没有身份,国内的身份证也注销了。”说到事隔二十多年将要重新获得身份证,艾未未说,他就像等待新生的婴儿一样兴奋。   在美国 的十多年,我心里是拧着劲儿的。你有着重大的任务,但是没有办法完成。不是沮丧,而是失落。   不喜欢校园里的“子弟气质”   1979年,艾未未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进入大学校园的幸运儿,在电影学院读舞台美术专业。当被问到“当时的大氛围是什么样的”时,竟脱口而出“大氛围就是大粪。”   猛烈的十年结束后,谁都没有想到学院会开一道口子。很多人,世家子弟、文艺工作者的后代疯狂地涌进了这道门。而对于每天看点外国片,讲点电影理论的生活,已经在“星星画展”崭露头角的艾未未觉得没意思极了。他只想出去看看。   记者(以下简称记):文革后能第一批上大学挺不容易的,好多人都特别珍惜,但好像这对你没什么吸引力?   艾未未(以下简称艾):因为我们过来的那段社会是很糟糕,很悲剧的。整个社会都是打打杀杀,忽然间我们又可以坐下来读书了,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不能适应。   记:就是没人给你一个交代?   艾:对,没有一个交代。我之前在新疆20年,我的同学都在新疆,如果不是我们家后来回到了北京,我根本不可能进电影学院, 那我现在就是个真正的农民。所以命运这事特别奇妙。我当然是个特例,所以会问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但是你没有像幸运儿一样享受自己的幸运?   艾:未必是幸运。我也没看出来当时的同学怎么幸运,好多人现在也挺鸡贼的。   记:你同学那时候都什么样?   艾:大多是经历过红卫兵和插过队的。单纯是满单纯,踌躇满志,又有些不可一世,有点“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很多学生还是以家庭为荣,穿着父亲的大衣在学校里走。但我对这一套早就厌倦了。那时候整个环境不是那么舒服。当时就是觉得应该出去,不能再待了。   大胡子的陈凯歌、在大街卖艺的谭盾、打电话的艾伦•金斯堡、大选前最后一刻的克林顿……这些记忆碎片充斥着艾未未的镜头。 来源:http://e.lifestyle.com.cn/stylelife/shishang/425450.shtml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7】新安晚报:方舟子 艾未未 赵普 谈公民意识 (2010)

方舟子 艾未未 赵普 谈公民意识 2010年8月30日 新安晚报 星期一 “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谈公民责任: 不做公民社会“局外人” 方舟子,出生于福建云霄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比如,率先揭露“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事件和神仙李一等,被誉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 责任义务不该被忽视 记者:您对公民意识怎么看?它的内涵有哪些? 方舟子: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现在国人主人翁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功利性太强,个人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往往被忽视。 经常有人质疑我有什么资格搞学术打假,这么问的人就可以说缺乏公民意识。因为所谓的学术打假,不过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实真相揭示出来,这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的言论自由,并不需要什么资格。作为一个公民,既要意识到自己的义务,更要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可惜的是很多中国公民并不具有这样的意识,并且希望别人也都和他一样。 与公民社会还有距离 记者: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和突发事件面前,我们看到了国人空前的团结和相助。这是不是公民责任意识的充分表达?中国现在离真正的公民社会是不是更近了? 方舟子:确实在抗震救灾中和一些突发自然灾难面前,国人的团结互助空前感人,但那只是特殊时期公民意识的一种集中体现。在灾难面前,国人的公民责任意识突然激发出来,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那些处在灾难之中的人们,而当灾难过后,许多人又恢复到之前的样子,麻木、淡漠、功利的本性又充分暴露出来。 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要得到充分尊重,这时才具备了公民社会的前提。当然,这还不够,我们每一个人还要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比如遵守法律,讲究公德,普世价值等都要遵守。尽管我们现在还未达到真正的公民社会要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公民意识也在加强。 教育导向还存在问题 记者: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市民的公民意识普遍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方舟子: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既有社会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有教育导向的问题。公民社会是社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还未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还有,我们的学校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们的教育经常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现在全社会功利性很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导向存在问题。 大家都不要做局外人 记者: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方舟子: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要让人们敢说话、敢批评而又不担心遭到对方打击报复,并保护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既然教育导向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现在立即改正,要从孩子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小事抓起。我们的教育再不能仅是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而要加大对孩子道德品质和责任理念的培养。 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跟每个人都有很大关系,希望大家不要成为局外人,因为你不是社会可有可无的一分子。维护社会正义,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你我都有责任。 当然,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媒体的责任也很大。现在《新安晚报》推出“我是公民”系列报道,我认为很不错,可以让大家去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做总比不做好。一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媒体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附记 就在记者采访方舟子后不久,突然传来了他昨天在住所附近被人伏击的消息(详见本报A12版报道),我们无从确认这一遭遇是否与他“打假”的经历有关,但我们相信,无论如何,作为公民的方舟子,还将在打假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艾未未:公民意识启蒙靠教育 艾未未,著名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社会评论员、文化评论员。诗人艾青之子。现任中国艺术文件仓库艺术总监。艾未未活跃于美术、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设计方案中标者的中方项目顾问。 艾未未被称为“偏执的”公民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公民实践,对父亲“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作出了高贵的诠释。 先要有自我意识 记者:您对公民意识是怎么看?它的内涵又有哪些? 艾未未:其实,我们现在就谈公民社会还为时尚早,但这的确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也就是说人们将会从一个要家长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阶段,进入到开始学会自我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的自觉阶段。而这一切,首要的前提是得有自我意识。 所谓的自我意识,是来自于对自我权利和自我特征的认同。什么叫自我特征呢?也就是说有一些权利是属于我们的,是生之俱来的。这包括追求幸福、免于恐惧、信仰自由、信息获取和表达等等权利,当然也包括社会对这些权利进行保障的权利。这些加一起就是被中国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普世价值。它们是文明得以确定的基础,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到更远的东西。 记者:在当今社会,良好的公民意识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艾未未:这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健康。人要积极的去参与社会活动,才会有真正的得失感,这就形成了责任。否则,如果与己有关的政策,个人无法亲自做出决定的话,那么错误就与己无关了,更无法承担责任,继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快感。 所以说,刚才所说的普世价值观是要被社会认可的。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每个人权益都可以得到保障的时候,公民意识得到彰显,社会也能变得更加积极健康。 启蒙来自于教育 记者:在您看来,公民意识实际上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权利的表达渠道。但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很多市民的公民意识并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能举出一些事例吗? 艾未未:公民自我意识只有表达、被听到并互相交流,才可能出现快感。 但如果最初没有意识,大多数人就会处于麻木的状态中。其实我们的公民意识也处在同样的问题中,因为各种原因,人们并没有获得意识表达的快感,这也就导致了公民意识的缺失。比如上一届纽约市长曝出性丑闻,媒体报道的当晚,他就提出了辞职。而这时,对于整个纽约公众来说,是有巨大的快感的。所以,如果快感不能出现,公民的意识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谈其他的东西就更不现实了。 记者:公民意识应该如何启蒙?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 艾未未:教育,因为自我意识的启蒙是来自于教育。这和空气、水分一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长、老师都必须知道教育的确切含义。公民意识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和地球引力一样,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但都知道可能会摔倒。等到真正提公民意识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晚了,已经需要恶补了。一个社会如果有各种公民意识问题存在的话,它就是一个没有教育的社会,一个功利性的社会。 记者:对于社会来说,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艾未未: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社会规则,当然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公民有安全感,不被侵犯。流氓的社会什么都可能发生,没有安全感的人也是不懂得自爱的。因为个体随时可以被替代,痛苦和快乐无人可分享。比如美国家庭中可以私有枪支,自我防卫,让他人无法闯入。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规则,它把个人私有财产放在首要地位,如果人们从小就有这个概念的话,那么他一生做人的要求都会不一样的。 网络是个好桃子 记者:咱们再谈谈网络这个平台吧,您之前一直很喜欢用网络来表达观点。如今当以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微博、twitter也成了各种声音的集散地。 艾未未:网络是人类从猴子变人以来,获得最好吃的一个桃子了。过去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人和社会的关系都建立在某种经济技术结构上的,比如必须经过大学等各种途径才学到某些知识,也就是说你必须拥有一定地位才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力。获得信息的权利和表达信息的权利是同样重要的。只有在网络时代,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加工知识结构,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做作自我表达。尽管很多人并没有习惯,但社会的本质的确发生了变化。 记者:网络平台会不会更容易暴露公民意识缺失? 艾未未:网络的煽动性很强。可能一方面是人们极端的压抑,另一方面是很狂躁的情绪,两者在同时起作用,就出现了那些暴力的声音。其实网络上也有很多人不说话的,我总以为我上去是表达,大家也应该如此,结果很多人都只看不说。不过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每个人面对荧屏,在里面放置任何东西,什么声音都可能出现,这太疯狂了。 赵普:公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赵普,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获得过首届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之星;北京希望工程大使等荣誉。 在赵普眼中,只是有礼貌、讲卫生、守秩序的人不能称为合格公民。那何为合格公民呢?赵普给出了以下标准:具有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义务。 公民意识和公民是两回事 记者:你对公民意识怎么看?它的内涵有哪些? 赵普: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里指的是法律所确认的公民资格,但公民意识和公民是两回事,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具备公民意识。 我以为,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是:一个人要有责任意识,要有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公民意识的基石是公民对权利和义务的认知。 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 记者: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市民的公民意识普遍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赵普:造成人们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使我们公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维权意识,面对一些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时,不愿去较真,不喜欢认死理。 再说教育,公民意识不会生来就有,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去培养。可目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都少之又少。对于个人来说,幼儿教育时期是启蒙心智的重要时期,但因为教育的缺失,我们的孩子们,不知公民为何物,更不懂什么是公民意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有礼貌、讲卫生、守秩序。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仅仅具备上述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精英推动公民社会形成 记者: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赵普:既然我国当前对公民意识的教育不太乐观,那么要想提升公民意识,首先要从教育方面入手。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时要兼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贯穿于课堂和生活。 政府要推动并帮助社会团体充分发育,使成熟的社团能够参与到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来,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加油、提速。可目前,指望社会团体来推动社会进步,时机似乎还没有成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为什么业委会成立起来这么难?这是一面镜子,大家都来照照,谁是阻挡进步的阻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社会精英,特别是有行动能力、具批判精神和道德担当的知识分子,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中来。通过这些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普及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 当然,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也是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http://goo.gl/Yfzl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