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不要张维迎郎咸平要吴敬琏 做个坚定的市场改良派

不要张维迎郎咸平要吴敬琏 做个坚定的市场改良派   2010-8-11 东方早报       中国的市场经济遭遇严峻挑战,越来越多无法分享改革红利的人迁怒于市场,认为市场打发了公平,就像富人在大门口轻蔑地打发了一个乞讨者。       张维迎是市场派经济学家,近日再发数文为市场呼吁。文章指出,企业家的责任是创造利润,利润是对企业家承担责任的回报。但是政府干预使得企业家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家不再把心思放在创新和创造利润上,而是放在和官员搞好关系上。“因为你政府的权力干预之后,包括救市的政策,你控制资源,只要你控制资源,就有人来‘捣鼓’你,有人动这个心思,这样就使得企业家的能力、配置发生了错误。”       张维迎指出了一个事实,在权贵市场,权力与财富之间可以获得交换,一些企业家以金钱借用权力,而某些政府官员以权力换取金钱。政府官员以权力换金钱不算奇闻,被双规的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左手房产、右手上市公司,据报坐拥家族财产20亿。       但张维迎没有指出另一个事实,在剥夺煤老板产权、国进民退的争议之中,有不少人士对当地政府抱持同情态度,甚至连市场派的吴晓波先生都撰文认为是煤老板的“报应”。所谓报应说,往往是对商业伦理极度失望之后的痛极之语。       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所处的仍是初级市场阶段,诚信并未成为公认准则,法律常常成为外在力量的奴仆,市场被权贵所左右。市场不仅受到权力的羞辱,也受到普遍失信与行贿的羞辱。       我们可以轻松地把一切归咎于权力对市场的渗透,但这无助于改变以下事实,当民众遭遇不公最先呼吁的不是法律而是清官,当市场遭遇瓶颈,企业主呼唤行政力量破除瓶颈。中国市场经济因此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权力加紧对市场渗透,权力的市场溢价就会上升,腐败的土壤更趋肥沃;一旦实行急流勇进的私有化,大量权贵成为资产的攫取者,如同前苏联产权交易过程中的不公与可怕的贫富差距。       客观现实是,市场化过程中权贵攫取社会财富一直没有终止,通过反腐进行的抗争艰苦卓绝,只要中国市场化未获成功,这一过程就不会停止。在不同的时期,主要矛盾有所不同:在国进民退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可以借助于垄断获得高额溢价;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国资成为权贵者的钱箱。       处于如此复杂的阶段,极左与极右都是可笑的——我们怎么可能不同情低收入阶层对于公平的呼吁,又怎么能够无视低效率国企对资源的浪费,对社会财富的隐性剥夺。       良知与理性会让大部分人选择成为坚定的改良者。       经历过中国经济数次变迁的吴敬琏先生对此有深刻了解。在题为《“左”“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的文章中,吴敬琏先生以《西班牙旅行笔记》提供的史料为佐证,表明西班牙19世纪末期开始的西班牙历史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不论是“左”的极端主义还是“右”的极端主义,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西班牙的近代历史表明,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理想的模式是政治观点分歧双方温和派的结合。如果不是这样,只要一方出现极端派,另一方也必定分裂出自己的极端派,如果两边的温和派不能掌控局面而逐渐被边缘化,社会就会被撕裂而趋向极端,而在两个极端之间的震荡,“不走到绝路不会回头”。       西班牙的复兴是因为民族和解,因为理性的回归。占了主导地位的右派温和派和左派温和派都能够采取理性态度进行协商和博弈,为共同的利益达成妥协,使西班牙得以度过重重风波,在佛朗哥死后短短几年,就实现了民主转型,踏上复兴的道路。       同理,目前的中国,对权力自改革的幻想也好,对市场化前景的启望也罢,应落实到共同的立足点:公平的市场需要独立的法律护航,需要公平理性的博弈平台让各方利益有通畅交流渠道。只有拥有独立的法律,才可能有社会的规则与伦理底线,官员与企业主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之下行事,而拥有公平理性的博弈渠道,政府与规则代表各方利益,沉默的大多数才不至于将愤懑积攒到反社会的程度。       改良是必要的,是全球市场国家的共同选择。不仅在权贵市场,在大资本时代,垄断收益与虚拟经济的收益都足以促使财富严重不公,美国1929年大萧条前的大金融机构、大企业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华尔街巨富,无不如此,但每次危机后,有了法律与监管、市场的大改革,这才是市场化生生不息的源泉。   注:本人的市场立场尽在此。不是忽左忽右,不是极左极右,而是改良主义者的市场派。

阅读更多

官商勾结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作者: 苏小和  |  评论(0)  | 标签: 财经看点 今天是我第二次参加燕山大讲堂。今天想跟大家讲的一个主题是:企业家是开放社会的产物。这是我多年来思考的一个主题,我刚刚出了一本书,讲的也是这个东西。 仇子明被通缉是开放社会的倒退 我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是经济观察报的记者仇子明,他被浙江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这个事闹得很凶,很多媒体非常气愤。在我看来,这个事情的主要性质就是上市公司与公权力结合,使开放社会倒退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要这么说?大家都知道,在香港、美国、新加坡还有中国,只要是规范的上市公司,就有一个职业叫财经公关,主要是做上市公司股东关系维护,这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上市公司要对所有的股东提供非常透明的信息。财经方面的公司,要就所有透明的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上市公司一定要保证对所有股东的信息是非常透明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不管是上海还是深圳,没有一个公司能够做到,所以这种职业在大陆是没有的,或者说是非常少。 基于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在一个开放的基础上,而中国大陆的公司没有做到。这是我想说的第一故事——仇子明的故事,事实上是开放社会的一种倒退。 部分企业家演变成开放社会的敌人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家,找革命家的后代做了爱人,生了小孩。这个企业家于1992年开始创业,到今天事业很大,赚了很多钱,但他找了这么一个爱人,所言所行就有点让我们匪夷所思。他说:中国的现代化从1949年开始的,1949年—1978年是另外的一个现代化,毛主席是改革开放的领袖,是领导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一个了不起的人,这是一个观点。我去问过他,如果你生活在五十年代或者六十年代,你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企业家吗?你会赚这么多钱吗?他没有回答我。 我想说的是,企业家得益于开放社会、得益于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因为自身利益的变化,变成开放社会的敌人。 在 1978年前,中国是没有企业家的,只有生意,而且这种生意叫投机倒把。但1978年以后,出现了一大批企业家,年产超过亿的企业家已经有10万人了。年产超过50亿的企业家有5000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最重要的因果关系就是开放社会。没有开放社会,就没有企业家。 与此类似的一个见证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开放国家,有特别多的企业家,像比尔盖茨、福特等,日本也是,日本从二战以后出现了特别多的企业家。所以说开放社会和企业家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韩国的开放比我们早不了多少年,但是现在韩国的三星、现代就非常了不起,在全球的500强里,出现了非常了不起的企业。 开放社会和企业家是唯一的因果关系 开放社会和企业家之间是一个唯一的因果关系,只有开放才能出现企业家。如果中国没有开放、自由,就不可能有今天星罗棋布的企业家生态,就没有今天在座的丰富生活,也不会有今天的聚会。 说到开放社会,就会提到一个很著名的人物——索罗斯。他是金融大鳄,中国对他的传播有一点点片面。索罗斯有多重身份,要注意一点,正是他跟着卡尔·波普尔,才学到了了不起的理念——开放社会。基于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理念,构建了索罗斯金融的投资系统。在无限多的信息里,在一个信息背后,一定要找到另外一个信息,他从来不会单向思考问题。 卡尔·波普尔也非常了不起,中国的知识分子非常推崇这个人,他被西方学界誉为开放社会之父,从科学家到文学、哲学、艺术、政界、企业家,都把他当成理论的鼻祖,尤其是他的一个理念:证伪主义。一个事情是对的,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证明它是错的,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错误,这个理论、这个建构就会有问题。证伪主义在生意上、商业上、管理上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所以卡尔·波普尔说“经验的真理不可能绝对确定,即使是科学原理,也不能毫无意义被证伪。”意思是说科学的原理也不定是绝对真实、正确的,只能通过一种方法证明它是错的,就是证伪主义。 “而再多的确认性例证也不能完全证实。科学原理具有假设条件,其真实性要能经受证伪的检验。声称掌握绝对真理的意识形态是一种错误的宣称,所以只能强加于社会。所有这类意识形态都会导致压抑。 索罗斯致力于推进开放社会 索罗斯从导师那里学到了非常好的方法论,在一个开放社会里,索罗斯在我们的眼里可能是一个金融大鳄,可是在他朋友的圈子里,在他的公司里,是一个怀疑一切的人,总是试图寻找更加多样性的信息,逐条加以怀疑,然后组合出一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由于他在德国和苏联占领的匈牙利生活了很长时间,他知道一个不开放的社会如何抑制了他的才华,所以他才如此热爱美国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 所以就有了两个结论:第一,索罗斯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基于开放社会的结果。索罗斯对开放社会的毫不妥协,是他生活的基本价值观。即使在美国,索罗斯也相当具有批判性。对小布什、奥巴马,对之前的一些总统,对国会的一些政策,是毫不客气地批评。比如说次贷金融危机。索罗斯认为,这是信贷和杠杆使用的无止境增长导致的灾难,而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则是:金融市场可以自我调节,所以可以听之任之。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在某些时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市场里的每一个主体就都是是具体的人,而每个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自私的、贪婪的。当所有的人以一种自私的、贪婪的本性完成市场行为时,市场呈现最大的结果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索罗斯由此批评了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信条,认为他们忽略了绝对自由市场的另外一种反射性,即人的不确定性。 他提出“人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北大的教授张维迎总是讲“不确定性”,中国的企业家一方面要面对政府管理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企业家也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西方企业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西方的企业家总是在关注市场不确定性,所以就会思考创新、思考文明技术、思考管理,很少有企业家思考怎么跟政府勾结,使政府与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中国企业家的主旋律就是官商结合,在中国没有官员坐后台,没有政府资源,企业很难做起。 索罗斯对我很有启示的一个想法就是人的不确定性,人的缺陷才是我们思考的基础。索罗斯是犹太人,犹太人从小就读《圣经》,他有信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作是什么?苏格拉底说是认识自己。后来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哲学家,就是加尔文。他说,先认识神,再认识你自己。这两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说出的话,对索罗斯有很大的影响。 人总是有限的,这是索罗斯反复提醒自己的一个观点。 开放社会能弥补人的缺陷 索罗斯讲人是有缺陷的,开放社会能够弥补人的缺陷,生活在这样年代,每个人要多方地接触信息,一定要抽出较多的时间了解不同途径的信息,只有信息在一个人范围以内达到最大化,基本判断力才有所形成,如果仅仅说只知道一个方向的信息,对其他的信息完全不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对世界的判断肯定会出现错误。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基本的判断力,就要看他家里的书架是一种类型的书,还是多种类型的书。看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就要看他的信息从哪些方向来。比如说一个美国人,接触到的可能都是美国方面的信息,不了解中国,很容易对中国妖魔化;反过来,如果中国人仅仅在一个偏远的小乡村,了解的信息不仅会妖魔美国,可能也会妖魔中国。为什么?这是因为他的信息太少。这是索罗斯很聪明的地方——开放社会是弥补人缺陷最有效的途径。 牺牲个人权利换取经济繁荣无法持久 索罗斯在什么地方都是批判的,2008年索罗斯参加了中国奥运会的开幕式,他觉得开幕式非常好看,可是他跟中央领导见面时说,中国不可能永远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换取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尤其中国要面对世界,基于全球贸易模型来完成市场经济建设时,牺牲本国人的自由还可以做到,可当中国的产品、价值观到美国、欧洲时,那种牺牲个人自由的做法没有人能接受,所以一定要转变这种陈旧的发展方法。这是索罗斯说的话。 有些时候,索罗斯像一个批评家,有些时候像杀手,有些时候他锱铢必较,有些时候,他却是一名彻底形而上的思想者。一个成功的索罗斯,究竟什么事业才值得他继续发力?终于他决定建立一个致力于促进开放社会的基金,宗旨就是促进封闭社会渐渐开放,弥补已经开放的社会的种种不足,倡导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促进封闭社会渐渐开放”。比如说在非洲、印尼、缅甸、柬埔寨、在中国,在所有封闭的国家促进渐渐开放。相信在中国做NGO的,跟索罗斯的开放基金应有联系。 官商勾结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索罗斯另外强调“弥补已经开放的社会种种不足”。索罗斯既是一个企业家、金融家又是一个批评家。那中国的企业家是怎么做的?我开场就说了,中国的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企业家,没有王石,没有潘石屹,没有任志强。但有一个事实,30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富人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开始与开放社会为敌。开放社会不再是他们创业,做企业必要的环境了。最明显的就是今天中国的企业家普遍地官商勾结。 最有意思的是温州的企业家,当年他们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满世界游走,去找商业机会,没有任何关系;今天温州的很多企业家已经跟地方政府官员觥筹交错了,想当地方的政协委员或者政协人大代表,甚至当地方官僚背后的投资人,跟政府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所以温州的企业家不像当年那么纯粹,仅仅做开关,仅仅做插座,他还会涉足房地产,还要做生物制药。 所以说,官商结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最大的主旋律,尤其是新经济领域。比如说互联网,当谷歌事件出现以后,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挽留谷歌,某些人认为,谷歌的离开,对中国是一个好事情。当有人问李彦宏,谷歌马上就要走了,你是什么心情?李彦宏说,我在等待我最大的竞争对手犯错误。 唐骏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我讲几个例子,一个是唐骏,唐骏在日本、美国微软,再到中国,但到今天为止,他完全是一个开放社会的敌人。我记得很清楚,谷歌事件的出现以后,他在他的博客里讲,中国从此要走向繁荣富强了,中国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不需要美国的谷歌,只需要中国的百度。在全世界游走的一个职业经理,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说明他没有意识到开放的重要性。 陈久霖是中航油的老板,在新加坡做生意亏了,判了几年,回来以后,政府把他安排到三峡集团下面的一个公司做副总。这在我看来,陈久霖在原则上出现了错误,这样的人依然被国家重用,依然是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无论是陈久霖还是我们的政府,是对开放式的一种抵制,是开放式的一种倒退。 田溯宁(网通的发起人)曾经试图借助国有企业起步,靠政府方面的一些关系打造一个真正的市场载体的公司,自由竞争,倡导中国互联网的建设,而且他有一个很不错的机构,就是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投资于中国的宽带产业,可以说没有田溯宁就没有今天的宽带,所以他是中国宽带之父。他试图跟政府的关系处理好,但他有一些原则,比如说谷歌出现以后,他说谷歌公司,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是技术领先的公司,如果该公司总体跟中国没有关系的话,在很短时间之内,中国的新经济在技术方面可能就会落后于全世界至少10年。本来我们奋力追赶得差不多了,有了百度、腾讯、新浪、网易。如果谷歌撤走成为事实,如果谷歌的技术再也不为中国人所使用的话,那么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迅速要落后全世界平均水平10年。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说出来的话。我听了很感动。 任志强是开放社会的言说者 另外一个就是任志强,我写过很多文章批评他,但任志强这个人虽然在国有企业,但在国有企业的架构里,做了一些很小的现代企业的实验。这种实验很少,没有人发现,没有人去报道,因为公司太小了;另外一个,任志强站在国有企业的位置上,说的是市场经济、开放市场的话,对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做到一点很不容易。所以一方面批评任志强的同时,要看到他是一个开放社会的言说者,站在市场层面、法治层面的发言者,不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柳传志是开放社会的推动者 还有一个是柳传志。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的领袖,让联想公司建立起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是一种开放行为。如果不开放,联想可能还是传统的企业,不可能有今天。第二,他的开放行为,就是他主导的联想收购的IBM的技术,然后使联想通过并购的手段成为世界级技术领先的公司;第三他培养了杨元庆和郭伟这样的年轻人,这也是一种开放的姿态,而且他们两个年轻人分别做工作,一个做产品,一个做渠道。他们都是开放社会的推动者。 一名富可敌国的金融大鳄愿意站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中,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种批评的姿态,这无论如何值得那些热衷拍马屁,善于官商勾结的中国企业家们学习。中国的企业家是不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不仅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走向,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家都不开放,甚至甘愿充当开放社会的敌人,那些耀眼的财富,那些光鲜的公司,注定是昙花一现。谢谢各位! 互动环节 中国企业家缺乏企业精神载体 提问1:苏老师您好,我对您很关注,您写的文章都会去看。国家在统治阶级主导的情况下,经济稍有前进的步伐,但最终会反过头来维护既得利益阻碍市场经济的进步。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多谢。 苏小和:要回答这位老师的问题,事实上要回答历史的框架。中国现在的企业家其实还没有找到企业的精神载体,我有一个分析框架,认为中国企业家的方法论、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有两种现象在延伸:一种是大陆体系。在我们身边的企业家,学到更多的可能是官商勾结,企业与政府的互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大陆之外的传承渠道,有一代人在大陆本土之外上演着另一种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比如冯国经、邵逸夫、包玉刚等等,我更看好这一块。靠大陆越近的企业家,企业家原创精神更少,比如说李嘉诚,我不看好他,他是一个官商结合的集大成主义者。如果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仅仅是一个学术框架很难去分析。谢谢。 地方政府扮演企业角色 提问2:关于开放社会理论,我想说的是,在中国是不是有一些特殊情况,中国政府在经济这一块占着资源。很多地方政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本身就像一个企业,一方面是政府本身有市场,另外一个政府本身也不是靠税收支持,本身有经营活动。比如说对房地产的调整等,政府很多地方也招商引资,很多地方企业经营。有经济学家说,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优势。但是这种架构,政府本身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从这方面来讲,它和开放社会之间有什么冲突,出路在哪? 苏小和:您的观察肯定是对的。我想说两个方面:一方面开放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来没有一个社会向来就是开放的。但开放社会要靠两种东西构成,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新技术,要牢牢把握这两种东西,当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在发展时,我们的开放社会就会慢慢地形成,当我们每个们都在使用新技术时,传统的专制、封闭社会就缺少了基础。 在中国今天的环境下,你喊市场经济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因为不管是领导还是老百姓深深知道,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1978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一方面要批评官商结合,批评我们的政府,是因为与开放社会为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一个建设性的人,我们的社会渐渐地在开放。 政府垄断导致官商勾结 提问3:我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开放社会。开放社会我认为它有一定的危害空间。第二个问题,您讲到中国的官商结合,那中国的企业家是不是主动跟政府结合保护自己? 苏小和:回答你的第一问题,你说开放社会有什么危害,我刚刚讲了卡尔·波普尔理论:证伪主义。今天的世界,所有的开放性国家都不错,封闭的国家都不行,开放社会像新鲜空气一样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你说中国的企业怎么就那么迷恋官商勾结,因为人都是动物,条件反射,饿了就要吃。从经济学角度讲,关键还是经济学的分工不精细。亚当斯密《国富论》上面就讲分工,一个市场经济没有分工那是不行的。而且中国很多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上,企业不是为了要交税,不是说要解决就业,企业最重要的是赚钱,一个企业家不赚钱,就不叫企业家。 分工很重要,没有分工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没有分工就没有今天那么多新的职业。所以政府更多的还是要回到经济学运行上。 同样是中国,同样是960万平方公里,同样是这么多人,为什么今天中国的经济容量会那么大,是因为我们在开放,我们在推进,虽然推进得不够,但还是在推进。谢谢。 开放社会从维护个体权利开始 提问4:我有三个问题,第一,造成公共官商勾结的制度的原因;第二,造成官商勾结,你觉得好还是不好;第三,如何解决官商勾结?谢谢。 苏小和:这个问题很大,我建议你看一看侯家驹教授写的《中国经济史》,从春秋开始讲,一直讲到清末,说经济是怎么过来的,讲官商勾结是怎么来的,这个书能回答你的问题。第二个问题,你说好不好,那肯定不好。第三,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政府要认识到这是规律。我有一个观点,在座的各位,更多的都会考虑自己,做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把自己建设好,要考虑自己的权利,把自己权利考虑好了,政府的权利就少了。比如说我有知情权、财产权、自由迁徙权,把这三个权利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上,别人夺走时,要跟他急。这时候政府就会意识到我是有力量的,是要跟政府叫板的,政府就会惧怕你,就会缩小它的权力,把它的权力让给你,转换成你的权利,而且政府的公权力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我们每个人的私权利。把自己的权利建设好,政府的权力就会慢慢地稀释掉,稀释到每个人的身上。 国有企业在欧洲、美国曾经也大行其道,16世纪——19世纪,法国、英国、荷兰、西班牙、俄罗斯都搞国有企业,但他们在改进,渐进建成一个现代企业制度,渐渐建立一个市场体系,渐渐趋于一个开放社会做生意,而中国到1978年才开始有那么一点意思,所以我们是后发国家,所以中国人要改革开放,要补上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课。谢谢。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苏小和的最新更新: 贫富差距背后的权利差距 / 2010-08-05 09:46 / 评论数( 17 ) 郎咸平的粉丝都爱骂人 / 2010-07-27 09:55 / 评论数( 17 ) 郎咸平故意与常识为敌 / 2010-07-26 07:19 / 评论数( 53 ) 唐骏、郎咸平的精准卡位术 / 2010-07-23 08:45 / 评论数( 33 ) 我们正在成为市场的敌人 / 2010-07-19 08:52 / 评论数( 10 )

阅读更多

怎样将一张纸折叠12次

来自: article.yeeyan.org – FeedzShare    www.yeeyan.org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7日,  已有 6 人推荐 当我的儿子临近小学毕业时,我想是时候将我怪异又很有趣的科学智慧传授给他了。 我对他说,如果你能将一张纸折叠十次,我就给你一百万。当然他失败了。我知道一定会这样,谁都知道一张纸没有办法被折十次(或者八次,七次)。我告诉他,即使给他一张足球场大小的纸,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现在,我知道我错了。 建议你用一张 A4 纸,大约 300mm 长, 0.05mm 厚。 第一次折叠后,它会变成 150mm 长, 0.1mm 厚。第二次, 75mm 长, 0.2mm 厚。等到了第 8 次(如果你能达到),你会得到一坨 1.25mm 长,但有 12.8mm 那么厚的纸。它的厚度比长度长得多,想再折一次比折叠成品钢还难。 在网络上一般的表述是,“无论一张多大多薄的纸,都无法被折叠七次”,而且当你眼神幽怨的看着自己的那一坨,你就会相信了。 如果你折叠五十次,你会得到一坨厚度为一亿公里的纸,大约是太阳到地球距离的三分之二。因此就有了折纸定律,直到 2001 年。 那一年高中生 Britney Gallivan 获得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她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将其折叠十二次,她就能得到额外的数学学分。她在正常尺寸纸张的寻找中失败了。但是她聪明的找到了一种特别薄的东西——金箔,只有一米的百万分之 0.28 那么厚。她使用一个 10cm 见方的金箔,在尺子,油漆刷,小镊子的帮助下成功将其折叠了 12 次。但是他的数学老师说,用金箔来得太简单了,她必须将一张纸折叠 12 次。 Britney Gallivan 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并找到了两种数学上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在常规模式下折纸,不断交替变换折叠的方向。她推导出了一个关于折叠次数( n )、宽度( w )和材料厚度( t )关系的方程   第二种方案是将纸按一个方向折叠,就是折叠一张长但窄的纸。她推导出了另一个关于折叠次数( n )、现实的最小长度( l )以及材料厚度( t )的关系式。   她仔细研究发现,如果你想折叠一张纸很多次,最好找一张长但窄的纸。她的公式告诉她,如果想要成功的将一张纸折叠 12 次,需要这张纸达到 1.2 千米那么长。最终,她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能满足她的要求的厕纸,价值 85 美元。 在 2002 年 1 月,在父母的陪同下, Britney Gallivan 进入了位于 Pomona 的大型购物中心。铺开那卷庞大的厕纸,开始了第一次折叠。由于太长,用了一段时间才完成。然后她继续折叠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七个小时后,她将她的纸折成了一个 80CM 长, 40cm 高的紧梆梆的厚板,折叠了 11 次。她再一次折叠它,并将她的成功写入了她 40 页的小册子《 怎样将一张纸折叠 12 次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的解决方法》 , , 她在这本小册子上写到,“当我完成那第 12 次折叠的时候,世界是那么美丽”。     就像西班牙诗人、 1956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Juan Ramon 所说的那样, Britney Gallivan 的成功是因为其的反抗精神和坚定的决心。人类的质疑以及永不妥协的精神,“如果他们给一纸禁令,那就换一种方式来书写。”

阅读更多

法中合作: 法国警方在中方的配合下破获一个人口贩运集团

法国警察在行动 AFP/Philippe Huguen 作者 小妍 法国警方破获一起人口贩运集团。法国移民部长艾里克∙贝松 (Eric Besson)5日说,大本营设在巴黎和上海的人口贩运集团向非法移民所要上万欧元的偷渡费用,把他们偷渡到意大利、西班牙或卢森堡。警方在中方的鼎力配合下,于7月15日和27日抓捕了人口贩运集团头目。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听本台记者小妍的进一步介绍。 法国政府周四宣布说,法国警方破获了一个国际人口走私集团,并逮捕了该集团中国籍首脑。法新社报道,法国移民部长贝松5日表示,被法国警方破获的这个重要非法贩运中国人口的集团,人蛇向有意移民欧洲的中国人索取高额费用,然后非法地将他们带到欧洲。法国移民部补充说,警方逮捕了贩运集团的中国籍首脑,据了解,该集团的主要成员以巴黎与上海作为基地,向中国偷渡客索取高达1万2千到1万5千欧元,将他们运送到意大利、西班牙或者卢森堡等目的地。 就此,移民部发表声明说:“在打击非法移民集团上,新的法中伙伴关系已开始取得成果。” 据报道,7月15日中国与法国警方在上海与巴黎两地同时出动追查这个人蛇集团,然后,7月27日在巴黎的第二次搜索行动中,扣押了“偷渡集团的顾客”─即被非法带至法国的移民。 该项声明还说:“这名居住在巴黎的中国公民据信是人口走私集团的首脑,他安排同胞以非法手段进入法国。” tags: 法制

阅读更多

百事可乐,是营销,还是骗局?

去超市买瓶百事可乐,你会发现这样的宣传语:现金大奖 2010 等你赢, 9000 万个赠饮全国大放送!促销语很有诱惑力和鼓动性,站在名目繁多的饮料面前,也许你会想碰碰运气,倾向于选择买瓶百事可乐。 对于商家的促销宣传,本能的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因为很多东西不是一个消费者就可以证明真伪的。消费者处于维权的弱势,也就给了强势的厂家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在推出一种促销方案时,总会加一条注释: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霸道条款和隐性的促销方案为虚假促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能够空手套白狼,谁还愿意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呢!所以商家的促销,就像热恋中男人对女人的承诺一样,不可信。 我们来看一下百事可乐世界杯促销的详细文字:自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至 2010 年 7 月 31 日止,凡购买我司生产的“酷爽足球,揭盖劲赢”促销装产品,打开瓶盖或拉环,有机会获取:一等奖:据促销期内在南非举办的足球大赛结果,凭印有夺冠国家的瓶盖或拉环,再加上印有“冠军”字样的瓶盖或拉环(共需两个环盖),可赢 2010 元现金奖。(共 95 名中奖率 0.0003% )二等奖:凭印有“再来一罐”的瓶盖或拉环,即可获取灌装七喜一罐(单罐 1.8 元,共 352.7 万个,中奖率 10.69% )。 喝饮料,能喝到奖,多少还是有点诱惑力的。身边的朋友便经常有意识的买百事可乐喝,二等奖喝了不少,冠军球队西班牙也收集了几个,就是没有喝到“冠军”字样。眼看着兑奖日期要结束了,世界杯期间也喝了不少百事可乐。朋友气愤的大骂百事可乐是个大骗子,说估计百事可乐压根就没有“冠军”字样的瓶盖,纯粹忽悠人的。我安慰她说,指望喝瓶可乐中那点小钱,还不如去买大乐透呢!人家就一个世界杯促销活动,何必当真呢! 为了证明朋友运气差,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关于百事可乐促销活动的帖子,看看有没有“幸运儿”喝到“冠军”。结果,有些失望。满眼都是寻找“冠军”字样的帖子,却不见“冠军”出现。一青岛网友悬赏千元,只为一睹带有“冠军”字样的瓶盖,结果 5 天内跟帖上千条,却无一人能领取“赏金”。大家不由得感慨“买罐可乐想中奖,竟然比中彩票 500 万大奖还要难。” 重金悬赏,只为一睹“冠军”字样的风采,无奈百事可乐的“冠军”字样如古代闺阁中的处子,千呼万唤死活就是不出来。被欺骗的感觉不好受,广大消费者自然会由期待转而愤怒,甚至质疑百事可乐涉嫌虚假宣传。对于消费者的质疑,百事可乐的官方没有任何的回应,不管什么原因,这种傲慢的态度对消费者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当然,一旦消费者认为你是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对百事可乐的品牌必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短期看,百事可乐赚到了钱,从长远看,百事可乐失去了信任。以后再搞什么促销活动,也就无人问津了。毕竟这世界,除了百事可乐,我们还可以选择可口可乐。对于百事可乐是不是虚假宣传,“冠军”没有出现,消费者也就无从证实。如果记者去问厂家,必定矢口否认。这一事件也就成了没有答案的罗生门。那谁又是最大的赢家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