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

美国之音 | 电视报导:国际艺术界声援艾未未

中文主页 | 中国 中国 更新时间 2011年 6月 10日 星期五 02:20 AM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聚合新闻 电视报导:国际艺术界声援艾未未 记者: 徐重伟 | 华盛顿  2011年 6月 09日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视频截图 国际示威者要求释放艾未未 分享 推推王 聯合 網絡書簽 脸谱 雅虎 谷歌 推特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4月3日在北京被逮捕,至今已监禁超过两个月,引起国际艺术界的重大关注。 一些知名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纷纷发表声明支持艾未未。他们的呼吁对艾未未是否会带来帮助? *1,001张给艾未未的椅子* 在得知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被当局拘留的消息后,安妮. 帕斯特纳克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当时在想,艺术圈到底能作些什么去支持艾未未,于是我在脸书上提出这个问题,我们该作什么?” 安妮是纽约市非营利艺术机构创意时代的执行董事。她在脸书上提出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全球15个国家参与,要求中国释放艾未未的和平抗议活动。 4月17日,世界各地的示威者聚集在当地的中国使领馆前,坐在他们带来的椅子上静坐抗议。 这项命名为 “1,001张给艾未未的椅子”的活动,灵感出自于艾未未2007年的概念艺术创作“童话”。在这项作品中,艾未未放置了1,001张清朝古董木椅在展览会场中。 *9万个签名* 5月4日,纽约市市长彭博和12位国际闻名的艺术家聚集在纽约市的中央公园外,为艾未未2009年的公共艺术创作“十二生肖兽首”举办开幕仪式。在开幕式上,彭博和出席的艺术家纷纷赞扬艾未未冒着风险批评当局的勇气,并呼吁中国当局尊重言论自由。 许多博物馆和大型艺术机构也纷纷发表声明。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和英国泰特美术馆等联合发起,要求中国政府释放艾未未的请愿书,收集了超过 90,000个签名。 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馆长亚历山德拉.门罗博士说:“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现代文明,有的只是一个野蛮的世界。” 在全美各地,艺术家也用行动表态。古巴艺术家坚帝在中国驻纽约领事馆门前的一面墙上,投射了一副巨大的艾未未画像。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也举办了一场“为艾未未静坐24小时”的艺术活动。 *不应太主观看待?* 但是也有一些艺术机构以观望的态度看待此事。亚历. 纳基斯是维吉尼亚美术馆的馆长。他在接受美国万花筒视频采访时表示,尽管这是个不幸的事件,但不应该太主观的去看待。 亚历. 纳基斯说:“我认为,我作为一个美术博物馆馆长,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不应该太先入为主地认为艾未未的指控是莫须有的罪名。” 在艾未未被拘留后,有人呼吁应该抵制中国艺术家和取消与中国的艺文交流。也有人敦促西方艺术家停止在中国展出。对刚宣布与中国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交流展览协议的维吉尼亚美术馆馆长纳基斯来说,这种抵制方式不仅没有成效而且天真。 他说:“我们正在努力缩小中美两国文化认知上的差距,包括两国人民间的相互认知。抵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目的,除了伤害那些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美国人。” *回避批评中国* 尽管安妮也不同意抵制中国艺术家,但是她表示,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近年来的增长,一些西方艺术机构尽量回避批评中国。 她说:“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商业机构较少参与示威活动的一个因素。如果你是一个大画廊,在中国有投资或和中国收藏家有交易,你将比较可能避免参与。” 这是否意味除了象征性的抗议活动外,国际艺术圈无法采取更实质性的行动。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决定继续它们与中国的艺术交流项目和展览计划。 *美社会自由度深刻影响艾未未* 在国际艺术界声援艾未未的同时,中国艺术界对此事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对近年来积极向国外推广软实力的中国来说,这件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伊森. 科恩是全美第一个收藏中国前卫艺术家作品的画廊经纪人。他在1987年认识了在纽约学习艺术的艾未未,并开始收集他的作品。 伊森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当中国变成世界最大经济体时,会是什么感觉?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知道。几周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一份报告,表明中国将在5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到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的预测,计入了根据两国货币国内购买力进行的调整。一些人认为对IMF数据的这种解读存在问题,人为放大了中国经济的规模。但即便使用实际汇率计算,也不会将美国失去老大地位的日子推迟多久。《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去年圣诞节前夕做出的一项预测认为中国将在2019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中国地位的上升将改变人们对超级大国的定义。在美国世纪的进程中,世界已经习惯了一种观点,即全球最大经济体显而易见也会是最富裕国家。全球最大经济体一定住着全球最富裕的人。 随着中国崛起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国家富裕与个人富裕间的联系正被打破。中国既比西方国家富,也比它们穷。它坐拥价值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尽管如此,以当前汇率计算,美国人均财富约是中国的10倍。 美国社会的相对富裕是中国在成为最大经济体那天,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原因之一。世界视美国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习惯,也可能使美国的政治主导地位比经济霸权延续更久。美国在各大国际机构中拥有根深蒂固的地位。联合国(UN)、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总部均坐落于美国——而北约(Nato)也以美国为核心而构建,这些都很重要。 美国军队拥有中国军队望尘莫及的全球性网络与尖端技术。在软实力上美国也遥遥领先。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创造出可与好莱坞(Hollywood)、硅谷(Silicon Valley)或“美国梦”相提并论的事物。 然而,尽管经济与政治实力并不是一件事,但两者仍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有,其影响力也会与日俱增。在最近的一次圣保罗之行中,我听到一位巴西高级外交官员坦率地说道,较之美国,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遥远的中国现在对巴西更加重要。巴西新任总统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首次对外访问去的是北京,而非华盛顿。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还大大提高了其在非洲与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对于中国的经济实力所引起的政治问题,其近邻的感受将最为强烈。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如今发现,它们与中国在经济与战略利益上出现了分歧。这三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与美国有着最重要的军事关系。如果中国过于仗势欺人(过去一年它已经展现出这么做的迹象),华盛顿的亚洲盟友们可能暂时会更紧地拥抱山姆大叔(Uncle Sam)。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将会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有关如何适应正在崛起的“汉字文化圈(Sinosphere)”的讨论正在亚洲热烈进行。前新加坡外交部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表示,亚洲人“知道1000年后中国仍然会在亚洲,但我们不知道,100年后美国是否还在这儿。” 中国的实力,加之人们对美国、欧盟(EU)及日本越积越高的骇人公共债务的担忧,将会挑战西方有关民主与经济成功之关联的思想。自从19世纪末左右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以来,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经济体一直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如果中国在未来10年里仍维持一党专政,那这一点将会发生改变。随着威权主义再次流行,西方自信的“自由行得通(freedom works)”的口号将面临挑战。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1/6/6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   【热点时评】 《华盛顿邮报》 – 香港纪念六四,北京则继续镇压 《环球邮报》 – 六四纪念日在中国导致更多人被捕 《每日电讯报》 – 维基解密公布关于六四事件的电报 《每日电讯报》 – 天安门前的抗议者如今的下落 法新社 – 六四忌日,天安门广场游客云集 路透社 – 中国不理会美国关于六四的呼吁 法新社 – 内蒙古将近一百人被捕 The Globalist – 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 亚洲哨兵 –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纽约时报》   –  中国艺术家不顾警告,公开表态 詹姆斯敦基金会 – 中国公民挑战党的专制倾向 《洛杉矶时报》 – “红歌”运动在中国掺杂着虚假的音符 《华尔街日报》 – 网络间谍针对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 路透社 – 中国报纸警告 Google 将为被黑事件的指控付出代价 《纽约时报》 – 中国拒绝 Google 的指控 Penn Olson – GMAIL 帐号是如何被黑的(视频演示) Sinocism – Gmail 是否从设计上存在根本性的安全缺陷? 路透社 – 对于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点名或羞臊他们有用吗? 《福布斯》 – 与中国的网络战?很可能对手是匿名的 《亚洲时报》 – 美国催生新冷战( 1 ) ( 2 ) 《华盛顿邮报》 – 图说三峡大坝争议 《时代》周刊 – 大旱之年,中国的食物供给会受什么影响? 《福布斯》 – 在中国投资充满商业风险 《外交学者》 – 中国因素 詹姆斯敦基金会 – 中国对信息反革命的对策 《外交政策》 – 中国国防部长的“魅力攻势”失灵 CNN – 中国保证不在海上领土争端中动用武力 《商业周刊》 – 中国的邻国对其在南海争端中的和平保证发出疑问 《商业周刊》 – 美国国防部长表示预算与战争疲劳不会阻碍美国在亚洲行动 《连线》杂志 – 联合国报告称互联网访问权也是人权之一 Shanghaiist – 对金正日访华的评估 《商业周刊》 – 中国很可能会避免日本的覆辙 东亚论坛 – 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与澳洲公司的管理 美联社 – 中国购买拉美的石油、粮食和矿物   【社会百态】 《大西洋》月刊 – 李娜:中国软实力的代表 (已有 译文 ) 《纽约时报》 – 南京的梧桐保卫战 (已有 译文 ) 中国新闻网 – 观点变迁:三代中国妇女对日本的看法 法新社 – 在中国,物价飞涨意味着节食 法新社 – 从技术展览会看中国的发展和弱点 商业内幕 – 铁路革命塑造中国的消费者文化 零对冲 – 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两月下滑,而通胀预期调高 好莱坞记者 – 《功夫熊猫 2 》破中国票房纪录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开放、放开

开放、放开 (2011-06-04) 早报导读 [香格里拉对话] 通过多方对话维护区域安全 [塑化剂风波] 塑化剂风波 殃及台湾烘焙业 [台海局势] 台湾人才挺进大陆势不可挡 [中国早点] 李娜争得感谢的自由与权利 联合早报网招聘 Freelance网络新闻编辑 ● 严孟达 漫步 新加坡有时就像是一棵常青树,树上长满常青课题。 其中有关组屋、移民、华文的话题永远说不完。 大选过后,人们一边说“尘埃落定”,又一边不断重新抛出老话题,所以我们仍见尘土飞扬;如有读者针对政府对外来学生,又发奖学金、又发生活费,学校又建宿舍,对外来学生这么好招呼,表示很不是滋味,这是难免的。所以,引起其他人的共鸣也是很正常。 新加坡以奖学金吸引外国学生的做法已行之有年,若是既不能把人才留下来,又浪费纳税人的钱,为他人做嫁衣裳,真正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这个计划不可能坚持多年。 历来已有数不尽的马来西亚优秀华校生就是在这样的奖学金计划下被“招呼”到这里,他们大多数是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加坡的一份子,以前几乎没有听到有人对他们享受到的特别待遇感到不满。 直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在同样的奖学金计划下来到我国的中学和大学念书,这个问题才成了“问题”。关键在于,来自长堤彼岸的学生,在生活习惯上、风土人情方面跟新加坡比较容易磨合。而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或是学生本身可能一开始就只是把这里当跳板,准备“岛国十年磨一剑,闯荡江湖在西方”。但学生一来到这里,有了这里的朋友,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这里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日后事业发展可能转向他处,则又另当别论。如果这里栽培起来的中国人才日后成了“海龟”(海归)游回大陆,也不能完全视为一种损失。有新加坡教育背景的外国人才回到本国,贡献才能,无论是商场、官场,对新加坡来说是“广结善缘”。 花开两枝,话分两头,且说我在星期三晚,于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出席了一场很令人感动的音乐盛宴,那是中国享有盛名,教育出不少国家级民族音乐人才的中国音乐学院的一场精彩演奏会。能够同场欣赏到当今中国几位大师级演奏家的演奏,是现场千多名观众的福气。 别有意思的是,晚会第七个节目是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的联合演奏,由新加坡华乐团的叶聪指挥。中国的指挥关廼忠在这个节目开始前很高兴地表示,参与联合演奏的新加坡华乐团的21位团员当中,有17位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中国音乐人才外流到新加坡,对中国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软实力的拓展。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李娜:中国软实力的真正展现

“李娜在法网上的历史性胜利,明确证明了西方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压制。” 如果中国也有“洋葱社”(The Onion,美国以恶搞新闻为主的一家新闻性网站——译注)之类的东西的话,估计就是上面那句新闻标题了。中国的官方媒体自然会把李娜的胜利摆上头条,只不过没我想象的那么让人透不过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样,理直气壮地为第一个取得大满贯冠军的中国女性感到自豪。实际上,中央政治局中唯一的女性委员刘亚东已经向李娜发去了贺电。 但我好奇的是,有没有人会对李娜的过分鼓吹感到一点点犹豫?因为她的胜利并不是举国体制庇护下的果实,而是个人努力和天分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李娜连同其他几个网球运动员选择退出国家网球项目,为自己拼搏一条出路的事情已经众所周知。从那之后,李娜的成绩便不用多说了。 我怀疑李娜的成功会让北京特定的一部分群体感到不舒服。她的夺冠意味着一个能够在个人天赋和追求上鼓励选择自由的体制,要在产生冠军的效率上,优于预先决定好的僵化进程。实际上,部分中国媒体已经迅速指出,尽管李娜离开了国家体制,她的大部分基础还是这个体制铸造成的。 或许没错。不过,如果北京的官员不能理解为何李娜在展示中国软实力方面,要远胜于时代广场上的广告,还有其他类似的举动的话,那就等于扇了自己一记耳光。她鲜明的个人形象(比方说刺青)和幽默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支持。想想李娜在进军澳网决赛时的评论,她抱怨丈夫的鼾声,还说起了奖金是怎样鼓舞她淘汰掉了难缠的沃兹尼亚奇。 很明显,李娜天生自信,具有真正的人格,毫不矫揉造作。她自然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但她却没有那种被“制造”出来的沙文主义,不会无论如何都要证明中国有能力参与“重大赛事”。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李娜已经攀登上了重大赛事的顶峰。但和她的祖国不同,她把那种处处叫板的行为深深地埋到了法网的红土场下。这种软实力,是《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编辑无法炮制出来的。 如果北京能够理解这点,智莫大焉。 图片来源:美联社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