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装聋作哑之60】精品购物指南: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2009)

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 2009年第10期 精品购物指南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的这句话送给二十八年前的艾未未最合适。那时候,艾未未还不是当代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或者“鸟巢”的设计者之一,他只是一个希望成为艺术家的青年。24岁到36岁,艾未未流浪在美国,经历了自己的两个本命年。被艾未未称为“破碎青春期”的这些年,已经被定格成为一张张黑白照片,变成《艾未未:纽约1983-1993摄影展》,等待时间的检阅。   采访是在艾未未的工作室,著名的草场地258号。在原生态的石头结构中,一丛黄色的蝴蝶兰斜插在花瓶里。远看,很像怒放的迎春花。而面前的艾未未,早已不是当年照片中那个俾倪而清瘦的惨绿青年,他笑称自己现在是“灾后重建”。   闲聊中,艾未未忽然兴奋地说起:“前几天民政局给我发了信件,要给我补办身份证。因为我从1981年去了美国后,那边没有身份,国内的身份证也注销了。”说到事隔二十多年将要重新获得身份证,艾未未说,他就像等待新生的婴儿一样兴奋。   在美国 的十多年,我心里是拧着劲儿的。你有着重大的任务,但是没有办法完成。不是沮丧,而是失落。   不喜欢校园里的“子弟气质”   1979年,艾未未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进入大学校园的幸运儿,在电影学院读舞台美术专业。当被问到“当时的大氛围是什么样的”时,竟脱口而出“大氛围就是大粪。”   猛烈的十年结束后,谁都没有想到学院会开一道口子。很多人,世家子弟、文艺工作者的后代疯狂地涌进了这道门。而对于每天看点外国片,讲点电影理论的生活,已经在“星星画展”崭露头角的艾未未觉得没意思极了。他只想出去看看。   记者(以下简称记):文革后能第一批上大学挺不容易的,好多人都特别珍惜,但好像这对你没什么吸引力?   艾未未(以下简称艾):因为我们过来的那段社会是很糟糕,很悲剧的。整个社会都是打打杀杀,忽然间我们又可以坐下来读书了,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不能适应。   记:就是没人给你一个交代?   艾:对,没有一个交代。我之前在新疆20年,我的同学都在新疆,如果不是我们家后来回到了北京,我根本不可能进电影学院, 那我现在就是个真正的农民。所以命运这事特别奇妙。我当然是个特例,所以会问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但是你没有像幸运儿一样享受自己的幸运?   艾:未必是幸运。我也没看出来当时的同学怎么幸运,好多人现在也挺鸡贼的。   记:你同学那时候都什么样?   艾:大多是经历过红卫兵和插过队的。单纯是满单纯,踌躇满志,又有些不可一世,有点“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很多学生还是以家庭为荣,穿着父亲的大衣在学校里走。但我对这一套早就厌倦了。那时候整个环境不是那么舒服。当时就是觉得应该出去,不能再待了。   大胡子的陈凯歌、在大街卖艺的谭盾、打电话的艾伦•金斯堡、大选前最后一刻的克林顿……这些记忆碎片充斥着艾未未的镜头。 来源:http://e.lifestyle.com.cn/stylelife/shishang/425450.shtml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7】新安晚报:方舟子 艾未未 赵普 谈公民意识 (2010)

方舟子 艾未未 赵普 谈公民意识 2010年8月30日 新安晚报 星期一 “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谈公民责任: 不做公民社会“局外人” 方舟子,出生于福建云霄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比如,率先揭露“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事件和神仙李一等,被誉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 责任义务不该被忽视 记者:您对公民意识怎么看?它的内涵有哪些? 方舟子: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现在国人主人翁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功利性太强,个人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往往被忽视。 经常有人质疑我有什么资格搞学术打假,这么问的人就可以说缺乏公民意识。因为所谓的学术打假,不过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实真相揭示出来,这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的言论自由,并不需要什么资格。作为一个公民,既要意识到自己的义务,更要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可惜的是很多中国公民并不具有这样的意识,并且希望别人也都和他一样。 与公民社会还有距离 记者: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和突发事件面前,我们看到了国人空前的团结和相助。这是不是公民责任意识的充分表达?中国现在离真正的公民社会是不是更近了? 方舟子:确实在抗震救灾中和一些突发自然灾难面前,国人的团结互助空前感人,但那只是特殊时期公民意识的一种集中体现。在灾难面前,国人的公民责任意识突然激发出来,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那些处在灾难之中的人们,而当灾难过后,许多人又恢复到之前的样子,麻木、淡漠、功利的本性又充分暴露出来。 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要得到充分尊重,这时才具备了公民社会的前提。当然,这还不够,我们每一个人还要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比如遵守法律,讲究公德,普世价值等都要遵守。尽管我们现在还未达到真正的公民社会要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公民意识也在加强。 教育导向还存在问题 记者: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市民的公民意识普遍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方舟子: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既有社会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有教育导向的问题。公民社会是社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还未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还有,我们的学校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们的教育经常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现在全社会功利性很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导向存在问题。 大家都不要做局外人 记者: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方舟子: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要让人们敢说话、敢批评而又不担心遭到对方打击报复,并保护公民积极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既然教育导向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现在立即改正,要从孩子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小事抓起。我们的教育再不能仅是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而要加大对孩子道德品质和责任理念的培养。 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跟每个人都有很大关系,希望大家不要成为局外人,因为你不是社会可有可无的一分子。维护社会正义,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你我都有责任。 当然,社会能否形成公民意识,媒体的责任也很大。现在《新安晚报》推出“我是公民”系列报道,我认为很不错,可以让大家去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做总比不做好。一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媒体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附记 就在记者采访方舟子后不久,突然传来了他昨天在住所附近被人伏击的消息(详见本报A12版报道),我们无从确认这一遭遇是否与他“打假”的经历有关,但我们相信,无论如何,作为公民的方舟子,还将在打假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艾未未:公民意识启蒙靠教育 艾未未,著名艺术家、建筑设计师、社会评论员、文化评论员。诗人艾青之子。现任中国艺术文件仓库艺术总监。艾未未活跃于美术、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设计方案中标者的中方项目顾问。 艾未未被称为“偏执的”公民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公民实践,对父亲“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作出了高贵的诠释。 先要有自我意识 记者:您对公民意识是怎么看?它的内涵又有哪些? 艾未未:其实,我们现在就谈公民社会还为时尚早,但这的确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也就是说人们将会从一个要家长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阶段,进入到开始学会自我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的自觉阶段。而这一切,首要的前提是得有自我意识。 所谓的自我意识,是来自于对自我权利和自我特征的认同。什么叫自我特征呢?也就是说有一些权利是属于我们的,是生之俱来的。这包括追求幸福、免于恐惧、信仰自由、信息获取和表达等等权利,当然也包括社会对这些权利进行保障的权利。这些加一起就是被中国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普世价值。它们是文明得以确定的基础,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到更远的东西。 记者:在当今社会,良好的公民意识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艾未未:这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健康。人要积极的去参与社会活动,才会有真正的得失感,这就形成了责任。否则,如果与己有关的政策,个人无法亲自做出决定的话,那么错误就与己无关了,更无法承担责任,继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快感。 所以说,刚才所说的普世价值观是要被社会认可的。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每个人权益都可以得到保障的时候,公民意识得到彰显,社会也能变得更加积极健康。 启蒙来自于教育 记者:在您看来,公民意识实际上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权利的表达渠道。但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很多市民的公民意识并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能举出一些事例吗? 艾未未:公民自我意识只有表达、被听到并互相交流,才可能出现快感。 但如果最初没有意识,大多数人就会处于麻木的状态中。其实我们的公民意识也处在同样的问题中,因为各种原因,人们并没有获得意识表达的快感,这也就导致了公民意识的缺失。比如上一届纽约市长曝出性丑闻,媒体报道的当晚,他就提出了辞职。而这时,对于整个纽约公众来说,是有巨大的快感的。所以,如果快感不能出现,公民的意识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谈其他的东西就更不现实了。 记者:公民意识应该如何启蒙?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 艾未未:教育,因为自我意识的启蒙是来自于教育。这和空气、水分一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长、老师都必须知道教育的确切含义。公民意识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和地球引力一样,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但都知道可能会摔倒。等到真正提公民意识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晚了,已经需要恶补了。一个社会如果有各种公民意识问题存在的话,它就是一个没有教育的社会,一个功利性的社会。 记者:对于社会来说,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艾未未: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社会规则,当然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公民有安全感,不被侵犯。流氓的社会什么都可能发生,没有安全感的人也是不懂得自爱的。因为个体随时可以被替代,痛苦和快乐无人可分享。比如美国家庭中可以私有枪支,自我防卫,让他人无法闯入。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规则,它把个人私有财产放在首要地位,如果人们从小就有这个概念的话,那么他一生做人的要求都会不一样的。 网络是个好桃子 记者:咱们再谈谈网络这个平台吧,您之前一直很喜欢用网络来表达观点。如今当以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微博、twitter也成了各种声音的集散地。 艾未未:网络是人类从猴子变人以来,获得最好吃的一个桃子了。过去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人和社会的关系都建立在某种经济技术结构上的,比如必须经过大学等各种途径才学到某些知识,也就是说你必须拥有一定地位才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力。获得信息的权利和表达信息的权利是同样重要的。只有在网络时代,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加工知识结构,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做作自我表达。尽管很多人并没有习惯,但社会的本质的确发生了变化。 记者:网络平台会不会更容易暴露公民意识缺失? 艾未未:网络的煽动性很强。可能一方面是人们极端的压抑,另一方面是很狂躁的情绪,两者在同时起作用,就出现了那些暴力的声音。其实网络上也有很多人不说话的,我总以为我上去是表达,大家也应该如此,结果很多人都只看不说。不过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每个人面对荧屏,在里面放置任何东西,什么声音都可能出现,这太疯狂了。 赵普:公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赵普,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获得过首届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之星;北京希望工程大使等荣誉。 在赵普眼中,只是有礼貌、讲卫生、守秩序的人不能称为合格公民。那何为合格公民呢?赵普给出了以下标准:具有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义务。 公民意识和公民是两回事 记者:你对公民意识怎么看?它的内涵有哪些? 赵普: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这里指的是法律所确认的公民资格,但公民意识和公民是两回事,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具备公民意识。 我以为,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是:一个人要有责任意识,要有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公民意识的基石是公民对权利和义务的认知。 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 记者:目前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市民的公民意识普遍不高,请问,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赵普:造成人们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使我们公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维权意识,面对一些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时,不愿去较真,不喜欢认死理。 再说教育,公民意识不会生来就有,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去培养。可目前,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都少之又少。对于个人来说,幼儿教育时期是启蒙心智的重要时期,但因为教育的缺失,我们的孩子们,不知公民为何物,更不懂什么是公民意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有礼貌、讲卫生、守秩序。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仅仅具备上述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精英推动公民社会形成 记者:怎么样才能提升大众的公民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怎样才能形成公民意识? 赵普:既然我国当前对公民意识的教育不太乐观,那么要想提升公民意识,首先要从教育方面入手。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时要兼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贯穿于课堂和生活。 政府要推动并帮助社会团体充分发育,使成熟的社团能够参与到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来,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加油、提速。可目前,指望社会团体来推动社会进步,时机似乎还没有成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为什么业委会成立起来这么难?这是一面镜子,大家都来照照,谁是阻挡进步的阻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社会精英,特别是有行动能力、具批判精神和道德担当的知识分子,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中来。通过这些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力,普及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 当然,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也是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http://goo.gl/YfzlT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5】经济观察报:艾未未:它们代表了中国式的理想和可能(2008)

艾未未:它们代表了中国式的理想和可能 2008年07月13日 经济观察报 言咏   在北京草场地258号那个著名的自家宅院兼工作室里,“鄂尔多斯(20.83,0.56,2.76%)100”项目的组织者和规划设计者、艺术家艾未未接受了本报专访。言谈之间,艾未未彰显出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同时也流露出些许谨慎。   同样谨慎和低调的还有邀请艾未未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商。他们表示在项目结束之前不愿意接受媒体的访问。   “鄂尔多斯是一个兴起很快的城市”   经济观察报:你是怎么介入“鄂尔多斯100”这个项目的?   艾未未:鄂尔多斯是一个兴起很快的城市。三年前,一个开发商请我去,当时车陷在沙漠里,周围什么都没有。我觉得简直在开玩笑,喝得晕晕乎乎,第二天就回北京了,什么都没谈。一年前,还是这个开发商请我去,发觉变化很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楼房很多,基础设施也做得很好。这个开发商有一片地,想盖别墅,非常希望我们帮他做。我和他商量用国外的建筑师做这个项目,他很喜欢这个想法。我请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推荐100个建筑师,他们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挺兴奋的。   经济观察报:这100家公司有没有什么挑选的标准?   艾未未:这个是让赫尔佐格做的。他给我一个名单,我没做任何选择。他是一个很挑剔的建筑师,审定标准比我高,号召力也比较大。如果不借助他的资源,你很难挑到一个完整的团队,即便你挑到了,人家也不一定会来。赫尔佐格本身的位置让人们对他很信任。   赫尔佐格他们有在中国做项目的经验。这是很重要的。他们对这里的情况很清楚:速度要求快,价格比较低,施工的标准也相对低一些。   这个名单聚集了今天建筑界很好的、很年轻的一些人。很多人他们互相都听说过,但从来没有机会聚集在一起交流和探讨。   经济观察报:这100家建筑事务所没有一家来自中国?   艾未未:没有一家来自中国。我们不在乎它来自哪个国家,又不是在搞民意测验。我们只在意他是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师,他能不能完成这项工作,他来自月球还是来自火星都不重要。而且在中国,遍地都是中国的建筑师,这失去了我挑选的意义。   经济观察报:这个项目什么地方吸引你?   艾未未:对于我来说,任何一个项目,从国家体育场到一个马桶盖,到一个扣子,到一个门把手,都会吸引我。因为每个项目都会涉及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本身吸引我。怎么在沙漠地区一个新兴的城市里修建大型的别墅群,同时动员世界建筑界的力量,让一些原本很难相遇的力量碰撞,对我来说就有很大的魅力,这里有想象力,有操作上的困难,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和谐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那就是求新,求变化”   经济观察报:有没有想象过,别墅群建成之后的风格会是什么?   艾未未:风格不是我定的。风格来自于100个设计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每个人做的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他们来到这里,对同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多元的、多角度的探讨。  经济观察报: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每个国家有不同的风格,会不会导致在整体上有失和谐?   艾未未:这是一个经常被人说起的,但同时也是最荒谬的问题。只有军队才没有这个问题。你希望中国一直处于一个准军队的状态?我们的建筑“和谐”了这么多年,还要怎么和谐法儿?难道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方不和谐会有什么问题吗?今天这个世界就是不和谐的世界,要想简单追求某种形态上的和谐是不可能的,和谐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那就是求新、求变化。   “我听到的都是无稽之谈”   经济观察报:这个项目看起来和你以前在浙江金华做过的建筑艺术公园有些类似。   艾未未:完全不一样。两个项目性质完全不同。金华建筑艺术公园是政府牵头开发的,是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公园,这个是开发商的商品,他会关心怎么卖出去。他是为非常明确的人群——有钱的当地居民设计的。相像的是,两个项目都用了国外的、不同的建筑师来建造。   经济观察报:当年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在引起社会反响的同时,也引起很多质疑,认为它缺乏实用性,是一场秀。这个项目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质疑?   艾未未:什么都有可能被质疑的,质疑是一个健康社会所应该有的部分,但质疑并不能解决问题,质疑是不可能提供出一个产品、盖出一所房子的。而且,质疑也分为有质量的和没质量的。比如国家体育场,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来自专家、来自院士的质疑,什么用钢量啊,什么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啊,什么新殖民主义啊,今天他们还在喊吗?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份报纸也好,要先有一个基本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项目,代表一种什么意图,而不是简单的质疑。   经济观察报:那在你看来,“鄂尔多斯(20.83,0.56,2.76%)100”这个项目代表一种什么意图?   艾未未:它代表了今天中国在发展中对新的,对世界最先进理念的需求,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式的理想和可能。当然,这里可能带有个人的野心或者是政府的野心,但不管怎么样,这是这个时期的文化,像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T3航站楼,它们能在北京出现,是中国今天文化特征在物质上的体现,如果没有这些建筑,今天的北京是个什么样的北京?它仍然是一个八十年代的北京,在一个旧的体系下运转的北京。   经济观察报:刚才你谈到有的质疑是有质量的,有的是没质量的,那你认为对金华或者鄂尔多斯项目的质疑,哪些是有质量的,哪些是无稽之谈?   艾未未:我听到的都是无稽之谈。国家体育场我经受过,那些专家简直是逻辑不通。国家要求你做40亿的项目,你做了38亿的项目,怎么叫浪费?难道要做五毛钱的才不叫浪费?   经济观察报:从金华建筑艺术园到德国卡塞尔的“童话”,再到这次的“鄂尔多斯100”,你做的很多项目都吸引眼球,但同时又都是褒贬参半。   艾未未:我根本无意去谈褒贬参半的问题。对我来说,做一件事,让它能成,是很重要的。   经济观察报:12位艺术家在贺兰山下建造了12栋别墅,施工初期拿下了大奖,但现在却被荒废了。你知道这件事吗?   艾未未: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   经济观察报:“鄂尔多斯100”这个项目,如何避免“贺兰山房”式的失败?   艾未未:完全两回事情。“贺兰山房”用的是艺术家,不是建筑师。不过这不是主要问题。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很不一样,前者不具备发展潜力,那里没有买家。房地产就是这样,有人托盘就不会失败,没人托盘就会失败,这是市场的问题。 来源:http://goo.gl/Rygny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56】东方早报:艾未未摄影展记录中国艺术青年们在纽约片段(2009)

艾未未摄影展记录中国艺术青年们在纽约片段 2009-01-06 东方早报(上海) 本报记者 徐佳和 艾未未1986年自拍 1989年中国新年 陈凯歌在纽约 1988年在下东区餐馆 1992年《北京人在纽约》剧组   核心提示:艾未未正在北京三影堂举行的“1983-1993”摄影展记录了中国艺术青年们当年在纽约的片段光影。   艾未未在一些自拍像中尚未发胖,额上盖着上世纪80年代青年中流行的半长发;彼时的陈凯歌却留着一把大胡子,身穿海魂衫;顾长卫从来就是那么瘦骨嶙峋;而彼时的谭盾意气风发地在纽约街头拉着小提琴……艾未未正在北京三影堂举行的“1983-1993”摄影展记录了中国艺术青年们当年在纽约的片段光影。   纽约早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纽约,美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前哨阵地东村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但艾未未正在北京三影堂举行的“1983-1993”摄影展中的这些作品记录了当年纽约东村的诗歌朗诵会、汤姆金斯(TOMPKINS)公园广场的暴乱、假发节上男扮女装的男子同性恋者以及来自中国的有影响的艺术家和作家等。虽然踏准了近期越来越热的上世纪80年代回首风潮的热点,但纽约的上世纪80年代在艾未未的镜头中只是一种自然的发生和自然的需要。   作为一位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以雕塑、装置和建筑而闻名,三影堂的灰色建筑设计便是出自艾未未之手。但摄影在他的艺术创作实践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对摄影有着独到的见解,也曾经用摄影来创作艺术作品。1993年、1994年回国的时候,艾未未便与三影堂的创办者荣荣相识,三影堂成立之前,艾未未的个人摄影展便已早早定下。   此次参展照片全部是黑白摄影,经过两年多的选择,荣荣和映里从艾未未15年积攒下的350多个胶卷,1万多个画面中选出200多张照片——那些难以辨认的面孔,地点,艺术作品和活动。“主题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各种角度的观看都是有道理的”,参与展览前期工作的张黎说,“但艾未未的照片中有肖像作品,有自己的创作,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当地文化人、国内访问学者的到来都是他的拍摄主体。他没有选择特别戏剧性的画面。”采用平实的角度也是尊重艾未未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用光的技术,内容的深刻与否,都不是选择的标准。   在纽约,艾未未体验到纯粹的个人自由以及十二年海外生活的无聊厌倦,无所事事。然而每到一处,相机时常陪伴在他身边,揭示了透过他的双眼所看到的世界,以及他的观念艺术实践的肇始。两年多来,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小心谨慎地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挑选,艾未未在纽约生活的那些扑朔迷离的片断逐渐汇聚在一起,一幅成形之中的艺术家的肖像也浮现了出来。   据悉,本次展览将进行到4月,之后,艾未未会将一部分作品留给三影堂。    作者的话   艾未未   这些照片,是我在纽约的1983年至回到北京的1994年拍摄的,前后十年的时间。那时我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总是闲着,随手拍了一些遇见的事,去过的地方,熟悉的人,我的周围的住地、街道和城市,打发每天的闲散时间。   一晃20年过去,纽约已经不是当年的纽约,下东城的东村的面貌全变,照片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世,当年常在一起的人,也早已面貌全非,不再亲近往来,不再是朋友,各奔东西。这里所涉及的人,大多并不知道有这些照片存在。今天,平淡地面对过去,它们都不再真实。既确定而又不真实,毕竟任何的现实都是变化中的事实,是漫长的时间中不确定的片刻,现在总是覆盖着过去,未来也不将理会今天。   我陆续整理出一些照片,不是为了记忆,它不重要,那段走过来的路,不必是那一条,也可能走向另外一方。那些曾认识的人,也大可不必认识,人性本身孤独,一起时或许快乐温暖,之后想起来难免可疑。我整理它们,是因为这些图像本身始终是一个真实的物质存在,那些游离在相纸上的化学物质固定一处,不再游离,在黑暗中形成了秩序。它们在我这里,它所涉及的人和事件,包括我的过去,早已不重要了。   生活在过去的50年中,很像是一片落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但最终还是会落在某个角落。图片出现的方式和秩序也会是如此,杂乱无章的,有些思路好像只有混乱时才可以清晰。   今天我依然手不离相机,习惯性地按下快门。应该说明的是,我既无兴趣于摄影,也不太在意所拍之物,它始终是与我的存在并行的另一个现实,每当再看到这些照片,总是发现陌生感大于熟悉感。    来源:http://goo.gl/MOFbL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14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