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Global Voices | 阿富汗青年多媒体发声节

Internews组织在阿富汗持续努力,训练与鼓励当地年轻人针对自己关心的议题,表达自身观点,集结为“ 阿富汗青年发声节 ”和媒体营。 阿富汗青年发声节 阿富汗青年发声节 让国内年轻人能表达自我,无论是透过摄影镜头、Facebook网站、博客、戏剧等方式皆可,新旧媒体不拘。 这项活动让充满创意的年轻人能够相聚、创作故事、相互激荡、共度愉快时光。 为达这项目标,我们提供各种多媒体课程,若各位有意学习制作,即日起欢迎报名!只要是年轻人即可,身分背景不拘。 学员目前已拍摄 诸多影片 ,记录阿富汗年轻人与他人接触的各种管道,例如教导他人学习新技能、表达己见和愿望、说出自己在意的问题。 第一段影片呈现 在砖窰工作的孩童 : 无数年轻人在阿富汗各地砖窰工作,工时很长、环境很差,只是为了供养家庭,在这段动人影片中,阿富汗青年发声节学员Safitullah和Safiqullah透过镜头,记录Jalalabad地区童工在砖窰的处境。 “ 穆罕默德的日常生活 ”跟随这位20岁青年的脚步,自从父亲死后,他必须扶养全家人,为了照顾弟妹,他努力养鸡,也经营一家小杂货店: “ 在民宿生活 ”探索阿富汗年轻人生活的另一面, 影片 主角是位离乡读书的女孩,她和其他女学生一同住在民宿里: 有些年轻人将热情投注于音乐上, 下一段影片 中,一名年轻人表演小风琴与歌唱,另一位年轻人则演奏铃鼓: 阿富汗青年发声节网站备有 網絡训练课程 ,开放15岁至25岁的阿富汗青年 参与学习 ,活动亦有 YouTube频道 及 Flickr相簿 ,也欢迎浏览 其他学员制作的内容 。 校对: Soup 作者 Juliana Rincón Parra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巴基斯坦:青年赋权、改善未来

“ 和平与世俗研究中心 ”为一社区青年小型组织,设于巴基斯坦拉胡尔,希望帮助国内年轻人掌握权力,准备面对当今种种挑战,虽然年轻人在国内难以获得教育机会,该组织期望尽可能接触大量青年,协助他们打造自我的未来。 巴国青年占总人口比例在全球名列前茅,目前据估计 约达63% ,英国文化协会“ 下世代 ”报告指出,这个数字未来还会一路成长至2045年,之后成人比例才会超越年轻人;国家因此拥有庞大机会。问题在于,大批年轻人就人口结构而言,究竟是福是祸,不过年轻一代确实为巴基斯坦开启机会之窗,累积潜在社会与经济利益。 “暴力之外”工作坊讨论实况 “和平与世俗研究中心”创立至今15年,由律师兼热情的社运份子Diep Saeeda创办,希望打造一个平台,供年轻人接触自由派论述,对于该组织活动为何以年轻人为主,她表示: 国内年轻人应该获得权力、应该有人倾听,他们该出面发言,看待社会的两面,这个平台希望让他们面对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议题时,能够接触不同论述,也分享彼此意见,获得彼此回应。 Open Mic Night活动现场,照片由“和平与世俗研究中心”提供 因为对抗恐怖主义的血腥战争影响,巴基斯坦陷入经济、社会与人道危机,青年是国家仅存的希望,Deip Saeeda表示,提升教育及社会意识非常重要,能让国家未来比现在更好,不再只是一场梦魇。 “和平与世俗研究中心”定期为年轻人举办 各种活动 ,包括每周举行的Open Mic之夜,还放映电影、发表演讲,以及各种讨论的工作坊。 Open Mic活动透过多种互动式的途径,让年轻人能表达想法,包括作文、报告、诗歌、作曲等,只要能抒发个人思绪及创意的媒介皆可。 该组织也定期播放电影,题材都经过谨慎选择,让年轻人在两小时之内,藉由视觉瞭解文化、历史及哲学。 为了各种社会及政治议题,该组织也动员年轻人参加和平示威与守夜活动,鼓励年轻人善用自身权力,说出自己对这些议题的意见。 当社会普遍要求年轻人沉默,该组织希望将权力交到年轻人手中,让他们有平台发声、与同侪分享想法。 校对: Soup 作者 Salman Latif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辛巴威:用戏剧改变青年生涯

Boyce Chaka 现年27岁,是位诗人兼舞台剧演员,现居辛巴威第二大城 Bulawayo ,自去年起,他利用时间教导中学生阅读 莎士比亚作品 及诗歌,希望让他们“不要在街头游荡”。 Boyce Chaka 因为课外活动项目有限,他认为若教育中学孩子如何演戏和读诗,也能打发这些学生的空闲时间。 这也是带领学生进入“莎士比亚美妙世界”的途径,也鼓励他们阅读,因为不少人忧心辛巴威年轻人欠缺阅读习惯。 Boyce Chaka表示: 除了廉价小说之外,还有许多故事都能引起共鸣,莎士比亚作品内,总有值得学习的教训,若能及早鼓励年轻人阅读这些著作,就能应用 在生活各处,例如许多人都想当律师,在辛巴威若想进入大学修读法律,至少在英文文学科目得拿到优等,这也是我努力推广文学的一项原因。我在 Bulawayo数间学校任教,反应相当好,不只是认识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也会教授表演课。 他表示,希望能结合“ 地方街头剧场 ”和莎士比亚舞台剧,观察不同背景的孩子能从不同文类中得到什么经验,基于这种热情,他期望在当地打造出丰富的文化,而当地也早已是国内文化重镇。 威尼斯商人?Bulawayo市政府的星期六早市,照片来自Flickr用户Sokwanele,依据创用CC BY-NC-SA授权使用 他期望这项计划不仅能建立青年学子的阅读文化,更能开拓眼界,发现更多职业选项,年轻人是辛巴威 最大人口族群 ,且 辍学后机会相当有限 。 在他的目标中,年轻人在毕业后,能因为这些训练,发掘其他可能职业,“若能认真对待此事,因为戏剧在国内日渐受到欢迎,他们也可以成为专业舞台剧演员”。 “玫瑰啊玫瑰,即使你的名字不叫玫瑰,却依然芬芳”-《罗密殴与茱莉叶》,生长在Bulawayo地区的辛巴威国花嘉兰,照片来自Flickr用户The Botser,依据创用CC BY-SA授权使用 Boyce Chaka已获邀至大学教授文学,他很高兴人们认同自己的努力,“我会在某些大学课程中,教授文学和舞台表演,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随着世界人口迈向 70亿 ,国际新闻单位充斥着负面消息,Boyce Chaka等人决定另辟蹊径,改善这个世界,也透过微小但极为重要的方式带来变化。 校对: Soup 作者 Madalitso Mwando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郑文杰:港大精神代表香港价值,一位九十后青年的话

“我们正是要把香港打造成示范城市,提供给大陆一个将来改革的样本,也多发挥以往港英时期留下的特色,让内地人和台湾人更中立温和地的看待两岸,也促进东西方的了解互谅。”   香港是有宪政健全的法治社会,能够自由表达多元声音,市民均享有公民权利,要让国家领导人留下好印象,不是疑似特首候选人范徐丽泰所言,因为国家大义,连将最冷静和理智的异见声音完全隔绝;相反,警察应疏导民情,让请愿者以合情理的方式让领导人知悉(至少也让香港大学学生代表呈上请愿书,握手拍照留念),真正让领导人体会多元公民社会下的香港,以及在内地大学罕见的公民运动。 我们没有选择走新加坡的旧路,停留在「依法治理」的层次,即是国家将法治从精神层面,压缩至技术层面,透过警察强制力,以钻空律法条文及国家安全大义,扼杀了人民表达自由的最起码尊严,来换取国家领导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形像。从香港市民对争取普选的坚持可见,我们对这个城市有更深度的诉求,而这一个诉求,有赖英国殖民的机遇,让香港市民免受当年毛泽东时代政治活动的折腾,专心发展经济,得以养出一批坚守政治中立的文官体系,才不致新加坡受到政权有意识的利用法治,阻挡公民自立和民主制度的形成。 英国人管政治,中国人管行政的港英时代过去了,在港人治港下,余下的本地精英就只有资本商人和技术官僚,即是前特首董建华和特首曾荫权,所以对于政治,对于宏观的政策大局,其实不大熟悉,曾荫权行政历练数十载,听上级决策的习惯影响着今日香港政府,再没有了立场和风骨。所以,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说得很对,「香港政府还未学懂当家作主!」。可悲的是,香港年青人多年来的请愿,特首从来不屑一顾,中央人士金口一开,特首马上唯诺回应,令人不胜唏嘘。 港英时代过去,专注于经济的发展模式构成了愈益严重的社会矛盾,香港小部份市民开始要求政治体制的改革,以更具正当性和公信力的政府来干预市场严重分配不公的情况,因之香港尚有小量的民主,左派政党开始成形;同样因之香港只有少量的民主,刺激了左派政党走向了极端的方向,现存制度本身的缺憾,也导致新一代参与公民运动时愈发激进,充满语言暴力,若我们只将部份人的民粹放大成对所有公民运动的厌恶,而忽视制度暴力本身的推因,其实并无助香港走出国务院总理指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所谓深层次,即暗示了唯有政治结构转变,才能解决现时经济结构性问题,虽然港府自二千年后放弃了「积极不干预」政策来宣传香港,但香港政府长年都无法以新加坡模式贴近民情,有限民主下左倾的力度未够有效来治理经济民生,又回馈成要求民主的动力,撕破了中央要香港新加坡化的美梦,然而,向民主制度挪移的远水太缓慢,暂时来不及救近火,才产生了深层次矛盾。 可惜的是,英中策略下,养成香港人长期只看经济、不问世事的单一思维传统,使很多香港人纸醉金迷,过份短视,我们过于着力寻求中央的协助来缓冲经济问题,我们以为,副总理访港对香港作「经济大送礼」,信奉着在大陆盛行,香港人只靠内地接济的说法,忘记了内地也只能靠香港这个中国唯一法治最健全、商贸经验最丰富、视野最国际化的城市,来充当人民币离岸中心这角色。而这些香港特有的优势,香港政府和社会却屡屡因为迎合上意而自我打压,为了赚内地的钱而自我控制,结果我们以为内地化就可不被边缘化,实情是唯有香港的价值沦陷,上海跟香港没差两样,我们就正自我边缘化了。 我们过于着力寻求中央的协助来缓冲经济问题,反而麻痹了政治体制改革这套治本方法;就是政治体制滞后使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失衡现象,中国内地正面临跟香港大同小异,但程度和幅员大得多的同类问题,所以这验证了我刚才提到,要让国家领导人留下好印象,就应当让他见识一下香港的人权自由保障、多元公民社会和宪政法治精神;而又基于中立而廉洁的文官体系、司法体系,加上大部份香港人理性务实的市民性格,应有信心,将来民主建立后,极端和民粹因有既定机制之疏导会有所收敛。我们正是要把香港打造成示范城市,提供给大陆一个将来改革的样本,也多发挥以往港英时期留下的特色,让内地人和台湾人更中立温和地看待两岸,也促进东西方的了解互谅。 放弃消极,互不干预的一国两制,转化成积极,互相学习的一国两制;这才是香港未来的大局定位。香港大学,作为国际著名的香港最高学府,学术圣地遭国家警察的过敏布防,何来持守「明徳格物」的校训,何来承担香港高等教育的表率?   (郑文杰,香港独立媒体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9933079efa896a7b)

阅读更多

万延海 | 万延海,“华夏艾滋凶险,国人岂能无忧”,《青年参考》1992 年8月

华夏艾滋凶险 此非杞人之忧 — 美国专家田黛安教授谈艾滋病在中国 万延海   今年 7 月 21 日,美国福布赖特学者田黛安女士来到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讲学,介绍美国的反色情法及其有关的研究。当与会代表问到艾滋病在美国的流行情况及其对美国人性生活的影响时,田黛安教授表示出她更担心自己在中国染上艾滋病,而不是在美国。 田 教授说,在美国,人们可以较为公开地谈论性和艾滋病。自艾滋病出现后,由于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及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美国人在性生活上正趋于保守。不仅如此,作为对其父辈的反动,田教授还认为,新一代美国年轻人在政治、文化和职业选择上也趋于保守和稳定。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很少谈论性,尤其是很少谈论艾滋病,新闻媒体对之更是讳莫如深,因此田教授说她知道很多中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染上了性病,当然他们在无知之中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娼妓在中国死灰复燃。根据他在中国南方城市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近来中国新闻媒体关于卖淫的报道,田黛安教授据此认为艾滋病在中国广泛蔓延的条件是存在的。 田 教授更为忧虑的是在中国接受输血和打针。她说,在世界各国,卖血为生的人都是一些较为容易感染肝炎和艾滋病的人。在美国,由于全国范围都对献血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及由于艾滋病高危人群自觉不献血,因此经输血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极小。但是在中国,她说,如果有一天她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她无法确定打针用的枕头和注射器有没有染上病毒,他不知道输进去的血是不是干净的。因此,田教授更担心自己在中国染上艾滋病。 田 教授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有 708 例,但由于现有监测能力有限,实际的数字可能要远远超出 708 例。在我国,共用注射器具进行静脉吸毒已导致局部地区病毒的蔓延和流行。由于不同程度存在的嫖娼卖淫、同性恋和多性伴现象,艾滋病病毒经由性交传播也不能幸免,并可能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导模式。 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对献血员的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机制尚未建立,献血多为义务或谋生,高危人群自愿不献血无法达到,因此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很大。在河北,全省有 1 万多名固定献血流动大军。据最新的一项调查,在该省不同地区,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 20-75% 不等,而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相似。在全国,城市地区注射尚不能普及一次性针管,而在农村地区,一根针管从村头打到村尾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经污染病毒的针头和注射器传播艾滋病的情况将难以杜绝。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大张旗鼓地开展艾滋病教育,告诉广大民众如何预防艾滋病;加强医院管理,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医疗服务消费者权利意识,从而保证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能够得到控制。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