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海:9.11反恐战争何时能结束?
10年前的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当天,19名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其中有两架飞机飞向纽约,撞击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双塔受到撞击后很快倒塌,世贸第七号大楼也因遭受倒塌碎片的破坏和大火的侵蚀,于当天倒塌。世贸中心废墟的大火燃烧了三个月,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第三架飞机撞击了五角大楼北侧。第四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但最终坠毁于宾夕法尼亚州索美塞特县。根据有关资料,在9.11袭击事件中共有2996人丧生。这一数据已经高于珍珠港事件2402人的伤亡人数。 恐怖事件发生后,北约首次根据盟约第五款启动了共同防御机制:如果有任何国家授意进行了本次袭击事件,将被视为对美国的军事袭击,也被视为对北约所有成员国的袭击。2011年10月26日,布什总统颁布“爱国者法案”,通过扩大警察侦查权限、加强金融管理力度等方式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其它国家也纷纷吸取美国的教训,把反恐作为加强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1年10月7日,美英联军联合阿富汗北方联盟空袭为本·拉登提供庇护的塔利班政权。1个多月后,塔利班政权瓦解,退缩到坎大哈地区。年底,阿富汗各派势力在德国波昂把机会,通过了一项政府重建计划,卡尔扎伊被选为临时政府主席,并决定2004年确立新宪法,并进行总统选举。2004年10月19日,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第一任民选总统。阿富汗局势尚未完全稳定,美国又投入了新的战斗。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宣战,发动了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三周后,美军占领巴格达。4月15日,联军控制伊拉克全境,美军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为了帮助伊拉克建立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4419名美军士兵阵亡,3.2万名美军士兵受伤,7630亿美元用于军费,537亿美元用于重建伊拉克。 有的中国大陆人说,美国打击伊拉克是为了掠夺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实际上,在伊拉克重建工作中,伊拉克重建石油工业的最主要的外国公司正是中国大陆石油公司。换言之,中国大陆才是战后伊拉克石油的最大受益国。 为了消灭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美国打了两场“反恐战争”。两场战争有共同点,一方面是推翻独裁政权,另一方面是建立民主制度。 美国用反恐到处扩张民主,是为了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历史表明,在民主国家之间发生矛盾时,它们更倾向于用和平,而不是武力的方式解决,但在与非民主国家之间却可能发生战争。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提出对可能危及美国及其人民的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同时,也表示,美国“将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动一场意识形态之战,以赢得这场战争”。所谓“意识形态”指的就是民主制度。今天,“扩张民主,作为对外政策目标之一,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的大多数所接受”。 “意识形态”恐怖主义不彻底根除,善与恶较量就不会结束,反恐战争就会继续。 从国家层面说,“9.11”事件开启了美国反恐战争的大门。“9.11”事件之前虽然恐怖分子一直威胁美国,比如1993年2月26日的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1998年8月7日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等,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将恐怖活动视为心腹大患,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准备东移,即从欧洲移到东亚。9.11恐怖袭击的最直接冲击,是在瞬时之间,根本扭转了世界唯一超强美利坚的内外政策走向;从此,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将恐怖主义视为对美国的最重要威胁,布什政府公开宣布对基地组织以及支持基地组织的国家开战,同时宣布美国进入战争状态。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不得不与中国大陆结成“战略伙伴”。这不仅给中国大陆拓展国际空间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也使中国大陆的专制政治及人权问题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大大降低。而在21世纪零年代前期,北京确实沉浸于“和平崛起”这一幻想中,甚至成功地迫使美国舰队撤至太平洋第二岛链以东海域。 但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大陆这个曾让世界充满期待的“第二大国”既暴露出它内部的种种不堪,所作所为也让国际社会看到日益增长的财富并未提升其作为大国的责任感。随着南海海域争端的尖锐化,东南亚邻国对中国大陆的崛起深感不安,美国在东南亚诸国的邀请下重返太平洋区域。在国内矛盾日益深化的压力下,北京不得不重归韬光养晦之道,以安抚美国与周边国家。中国大陆与周边国家的一系列摩擦证明,所谓“亚洲价值共同体”的内部矛盾远大于它们与西方文明的矛盾。 应该说,经济增长使北京的权力支配欲极度膨胀,曾一度热衷宣扬“中国模式”对“华盛顿共识”形成的巨大挑战。这种自信还表现在北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满足与本国人民的“面包契约”。但现在北京已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面包契约”是把双刃剑,让人民吃饱饭,固然在一段时期内提升了人民对政权的拥护;但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当生存需要这第一层次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人的尊严与人的权利等必然会成为国人关注的中心。另一方面,北京罔顾社会公正的发展方式,以及官僚集团肆无忌惮的腐败掠夺,使中国大陆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政府与企业对生态环境那种竭泽而渔的掠夺性使用,也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面包”的原料已日渐匮乏。互联网的发展又使政府控制信息的能力大为削弱,民众藉助互联网不仅冲破了政府的信息封锁,还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日 中国大陆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权利”叫板“权力”,“维权”对抗“维稳”,“上网”渐渐取代“上访”,民间与政府的对峙以越来越尖锐的形式突显出来。 而这三大趋势,表明的其实就是一点:中国大陆人的权利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中东北非革命发生之后,中国大陆人经常会在微博上冒出一句:什么时候轮到中国大陆?而新左派等竭力打造的“中国模式”和政权倡导的民族主义则被越来越多的人唾弃。 光阴似箭,“9.11”事件弹指间已经整整10年。毫无疑问,美国主导了这十年世界的政治风向,甚至规范了世界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衰落的十年”,但事实证明,美国不是个“天下为公”的国家,美国确立的这十年“反恐”主题,大多数国家从中各得其所。而中国大陆也得到了她应有的东西:普遍的信仰危机。 不久前,中国著名学者,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在该研究所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大陆要避免和以民主、法制、平等、自由为内容的普适价值发生冲突的观点。茅于轼表示,曾被当作普适价值的共产主义已经失败了,公有制、计划经济也不行了,现在即使是高层也不见得相信共产主义。 有评论特别讨论了茅于轼提到的普适价值一词:“他用的是‘普适’,是普遍适应或普遍适用的普适,而不是我们一般讲的‘普世’,普遍世界,世界的世,Universal的,就是全球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关于普遍适用的价值还是普遍世界的价值的争论一直存在。其中关键问题,就是偷换了概念,比如通过说共产主义在很多国家适用,而把其引申为普遍被世界接受的价值。实际上,共产主义从出现的时候开始就受到很多国家和人民,正义人民的抵制,并且实际上共产主义流行的地方,前俄罗斯也好,中国大陆也好,越南、柬埔寨、北韩这些国家恰恰是最贫穷落后的国度才会有这种思潮的泛滥,今天,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正在全世界迅速的消亡。而普世价值,是指全人类、全世界应该奉行的价值。 当然茅于轼提出的普适价值,也可能是指中国大陆人要回归普世价值,即回归道德作为经济学家,他提出了普世价值对经济的保护作用,比如那些自由和平等的理念,由于有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所以人们制定经济政策和法律规章的时候,才会保证公平的竞争,公平的市场,没有欺诈现象的发生,也不会出现垄断,这样这个社会才处于真正比较和谐的状态。在西方国家,通过教会、家庭伦理观念、及政治权力制衡制度来把普世价值也就是道德,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但在中国大陆普世价值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冲突的,中国大陆人民的价值观念承载的东西,都被意识形态摧毁了,造成中国大陆政治经济文化都并不能按照一个正常社会的经济一样公平的发展。 中国大陆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高尚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这是否符合全社会的道德准则。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曾指出,“文革”时期对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的过分批判和否定,导致中国大陆年轻人的思想文化传统被完全打破。中国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诚也表示,如果没有道德或规范的约束,弱肉强食,追求野蛮的经济形态,将不利于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也正是因为道德的缺失,使中国大陆社会出现了这样多的有害的食品,不计一切的去赚钱,完全不顾对社会的危害,不顾对环境的危害,完全不知道有明天,更不在乎明天会怎么样。然而从历史到现代,各个国家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有真诚,善良,忍让、和平等,这些真正的普世价值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 统计今天,已经没有几个人还相信共产主义了。很多人被残酷的现实逼着放弃了对于共产主义的美好梦想,所有共产国家,所有试图实现共产主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走到了死胡同,经济社会土崩瓦解。可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依旧渴望美好的共产主义,只是苦于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那么,共产主义吸引人的光环到底是什么?恐怕是那句“按需分配”的美好承诺。 实际上,真正的按需分配是不可能实现的,真正的共产主义所能实现的只是公有制。而公有制,则是吸引人的词语,带给了生活在艰苦的现实之中的人们太多美好的想象。一提到公有制,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许多联想:公平、公正、平等、没有贫富差距等等。但公有制的本质又是什么?公有制天生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特征?为什么这么多实行共产主义的国家最终都失败了?这些问题很少人想过。 公有制与私有制相对,都是描述对财产的分配权。每个人的生活都依赖于物质,或者叫做财产或生产资料。比如说人们维持生活必须要有食物、衣服、房屋等等。对一部分财产的完全掌握(私有),是生命安全的必要保障。比如你有一些完全属于你的面包,那么你就知道下顿饭不会饿肚子;同样,你有一笔私有的财产(比如钱),那么一段时间内就不会有衣食的忧虑。如果你不能完全拥有这些财产,而必须到特定的地点从特定人手中领取,那么你的生活就被财产的分配给牵制住。说的严重一点,没有财产所有权的人实际上就成了拥有其财产分配权的人的奴隶。所以,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这也是盗窃抢劫行为之所以成为犯罪的依据。当然私有制也不是完美无缺,首先私有制具有表面上的不公平性,例如有些人生来就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而有些人一出生就贫困潦倒;这种财产上的差别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和矛盾。其次,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资本强大者对于资本弱小者有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有钱人更容易去剥削穷人,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正因为私有制的这些弊端,许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了“更先進”的所有制——公有制上。从字面上理解,公有制就是大家都放弃对财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而将这些权力都交给社会,或曰公家。相对的,人们期望社会可以对这些财产做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在公有制下应当有怎样的分配方式?都记得政治书中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而在落后的原始社会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只是一个梦想,可是“按劳分配”或者“平均分配”听起来都是很有可行性的。而且最吸引人(特别是穷人)的地方是这种分配方式消除了天生的贫富差距,也消除了剥削,让辛苦劳动的底层人民有了更多的财产分配权。这也是许多人梦想着实现公有制的原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总是想当然的以为实行公有制后社会的分配制度一定是公平的。可是这个公平性由谁来保证?为什么许多共产国家搞公有制都失败了?当全社会都放弃了财产的分配权后,实际上决定了财产分配权的是谁?社会,公家?具体点?具体到最后一定就是共产高管,乃至党魁个人或者是党内高层的几个人。尽管党对人民承诺会实行按劳分配或平均分配这些公平的分配方式,可是一党专制之下党是否兑现了它的承诺又有谁可以监督!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毛泽东掌握了全国的财富,当毛泽东掌握了每个人的口粮之后,它就把全国人民都变成了自己的奴隶。奴隶主总是要求奴隶们对自己绝对的服从。于是什么按劳分配也好,平均分配也罢,都要以服从毛泽东为前提。任何的不服从,任何的抗争,毛泽东都可以轻易的進行制裁——全消分配。不给你饭吃,不给你衣穿,看你怎么活! 真正的公有制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放弃对财产的所有和分配。所谓公有制,也不过是大多数人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而已。尽管财产是交给了社会,交给了“公家”,可是最后这个“公家”还是被党,被党魁给代表了。 其实深究一下人们迷恋共产主义公有制的思想根源,还是人们以为“公家”一定是公平的,以为“公家”是没有人欲的,是不会作恶的。可是实际上公有制的实质,是大家所有的财产集中到了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他们都是有欲望,会作恶,不能保证公平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当人们讲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是不是更加稳定可靠,更加踏实?!尽管看似表面具有不公平性,尽管具有贫富分化的现象,可是私人的财产是神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绝不是谁说拿走就可以拿走的。但是要保证私人财产的神圣性,就必须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才能保证无论富裕还是贫困,人人都具有人身的自由,而不会成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奴隶。当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某些利益集团打着公有制的旗号,肆意掠夺人们的私有财产,继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专制独裁以保障其掠夺抢劫之特权,这样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恐怖的社会。 所以说 9.11以来,美国打了两场“反恐战争”。两场战争有共同点,一方面是推翻独裁政权,另一方面是建立民主制度 。这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缔建法制、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相对公平和公正的社会。9.11以来,伊拉克、阿富汗、中东和北非的恐怖集团相继倒亡,人类在公平自由的道路上又迈开了一大步。但是,这场反恐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会直到全世界所有恐怖国家、集团和组织消失。 现在,如果要问在9.11事件为中国大陆营造的宽松国际环境中,中国大陆最不应该失去的是什么?回答是:最不应该失去的是改造国内制度结构的机会。可以预见,下一轮文明的冲突,即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西方文明与以漠视人权为特点的亚洲文明之间的冲突,将以中国大陆为主战场展开。不幸的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留给中国大陆人民的重建资源也已经不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