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

BBC | 骆家辉敦促中国政府检讨西藏政策

阿坝地区发生过多起藏族僧人自焚事件。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周一(10月29日)敦促北京检讨其西藏政策。 骆家辉同时承认,他曾在发生藏人自焚事件期间到访过藏区的一些寺庙。 骆家辉在北京参加一个美国网上论坛时表示,他上个月曾前往阿坝藏族自治州,去“领略藏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位于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一直是反对北京政府统治的藏区之一,自2009年以来,该地和其他藏区已经发生60多起抗议中国西藏政策的自焚事件。 骆家辉说,他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同藏人代表会面,重新检查那些限制藏人并引发暴力和自焚事件的西藏政策。 他说,美国政府对过去几年所发生的自焚事件“极为关注”,并说,自焚事件的暴力性质“应当受到谴责”。 骆家辉指出,没有人希望看到此类事件的发生,更不愿意看到人们必须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抗议。已经有太多的人死亡。 他呼吁北京政府尊重藏人的宗教、文化和语言。 华盛顿曾多次敦促北京政府认真对待藏人的不满,但很少有外国官员或媒体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前往藏区访问。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骆家辉证实曾访问四川阿坝藏区

北京——美国驻中国大使最近访问了中国西部的一片山区,那里曾有数十名不满中国统治的藏人自焚。这次访问发生在9月下旬,本周三,大使公开确认了此事。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F. Locke)于9月26日参观了两座藏传佛教寺院,这是他中国西部之行的一部分。这两座寺院并未涉入自2009年以来发生在青藏高原各处的55起自焚事件,但却坐落在四川省的阿坝州,该地区的自焚藏人数目几乎占到了自焚藏人总数的三分之二。 Courtesy of U.S. Embassy 9月底,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访问四川省阿坝州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这是骆家辉大使上任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境内居民以藏人为主的地区。 自2008年以来,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一直在涌现反抗汉族统治的示威活动。那一年,一场武装反抗从西藏首府拉萨蔓延到了位于四川和青海省境内的东部藏区。 “我去阿坝州,是为了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骆家辉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答复《纽约时报》,“我迷上了独特的西藏文化,跟许多藏人见了面,比如我在访问一座寺院时遇到的一位88岁的老僧人,向他们请教关于他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问题。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总是会为一个社会增光添彩。” 他接着说,“我希望其他人也去访问这些地方。” 中国外交部没有立即对他的这次旅行置评。西藏是中美之间特别敏感的一个问题,中国称西藏为其“核心利益”,曾对与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Dalai Lama)会见的历届美国总统进行谴责。 中国可能会把骆家辉这次访问引发的关注视为一个迹象,认为它已经表明,外国势力正在对被其视为内政的西藏问题实施进一步干预。 不过,一名大使馆发言人在本周三表示,这次阿坝之旅并不是秘密,中国官员也知晓此事。因为骆家辉是一名华裔美国人,中国公民对他的活动很感兴趣。前往阿坝之前,他还花时间会见了中国西部重镇重庆和成都的官员和商业领袖。 骆家辉参观的这两座寺院位于阿坝以东约100英里(161公里)处的松潘县。阿坝被藏人称为纳巴(Ngaba),是55起藏人自焚事件的中心地带。当代历史中第一次藏族僧人自焚事件就发生在阿坝,时间是2009年。这名僧人来自格尔登寺(Kirti Monastery),自从中国公安在2008年阿坝的一次抗议活动中杀害了几名平民之后,中国安保力量一直在对该寺进行镇压。第二名自焚的僧人也来自格尔登寺,时间是2011年3月。 阿坝镇周围有一条通常不准外国人逾越的安全警戒线,中国政府还限制人们对青藏高原上的其他许多地方进行访问。不过,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外国人去松潘,那里的骑马游玩活动颇受旅游者欢迎。 骆家辉阿坝之旅的消息本周一首次曝光,当时《纽约时报》得到了一张照片,照片显示这位大使正在向那位88岁高龄的喇嘛致意。一名记者在Twitter上发布了这张照片,但是大使馆没有立即置评。本周二,有人在华盛顿的每日新闻发布会上问及这次旅行,一名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随即承认,骆家辉确实访问了阿坝。 “在阿坝的时候,他会见了不少当地居民,其中包括藏族人,”女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说,“你们也看到了那张相当扣人心弦的照片。他会见的人当中有一些在旅游行业工作。他还访问了几个村庄和寺院,为的是更多地了解藏族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得到跟他们谈话的机会。” 纽兰补充说,“对于藏区发生的自焚事件和藏区民众潜藏的不满情绪,我们深感担忧。” 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骆家辉发布了他的声明。哥伦比亚大学的西藏研究学者罗伯特·J·巴尼特(Robert J. Barnett)说,这次访问“表明大使馆正在中国境内寻找新颖的沟通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卓有成效,同时又不显得咄咄逼人。” 在上面提到的那张照片里,骆家辉身着灰色西服套装,正在俯身和那位坐着的僧人握手。巴尼特说,中国人能够读懂其中的象征意义,“一种对于宗教信仰、老年人和西藏文化的尊重”。 

阅读更多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遭中国抗议者包围 (视频)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周二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外,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在公车内被约50名中国抗议者包围,骆家辉本人在中国安保人员的保护下才进入大使馆。
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抗议者使骆家辉的座驾轻微受损,但骆家辉没有受到伤害。
声明说,美国大使馆官员已经就今天的事件向中国外交部表达关切,并敦促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保护在华美国机构和人员。记者无法立即联系到外交部置评。

阅读更多

冷眼 | 骆家辉:“我们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何方”

《看历史》:您所了解的骆氏家族最早期的情况是怎样的?您的祖父以及他的兄弟们如何来到美国?他们分别有怎样的奋斗经历?经历了中美两国哪些非常时期?美国早年排华期间,他们在美国的遭遇是怎样的? 骆家辉(以下简称骆):我们家族的故事属于传统美国故事的新诠释。如你所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地有着悠久历史的人们汇聚在此,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和希望,来到美国这个“大熔炉”。一百年前,我祖父来到华盛顿当了一名家仆。他当时定当寄希望于此举能为他的人生带来全新的可能。我祖父的这场赌博最终取得了成功。他通过刷盘子和扫地换取了英文课程,并尽最大可能地节省开支,在这艰苦的奋斗过程中积攒了技能。 祖父带着我们家族从昔日的困窘走到了今日的成功,这件事直到今天我们还很惊叹。叔叔阿姨们成了医生和工程师,而我也为自己在律师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作为领导者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我很确定的是,如果你把我的家族发展轨迹放到中美两国历史和中美关系这张更大的图景上的话,那么它很大程度上是与美国宽阔的历史相关的。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有着机遇、自由和平等,无论你来自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你到了这儿并开启了你的新人生。 当然中国版的美国梦有着它的独特之处。作为美籍华人,我的家族来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这里的传统文化令人骄傲,并为全世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特质都未在我们身上消失。我的父母小心地保持着许多传统。我一直记得我的父母坚持让我们留心周围其他的移民。我们常常在家附近捐物品。我们定期给国内的家族成员寄钱,我们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何方。 如果你回看在我家族移民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就能理解我的根是在广东台山的吉龙村。在19世纪,那个地区是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的最大来源地。因此在当时,许多来自广东省的中国移民参与了美国西海岸的基础建设,尤其是铁路。许多到美国的中国人成为劳工和矿工。他们为了让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往往能够忍受极端恶劣的工作条件。在今天,美籍华人的身影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无论是政界、科学技术界、高等教育界,还是艺术界、体育界、娱乐界等,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人精英的身影。 《看历史》: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华裔背景是否影响过您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华裔背景是否影响过您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当然非常清楚自己的种族背景。在美国作为一个少数族裔,你自然更加清楚你与大多数人的区别在哪。我的父母还竭尽全力向我们灌输最好的中国传统价值和习俗。回想过去,当时的我也许并未意识到我们家族的某些特质是属于“中国特质(Chinese-ness)”的。但是现在的我已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已发现在我自身和我们家族身上,许多共同的特质是源自中国传统的。比如说,我们有一定程度上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信念,我们看重亲密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而所有这些正是中国人的理想追求。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总是觉得同新的中国移民有种亲切感。我很清楚,这种情感在过去的岁月中已成为我内在的一部分。我记得父母在我们所在的华盛顿州收集各种家具、罐子和平底锅来帮助刚到西雅图的新的中国移民安家。此外,当我们的亲属需要住的地方时,我们总是非常欢迎他们住在我们家中。 《看历史》:家族对您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当初您的父亲更希望您能从事商业或科技行业,您为什么坚定地选择了政治学和法学?您怎么看待中国家族的传承与美国的不同?您怎么看待华人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骆:我的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日子中依然会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在自家的杂货店当过帮手。我父亲从二战结束回来后,就开了这家杂货店。无论是扫地,还是归置店里的货架,所有这些经验都教会了我辛勤劳动的价值,让我明白了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全家一点点积累的意义所在。 当然,在我表示未来要从政的时候,我的父亲并没有太激动。但是当他看到我的成功,看到我成为华盛顿州州长、商务部部长的时候,他很为我骄傲。这表明,如果你努力工作并跟随自己的内心,你往往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获得成功。当我拿到法学学位后,我便思考着是成为移民律师还是社区律师,但是结果我成为辩护律师并非常乐在其中。后来我开始帮助他人竞选,然后人们建议我干脆自己去参加竞选,我的政治生涯便如此开始了。 中美两国在家族传统上的差异确实不小,比如说家庭的类别和家庭关系的范围。中国家庭给我的印象是,叔叔阿姨、堂兄弟姐妹和爷爷奶奶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要超过美国家庭。在美国,人们的大家庭成员并不大干涉小家庭中的事物。个人的家庭大概要比中国的要来得独立。不管怎样,无论你到了世界哪个角落,家庭成员们都互相珍视,并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着。无论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还是236年历史的美国,正是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的根本。 时至今日,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家庭对美国社会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事实上,5月是美国的亚裔传统月(Asian-American Heritage month)。亚裔传统月始于1977年的一项国会议案。选择5月是为了纪念1843年5月第一位到美国的日本人以及1869年5月竣工的横贯北美的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当时大部分安置铁轨的工人是中国移民。遥想当年,再看看现在,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现在甚至有了打职业篮球的华裔美国人,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纽约尼克斯队的林书豪了(注:本刊采访时,林书豪仍在纽约尼克斯)。 《看历史》:您是否处于这种状态过:美国人认为您是中国人,中国人也认为您是中国人?您是怎么解决这个身份认同的问题的? 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确实因我的亚洲身份和美国价值观而挣扎过。我曾有段时间感到有点纠结。美国的流行文化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习俗是不同的。有这么一段时间,我对这两种文化的任何一种都感到不确定。但是最终我通过取两种文化的长处而获益。当我意识到我可以从两种文化中分别汲取一些好的传统,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开始变得自信。 可以说,在有关家庭、教育和辛勤工作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教会了我许多。看到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我为我是个美国人而感到骄傲。美国是自由、希望和机会的指路明灯。美国使得我的家族能够获得成功。正是美国的平等感引领我和我的家族成员相信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成功。 《看历史》:您与您的祖辈和父辈相比,在移民的身份、文化、情感认同等方面,有没有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骆:我认为在关于能动性和所关心的事物上,我的祖辈、我的父辈和我都是非常相像的。我们中的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的样式。但是我们都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对于两种文化都有所涉足,这给了我们机遇。你可以这么认为,我们从中国传统中继承了高的标准,并从美国传统中找到了实现这些高标准的力量和能力。我希望能把这种认知灌输给我的孩子们。我希望他们也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梦想。就像我们家族其他人一样,我的孩子们也可以追寻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但是希望他们能够以一种冒险精神去努力,并获得成功。 《看历史》:在您成长过程中,中美两国之间的哪些事件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骆:我不会说哪个特定的事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中美两国有着长期并不断变化的关系,但是总的趋势是好的。就在这些天,我刚刚回顾了大量关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历史资料。事实上,美国大使馆刚刚纪念了此次历史性访问的40周年和有关的方方面面事情。那确实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精彩的时刻和真正的突破点。 如你所知,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美关系恶化。在接下来的20年中,情况持续恶化。尼克松起初是非常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因此他在做出重启中美对话通道的决定时不得不克服自身强烈的自尊心障碍。对于中国方面而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当时接待尼克松也很不易。当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许诺要同尼克松总统一道将中美邦交正常化时,毛周二人定当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只要当时任何一方未能把彼此的差异暂且搁置一旁,那么我今天也不可能以大使的身份出现在这里了。值此尼克松访华40周年之际,对于中美关系而言,我们在感恩过去所获的成就的同时要继续努力,再创另一个40年。 《看历史》:您能再多谈一些关于您父亲和您祖父的故事吗? 骆:跟各位分享我祖父和父亲的故事对我而言是种荣耀,我非常钦佩他们。我的祖父在十几岁的时候便乘船来到了美国。他被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镇所吸引,在他之前这里已有了一些骆家的远房亲戚。在那儿,他为一户人家做家仆,部分是为了换取英文课程。一段时间以后,他回到中国并成了家。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未来在美国,因此他又只身再次来到美国。在西雅图,他获得了一份在大医院当主厨的工作。他的同事们鼓励他把家人接到美国来,于是他再次回到中国,把我父亲、我祖母和我的几个叔叔都接到了美国。 我的父亲到了西雅图之后开始学习英语。时至青年之后,他决定加入美军。他被派往密西西比州训练,为加入第五装甲师做准备。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被派往欧洲战场。他和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过了没几天,他们就在犹他海滩登陆了。他们听命于美国最著名的将军之一——乔治·巴顿将军。他们从诺曼底径直前往柏林,一路上遭遇了激烈的战斗。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我的父亲以上士的身份退伍。随后他搬回到西雅图。 我的父亲没有选择去大学学习,而是去做了一名厨师,成了普通的劳动者,就跟我祖父一样。我祖父认为对他而言这是尽快开始挣钱的最好办法。1946年,我的父亲决定去香港同我母亲相亲,他的一些朋友觉得他俩很配。他们结婚了,然后我父亲带着我母亲来到了西雅图,我母亲在餐馆里帮助我父亲,同时还在一个工厂打工缝衣服。从1949年开始,我的父亲和我的几个叔叔开始在现著名的西雅图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的一家小饭馆做美式食物。这是家典型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小饭馆。到了1956年,我的父母就攒了足够的钱来买自己的房子,我的父亲帮着建了这所房子。这房子至今还在。事实上,我84岁的老母亲还住在里面呢!在我们家搬到那所房子后不久,我的父母便决定开一家杂货店。我们家在接下来的24年里一直经营着这家杂货店,1982年的时候关了这家店。 我们在那所房子里面生活、在那家杂货店打杂的日子都非常美妙。那一区属于意大利裔聚居区,我们的意大利裔邻居们教我们如何打理花园。我甚至学会了嫁接植物的方法。我喜欢向人讲述我如何学会把一棵美国梨树嫁接到一棵中国梨树上的故事。这是个非常棒的比喻,象征着两种文化的交融。事实上,我还教我父亲嫁接不同品种植物的方法;我们非常享受一起打理花园的时光。 我永远都记得去祖父家玩的时光。他过去常常坐在他家门廊上给我们削苹果吃。我们喜欢坐在他的腿上吃着那些华盛顿州著名的美味苹果。我的祖父后来搬出了那个房子,但是当我在1982年竞选州议员的时候,我有机会再看了那房子一眼。跟我童年回忆中的房子相比,那所房子看起来是那么的小,在小时候的我看来,那房子好大好大。 我前面提过我父亲和我祖父都是出生在中国的,因此我小时候是说中文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台山话。事实上,我直到上学前一直说的是台山话。在这样的移民背景下成长,我很早便生出了对这移民经历的感激之情。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到国外旅行,我到了香港。尽管当时我只是个小孩子,那次旅行还是给了我很深刻的影响。我的外婆住在九龙的一个胡同里。她和她的家人在那的生活很艰辛,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的那个地区还相当落后。水是定量供给的,而且那里有着大量的污水问题。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也让我意识到了我的家人是非常努力劳动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我们绝不算是富有,但是相比较而言,看着我们获得的进步,我真的感觉很不错。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还是州议员的时候,我来过中国。后来又以州长的身份重返中国。这些旅行帮助我形成了对于移民的看法。比如说,在1997年,联邦政府取消了给非法移民的救济粮票,我便提出了一个华盛顿州的项目,用来填补这个空缺。我的父亲总是教育我,我们在美国的成功都离不开中国的农村。因此,我们总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帮助移民,同时寄钱回中国。我们把厨房用具和家具捐给在美国准备安顿下来的移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接触各种移民。在我们的小区里,有中国移民、意大利移民、日本移民、菲律宾移民等等。我的父亲总是带着我们同不同的人们一起度假,包括一些亲戚和一些朋友。父亲的这些朋友我们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都喊作“叔叔”和“阿姨”。 我希望这些能让你们对我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在美国的整个历史中,有许多跟我有着相似经历的移民。今天我非常自豪能够用我的家庭成长经历来带给中美关系一点正面的贡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