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许志永 | 人生而不平等——北京非户籍人口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按:此调查报告我和严野写于 2010 年 2 月,让人欣慰的是,一年之后,其中部分内容已经过时了,我们的建议第一条已经基本实现, 2011 年北京在政策层面基本实现了小学升初中不分户籍的平等。一年多来,家长团队一直在努力推动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也已经有了明显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此报告中的社会现象将成为历史。)   前言   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生活、纳税,成为这个城市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跟随父母移民甚至在这个城市里出生、长大,可他们不能正常上学,只因为他们父母的身份——没有北京市户口。无论他们在打工子弟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读书,无论他们怎样努力学习,无论他们多么优秀,到了高中也不得不离开父母到陌生的户籍所在地读书、参加高考,为了孩子前途,仅在北京就有上百万个家庭被迫分隔两地,面对教材差异、陌生环境以及远离父母等问题多少个孩子的前途就此被毁掉。半个世纪的户籍制度制造了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不平等,直到 21 世纪的今天,这种非人性的不平等仍在继续。   我们关注这个群体,不仅是因为相信现代文明人类的基本信条——人生而平等,不仅是因为我们国家宪法和教育法庄严的宣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孩子们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更是因为我们见证了这非人性户籍制度背后太多的折磨、痛苦和伤害——这已经不是什么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是成千上万个家庭不能团圆过正常生活成千上万个孩子的前程被过早毁掉的问题,是最基本的人道问题。   2010 年 1 月,我们把北京教育平等权作为重点公民参与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调研报告、公民建议、纪录片、集团诉讼等多种方式推动公民受教育权平等。通过调研报告展示现行户籍制度导致受教育权不平等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是该项目的工作之一。近四年来尤其是 2010 年 1 月以来,我们走访了十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和数十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上百位家长、孩子多次座谈,深入访谈,这些实地调研是本报告的基础。我们期望大家和我们一起推动教育平等,让非人性的户籍制度早日成为历史。   一、北京的户籍教育体制   1 、户籍制度的历史背景   从 1958 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开始,中国确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包括个人身份和社会福利的巨大差异——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市民享有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而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福利,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严苛限制——除了升学、当兵、工作调动等少数途径意外,户口从农村到城市迁移非常困难,对于违反城乡分割体制的惩罚—— 1961 年公安部发出通知设立收容遣送制度把自由进入城市的农民关押遣送回原籍。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事实上已经开始自由流动,中国开始了 20 世纪大部分国家都有过的城市化进程。 2003 年收容遣送制度废止,户籍制度的外围堡垒破除,但直到 2010 年,户籍制度所维护的城乡之间社会福利差异仍然存在,以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城市为甚。   2 、北京的户籍制度   现行北京户籍制度包括户口登记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和暂住证制度等内容。户口登记的基本原则是新生儿户口登记随父母户口。户口迁入北京具有严格的限制,除升学、工作调动等理由以外,依据现有行政策法规只有四类情形可以迁入户口而完全享受市民待遇:第一是在北京连续 3 年每年纳税达到 80 万元,或者近 3 年纳税总额达到 300 万元的私营企业主;第二类是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和民族传统艺术专家、体育明星;第三类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各类金融机构在京注册的总部的董事长、总会计师等高管;第四类是在国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获得国外毕业研究生学历的留学人员。客观而言,如此严格的限制条件,能够符合条件把户口迁入北京的公民很少。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大量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工作,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北京增加了 1000 多万人口,但是,严苛的户籍制度使得其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无法迁入户口,他们需要办理暂住证,不享有很多市民的权利。   3 、北京居民有没有户口的权利差异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北京户口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居民来说,无论在北京工作、生活多久,永远只能“暂住”北京,被当作外地人来管理,不能享有北京市民的很多权利。比如,根据 2007 年发布的《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第八条和《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没有北京户口不享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经济权利;根据 2000 年6月 27 日北京市颁布 , 不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根据 2005 年 1 月 5 日 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不享有生育保险的权利;根据 2007 年 6 月 7 日 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不享有儿童大病医疗保险的权利; 根据 1999 年 9 月 14 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不享有正常的失业保险的权利;根据《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北京市小公共汽车管理条例》以及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1] ,不享有某些就业机会;根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和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不能在北京正常上学,更不能参加高考。   4、北京的户籍教育体制   根据有没有户口来确定一个学生有没有资格参加小学升初中统一录取,正常升学读高中以及参加高考,本文称之为户籍教育体制。北京的户籍教育体制具体体现为北京市教委发布的一些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规定:凡无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儿童、青少年在本市普通中小学校就读的,均为借读生。借读生学校不予办理转学手续,也不予办理在京升高一级学校的报名手续。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申请在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应持学生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就读有困难的证明和本市暂住证,向暂住地区管片学校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填写借读登记表,并按市教育局规定的标准缴纳借读管理费。借读生不列入学校正式学生,借读期限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学年,特殊情况经学校同意可以延长。” 2009 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可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到暂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借读。   北京市在学籍管理、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每一个升学环节都以户籍为标准把学生进行区分。小升初阶段,有户口的学生享受电脑派位统一录取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没有户口的学生得靠家长自己找学校。中考阶段,没有户口的学生算是“借考”,不能填报志愿。高考阶段,除了四类特殊情形外,没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学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二、户籍教育体制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1、 公立学校的不平等   随着国家强化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由流入地负责,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进入公立学校读书,据北京市教委 2009 年统计, 当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超过 40 万人,其中近 70% 的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 [2] 但是,公立学校对外地孩子的歧视很难短时间内消除。   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北京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由来已久的问题, 2010 年之前大约 20 多个知名中学不参加电脑派位,自己选拔优秀学生,教育资源以及生源越是向好学校集中,越是引来家长不惜重金往里挤,形成恶性循环。 2010 年北京市教委强调所有中学都必须参加电脑派位,但是很多家长对该规定的落实情况表示担忧。在这个普遍问题的背后,外地孩子上学受到更严重的不公平。无论东城区还是海淀区,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知名中学外地孩子的比例很低,甚至 5% 都不到,而普遍认为比较差的学校,外地孩子可能占到一半以上甚至有的学校的初中占到 90% 以上。以海淀区为例,教委承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都要有学上,但教委推荐的初中大多是偏远或者教学质量差的学校。   一些学校内部分为重点班(名称不一)和普通班,本地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重点班。比如有一个小学,一个年级有四个班,一、二班称为外教班,三、四班是普通班,外教班比普通班每学期多收 450 元,师资力量更强。北京孩子只要交 450 元就可以进外教班,而外地孩子如果想进外教班就要额外交 2000 元到 6000 元不等,外教班里 80 名学生只有两个是外地户口的孩子,而普通班里 80 名学生只有两个是北京户口的孩子,这两个北京孩子是因为家里太穷不愿意交 450 元的“外教费”。   其次是不平等的升学机会。不要说高考,就连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北京大部分区县也没有实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的平等。只有西城区 2008 年以后实现了全部电脑派位统一录取,因为西城区作为老城区外来人口较少,每年全部小学毕业生 5500 人左右,而这里的中学可容纳 7000 多名学生。东城区的中学也是生源少,但他们并没有实现平等录取,东城区北京户口的学生电脑派位统一录取,然后统一把外地学生安排到质量较差生源不满的学校。海淀区的办法是首先解决本地户口的孩子升学问题,外地孩子要靠家长自己去找学校,找不到学校的找教委,教委给安排较差的学校。   初中毕业,按照北京市教委文件的规定,外地学生可以参加中考,其名曰“借考”。意思是指可以参加考试,但不能填报志愿。中考后的成绩以一张小纸条的形式发给学生,上面没有评价,只有各科的分数,不显示排名,不建立学籍。即使网上查分也只能在固定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进行查询,而且此查询是终局性的,以后该系统将不再向外地孩子开放。 2009 年 中考北京市报名学生人数 10 万余人,其中外省市户口学生达 13000 多人,这些外省市学生中,符合相关政策、有资格报考本市高中的仅约 1500 人,其余 11000 多考生均为借考学生。这个数字占全体考生数的 1/10 。 [3]   第三,各种名目的收费。北京确实有一些教学质量不好的或者偏远的中学对外地孩子不额外收费,但城区多数中学对外地学生都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从一两千到十几万不等。粗略估算,除非愿意到很差的学校读书,一个非京籍孩子从小学读到高中的成本大约十五万,这些钱大致分为借读费(赞助费)和择校费两部分。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印发北京市 2009 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从 2010 年开始北京市将取消普通高中借读费、小学课后管理班收费等收费项目。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但在现实中前景并不乐观。据家长反映,大多数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第 48 条的规定表示愿意接受个人捐助,而家长们也不得不主动迎合。校方让家长将钱打入指定账号,但不让家长获取存款凭条,学校和家长凭借彼此间的默契和信用完成“捐助”过程。   相对于赞助费而言,择校费要“阳光”的多。据调查,想在北京上名校、强校,基本上都要交择校费。择校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并且不区分户口。可以说,高额的择校费把众多无钱无势家庭的孩子挡在重点中学之外,某种意义上说,择校费就名正言顺地成了有钱、有权、有势子女上名校强校的“通行证”。高额的择校费造成校际间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平等,反过来择校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教育不平等的怪圈。   第四,评选三好学生等学校活动中的歧视。虽然北京市教委明确规定了评选三好学生不分户籍,但是由于外地孩子不能参加高考,三好学生称号也不能加分,所以老师大都把评优名额给有户口的孩子。比如现就读于某中学初三的学生是班上公认的最优秀的学生,老师们都认为如果只有一个名额评北京市三好的话,只有她配得上这份荣誉。但事情的最后,老师还是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投票,选出了班上的另一个北京籍的孩子。事后老师非常的抱歉,给这个外地孩子买了水果篮,并登门道歉。老师解释道,我评给你也没用,你评上了也不能填志愿,不能加分,还不如让它物尽其用。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给孩子的心理伤害比较大。有的孩子在得知一些荣誉不能给自己时回到家里背着父母偷偷哭。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问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女生将来考哪个大学,她说一定要考回北京,问她是因为自己家在北京吗?她说不是,是因为自己要证明给别人看,她有能力拥有这个城市的合法身份。还有一个女生在一则读书笔记里写道,“面对不公正,我们要呐喊,哪怕我们的声音不会被任何人听到。”   2 、打工子弟学校的困境   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北京 40 多万流动儿童中,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这些打工子弟学校大多处在城乡结合部,无论有没有办学许可证,它们随时可能被强制拆迁,就像 2010 年春节期间,北京 30 多所打工子弟学校被拆迁,上万名学生过了春节就没有了学校可上。虽说地方政府承诺可以帮着找学校,但新的学校可能他们父母工作和居住的位置,家长大多还是不得不自己托门路找学校。有一个湖北来的孩子上小学六年级,过完春节,她就要到第五个学校上学。在上个学期末的最后一天,校长突然宣布,学校要解散了,过了春节不用来这里上学了,然后老师和同学各奔东西。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只能是无奈。   三百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其中只有 63 所有办学许可证,绝大部分无照经营的学校中,学生没有学籍卡、没有 北京市统一编号学籍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在北京享受不到任何针对中小学生的福利政策(具体包括保险、体检、公园门票、火车票优惠等)。因为在北京上学没有学籍,这些外来的孩子在北京无法参加统一考试,自然也不能升入公办的上一级学校,即便将来返乡继续升学,也将可能被“刁难”。   3 、初中毕业面临的人生转折   无论是打工子弟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初中毕业是很多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求学道路的分水岭。这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挫折。   个别学生通过关系留在北京继续读高中,比如东城区一个教学质量算是中等偏上的中学里同一年级的高中生有两个外地人。而当他们读完高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麻烦, 一些地方实行学籍和户籍双要求的政策,即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必须要求在当地连续有学籍若干年,否则不准许参加当地的高考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既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也不能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我们注意到一名外地的高一学生准备放弃中国的高考转而复习美国的 SAT (可以理解为美国的高考),届时她将两赴香港去参加考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也可能会成为打开高考死结摆脱困境和无奈的一种方式。   少部分学生选择在北京读职业高中,这其中不乏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读职高基本上意味着放弃读大学的梦想。我们看到一个曾经成绩非常优秀后来读了职高即将毕业的孩子给她在打工子弟学校的班主任发来短信,说她想上大学,自己不甘心就这样的人生。而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不得不退学,而那些回到户籍地读书的孩子中又有一部分因为环境不适应等原因陆续退学。   多数毕业生会选择离开北京,回户籍地找一所中学继续完成高中学业。但即便回到户籍地,他们也面临很大困难。首先,当地的高中不一定会接受他们,拒接的理由之一是没有学籍,他们不得不托关系交纳数千乃至上万的费用才能入学。其次,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生长在北京,且一直接受北京学校的教育,对于户籍所在地,他们缺乏基本的认同感,有的甚至连当地的语言都听不懂,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课堂,连一个同学都不认识的他们,在日益临近的高考压力下,很难想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克服那么多困难,平心静气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很多同学回去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毕业生的前途更令人忧虑。以朝阳区一个 1300 多名学生的打工子弟学校为例,初一初二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共约 90 名学生,到了初三只有一个班共 40 多个学生,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陆续转回老家上学,其余的陆续失学。多数打工子弟学校没有初三毕业班,这和学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有关。 2009 年这 40 名初中毕业生有 10 个上了职高或者中专,有 4 个回老家读高中,剩下 20 多名学生都已经走上社会,女孩子卖服装,当收银员等等,男生基本上无所事事。用他们的班主任的话说,每一个失学的学生都是“潜在的定时炸弹”。   4 、 “留守儿童”   在北京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读书遭遇重重困难,于是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读书,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和外地孩子在北京读书受歧视是户籍教育体制带来的同一个社会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很多家长表达了矛盾的心里,把孩子留在家乡,太对不起孩子,长期分离造成的感情疏离很多年都难以弥合。把孩子留在身边上学,到读高中还是不得不送回老家,这时候送回老家造成孩子的心理反差学习成一落千丈可能还不如从小把他留在老家读书。到底该把孩子留在家乡还是带在身边,户籍制度给很多家长出了很大的难题。   根据 2007 年全国妇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题组的调研报告, [4] 依据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 0-17 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 21.72 %,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5800 万人,其中 14 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4000 多万。和 2000 年相比 2005 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 28.29% ,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 47.14% 。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 52.86 %。留守儿童没有正常的家庭关爱,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亲情缺失问题。相关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33% 的父亲、 25% 的母亲外出 5 年以上。而且 60% — 70% 以上的父母是在外省打工, 30% 的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但也有约 2% 的父母与孩子常年无联系。   教育监护问题。从整体情况看,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由于老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儿童,老人监护往往主要是照料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有限。数据显示 15 - 17 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在校比例大幅度下降,辍学比例明显上升。多数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就业层次较低、缺乏社会保障。部分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结束了初中教育之后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学历上处于劣势,多数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子承父业或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   安全保护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有 56% 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但也有 34% 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还有 8% 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据 2006 年 5 月 31 日 《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 2005 年遭遇一场特大洪灾, 12 名儿童死亡,其中 11 个是 “ 留守儿童 ” 。   心里乃至犯罪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教育,儿童在面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时,缺少父母关怀,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根据一些机构的调查, 57 %的留守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 2010 年工作报告,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由 2006 年的 12% 上升到 2009 年的 52% 。   父母之所以狠心抛下孩子,主要包括工作不稳定、城市生活费用高、上学费用高和不能参加高考等因素。孩子学龄前,父母也年轻,缺乏稳定工作的因素比重较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上学费用高以及不能参加高考的因素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高中,留守少年主要原因是不能参加高考,原来在北京读完小学和初中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得不回户籍地。 教育部下令,义务教育在居住地完成,但是,如果不能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完成义务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父母抛下孩子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在于孩子不能在城市里正常读书,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乡。 某种意义上说, 留守儿童是一个时代的弃儿,是制度性孤儿,他们从一出世就开始痛苦地承受历史造成的不公平。   5 、家庭问题   为了孩子上学,无数家长费尽周折。 一位湖南籍女士和丈夫都长期在北京工作 , 女儿幼儿园是在北京上的 , 在北京上小学交赞助费两万二千元 ( 学校不开发票 ), 北京“小升初”、高中和大学都不让她女儿报考 , 北京是小学六年制和初中三年制 , 而他们的户口所在地是小学五年制和初中四年制 , 教材与北京又不一样。女儿在北京没读完小学五年级就被迫转学回到南方。她丈夫仍留在北京工作 , 自己不得不跟着女儿到南方,一家两地分居,两地都要租房子。实在受不了这种两地分居的麻烦和痛苦, 2009 年十一放长假期间 , 她又将女儿再转学到北京原来的小学上六年级 , 很快就要面临“小升初”了 , 女儿不能正常报考初中 , 到处找学校都不收 , 个别学校要交 8 万元赞助费。她说,“我非常痛恨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害得我们家两地分居 , 以致女儿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 女儿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了。”   为了孩子上学,大量家庭长期两地分居,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个家长举例说,她从小学要好的七个姐妹,除了一个没结婚的以外,六个结婚的已经有四个离婚了,都是因为长期分居造成的。据我们对中部省份一个村庄的了解, 70% 以上的夫妻分居两地的主要原因是一方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家里的土地耕种可以承包给别人,在城市里生活费用虽然高一些但也能维持,他们可以在城郊找到很便宜的房子租住,但为了孩子上学,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   三、 问题的根源分析   1、依附户籍的高考招生制度   问题的根源在于依附于户籍制度的高考招生制度,它规定高考招生报名以户籍地为条件。 教育部每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规定“申请报考高等学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 ( 区、市 ) 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 以下简称省级招生委员会 ) 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北京市也相应作出规定,高考报名必须具有本市正式户口。 北京市的所有歧视外地人的教育政策都是以此展开。   即使国家要求北京市保障非户籍青少年的义务教育,即使北京市切实保障了他们的义务教育,但是由于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他们在北京读完高中也会因为教材不一样、高考报名资格等问题带来巨大麻烦,在北京读到高中毕业反而是害了孩子。而北京市教育部门为了防止出现一直读到高中不能参加高考的青少年成为一个麻烦的社会问题,他们试图把问题化解在初中以前,即从初中开始拒绝给非户籍孩子建立学籍,不准正常升入高中,总之给非户籍孩子设置各种障碍,迫使他们回到户籍地就读。   2、改革的障碍分析   户籍教育体制带来如此多的严重社会问题,但改革起来仍有相当的障碍。   一是担心高考放开户口会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北京。这种观念几乎支配了中国大半个世纪,所以要设立户籍和暂住证制度并在每年国庆节把大量流动人口遣送回去。事实上,如果北京允许目前的一千万流动人口的子女都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北京的高考录取率一下子就会降低一半,迅速接近中部一些省份的录取率,对于外地家长的吸引力迅速减弱,几年之内如果进行一些必要的招生制度改革,不会发生为了孩子教育而大量人口涌入北京的现象。   二是“北京应该是一个精英城市”的观念, 这种立场在很多官员、人大代表、知识分子中间根深蒂固,一些代表甚至认为北京市的地铁票价、公交车票价太便宜了,应该贵很多倍,让年薪低于 10 万元的人无法在这里生活下去,这样北京才能成为一个精英城市。北京市教委也确实列举了八类“精英”的子女可以在北京高考,这其中包括外国人、驻京办官员、企业高管等。其实,任何一个城市乃至任何一个社会群落都不能只有所谓的精英,精英也需要各种服务,而且,精英的子女也未必是精英。有生命力的城市一定是多元的有机整体,正是那些外来人口 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为城市盖起了高楼,洁净了马路,繁荣了社区,维系了古老城市的生生不息。   三是担心北京教育资源紧张, 所以不得不优先解决本地户口孩子的升学问题。以海淀为例,其实教委也承认,外地户口的小学毕业生 80% 到 90% 也都升入了本地公立初中 [5] ,只不过不是正常途径录取,而是要靠家长跑关系要交纳很多钱,这说明,至少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是很紧张。另外, 2001 年北京撤并了 370 多所中小学, 2002 年撤并了 130 多所中小学 [6] ,北京市 2004 年有中学 760 所,到了 2009 年减少为 647 所 [7] ,与此同时,北京各区县都在酝酿小班教学,主要原因就是中学教育资源闲置。 [8] 这说明所谓教育资源紧张不过是一个借口。即使教育资源真的紧张,只要政策放开,民间力量也会迅速弥补缺口。   其实主要的障碍在于 读大学机会的严重不平等。据新华社报道, 2009 年,北京大学对每万名考生在天津投放的招生指标为 10 人,在上海投放的指标为 4.8 人,但是在山东与河南投放的指标却只有 1 人,在广东与安徽投放的指标更是不到 0.7 人,导致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相差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9] 正是这种读大学机会的巨大差距,产生了很多高考移民。以户籍确定高考报名地,实际上是在保护一些大城市原住民的特权。     四、我们的建议   不仅是那些外来务工的穷人,而是全部没有北京户口的 1000 万人 [10] 共同面临的问题,下一代上学怎么办?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我们不要求社会保障,不要求经济适用房,不要求任何政府的福利,可是,我们的孩子总得读书啊。”   中国城市化是必然趋势,一个公民离开原住地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他能在新的居住地找到工作,就说明这个地方需要他。而他愿意在新的居住地工作和生活,他也就成了这里的纳税人,他也就应当享有这里公民的权利,他们的孩子就有权利在这里接受教育,有权利在这里参加高考,因为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是天经地义的。   除非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倒退,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乡村生活,浩浩荡荡的春运潮只是他们回故乡度假,或者为了看望留守故乡的孩子。 对于北京上千万的新移民来说,这已经不是通过户籍门槛减少北京人口的问题——他们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 已经不可能再回去, 这是这 1000 万人如何享受正常纳税人权利的问题,是 1000 万个家庭团聚正常生活的问题,这不是什么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是公民基本权利和尊严问题,是人性问题。 当国家固执地把他们的孩子挡在城市门外,逼着他们把孩子留在遥远的地方无人照应,这几乎就是拿孩子当人质阻挡他们进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教育资源作为一项公共资源理应平等的分配给每一个公民,而受教育权也以其人权和公民权的双重属性被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承认和保护。   无论户籍制度历史多么久远,无论新移民来到城市寻找生活的希望历尽多少艰辛,孩子生来应当是平等的,他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个现代文明国家有义务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当然包括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我们不能容忍, 在我们国家内部,城市新移民享有的权利甚至比不上一些国家的非法移民,至少在一些发达国家非法移民的后代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一个国家可以用法律对非法移民设置各种障碍,但不应该歧视无辜的孩子。   现有的户籍教育制度必须改变。我们不奢望这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异和教育不平等能够在一夜之间消除,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孩子和家庭不能再继续无边无际地等待。 2010 年,北京酝酿居住证改革,我们希望这是改变现有户籍教育体制的契机。原有的暂住证没有权利内容,一个人无论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少年,只要没有北京户口就是外地人,不享有北京市民的权利。我们希望 2010 年北京应当给居住证填上具体的权利内容,根据年限设定享有的权利。如果说,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巨大不平衡,社会福利平等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孩子教育问题不能再等待了。   基于以上社会问题和现实条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所有北京小学毕业生不分户籍,一律平等参加电脑派位,就近免费入学; 二、所有北京初中毕业生不分户籍一律平等参加 中考和填报志愿; 三、改革招生体制,所有在北京上学的高中学生不分户籍平等参加高考。                                                                                                   许志永 严野 2010-2-17   [1] 参见北京市人事局网站: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 2007 年面向社会人员招考公务员公告的第 5 项规定要求“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3] 北京晚报 2009 年 6 月 22 日 《北京中考万余借考生处境尴尬 不能填报升学志愿》。 [4] 本报告第四部分关于留守儿童的内容,主要来自全国妇联 2008 年 3 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5] 在海淀区教委中教科的沟通中得知这个数字。 [6] 2002 年 2 月 24 日 北京晨报《北京近郊区将合并撤销 130 所学校 扩大名校规模》。 [7] 参见北京市教委网站,北京市历年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8] 法制晚报 2010 年 1 月 17 日 报道,转引自熊丙奇《北京高中为何宁愿撤销也不扩招外地学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中国的人口现状:独生的,孤独的

中国人口现状 独生的,孤独的 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公开批评独生子女政策 2011年7月21日| 北京 | 打印版 争议性    早在上一代人以前,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就已经激起了很大程度的争议。直到近日以来,在中国大多对其的讨论仅限于学术人口统计学家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主张此政策的施行是毫无益处并越来越具破坏性,由于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替代水平以及中国的人口结构——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平衡——变得非常扭曲。 本月的讨论趋于政治化。一名省政府官员公开宣布请求让每平方米有着104人的广东——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放宽政策。报纸上说,张枫,广东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说他已经申请“担任农村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领军人。”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略有些用词不当。       大多城市中,夫妻们只允许生育一个子女,然而事情也是有例外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便允许生第二胎。假如一些家长的第一胎是女孩或是遭遇“苦难”的被允许生第二胎,“苦难”的标准有当地官员决定。少数民族(譬如:藏族或是维吾尔族)获准生第二胎,有时可生育第三胎,无论第一胎孩子的性别是什么(如图所示)。 众所周知,张先生的申请已被批准,事实上他的提议是十分合理的。在他所寻求的放宽政策下,假设只要夫妇其中一人而不是两个人是独生子女的话,就可以获准再添一名子女。在实践中,这只适用于极少数人群。大多广东都市青年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那么放宽政策更主要的是针对“混合型”夫妻,其中包括当地人与来自农村地区的外来工的结合。 由于鲜有向中央政府公开的赞誉,于是就有些人怀疑张先生有机会主义的倾向。“他小心翼翼的掂量,然后再迈出一步。”一位人口学家说道。而另一名人口学家却认为,张先生估计自己无论如何将会被视作英雄般的人物。如果他的要求被接纳,那么他将会引发改革;假设被拒绝,代表他至少已经努力过。 无论原因是什么,张先生的请求是十分重要的,既是因为这是对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含蓄的公开批判又因为广东一直处于革新活动的前沿。因中国的人口控制而遭受诸多糟糕难题的省份,明显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基于强烈的重男文化以及产前超声技术,使得夫妇们能够识别和堕胎女婴以便于他们唯一准生的孩子是男性。这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而广东的性别比例一贯较为不协调。一般来说,每100个新生女婴就有相对应有105个新生男婴。在2010年,广东每100个新生女婴就相对应有119个新生男婴。10年前,男女比例为令人震惊的130. 此省对未来几十年适龄工作人口和他们家眷之间的平衡自然也是十分焦虑的。广东的繁华吸纳了大量外来年轻移民(儿童和老年移民便止步于  系统或户口的大门之外)。然而随着经济向新区的延展,潜在移民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家中,离开广东劳动出口密集型工厂易导致劳动力短缺。这是中国担忧老年人和即将到来的每个适龄工作人家眷数目的增长的缩影。 Zheng Zizhen,GASS的人口学家,提及实际上一个微小的变化有助于改变现状。“广东及全中国的夫妻们,都应该拥有两个孩子。但在我们跨出第二步或第三步之前,我们至少需要迈出像这样的第一步。” 大多人口学家认为独生子女政策在农村中收取大量的费用。2010人口普查显示,人口增长甚至低于预期值,仅仅比十年前增长了0.57%。GASS的Peng Peng担忧(然而却也担心过快的放宽政策的弊端)这个政策会引起与普通民众的冲突和海外的强烈批评。基于罚款数目太突出,湖南省最近一个长期流传的丑闻的真相被揭露,此地一些官员被一群父母控告违反政策,残忍地没收所谓的“非法”婴儿并卖入收养市场。 对于即将降临的重要改革几乎没有任何期待。由于计划生育的官僚主义的广泛性以及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保卫着各级政府的现状。尽管预期的情况与大部分专家大相径庭,然而年长的官员仍畏惧任何能够使得人口爆发的变化。直到十年内中国领导层的变更也仅试用一年,没有任何高层注意到中央政府可能支持这个重要的变革。“倘若政府是有政治的原因而不能改变政策,那么我便也无能为力了,”Zheng Zizhen说道。“我唯一要说的是,从科学的观点看,很明显,政策需要改变。”广东亦认同。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汪丁丁 | 人口-保险-金融 实践和理论的大问题

今晨见到这篇报道,想起十多年前国内政策制订者们为这一难题所付的诸种努力,以及NBER为求解美国类似问题长期以来的研究。如标题所示,这是一个综合的难题:人口老龄化的规模与时间过程、家庭与社区结构、劳动年龄人口的生产率增长,并且,我们需要放弃民主社会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分类方法,直接预测下列数据:“消费”(按阶层划分的私人消费和各级政府消费)、私人用于教育、医疗、住房及其它类型的“投资”、和以政府开支形式发生的“投资”、社会保障体系及财政税收、社保基金的运营与增值、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转型、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与转型、……这些主题必须结合在同一套政策方案里,才有希望成为公共政策的科学基础,故而需要有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谁来为中国人养老? 2011年08月17日 16:15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 老龄化的中国,主要风险有两个:一是劳动力短缺造成的宏观经济失速;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引发社会不稳定      【财新网】(记者 蓝方) 2011年8月16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近1.78亿,占全国 总人口 的13.26%,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   老龄化加剧,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劳动力减少和养老负担的加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速,将远高于劳动力人口增速。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正是中国告别“劳动力过剩时代”的征兆。更值得担忧的则是,将来谁来为中国人养老?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而言并非新问题。应对老龄化,自然也要未雨绸缪,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非就业城镇居民和农民群体的社会养老制度,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如何确保养老待遇的公平,依然路远且长。   对大多数正在工作的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随着老人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将越来越多。如现有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改革,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有效保值增值,在不远的将来,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就会变成现实。   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现收现付制,即将年轻一代缴纳的费(或税)直接支付退休者的养老待遇;二是完全积累制,每个人在年轻时就为将来养老做准备,政府为其建立强制性储蓄账户。   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下,现收现付制,终有一天会入不敷出;从长期看,实现完全积累制,保值增值的压力较大。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则是两种模式的混合:企业每月按 职工工资总额 20%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个人缴纳月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   这种制度设计的本意,具有过渡期的特征,其本意乃是寄望于两种制度的优势互补,但事实上累积着双重风险。   就个人账户而言,与个人缴费多少相挂钩,最终待遇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增值率。但由于在基本养老制度建立之初,为支付当时已退休人群的养老金,养老保险机构挪用了个人账户的钱,导致个人账户形成“空账”。   尽管中央政府提出“做实”个人账户多年,但截至目前,除了少数省份“做小做实”个人账户,绝大多数省份个人账户“空账”依然难解。即使那些“做实”的个人账户,也只能按银行一年期利率计息,近年来已输给了飞涨的 CPI ,事实上已在贬值。   正因此,现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更倚重统筹基金,沦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尽管目前统筹基金有上万亿元的结余,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支付压力逐年递增,而且受制于现有政策,缺乏投资渠道,绝大部分存于财政专户,保值尚难,更不用谈增值了。   有学者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退休人员将超过1亿,平均两个半在职职工养一个退休老人。为解决养老金支付问题,延长退休年龄、适当降低缴费率,拓宽养老基金增值渠道,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至今尚无明确的方案,并已引发巨大的争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大量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在其工作期间,政府并未为其建立养老保险账户,其工作所得除了微薄的工资,全部作为利润上交财政。但其退休金却要从现有养老基金中支取,这种历史欠账,有学者估计可能高达十万亿元,究竟如何解决,也在未定之天。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龄化的中国,主要风险就是两个,一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造成的宏观经济失速;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民众丧失对政府的信任,引致社会不稳定。当政者岂能等闲视之?!■      下一篇: 关于互联网的若干问题

阅读更多

杨支柱 |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广东出生缺陷率十年翻番(zt)

作者: 杨支柱    标签: 计划生育 2011-09-02 16:59 星期五 晴      2011年07月09日 04:16 来源:广州日报            免费孕检全省推行“钱不够”难启动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温利 通讯员高明明)广东每出生一万名宝宝,就有276人有出生缺陷。记者昨天从“7·11”世界人口日座谈会上获悉,广东计生部门去年开始酝酿在全省统一推行免费孕检,但由于“钱不够”至今未能全面启动。      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陈义平表示:根据卫生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东每出生一万人就有276人有出生缺陷。近10年来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翻了一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5倍。      去年,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在全国试点开展自愿免费孕检、婚检。广东拟在国家方案基础上将本地高发的“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纳入免费孕检范围。然而,时隔一年,这项政策仍停留在“计划”上。“目前相关部门之间还没协调好,主要问题出在‘钱’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坦言,根据国家标准,财政要每例补助200元,广东经测算财政补助要达到每例300元。补助数额的争议使文件迟迟不能出台。       http://www.people.com.cn/h/2011/0709/c25408-691249338.html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中国意在控制流动人口

核心提示:北京接连关闭并强拆了多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这是地方财政驱动的土地征收行动,但更多的学生家长和观察者认为这是针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做法。 原文链接: China Takes Aim at Rural Influx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ANDREW JACOBS 发表时间:2011年8月29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地平线”翻译 【图:在北京一所被拆毁的学校外的家长们。多所北京民工子弟学校最近都被关闭了,数以千计学生会因此难以上学。原文配图】 北京――谢振清花了12年时间将一排破旧不堪的老房改造成了红星子弟学校,这是一所低成本的民办学校,接纳了1400名来自贫困农村地区的民工子弟。就在本月,只不过短短的几个钟头后,政府的拆迁人员就将它夷为平地,仅剩残渣瓦砾。 “政府的这种做法简直没有良心,”身为红星学校校长的谢振清不无愤慨地说道,她的学生的家长们正争相赶在周四,新学年到来之际为孩子们寻找新的学校。 “我不会再搞农民工子弟学校了。” 红星学校属于北京30所条件欠佳的违规自办学校之一,在官方展开的一场据宣称是针对安全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校舍的整治运动中,近几周以来,这些学校已经接连被夷平或是关闭。总计有三万余名学生在今夏失去了上学的教室。知情人士警告说,首都还有另外130所无牌学校中有许多可能会成为下一批遭清洗的对象。 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了这场运动背后的动机,包括北京市政府为了填充金库而表现出无止境的卖地热情。红星学校曾经的校址现在已经被售价高昂的高层公寓楼盘和一个新地铁站所包围。 但有学校管理者、家长和许多北京人认为暴力强拆只是一种想要控制外来人口的做法。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在首都1,960万居民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来自中国腹地的农村,自2000年以来,这一数字增长了约600万。 诸如此类的数据令执政的共产党感到忧心,他们对这些生活在城市贫民窟中的人们来到北京表示特别厌恶,也担心他们会成为扰乱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它们提供的教育质量可能有问题,但如红星这样的自办学校往往是低技能民工的子女们唯一的选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资格享有法定的北京居民才可获得的免费公共教育。这些民工被广泛地蔑称为”外地人”,干着廉价的体力活,是他们的付出才使得中国富裕阶层有充分的条件下馆子,聘请全职保姆,以及在像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地方搭乘新修的地铁线。 “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愿看到那种贫困,但没有这些民工所付出的廉价劳动,他们也无法生存,”研究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教授陈金永(Kam Wing Chan)这么说。 政府为了应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和自身的恐惧――靠的是一套可追溯至毛时代的内部户口登记制度,这样一来,一个人要获得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金将得和其父亲或母亲的出生地挂钩。正如其名所示,户籍制度在许多中国城市造就了两个阶层:有法定居住权的那些人和没有的那些人。 陈金永说,虽然城市化被列入为共产党制定的最新的中国五年经济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若不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预计未来15年搬迁到城市的2.5亿农村移民可能会成为造成社会动荡的源头之一。 “拥有那么多二等公民的中国城市将会危险重重,”他说道。 获得一座城市的居留许可,也就是户口,并非不可能,但这只是针对那些钱财不菲或有着高层社会关系的人,所以这些苦苦挣扎的农村移民就只能生活在一片灰色地带,在这里,看病得自掏腰包,住的是脏乱不堪的租屋,孩子们上学要到未注册的学校,最幸运的也不过得到质量平平的教育。即便他们能负担得起一套房产的首付,谜一般的财产所有权和繁琐的银行贷款规则意味着绝大多数持农村户口的人会被排挤于住房市场之外,。 在读完中学后所面临的挑战更令人心寒,这个时候,这些民工子弟要么得返回父母家乡去念高中,这样就得和父母分开生活,要么辍学。 “这是一个残酷且不公的制度,它阻断了人们追求梦想的道路,”倡导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ject)的研究员宋英权(音)这么说道。 政策制定者们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在讨论有关于户籍改革的问题,但除了在上海、重庆、成都和少数的几个二线城市进行了有限的试点,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长久以来都拒绝采取行动。 阻力来自各个方面,如工厂老板,他们希望这些民工维持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和劳动力的廉价;阻力也来自都市精英,他们害怕如果居住条件放宽,更大规模的农村移民将会蜂拥而至。但最难以克服的阻力也许是来自地方政府,若这些移民同法定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地方政府就得考虑替他们负担医疗、教育及其他福利开支。 在去年的一次罕见的有协调的抗议中,全国十多份报纸联合发表了一篇共同社论,呼吁政府开启棘手的户籍改革进程。社论宣称:”我们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拥有自由迁徙的权利!” 然而,在几小时之内,社论就被从这些报社的网站上被删除,几名编辑受到了处罚。 自此之后,一些中国学者一直不愿站出来就这个议题发表看法――事实上,在采写本文时,有六名专家拒绝了就此问题发表评论。有愿意讨论此问题的其他专家警告说,户籍制度的现状将引发中国领导层极力避免的局面。 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和通胀让大城市移民本就微薄的收入进一步缩水,许多民工正表现得越来越愤愤不平。 “目前环境下运行的制度只是在制造不稳定因素,”清华大学公共政策专家贾西津这么说道。 “城乡居民共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都是纳税人。但他们并没有平等地获得福利。这种不公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主管教育的官员们坚持认为,关闭北京这些民工子弟学校是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家长却就关闭的时间点和没有替代方案提出了质疑。有些家长,特别是已经不止一次被迫转校的孩子的家长,已经身心俱疲,说要么把孩子送回老家,要么将他们送给亲戚代养。 “如果官员不想让我们的小孩在首都上学,那么我们就回到我们真正所属的地方,”一名受废品的外来人员说道,他在这个月将他的两个已到学龄阶段的孩子送回了河南省。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毫无尊严地在这里生活。” 【左图:被称为《中国人最不想看到的漫画》在网络上流传。译者志愿编辑配图】 可是,更多的家庭发誓要留在北京。两周前,当深受打击的父母们和他们的孩子聚集在之前学校的断壁残垣前面,当地报纸争相以镜头捕捉他们的绝望之情。交织在一起的众怒还反映在了新闻媒体对一个由政府资助的慈善项目的报道上,耗资3亿美元在非洲修建1,000所学校。 这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由此也促使了在几个区的教育官员放宽了禁止非户籍学生进入北京公立学校的限制。尽管如此,许多家长抱怨补救措施不足或难以实现,并说在2006年一连串的学校被拆事件后所作出的承诺最后被证明只是空头支票。 【右图:李海欣(音)是一名教师,已同丈夫在北京生活了11年,他们现在正在为儿子找寻新学校。原文配图】 32岁的李海欣(音)是红星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她六岁的儿子也在此就读,她说当儿子亲眼看到课桌椅和学生艺术作品被埋葬于一堆残砖碎瓦中时,他受到了惊吓,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虽然她现在失业了,李海欣说,她即使借钱也要设法把他送到一所费用更高,但依法登记了的私立学校去,不会让孩子在政府承诺作为替代方案的临时校舍里上学了。 “这只是在玩花样,”她谈到了这场针对非法学校的行动。 “让我们面对现实,他们只是想要将我们赶出这座城市。” 相关阅读: 《外交政策》王子与贫民 《纽约时报》争议四起的北京城中村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译者的音频博客已登录iTunes,到 这里 即可收听往期的译者音频节目;下载更新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