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天

德国之声 | 艾未未:若尊重藏族,给他们自主权

(德国之声中文网)目前依然处于被中国当局监控状态的知名艺术家艾未未在8月13日接受了美国《外交政策》访问,记者向他谈及藏人自焚情况并问他是否到过拉萨,他回答说:”没有去过拉萨,如果要去拉萨,我会感到惭愧。我认为若要尊重藏人,就让他们独立生活,不要去影响。” 艾未未还表示,当前西藏的处境更加恶化,已经有几十名藏人自焚,但在中国没有人谈论这一事件,中国媒体也不能报道此事,他批评中央电视台等管控意识形态的媒体对国家及民众思想的”强奸”。 漫画家”蟹农场”就藏人自焚事件所作漫画 据海外西藏人权组织消息,最近两周,藏族地区再发生多起藏人自焚事件:8月6日在藏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格尔登寺僧人洛桑次成在阿坝县主要街道点火自焚;8月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农妇卓尕吉佛塔前的转经路旁点火自焚;8月10日,24岁藏人角巴为了抗议中共高压统治政策,在阿坝县麦尔玛乡境内点火自焚;8月13日下午; 21岁的藏人扎西和20多岁的僧人隆多在阿坝县城点火自焚,两人相继牺牲;藏人行政中央于于8月16日下午为自焚藏人举行超度祈福法会。 “尊重一个民族,就应该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 艾未未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官方严格控制意识形态,在西藏问题上只有一种宣传口径的,在这种背景下,他及其他中国公众对西藏现状并不能有充分的了解:”从我知道的西藏发生的情况来看,这是中国无论在西藏问题上,还是新疆问题上,我都认为这是民族政策的失败;只从现象上来看的话,有这么多喇嘛和藏人,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自焚,在中国的媒体本没有报道,既然认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去报道这些事实?” 他再次强调:”我觉得如果尊重一个民族、一个人或一种宗教,是应该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如果不能给他们自主权,以任何名义进行所谓的维护或帮助都是可疑的。” 漫画家”蟹农场”就政府强令西藏寺庙悬挂领袖像所作漫画 艾未未也指出在众声喧哗的中国网络上,热衷于评论各种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的胡锡进、吴法天、司马南、方舟子等人,面对西藏问题却集体噤声:”他们在很小的问题都会吵个不休,阐述他们某种'正义'立场,但是面对西藏这个民族,无论怎么说都是遭受苦难,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悲剧发生,可是大家都装着视而不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他们仍然有选择性的作着道德性的评判,而不敢面对所有应该面对的事情。” “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思索西藏自焚悲剧后的原因” 藏族作家唯色曾就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对西藏问题的态度认为,西藏问题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试金石;面对西藏问题,一部分公共知识分子选择了沉默,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民众中甚至弥漫着”大汉族主义”情绪和气氛。早前艾未未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时也认为:”如果大部分汉人把少数民族看成被他们拯救出来的奴隶,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2012年3月布鲁塞尔流亡藏人举行大型游行活动 对此,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赞许艾未未作为公共知识分子,面对西藏问题时的独立判断和勇气,她也认为在中共洗脑教育下,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也失去对”公民权利、价值”等的判断:”西藏问题变成今天这么棘手,变成今天这样让人痛心又不如何解?主要是因为中共实施高压政策和不合理的民族政策造成的,汉藏之间本来没有巨大冲突,但是现在这个冲突越来越厉害,很多知识分子触及到民族问题就表现出爱国主义,这完全是错误的。他们(藏人)有完全的权利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政治模式和宗教方式来体现独立的生活。” 她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能够去了解西藏历史、文化、宗教及现状,并且不要忽略他们有途径去了解的 “藏人自焚”的信息,去思索这个巨大悲剧后的原因。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艾未未:若尊重藏族,给他们自主权

中国知名艺术家艾未未近日接受美国《外交政策》访问,谈及对西藏频发的自焚事件的看法,他表示:若尊重藏人就让他们独立生活。 (德国之声中文网)目前依然处于被中国当局监控状态的知名艺术家艾未未在8月13日接受了美国《外交政策》访问,记者向他谈及藏人自焚情况并问他是否到过拉萨,他回答说:”没有去过拉萨,如果要去拉萨,我会感到惭愧。我认为若要尊重藏人,就让他们独立生活,不要去影响。” 艾未未还表示,当前西藏的处境更加恶化,已经有几十名藏人自焚,但在中国没有人谈论这一事件,中国媒体也不能报道此事,他批评中央电视台等管控意识形态的媒体对国家及民众思想的”强奸”。 漫画家”蟹农场”就藏人自焚事件所作漫画 据海外西藏人权组织消息,最近两周,藏族地区再发生多起藏人自焚事件:8月6日在藏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格尔登寺僧人洛桑次成在阿坝县主要街道点火自焚;8月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农妇卓尕吉佛塔前的转经路旁点火自焚;8月10日,24岁藏人角巴为了抗议中共高压统治政策,在阿坝县麦尔玛乡境内点火自焚;8月13日下午; 21岁的藏人扎西和20多岁的僧人隆多在阿坝县城点火自焚,两人相继牺牲;藏人行政中央于于8月16日下午为自焚藏人举行超度祈福法会。 “尊重一个民族,就应该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 艾未未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官方严格控制意识形态,在西藏问题上只有一种宣传口径的,在这种背景下,他及其他中国公众对西藏现状并不能有充分的了解:”从我知道的西藏发生的情况来看,这是中国无论在西藏问题上,还是新疆问题上,我都认为这是民族政策的失败;只从现象上来看的话,有这么多喇嘛和藏人,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自焚,在中国的媒体本没有报道,既然认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去报道这些事实?” 他再次强调:”我觉得如果尊重一个民族、一个人或一种宗教,是应该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如果不能给他们自主权,以任何名义进行所谓的维护或帮助都是可疑的。” 漫画家”蟹农场”就政府强令西藏寺庙悬挂领袖像所作漫画 艾未未也指出在众声喧哗的中国网络上,热衷于评论各种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的胡锡进、吴法天、司马南、方舟子等人,面对西藏问题却集体噤声:”他们在很小的问题都会吵个不休,阐述他们某种’正义’立场,但是面对西藏这个民族,无论怎么说都是遭受苦难,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悲剧发生,可是大家都装着视而不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他们仍然有选择性的作着道德性的评判,而不敢面对所有应该面对的事情。” “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思索西藏自焚悲剧后的原因” 藏族作家唯色曾就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对西藏问题的态度认为,西藏问题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试金石;面对西藏问题,一部分公共知识分子选择了沉默,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民众中甚至弥漫着”大汉族主义”情绪和气氛。早前艾未未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时也认为:”如果大部分汉人把少数民族看成被他们拯救出来的奴隶,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2012年3月布鲁塞尔流亡藏人举行大型游行活动 对此,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赞许艾未未作为公共知识分子,面对西藏问题时的独立判断和勇气,她也认为在中共洗脑教育下,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也失去对”公民权利、价值”等的判断:”西藏问题变成今天这么棘手,变成今天这样让人痛心又不如何解?主要是因为中共实施高压政策和不合理的民族政策造成的,汉藏之间本来没有巨大冲突,但是现在这个冲突越来越厉害,很多知识分子触及到民族问题就表现出爱国主义,这完全是错误的。他们(藏人)有完全的权利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政治模式和宗教方式来体现独立的生活。” 她希望有更多的知识分子能够去了解西藏历史、文化、宗教及现状,并且不要忽略他们有途径去了解的 “藏人自焚”的信息,去思索这个巨大悲剧后的原因。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中国官民关系已经被网络彻底改变”

《时代周刊》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另外,周六出版的各大日报则集中点评了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安南辞职事件。 周四出版的德国《时代周报》通过吴法天微博约架事件,以”共产党的博客反击战”为题,分析了网络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并认为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已经被互联网所改变。 该报指出:”约架事件上传的视频中,至少可以看出吴法天被鸡蛋击中,这已经很令人吃惊了。在中国,对政权持批评态度的人士生活在危险中,这点大家都知道;然而,在争论中站在党的立场上也会带来危险,这绝对是新鲜事。中国政府不仅仅拥有最强大的宣传机器,同时还具有最强大的审查机器。连吴法天都突然要面临皮肉之苦,可见互联网对公共舆论的影响有多大。”该报认为,五亿多网民在同一个国家中使用同一种文字,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能够相互引起共鸣的群体。 《时代周报》接着写道:”推特与Facebook在中国遭屏蔽,但是3年前就有了新浪微博。这个3亿多用户的网站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在一年前有着深刻体会。当时,因信号系统故障,两列火车在温州市郊追尾,40人丧生。铁道部愚蠢地企图掩盖这起事故,但是他们掩埋残骸的画面被围观者纪录下来发布上网,引起了公愤,即便是传统的媒体也开始抵制当局的审查。不少报纸在头版开天窗,让读者知道,报社不被允许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此后又揭发出多起丑闻,微博用户开始留心前往事故现场官员手上佩戴的名贵手表,并且断定,只有用腐败赃款才能买得起这些手表。” 该报在文章末尾指出:”网络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尽管老大哥依然在监视民众,但是现在民众也在充满批判地回望。中国的舆论生态已经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激动。无数的人都在为权益与言论自主而斗争。” 安南被高估 联合国不过纸老虎 周六出版的德语报刊则主要关注了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科菲·安南辞职事件。《新威斯特法伦报》刊发评论,指出叙利亚冲突正在日益成为一场东西方之间的代理人战争。该报写道:”和平?在全球大国及阿拉伯国家的瞄准镜下,这个2100万人口的苦难国家,又能实现怎样的和平?俄罗斯与中国在安理会多次否决相关决议,阻挠对阿萨德政权血腥杀戮行径进行判决……而正在与占尽优势的政府军苦战的反对派武装’自由叙利亚军’,则正在从阿拉伯国家得到军火与资金援助。关于战事的进展,现在也没有独立的消息来源。叙利亚,何去何从?” 《柏林早报》则抨击了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认为在叙利亚冲突中,联合国就像一只纸老虎。该报指出:”在纽约,国际社会无法达成一致立场抵制阿萨德的战争机器。作为拥有否决权的大国,中国与俄罗斯一再阻挠安理会对叙利亚实施有效制裁……中俄两国也应当为安南辞职事件负责。” 《施瓦本日报》认为,现年74岁、受到各方尊重的科菲·安南,其能力及作用都被高估。该报写道:”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更切合美国利益、而非全球利益的人选。现在,作为高阶外交官,安南在叙利亚遭遇了失败。他在宣布辞职时,间接抨击了中俄两国,认为他们在安理会袒护阿萨德政权。这是安南少有的情绪化表态;却也让人忽视了,这其实也是怀揣善意、但被高估的安南的个人失败。” 摘编:文山 责编:李京慧

阅读更多

发现新闻 | “中国官民关系已经被网络彻底改变”

周四出版的德国《时代周报》通过吴法天微博约架事件,以”共产党的博客反击战”为题,分析了网络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并认为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已经被互联网所改变。 该报指出:”约架事件上传的视频中,至少可以看出吴法天被鸡蛋击中,这已经很令人吃惊了。在中国,对政权持批评态度的人士生活在危险中,这点大家都知道;然而,在争论中站在党的立场上也会带来危险,这绝对是新鲜事。中国政府不仅仅拥有最强大的宣传机器,同时还具有最强大的审查机器。连吴法天都突然要面临皮肉之苦,可见互联网对公共舆论的影响有多大。”该报认为,五亿多网民在同一个国家中使用同一种文字,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能够相互引起共鸣的群体。 《时代周报》接着写道:”推特与Facebook在中国遭屏蔽,但是3年前就有了新浪微博。这个3亿多用户的网站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在一年前有着深刻体会。当时,因信号系统故障,两列火车在温州市郊追尾,40人丧生。铁道部愚蠢地企图掩盖这起事故,但是他们掩埋残骸的画面被围观者纪录下来发布上网,引起了公愤,即便是传统的媒体也开始抵制当局的审查。不少报纸在头版开天窗,让读者知道,报社不被允许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此后又揭发出多起丑闻,微博用户开始留心前往事故现场官员手上佩戴的名贵手表,并且断定,只有用腐败赃款才能买得起这些手表。” 该报在文章末尾指出:”网络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尽管老大哥依然在监视民众,但是现在民众也在充满批判地回望。中国的舆论生态已经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激动。无数的人都在为权益与言论自主而斗争。” 安南被高估 联合国不过纸老虎 周六出版的德语报刊则主要关注了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科菲·安南辞职事件。《新威斯特法伦报》刊发评论,指出叙利亚冲突正在日益成为一场东西方之间的代理人战争。该报写道:”和平?在全球大国及阿拉伯国家的瞄准镜下,这个2100万人口的苦难国家,又能实现怎样的和平?俄罗斯与中国在安理会多次否决相关决议,阻挠对阿萨德政权血腥杀戮行径进行判决……而正在与占尽优势的政府军苦战的反对派武装'自由叙利亚军',则正在从阿拉伯国家得到军火与资金援助。关于战事的进展,现在也没有独立的消息来源。叙利亚,何去何从?” 《柏林早报》则抨击了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认为在叙利亚冲突中,联合国就像一只纸老虎。该报指出:”在纽约,国际社会无法达成一致立场抵制阿萨德的战争机器。作为拥有否决权的大国,中国与俄罗斯一再阻挠安理会对叙利亚实施有效制裁……中俄两国也应当为安南辞职事件负责。” 《施瓦本日报》认为,现年74岁、受到各方尊重的科菲·安南,其能力及作用都被高估。该报写道:”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更切合美国利益、而非全球利益的人选。现在,作为高阶外交官,安南在叙利亚遭遇了失败。他在宣布辞职时,间接抨击了中俄两国,认为他们在安理会袒护阿萨德政权。这是安南少有的情绪化表态;却也让人忽视了,这其实也是怀揣善意、但被高估的安南的个人失败。” 摘编:文山 责编:李京慧

阅读更多

杨恒均 | 靠自己的文字,而不是拳头说服对手

法大老师吴法天与四川电视台记者周燕微博约架,把网络上的观点之争搬到现实中,演变成拳脚相向。按说,两人网上争论、吵架,结仇了,微博约架,见面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原本没什么奇怪的,全国各地每天打架斗殴的个案大概不少于十万起吧,不过,这次约架不同之处是卷入了左右之争,围观者都是一群有点知识的人,双方又都还有点名气(这次约架后双方的名气肯定更大了),据说各有一群粉丝。   观点不同,因争论不休而约架的事,世界各地都有。往前推几个世纪,西方人解决吵架与争端的常用办法就是相约决斗。最早是用剑,两人见面拔刀互插,后来发现还不够爽,于是就发明了用手枪对射。双方相约一个地点,见面了,互相鞠躬表示荣幸,然后抽出手枪,一、二、三,“啪啪”两声,血溅五步,争吵结束,干脆利落啊。不过,那是野蛮时代的做法,现在文明社会不认同约斗,法律也不允许私自决斗。理性的人类,尤其是有点知识的人,发现要“击倒”对手,文字比拳头更有力。近百年来,通过知识分子手下的文字传播的普适价值理念,几乎是所向披靡。   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知识人放弃文字而回到人家几个世纪前的决斗时代?是什么让他们感到如此愤怒、无力而不得不赤膊上阵,斯文扫地?我想,首先是和客观的环境有关,尤其是意见表达平台分配的不公,以及存在普遍的对言论自由的打压。例如很多人对《环球时报》不满是冲着他拥有传播谬误的强大的平台,而我们却连博客上纠正他传播谬误的文字都要不时被删除。我早就告诉读者,如果给我一个相同的平台,我的读者不会比他们少,最终读者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第二,和这些人对自己的理念的认识有关。他们大多对自己所选择的价值理念没有多深的认识,也就没有多少信心。有些人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左派们攻击别人是汉奸卖国贼,却连爱国与爱政府都分不清,他们甚至对压制低层的体制颂扬有加;右派呢,以为反对专制反对集权就是民主,难怪动不动就滑向用专制的办法去追求民主的错误轨道,客观上损害了自己的追求;第三,和网络尤其是微博有关,大家变得浮躁,都想用 140 个字来说服与征服他人,都想出快名,没有几个人会沉下心来耐心解释自己的理念,说服大家。互联网不同程度地为左右各派提供了一定的意见表达与理念传播的平台,可在这个平台上,左派和右派的语言都贫乏到只能用口水与拳头来代替。   当然我这是往好里说,相约打架的,并不一定都是为理念而战,也有意气用事,或者天性喜欢抬杠,更不排除有人故意炒作。看看互联网历史就不难明白,过去十几年凡是在网络上出名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靠某种炒作,男的骂骂名人,女的脱脱衣服,意见领袖来几句出位的言论,大多数“名人”是靠搞好和某个媒体的关系,有事无事炒作一番。你说现在有几个知识人是靠自己的学术与作品出名的?要想出名,干一架,或者设计几个风头出出。不过,这不能怪他们,网民也好这口。尤其是有了微博,我眼睁睁地看到大批大批的网民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口水仗上。   在我看来,无论你是左派还是右派,或者你什么派也不是,只想借用网络表达意见,展示自己的理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言论(例如写作)或行动(例如深入大众,或者帮助需要的人士去维护他们的权利)彰显、推广你的理念。我能理解一些网络名人很想去说服那些不赞同自己观点的对手,但有些人能够说服,有些人无法说服啊,你为啥一定要争出个结果?你什么时候靠争吵说服过对手?学术与思想界,争鸣比争吵更重要。   西方人过去用剑与手枪约架,现在人家文明了,最激烈的“约架”,也是最文明的“约架”就是西方的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辩论,那不但是观点之争,更是利益与政权之争。在中国,这种层级的“约架”一般是靠大炮和地雷来决定的。我们大家不妨看一下人家是如何“约架”的:首先,有一个双方都遵守的规则,相同的平台;其次,大家用相同的时间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再次,保持不要越过一些道德与行为规则的底线(例如进行人身攻击)。   西方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辩论总是显得非常理智、温文尔雅,当然,让他们保持理智与温和的关键还在于:他们其实谁都不想说服对手,他们的听众是围观者,他们的观众是旁观者。对他们做出评判的不是对手,而是全国民众。如果他们眼中只有站在旁边的对手,倒不如上去抽他两耳刮子,踢他两脚,不行的话,一刀捅死他。要不,搞暗杀也比搞辩论更行之有效。   总统候选人很清楚,他们要说服的是广大的观众与听众,是全国民众。其实,中国这些所谓的左派、右派,以及传播自己观念的各色人马,又何尝不应该把传播与说服的对象定为更广大的读者?你的理念与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普遍价值,应该由大众来决定,不是你,更不是你的对手可以决定的。你应该跳出自己与对手的那个小圈子。   整天同对手打口水仗,不但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为了压过对方的观点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惜扭曲自己的观点来攻击对方,结果弄得自己面目全非。我看到不少左派和右派都在这种争论中失去了自己的理念。我亲眼看到一些以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拥抱宽容的朋友在同对手的争论中变得暴躁不安,甚至口出狂言,弄得活脱脱一个暴君似的。例如,一些人动不动就要置“五毛”于死地,可是,你想没想过,如果他不是“五毛”,只是借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只是这意见刚好和你的相反,你就口出恶言,声称要灭了人家?你追求的言论自由难道不包括左派以及反对你的那些人的自由?你让旁观者如何追随你?当然,也许那些批评你的人真是“五毛”吧,那么,你要置他于死地,那他的主子——比你强大好多倍,手里不但有笔杆子,还有枪杆子的强权,是不是也早就应该置你于死地了?   我承认,在当今环境与氛围下,要想冲破重重阻扰宣扬普世价值而又不失谦恭与包容的心态,把手段与目的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在不容易,需要百折不挠的信心与恒心。我自己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网络上攻击与辱骂我的人不在少数,严重的时候,仅仅一个网站就有几十个专门建立起来针对我的博客,批评我还无所谓,有时看到一些年轻人一上来就辱骂家人,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有时真忍不住想对骂几句,甚至想请朋友帮忙查到留言者的地址,重操旧业,给他和他的家人一点真正的颜色,但我每次都会为有这种违背自己价值理念的想法感到羞耻。后来我决定不看一些让人难受的留言,只看针对文章观点的那些评论与批评。久而久之,心态也就平和了。   结果怎么样?我可以告诉大家, 2007 年到 2009 年在博客留言里批评与攻击我最严重的十位网友(所谓严重,就是至少留言过几百次以上,批评与攻击我的数量与质量都排在前十位的),目前为止已经至少有六位亲自写信向我道歉,他们说,一直看我的博文,终于理解了我,也接受了我的部分观点。   设想一下,如果我当初不那么克制,只要开口回骂一句,不但把我降到他们当初的水准,可能引起一场口水大战,而且,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走到今天接受我理念的这一步吧。而让那些反对我们的人,认真看完我们的文章,最终接受我们的部分观点,难道不是传播理念的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   不理智的吵架与打架显然都无法达到这种境界。当今中国无奇不有,但所有发生的怪现状,要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出现过,要就是可以在几千年历史上(例如秦朝)找到,问题主要出现在我们失去了价值理念,也就失去了判断这些怪现状的标准,社会也就显得异常混乱。作为一名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能够为传播正确的理念,凝聚共识做出一些贡献,善莫大焉。写作者能做的,当然是文字,不是口水与拳头。作为一名写作人,我坚信,要靠自己的文字而不是口水与拳头说服对手。   杨恒均 2012 年 7 月 10 日   该文纸媒精华版见 7 月 16 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   参考阅读(我对网络言论的一些看法):   宽容与谦卑是民主的重要特性   “民主小贩”杨恒均   我的网上“遭遇”,值得政府借鉴   即便握有真理,也别伤及无辜   阅读日有感:网络时代还要不要阅读?   互联网上的对话是可能的吗?   对互联网上的谣言、暴力和混乱的一点看法   从“广场”到“法庭”的捷径是互联网   为什么不给每一位中国人发一台电脑?   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习武,当时主要是想长大后“惩恶扬善”,内心也想找机会报复那些欺负过我的“小恶霸”( Bully) 。由于整个中学期间都做到“闻鸡起舞”、风雨无阻,一度功夫达到相当程度,弹跳一米七时的脚力超过百公斤。但我从没踢过任何人的脑袋。   “惩恶扬善”也成为我选择工作的标准之一。我干过的几个工作都是要为国效力,尤其憎恨国际恶霸欺负中国。那时,我对打打杀杀感兴趣,但我知道功夫已经不起作用,我喜欢搬弄各种武器(图片是偶尔领到了一支威力强大的五四式手枪,爱不释手——当时一般都用六四式手枪)。后来到美国时选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中美关系与中国的核子武器政策”。 走过“家”、“国”,来到“天下”,放眼世界,四十而不惑,后知后觉的我总算认识到,拳头可以击倒对手,武器可以打败敌人,但真正让我们“胜利”并变得强大的,只能靠解放思想,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理念。从此以后,我沦落为一名“民主小贩”——多年前,当网络上反对我的网友用这个很有点侮辱性质的称呼讽刺我时,我决定坦然面对,并用几年时间,把这个绰号变成一种“尊称”。如果你是我的读者,你可能不会认为这个绰号是贬意的吧?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 ……
  • 26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