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 | 时代焦虑症及理性的坚守
作者: 魏英杰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今年来,微博上发生两起看起来很八卦、其实颇有意味的事件。一是年初演变至今的方韩之争,一是近日煞为热闹的吴法天约架事件。这两桩微博热点事件,颇有相似之处,背后都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思潮纷争。 方韩之争是方舟子打假生涯的最大败笔。打假需要科学的方法、刨根问底的精神,但这事件中,科学的方法不见了,有的只有穷追不舍、只问结果不讲程序的斗争精神。方舟子的悲剧在于,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另一方面中国像方舟子这样的人又太少了,于是他成了“方教主”。当出现一个认为自己从不会错的“教主”,那只能注定是一个悲剧。 在这场网络混战中,质疑韩寒一方大多是把推论当结论,把可能性当作必然性。但是,韩寒的表现就理性吗?至少一开始并不是。他对麦田的辱骂,对方舟子的嘲讽,大家都看在眼里。因为愤怒,韩寒失去了争论的风度,因此也丧失了作为公众人物对待质疑应具有的容忍精神。这应该是方舟子和韩寒死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法天在微博上的表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和“此是燕云”的纠纷,也是因为他关于三年灾害以及什邡事件等微博引起的。问题是,如果不去管他发表这些微博有什么动机,这些话算不算一种意见表达?应该说,这确实只是一种言论表达。再“有害”的言论,它仍是一种言论。对待这种言论,我们必须有容忍的精神,而不是用约架、群殴、暴力来解决问题。 关于容忍精神,胡适先生在《宽容与自由》里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熟悉古代史的人知道,基督教兴起之际,一开始受到了罗马帝国的残酷压迫,产生了许多不朽的殉道者,但到后来,基督教成了国教,又开始对其他宗教大肆迫害。胡适还提到了新教革命的事情。那时候,一开始是罗马天主教疯狂迫害新教教徒,到了后来,新教的领袖如加尔文也渐渐地走上了不宽容的路上去,大肆压迫异己。宗教的不宽容,造成了你死我活、钳制人性的后果。这一惨痛历史,也催生了宗教的宽容精神。如今,这种宽容精神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普世价值。 网络、微博的出现,带来了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但在公共平台发言,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微博上固然人人都可以成为话语中心,可如果不善加运用,不具有公共讨论的精神,这种言说要么很容易沦为应声虫,要么就可能成为排斥其他言论的工具。当然,微博上的话语权其实也是不对等的,许多明星随便说句话,都会有许多人转发。所以,这里谈宽容、理性,有一层意思就是,掌握话语权、说话嗓门大的人,应具备宽容的精神,对待质疑、对待批评,应有容忍的气度。 缺乏必要的容忍精神,是这两桩微博热点事件给人的观感。因为不宽容,韩寒一开始失去了必要的理智,方舟子越过了质疑的边界;因为不宽容,“此是燕云”等人对吴法天从言论批评直接转化为约架、扔臭鸡蛋、踩上一脚。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在展示正义,还是表演暴力?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可以说,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因此,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思潮,思想呈现相对多元化状况。政论家马立诚新出的著作《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就把当下中国的主要思潮归结为八种。每一种思潮(主义)都是在试图给当下中国开药方。有思潮就有碰撞,但有碰撞却不一定要打架。方韩之争也好,吴法天事件也罢,背后都有时代焦虑的原因,也是不同社会思潮碰撞、摩擦的结果。这股焦虑情绪,眼下还在继续撕裂着这个社会,撕裂着持不同思想观点群体。 曾几何时,阎崇年遭到民族主义者掌掴;钱烈宪因博客言论被人捅刀子;方舟子因打假被人拿锤子追打。面对这一切,让人不禁想起伏尔泰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让人遗憾的是,那些反对暴力对待阎崇年、钱烈宪、方舟子的人,今天可能却在支持殴打吴法天,甚至加入了拳打脚踢的行列。不得不说,吴法天因言论出位被围殴,这不是民意的胜利,更不会是宽容精神的胜利,而是暴力的胜利,是民粹主义的胜利。 这个时代让人焦虑,但我始终认为,化解焦虑、愤怒的出口不会是暴力,而是对理性的坚守。 2012年7月15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百年国博:面对未来迈向公共性 / 2012-07-17 11:48 / 评论数( 0 ) 免费厕纸更考验公共服务水平 / 2012-07-16 23:21 / 评论数( 0 ) 官员微博的身份认同困境 / 2012-07-15 23:15 / 评论数( 0 ) 不是每桩见义勇为都有完美结局 / 2012-07-13 14:15 / 评论数( 2 ) 我的论坛生涯 ——答《南都周刊》记者问 / 2012-07-12 00:23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