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封面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9期:时空失控

编者的话 网络技术正冲击着人类的时空观念。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时间好像流逝得更快了,传统的报纸甚至开始失去时效性,让位于即时性更强的网络;互联网促使了“地球村”的形成,整个世界被“重新部落化”;“六度分割理论”的出现则显示,社交媒体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同时也在模糊人际关系虚实间的界线。 本期一五一十周刊月末版继续“时间与空间”系列,我们从“快与慢”、“长与短”、“虚与实”和“大与小”四组相对的概念出发,探讨新技术对于人们时空观念的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流动与传递的速度,但同时也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Nicholas Carr介绍了一项关于在线视频的研究,数据显示:“网速越快,人们放弃的比率越高,越不能忍受哪怕以毫秒计的响应时间延迟。”时间本身是客观的,网络改变的是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值得思考的是,在这“越来越快”的时间里,我们是否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变得不愿意体验需要等待的事物,从而失去生活的一部分乐趣?也许正是出于对过快生活节奏的担忧,托马斯•H•埃里克森在《时间,快与慢》中倡议:保护你的慢速时间!因为“比其他任何事情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的口味、价值观、兴趣和直觉装上健全而有效的过滤器。顺便说一句,这些东西只能够缓慢地获得。” 技术发展改变的不仅是人们对于时间快慢的感觉,还有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一方面,各种通讯方式让今天的人们可以“永远在线”,时间无限拉长;另一方面,因为通讯的便利,短信、微博、微信等创造了一种“时空压缩”的局面。虽然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收获了很多便利,但胡泳和赵勇从表面的便利抽离出来,对技术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思索。胡泳认为:“别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我,我的生活会如何被重新界定呢?无法中断联系意味着无法逃避。他对信息无止无休的奔流上了瘾,想停下脚步,却身不由己。”赵勇则认为:“人们的情感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但复制与仿造的话语又成为漂浮不定的能指,于是情感被进一步空心化了。” 网络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同时也潜在地打破着时空的“虚-实”界线。腾讯科技和George Dvorsky的文章介绍了新技术可以带来的新的虚拟现实体验。例如,国外的LivesOn、DeadSocial这样的服务,能够在用户去世之后,创造一个数字来世,继续更新Twitter、Facebook,“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你仍然可以继续推特”。又比如,旅行是一种和他者眼光与陌生现实环境的遭遇,同时也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但如今“虚拟旅行”、google 街景等技术的出现,似乎宣称了“观光的终结”。黄志文则更近一步,他指出:(网路高手)他们想要移动,可是再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他们也从后现代版的自由转向后现代版的奴役。他们在移动,可是他们移动的方式是透过电子影像,因此他们的旅行和他们的移动能力都是模拟的,他们终究受缚于计算机椅上。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可能离得开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交媒体使人们变得无比关联。这种关联程度越高,人们对其的依赖就越高。早在1980年代,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就预言了媒介技术将会促成整个世界“重新部落化”,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被拉近,最终促成“地球村”的形成。在这种情形之下,世界在人们的感知之中变小了。Diana Scearce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考察,预测了2015年的3种可能,他提到:2015年,人们因为经受不住信息过载以及隐私泄露的打击而躲到各自的舒适区里,将自己保护起来。2015年,人们将更多的关注他们的邻居,并且经常跟邻居有联系。2015年,人们将变得无比关联、无处不移动。也许家住Charlotte,但大多数交易发生在纽约和洛杉矶。另一方面,《社交网络改变世界》一书提出:社交网络有开放性与封闭性同时存在的悖论。这一观点与威廉•鲍尔斯契合,后者就认为:网络看似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终其究竟,人们还是呆在网络创造的、有限的“数字房间”之中。 在本期周刊的结尾,刘燕青的论文从本质上探讨网络对于时间与空间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让人警醒的结论:科技对时间与空间距离的消弭,造成人类进一步的两极化;物体在物理空间里的转移和重组,不再具有意义……我们已落入建筑于“网路空间”的意识型态中,未察觉到网络霸权对我们的控制;“未来只是幻觉,现实是最可怕的梦魇”。 或许,正如胡泳所说,我们不要总是随时低头看着方寸屏幕,而要抬起头,感受一下真实的时空,感受一下面对面交流的温暖。 (因10月底发生的香港卫视事件,周刊出版计划调整,原定于上周出版的10月月末版改为本期出刊,特此说明。)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快与慢】 12-1 Nicholas Carr:网络影响耐心 12-2 Thomas H. Eriksen:保护你的慢速时间 【长和短】 12-3 胡泳:不论手机为何而响 12-4 赵勇:时空压缩与短信体验 (节选) 【虚与实】 12-5 腾讯科技:LivesOn:社交媒体能弥合生死的界限吗? 12-6 George Dvorsky:选择适合你的虚拟现实体验 12-7 黄志伟:移动的终结:科技、速度与旅行体验 12-8 Rachelle Klapheke:全新的美国照片:道格·里卡德在用谷歌街景 【大和小】 12-9 William Powers: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 12-10 Diana Scearce:2015年的3种可能 12-11 Matthew Fraser,Soumitra Dutta:社交网络的开放与封闭悖论 【结尾】 12-12 刘燕青:”网络空间”的控制逻辑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8期:香港:万人上街撑电视

编者的话 你看过香港无线TVB的电视剧吗?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金枝欲孽》;没看过的话,听说过几个TVB的艺人吧?比如演郭靖的黄日华,比如演安茜的张可颐;这些也没有听过的话,那么大明星呢?比如刘德华,比如周星驰,比如周润发,他们都曾是TVB的主要艺员。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聊香港演艺界,无论怎么绕也躲不过TVB,间中还有亚视ATV。这两家电视台,在过去的40个年头里,几乎包揽了让整个华语世界通过电视了解香港的所有工作,香港以外地区的人们最初对香港的认识、对香港的想象、对香港的憧憬,多半来自TVB的黄日华和张可颐们的演绎。 最近张可颐又出现在电视上,不过是在新闻里:她穿着一身黑衣坐在香港政府总部门前,抗议政府在发放免费电视广播牌照中的“不透明”、“不公正”,而她胸前牌子上所代表的公司并不是三色台标的TVB,而是“HKTV”。这一家甚至还没有机会通过大气电波播出过任何一套剧集和节目的电视公司,因为没能获得香港政府的免费广播电视牌照,激发了12万民众、电视同业、政治团体上街向政府讨要说法,挑起了香港电视圈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风波。 HKTV(香港电视)到底是什么来头?何以如张可颐、黄日华这样在TVB有过上佳表现的艺人会纷纷转投香港电视?为什么一家以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为主的电视台,会因牌照问题引起轩然大波?而电视观众又为何不再买陪伴他们多年的TVB、ATV的帐?到底是什么促使香港人上街,为手中的遥控器维一次权? 本期周刊我们用不同以往的编辑方式,尽力梳理“香港电视”申请免费广播牌照事件的前后,与大家一起看一看香港电视界正在上演的这一出恐怕比任何剧集都精彩的“电视风云”,也尝试在众说纷纭中为上面的问题找到些许答案。 这套大戏牵涉商业机密、行业竞争、产业革命,甚至政治斗争,何其错综复杂。但对坐在电视前拿遥控器的观众而言,想要多几套好看的电视剧,算得上是多大的诉求呢? 我们无法预测它将以大团圆结局或悲剧收场,但我们确信,这出“电视风云”是当下香港的一个切片,它比任何剧集都更能让我们了解香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正在这座城市蔓延的焦虑和不满,看到正被窒息的城市精神,也可以看到人们的呼喊和自救。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编者的话 【源起】10月15日 11-1 杜婷:谁拿走了我的遥控器? 11-2 一五一十周刊编辑团队:香港免费电视牌照事件 11-3 香港独立媒体:香港广播条例十问 11-4 商务局:发牌决定符程序公义 【燎原】10月16日-18日 11-5 庄婉萍:我仍信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 11-6 短片:香港电视员工的自白 11-7 香港电视声明全文 11-8 阿果:我哋个遥控唔见咗(我的遥控器不见了) 【未完】10月20日-24日 11-9 谭蕙芸:死水翻不了波涛——专访廖启智 11-10 钱俊华:万人“上街睇电视” 撑港视 11-11 罗永生:三十年一觉维基梦   『本文选入一五一十周刊第128期,周刊下载: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104008 』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127期 离开格瓦拉的日子:革命理想碰撞社会现实

【编者的话】 10月9日是切•格瓦拉的忌日。1967年的这一天,他在玻利维亚遭处决。他的肉体早已消散,但他的肖像却成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符号之一。现在的人们也许不记得格瓦拉的具体经历和主张,却为他英俊和不羁的肖像痴迷。 在他死去近半世纪后,我们试图回答:切•格瓦拉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为何成为一个符号?如果革命、理想和激情是他最重要的标签,那么这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期一五一十周刊带领大家追溯格瓦拉的生活、事业和文化遗产,进而一探革命理想与社会现实碰撞后产生的电光火石。 徐琳玲笔下的格瓦拉,潇洒中又透出一丝寂寞。青年时在南美大地旅行的经历,使他近距离目睹了底层的痛苦,从而踏上革命之路。作为执政者,格瓦拉将古巴经济带入低迷;他的工人始终没体现出预期的责任感,而革命理想使他拒绝以物质利益提高生产力和积极性。作为革命家,格瓦拉在古巴之外训练的游击队始终不令其满意,使他的日记中出现了“累积了”和“极度衰弱”的字眼。玻利维亚政府军的一次围剿,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 在世界为格瓦拉叹息的时候,胡泳则呼吁“严肃的反思”。毕竟,格瓦拉曾反复写道:“一个革命者必须成为被纯粹的仇恨所驱动的杀戮机器。”他在不公面前奋起反抗,因为他热爱一个称为“人类”的概念。在持反对意见的“个体”面前,他又表现得冷酷和嗜血。他期待的是“集体的无私、牺牲和奉献”,不是“政治自觉与独立头脑”。 虽然格瓦拉的性格带有理想与冷酷的两个极端,但世界记住的大都是其理想的一面。张铁志观察到,格瓦拉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在反WTO的游行队伍里,青年们穿着带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衫。这是其肖像商品化的结果,却也意味着反暴力与反压迫的前沿阵地依旧需要格瓦拉的精神感召。只是大众对格瓦拉的印象停留于表面,甚少思索他的真实追求。 在世纪之交,格瓦拉被搬上了中国的话剧舞台,一时好评如潮。该剧的编剧黄纪苏则坚信,格瓦拉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有特殊价值。斯大林、波尔布特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不是失败了吗?是的,但说一件事情历来容易,做一件事情却很难。人类对不公平提出质疑,去挑战现状和“向更好的方向去”,本身有问题吗?更何况,今天的世界也没那么美好。不过,周濂的观后感提供了批判的视角:格瓦拉凭什么被塑造为无可指摘的道德圣人?难道类似的话语霸权和道德偶像不该受到质疑和反抗吗? 理想诚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其对现实的影响不可小觑。放眼世界,有多少理想主义者与格瓦拉有异曲同工的经历?羽戈笔下的智利人阿连德,和格瓦拉一样拥有医学的背景。然而当他充满理想气息的手术刀伸向国民经济和政治体制时,物价飞涨、工人罢工、地主反抗、中间派右倾,最终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陈仲丹文中的恩库鲁玛,是加纳独立运动的领袖,享有“国父”的美誉。但当其抛弃执政初期的民主思想而走“非洲社会主义”和“泛非洲主义”路线后,却导致了经济上的国进民退、商品匮乏,以及政治上的一党独大,直至在军事政变中被推翻。 周刊最后将目光投向中国。戊戌变法的半途而废曾让多少人扼腕叹息。然而萧功秦在阅读史料时发现,“庸医杀人”或许是对当年康梁变法的中肯评价。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某些改革建议也显得荒诞不经:将西藏卖给英国换取财政收入,俄国不是也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了吗?让全国人民都穿西装,明治维新的日本人不是因为穿了西装才精神焕发的吗?一群激情洋溢的书生和年轻的光绪皇帝,终于遭到保守派的镇压。 理想让我们有所追求,但做成一件事情却不能仅凭理想和激情,更须警惕可能被理想合法化的暴力。像中国一位领袖说的那样,革命绝非“吃饭”、“绣花”一样简单。但稍不留神,就真成了“暴动”。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忆】 8-1 徐琳玲:切•格瓦拉——他的国不在地上,也不在天上 8-2 胡泳:格瓦拉神话背后的黑色真相 【析】 8-3 张铁志:格瓦拉最迷人的部分 8-4 吴琦:黄纪苏谈切•格瓦拉:他代表了人群中20%的理想主义者 8-5 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14) 【鉴】 8-6 羽戈:阿连德与聂鲁达 8-7 陈仲丹:略论恩克鲁玛在加纳的统治 8-8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戊戌变法(节选)   周刊下载: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103753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地126期 死刑存废:摆事实,讲道理

【编者的话】 小贩夏俊峰终究在9月25日被执行了死刑。这起刺杀两名城管致死案件并未因小贩的离去尘埃落定,反而再次激起激烈辩论。一方面,死刑判决惹来无数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声;另一方面,随着媒体用错夏俊峰的照片、其子涉嫌“抄袭”名家画作等消息的释出,各种质疑也不绝于耳。由“死刑”引发的事件,再度吸引公众的高度关注,也将“死刑存废”这一古今中外颇受争议的话题再次带到人们面前。 夏俊峰既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几年,药家鑫、李昌奎的判死案都引得废死派与反废死派针锋相对,论辩双方都可以罗列出许多对己方观点有利的论据,公众对死刑的态度则摇摆在不同的案件甚至情境中,“一些人秉持‘出身论’,只要被告是所谓‘官二代’或‘富二代’,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高举‘喊杀’大旗;反之,若被告属于弱势群体,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社会和体制”。正如何帆在《杀戮的艰难》 一书的序言中所讲到的:“国内关于死刑问题的讨论,理性、宽容的声音虽在递增,但缺乏良好的讨论氛围,许多争论充满暴戾之气。” 本期周刊,我们尝试从众多情况复杂的争议中抽丝剥茧,尽量避开“暴戾之气”与情绪化的宣泄,一探废除死刑派与反对废除死刑双方的核心理据,了解在众说纷纭中,大家都在坚持怎样的信念。 法学教授贺卫方多年来在各类场合呼吁废除死刑,他在题为《拷问死刑》的演讲中提出废除死刑的9大主张,认为死刑很难起到遏制罪犯的效果,反而激发犯罪,容易引发不可逆的冤假错案,并质疑了政府合法杀人的正当性。他在演讲中强调了人的恻隐之心,指出对罪犯、对侩子手、被错杀者及家人的恻隐之心,才能树立人的尊严。 萧瀚在《死刑的黄昏》一文中将死刑划分到:哲学、法律、道德这三个层面来剖析,质疑这一制度性杀人行为,令人陷入“人类既可以杀人又不可以杀人的自相矛盾”之中。 反对废除死刑则同样有着古典的哲学基础,康德为死刑的公正性提供了论据,“死刑这种惩罚方式与其它任何惩罚方式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的不可替换性。‘谋杀人者必须处死,在这里,没有什么法律的替换品能够用来满足正义的原则’。” 而支持死刑在中国更有群众根基,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6成国人支持死刑。这背后除了通行千年“杀人偿命”的正义观支撑外,复杂的社会因素令民众对经济犯罪在情感上同仇敌忾;历朝历代死刑废止生刑跟不上的担忧,也令民众缺乏安全感。 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因素外,对死刑威慑力的依赖和对受害者家属的心理慰藉也是当前支持死刑派的重要理由。这些理由使得支持死刑变得并非只是单纯的情绪化宣泄,也不仅为中国大陆独有,日本千禧年前一起奸杀案的受害人家属这样定义死刑的意义:“死刑的意义在于,让一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诚实的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打从心里反省自己的误行,决心将自己剩余的人生用来赎罪并对社会做有意义的奉献。一个本来十恶不赦的坏蛋,最后可能会脱胎换骨变成真诚努力的善人,可是,国家社会却要夺去这位,已经重生的‘善人’的性命。很残忍 ,很冷酷,是不是?是的!无情的夺取他人宝贵的生命的确是很残忍的一件事。相对的,这个时候犯人才会真切的体会到,被自己残忍杀害的人,他们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无价。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手段,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恶行的方式。” 死刑存废的讨论必将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如肖雪慧教授所言“主张废除死刑与支持保留死刑之间不存在道德、人性高低之分。如果一定要分个什么,也许可以勉强作激进与保守之分。”在这条漫漫之路上,如果能多一些理性探讨的空间,催生更为健康的观念转换的空间,最终将令人类的生命得到更多的尊重。 1510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起】 11-1何帆: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 11-2肖雪慧:支持死刑并不等于选择野蛮 11-3张娟芬:《杀戮的艰难》 【废】 11-4贺卫方:拷问死刑(上、中、下) 11-5萧瀚:死刑的黄昏 11-6李宏宇:“我尊重但不赞同死刑”——赫尔佐格与死囚 【反】 11-7赵明:康德论死刑 11-8:艾尔德瑞克:治本,也要治标-论死刑的意义 【鉴】 11-9赵蕾: 台湾:枪声未打断死刑存废之争 11-10林世英:法国废除死刑之后的动态 【荐书】 11-11《当代美国死刑法律之困境与探索》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一五一十周刊九月月末版:空间在日子里流淌

【编者的话】 月末又至,一五一十周刊将开启一个新的月末版系列。在前两个系列 “ 精神生活 ” 和 “ 感官世界 ” 中,我们从个体出发,在内省的层面探讨人的精神生活和感官体验。现在,我们将向外延伸,在 “ 时空 ” 中穿梭,探讨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与时空的关系。 时空是生命轨迹的两个重要维度。我们可能趟着时间,一次又一次变换空间;也可能守着空间,感受时间的流逝。纵横经纬之间,人生所有的活动、经历也就立体了起来。作家聂华苓曾这样表述自己的一生: “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 。每一个时空下,都是一辈子。本期周刊,我们从最小的范围开始,拆解、感受周遭的日常生活,揭开空间的盖子,摸索时间的纹路。接下来的几期,我们会进而扩大半径,在旅行、移民等场景中,继续 “ 时空 ” 探索。 日常生活中的四个场景经常出现:居住的社区空间、工作空间、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些空间的规划设计、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时间在其中做出标记,凝结成记忆。同时,空间的呈现和功能,也决定了当下的时间如何度过。在每个空间中进行的活动,都有其相对的时间单位。 在宜兰,建筑师黄声远和他的团队,设身处地的规划、一砖一瓦的建造。希望可以经营到理想社区: “ 她可以让小孩安全地骑车,进出政府机构像进出自家后院,而且,发生过的故事,以后还都找得到痕迹。 ” 当大部份乡村在五年、十年规划中焦急地进行城镇化,宜兰却有很多事可以想一想,再想一想,才做决定。居住在城市的人,同样惶恐,因为看到记忆被斩断后废墟一样的未来。欧宁的文章考察了重庆、香港、台北三个城市在更新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抗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问题。当生活空间被发展的逻辑绑架,人们只有拖住时间,才能守护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情感。 在办公室除了工作,一天之中还可以有哪些活动?小憩、浅酌、放松身心,俄罗斯的这家网络公司甚至还有化妆台、按摩椅、健身房等等。除了丰富设施,色调、通风、绿色植物,都是让办公室时光愉悦起来的重要规划。 当工作空间更开放,合作、创意碰撞的机会也会增加。起源于美国的 “ 共享工作空间 ” 模式正在越来越多地方受到欢迎。当然,休闲、共享,这些都是工作空间的新尝试。张黎的文章回顾了 1890 年以来的百年岁月里, “ 办公室 ” 作为 “ 现代主义与工具理性的原型场所 ” ,布局设计的潜在逻辑:办公室的一天,必须是有效率的一天。 每一次在交通空间的主题总是等待,等飞机、等地铁,等火车,下一个地方才是目的地,这里只是中转站。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人们总是通过各种办法打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时间。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人,阿兰 · 德波顿耐心的在机场里进行了一次 “ 小旅行 ” ,从行李提取处,到候机大厅,每一个区域都带来了新的感受。而潘国灵则从地铁站的广告、商场中,体验到 “ 香港特有的地铁景观,流露着香港的个性 —— 商业与艺术互相紧扣、即用即弃、快起快拆,一种高度资本主义、资讯超载、拟像充斥的后现代城市气质,于地下空间中任意散发。 ” 当人群需要聚集到一起,也许是休闲娱乐,也许是政治集会,容纳人群的公共空间变得非常重要。网易 2009 年制作的专题中,回顾了中国 60 年来公共空间的发展变化。 “1978 年以前,在中国人的公共空间里,主导的人物是领袖、干部和群众,压倒一切的活动内容是宣誓、口号和报告。那时候的公共空间,其实只是 ‘ 公家空间 ’ 。改革开放以后,在公园、街道等 ‘ 公用空间 ’ 里,群众的自发性活动开始回归,而且花样繁多。 ” 同为 “ 公 ” ,公家空间、公用空间和公共空间,背后是参与者公民主体意识的变化。刘冉的文章,通过对香港反国教运动的观察,分析新政府总部的空间设计如何消解分割示威力量。香港每个月几乎都会有公民集会行动,空间的掌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 在你阅读这期周刊的时候,那些属于你的日常生活空间,或许也正在发生某些隐秘的变化,你不妨追寻并记住它们,作为你回顾人生的线索。 1510 周刊由“我在中国”(Co-China)论坛志愿者团队制作,每周出版一期,周刊通过网络发布,所有非一五一十部落的文章均经过作者或首发媒体的授权,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目录   【居住社区】 10-1 张洁平:朱涛、黄声远对谈:当宜兰遇上田中央(节选) 10-2  欧宁:城市更新及其对抗   【工作空间】 30 10-3 译言网:快乐的住办公室一族  10-4 黄英琦:以共享精神重新定义工作空间  10-5 张黎: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百年:效率、等级与身份  10-6 图片:译言网:英国十大最酷办公室  【交通空间】 10-7 阿兰·德波顿:机场里的小旅行——入境大厅(节选)  10-8 潘国灵:解构地下铁 【公共空间】 10-9 网易专题:60年,从公家空间到公共空间  10-10 刘冉:门为谁 “常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