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历史

嗨!历史 | 卡廷惨案全程揭秘:苏联为何屠杀2万波兰精英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30日 – 14:23 | 7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卡廷公墓的万人坑 波兰 军官和警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并没有被摧垮。他们并未背弃自己的祖国、宗教、政治观点和道德价值观。 苏联 领导人指望改造哪怕一部分穿上了军装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希望也落空了。 作者:吴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院),选自:《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原题:悲剧是这样诞生的——“卡廷事件”与战前苏波关系 1939年9月17日, 苏联 继德国之后出兵侵入 波兰 。苏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和 波兰 腹背受敌的处境,使苏联在波兰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仅用十天时间就达到了消灭波兰国家,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既定目标。苏联在波兰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两个迫切问题,一是需要处理大量的波兰战俘,二是怎样把所占领土彻底变成苏联“合法”的组成部分。这两个问题之间既互相影响,又有一定的联系。以前由于苏联档案材料的限制,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并不很清楚。在对近年来解密的档案进行研究之后笔者感到,它们的解决并不完全是某个人意志的结果,更主要的还是苏联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作用的结果。 5月中旬,据战俘管理局统计,从三座专门战俘营被送去执行枪决的共14587人,加上其他地方送来的战俘,一共枪决了15131人。另有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监狱关押的犯人7305名,也一并被处决了。其中有一部分被枪毙的波兰军官的尸体埋在了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并在三年后成为这一悲剧事件的第一批无声的揭露者。 而就处决这些波兰精英的原因,俄国学者指出:“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借助于工作人员和安插的密探查明,大部分波兰军官和警察虽然在十分艰难的被俘条件下生活了半年多,但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却并没有被摧垮。他们并未背弃自己的祖国,未背弃自己的宗教,也未背弃自己的政治观点和道德价值观。苏联领导人指望‘改造’哪怕一部分穿上了军装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希望也落空了。” 苏联对波兰战俘最初的处理措施 应当说,苏联对战俘问题从一开始就有所考虑。就在出兵当日,贝利亚致信莫洛托夫,转达了红军总参谋部提出开设8个战俘接收站和两个分配站的请求,同时建议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押解部队负责战俘接收站和分配站的守卫和解运工作。为此他请求苏联人民委员会所属国防委员会通过关于将内务人民委员部各押解部队转入战时状态并实行动员的决议。8个战俘接收站分别设在日特科维奇、斯托尔布齐、季姆科维奇、拉多什科维奇、亚尔莫林齐、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舍佩托夫卡、沃洛奇斯克等地。两个分配站是科泽利斯克和普季夫利。次日 联共 (布)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防委员会根据贝利亚的建议通过的决议,自9月20日起,白俄罗斯、乌克兰特别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押解部队转入战时状态。 9月19日,内务人民委员部出台了处理战俘问题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下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战俘事务的机构——战俘管理局。彼·卡·索普鲁年科少校被任命为战俘管理局局长,谢·瓦·涅霍罗舍夫为该局政委,伊·伊·霍赫洛夫、约·米·波卢欣为副局长。根据随后制定的战俘管理局条例,它“直接领导战俘营的组建及对战俘的配置、接收、登记、关押和使用战俘劳动,制订战俘接收站、战俘营的条例,颁布战俘营关押及内部规章制度的细则和指示。” 战俘管理局在俄罗斯联邦的奥斯塔什科夫、科泽利斯克、尤赫诺夫、普季夫利、奥兰、尤扎,乌克兰的科泽利相斯克、旧别尔斯克共设立了8个关押营。每个战俘营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部门的职能等,在9月23日颁布的《战俘营条例》中做出了规定。 在战俘营的机构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特别科。它的职能是对战俘实施肃反工作。贝利亚在批准成立战俘管理局的命令里,特别强调了要在各战俘营开展肃反工作。9月19日,内务人民委员部给各战俘营特别科下发指示,要求他们在对战俘进行登记时,要建立专门的战俘间谍案卷和侦察案卷,“对进行反苏活动、有间谍活动嫌疑、与波兰社会党、毕苏斯基分子、国民民主党分子、社会民主党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及其他反革命政党和组织有联系的战俘,以及所有军官,都要建立履历案卷,这些案卷要登记在一个专门的簿册里。”特别科还应每月向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处和第一专门处提交业务报告,说明战俘营中关押战俘数目,其中军官数、宪兵、国家安全机构工作人员各有多少,以及建立履历案卷数量、获得的谍报数量、招募的暗探和情报员数量、被逮捕的人数有多少。 可见,从一开始,战俘营中的这个机构就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生母被日军炸死 蒋经国手书“以血洗血”

蒋经国与妻子蒋方良 1941年日军敌机空袭浙江奉化溪口,炸弹不偏不倚击中 蒋经国 老家,毛福梅罹难。 蒋经国 用颤抖的手写下四个字“以血洗血”;道出他无助、仿徨、悲痛的心情。 嗨历史据中评社报道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国民党昨日特别推出由党史馆筹划的“ 蒋经国 的棉背心”专辑,藉由 蒋经国 与母亲毛福梅之间的感人小故事,庆祝母亲节。 国民党官网首页上将秀出“ 蒋经国 的棉背心、母亲节”的专栏,只要网友点进去,会立即出现一幅幅 蒋经国 和毛福梅的历史照片及文字叙述,包括“毛太君之墓”、“以血洗血”的碑文,以及“游子吟”的背景音乐,十分感人。 文字的叙述从1979年5月开始倒叙,蒋经国工作告一段落后,摘下粗框眼镜,用手揉了揉脸,凝视着窗外的傍晚车流,紧握手中的棉背心,微胖的身躯颤抖了起来,泪,不自主的滑过了脸庞,一切都是从棉背心开始。 历史回溯1925年,16岁的蒋经国即将远赴俄国留学,毛福梅亲手将缝制的碎花棉背心,包裹住她最心爱的儿子,包裹住无尽的思念与不舍,经过10年在西伯利亚天寒地冻的磨练,蒋经国只透过家书与母亲保持连系,分享求学的体验,禀报结婚的喜悦。 “妈妈,您的棉背心,正裹着您的小孙儿呢!我在这里熬得住,请您不用挂心”这句话描绘出蒋经国与毛福梅之间的亲情,延续到孙字辈的身上。好景不常,1941年日军侵华,以敌机空袭浙江奉化溪口,炸弹不偏不倚的击中蒋经国的老家,毛福梅不幸罹难。 “母亲,孩儿不孝,今天睡沉了吧,我知道您会在天国醒来的”,蒋经国用颤抖的手写下四个字“以血洗血”;道出他无助、仿徨、悲痛的心情。 故事最后回到1979年的5月,蒋经国感念与父亲在台湾奋斗30年,让台湾经济起飞,举世称羡,但他对母亲的思念,却始终萦绕心头“母亲,今夜的七海,特别宁静”。 国民党最后也鼓励网友留下三行情书,写下对母亲最真挚最高的敬意;党秘书长廖了以特别率先写下三行情书,希望能获得更多网友的共鸣。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官修”党史寻突破 书涉敏感问题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30日 – 14:34 | 0 次阅读 | 已有 0 条评论 党史在“文革”期间遭林彪、江青等人篡改,一度把井冈山“朱毛会师”说成毛泽东和林彪会师。 《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历时16年编纂、审读后终于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这本“官修”党史凝集了中共领导集体和党史学界的多数人共识,涉及“ 反右 ”、“ 大跃进 ”、“ 文革 ”等敏感话题。 记者:喻盈,选自:时代周报 1998年3、4月间,北京春意正浓。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批研究人员此时正集中在京郊昌平小汤山中直机关培训中心里,埋首对1995年初启动编纂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书稿做修改。这一次集中历时数月,稿件每修改出一部分,胡绳(时任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都亲自审阅、批改,并加以讲解。直至1999年初,这一轮修改基本完成,党史第二卷的第一个送审稿成型。 当时,这部著作的编纂者们虽然想到,这样的修改只是开始,但很难料想从这一稿到最终定稿,党史第二卷还将走过长达12年的反复讨论、审读之路。 这期间,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经过了四届领导班子的更迭,直到2011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才终于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与1999年60多万字的第一稿相比,它的字数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近百万字的篇幅。 前后历时16年编纂的审慎、中央高层亲自拍板的“官修”党史身份,都使得党史第二卷的出版备受关注。它所记述的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间的中共党史,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重大失误。其中涉及“ 反右 ”、“ 大跃进 ”、“ 文革 ”等多个敏感话题,历来争议颇多。中共中央如何看待曾经的历史曲折,如何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都可从党史第二卷的行文中得到反映。 书中坦承,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犯了包括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以及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三方面错误,并对 毛泽东 发动的“ 文化大革命 ”予以彻底否定。同时书中也强调,发生失误和曲折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密切相关;党并不回避自己的错误,能够自己发现、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纠正失误,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辟未来的。 经过反复修改,这部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自传”,党史第二卷“反映的是党在目前这个阶段对自己历史的整体认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语)。 时代周报采访多位曾参与二卷编纂的党史研究者,试图探寻这本“权威性”著作的成书过程、写作难点。在复杂的历史面前,“共识”如何形成?与此前出版的党史书籍对这段历史的表述相比,党史第二卷有哪些“新意”与“突破”?还有哪些争议被暂时搁置、留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著名文人郭沫若建国后为何变得奴颜媚骨

郭沫若手书毛泽东诗句 把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注解为表达毛主席对资本主义虽然发展得早但必将被社会主义超过的坚定信心,您认为如何?郭不假思索:这也太牵强了吧?这正是郭老您写的呀!郭一楞,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作者:谢轶群,选自:人民网 李广田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散文家,在其诞辰100周年之际,其生前曾任校长的云南大学中文系举办了纪念他的系列讲座,系里三位学者分别从李广田的文学成就、教育思想与实践、生平履历三方面分专题向研究生做了讲授。 讲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不少,然而最让我深思的是宋家宏教授对李广田散文名作《花潮》的重读。《花潮》通过对昆明圆通山公园海棠花美景的描绘,表达出“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主题。这篇写于1962年、与杨朔散文风格酷似的散文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现代散文典范灌输给了很多人;近年来,对其评价当然下跌,尤其是,在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三年大 饥荒 刚刚过去的1962年,居然赞颂“春光似海,盛世如花”,这和贺敬之于1959到1961年间在《桂林山水歌》中高唱“桂林的山来桂林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一样,在今天已被看成违背了一个作家应有的良心,成为作品和生平评价中的一个负面减分因素。 然而宋家宏教授在对《花潮》的重读中细致分析了李广田写这篇散文时的环境和背景:当时三年大 饥荒 已经过去,七千人大会召开,毛做了检讨,社会政治局面出现晴朗的迹象;李广田自己也刚摘掉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又从云大副校长复职为校长。国家前景看好与个人处境改善,使他心情舒畅,笔下自然出现亮色——《花潮》与其说是颠倒黑白地描绘现实,不如说是在真诚的乐观情绪中抒发对未来的理想。这一分析和评价切实中肯,体贴厚道,相比之下,使人觉得对这篇散文的“粉饰太平”、“媚权阿世”等指责失之过苛过浮。(当然,从中我们也可看出,李广田毕竟不是鲁迅那样思想深刻、世事洞明、富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作家,他的乐观很快遭到了幻灭。)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个文豪级的大人物,他早年以其才情横溢、大气磅礴的诗篇震撼文坛,被称为“最能代表五四狂飙精神”的诗人,建国后却写下了一大批风骨尽失、简直不堪入目的诗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 郭沫若 。 “我要向你高呼万岁/ 斯大林 元帅/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70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细菌战的威胁在你面前只是梦呓/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我向你高呼万岁—— 斯大林 元帅》);“亲爱的 江青 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 毛泽东 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献给在座的 江青 同志》);“在一万公尺的高空,/在图104的飞机之上,/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十载春风化雨/喜见山花烂漫/莺梭织锦勤/茁茁新苗壮/天下凯歌声”(《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 十周年》)……这样令人作呕的“诗句”,比《花潮》何止恶劣十倍?得到“斯文败类”、“一个人把中国文人的脸全丢光了”这样的恶评也算活该。 可是,我们能否摆脱一见这样的文字就想到“走狗文人”、“奴颜媚骨”的思维惯性,正如摆脱一见《花潮》就想到“粉饰太平”,而往郭氏的内心触摸一二呢?做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将,诗坛的泰斗,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自己难道不知道这样的“作品”足以让他将来被订在文学史的耻辱柱上吗?不管他当时面对的是多大的利益诱惑或多大的现实威胁,也不至于要做得这么“丑”吧?那么,在献媚、保身、求利之外,郭氏在炮制这类文字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另一种可能的动机呢?如果有,那会是什么? 著名作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周国平是 郭沫若 之子郭世英的大学同学,在其回忆录《岁月与性情》里,周国平提到了当年的这样一件旧事:某日,周到郭家,闲聊中周国平有意问 郭沫若 ,有人把毛主席的两句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注解为“表达了毛主席对资本主义虽然发展得早、但必将被社会主义超过的坚定信心”,您认为如何?郭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也太牵强了吧?”于是周抖开“包袱”:“这正是郭老您写的注解呀!”郭沫若一楞,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件旧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首先,官居高位的晚年郭沫若依然保持着正常的艺术直觉,“牵强”与否,一眼看破,绝未象当时某些人一样“政治化”得成了个糊涂虫;其次,他的文字当然纯属阿谀拍马,但并未倾注心力,以至于想不起某话是出于自己之口,并非挖空心思卖力讨好;第三,郭沫若“入套”后的反应不是窘迫难堪、恼羞成怒,或者强词夺理、维护体面,而是“哈哈大笑”,足见其对自己的行为早有思考和判定,被人当面给个“不好看”不但在他意料之中,并且心中已怀有可对此不予介意的有力理由——他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被奴化到了骨子里、完全失去了自我的人。 我们现在可以大胆猜想,郭沫若的“堕落”很可能是其很清醒地有意为之,否则不会表现得如此赤裸露骨。在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荒诞的社会现实中,有人“佯狂”,而郭是“佯媚”:你不是要人歌功颂德吗?我有我的利益,有我的软弱,要我对你抵制、抗议和斗争,我的确做不到,但我可以万分肉麻、无比夸张地歌颂你一把!看着我的这么没有原则的“诗”,你是满心受用,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呢?感觉到嘲讽了吗?是,我把基本的尊严都丢在一边了,后人当然会骂我奴才走狗软骨头,但最重要的是,后人也许会想到,让一个放荡不羁的著名诗人,一个地位崇高的文学名家,一个学富五车的史学大师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呀……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南沙群岛主权纠纷祸根是怎样种下的

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岛礁上建有礁堡。在蓝天碧水的掩映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1951年 美国 把苏联中国等排除在外片面和 日本 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第二条规定,“ 日本 放弃对 南沙群岛 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最大漏洞是没有明确规定将 南沙群岛 归还中国。 作者:马坤,选自:环球时报 近日,越南频频在 南沙群岛 问题上放出硬话:先是在2月10日声称要在南沙群岛建立“地方政府”以“方便行政管理”,“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一战”;接着又在2月16日以“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属于越南”。2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就此发表谈话。朱邦造说:“我们对有关报道予以严重关注,已要求越方作出澄清。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单方面对南沙群岛采取的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并非巧合的事也在大致时间发生———2月初,菲律宾军方又在南沙群岛附近驱逐中国渔船。 南沙群岛的主权争端完全是某些国家蓄意制造的。虽然历史和法理依据均证明,南沙群岛的主权毫无疑问地归属中国,但出于种种考虑,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几个东南亚国家也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美日埋下祸根 中国南海有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沙群岛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上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最早发现了南沙群岛。汉朝时中国人已发现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并进行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明清时中国人已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在一些岛屿上居住。清朝将南沙群岛正式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他国家。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中国拥有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30年代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70年代以前,英、美、法、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日本 二战战败后,于1946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将其划归广东省管辖。但1951年, 美国 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 1956年5月,菲律宾宣称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发现“无主地”,提出对部分岛礁的主权要求。1970年菲方派兵占领两个小岛,至1980年,菲已先后侵占8个岛礁。南越政权于1956年派兵侵占南沙群岛的南威岛,1975年将所占的一系列岛屿定名为“长沙群岛”。目前,越南在南沙群岛的32个主要岛屿上驻有军队,配有发电设备和雷达系统,其中29个岛屿还配备了卫星电视系统。马来西亚于1977年动手在岛礁上建立主权碑,1980年后开始派兵侵占岛礁。印尼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卷入南沙海域的划界争端。文莱也对一些岛礁提出领土要求。这些国家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南沙群岛海域有宝 通过南沙群岛海域的航道是一条“宝路”。它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是周边国家进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咽喉。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南沙群岛为依托来扩大战略纵深。越南强调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宾则认为南沙群岛是“正对菲律宾群岛腰部的一把匕首”。因此,南沙群岛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战略和军事防务意义非凡。此外,日本运输石油的“海上生命线”得打这儿过,美国、新加坡等国的重要航线也多经此地。这几个国家长期以来对该海域的“航道安全”甚为关注。印度一心想冲出印度洋,进入太平洋,这几年,印度海军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南海区域。 此外,南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还有不少“宝物”。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掠夺性开发。在各自相持不下的情况下,1991年开始,中国提出在承认主权归属中国的前提下,愿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主张,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菲律宾几个总统都挺强硬 1971年7月,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宣布,菲方此前已占领南沙群岛的3个岛屿,并授权在那里开采石油。 菲前总统拉莫斯是军人出身,在南沙问题上一向态度强硬。1995年2月初,中菲发生“美济礁危机”。2月15日,拉莫斯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命令加强岛礁防务、海上巡逻和空中监督,并声言“需作最坏的打算、最好的期望”。随后,菲5架喷气战斗机飞往南沙,展示了拉莫斯在风波后的强硬立场。菲律宾政府还企图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拉美国下水,但美国以“南沙群岛不在条约覆盖之内”为由回绝了菲方的要求。没有美国的武力干涉为后盾,拉莫斯态度遂由强转弱,称“倘若领土遭侵犯,将要求对方和平离去”。1996年以后,拉莫斯多次向美国提出将双边防御合作范围扩大到南沙海域,希望美国提供军事保护。 菲前总统埃斯特拉达为推动参议院通过《美菲访问部队协定》,亲自在电台大讲该协定会给菲律宾带来的“好处”。埃斯特拉达还指使国防部长梅尔卡多放风,“如果没有美国驻军,我们都知道谁会过来。等我们明白时,中国人可能已经登上巴拉望岛(位于菲律宾西端)了。”去年5月28日,菲海军在南沙群岛附近驱赶一艘中国渔船时,开枪射杀了中国船长。 美国在南海大搞军事演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越来越认为保护南海航道安全符合其利益,在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也越来越积极。美国逐步调整“不介入”南海的政策,加大了在南海地区军事渗透的力度。其中最明目张胆的一招就是积极推动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举行以南海为背景的多边和双边军事演习。 2000年1月31日至3月3日,菲律宾与美国在菲西部的吕宋岛、马尼拉湾、巴拉望岛等地举行了代号为“肩并肩2000”的军事演习。该演习旨在检验美菲两国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加强两国的军事防务关系,显示“美支持菲抗击外部侵略的决心”。演习的主要科目是海空联合登陆作战,即设想中国在南沙某无人岛礁或黄岩岛派兵驻扎后,菲联合美军对中国实施反登陆作战。2000年6月14日至9月22日,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与菲律宾、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地区分别进行了“卡拉特2000”年度双边系列演习。演习的设想是:“某一地区大国”派兵占领了南海上有争议的岛礁并封锁了南海上的国际航道,美国应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要求,进行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维护地区安全和海上航行自由。美国驻东南亚某国大使声称:“演习旨在确保我们的部队(与南海周边国家军队)做好并肩作战以迎接现实挑战的准备。” 1999年美军与南海周边各国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多达14次,2000年更达16次之多。按常规,类似的军事演习还会在今年继续进行下去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