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 | 台北一周: 坦然面对大陆─民进党面临蜕变与转型
这次一共有三位民进党人士前往云南腾冲参加国台办直属的「海峡两岸关係研究中心」所主办的一场两岸关係研讨会,台湾的媒体把他们称为「民共对话首发团」,或称为民进党对大陆关係的「破冰之旅」。主要原因是,他们摆明了是秉持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的最新大陆政策「在互动中了解中国」而前往大陆,而民进党代理主席陈菊也赞成他们以个人身分前往大陆互相深入了解、沟通,由于这件事可以当作是一个指标,观察民进党未来大陆政策将改弦更张到什麽程度,因此受到广泛的瞩目。 ●这三位民进党人士分别是什麽身分?他们在座谈会上有什麽具体的谈话吗? 一位是蔡英文竞选新北市市长时的发言人罗致政,一位是苏贞昌担任民进党主席时的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还有一位是前任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陈淞山。他们都是以学者身分,或专栏作家身份应邀出席。由于以前民进党把中国大陆几乎当作瘟疫,始终保持距离,大家都不敢公开去大陆参加对岸主办的座谈会,甚至动不动就祭出党纪处分,所以这次这几位出席者的谈话就格外让人嗅出不一样的气氛。比如罗致政就在研讨会上谈到民进党对两岸发展的看法以及「民共两党」互动的可能性。他强调民进党和共产党「应该多谈一点有共识的地方,少谈点差异的地方」,还说两党应该有「求同存异」的可能性,甚至具体点出「两岸和平」就是两党共同的语言,和国民党可以说越走越近了。 另一位陈淞山甚至有备而来,在会场发表一篇声明,题目是「民进党破冰之旅的登陆策略」,裡面主张,为了表达友善的态度,民进党应该把「中国」改称为「中国大陆」;他还建议,如果将来民进党中央恢复设置「中国事务部」,也应该把名称改为「中国大陆事务部」,或是「两岸关係事务部」。类似这种呼声,过去几年以来,在民进党内部几乎是不可能听到的。这显示,民进党正在转变,因为这种呼声,有可能是一种「投石问路」,甚至某种程度地反映了党中央的主流意见。 ● 据说,就在这几位民进党人士前往大陆参加研讨会的同时,民进党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在台湾也发出了类似的呼声,他们的主张又是什么? 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公开对媒体表示,民进党然虽无需废除台独党纲,但有必要超越《台湾前途决议文》,提出一套尊重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决议文;对外则要展现诚意,改称对岸为「中国大陆」,而非「中国」,放下防卫、冲破禁忌,拒绝让「两岸」成为国民党的专利,否则他认为2016恐将重演2012「叫好不叫座」的历史。 另外,前副总统吕秀莲也公开强调,很多民进党人都已经去过中国,但党内缺乏整合经验的机制,所以她呼吁党应该召开大会,讨论彼此的中国经验。可以说,中国事务或两岸事务,现在已经成为民进党的显学,不过,到目前为止,民进党人士仍然没有亮出最敏感的底牌,也就是,到底承不承认九二共识,共产党会愿意和民进党交往到什麽程度,都有待继续观察。 ●台湾媒体对民进党愿意前往大陆参加共产党主办的研讨会,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基本上台湾的舆论界都还算肯定,不过台湾的媒体也认为,这个「破冰首发团」虽然在心态上是一大调整与进步,但未来民进党如果要证明有能力处理两岸问题,恐怕还需要把目前虚无缥缈的两岸论述,变成有血有肉的实质内容。台湾的媒体甚至建议民进党,如果大陆邀请民进党参加博鳌论坛,民进党不但不必害怕,也不必再批评国民党是去「朝贡」,而应该想办法组团参加,甚至可以由已经卸下党主席职务的蔡英文亲自率团,也就是说,在某些议题上,民进党必须设想自己是执政者的角度来面对和思考,才会逐渐蜕变成长,一个国家,也只有具备了成熟的执政党和在野党,才是国家社稷之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