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梅宁华:中国社会制度形成的内在规律与历史逻辑

   本文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新民主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制度也要进行调整和改变,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观察一个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应当具有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中探索的过程,过渡到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并已经将这些规律性的内容制度化、体系化、具体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分割严重,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党派利益相互博弈。基于保护私人利益的资本主义政治架构和价值理念,难以凝结社会共识,在重大社会政治经济决策上无法进行有效集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要维护公共利益,也要保护合理的个人利益,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既能维护国家大局,又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形成了支撑国家发展的持续的动力和制度吸引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快速高效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结果,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任何一种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建立,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标准单一制度形态。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发展的丰富实践,借鉴一切有益成果,独立探索形成的。制度是规律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新民主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进程中,深刻认识制度建设的根本性作用及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端,对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深刻认识制度的根本性作用   “制度”一词,在中国思想史上久已有之。《商君书》中就曾有过这样的叙述:“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按《辞海》解释,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则。一般来说,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为处理各种问题、达成某种社会共识累积形成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具有根本性、强制性、稳定性、系统性等特征。   制度化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制度化往往和规范化、法制化等并列在一起。   第一、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秩序性。制度最直接的功能是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提高人们行为追求和相互合作成功的效率。   第二、制度具有协调性和整合性。制度对于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力量具有协调性和整合性功能。良好的制度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能够对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合理配置,防止和减少各种社会力量的内耗,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   第三、制度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制度背后无疑都承载着特定的精神观念与意识形态。共同的制度精神及其价值观,会强化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从而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特别是将大大增强社会在面临危机和挑战时的能力。   制度既有这些一般功能,同时制度形态却千差万别,尤其是社会制度,由于追求的社会目标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其一、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不同,决定了制度的本质属性不同。   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即立场决定了制度的本质属性。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形成和维护一个什么样的秩序,决定了制度的最终形态。根据制度设计的出发点,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利益,追求的是资本无限增值。这种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资本利益不受侵害,维护的是各资本利益集团的利益,且为达到目的甚至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社会主义制度或者其最高形态共产主义制度,出发点是共同富裕,人民普遍受益,保护的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平衡。   其二、制度设计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及国情,同一性质的制度,其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   一个国家的制度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制度的形成带着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的深刻烙印,特别是在有深厚文化传承的国家,制度演变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绝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制度形态。历史上,中国的封建制和欧洲的封建制在具体形态上不同,中国的封建制是建立在宗法和集权基础上,强调大一统;欧洲的封建制是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封建割据形态明显。在近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也保留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征,如英美两国,同为资本主义国家,但具体的制度形态是不一样的。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则实行的是总统制。   其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演进而变化。   制度具有稳定性,但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制度的动态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制度设计一定要符合实际,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次制度一定要随着社会条件的演进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制度在产生的时候,与这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实际相适应,这个时候制度体现的作用是积极的,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制度也要进行调整和改变,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观察一个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应当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独立探索形成的成果   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有哪些规律?这是制度研究中首先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摸着石头过河”是制度形成的一种方式;现在人们热议的“顶层设计”也是制度形成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以来制度的形成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通过革命来实现制度的变换,以新制度替代旧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上内生出来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和理性设计交织演进的实践成果。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坚持独立探索的路径;是内生于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制度,而不是外来嫁接的制度。   一、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封建制度形态被打破,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向何处去?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这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重大历史选择。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以后,在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各种派别展开“制度之争”。有的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这种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有的主张实行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要把西方的议会政治搬到中国来,结果也彻底失败。而代表大财团大地主利益的蒋介石攫取了政权,没有也不能提出任何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设计,蒋介石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政治诉求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化为泡影,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独裁政府展开了较量。总之,这一时期,关于中国的前途有各种各样的制度设计,这些制度设计都有传播者和实践者。究竟哪一种制度更适合中国,历史和实践证明移植他国的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必然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建设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是独创性的制度成果,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途径、动力、领导力量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保证,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础。   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以及革命前途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和制度设计,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实践中,产生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创性思想理论和制度设计,即新民主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制度成果。   新民主主义,既不同于西方的民主革命,也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的民主革命是市民革命,最后是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而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独创性体现在科学地确定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即首先经过民主革命,尔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战略观念;确立了中国革命必须是也只能是由中国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根本战略方针;等等。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毛泽东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所阐述的:政治上“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或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经济上,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及一切私有制,而只是没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归人民所有,实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国策。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设计,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   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共和国。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是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下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的政治格局,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全面实践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在经济上,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根本好转。在军事上,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在国际上逐渐拥有一席之地。总之,这一时期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础,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开创了条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我们经过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建设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探索的一条历史主线。1956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只是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制度条件和基础,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制度设计。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经济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以为这就是社会主义。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一些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导和前奏。但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完全的配给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僵化、呆板的“苏联模式”日益显露其弊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把思想解放到我们过去革命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上,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坚持走中国式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当时只是一个概念和理论框架,还处在一个初步认识的阶段,也没有具体的制度支撑。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探索中,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探索。在经济上,打开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制度成果,实行市场经济,但是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没有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更加科学有效。在政治上,承接了新中国成立时期确立的制度架构,进一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法律上,没有套用西方的法律体系,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经过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和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从实践中探索的过程,过渡到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并已经将这些规律性的内容制度化、体系化、具体化。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判断,而且呈现出非常确定的存在形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   ■中西制度比较中的几个本质问题   对于世界上两种鲜明的制度体系,即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体系,我们过去在做比较时,往往用具体事实而较少从制度方面进行论证。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早已形成相对定型的制度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制度还在探索形成进程中,没有完全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具有重大意义,使人们较为全面完整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有了科学的依据。中西制度比较是重大的议题,但人们往往从表象和单个事例进行分析,很难作出科学判断,只有把握两种制度的本质,才能有更清醒的认识。   一、资本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挥个人创造力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已难于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深刻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保护资本的利益,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基于这种特征,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上强调“自由市场”、多党轮流执政、个人价值至上等。这种制度设计相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来讲,在生产力受到压抑、个人创造能力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对打破封建社会桎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于过度保护资本利益、私有利益、个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由于资本的贪婪与不受节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欧洲爆发,根源在于资本过度扩张、利益分配不均。资本主义制度有解放生产力的一面,也有制约和破坏生产力发展的一面。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理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进一步扩大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是真理性认识,反映了不可抗拒的规律性。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并席卷全球,直至今天美国和欧洲国家深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不能自拔,就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无法实现社会利益整合,是西方制度的重大弊端。   由于资本的私有制,以及追逐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分割严重,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存在着各种利益集团,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党派利益相互博弈。基于保护私人利益的资本主义政治架构和价值理念,难以凝聚社会共识,在重大社会政治经济决策上无法进行有效集中。美国的国会两党围绕债务危机互不相让,使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成本。而政治恶斗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国民利益,更不顾及世界各国利益,只是为了各自党派的选举利益,为了一部分资本集团的特殊利益。美国债台高筑,但还要增加军费开支以维护军火集团的利益。政府决策受到多方掣肘,议而不决,效能低下。代表利益集团利益分化的两党之争必然在政治上撕裂社会。   三、西方国家的制度设计使政策实施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实行长远规划,缺乏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政治制度下,每个重大决策都成为政党博弈和争斗的战场。看似很“民主”的多党选举实际上最后变成一种取悦选民的“政策性买票”交易,只要可以讨好选民,对政党的选举有利,就实行什么政策,缺乏科学依据。政策的摇摆和不连贯、不持续、不稳定,引发大量“内耗”,每一次的摇摆都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逐渐缺失。   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历经三百多年,凭借其科学技术的优势、殖民积累的优势以及世界贸易规则的不公平性,极大地弥补了制度缺陷,在相当长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上还有一定优势。但是,西方各国自诩制度“先进”,不思改进,它的历史局限性及弊端在全球化时代日益显现。半个世纪以来的经验说明,西方民主政治逐渐丧失活力,与它自身不思进取,自认为“终极”、“完美”有很大关系。这次西方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再次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吹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致使政府虚弱,社会治理能力日益低下。世界上没有绝对完善的制度,制度必须在发展和改变中完善,从现实看,西方国家的制度已经失去了活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必须全面把握。基本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这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社会共识,形成了支撑国家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是“发展为了人民”,其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这个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侧重于公共利益,保护的是社会大众的诉求,而不是为哪个利益集团服务。从根本上讲,在利益目标上的一致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统一社会共识,这种共同追求有着资本主义不可企及的优势,它能够团结社会成员,凝结社会意志,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要维护公共利益,也要保护合理的个人利益,能够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既能维护国家大局,又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形成了支撑国家发展的持续的动力和制度吸引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动员、资源整合方面有着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讲民主,又讲集中,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党和政府能始终成为社会动员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政府既要对社会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动员全社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在组织原则上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协商民主使得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和争论,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能够得到充分反映和尊重。这种民主+集中模式,使我们既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又能够形成统一的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上下贯通,统一行动,重点攻关解决难题,快速高效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形成了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鲜明地回答了“五个不搞”,即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而且通过探索和实践,确立了涉及国家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行动准则,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完整的制度体系。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至关重要,是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的制度条件。邓小平同志曾说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长期坚持下去,就要靠制度来体现和保障。这种政策的长期性在西方国家是很难做到的。中国制度条件下的发展使党和政府能够制定中长期规划,实现跨越选举周期的大型工程和建设目标,从根本上避免短期行为对资源造成的巨大浪费。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对社会发展阶段有清醒认知,并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变革,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让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使我们在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定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清醒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处在不断变革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用好的制度来革除过时的制度,用优良的制度环境来取代积弊的制度环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健康、规范、进步的制度保障。在制度运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日益显露出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文明交融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来自于事实,来自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的。当然,也要承认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结构失衡、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配不公等,还有如面对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利益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矛盾更加突显。这些深刻变化要求党和政府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科学,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确立,对于中国人民具体而不是抽象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为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制度比较中更加自信。这对于凝聚中国人民的意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十分重大。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人民日报:官员对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32] 回复:人民日报:官员对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对于咱们戴着三块表的畏光症们,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是我是不信了。 用户: 大地 发表于:2011-9-8 21:45:41 支持 (17) 反对 (0) [31] 回复:人民日报:官员对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我所在的学校有120名教职工,订有一份《人民日报》,还是被迫的。只有一人看,不是为了信它什么,只是为了向其他人指出它说了些什么谎话。 用户: 乡村一夫 发表于:2011-9-8 21:35:38 支持 (15) 反对 (0) [30] 回复:人民日报:官员对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当前,难以让人相信靠这样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能够扭转如此低下的政府“公信力”,也难以相信靠这样一个“一党独大”的领导核心能够挽救中国人民的“信任危机”。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发展史已经证明的“民主宪政”就是一剂拯救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良方,要真干,就从民主和宪政开始。除此之外都是扯淡,都是“歪理”。 用户: 明然 发表于:2011-9-8 20:27:48 支持 (18) 反对 (0) [29] 回复:人民日报:官员对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阅读更多

武立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毛岸英

一、 来去随意,做工作浅尝辄止   毛岸英1946年初回国,到1950年10月赴朝,近五年多时间里,似乎没有比较稳定地从事过什么工作,正式披露的工作经历,都是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并且行动自由,没有什么“单位”的约束。   比较著名的一个经历是上“农业大学”。毛岸英刚回到延安,毛泽东要求他跟随农民劳模吴满有学农活。这段日子,其实只有五十多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乡村夏令营而已(p122),但后来凡提起毛岸英,都要大书特书这一段。   进 北京后他的工作岗位是中央社会部(中国克格勃)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在这个岗位上,他似乎也很散漫。按说秘书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通常没有自己的时间。 但毛岸英在1950年5月初有一次悠闲的长沙探亲。“这次南下是公私兼顾,他随苏联代表团来到武汉,给李克农当了几天翻译后便匆匆赶往长沙探亲”。 (p7)   在韶山,乡亲毛贻泉找他要帐,说是30年前毛泽东欠下100大洋至今未还。毛岸英没钱,找省委书记王首道“借钱”还上了(p11)。一次 探亲扫墓,他竟然盘桓了一个多月,直到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李克农要秘密访苏,发电报来催,他才回京。回京的时候,这个28岁的青年干部乘坐软卧列 车,“毛岸英品尝一口杯用长沙水泡出的君山毛尖茶,然后仰坐于沙发上,开始翻阅当天的报纸”(p9),这估计是湖南省委提供的特殊交通安排。从向省委书记 借钱、住省委招待所、坐软卧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毛岸英此行公开打了“父皇”旗号,而党政大员也丝毫不敢怠慢这位第一公子。   赴朝之前,毛岸英在北京 机器总厂做党总支副书记,这是毛岸英比较正式的一个工作履历,是毛岸英闹着要去工厂的情况下,周恩来亲自安排的。按说此时韩战已经爆发,社会部无论是情报 工作还是对苏联络都非常繁重,他为什么要离开部长秘书的岗位,去一个完全不能发挥自己俄文优势的北京机器总厂呢?这本书没有揭开这个迷团。从1950年8 月中旬到10月8日,他在北京机器总厂只干了不到两个月(p18)。10月8日他跟彭德怀去东北,没有向厂里作任何交待;10月14日随彭回京,次日即将 再赴东北、朝鲜,他才匆匆到工厂交待说社会部有任务,他要去工作一段时间(p85)。   将近五年时间,我们看到毛岸英的工作岗位飘忽不定,没有看到他在哪方面做出扎实的业绩来。   二、 赴朝出于政治需要,只准备三五个月就回来。   毛 岸英赴朝是自己提出的,还是毛泽东的旨意?书中记述,10月5日,中央决定了派兵援朝之后,毛泽东对卫士小李有一番对话:“我积极主张抗美援朝,我的儿子 不去,谁还能去?我想把岸英交给彭德怀,一起去朝鲜打仗,你看好吗?”毛又说“跟彭德怀同志在一起,学些军事知识,对他的将来会很有用的。”(p36)当 晚或次日晚,毛泽东叫回岸英:“今天,我让你回来,就是想和你谈谈当兵的事”(p43)。可见,岸英参军赴朝,是毛泽东做出的一个安排。其出发点,一是表 示带头,二是为了岸英的“将来”。   毛岸英到朝鲜干什么,也是毛泽东安排好了的。10月7日,聂荣臻打电话给毛泽东报告说:“彭老总明天就要带他的 一班人马去沈阳开展工作了,可是他的俄文翻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毛说“那就不用找了,让岸英去吧,我通知他。”(p54)可见毛并不想让岸英上前线,而 是细心地替他考虑了既安全、又能掌握核心情况的岗位。   毛岸英当时作了多长时间的打算?书中没有正面说。但他在向岳母张文秋告别时说过“多则半年, 少则三月”(p96);他的衣服、被褥、书籍还在北京机器总厂没有收拾,他说,“先放在这儿吧,我还要回来的”(p85)。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情节 是,1951年1月2日,此时毛泽东还不知道岸英牺牲,“正在看文件的毛泽东听说叶子龙来了,头不抬眼不动地说:”子龙,我正要找你呢!把岸英调回来吧, 你看他把材料写成这个样子,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p251)此时距毛岸英”报名参军“,不到三个月,距赴朝才两个月零十天。如果他没有牺牲, 凯旋回京,正好应了他对岳母说的”短则三月“。   三、 爱炫耀,性情浮躁   毛岸英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总共待了34天,但大家 都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本来他的身份是保密的,但他自己基本上逢人就说“不错,我的父亲是毛主席”(p194),毫不忌讳。他平时腰里挂着一支小手枪, 遇到人问时,就拔出来说“这支手枪有点来头,是斯大林赠送的呢”。大家惊羡道“你去过苏联?见过斯大林?”他就开始介绍在苏联呆了十年,参加苏联红军打到 柏林,受到斯大林的专门接见,斯大林送他手枪并问他为什么不找个苏联姑娘做妻子等等。(p210)试想,这一番经历,别说一般干部战士,就是彭老总,也望 尘莫及呀。给工农出身的战友们讲这些,是其炫耀性格的典型表现。   其实,他所谓的苏联红军生涯,如同他的农民大学、工厂书记一样,也是浅尝辄止的经 历:“1943年,毛岸英被保送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大学学习,考虑到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苏军破例授予他中尉军衔。一年后,他又进入苏军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最 高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毛岸英被任命为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p17)屈指算来,这时已经是1944年底或者是1945年初 了,而攻克柏林是1945年4月30日,所以说毛岸英这一段战争生涯最多也只有半年天气。而且由于“中苏两党有一个协议,不让中。共领袖的孩子参战” (p17),故“坦克连指导员”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四、 对“志司”首长颐指气使   第一次战役之后,毛岸英与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有一次对话:   “梁军长,你那里要人不?我到你们军去行不行?”   “你想干什么?把你安排到作战科行不行?”   “要是还在机关工作我还到你那儿干什么?在志司作战室不是一样嘛!”毛岸英不以为然地说。   “那你想……”梁兴初不解地问。   “我想下基层!”毛岸英像他父亲那样把手一挥,“从营长干起,你给我一个营怎么样?”   好家伙!梁兴初为之一惊,他被毛岸英这股子气势给镇住了。……谁知彭老总是怎么打算的?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好,那好……”   “你答应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什么时候去报道!”毛岸英认真了起来。   “我是求之不得,只怕彭总不放你走,下面危险大哟!”梁说。   “你去和彭总讲一讲嘛!就说我有打仗的经验,我在苏联打过仗,参加过卫国战争。”   “和彭总讲,那我可不敢……说梁兴初你怎么挖我的墙角?那我可吃罪不起。”   “嗨,你们怎么都怕彭老头?”毛岸英一捋袖子,“好吧,我去找他谈”。(p159)   这哪里是司令部的一个小秘书与主力军军长的对话?“不以为然地说”、“像他父亲那样把手一挥”、“一捋袖子”,这几个动作形像地反映了当时毛岸英的心理状态。而面对一位高级将领,称全军统帅为“彭老头”,并非无知,而是无畏——“只缘身在最高层”啊。   另一件事,“毛岸英和彭德怀下棋,经常为悔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事后其他首长委婉地劝说他不要这么认真,要让彭总下棋后心情放松才能更好地指挥 作战(p136)。过去看过一个回忆录的描述是,毛岸英当场说“他M的彭老总你又悔棋啦”,彭则笑呵呵地赖帐,洪学智则在身后用腿碰毛岸英,示意他尊重彭 总。两相印证,毛岸英在彭的面前,基本上是“童言无忌”,并不把彭当首长对待。   最典型的事件是书中151页的记载。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主持 第一次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实为最高作战会议。会上彭发火痛骂了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说出“违反军令,按律当斩”的狠话来,全军高级将领俱噤若寒蝉之际, 彭德怀开始布署第二战役的打法:“我的意见是先退,我们的主力从现阵地后撤三十至五十公里,让麦克阿瑟以为我们怕他。这样,他就会更猖狂,造成前军突出, 我们就可以寻隙穿插,分割包围……”这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毛岸英“离开会议桌直走到彭德怀对面,指着作战地图慷慨陈词:”我看应该向南进 攻!兵书上说: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敌人不是跑了吗?不是败了吗?我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而要后退呢?‘“所有的与会者都大为诧异,私下议论说 ”那个小翻译胆子不小ï ��竟敢在彭总发火的时候说三道四,这样重要的会议,哪有他讲话的资格?“此时的毛岸英,显然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秘书兼翻译,而把自己 当成了监国的太子或者是钦差大臣。   五、 生活散漫,违反防空纪律导致丧生   毛岸英好睡懒觉,在书中有多处反映。“一觉醒 来,天已大亮……毛岸英不禁心中自责‘日上三竿我独眠,太不应该了。’”(p70)作战室主任张养吾回国前给毛岸英的临别赠言是“按时起床、按时就餐、按 时防空”(p201)。在支部会上,作战处副处长成普提意见说“有一次毛岸英起床晚了,我们等他去吃早饭,没想到刚端起饭碗飞机就来了,我们四个人被堵在 屋子里,只好一个人蹲在一个墙角落,像块奠基石。”(p202)   毛岸英牺牲是在11月25日。此前志司为防空袭,“作出了三条规定:一是天亮前一定要吃完饭,二是天亮后不准冒烟,三是都要疏散防空。”彭德怀也强调“你们这些年轻人要注意防空,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该进洞而不进洞的是纪律问题”(p218)。   当 天早上毛岸英由于晚起床,又没有吃上早饭。“躲在防空洞里的毛岸英伸头看了一下天空,还不见飞机的影子……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了”。十点过后,毛岸英对高瑞 欣说要回作战室,高说“等一等吧,警报还没解除呢”,毛岸英说“不用怕!我看飞机一时来不了,就是来了,哪会偏偏炸中这个地方。当年国民党的飞机经常轰炸 延安,可爸爸忙于工作,就是不进防空洞……不也没事嘛!爸爸的榜样,儿子不学谁还去学。”(公然违纪,都要打“爸爸”的旗号,这样的公子哥真够志司首长头 痛的。)说着毛岸英已经冲出了防空洞,高瑞欣等只好跟着他到作战室热饭。(p220)   可惜毛公子没有“爸爸”那么好的运气,11点多,美军四架 B-26轰炸机掠过大榆洞上空,马上又返回,是否因为看到了毛岸英热饭的饮烟,不得而知,但这一次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准确地命中了作战室。幸存者成 普事后说,“当时毛岸英正在炉子旁吃东西,我在门外看到飞机正在扔炸弹,就喊快跑,可是毛岸英和高瑞欣都钻在桌子底下躲炸弹……要是早跑出来也许就没事 了。”(p247)   可见,这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由于毛岸英违反防空纪律,不但导致志司作战室被轰炸,自己身亡,而且连累优秀的机要参谋(周恩来语)高瑞欣牺牲。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5岁离父,8岁失母,在学习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最重要阶段,基本上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其中至少有五年是在上海流浪,直 到十四五岁时被送去苏联。后天的不足使他在知识和性格上存在一些缺陷,也就是不足为怪的。但官方的宣传在神化毛泽东的同时,对毛岸英也进行了神化,误导我 在很长时间里都认为毛岸英是个完美的革命青年,甚至认为如果他不牺牲,将可以成为制衡江青的因素,不致于让文。革发展到那样的程度。感谢武立金先生,他提 供的这些生动真实的细节,让我们对毛岸英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如果毛岸英在朝鲜不出意外,对他在后来中国社会的作用,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   武立金著《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9141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高王凌 | 母校回忆

2011年08月29日 10:06:28       插队当农民田间劳作五年以后,我进了一所省城大学,那还是1970年代,心想以后机会怕不再得,于是拼命用功(我的脚步声在图书馆算是出了名),也没想到,之后几乎就没离开大学。         当时,省城大学里没几个正教授,有的系连一个都没有,历史系因为有两个,便名声在外。这两位正教授,一位是罗元贞先生,另一位便是阎宗临先生。按现在的话说,都是“海归”,学问一大把,年纪也都六七十了。         那时学制是三年,按“顺序”,现代史、古代史、近代史各一年。比较喜欢我的老师,一位是刘书礼(他开讲“现代史”而不叫“党史”、请“工农兵”来校讲课、学生实习到农村写“村史”,都很超前),一位是罗元贞,一位是江地。我也不客气,经常向他们请教,也常常是到先生家里(当然我在京师,背后还有高人点拨——如王宏钧先生、成庆华先生)。         我们在校时,阎宗临先生已不讲课(不记得为什么)。先生“哲嗣守诚世兄”(饶宗颐先生语),就是那时候认识的(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于事后看来,先生于抗战军兴而归国,是一可议(明摆着第一个不幸,是把所有书籍都寄丢了);而回省城大学,则是不容置疑的“错”了。所以饶宗颐先生为其书作序曰:先生回归故里,“终未能一展所学,忧悴而继以殂谢,论者皆深惜之”。遥想先生当年,“精通法文、拉丁文、英文、德文”多种外语,徜徉于欧洲各图书馆,查阅各种稀有史料,议论风发,与其后枯守一隅,不知形成了多大的反差!余深知省城习气,读守诚世兄“编者的话”:父亲曾说,“我在这里连个聊天的人也没有”,真是心里发酸,说不出来的难受。         省城大学也始终处于“迷惘”之中,无论在学术上政治方向上。余亦“深惜之”。当年三届“工农兵学员”,北京同学中“成功人士”实在不少,学校亦皆不“一顾”(也许因为不会“五台话”吧,一笑)。         三十年(抗战七十年)后,余因偶然机缘,得预研究乾隆朝任职钦天监正三十余年的刘松龄,我们清史学界一无所知的“最后一位耶稣会士”,才发现阎先生对他早已有所了解(《乾隆十八年葡使来华纪实》,以上参见阎宗临《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大象出版社,2003)。再为此“出使”南欧(阿尔卑斯南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一派明媚风光),接触那些异国文字史料——无论法文、拉丁文、英文、(古)德文,更不要说最难的斯洛文尼亚语,无一识之——踏入好大的一片学术天地,犹如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其间许多并不仅仅依靠考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更须依赖“想像力”和章学诚所说之“性灵”、“神解精识”),如此一反一复,才更多体会到先生当年的心情。终于,我有资格跟阎先生对话了,可惜已不再能得到他的当面指点(书中所说拿波里的“神迹”,我也恰好亲眼目睹)。         往事不堪回首。虽有诺大的遗憾,在省城大学,却蒙罗元贞先生厚爱,学习了日语,帮我一路通过以后各种考试(升等口试英语在外)。省城大学开放的图书馆,及其“天高皇帝远”的管理方式,也使我得益不少(当时在北大就惨了);而且我还要说,我的专业学习,是始于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省城大学,尽管每当回忆起来,总不免带有一抹铅灰般的色调。           附言:提请同学注意,在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史与世界史已渐次打通,像阎宗临先生《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这样的著作,都应该认真研读,——我可是读第二遍了,并在撰写《乾隆》时大量引用,——不论它是多“旧”(其实是“先行一步”),或是多“新”(“新清史”亦可以说是这种眼光的产物)。   上一篇: 如何理解当代政治——答客问   下一篇: 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 阅读数(162)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高王凌 | 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

2011年08月31日 10:47:05       近日读到姚监复一篇文章:“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其中写道:         为中国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做出重要贡献的杜润生老人,在“六四”以后,对他的人生经历和党内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九十年代有一天,杜润生突然考我:“你说,建国以来的最大错误是什么?”我答道:“是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党中央决议中定的浩劫?”杜润生摇摇头后深沉地说:“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         杜老不仅认为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本身就是错误。更大的错误在于抗美援朝造成了毛泽东对建国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判断失误。对于什么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有一种看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要务。另一种看法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应以阶级斗争为纲,消灭资产阶级及其思想。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本来对两种主要矛盾的不同看法持调和并列的二元论的毛泽东,逐步改变了模糊不定的观点,认定阶级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因此才在国内开展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打击、消灭各种资产阶级分子和资产阶级思想,直到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因此,杜老认为,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的最大错误。         在决定是否参与朝鲜战争时,中国领导层有过激烈争论,除了毛泽东、彭德怀以外,总理和各位副总理、九位元帅及其他政治局委员,都不赞成出兵渡过鸭绿江参加朝鲜战争,林彪、粟裕两位战将都以有病为由婉辞帅印。事后看来,不出兵的意见是正确的。连毛泽东本人在1957年也认为,中国卷入朝战,绝对错了。         1957年7月5日,毛泽东在杭州接见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高扬,谈到朝鲜战争时,毛泽东指出,斯大林、金日成对中国刻意隐瞒发动战争的时机及作战计划,最后,中国却被牵连进战争,这是错了,绝对错了(薛理泰、赵刚:《中国国家安全的罩门——谈朝鲜半岛局势之走向》,《领导者》总第37期,2010.12,第11页)。         王明在《中共50年》一书中,回忆了1952年11月10日参加苏共十九大的刘少奇谈及毛泽东后悔不掌握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对华战略方针而出兵朝鲜事。毛连声问道:“我们出兵对吗?”“我们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刘少奇说:“当美、英部队已在仁川登陆,北朝鲜形势危急。毛主席怎么也不能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抗美援朝。政治局两个星期白天黑夜讨论也未能做出决定。毛主席说:‘只要我们一出兵,中美传统友谊就完了!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友谊?此外,我们设想一下,出兵后,不能击退美军又怎么办?’一句话,他怎么也不能作出决定。只是在美军占领新义州之后,美军和中国仅有鸭绿江桥一桥之隔的情况下,毛主席才不得不做出决定。他说:‘现在我们不能不出兵了!如果我们的部队马上出国,我们还能指望获得光荣和有利条件,就是战斗只在朝鲜领土上而不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如果等到美军渡江过来,然后我们再参战,那就会即丢掉了光荣,又失去了有利条件。’当毛主席知道杜鲁门不许麦克亚瑟集中轰炸沈阳到满洲里沿线全部地区,而我们的部队已经出动时,毛泽东懊丧地说:‘我们出兵对吗?’后来,当麦克亚瑟打算把战火扩大到东北,投下最后赌注(要不就接受他的要求,要不他就拒绝担任远东司令)时,杜鲁门撤掉了麦克亚瑟,毛主席十分苦恼,并且说了:‘假如,我们事先知道事物是如此多变,知道美国真不愿和我国打战,那我们为什么要出兵抗美援朝,破坏中美关系呢?唉,既然已经打起来了,那就考虑尽快地结束此事吧!只有结束战争,我们才能寻求逐步恢复中美友谊的途径。’”(《中共50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我本人在1980年初期会见过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系薛君度教授,他当时就讲过,他看过美国内部资料,在1950年杜鲁门有一个对台湾的处理方案,在大陆解放军解放台湾时,美军第七舰队不会支持国民党军队,反而会将蒋介石送到菲律宾去流亡。接着,美国将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企图拉拢中国对抗苏联这个最危险的敌人。美国研究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是民族主义者,是大铁托,不会像东欧领导人俯首贴耳地听命于苏联斯大林。薛君度叹道:“你们共产党缺乏战略情报,判断失误,才决定抗美援朝。”不先解放台湾,而出兵朝鲜,结果台湾问题直到今天仍未解决,确系最大错误。         所以,抗美援朝最终取得停战协议的平局,虽然提高了国威和民族自信心,但是,付出了牺牲近百万人命、延迟了建设和开放、人力、物力、财力巨大损失和遗留了台湾难题的沉重代价,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正如毛泽东总结的这是一个建国以来“绝对错了”的极大错误(以上有删节)。           佚史氏曰:各位同学,若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新民主主义”,暨新民主主义的“实施”和“放弃”。而其中不能绕开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朝鲜战争”。其影响可谓极为重大。         没错,对有关问题,我们曾在杜老领衔的研究小组中讨论过(参见《评说发展组》;我还在未“交代”的某战略研究所跟同学一起学习讨论,包括拿出几周时间给大家准备),现将其结论简述如下:(在一定的前提和时代背景下)朝鲜战争造成了几点重大的后果,即把发展军工和准备打仗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所谓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不是重工业而是军事工业优先);完全断绝与美国的关系,而更靠近苏联;不再可能有较大的来自国际的物资的和资金的援助,从而放慢步伐以致改变发展模式;同时也放弃了在农业改造上学习东欧经验的可能(有关部门曾研究东欧经验,如所周知,东欧各国都没有“全盘集体化”,有的比例还很低,就不要说南斯拉夫了)。这,自然要延及内政。         不过应该说清,并不能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没有经济封锁,当时的中国就可以“改革开放”了。甚至就可以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了(我在二十余年前即听到此一说法),这是那一代中共领导人的心结和理想目标,让他们(比如刘少奇等人)轻易放弃,不试一试,是不可能的。也有人把这称之为“历史的选择”,我则称之为“在劫难逃”。中国人必要过此一关。         姚监复的文章谈及抗美援朝的人员损失接近百万,对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不会同意。我则在小时候就听说(大概是五十年之前了):光共产党员就死了三十万!前两年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赴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电视报道中说到一个很高的数字,各位可去查一查。         薛氏所言,亦不无可议。如没有美国第七舰队隔开两岸,是否能一举攻克台湾,经金门一战,即不可断言。         中共之“误”,恐怕也不在“料敌”,而在于“知己”,此就事实上言,从事理上,亦未有手电棒照人,专挑客观原因者,如同一力谴责“战争”,而放过“革命”,若是如此,还要“检讨”作甚?         还有一个“不能小看”的林彪,记得去年有一个报道,说他其实是主张出兵的,但屯兵于朝鲜北部山区,相机而动,并不一定要打。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         其间,许多人、事被斯大林玩弄于股掌之上(包括打台湾),就不说他了。         我认识一位很聪明的老外,他曾读了有关的所有苏联档案,说:没看出斯大林怎么“怂恿”别人啊?我只好回答,所以说斯大林“高”啊!         各位,我始终说,“当代史”最难,而且也是对其史才、史识的一大检验,你以为如何? 上一篇: 母校回忆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922) 评论数( 3 ) 3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