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

拒绝“偏见”报道(上)

    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pecial/salon041/ 凤凰网读书会 No. 41   闾丘露薇 VS 胡泳、金玉米 拒绝“偏见”报道   本期凤凰网读书会于 2011 年 1 月 15 日在单向街举办,邀请到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及来自南非的金玉米。闾丘露薇的新书《不分东西》完全是站在一个媒体从业者角度看待和思考中外媒体存在的 “ 偏见 ” 问题。近两年,中国的国际角色日益凸显,此次我们希望通过借闾丘的新书,从中外从业者、研究者的视角来看看偏见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避免。 欢迎来到凤凰网读书! 2011 年 1 月 15 日,第四十一期读书会在北京单向街书店举行 —— 邀请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和单位网站创办人,来自南非的金玉米一起聊聊“拒绝‘偏见’报道”。 本次活动我们在凤凰网读书会官方微博( http ://t.ifeng.com/ifengdushuhui )及凤凰网读书会微博小组( http ://t.ifeng.com/g/1453/ )进行了预告和提前交流,欢迎加入和关注。 编者按: 本期凤凰网读书会邀请的嘉宾是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还有单位网站创办人,来自南非的金玉米。 闾丘露薇出的新书叫《不分东西》,风格与此前出的两本带有自传色彩的书完全不同,这本书完全是站在一个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中外媒体存在的“偏见”问 题对于很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或是媒体人,这应该是最佳读本,从而摆脱那些陈旧和过时的理论。该书深入浅出,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它能够开始提醒我们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时事新闻的时候,是否能够有比较独立的辨别能力去把碎片信息里的有效内容吸收,把糟粕去除。在近两年,中国的国际角色越来越凸显,国外的媒体也加强了中国方面的报道,关注到普利策新闻奖,就会发现,获奖的报道开始涉及到中国经济内容,但是,另一方面,国外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也没有停歇过, 有时候,他们或许不是有意为之,只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了“偏见”。 我们中国媒体的报道又何尝不是呢? 媒体的话语往往会影响民众们看待他人,看待国家、社会的态度,所以此次我们希望通过借闾丘的新书,从中外从业者、研究者的视角来看看偏见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避免。 《不分东西》,闾丘露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1 月 出版 闾丘露薇:国际新闻容易忽略日常报道 凤凰网读书: 欢迎各位来到凤凰网读书会。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嘉宾。我们欢迎《不分东西》作者、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欢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还要欢迎单位网站创办人,来自南非的金玉米。今天闾丘会作为一个发问者和大家聊聊由于中外媒体的不同视角而可能产生的偏见问题。 闾丘露薇: 谢谢。金玉米的中文讲的很好。其实你对中国应该是有比较多的了解的,比我们对你的国家要有更多的了解。虽然我去过南非很多次,但是每次去都是带着一些想法去的,去了之后觉得有一些经历会让我对你的国家有一些新的看法。另外胡老师是做研究的,您现在已经可以被定位为 “ 网络传播研究 ” 。 胡泳: 专门研究互联网。 闾丘露薇: 对,专门研究互联网,在我的书里面有很多提到了资讯的传播对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到底是多少。我粗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很多时候,偏见肯定是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否认这样一个现实,也不要害怕这一点,但是为什么要提醒大家说偏见不分东方、西方?因为它让我们有一个警醒,让我们去对待一些新的事物,看到一些陌生的东西的时候,不要带着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不要带着一个预设的立场,只有这样的,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更多确信的真相。 另外一点,传播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因为资讯太多,很多人都觉得资讯泛滥,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资讯越多其实越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因为你会发现在有限的资讯下,你往往更容易产生偏差。在今天的座谈里面,我们稍后也会就这样一个话题进行一些探讨。我想首先问问金玉米,你很早就接触了互联网,你做 “ 单位网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从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眼光去告诉那些英文的读者一些关于中国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在互联网之前,外国人就是中国之外的人,英文的读者,他们了解中国的话可能只会通过媒体,就是驻华记者的报道,但是我觉得互联网会带来一个另类的选择,因为你会发现你在里面翻译的这些文章,选择的很多内容,可能还没有在这些英文的传统媒体里面被报道,所以我会觉得,互联网对于包括英文受众来说,是了解中国社会很好的一个渠道。 金玉米: 我是 03 年开始做网站,当时美国、欧洲的报纸对中国报道的新闻还是特别简单,要么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或者是有很可怕的一个自然的灾难,或者是中国政府干了负面的事情,或者是经济方面的,中国人开始赚钱了,中国人开始买很贵的车,现在中国有很多特别有钱的人等等,基本上都是这两类的东西。一个是非常不好的新闻,一个是经济,泾渭分明的信息。 通常的生活信息基本上没有,所以除了一些喜欢看关于中国经济报道的西方人以外,一般人除非是专门对中国感兴趣,知道中国不太像咱们看到的这个中国。所以,最早我做单位网的想法是通过用一些中国报纸的文章翻成英文,或者是做介绍,可以让不读中文的人,不了解中国的人,能对中国平常生活有一种概念,做一般的新闻媒体不做的事。 闾丘露薇:事实上在我的这本书里面是花了很多的篇幅,想跟大家解释这样一个现状,因为所谓的国际新闻,就是发生在我们所生活的国家之外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报道哪一些国际新闻,选择报道和其它的国家有关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的日常生活,因为觉得那些国家的人和日常的生活好像跟我们这些自己的受众没有太大的关系。金玉米来自南非,问大家看到过的中国媒体对南非的报道的话,我们可能在之前就知道曼德拉,最近就知道了世界杯,但是真正对于南非日常的生活是怎么样子的,或者是很细节的状态,我们没有太多的概念。如果反过头来我们想一想,透过媒体的构建来了解中国的话,大部分英文的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跟我们对于他们很模糊的了解是差不多的。所以想请问一下胡老师,你是研究互联网传播的,互联网出现后,包括透过这些网站有很多的网友互相翻译媒体的一些新闻,而且非常关注的是那些网友炒的很热闹的新闻 ……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凤姐,或者是这种现象,外国的传统媒体,或者是驻华媒体对此不会关心,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或者又有什么新的政治政策,或者是政治体制改革这方面的事情。其实从我们教国际新闻的角度来说,这些应该不属于国际新闻的范畴,而且也不太鼓励我们的记者和学生去关注这些东西,认为它跟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您怎么看? 胡泳: 闾丘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她能把所有的活动都变成采访,我到这儿来好像应该谈谈新书,结果她把我们两个人都变成采访对象。实际上我自己是单位网的忠实读者,当然这个跟我的工作有关系,因为我研究传播嘛。金玉米不是一个职业的记者,但是他做的事情就是针对我们很多人,包括很多记者,或者是传媒行业的忠实读者的,那就说明现在整个传播主体对象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获得信息来源的这种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我们想象当中的国际新闻可能是一个什么概念,他所提供的包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中国互联网那些有意思的东西,可能超出中国传统的范围,因为这里都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在于说我们今天所有谈的东西,都可能变成国际性的东西,因为全球化链条无法不在,每个人可能都不会回到一个原本意义上的一个封闭的家园。我也去过南非,这些年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跟整个世界的脉络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在现在这种全球化或者是网络化的一个时代,原来有一句有名的诗叫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现在真的是这样——你甚至可能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比如说你可能在富士康打工,你可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但是你做的事情其实好多是你控制不了的,是整个全球化的轮子推着你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一种不像媒体却做着媒体的机构,也不像记者但是做着记者的事情,我觉得都是特别正常。 闾丘露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议题设定者 闾丘露薇: 想问一下金玉米,你刚才提到像我们做记者报道国际新闻的话,其实希望我们的中国观众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也包括希望让中国的受众明白世界是怎么看中国人的。在做了这么多年之后,你觉得作为个体的网友,他们在改变以往的我们获取信息、获得信息来源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大?因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给我们传递的信息,然后再构建出来的。在以往,这些构建的信息都是被媒体主导的,我让你看什么样的事情,关注什么样的话题,我是很被动的跟着媒体去走,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你会发现,如果积极参与的话,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议题的设定者,而我的选择就会多了很多,我可以根据我感兴趣的议题去挑选信息。你做网站这么多年了,坚持了这么久,你觉得有没有达到当时所预期的这样一个效果?就像你刚才说的,你期待大家对于中国的了解可以多元化一点,而不是只是从媒体上看到的政治、经济或者是一些和异议分子这些方面。 金玉米: 怎么说,我觉得有改变,但不是特别简单。第一,现在不是我们一个网站在做,很多美国人到中国游学,自己开博客,甚至是传统媒体也开始用跟我们同样的做法来报道中国。《华尔街日报》有一个博客,主要是北京、上海的记者在这个博客里写东西,最近我发现他们跟单位网或者是跟其它的英文网站的做法一模一样,他们经常会去看微博,把一些网友的评论翻成英文。传统媒体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很看不起博客,是很看不起网民自己做的东西。他们不相信公民能当记者,公民当记者,那记者干什么?我觉得中国不一样,所以中国记者一般看博客,看网络,觉得这是一种自由。西方记者,尤其是美国记者看网络,就觉得是威胁他们工作的一个工具。 这还没回答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影响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可是无所谓,并不是因为很多住美国的美国人看单位网,住美国的美国人不喜欢汉语,或者跟中国没关系的基本上不看我们的网站,谁看我们的网站?记者。所以通过影响驻中国的一些外国记者,我们可能也影响了国外的观众或者国外的读者对中国的看法。 闾丘露薇: 这个非常的有意思,其实这样的变化跟中国的记者现在面对的一个变化,以前涉及的变化也是很相似的,现在中国媒体记者的很多消息或者一些线索就是来自于网络,来自于微博或者博客,以前是帖子,现在我如果看《纽约时报》的话,可以发现它报道速度真的很快,报道像乐清的事情,这种事情在以往是不太可能。以往可能还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它才能会有兴趣或者说做出一个反应,而且对于驻华记者和外国媒体来说,这些事情好像没有达到他所期待的那种新闻的高度,或者说没有他所需要的东西。可是现在你会看到,他们跟着网络上的热点走的是非常非常的快。 我想问一下胡老师,互联网在中国的作用和国外比起来真的是不一样,包括博客或者微博客这样不同的形式,很多的网络词汇出来后,把它定义或者标签为一个好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东西,当然我不太喜欢标签一些东西,比较喜欢警惕任何一种去把一些东西提得过高的提法,你也写过一些文章,提醒大家关于微博对社会造成的乐观影响不要期待太高。你能不能给我们也讲一讲? 胡泳:记者和公民之间的角色转换 胡泳: 我希望待会有机会转过来作为记者进行采访。实际上刚才金玉米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察,他说,可能中西方对于公民记者或者公民新闻的看法不太一样,我觉得在中国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你会注意到现在公民和记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便举个例子,你看闾丘露薇的这本书,这书的第二部分叫做 “ 从记者到公民 ” ,我觉得研究记者和公民之间的角色,是个特别有趣的话题。 在中国,很多记者不得不变成公民的身份来发布新闻,尤其是当他有了博客、微博这样的平台以后,他可以不发在供职的媒体上,他就有记者和公民这样一个角色转换。与此同时,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公民现在拿起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和所有的新闻媒体平台,变成记者。 所有的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我们经济上去了,但是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结果就导致大家都蜂拥地挤到一个渠道上,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你可以看到如此多的热闹事情,如果三个月里你完全没有看中国互联网上发生的 事情你就会觉得自己非常落伍,因为很多新的人、新的事、新的词语你就不知道了,这就是当所有人拥挤到一个通道的时候,它所产生的这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因此,在中国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应用来到以后,它本来很多技术应用可能是满足其他的需求,而现在微博的媒体功能远远压倒它的社交功能,就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大的一个前提存在——大家需要表达。而且不仅普通的公民需要表达,记者本身也需要表达,因为记者相对公民来讲,本身已经被视为有话语权、有表达权的一群人,但是他自己在供职的地方表达不了,所以他也到这个地方来表达,所以你看到在微博上最活跃的一帮人其实是传媒人士,然后再加上所有的这些公民。 这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互联网,每天会发生新的事情,这就回到刚才的一个现象上,为什么说网民不仅设置了中国媒体的议程,现在正在设置外国媒体的议程,比如金玉米已经举到像《华尔街日报》的中国实时报,开始大量地关注中国的微博空间里面人们在说什么,你还看到中国所有的网络上热炒的事件用不了多久就会登上《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或者《经济学人》,所有的这些最大牌的媒体都会追踪这些线索,然后写成故事。 闾丘露薇: 说到 “ 李刚事件 ” ,我感觉比较深刻的是像这种网络热门词,以前很少机会出现在国外大报上面,可能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大家会觉得好像没有大到大家改变对国际新闻的定义,它属于比较本土化的、本地化的话题,但是现在可以发现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大。 金玉米:吃饱了撑着的外国人 闾丘露薇: 我在这本书里面谈得比较多的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你可以看到在过去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涉及到中国人对国外媒体很多的批评,包括在气候峰会上,很多的中国人对于外国媒体的观察不是太好,觉得它们不太友善。 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教研究生的时候, 99% 是来自内地的学生,当我让他们做功课,把中国的、西方的媒体的同一个报道都拿出来,让他们分析中国和西方报道的不同的时候, 我的这些学生们最喜欢用的就是 “ 这些西方媒体是站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上,所以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 ” 等等。他们非常自然而然的会把媒体和政府的立场去挂钩,把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等同于政府的态度。 我发现,这么多年了,这样一种思维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很多的年轻人的脑子里会重现。虽然我不停地给他们解释说,在国外是有所谓商业媒体的,商业化媒体是听老板的,当然根据独立制,影响状态也未必 100% 。我想问一个金玉米,你在中国这么多年,你接触到的身边的中国朋友,包括中国媒体,对待其他国家的认知会不会出现偏差?或者是因为我们对于国外的一些媒体属性没有一个太清晰的认知而导致这样的结果? 金玉米: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南非还是种族隔离时,黑人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人权的情况很糟糕。基本上全世界其他国家都觉得我们有严重的问题,都觉得南非政府不好,白人不好,我们家是属于比较自由派的人,我爸妈都不喜欢种族隔离政策,在南非属于左派。 闾丘露薇: 我想问一下,左派跟我们中国的定义一致吗? 金玉米:不一样。我们是反对政府的左派,比如说去英国,很多英国人会批评我们南非白人, 他们对南非没有什么了解,对我们家的思维方式也没有什么了解,一听到我们是南非人,就说你们南非白人如何,虽然当时南非政府是不好,但是我们第一反应是:你是谁啊?你了解南非吗?你去过南非吗?你没去过,说什么废话啊。这是我们很自然的一种反应。所以中国人看西方的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很自然的反应是 “ 吃饱了撑着的外国人 ” 。 这个没办法,你不喜欢外人来说你的坏话,谁都一样。有的时候比较难判断是偏见,还是人家说你自己国家的坏话,你不喜欢。 第二点,有很多优秀的外国记者也不希望只报道中国的负面,可是在纽约或者伦敦的编辑就不一样了,他们对中国不了解,说白了就是他们对中国无所谓。所以如果新闻没有一个很刺激的内容,没有工厂长做坏事,没有战争,没有很大的经济新闻,他们一般不感兴趣,很多问题都不是在中国的这些驻外记者做的,是总部编辑决定,比如说 2008 年有名的西藏照片被剪事件,很多中国人都不开心,这不是在中国的记者做的,都是美国总部做的,这些也得知道、得理解。 中国的记者也是同样的情况,怎么办?我觉得如果要对其它的国家有一个比较公平的看法,不能只看一个电视台,不能只读一份报纸,不能看一个博客,都得研究研究。 闾丘露薇: 我非常赞同金玉米讲的,就是你清晰的来源不能依照一个信息源,如果太过于信任某一家媒体或某一家信息源,你总有被误导的一天,因为没有一家媒体能把一件事情讲得非常非常的清楚,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我的书里面举了很多的例子。在 2008 年到 2010 年,发生了太多这样的事情,而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其实就像金玉米讲的,有的时候是后台的编辑决定的,这个编辑可能根本不知道中国在哪里,根本不知道尼泊尔警察和中国警察的有什么区分。 说老实话,如果我们来看非洲某个国家的话,我也相信没有几个记者能把南非的警察跟相邻国家博兹瓦纳的警察分清楚,我觉得也很难,都是黑肤色的。有时候我们可能把别人对我们的印象看得太重,觉得中国那么大,你怎么能不知道我们中国人的警察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误解。就好像《纽约时报》犯过的一个错误,把我们的主席和总理的名字写错了,很多人会觉得难以接受,很不幸的是对于很多编辑或者很多国外的人来说,他确实并不知道你的领导人是谁,而且他也觉得并不重要,我为什么一定要记住他到底是谁呢?当然,这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看到之后会觉得非常非常的气愤。 继续采访胡泳,我想请您谈谈您对中国媒体的一个看法。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依照中国媒体从世界各地发回来的报道,或者我们翻译外电的报道,导致了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对外界的看法。 从我的角度来说,有的时候时间紧张,就没有那么认真,觉得反正你也看不懂,稍微错一点点问题也不太大,当然,这不鼓励。但是很多时候确实会发现我们在批评西方媒体犯错误的时候,中国媒体其实也经常在犯,最明显的是我们在翻译别人原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翻译错误,或者断章取义,而这些错误往往会让我们产生非常激烈的反应。 类似事情 2010 年发生的非常多,我在书里面也特意提到了我们亲爱的《环球时报》。展江在微博上说,《环球时报》出了一大篇的报道说,外媒报道中国建造航母之后,中美必定会有一战。这个外媒就是《马来西亚日报》,很容易去查证它,挺可惜的是展老师也没有去查证。其实是马来西亚在东马的一份西方媒体,发行量不多,属于快要倒闭的状态。但它毕竟是一份外媒,有时候你会发现中文媒体经常引用外国媒体, 但是造成了一种外国主流人群就是这么看中国的印象,事实上,它经不起推敲。 警惕每个人会提出自己的真相 胡泳:对,展老师没有去查证,但是我觉得他可能是基于原来的一种认识。就是《环球时报》经常造假。 其实,你会看到媒体在建构大家头脑当中的认识的时候,作用非常大,因为它可以做很多的选择,它做的选择会影响到你的选择,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认知是有选择性,可以是选择性的认知,可以是选择性的记忆,你可以不去记忆你不想记忆的东西,只记忆你想记忆的东西。所以对于很多读者形成这个事件的看法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我们说新闻媒体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所在。 在今天,你会遇到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你们看闾丘的书,你们一定会看到这个东西——所有的记者都会声称自己是追求真相,媒体都会声称以追求真相为自己的一个宗旨,但是现在你会发现真相是特别扑朔迷离的,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真相,说不清楚真相的一个最核心的结果会比较可怕——每个人会提出自己的真相,不管你提供多少证据证明你的清白,但是如果我自己有一整套的逻辑,我会始终认为你是在掩盖事实,反过来讲,其他人看这个事情也会是同样的逻辑,真相是特别难以捕捉的。 所以我在北京大学讲新闻学的课程,经常说客观性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能已经是过时的东西,大家应该张扬的是,如果你要讲媒体或者新闻的价值的话, 最关键的词不是客观性,而是平衡。 这个平衡其实跟刚才金玉米讲到的非常相关,你不能只看一种报,你不能只看一个电视节目,哪怕这个博客你多喜欢。比如你特别喜欢韩寒,你也不能只看韩寒一个人,你一定要做到平衡,因为平衡才是最有效消除偏见的办法。当真相无从捕捉的时候,你真的需要去看各方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眼中的真相里面都搀杂了他的偏见,所以我认为平衡的价值远远高于客观性。 闾丘露薇: 其实在这本书里面,我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人、一家媒体很难捕捉到真相,好在大家有很多的选择,否则的话,你永远是在有限的资讯里面去进行判断。如果你依赖的信息源就那么多的话,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就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今天上午,我跟于建嵘有一个对谈,他跟我讲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跟我之前在伊拉克的时候遇到的事差不多,我在这本书里面也写有类似的事情,就是我们经常从一张照片或一张构图里面判断出我知道这个现象是怎么样的。 在伊拉克的时候,我们印象当中是萨达姆倒下来,全广场欢呼的场面,我们就以为所有的伊拉克人 都在为这样的解放而欢呼,但忽略了旁边茫然的人,伤心的人,或者是神情复杂不知道怎么办的人。同样的,于建嵘讲到的是当我们看到乐清的一些民众下跪场面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其实他在现场看到情况是这些村民是看到人就会下跪,而且他们只推出年老的人在前面, 当有摄像机在现场的时候,你们获取的真相到底是多少? 其实也是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在我的书里面,我们拿出了一张照片,是在 “ 七·五 ” 的时候,那位站在武警装甲车前的维吾尔族黑色衣服妇女,很多人,尤其是西方的读者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有一个判断。但是如果你看看这些在现场的记者的博客,你就会发现现场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事情要比看国外的事情复杂很多,因为有的时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金玉米,当你看到网络上的一个热门事件突然跳出来的时候,你应该有经验跟大家分享——先不要去急着判断,要去找很多的资讯查一查。 金玉米: 现在有一个外国记者在中国的说法: 你在中国待了一个星期能写一本书,待了一年能写一篇文章,待了好几年之后,一张明信片都写不了。 就是说外国人待在中国的时间越长越觉得不懂,我觉得有的中国人可能能理解这种感觉,中国特别复杂。 这也是任何外国记者在中国很大的一个挑战,有时候中国确实被烙上负面印象,但是也做了很多好的事情,尤其从一个南非人的角度来看中国,这 30 年的成绩,我们南非人只能很佩服。 所以没有任何简单的办法来说中国的故事,我觉得还是以胡老师提的平衡的概念为主。前几天《华尔街日报》博客把很多中国网民的评论翻成英文,都是关于歼 20 飞机,很多美国人吓一跳,然后发布了很多比较负面的网民的评论。它们一篇文章都是这种批评政府的,这说明很多中国人也并不是那种西方人想象的机器人,有自己的言论。 我自己看了微博,发现并不是那么多反动的评论,其实很多中国人都很为这个事情骄傲,如果你要平衡的话,也得承认有很多言论是看不到的。作为《华尔街日报》记者,他们应该怎么办?这个很难。所以通过信息来源多元化达到平衡。 但是讲中国的故事还是特别特别难,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概念还是特别的简单,就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吃狗肉,这个听起来很傻,但是我每次回南非都会有人问我这种愚蠢的问题,所以不容易被理解。

阅读更多

2011,经济不再重要。

2011 ,经济不再重要   温克坚       2011 年中国经济形势如何?有各种版本的分析和预测在市面流行。不过人类预测未来的记录表明, 专业,地位和名声并不同步增加预测的准确性,社会的演变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混沌体系,出人意料的事件总会瞬间到来。因而预测未来,是一个开放的冒险游戏,人人都有资格进场。   我也决定冒点险,来勾勒下 2011 年的经济前景图,同时穿插一些基于社会和政治视角的点评,算是对 2010 年 10 月 8 日突然来临的兴奋事件而导致的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的一种弥补吧。   我的基本结论是 2011 年的经济发展将会表面光鲜,实则乏善可陈,是属于无趣无味无高潮的平庸故事,但是长期来隐伏于经济叙事之下的社会和政治议题将日益凸显,成为主要的社会叙事,搅动公众神经,激发社会参与,聚合政治能量, 从而影响着社会进程。某种意义上,历史在这里停滞,历史在这里拐弯,下一个十年的大事件都将在 2011 找到端倪和影子。   让我们通过一些经济领域的关键词来勾勒 2011 经济基本面貌:   1. 经济增速没有悬念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预测, 2011 年中国全年 GDP 增长速度为 9.8% 左右,增速较 2010 的 10.3% 略低,国际上一些重要经济智库,投行和世界银行等的预测也大抵相同,经济发展数据区间都在 8-10% 之间。从绝对数据来看,这个速度在全球经济体中无疑是极为亮丽的数据,可以吸引各种羡慕的眼光。 长期的经济发展记录,容易让乐观情绪流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都尚在半途,巨大的国内消费驱动,使得中国经济还有发展的巨大动能。很多经济学者认为,按照目前的增速保持下去,人们乐于猜想的是,到 2025 年 -2030 年之际,中国经济总量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不过,关于这种经济增速的质量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其所付出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体制,一直是公共争议的焦点。如同公众所感受的是,这种经济增长速度水分很足,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并没有同步转化为福利和财富的增加,因此粘附于经济增长率本身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总是那么的脆弱。   2. 十二五规划乏善可陈   在一个政府强势干预市场的经济体里,我们无法回避政府版本的经济愿景,而十二五规划就是官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蓝图。不过,由于市场的深化,经济体已经有其独立发展的轨迹,官方的所谓五年规划对于经济的实质影响力已经大为降低。 但是可以预计的是, 2011 年作为 12 五的开局之年,肯定要做到开局圆满,因此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政府投资会继续高开高走,高铁,各地方重大工程等等依旧是重要着力点。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这些政府投资除了继续扭曲经济结构,造成越来越多的浪费外,不会有其他遗产。 这个从 2011 年所谓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可以得到再次确认。这种充满政治安抚意图的兴修水利政策,放置到一个日益现代化的经济体,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和不着边际,因此必然属于低效投资, 不过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一个继续拉动政府投资的重要载体,可以推动 GDP 的总量增长,至于这种投资的长期效益,那不是目前关注的重点。 十二五规划本身是一个笼统概念,各个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和机构,都有相对应的版本,如果完全展开和实施,其对经济的干预将是灾难性的。不过幸运的是,各种利益旁根错节,政府官僚机构已经无能根据某种大而全的规划来重新配置。 因此,如果说 12 五规划是所谓的“顶层规划”,那只不过是一种话语标签而已。 当然,这个规划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卷入了大多的机构,学者和官僚,实实在在制造了大量的垃圾。   3 .房价趋势诡异   2011 年的房价走势,无疑依旧是最为牵动公众情绪的一个经济指标,因此简单分析下房价走势是需要的。要预测房价走势是一个危险的差事。多少知名或者不甚知名的人士都在房价问题上被事实撞了一下腰。客观的说,这些年一直唱多的任志强先生的预测倒是基本符合市场走势。对于 2011 年的走势,我的基本判断是,上半年房价有小幅上涨的趋势,而下半年可能面临重大的回调压力。   从空置率,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来看,房价肯定包含巨大的泡沫,中长期来看,房价的向下调整是必然的。但是一直以来真正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土地政策,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以及货币政策等等短期来看并没有变革的迹象,房价一路走高又变得可以解释。 2011 年,这些因素将如何角力?。目前来看,土地政策和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在 2011 年都不可能有调整空间,唯一的是货币政策面临巨大的压力,宏观货币政策基调已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加上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2011 年的货币政策可能演绎出一条高抛低走的轨迹 —- 有消息称, 2011 年 1 月份的第一周,货币信贷投放就超过 5000 亿。因此,在这些力量的冲击下, 2011 年上半年的房价会温和上涨。 不过从一个综合角度来看,货币上涨的力量毕竟是强弩之末,要再如 2009 年那样的天量投放,估计是谁也不敢冒的一个风险。因此, 2011 年上半年房价不太可能下行,但是考虑到整体上的通胀压力,加上日益尖锐化的民意和舆论压力,估计中央政府会祭出新的调控房价的若干招式,比如部分政治上偏红的地区加快保障房的建设,部分地区的房产税会先行试行,当然,最重要的压力还是来自货币政策,如果下半年有 2-3 次的加息幅度,对于房价的冲击将是强烈的。这么多因素的叠加,很可能导致下半年房价下降,在部分泡沫化程度严重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杭州等等,房价下探个 20% 并不过分。 — 总之,房价要降,和要房价降,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也都是可以收获巨大民意的事情,不排除部分官员进行政治冒险,采取极端措施操控房价,比如重庆正在展开的所谓重庆模式。     3. 就业形势黯淡   据说就业形势是让领导人夜不能寐的一个原因,但是就业形势又是一锅坚硬的稀粥,被各种机构搅得面目全非,基本上缺乏可信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一个并不是笑话的信息是,根据美国 Pew 机构的一个民意调查,据说有超过 47% 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已经是当下第一经济大国,理由是美国有接近 10% 的失业率,而中国的失业率只有 4% 。 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 2010 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908 万,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确为 4 . 1 %。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根本不能降低社会对就业压力的高度关注。   最近一两年来,中低端的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这一方面是通胀压力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表明表明人口结构而产生的红利接近拐点。而 2009 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人为的创造出了许多简单的就业岗位,随着政府投资趋势的下降, 2011 年这些低端的就业岗位可能减少。另外,鉴于欧美开始温和复苏,这将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也会吸收部分就业岗位。中国的就业,呈现某种不对称性。低端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供应持续减少,愿意干体力活的人口基数在下降,而工资在上涨,由于农产品价格上升,部分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意愿下降,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反而抱怨招收不到足够的工人,   但是对于这些年来持续毕业的大学生们的就业状况,由于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多,因此自然期待一个有发挥其教育能力的舞台,但是由于关键产业的管制,和垄断企业对经济体的盘剥,使得中间态的中小企业,这些年来发育不良,创新不足,吸纳知识密集型人才的能力也就不足,这样估计这些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处在一种假性失业状态,没有充分就业,这些长期身处社会底层的知识青年队伍日益庞大,虽然暂时没有温饱之忧,但是这个他们的社会期待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很容易产生社会愤怒和压力, 如果没有被有效的整合到社会经济体中,自然可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       4. 通胀牵动人心   从 2010 年起,通胀就绷紧了社会的神经。 2010 年 11 月份官方公布的 CPI 数据到达了 5.1% ,成为 28 个月高点,虽然 12 月回落至 4.6% ,不过比较普遍的预期是, 2011 年的通胀压力依然强大,将压缩当局货币政策的空间。   通货膨胀有两个表现,一个就是根据弗里德曼的经典表达,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投放过多,自然表现为通胀;前些年,这些货币主要被蓄养在股市,楼市和银行存款中。因此,导致楼市泡沫一路扶摇直上。而官方通过对 CPI 数据的控制,成功的对社会的通胀预期进行对冲,赢得了更多调整的空间。但是正如那句话说的,当局不能控制温度,却可以控制温度计。目前政府的主要努力,就是在 CPI 上下足功夫,通过行政管制,价格补贴等等措施,不许食品价格出现太大的升幅。因此,一个可以预见的情景是, 2011 年通货膨胀继续如脱缰野马,政府则出台更多的价格管控措施来装饰 CPI 数据。   目前官方的手段是以提高对最底层收入群体的补贴和增加公务员群体收入等方式来控制通胀的杀伤力,而在舆论上,则宣扬提高对于通胀的容忍度,认为温和通胀的后果并不可怕,以隔离可能的社会连锁反应。在目标设定上,官方对于 2011 年的 CPI 控制目标有了松动,从原来坚持多年的 3% 改变为 4% ,根据官方对于数据的操控惯例,在实际经济表现中,这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通胀幅度。在经济数据上, 1% 似乎是一个微小的调整,但是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举动。 根据许多国家的经验, 3% 的 CPI 上涨率是经济要素调整所需要的灵活性,但是超过 3% ,尤其吃持续超过 3% ,从理论层面来看,将意味着货币流动速度加快,通胀预期强化,对于不同资产配置的财富剥夺效应增加,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是一种严重的经济风险。为什么 4%–5% 的通胀差异,就是巨大的差异,而 3% 到 4% 的差异则是可以容忍的呢?这已经不是经济学可以解释的,这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和群体行为才能回答的问题。   持续的通胀往往孕育巨大的社会不满以及基于其上的突发性事件,可以在瞬间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 2011 年的通胀既然不可阻拦,那么其所引发的社会裂变,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突然到来。     5. 金融体系定时炸弹   2011 年还有一个值得观察的领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表现。根据 2010 年的数据,全国各地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总额接近 8 万亿,虽然银监会系统一直试图在对这个 8 万亿进行解包还原,进行分类,落实担保,降低系统风险。 但是在目前的结构下,这种左手监管右手的方式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8 万亿贷款的安全性和土地价格走势息息相关,如果房价撑不住,开始掉头向下,那么 8 万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就是埋藏在金融体系的定时炸弹。   只要对地方政府的 GDP 考核机制不取消,只要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权能不被限制,只要宏观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变化,那么地方政府肯定是金融体系中最大的信贷接收者,那么这个埋藏在金融体系中的定时炸弹就不会得到拆除,一个中国特色的金融危机正在孕育中。 别以为这种危机离开我们很远,最近爆发的齐鲁银行的信贷黑洞就表明这种危机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可能裂变开来。当通货膨胀剥夺着公众存款,而类似银行丑闻又动摇着公众对于金融机构的信任的时候,那么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能是极度脆弱的,一些小小的谣言就可能引发一场挤兑风暴,问题只是,这种风暴什么时候会发生?!   在现代社会,金融体系的风险具有极大的传染力,和通货膨胀一样,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动员机制。而从一种冷峻的视角来看, 2008 年以来中国官方特殊的市场干预政策(积极财政, 4 万亿,地方融资平台等等都是关键词)已经为中国版本的金融危机奠定基础。下一个金融地震的震中,将会出现在中国。 我们是在地震爆发前,给金融体系灌输更多有毒资产还是及时清洗掉既有的有毒资产吗?   6

阅读更多

为什么官员不能当代表

  官员不能当代表,本着两个着力点进行说明,一个是宏观的议行合一制度弊端,一个是微观的官员当代表助长了权力的滥用。宏观讲的是基本制度,微观讲的是人。制度决定人,坏制度造就坏人。 官员不能当代表在西方思想家那里说得很清楚,在政治家那里说得也很清楚,权力导致滥用,绝对权力导致绝对滥用,一直到权力的边界为止。作为行使立法权的议会的权力就会滥用。第一,议会有权力集中的本能倾向。议会在“授与权力上是慷慨的,但后来又干涉权力行使;它整批地给予权力,但又通过对行政事务的很多干涉行为逐一将来收回。”第二,议会能力低下。“议会的普遍无知和无能,或者说得温和一点,智力条件不充分。”第三,议会受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 (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第84-85页)第四,把法治变成立法者统治。而且“国家愈糟,法网愈密。”(塔西佗语)第五,议会变成多数人专制,使少数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第六,议会与行政权合而为一。立法者就是执法者,不是议会具有压迫人的力量就是行政权具有压迫人的力量,议会往往愿意以行政者的身份出现,议会本身的功能萎缩,行政功能强劲有力。议会与行政权、司法权合而为一,议会徒具虚表,专制具有了窒息人的力量和功能,自由不复存在,所有的人都在奴役的层面平等。总之,议会权力本身就会导致权力的绝对滥用,议会与其它权力合而为一,权力的滥用也就没了边界。 中国的议行合一体制理论上来自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事实描述。但巴黎公社的经验不足为经验。第一,巴黎公社存在时间太短,总共只有72天。第二,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是战时体制,战时体制不是常态体制,也不能化作常态体制。第三,巴黎公社的人口和地域少。第四,马克思是在描述而不是在规范的意义上讲巴黎公社的。巴黎公社的原则是自治原则而不是议行合一原则,只有在自治的意义上才能说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第五,退一步说,即使马克思说过议行合一,也不能违背自由的原则,如果在实践中议行合一违背了自由的原则,马克思也会取消这一原则的,何况在巴黎公社之后,马克思就没有再提巴黎公社的原则,马克思一直强调的是自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尽管他的自由观具有乌托邦性质,但从马克思的一生来看,自由一直是他的核心价值观。说来说去,议行合一也就是巴黎公社的一个具体措施,根本不是一个原则。议会的基本功能和运作规则法国人在1848年革命时期就懂,革命之前的议会多数派和少数派的关系,多数派和少数派与王朝的关系,议和行的分立关系就在法国人身上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从现实来看,议行合一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变成了专制的护身符。议行合一本来只是巴黎公社的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列宁却把它发扬光大,还美其名曰是社会主义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标志。他把“国家的立法工作和行政工作结合起来,把管理和立法合而为一。”(转引自聂运林:《前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研究》,武汉出版社,第102页。)这样苏维埃就不再是清谈馆,而是具备了工作机关的性质,从而把巴黎公社的一个具体措施上升到基本制度层面。让列宁没有想到的是,在议行合一的掩盖下,党政军合一的专制体制建立起来,苏维埃代表变成了官员代表,党的代表变成了官员代表,人民代表变成了官员的花瓶和点缀。在列宁晚年,他看到了议行合一的错误,他把这一错误认识归结为官僚主义,而没有归结到议行合一的体制上来。他更不会看到,斯大林打着世界上最民主的旗号搞独裁,以代表人民的身份宰制人民,以老大哥的慈祥面孔看着人民的一举一动,以真理部的首长身份搞文化专制,以克格勃的特务头子身份限制每一个人的人身自由。苏联的解体与这种议行合一体制,赋人民代表以行政的身份行使权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民代表彻底脱离了人民,脱离了人民这一授予权者。由此可见官员当代表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证明行不通。 苏联是这样,中国也同样如此,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是中国的独创,而是照抄照搬苏联的。说来也怪,中国人愿意以俄为师,不愿意以美为师。以哪国为师都是学外国,学西方,苏联的议行合一就是来自马克思,马克思就是西方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总爱走远路,吃别人吃过的馍,以为这样吃不死人,却不知这样吃死得更快。秋收起义学俄国都失败了,议行合一经苏联绕道而行,苏联失败了,马克思也因此坏了名声。绕道而行学习西方,学习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学习。 西方现成的东西本来就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明遗产,全世界的共同财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得非常清楚,由于经济全球化,“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他们对于这句话还在下面进行解释,说世界的文学包括政治的著作。也就是说,英国、美国、法国等政治的著作可以作为全文类的政治文明。马克思还说,如果落后的国家、东方国家不想灭亡的话,就要采用现代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他们的意思是,政治文明是共同的,人类的民主自由价值是普世的,私有财产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所以,既然学习苏联,而苏联已经失败了,如果有什么可以学习的,那就只有以功为鉴了,如果想进步,真正融入全球化的潮流,还得学习西方。 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的心胸本来还不错,搞洋务运动,向西方看齐,甚至派中国幼童与西方人同吃住,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功夫不比别人差。学习的速度也比别人快,搞君主立宪的尝试,建议会,兴报业,办学校,立党派,开民智。可搞来搞去,革命压倒了启蒙,革命代替了启蒙,结果是又回到专制上来。孙中山搞革命,由革命变成蒋介石的专制,由蒋介石的专制变成毛泽东的专制,全没了学民主的自信,全都是专制者的狂妄自大。在毛泽东时期,人大会十三年不开,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甚至没有把装点门面的法律放在眼里。《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就解决问题,他自己也变成了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人物。他把历代统治者都不放在眼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议行合一,只有毛泽东一人的独来独往。只要搞专制,议会是存在不了的,装点门面都显得多余。 比如说,路易·波拿巴1848年革命后当政,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马克思引用梯也尔的话说:“议会制共和国‘使它们(统治阶级的各个派别)最少分裂”。可就是这个议会制共和国路易·波拿巴总统也不会让其存在,最后,议会的代表被路易·波拿巴驱散。也许专制者的共同规律都是“以政变为出生证书,以普选为批准手续,而以宝剑为权杖”的。路易·波拿巴如是,希特勒如是,斯大林如是,所有的专制者都如是。(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3页。) 以上是宏观的论证,接下来再进行微观的表述。议行合一宏观上的弊端在微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议员与行政官员不能同时兼任,一心不可二用。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人大代表不能当官员,官员不能当人大代表。具体一点说,总理就是总理,不能当委员长,也不能当人大代表。省长就是省长,省长不能当人大代表。市长就是市长,市长不能当人大代表。党的系统如行政系统,当了书记就不能当人大代表。要逐步实现官员与代表的剥离,使官员与代表各司其职。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官员不当代表有利于从根子上解决权力不受制约而导致的权力滥用问题。如今理论界、舆论界反映最多的也是官员代表太多,占了代表的70%,非官员代表只占30%,目前能做的就是降低官员代表的比例。但是降低官员代表的比例不是目的,防止权力的滥用才是目的。人大代表不能当官,当官不能当人大代表,是立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立,体现的是立法与行政的相互制约。从制约权力的角度来说,官员与代表的剥离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措施。 第二,精力有限。有限的人不能做无限的事,当官的有限性与当代表的有限性加在一起不是强强联合而是弱弱联合。无论是官员还是代表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理性有限、能力有限,当官的精力有限,当了官又当代表精力不足,一个总理就日理万机,再加上一个代表,那就得日理亿机了。结果是什么事都做,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陷于事务当中不能自拔。官僚主义、事务主义、形式主义到处流行。 第三,官员当代表会左手护右手。从基层来说,为什么每次出现群体性事件时都是行政出面、警察开道、人大代表缺席?实际上行政官员本身就是人大代表,在出现群体性事件时,人大代表角色瞬间转为官员角色,这个时候即使有人大代表出面,他也是官员的左右手,左手护着右手、右手护着左手是理性的官员必然的选择。官员代表代表官员,是行政本能,是理性自觉。 第四,官员当代表只会助长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能是监督职能,如上所述,作为正常人,都是左右手相护,而不是左右手相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省级干部权力滥用、权力腐败处理得很多,这些处理不是下面的举报就是上级中纪委的处理,从来没有听说既当人大代表又当省级干部自己举报自己的。如果说有监督,那也只是自己对自己的道德监督,内心的反省或慎独。当一个人贪婪的欲望被激起,追求名誉和权力的冲动被激活,道德就会被欲望牵着走,欲望是道德的主人,道德是欲望的奴隶。也就是说,一个集代表与官员身份于一身的人是不能自己监督自己的,它只会让权力披上代表的外衣滥用权力。 以下处理的省级领导干部大都是人大代表。他们是:陈希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1998年7月以贪污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陈良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2008年3月25日以受贿罪、滥用职权被有期徒刑18年。成克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2000年9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国家部委正部级干部(6人):田凤山:国土资源部长,2005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沈图:民航总局局长,中央委员,1987年7月因以权谋私被撤职。高严: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2002年9月失踪.2003年11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双开。陈同海:中国石化董事长,2007年6月22日被双规,辞职。于幼军:文化部党组书记,2008年被免去中央委员,党内察看处分。朱志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10月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双规。省、市、自治区正部级干部(7人):程维高:河北省委书记,2003年8月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正省级待遇。刘方仁:贵州省委书记,2004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倪献策:江西省省长,1987年4月因徇私舞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张国光:湖北省省长,2004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李嘉廷:云南省省长,2003年7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韩桂芝:黑龙江省政协主席,2005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宋平顺:天津市政协主席,2007年6月3日自杀身亡,被开除党籍。这些官员代表的权力滥用与腐败没有一个是自我监督得到处理的。 第五,官员当代表使相互的职能混乱。官员不能立法,当了代表却可以立法,立法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力而是扩展权力。官员不能管钱,钱本来应由人大来官,官员管钱使得钱没有监督,崽卖爷田不心疼。官员不能监督,只能被监督。自己监督自己就是非监督,就是放纵自己。官员充当了上帝,没听说有人监督上帝。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议行合一是个弊端,改革政治体制,就要改革议行合一,使议行分开。具体地说,就是实现官员与代表的分离,惟其如此,橡皮图章硬起来,就得实行代议制,人大代表就要独立。 如果说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荡荡,那就一定可以说,代议制潮流浩浩荡荡。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2010年我国理论学术界的45个新见要览

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关键,有论者提出是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让公民有更多的 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党政关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 …

阅读更多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中国民间组织受打压情况报告

本报告整理了近两年以来,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所受到的骚扰和打压。我们看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有美好平和的愿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跋涉;我们注意到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活力;我们呼吁全社会广泛关注并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七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央视解说沉默了,直播这事不适合央视,不能完全把控局面”

【网络民议】中信建投实习生少爷的一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