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張思之:搞“文革”難道不是“分裂”黨?

北京學者座談發言紀要(11) 《新史記》 編者按: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一致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 決議》。30年後的2011年10月中旬,北京民間文化智庫天衡文化中心邀請北京一批知名學者,分兩次座談這個由鄧小平一手推出的《決議》。座談屬於小型 的,沒有任何宣傳,但是與會者站在民間立場的自由發言,從歷史真實出發對《決議》進行的深刻批判,非常值得關注。 張思之:聽了幾位的背景介紹和情況分析,結合《鄧小平年譜》看這份《決議》,有幾點突出印象:   張思之 一、這是在鄧的直接指揮、具體操持下搞出的一個編年體的資料匯集,基本上沒有著力於陳述、分析、總結“歷史問題”。 二、“歷史”《決議》,摻雜上眼前的事件與問題,例如批華國鋒,明白無誤地是在為鄧的政治需要服務,這是幹什麼? 三、 歷史上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或敘述片面,或予以歪曲,或公然迴避。其中極為重要的如:關於抗日戰爭那段歷史的說法根本有違事實。抗美援朝,隻字未講。不說 “三面紅旗”這個“綱”,按“目”分述,又略去了發動“大躍進”,強建“人民公社”的動機及其危害後果,餓死四千萬人的慘痛歷史竟敢勾銷!劉少奇不是說 “人相食,要上書的”嗎?再如思想領域裏的反胡風,反胡適,特別是反右派連同反右傾,法制領域的重大史實諸如鎮壓反革命中的亂殺等等,對社會的穩定與發 展,無不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作用,但在“決議”《決議》中不是走了樣,就是迴避了事! 因此,它是一個只講了一些“歷史”,但迴避了、歪曲了重大“問題”的鄧記《決議》! 特 別令人不安的是,《決議》對毛的評價從根本上是不正確的。僅以他搞“文革”來說,與趙紫陽的所謂“錯誤”相比,按照中共思路,他為什麼不是“分裂”黨? “兩個司令部”之論難道是劉、鄧搞出來的?“炮轟”都可以幹,豈止幹“分裂”?“決議”說“林、江”是兩個“反革命集團”,可他分明是林、江的首腦與後 台,僅僅劃為“反革命家屬”,用他慣用的句式也來套問一次:“夠嗎”?《決議》說“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畢竟是“偉 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我不得不提出問題:在長達20餘年的時期裏,在一系列極其重大的問題上,犯了那麼嚴重的、無法寬容的錯誤,怎麼還那麼“偉 大”,而且還是個什麼“戰略家”?歷史上還有比這更為荒唐的《決議》麼? 我參觀過希特勒國家社會主義黨屠殺猶太人、吉普賽人的紀念墓碑、園地,感 悟歷史不僅應反思,而且要徹底。我們有一個反思後的提法,即“兩頭真”,似已得到很多贊同。不過我以為“真”的提法有點模糊。是否還應再進一步,反思是否 達到了“兩頭‘對’”。如果雖不“假”但並不那麼正確,也還是立不起來。 寫出實事求是的“歷史決議”,難度大。關鍵在於有沒有正氣與勇氣。據說中共有“一支筆”,是下筆有神的才子,這並不夠,因為猶缺“董狐筆”!千古以來,誰不讚佩、景仰他那筆裏的浩然正氣,真個是“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我從不懷疑,這一大段的歷史,會有當世“齊太史”重寫。 (未完待續,《新史記》第6期)

阅读更多

学界热议薄熙来事件对中共人事更替的影响

薄熙来事件曝光以来,西方学界、舆论界就这一案件对于中共18大的人事更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持续展开讨论。 台北中央社21号以“薄案搅乱中共权力更替”为题,对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中国问题专家易明有关薄熙来事件对中共的影响的观点作了报道。易明表示,“薄 熙来事件使中共统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也使今年秋天中共的人事更替难以如预期顺利进行。”众所周知,西方学界乃至于政界一直对中共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表示,中国领导层每次换届,都会伴生激烈争夺,这次也不例外,但是他认为中共尚有控制局势的能力,也存在政治妥协的途径,所以18大之前,形势不至于乱: “薄 熙来事件发生是中共党内每次改朝换代必然的经历,包括重新组合都是经过一番很激烈的政治争夺,所以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样高层次大规模事件冲击之下, 十八大照常可以开会,不会发生军事政变或者流血冲突,证明这个机器还是在工作,说明在中共内部结党营私,跟中央作对还是很难的。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是不 会有大乱的局势,因为现在除了有控制局势能力,同时也有妥协和商讨的途径。”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易明表示,希望薄熙来事件成为“中共党内改革派可以利用的机会”。李小兵教授表示,薄熙来事件对于上层的改革会有促进性的影响: “我 想薄熙来事件会对党内改革起到一些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上层人物。过去不光是反贪也好,稽查也好,受处罚的都是地方干部多,中央的大干部、高级干部很少。现 在到这个程度,大家会对中央、政治局的政策包括自身的廉洁问题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对于高干或者政治局委员,应该以身作则等等,比如说政治局或中共高 干财产要公开等等。”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博士也表示,在18大召开前的这段时间,中国不会出现政局的动荡: “从现在到十八大召开,我的看法是薄熙来事件会一直这么持续发酵,但是我觉得新的问题可能不会再说(出来),因为中国人是比较聪明的,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任何人都不会轻举妄动。在以前,除了薄熙来事件以外,基本上都是慢慢地很平静的走下去。” 谢博士说,薄熙来事件对中共18大的人事安排有什么具体影响,现在难以确定: “人事安排肯定是有影响,但是有多大的影响,目前还看不出来。有可能政治局常委现在是九个,是不是还保持九个?这个里面我估计中共党内、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考虑的。越多的话,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 就是这样的。” 谢博士表示,他赞成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有关“不要折腾”的告诫,但是他说,光说“不要折腾”还不行,还必须有确保不折腾的措施: “问 题是你叫人家不折腾,人家就不折腾了吗?你不能只是提,提了以后还要确保没有人去折腾。问题就在这个地方,你说叫人家不要折腾,你得保证真是没人折腾。你 说不折腾,人家就不折腾了吗?薄熙来不是还在折腾吗?所以下面习近平上来也是一样,你叫人家不折腾,人家是不是就不折腾?所以叫人家不折腾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情。 ” 谢博士表示,中共试图通过18大的召开,达成党内各个山头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某种平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Male Gebi News | 纽约时报:阎连科:丧家犬的一年

    Sent to you by laowushi via Google Reader:     纽约时报:阎连科:丧家犬的一年 via 新闻理想档案馆 by 梦里狩猎 on 4/21/12 农历2011年对我来说,就像一条漫长又黑暗的隧道,没有一丝光亮。 黑暗始自我儿子找工作。那时他已完成在英国的学业,带着法学硕士学位回到中国。然而因为不是党员,他几乎没机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我的最新作品,一本直面中国人民在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及饥荒中所受巨大创痛的小说,遭到近二十家出版社退稿。他们给出的理由几乎一致:谁敢在中国出版我的书,谁就将被关掉。 伴随着作品无法在大陆出版的梦魇,因为北京的道路拓宽计划,我的房子遭遇强拆。没人向我和邻居们出示任何官方文件;赔偿也没有商量的余地。大家还被告知,”谁愿意跟政府合作,将会额外奖励70万。”12月2日凌晨五点,一队戴着头盔的便衣男女,从窗户闯入我邻居家中。在向入侵者声明他反对拆迁后,我邻居被带走关了起来。他家的一些大型家具被搬出门外,随后房子被铲平。 整个12月里,有30多户被迫同意拆迁,我黑暗的2011年也就此结束了。这次经历使我意识到,一个公民和作家的尊严,尚不如一只饿犬向主人摇尾乞食重要;一个公民可享有的权力,还不如一个人手中握住的空气多。 我很想哭。有时我甚至会想,若能在北京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哭一场,也是一个不小的特权吧。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像狗一样活着。我梦想能在我的书中大声喊出这一切,并将我的呐喊变成优美的乐曲。这怪诞的人生和奇妙的梦境维持着我的生命,有时甚至给予我信心。然而,我也不断的灰心、丧气。 The New York Times: The Year of the Stray Dog By YAN LIANKE Published: April 20, 2012 BEIJING — Old habits die hard. Despite leaving my home in the countryside more than 30 years ago, I never feel that the first of January marks the start of a new year. In my hometown, the true beginning of a new year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The year 2011 for me was as long and dark as a tunnel without light. My dark 2011 started with my son’s search for a job.

阅读更多

「打薄事件」該揭鍋蓋了

白德華 過去在北京常「吃鱉」的外國媒體,最近似乎練就了九陽神功,各個大發獨家新聞,語不驚人死不休,彷彿就在海伍德命案現場。暫不論這些「獨家」是真是假,有意或無意,但面對醜聞的「國際化」,北京似不該再選擇傳統手段,應以新思維面對十八大前這一政治危機,否則,難保事件又走向北京的對立面,讓外界認為以新暴力取代舊暴力。  至今為止,英商海伍德被薄家殺害,外媒幾乎快破了案。但隨著外媒對諸多細節的透露與描述,似有股氛圍開始令人瑟縮。也就是三月十五日大陸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會提到的「文革」方式,是否在整治薄王事件中,又曝露了出來。不少人不禁要問,薄、谷及王立軍事件調查過程,是否真的代表了北京已走出「後文革」時代。  「打薄事件」事發開始,確實令人有種中國走向民主化的期待。畢竟除非到必要,政治局委員被拉下台是極其罕見之事,何況如政治明星、元老後裔薄熙來。幸運的是,這事件一開始就國際化,王立軍走進成都美領館,是讓此案不得不掀鍋的主因。  然而接著,北京仍然採取傳統做法,讓薄王事件在三月「兩會」期間一片祥和,三月九日薄熙來還在國際媒體面前大罵「別往我家人潑髒水」,十五日北京宣布撤了薄所有職務,四月十日採取的,還是讓「半夜雞叫」方式宣布對薄的處理,甚至現場不准帶手機、不准錄音、記筆記;且似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一方面北京有計畫將調查結果曝露給西方傳媒,一方面卻在各傳媒推動「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運動。  自由派人士於是開始議論,如果薄的「唱紅」是左傾,如果「打黑」背後是一片恐怖骯髒,那麼,如今北京採取的手段,不也是文革形式的復活,「把人往死裡打」。先前傳言溫家寶在處理薄事件上曾呼籲有關方面「一切尊重法律,在法律前提下辦事」,我們倒希望這傳言是真的,否則,如今「打薄」現象,恐怕性質已開始起變化了。  有人說,薄王事件是八九民運以來最嚴重的一場政治危機,但更主要的是,它揭示了中國政治體制存在的嚴重制度缺陷。如何讓這場危機,化為推動中國政治改革的動力,應是中國領導人該思考的主要課題。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王立軍投誠揭密 美方低估其價值及嚴重性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外電報導,重慶市前副市長王立軍逃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事件,在華府並未廣泛流傳,因為美方認為他的情報價值有限。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則是在王立軍走進美國領事館當晚,就已經接獲有關官員的匯報,但他並未做任何指示。  王立軍在美國領事館逗留長達30多小時,在大陸引起極大爭議。當時正值敏感時刻,因為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一周後便要啟程訪美,若美國收留王立軍,可能被視為干涉中國內政。  王懷疑海伍德之死  外電報導,據英國多位高級官員透露,王立軍在領事館逗留期間,曾經告訴美國官員,他對英國商人海伍德去年在酒店內死亡的事件感到懷疑。  美國官員透露,對於應該怎樣處置王立軍,當時歐巴馬政府內部曾經有一番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應該給予王立軍政治庇護,也有人提議把他交給大陸公安部門。美國國務院最後協助王立軍,到北京接受中央調查,避免把他交到效忠薄熙來的地方官員手中。此後王立軍便沒有公開露面。  報導也指出,現任和卸任美國官員透露,王立軍對薄熙來夫妻所涉及的貪汙行為,向美館提供了詳細內情。但美國政府對此詳情嚴加保密,相關電文不容官員參閱,即連平日能夠閱讀此類資料的領導官員都不得觀看。  共和黨主導下的眾院外交委員會曾要求聽取該案簡報,並閱讀官方相關檔案;但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只對國會提供最少資料。  在王立軍投奔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後步出館外接受中共逮捕數周來,某些批評人士指控,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對原本是中共領導階層在派系分立下的最高層投誠事件,處理不當。  美認為屬地方戲碼  歐巴馬政府的公開說法是,王立軍並未請求庇護,並自願步出領事館。  美國外交官和情報官員表示,美方各機構最初對王立軍所言感到懷疑,而他關於英國商人海伍德命案的最聳動說法之一,也未傳達給通常會聽取相關簡報的華府官員。  1名美國官員表示,「我們直到其後許久,才聽說這起命案」,當時有關王立軍投奔美館的報導,已見諸媒體。  這名官員和其它官員指出,處理王立軍事件的華府各機構論定,此一事件雖引人入勝,但主要只是發生在大陸地方上的次要戲碼,包括王立軍在內的劇中人物性格與可信度都有問題。  長期政治效應有限  長期政治效應有限  這些機構的評估底線在於,王立軍所透露的內情,並非如媒體形容般的「寶藏」。同時美方論定,儘管王是在中共準備進行領導交班之際爆料,仍不致威脅到共產黨對國家的掌控。  美國情報界並評估,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雖因王立軍爆料而致失勢,進而挑起中共黨內派系緊張,但此事的長期政治效應有限,與1989年天安門抗議撼動大陸的劇變,不可同日而語。  ▲王立軍據指曾告訴美國官員,對海伍德死亡事件感到懷疑;對薄熙來夫妻所涉貪汙行為,也提供了詳細內情。圖為王立軍資料圖片。(中新社)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黄雪琴 王建兵

六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

WP Twitter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