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动”这个词本身是反动的
“反动”这个词本身是反动的 作者:李成义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6-10 本站发布时间:2011-6-10 19:57:11 阅读量:134次 重读2009年第4期《炎黄春秋》王学泰的文章《 文革前高校清理“反动学生”事件 》,叫人悲愤不已,思索良久。这里,我简单谈几句“反动”这个词,算是一个小的读后感吧。 第一、那些随意给别人戴“反动”帽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反动分子”。王学泰的文章开篇举例,北京地质学院物理勘探专业的尚育森对“25条”有异议,马上给中央电台写了封信,要求在反修防修问题上公开辩论,结果被定为北京的第一个“反动学生”。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看法,理应是一个普通的常识,本无可厚非,但那些当权者党同伐异,将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上纲上线为“反动分子”,然后予以残酷迫害。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所谓“反动学生”的“反动话”才是具有真知灼见的,而那些给别人随意戴“反动学生”帽子的人却是无情残害生命的真正“反动分子”。在是非颠倒的社会,一些掌权的“妖魔”以自己妖魔的心态对照正常人,当然觉得正常人是“妖魔”,于是拿起“革命”的棍子满处乱打乱批。 再如,文中列举的北大64届某学生因信中透露“报考研究生”的想法,而被视为“反动的话”。这种荒诞事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些给别人戴“反动”帽的人才是真正的反动者。 第二、什么是“反动”,即便现在的人也没有下出一个科学定义。前几年我在北京扫大街时从垃圾筒里捡到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的,今天拿出来翻看。结果它对“反动”的解释是“指在思想上或行动上维护旧制度,破坏新制度,反对革命的:反动派(反对进步,反对革命事业的集团或分子)。”这种解释显得苍白无力,经不起人们的追问:难道新的东西全部都比旧的东西好吗?如果所有的新制度一定比旧制度好,那么希特勒的“法西斯专制”也是进步了?“进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政府的意志还是某个党派领袖的意志,或是一些老百姓的意志?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一厢情愿地标榜为“进步”,那别人的不同思想和行动就是“反动”了? 按词典上的解释,在我看来依旧没说清楚“反动”到底是什么,反而给一些人蓄意为别人乱戴“反动”帽子提供了某种暗示。再别遑论“反动”定义的科学性了。 第三、“反动”这个词本身就是反动的,在民主社会本不应该有“反动”一说。在民主自由社会里百家争鸣,不同意见完全可以大胆自由地表达,你在坚持己见的同时必须尊重其它各派的表达权,万万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视为“进步”,而将其他言论说成是“反动”。其实,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里,对当下人们的某些思想绝不应该以“进步”或“非进步”的标签来评价,而应以“主流”或“非主流”进行暂时性地量化,至于是不是真正的“进步”要由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人来认定。一些人连自己几斤几两都弄不清,就满嘴雌黄地以“进步人士”自居,真是荒唐可笑。 在民主自由社会里,如果你将别人的不同言论随意定性成“反动”而加以限制或迫害,这就是对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肆意践踏,是对宪法自由精神的挑战,就足以说明“反动”这个词的反动本质。其实,真正的民主自由社会是鲜有“反动”一说的。当社会生活中许多人嘴边动不动挂着“反动”这个词时,说明这个社会绝不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反动”这个词慢慢淡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说明我们不断向着民主自由的精神进步着。但“反动”这个词在今天并未绝迹,甚至一些层面的人还是张口闭口地“反动”,这说明我们的民主自由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下去。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