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

易艳刚:统计数据让我们读不懂中国

“统计数据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

“中国的数目字管理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作者: 易艳刚  |  评论(0)  | 标签: 统计数据 , GDP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近日,全国多个省市的统计部门也陆续通报了地方经济运行情况,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各地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总体水平。宁夏、陕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的预期经济增速超过14%,其中宁夏预计增速更是高达18%。(7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与“数字化”一样,“数值化”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各种统计数据将我们的生活量化、指标化,成为每个人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参考系;政府部门部署战略、制定决策,更少不了统计数据的支撑。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GDP、CPI、PPI等一系列符号化的统计数据,都是我们判断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 然而,频发的统计失真、系数失准、数值失信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我们对形势的判断,以GDP为代表的统计数据正在让我们越来越读不懂中国。 作为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GDP往往被视作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之一。蹊跷的是,绝大多数地方的GDP增速跑赢全国早已一种“常态”。以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为例,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国11.9%的水平,增速高于15%的就省份就多达18个。国家与地方GDP数据频频“倒挂”,让这个“晴雨表”有点像经常“忽悠”大家的天气预报,难怪有人戏谑说“即使数学再好,要想读懂中国的统计数据也绝非易事。” 宏观层面的GDP数据让人雾里看花,微观层面的物价、工资、房价数据也时常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当我们惊呼这是一个“想当房奴而不得”的时代,统计局却据宣称房价同比只上涨了1.5%;当我们觉得物价上涨的水平犹如狂奔的“兔子”,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却像一只不紧不慢的“乌龟”;而每当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公布,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的收入“被增长”……各种名目的统计数据不仅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确、更便捷,反而常常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太“非主流”。 毋庸赘言,数字上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地方GDP“虚胖”,扭曲的政绩观和“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CPI“偏瘦”,不合理的核算体系“功不可没”。在网络时代,任何官方的统计数据都有可能被放在公众视野下反复审视,如果与公众感觉相差甚远,必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信任危机。 学者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中曾指出,“中国的数目字管理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远的不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就曾吃过“大跃进”时期虚报生产数据的亏。随便翻看一下新闻,电影票房数据造假、图书和唱片销量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地区连人口数据统计都有10%左右的“误差”。 统计数据比较特殊,除了反映某个时期的情况之外,还承载着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事统计工作理应具备做“史官”的道义感和责任心,此刻我们不忠于数据,将来注定无法还原历史。 近些年,为了在国家层面扭转统计失真的情况,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统计法,多部委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也于5月1日实施;就在前不久,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GDP等指标将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内容。这些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端,表明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统计数据方面的问题。只不过,仅靠中央层面的重视还不够,更容易导致“数据腐败”的基层也必须积极转变观念。 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各级统计机构要一如既往地把搞准统计数据作为第一要务,“统计数据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希望在更严格的监管和更为健全的制度下,我们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并从这些数据中读懂一个真实的中国,弄清真实的形势。 博客:http://milktown.cn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易艳刚的最新更新: “误会之打”映照“身份社会”现实 / 2010-07-21 11:13 / 评论数( 8 ) 中产社会不是漂亮数字“报告”出来的 / 2010-07-20 11:06 / 评论数( 0 ) 一周新闻盘点:第一个疗程是回归常识 / 2010-05-31 11:35 / 评论数( 3 ) 卢安克:你与“他们”不同 / 2010-05-28 10:22 / 评论数( 5 ) “体面劳动”是劳动者的尊严底线 / 2010-04-28 09:47 / 评论数( 10 )

阅读更多

熊培云:“呜呜祖啦”与中国崛起

四年一度,葡萄美酒世界杯,夏天的乌托邦。我不是球迷,对于足球场上的有些术语,排兵布阵,了解得也并不十分精确,却一直保持着看世界杯的爱好。严格说,我看的不是世界杯,不是绿茵场上东奔西突、滚来滚去的足球,而是风行草偃、花开花落的世界。 然而,今年的世界杯却看得我无比头疼。一个个被称作“呜呜祖拉”的喇叭,发出“嗡嗡嗡嗡、嗡嗡嗡嗡”的声音,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坐在闷热夏天的苍蝇堆里。法国球迷形容自己是坐在“一群蜜蜂”中,那是显得太诗情画意了。 若不是看到《中国青年报》上的探访“呜呜祖啦”生产地的冰点文章,我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吵死全世界”的喇叭是中国制造的。不过,这个消息也并不让我觉得非常意外。毕竟,中国是个无人可比的“世界工厂”,而且这方面我也有不少经历和体会。 记得有一年,我在诺曼底旅行,在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找到一个玩具小火炮,就在我准备买时,发现火炮的底部标注了中国制造。转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旅行,买了几个装满普罗旺斯薰衣草的香草袋,带回家后发现它们也都是中国制造。就在最近,有学生给我送来一小盒精致的茶叶,说是刚从西班牙唱完歌后捎回来的。我感谢学生的好意,待其离开后,我无意间看到盒底贴着个小标签——“Made in China”。 这样的故事我已经见证太多,相信许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中国旅客在世界各地都曾经遇到。背后的事实是,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在世界攻城掠地。 继续说世界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国家形象的建设。奥运会、世博会也是为国家形象而设。不过,相较于世界杯而言,这些大项目在许多人心目中,其所受的关注程度也许还真不如巴西、阿根廷大获全胜的一场球。只可惜,中国足球从来没在这方面给这个国家争得脸面。待“呜呜祖啦”在南非的天空下横空出世,事情变得多少有点幽默。如制造厂商所感慨——“没想到,中国的足球没进世界杯,我们的喇叭倒先进去了”。另一方面,你又会自我安慰,没有国家队的世界杯,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它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少了些地方冲突;没有国家队的世界杯,可以让中国观众彻底拥抱世界——做哪个国家队的球迷,哪怕是美国,也没有好事者骂你是汉奸。“不是兄弟不爱国家队,只怪国家队不给兄弟爱的机会。”“国家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人也没有。” 说到全球化,说到国家崛起,人们时常会讨论在这样一个时代本国将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人甚至还得出结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以称道的价值观输出,它就不会是一个真正崛起的大国。中国是否已经是一个崛起的大国,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似乎暗藏隐喻。 早在几天前,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在微博上询问什么是全球化,回答异彩纷呈,最有意思的是下面这段话:一位英国的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乘坐一辆由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酒的比利时司机驾驶的装着荷兰发动机的德国汽车,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踪,在法国的一个隧道里发生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药产自巴西。什么是全球化?这就是全球化! 如果你愿意,现在你也可以通过南非世界杯来解释什么是中国正在经历的“呜呜祖啦式全球化”或者“呜呜祖啦式崛起”:三十二支来自世界各地的球队,在南非踢足球,看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吹的都是清一色中国制造的“呜呜祖啦”。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呜呜祖啦”的声音里不但没有中国的价值观,甚至连发出声音的气息都是别人的。为什么中国为世界输出了数以亿万计的产品,却难以输出真正代表中国价值的东西?除了血汗,中国的价值在哪里?想起这一点就难免让人尴尬——“世界杯什么都是中国制造的,只有球队不是。” 分享本文

阅读更多

2009年十篇最值得重温的评论(转帖)

2009 年十篇最值得重温的评论(转帖) 由《时代周报》选出,刊登于该报 2009 年 12 月 24 日   在一个速朽的时代,写作已然是一种行动。    这些学者或传媒人以其桀骜的坚韧保持了面对公众写作的激情,不厌其烦地传播着常识,与流行的种种谬误作战。他们是一大批的公共知识分子,行动者,而不仅仅是这里有限篇幅列举的十个。如果你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没有来得及好好地获得知识与真理的浸润,那么,至少可以从这里的一次小小总结提示的路径,去重温那些值得记取的声音和它们背后的那个孤独的写作者。    1 、以人权的名义公开震亡者大名单 《南方都市报》社论 2009-04-15    摘要:就在即将迎来大地震周年祭祀之际,仍然没有一份完整的名单,尽数将罹难同胞和失踪者收录在内。震恸尚且不绝,无名伤逝尤其悲哀。以国家人权计划为衡量标准,任何将遇难者和失踪者名单作为秘密的举动都是不可理喻的,更违背这一人权行动计划所象征的民众要求。    入选理由:从响应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完美延伸到对公布震亡名单的呼吁。舆论监督和政府的契合点或在于:在理性思维和建设性监督之下,政府如果宣告了某种规划或理想,我们有让他履行并达成的权利和义务。 ( 特邀点评人:冒安林 )    2 、说理教育从小学开始 徐贲 《南方周末》   2009-04-29    摘要:在美国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有一个不断持续的说理教育过程,从小学四年级算起,光必修课就有 9 年,可见培养说理的习惯不容易。尤其重要的是初中 3 年,这个时期的学生,教育可塑性最强,有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很快将学到的知识吸纳并转化成为习惯。说理的民主秩序与理性公民的高素质是相辅相成的。美国之所以能有比较高的公民素质、国民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社会理性,重视说理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入选理由:旅美学者徐贲以其海外观察的视野,写作了一批对中国颇有启发意义的文章,这只是其中一篇。文章视角从细微处入手,却事关公民素质、公民理性培育。中国的教育问题一直被多方诟病,根源在于我们缺乏有效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到底该怎么搞,这篇文章给出了参考答案。 ( 特邀点评人:彭伟步 )    3 、天价维稳成本为何降不下来 笑蜀 《东方早报》 2009-06-29    摘要:天价维稳成本已经是沉重的包袱。它最终必然分摊到每个纳税人的头上,对经济危机阴影包围下的中国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危害人人皆知,但天价维稳成本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呢?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即国家基本制度一定程度的失灵。    处于转型期即新旧社会问题交汇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增长已是不可遏制。既然正常渠道不正常,社会矛盾和冲突一旦发展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就往往只能法外解决,特殊处理。法外解决、特殊处理就这样成了处置群体事件的惯例,国家基本制度被冷落,而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失去公信力。    入选理由:这是一篇探究当下社会治理问题的力作。作者从地方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出发,揭示了转型中国目前的尴尬局面:伴随市场经济成长,我们的社会治理基本制度却在各地频频失灵,地方政府往往只得诉诸非正常渠道即法外解决或曰特殊处理来试图缓解社会矛盾,以至于维稳成本高昂得成了天价,而且还在飙升。作者对社会治理者的告诫极具现实意义:要降低天价维稳成本,就要建立国家与社会的正常关系,完善法律制度、媒体制度和代议制度构成的国家基本制度。 ( 特邀点评人:展江 )    4 、天使的倾斜 崔卫平 《经济观察报》 2009-07-29    摘要:“美德”所拥有的是一种千锤百炼的光芒,与美德这种“人工打造”的东西处于同一个层面的,是人类的社会制度、法律等。它们不如“人类天性”听上去那么有魅力,那么吸引人,但却是一些恒常的、稳固的、触手可及和可以期待的东西。    入选理由:面对引起大众同情的血色事件,思考者崔卫平在这个寓言般的故事中,坚持聚焦秩序而非伦理。她指出,将自己置于一切规则之上的“善”,与不加节制的恶其实处于同等层次,具有同样暴力和破坏性。当下的中国,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引刀成一快的对决和冤冤相报,而崔卫平提醒,无论善与恶,不讲规则,则致暴政;终结暴力的,只能是良好法治。 ( 特邀点评人:李军 )    5 、抱怨是一大成就 长平 《金融时报》中文网 2009-09-25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抱怨是因为有通过抱怨获得好处的期待。这也可以反过来解释政治的沉默,人们不抱怨是因为看不到抱怨的希望。在一个民主政体下,抱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参与,人们通过抱怨可以改变社会。如今中国社会的抱怨多了,至少可以看作是还没有窒息至死。    入选理由:长平这篇文章好在他一贯的不抽离,不高高在上,却能以自我反省的角度犀利地点出政府与人民之关系的健康递变。在为人民的“抱怨权”辩护的同时,也善意地慰藉政府不用对人民出于自身权益的怨言感到过度不快。然而,正因为他写得这么好,我才不能不感到一丝悲凉;原来我们抱怨的权利也是要一步步来的。 ( 特邀点评人:梁文道 )    6 、思想解放的下一个突破口 徐友渔 《时代周报》 2009-09-30    摘要:今后思想解放的聚焦点或突破点在哪里?最起码的要求是言论的解放,舆论的解放。因为,所谓思想解放,高的要求是发现新的东西,低的标准则是解除压制而已。放开言路,既是宪法条款保障的,也是落实十七大报告尊重表达权必须做的,它是思想解放最基本的保证。如果说, 30 年前的思想解放是自上而下进行,那么以后的思想解放能自下而上或者上下结合就更好。集思广益,能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增大凝聚力。    入选理由:“我们需要回到和考察思想解放的原点。”这是非常正确的命题。原点在宪法规定的保障言论自由或者是十七大文件宣称的尊重“表达权”。什么时候不用再提倡思想解放?不会言者有罪的时候。至于表达权不以说的话正确不正确为前提,更是常识。 ( 特邀点评人:袁伟时 )    7 、意见充分表达是成熟社会的标志 梁文道 《时代周报》 2009-11-05    摘要:政府不怕人民,人民也不怕政府,大不了街头推撞一下,回头还得坐下来好好将对方当成伙伴般交谈。不管你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你抱持何种政治立场,你我大概都会同意现代的政治生活应该更文明一些,政府不靠恐惧来统治人民,人民也不靠恐惧来威胁政府。    入选理由:首先要向文道报喜,如他所期待的,广州成了“下一个厦门”,甚至比厦门更令人欣慰——番禺居民反对的垃圾焚烧项目已经停止,番禺区及广州市领导把民众的对话要求看作是公民社会的成长。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但是很多政府官员一直在害怕这项权利妨碍社会稳定。这篇文章以香港的历史为镜鉴,从事实和逻辑上为这项权利正名,具有重要的价值。 ( 特邀点评人:长平 )    8 、还有多少墙需要拆掉 秦晖 《经济观察报》 2009-11-09    摘要: “世界上的围墙都是防止外面的人闯进来的,只有一种围墙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那是什么?那就是监狱的围墙!在这样的墙里面是什么地方?那不就是监狱吗?” 今天在柏林墙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一段“涂鸦墙” ( 正式名称是“东边画廊” ) 上,有一幅很大的墙画最引人注目,它画的是一群各种肤色的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拆墙,标题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    入选理由:秦晖的这篇大作言简意赅。柏林墙的兴建和倒塌是二战后人类命运大搏斗的侧影。祸根是苏联栽下的。与西方占领西德的政策截然不同,苏联把计划经济、专制统治强加给东德。于是,统治者用高墙与机枪对付芸芸众生。在历史洪流冲击下。柏林墙坍塌了。马克思地下有知,必然喟叹:我为之奋斗终生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不料播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 特邀点评人:袁伟时 )    9 、屋顶上的悲剧 熊培云 《东方早报》 2009-12-03    摘要:自杀式的维权表达,对个体而言,终究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做减法,甚至也是在给自己的不幸命运“落井下石”。我之所以常说“悲观是卧底”,即是因为我意识到悲观会与这不如意的世界、貌似强大的侵权者构成合谋,里应外合掀翻我们的斗志,甚至像唐福珍一样,因绝望而消灭自己的身体。    入选理由:没有什么比“屋顶上的矿难”更能用来形容 2009 年年底发生在成都的那起因暴力拆迁而起的不幸事件了。“看到绝望站在高处,看到高处不胜寒”,看见物权的天空塌了,我们什么都看见了。我们经常这样看见,我们又经常看不见。“矿难”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这是时代的新伤痕。谁来治理心灵的“矿难”呢?培云说,有生命就有希望。但愿如此。 ( 特邀点评人:周虎城 )    10 、一桩难题 一个机遇 贺卫方 《财经》 2009-12-07    摘要:民主是让国民决定自己的事务,包括让国民作出错误的选择;民主是人民之治,而非真理之治。不能容忍异议,缺乏合理的决策程序,压制和平的反抗,最终只能导致国民在两个极端中选择:或者极端地忍受;或者极其暴力性地反抗。    入选理由:贺卫方以法理为基础,敏锐地捕捉到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背后的程序缺陷,又不失时宜地指出了这次事件背后所蕴藏的能够践行审议民主的契机。文章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民主这一命题进行了阐释,指出人民之治与替民做主思维的根本差别。 ( 特邀点评人:杨锦麟 )  

阅读更多

N连跳背后的媒体责任

这背后透视的都应该是这个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人们关注世界工厂工人们的生存状态,引发政府重视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和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