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之一 天津日报:《艾未未抄袭风波背后的文化本质:真实的童话》   包括农民、失业人员、学生、摇滚歌手、白领、道士在内的1001人,从6月12日开始分五批陆续奔赴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这的确是个“童话”,参与者基 本上不需要自己出费用,艾未未的画廊拥有者Urs Meile通过两家瑞士基金会申请到310万欧元用于交通和住宿。德国至少有五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其中一篇报道称:“这个作品本身想表明什么不清楚, 但可想而知,它会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全往欧洲涌来,那怎么办?” 国内艺术圈颇有影响的“嘿!社会”网站BBS却突然爆出艾未未的《童话》抄袭了西安艺术家岳路平的《艺术航班》、《1001夜》两件作品。发帖人称自己是 参与过岳路平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认为艾未未“用资本放大了岳路平的《艺术航班》的创意。”“在选择的人数上也抄袭了岳路平另外一件作品《1001夜》,岳 路平在2004年就跟著名摇滚乐手张楚一起合作,在911之后的第1001天,在西安做了一个《1001夜》的展览;2005年,岳路平在伦敦再一次以 《1001夜》为主题实施他的另一件作品:收集1001位普通人的故事。在公开发表的新闻上,对岳路平的作品介绍不断提到‘童话’的概念。” 这个帖子里链接了一篇署名“王朔”的文章,标题为《我看艾未未抄袭事件》。称“这件事(艾未未抄袭岳路平)在艺术圈中已经传了很久,只是没有人相信有人会 捅这个娄子。因为大家都认为艾未未霸道十足,势力范围强大,不会有人敢挑战他,得罪他。”“艾未未用3000万元人民币来放大岳路平的这件作品,实际上是 一种艺术寡头的流氓侵权行为。” 6月12日下午电话连线身在德国的艾未未,他的声音听上去心情不错,“我不想评价这个问题,哈,媒体是不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 从征集参与者开始,便一直有人对艾未未的《童话》表示怀疑。有网友在艾未未的博客上留言:“这种数字游戏并没有多大新意,艺术大师博伊斯就曾在卡塞尔种了 7000棵树,艾未未虽然很聪明但思想力不够。”对此艾未未保持了宽容的态度,“什么事都有争议,什么事都有质疑。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我的表达,争议和质疑 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艺术的好玩儿之处正在于此。 记者拨通了另一位当事人王朔的电话,王朔表示那篇文章根本不是他写的。“没那事儿,那是小人挑事儿,我夸艾未未还来不及呢,我跟未未好着呢,他就算杀人放火了我都不会骂他。别听风就是雨,小人们的最新战术就是冒我名四处造谣,混淆视听,污我名。 我的言论只发在占座上,那是实名制,包括前两天说我写那个陈晓旭有个儿子那都不是我写的。” 事实上,《童话》的创意并不难,甚至可以说,任何普通人都可以产生类似想法。这件作品的难度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存在的种种变数。它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所以更像是一瞬间的幻想,或一次酒后戏言。它并不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经验,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但艾未未让它变成了现实。5月17日 下午,参与《童话》的甘肃省秦安县石节子村5位村民抵达北京办理签证,当接待他们的专车经过天安门时,他们说他们“想到了艾未未,没有艾未未的话,去德国 这辈子也是不可能的。”这代表了大多数参与者的真实声音。 “它不是个记录,也不是什么狗屁个事儿。但它跟每个参与人都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获得了一次经验,这个经验甚至可能跟他们的一生有关。”艾未未说,他对《童话》这件事没有任何期望,也不想给它什么含义,“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 《童话》关键词 【艾未未】著名实验艺术家、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1981年开始在纽约学习和创作,1994年回到北京。其 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家具、书籍、策展等多个方面。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 【1001人】今年2月26日,艾未未在博客中发布报名信息,招募1001个中国人前往卡塞尔,和他一起参加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报名要求所有参与者应 是身体健康,有独立行事能力的中国公民。截止3月8日,报名人数达到2800人,后陆续增加至3000人。经过筛选,3月16日,艾未未的博客公布了 1001人初选名单,他们来自安徽、福建、甘肃、辽宁、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南、江苏、云南、辽宁、山西、陕西、天津、四川、新疆、浙江、江 西、山东,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的两岁半。 【免费去德国】活动基本费用由组织方提供,包括:飞机票、签证、人身保险费用,在德境内的旅行、基本居住和食品费用。《童话》于6月12日开始,1001 人分5批从北京或上海出发飞往德国,每批人在德国停留7—9天,最后一批返回中国的时间是7月10日。有很多参与者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村子、城镇、国家, 很多农民没有账号、财产、英文介绍信,使馆也给了签证。 【卡塞尔文献展】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于1955年在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举办,2007年已经举办到第12届。这一展览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坐标,也 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文献展期间,卡塞尔的街道、公共场地都派上了用场,各类展览作品和艺术活动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之二        岳路平:请新华社别滥用我的名字     【原文标题《AWW事件,提醒新华社注意分寸》和《一篇声明》。注:此文经由“岳路平”(博客、微博、豆瓣)先生的授权发布。】 一大早,就被香港的微博好友提醒:新华社近日用英文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多年前“艾未未涉嫌抄袭岳路平作品”事件装进了仍然悬而未决的“艾未未被拘押”事件中,进行评论。之后,香港及海外多家媒体用中文进行了转载。我有技巧的上网一搜,果然铺天盖地!我的名字脱离我的管辖自行其是了。据香港的微博好友说,“可能整个中国以外都知道你被抄袭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场综合博弈。对弈双方分别是:艾未未背后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和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在西方,中国政府的声音一定是很弱的;反过来,在中国,西方媒体关于这次事件的声音也很弱。在这场综合博弈中,辩论的媒介应用,和辩论的内容同样重要。 本来,我一直在冷静观察这个事件,没想到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我的名字”被新华社招募成为一颗棋子,这让我十分忐忑。一种无形的力量逼迫着我必须要把这个事情想清楚,而且马上要想清楚。 虽然我的名字不一定听我的,但是我也不想听失控了的“我的名字”的。 这是一个老虎棒子鸡的游戏,一物降一物。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一定是弱势的;而艾未未目前的声音,在中国境内,也一定是弱势的;2006年,也就是我的作品“涉嫌被艾未未抄袭”那一年,在西安的我的声音,比起艾未未,也一定是弱势的。 所以当年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我一直避开所谓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绕开记者偏爱的“是否起诉艾未未?”的挑衅,提醒记者关注“艺术资源过于集中在首都北京”这种更加整体的创新生态问题。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为西安争取话语权。 其实,关于艾未未的问题,官方也没有单独使用法律工具,官方同时也同时使用新华社和《环球时报》这样的舆论宣传工具来为自己的价值观做辩护,同时反击西方对手。我们不能把这个事件理解为一个孤立的法律问题。 在全民摸石头过河的年代,孤立的法律工具是低效的。《环球时报》在一篇评论艾未未事件的文章中(838期之本周人物),有一句话我很同意:“客观说,在如何对待他(艾未未)这样的人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的经验并不多,法律的判例也不多。”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判例不多的案例时,势必要动用一揽子工具来“综合处理”。西方世界是,中国政府是,艾未未是,任何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包括我)也必须进行一揽子整体思考,才可能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态度。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实际上就要求相关人必须自己注意分寸。因为我们没有清晰明确的可以信赖的“原则”、“尺度”来判断、判决,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裁判是未来。所以只能是当事人必须动用自己的前瞻性、全局性、判断力,各自把握好分寸。在今天的中国,尤其要注意分寸,因为我们真的太缺少经验和依据,内心里必须要有一些坚守和道德原则,否则历史会在路的前方等待着审判我们。 我们正身处一个乐观向上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希望有任何过大的动荡发生。但是如果分寸掌握的不好,事情往往就会朝极端的方向挺进。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审慎改良,一定比激进颠覆重建有效。 当年我面对所谓的“艾未未涉嫌抄袭事件”时,我意识到我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是“失控”的。所以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我很审慎地珍惜我说话的机会,让记者不要去迎合点击率的“重口味”,把“涉嫌抄袭”事件爆炒成辣子鸡、麻辣鱼。其实我使用的就是基于对中国整体创新环境的忧虑而生发的“分寸”感。因为我理解那不过是一次辩论,是一次为西安,跟北京争取更多话语权的辩论(相关:出西安记)。但是,当时艾未未的声音要比我的声音大很多,所以,当时我挺同情自己的。同样,今天,我看到新华社和《环球时报》的声音远远大于艾未未的声音,我也同样同情艾未未。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时间一定会很长。我们一定要有前瞻性。总体看来,新华社把我的“涉嫌被抄袭事件”混编进入对艾未未的批评队伍中,稍微有失风度。我的名字可能已经“被打抱不平”,但是我本人并不情愿。 新华社毕竟代表一个大国的声音,兹事体大,应该特别注意具有前瞻性的分寸感。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都摆在世人面前了,更自信一些吧!其实,我本人对中国的未来是乐观的。想想十年前,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新华社哪里有现在那么自信?去年刘诺奖获得者晓波的获奖事件发生后,以及这次艾未未事件,我注意到新华社和《环球时报》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胸怀去正面跟西方价值观进行一系列的耐心、细致、理性的辩论,还是有进步的。但是有时候,一些文章的基调和内容还是辜负了这种难得的胸怀。 我会继续观察。 岳路平 2011年4月10日 #岳路平回答英国卫报采访#一:关于新华社指A抄袭,我回答1,我只使用过"相似"、"撞车"两个词汇;2,我当时和现在都没有起诉A的计划; #岳路平回答英国卫报采访#二:关于A被拘押,我回答1,我同情;2,拘押程序不恰当;3,希望A平安健康;4,A的一些维权活动我认同;5,拘押定罪跟"涉嫌抄袭"不应混淆。

阅读更多

香港文汇报:香港社会所不了解的艾未未

柳颐衡  提起艾未未, 香港一般市民对其人品道德不太了解。真实的艾未未,在内地和海外的艺术圈中被视为与淫乱相差无几,其形象为人大有可议。艾未未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几天还搞口交等「行为艺术」,并明目张胆张贴在自己的博客上,根本没有想过国人的感受。艾未未的「行为艺术」显然有悖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可以视为一个「例外」。但他涉嫌偷税、剽窃及霸占艺术资金和资源等,则必须依法查处,不能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和特殊身份而享受「特权」,正如《环球时报》的社论所说,「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 涉偷税剽窃、霸占艺术资金和资源  香港社会由于对艾未未一案不了解,因此,西方政客和舆论对此案的说法,令一些市民感到迷惑。香港反对派的喉舌《苹果日报》更乘机混淆视听,声称「艾未未的被捕,是中国当局策划的又一次绑架国民作为权力斗争、国际斗争筹码的行动」,云云。西方舆论和香港反对派的论调,令艾未未一案人为地笼罩上扑朔迷离的政治色彩。事实上,艾未未一案与人权及言论自由没有关系。中国是法治国家,必须依法办事,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一些西方媒体不应坚持用自己的逻辑,来解读艾未未案并试图影响中国。正如《环球时报》社论指出:「艾未未被拘押,说到底是中国每天大量司法案件中的一个,它的审理公正性不会与中国所有案件公正执法的平均值有很大差距。」  内地「行为艺术家」艾未未正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6日发表题为「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的社论,批评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权机构」,「在没搞清楚真相的情况下,就将中国司法的一个具体案例上纲上线,并用激烈的评论攻击中国,这是对中国基本政治框架的轻率冲撞,也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无视。西方这样做,是故意把一个简单的案例放到国家政治甚至国际政治的不相称位置,扰乱中国社会的注意力,并试图更改中国公众的价值体系。」 被指为「古怪的」「三流艺术家」  对于艾未未一案,新华社4月10日发表英文文章(Police probe adds to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Ai Weiwei),文中引述许多媒体和网络广泛报道的消息,指艾未未涉嫌偷税、剽窃及霸占艺术资金和资源等。文章特别提到了有关艾未未2007年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中的作品《童话》,涉嫌抄袭西安艺术家岳路平的创意。文章还指艾未未是一个「古怪的」、「具有争议」的「三流艺术家」。  许多热门网络和媒体,揭露艾未未逐渐拉拢了以颓废为生活、以丑恶为追求的一群人,他们自诩为中国的先锋艺术家,可是又实在没有什么艺术成果和艺术品位,只能去剽窃别人的艺术成果。  据作家王朔今年4月8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我看艾未未抄袭事件》一文指出:「最近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艾青之子艾未未抄袭西安艺术家岳路平作品一事,实际上我很久以前就知道了。艾未未用3000万元请1001个人去德国,作品的名字叫《童话》。艺术圈里的人都知道这件作品分别抄袭了岳路平的《艺术航班》、《1001夜》两件作品。这件事情在艺术圈中已经传了很久,只是没有人相信有人会捅这个娄子。因为大家都认为艾未未霸道十足,势力范围强大。」 四川大地震时大玩猥琐行为  对于艾未未是一个「古怪的」、「具有争议」的「三流艺术家」,的确争议性很大。香港有媒体认为:「艾未未的艺术创作,走前卫和行为艺术路线,表达方式有时候被认为离经叛道,例如他曾经拍摄裸体照示人,卫道之士不以为然。」但据《联合早报》、新浪、twitter等媒体和网站报道,海内外艺术圈有许多人不屑地批评:「艾未未就是喜欢在网络的大庭广众下裸露,喜欢在网络上寻找刺激。」报道又指:「有了网络以后,艾未未终于如鱼得水,开始举办自己的网络『第三条腿画展』,他自己举办就得了,还得拉着男的女的和十二兽首一块办网络展览!」有论坛如此评论艾未未的「行为艺术」:「一个爱脱光了露出阳具的猥琐肥汉,其形态可以说丑得石破天惊、神憎鬼厌!」  另据多维新闻网、《联合早报》、新浪、twitter等媒体和网络报道:「2008年5月16日,一边是四川大地震废墟下面孩子们的生命在做最后的挣扎,正在救灾的人们争分夺秒努力在挽救着每一个还有活下去可能的生命,一边却是艾未未和他的一帮人们乐不可支地在做真人秀,大玩口交,搞行为艺术,还要故意发到他的博客上让人看见,这是故意挑衅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良知。」 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  《环球时报》的社论指出,由于艾未未喜欢我行我素,经常干「别人不敢干」的事,而且他的身边聚集了一些类似的人,他本人大概清楚,他很多时候离中国法律的红线不远,或许他喜欢这样的感觉。社论强调:「十三亿中国人中,有几个艾未未这样的桀骜不驯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艺术可以强调无数例外,法律却强调对例外行为的限制和管束……法律不会因为西方舆论的批评,就在一些『特殊的人』面前绕弯,做让步。」  艾未未的「行为艺术」显然有悖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可以视为一个「例外」。不过,中国警方7日对外表示,艾未未正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对此,法律不会在艾未未这样「特殊的人」面前绕弯,做让步。艾未未如果被最终认定在经济上犯罪,这和他是否宣扬「民主」无关,如果硬要扯上点关系,那就是任何人从事政治活动,屁股更要干净些。 —————————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之一 天津日报:《艾未未抄袭风波背后的文化本质:真实的童话》 包括农民、失业人员、学生、摇滚歌手、白领、道士在内的1001人,从6月12日开始分五批陆续奔赴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这的确是个“童话”,参 与者基 本上不需要自己出费用,艾未未的画廊拥有者Urs Meile通过两家瑞士基金会申请到310万欧元用于交通和住宿。德国至少有五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其中一篇报道称:“这个作品本身想表明什么不清楚, 但可想而知,它会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全往欧洲涌来,那怎么办?” 国内艺术圈颇有影响的“嘿!社会”网站BBS却突然爆出艾未未的《童话》抄袭了西安艺术家岳路平的《艺术航班》、《1001夜》两件作品。发帖人称 自己是 参与过岳路平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认为艾未未“用资本放大了岳路平的《艺术航班》的创意。”“在选择的人数上也抄袭了岳路平另外一件作品《1001夜》,岳 路平在2004年就跟著名摇滚乐手张楚一起合作,在911之后的第1001天,在西安做了一个《1001夜》的展览;2005年,岳路平在伦敦再一次以 《1001夜》为主题实施他的另一件作品:收集1001位普通人的故事。在公开发表的新闻上,对岳路平的作品介绍不断提到‘童话’的概念。” 这个帖子里链接了一篇署名“王朔”的文章,标题为《我看艾未未抄袭事件》。称“这件事(艾未未抄袭岳路平)在艺术圈中已经传了很久,只是没有人相信 有人会 捅这个娄子。因为大家都认为艾未未霸道十足,势力范围强大,不会有人敢挑战他,得罪他。”“艾未未用3000万元人民币来放大岳路平的这件作品,实际上是 一种艺术寡头的流氓侵权行为。” 6月12日下午电话连线身在德国的艾未未,他的声音听上去心情不错,“我不想评价这个问题,哈,媒体是不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 从征集参与者开始,便一直有人对艾未未的《童话》表示怀疑。有网友在艾未未的博客上留言:“这种数字游戏并没有多大新意,艺术大师博伊斯就曾在卡塞 尔种了 7000棵树,艾未未虽然很聪明但思想力不够。”对此艾未未保持了宽容的态度,“什么事都有争议,什么事都有质疑。这个作品本身就是我的表达,争议和质疑 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艺术的好玩儿之处正在于此。 记者拨通了另一位当事人王朔的电话, 王朔表示那篇文章根本不是他写的。“没那事儿,那是小人挑事儿,我夸艾未未还来不及呢,我跟未未好着呢,他就算杀人放火了我都不会骂他。别听风就是雨,小人们的最新战术就是冒我名四处造谣,混淆视听,污我名。 我的言论只发在占座上,那是实名制,包括前两天说我写那个陈晓旭有个儿子那都不是我写的。” 事实上,《童话》的创意并不难,甚至可以说,任何普通人都可以产生类似想法。这件作品的难度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存在的种种变数。它本是一个不可 能完成 的任务,所以更像是一瞬间的幻想,或一次酒后戏言。它并不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经验,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但艾未未让它变成了现实。5月17日 下午,参与《童话》的甘肃省秦安县石节子村5位村民抵达北京办理签证,当接待他们的专车经过天安门时,他们说他们“想到了艾未未,没有艾未未的话,去德国 这辈子也是不可能的。”这代表了大多数参与者的真实声音。 “它不是个记录,也不是什么狗屁个事儿。但它跟每个参与人都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获得了一次经验,这个经验甚至可能跟他们的一生有关。”艾未未说,他对《童话》这件事没有任何期望,也不想给它什么含义,“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 《童话》关键词 【艾未未】著名实验艺术家、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1981年开始在纽约学习和创作,1994年回到北 京。其 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家具、书籍、策展等多个方面。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 【1001人】今年2月26日,艾未未在博客中发布报名信息,招募1001个中国人前往卡塞尔,和他一起参加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报名要求所有参 与者应 是身体健康,有独立行事能力的中国公民。截止3月8日,报名人数达到2800人,后陆续增加至3000人。经过筛选,3月16日,艾未未的博客公布了 1001人初选名单,他们来自安徽、福建、甘肃、辽宁、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南、江苏、云南、辽宁、山西、陕西、天津、四川、新疆、浙江、江 西、山东,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的两岁半。 【免费去德国】活动基本费用由组织方提供,包括:飞机票、签证、人身保险费用,在德境内的旅行、基本居住和食品费用。《童话》于6月12日开 始,1001 人分5批从北京或上海出发飞往德国,每批人在德国停留7—9天,最后一批返回中国的时间是7月10日。有很多参与者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村子、城镇、国家, 很多农民没有账号、财产、英文介绍信,使馆也给了签证。 【卡塞尔文献展】第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于1955年在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举办,2007年已经举办到第12届。这一展览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坐 标,也 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文献展期间,卡塞尔的街道、公共场地都派上了用场,各类展览作品和艺术活动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香港文汇报文章《香港社會所不了解的艾未未》补充阅读文章之二 岳路平:请新华社别滥用我的名字 【原文标题《AWW事件,提醒新华社注意分寸》和《一篇声明》。注:此文经由“岳路平”(博客、微博、豆瓣)先生的授权发布。】 一大早,就被香港的微博好友提醒:新华社近日用英文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多年前“艾未未涉嫌抄袭岳路平作品”事件装进了仍然悬而未决的“艾未未被拘押”事件 中,进行评论。之后,香港及海外多家媒体用中文进行了转载。我有技巧的上网一搜,果然铺天盖地!我的名字脱离我的管辖自行其是了。据香港的微博好友说, “可能整个中国以外都知道你被抄袭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场综合博弈。对弈双方分别是:艾未未背后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和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在西方,中国政府的声音一定是很弱的;反过来,在中国,西方媒体关于这次事件的声音也很弱。在这场综合博弈中,辩论的媒介应用,和辩论的内容同样重要。 本来,我一直在冷静观察这个事件,没想到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我的名字”被新华社招募成为一颗棋子,这让我十分忐忑。一种无形的力量逼迫着我必须要把这个事情想清楚,而且马上要想清楚。 虽然我的名字不一定听我的,但是我也不想听失控了的“我的名字”的。 这是一个老虎棒子鸡的游戏,一物降一物。中国政府的“人权相对论”,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一定是弱势的;而艾未未目前的声音,在中国 境内,也一定是弱势的;2006年,也就是我的作品“涉嫌被艾未未抄袭”那一年,在西安的我的声音,比起艾未未,也一定是弱势的。 所以当年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我一直避开所谓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绕开记者偏爱的“是否起诉艾未未?”的挑衅,提醒记者关注“艺术资源过于集中在首都北京”这种更加整体的创新生态问题。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为西安争取话语权。 其实,关于艾未未的问题,官方也没有单独使用法律工具,官方同时也同时使用新华社和《环球时报》这样的舆论宣传工具来为自己的价值观做辩护,同时反击西方对手。我们不能把这个事件理解为一个孤立的法律问题。 在全民摸石头过河的年代,孤立的法律工具是低效的。《环球时报》在一篇评论艾未未事件的文章中(838期之本周人物),有一句话我很同意:“客观说,在如 何对待他(艾未未)这样的人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的经验并不多,法律的判例也不多。”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判例不多的案例时,势必要动用一揽子工具来“综合 处理”。西方世界是,中国政府是,艾未未是,任何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包括我)也必须进行一揽子整体思考,才可能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态度。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实际上就要求相关人必须自己注意分寸。因为我们没有清晰明确的可以信赖的“原则”、“尺度”来判断、判决,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裁 判是未来。所以只能是当事人必须动用自己的前瞻性、全局性、判断力,各自把握好分寸。在今天的中国,尤其要注意分寸,因为我们真的太缺少经验和依据,内心 里必须要有一些坚守和道德原则,否则历史会在路的前方等待着审判我们。 我们正身处一个乐观向上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希望有任何过大的动荡发生。但是如果分寸掌握的不好,事情往往就会朝极端的方向挺进。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审慎改良,一定比激进颠覆重建有效。 当年我面对所谓的“艾未未涉嫌抄袭事件”时,我意识到我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是“失控”的。所以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我很审慎地珍惜我说话的机会,让记者不要 去迎合点击率的“重口味”,把“涉嫌抄袭”事件爆炒成辣子鸡、麻辣鱼。其实我使用的就是基于对中国整体创新环境的忧虑而生发的“分寸”感。因为我理解那不 过是一次辩论,是一次为西安,跟北京争取更多话语权的辩论(相关:出西安记)。但是,当时艾未未的声音要比我的声音大很多,所以,当时我挺同情自己的。同 样,今天,我看到新华社和《环球时报》的声音远远大于艾未未的声音,我也同样同情艾未未。 既然是一揽子的处理模式,时间一定会很长。我们一定要有前瞻性。总体看来,新华社把我的“涉嫌被抄袭事件”混编进入对艾未未的批评队伍中,稍微有失风度。我的名字可能已经“被打抱不平”,但是我本人并不情愿。 新华社毕竟代表一个大国的声音,兹事体大,应该特别注意具有前瞻性的分寸感。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都摆在世人面前了,更自信一些吧!其实,我本人对中国 的未来是乐观的。想想十年前,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新华社哪里有现在那么自信?去年刘诺奖获得者晓波的获奖事件发生后,以及这次艾未未事件,我 注意到新华社和《环球时报》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胸怀去正面跟西方价值观进行一系列的耐心、细致、理性的辩论,还是有进步的。但是有时候,一些文章的基调和内 容还是辜负了这种难得的胸怀。 我会继续观察。 岳路平 2011年4月10日 # 岳路平回答英国卫报采访#一:关于新华社指A抄袭,我回答1,我只使用过"相似"、"撞车"两个词汇;2,我当时和现在都没有起诉A的计划 ; # 岳路平回答英国卫报采访#二:关于A被拘押,我回答1,我同情;2,拘押程序不恰当;3,希望A平安健康;4,A的一些维权活动我认同;5,拘押定罪跟"涉嫌抄袭"不应混淆 。 相关日志 2011/04/11 — 法广:艾未未被失踪7天家人仍未收到任何拘押通知 (0) 2011/04/08 — 刘晓原:也谈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 (0) 2011/04/08 — 另一篇奇文共赏,环球时报社评艾未未:是谁在严重违背法律精神 (0) 2011/04/08 — 金融时报: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被调查 (0) 2011/04/07 — 香港文汇报:新华社:艾未未涉经济犯罪正受查 (0)

阅读更多

韩寒:与世界保持距离

29岁的上海郊区青年韩寒迄今经历了两种身份:一是成绩不佳被迫退学的高一肄业生,二是众所瞩目的大明星。—-关于明星这件事,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变化的中国,似乎没有其他一个人,能够保持十年的“当红”,并且“愈演愈烈”,以至在2010年《时代》杂志评选“影响世界100人”的时候,韩寒得票全球第二,领先美国总统奥巴马。 韩寒自己当然感觉到这种变化。他的书、主编的杂志、过去出版的书,占据了畅销榜;每当社会热点事件出来,年轻的网民们盯着他那访问量5亿的博客,“别急下结论,听韩老师怎么说”;不断的商业活动或媒体采访邀约,使他1390169开头的号码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而每个信箱里都躺着一万多封没看的邮件。。。 周围的一切都热闹起来。韩寒却还是老样子。一大家人住在郊区的普通公寓里,穿着不知什么牌子的牛仔裤和非真皮夹克,走南闯北躲开宴席在房间里叫红烧牛肉面,只有“出行”显示出他是“有钱人”,五六辆名车,奔驰宝马跑车房车。韩寒好这个。他十七岁退学的时候,就想当个摩托车手。他第一次拿到版税,就买了辆富康。 所以究竟来说,韩寒十二年镁光灯下的生活,一直在做两件十七岁时喜欢的事:写作,开车。 韩寒曾经开玩笑地设想过自己获得某某文学奖的感言,他会说:其实,我是个运动员。—他的确是正式的全国冠军,最高级别场地和拉力赛双料,运动健将。可惜,赛车运动没那么普及,1600CC的房车也确实没那么快。要是写作的收入能达到英国大婶杰克罗琳那么高,韩寒一定自己建队去参加F1了。他曾和车王舒马赫在鸟巢体育场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输了一秒多。有不识趣的朋友鼓励他,哎呀,要是那个弯转得快一点就赢了。韩寒说,其实不是的,人家开过的许多车,我站到跟前连车门在哪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真实的境况,韩寒其实并不是高傲的人。他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他钻研赛车,拿到全国冠军,技术亚洲一流。但是赛车是欧美顶级汽车工业的结晶,到达真正的中心,不是他这一代车手能够完成的使命。包括写作,他也只是坚持自己的理解,写“情怀”,写“常识”,尽量有点意思就好。他没那么刻意,不那么努力。 一个不高傲和不努力的人,乐于自己习惯的生活。例如和一些“同村”的朋友找荒地打实战CS,例如和朋友连续打一个星期通宵的桌球。在韩寒的话语里,“朋友”是个频率很高的词,他的朋友“跨度”很大,有富豪,有明星,但更多的是平常和他一起玩的普通的上海郊区青年。 在所有的朋友中,有文化圈的,媒体圈的,IT圈的,娱乐圈的,赛车圈的。但是,韩寒不属于任何一个圈。他常常在饭局一半的时候才来,不喝酒,说话声音不大,被淹没在人群中,丝毫没有明星强大的气场。一直到饭局末了,人们才发现“那不是那谁嘛”,赶紧过来拍着肩膀“留个电话呗”,韩寒就笑咪咪地告诉人家 “1390169。。。” 后来韩寒就又得罪了不少人,主要原因是两个:一是不接电话。二是迟到。 那边的“朋友”着急,说这电话是你给我的啊,不是说有事联系嘛。或者场景是:你不是答应今天过来的嘛,这都签到了怎么人都联系不上? 根本的原因是,韩寒觉得没什么大事儿。无非就是赚点钱,露个脸。做不做,早或晚,有什么要紧。—–韩寒17岁就成名,许多人夸,许多人骂。他赚过许多钱,又花了许多钱。他没有体验过有压力的受管制的不自由的生活。 所以,为什么非要去露这个脸呢?为什么非要3点钟到场呢?你不喜欢我又有什么要紧呢? 这就是韩寒无声的回答。 但就是这个“不靠谱”的青年,他的确是这时代里巨大的偶像。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着一代和其后的几代人—–从韩寒开始,中国进入到“新中国人”时代。他们出生在1980或以后,那时文革已然彻底结束,国门已经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确保每个家庭将资源投入到这惟一的孩子身上。这孩子启蒙在光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身体发育在“欲望年代”(1992南巡讲话后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到1998上大学,高校大幅扩招,而1999年互联网开始普及,让这一代人与世界同步 作为这一代人杰出的代表,韩寒比同辈多了天赋,让他在十七岁成名、有钱。让他不再接受不靠谱的教育,让他获得自由,获得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权利。然后,他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人。不拘泥,不虚伪。想说什么就说,想得到什么就取。后来,他成为卓尔不群的领袖,他获得信任,他本质上以“输出价值观”生存。 韩寒本人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说:要是哪天我不“红”了,说明大家都这样了,社会就进步了。我等着那一天。 韩大师说这话的时候,轻描淡写,意味隽永,当场有个智慧的朋友十分肯定地预言:韩寒十年以后会出家。他本人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我不行,至少有一根不清净”。但是,那位朋友只是诡异地笑:悉达多本来是王子,贾宝玉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再老一代的才子王朔隐居。而韩寒,他在而立之前,就已然得到世界,并且依稀看到了“空性”。 如你所见,你是在花花绿绿的《时尚芭莎》看到韩寒。 他一直与世界保持距离。 问题是, 你相信他十年后会出家吗? 来自路金波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4bd101017age.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 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或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6917/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韩寒:与世界保持距离 发布时间:2011/04/12, 14: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广告一则: .me 域名全国最低价,首年仅需45元,续费130元促销中! 本站导航: 萝卜网 | 淘宝导购 | 在线视频 | 视频搜索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韩寒厦门大学演讲 朋友眼里的韩寒 许知远:韩寒受推崇是庸众的胜利 黄士诚与韩寒 年度思想家韩寒,让谁汗颜? 无觅

阅读更多

怀念王小波:猪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思想家 怀念王小波:猪的精神家园 ——即使被迫做猪,也要特立独行 今天是4月11日,王小波离开我们已经14周年了。 对于他的文章,有2篇是必读品。一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是《沉默的大多数》。这2篇文章,恰恰说明了当前存在的两种人,其对比之鲜明,犹如冰火。 特立独行的猪眼看着沉默的大多数甘心为奴,未免焦急,于是为之呐喊。而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却自作聪明地认为:特立独行的猪太“不识时务”。这是何等悲哀。 做人?做狗?做猪?...

阅读更多

转载艾未未的一次访谈<节选>—支持艾未未

南都周刊:你现在是美国国籍? 艾未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都把我的护照放到博客上让人看了。最初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我是美国国籍,我赶紧把护照拿给他们看了。后来他们说我敢说话是因为什么宽裕,我赶快让自己破产了。然后他们又说可能是我家里有背景,我又赶紧把我父母抹杀了,他们还要怎么样? 南都周刊:发言对你来说很重要?...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