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

BBC | 重庆媒体:各界纷纷表态,无人提及薄熙来

《重庆日报》头版刊登多篇文章,拥护中央决定。 中国官方的《重庆日报》星期六(3月17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多篇文章,要求各级干部要与中央保持一致、拥护调整领导决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 文章说,重庆市长黄奇帆发表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扎实做好五项工作。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也指出,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完全一致。 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说,坚决把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变为政协共识,统一行动。 文章还引述多位重庆市民的话说,欢迎张德江新任重庆市委书记,“党中央的声音就是定心丸”。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日报》以头版全版的篇幅刊登多篇文章歌颂中央呼吁团结的讲话,但对被撤职的薄熙来却只字未提。 路透社的报道说,官方报纸对薄熙来只字未提,显示当局希望人民尽快彻底忘掉薄熙来这个人及其政绩。 报道引述重庆一名商人朱志勇(音译)的话说,“我认为重庆官员将迅速的与新的领导班子统一起来,很多人都对薄熙来事件告一段落感到松了一口气。” 但是他还说,“一般百姓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看到了薄熙来带来的改变,但却想不到他所引起的政治紧张和人事变化。”

阅读更多

薄书记已走 黄市长仕途堪忧

美國之音 记者: 海涛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 重庆市长黄奇帆 中国的年度两会刚完,北京高层就免掉了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的职务和王立军该市副市长的职务。和王立军进领馆事件有紧密相关的三位重庆领导现在只有市长黄奇帆还在位。但也有报道说,黄奇帆去职只是时间问题,中央可能另派大员接替这位薄熙来的亲密搭档。 *温家宝严批重庆市,薄熙来王立军被下课* 自从薄熙来(3月9日)在两会上回答记者问题以来,王立军进领馆事件有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发展。总理温家宝星期三人大年会结束举行记者会上用很重的口气批评了“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他们“反思,认真吸取教训。”。他的话音刚落,新华社就宣布中央派副总理张德江到重庆接替薄熙来,同时,中组部长李源潮到重庆宣布免除王立军副市长职务。 重庆前副市长、公安局长王立军是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运动的主要执行者,他在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第二天走出领馆,跟中央大员去了北京,酿成轰动一时的“王立军事件”。 *李源潮:王立军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北京高层一直没有对王立军事件定性,直到温家宝批重庆、中央决定更换重庆领导之后,中组织部长李源朝星期四(3月15日)到重庆说,王立军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61岁的李源潮是团派大将,据路透社分析,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在18大可能进入政治局常委。他对重庆干部说,免除薄熙来职务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 *张德江接替薄熙来,何挺继位王立军* 以副总理身份兼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张德江今年66岁,也是政治局委员。中国政治观察人士多认为张德江有望在18大进入政治局常委。 北京还决定,调青海副省长、公安厅长何挺来接替王立军的副市长职务。在中国,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都相当省部级。 *薄熙来的好搭档黄奇帆* 到目前为止,同王立军事件有紧密相关的人物,市委书记、副市长已下台,只有市长黄奇帆还在台上。而王立军进入领馆,正是黄奇帆到领馆“劝”其出来的。作为市长,黄奇帆和薄熙来搭档相当默契,黄奇帆给予薄熙来相当高的评价。在北京两会重庆团开放讨论日,他同薄熙来一起,“抵挡”记者连珠炮提问。 这次王立军出事,他在两会召开之前的二月底,就接受了凤凰卫视采访,大谈了王立军事件。这是重庆领导首次对海外媒体谈王立军事件。 黄奇帆的一些讲话,比如王立军如何走出领馆;重庆方面有无派“70辆警车“;还有他带了几个人去美国总领馆;王立军出来后他是否同国安部副部长邱进有所争执等,都和其他相关说法不一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不快,所以,凤凰网在3月上旬播出的新闻和视频,很快就被删除。 从经历上看,63岁的薄熙来是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高学历,属于太子党,在中国高干和高干子女当中,很有人脉和势力。而53岁的王立军是内蒙阿尔山人,从基层干警开始,一路“打”上来当上铁岭、锦州公安局长。薄熙来2007年主政重庆后,把王立军调来担任重庆打黑的“先锋”。 *黄奇帆和朱熔基一样是经济干部* 59岁的黄奇帆是个异数。他和江泽民一样,都是上海干部,又跟朱熔基一样,是一位经济干部。 黄奇帆是上海焦化厂工人,1974年进入上海机械学院当工农兵学员。江泽民主政上海时,黄奇帆进入上海信息中心担任主任。朱熔基主政上海时,他到上海浦东开发办担任副主任。吴邦国主政上海时期,黄奇帆到上海市委担任副秘书长。在黄菊主政上海时期,他一直担任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 黄奇帆在2001年调到了重庆担任副市长,曾服务于贺国强、汪洋等多位书记,直到薄熙来主政这个西南大城市重庆。 在薄熙来的领导下,黄奇帆成了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编制工作。联系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些年来,他和薄熙来合作无间,是薄熙来的左右手。王立军事件后,他成了薄熙来的主要“挡箭牌”。但是,中组部长李源潮来重庆宣布领导班子调整,黄奇帆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对王立军事件的处理。”黄奇帆还说,坚决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支持张德江工作,维护重庆稳定,推进科学发展。 *“官运不佳”的孟学农接替黄奇帆?* 不过,海外许多媒体都报道,鉴于黄奇帆在王立军事件中的表现,鉴于他和薄熙来的关系,中央已经决定要让黄奇帆也“退下来”。具体接替他的人选是谁?新浪网北美新闻报道,有可能是中直机关党委副书记孟学农。 63岁的孟学农是北京人,也是团派干部。最近两次担任主要领导是北京市长和山西省长。担任北京市长(2003年)期间,赶上了萨斯风暴,结果,他只在位3个月就引咎辞职下了台。后来到山西当省长(2007-2008),又遇到襄汾县溃坝事件再度引咎辞职。北京和山西不少百姓说,孟学农官运不佳。 *孟学农辞官后赋诗表心迹: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从山西辞官回京城后,曾在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15日)发表一首诗:心在哪里安放。他在诗中说:“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熙来倒台

 2012年 3月 15日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熙来倒台 记者: 齐之丰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Reuters 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人大闭幕式上 扣人心弦的优秀戏剧、吸引眼球的重大丑闻之所以能让看客欲罢不能,砰然心动,是因为两者都有一些共同点,这就是环环相扣、错落有致、不断向最终高潮推进,情节足够曲折,起伏足够跌宕,冲突足够清晰,收尾足够利落,余韵足够绵长。 显然,在报导中国的国际媒体记者看来,围绕一度有望问鼎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的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戏剧或丑闻属于足够扣人心弦或足够吸引眼球的类别。 *中共权力斗争激化乎?* 就在星期三,中国公众和国际媒体还在纷纷议论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以严厉的口气不点名地批评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代表中共内部权力斗争的一种什么新动向,以及在中国政坛上已经经历过起落的薄熙来这次是否会以保全他面子以及中共面子的“软着陆”方式出局。 然而,一夜之间,薄熙来重重地摔在、或曰被摔在地上。中国官方权威通讯社新华社星期四发出报导说,中共中央决定,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新华社没有提供薄熙来被免职的理由。被同时免职的还有薄熙来多年来的前心腹、原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一个多月前,身为重庆市副市长的王立军突然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试图寻求庇护,从而向全中国、向全世界揭开了最新中共党内恶斗的帘幕。 薄熙来被突然解职,这一让看客目瞪口呆的剧情突转到底是标志着薄熙来戏剧的最终结局,还是标志着中国一场层次更高、范围更大的权力斗争或政治戏剧的开始?显然,这是国际媒体当下最关注的问题。只要粗略扫一眼日本媒体星期四有关新闻的报导题目,就可以看出一个大概。 朝日电视台 报导的题目是:“中共权力斗争激化乎?重庆第一把手被解职。”报导说: “被视为大有可能进入中共下届最高领导层的重庆市第一把手突然被解职。……3月14日,在全国人大闭幕之际,温家宝总理表示,‘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从而提及了任命王立军为重庆副市长的薄熙来的责任。薄熙来与预定将担任下届中共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关系密切。因此,这起人事变动有可能是中共权力斗争的一环。” *唱红打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国有句流传上千年的成语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是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个招法,可以让人平步青云,也可以陷人于死地,而青云和死地往往是福祸相依,转换诡异,变幻莫测。 在日本主要报纸 《每日新闻》 记者成泽健一看来,2007年被贬出京前往重庆的薄熙来为了东山再起、问鼎中共最高领导层而在重庆推出的所谓“唱红打黑”运动,对薄熙来无疑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泽健一星期四从从北京发出的报导题目是:“中国–重庆第一把手被解职 / 领导层权力斗争激烈。”报导说: “(在所谓的‘打黑’运动中)被指为暴力团伙后盾的重庆市干部当中,有一些人跟薄熙来的前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汪洋的前任重庆第一把手、现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关系密切。香港媒体报导说,在今年2月王立军副市长被解除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职务,是薄熙来为了避免影响到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因为纪检委第一把手贺国强在追究王立军副市长的渎职行为。 “另外,薄熙来所推动的唱红歌的运动,也让许多遭受过政治动乱的人不由得想起文化大革命。因此,人们认为,胡锦涛国家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对唱红歌运动持批判态度。 “薄熙来和被认为是肯定会成为下届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国家副主席以及所谓的中共太子党干部从父辈开始就有人脉关系,跟既得利益阶层关系密切。在另外一方面,胡锦涛主席和李克强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等来自共青团派的人则因其倾向改革的发言而引人注目。薄熙来被解职,被认为是有这种政治路线对立和人事争斗的背景。” *环环相扣的权力斗争戏* 《日本经济新闻》 记者岛田学从北京发出报导,题目是:“重庆第一把手薄熙来被解职 / 可能影响下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权力基础。”报导说: “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解职。他是原副总理(薄一波)的儿子,属于所谓的‘太子党’,据信深得中共内定的下届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国家副主席的信赖。然而,薄熙来因强势推行打击贪污腐败而受到来自党内的强烈批评。围绕中共下届领导班子人事安排,太子党和共青团派的争斗在持续,有可能影响到习近平的权力基盘。” 日本另一家主要工商新闻报纸 《产经新闻》 发表记者矢板明夫从北京发出的报导,题目是“薄熙来被解职 / 胡锦涛主席发动攻势 / (中共目前最高领层)权力均衡崩盘。”报导说: “被认为将成为中共下届最高领导层成员的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15日被解职。迄今为止中共内部的权力平衡大崩塌。看来,这意味着与薄熙来对立的胡锦涛国家主席所统率的共青团派将主导政局,从而对将在今秋中共党代会上上台的习近平领导班子的权力基础造成重大打击。” “薄熙来(唱红打黑)的做法受到了江泽民等一部分中共元老的支持,但受到共青团派的强烈反弹。在薄熙来就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大约5年期间,胡锦涛主席一次也没有去过重庆视察。这次接替薄熙来担任重庆第一把手的是江泽民派系的张德江副总理,由此可见胡锦涛领导班子目前打算只是把目标锁定于薄熙来,希望避免全面争斗。” *一波三折的戏剧分析* 薄熙来仕途的起起落落,尤其是近一个月来,近一个星期来高潮迭起、令看客眼花缭乱的大起大落,这种富有十足的戏剧性的发展,促使 《日本经济新闻》 记者户田敬久忍不住把他的报导写成了戏剧情节分析和剧评。户田敬久星期四从中国重庆发出报导,题目是:“起伏跌宕的解职剧、围绕重庆第一把手的交手。”报导说: “中国内陆都市重庆市第一把手、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解职。他的解职经过了以3月14日在北京结束的全国人大为舞台的奇妙的过门。一会儿,薄熙来因为(在3月8日)没有出席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导致他失宠的传闻不胫而走。但接下来他又(在3月9日)出席记者会,显示他安然无恙。人们从他被解职之前的跌宕起伏所看到的是(中共领导层)幕后的激烈交手(水面下での激しい驱け引きだ)。” 户田敬久在其报导中首先综述了迄今为止的戏剧情节:今年2月,薄熙来先前的心腹王立军被拘留,薄熙来失宠之说随即应运而生;然而,到了3月,薄熙来可能软着陆留任的说法又时兴起来;3月8日,薄熙来非常显眼地没有出席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从而使有关他已经失宠的言传再度甚嚣尘上;然而3月9日他又出席记者会,并且说“王立军事件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这一事件没有波及其他人。” 户田敬久接着写道: “于是乎,‘薄熙来没有失宠’的看法又广泛流行起来。然而,到了3月14日,情况突变。温家宝总理举行记者会,发出严厉批评,说是‘重庆市委必须反省,’从而使薄熙来陷入困境。中共重庆市委和市政府接着在15日举行干部会议,宣布解除薄熙来和王立军的职务。…… “从围绕薄熙来解职的振幅之大来看,支持他的和要他解职的两派人马可能进行了明争暗斗。人们不清楚希望进入中共下一届最高领导层的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为什么会被解职,中国的权力斗争对外界来说依然是谜语。 “中国10年一度领导班子换届,权力斗争会由此而起,有关的人马会利用贪污腐败事件作为手段打倒政敌。1995年,在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上海帮巩固自己的权力期间,抗拒上海帮的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就因为贪污腐败问题倒台。 “2006年,胡锦涛国家主席以贪污腐败的理由解除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职务。上海帮的势力由此削弱,由胡锦涛主席等人组成的现任领导层的主导权由此确立。在今天秋天,中共新的领导层将上台。这次的权力斗争提早激化起来。” *好戏或许还在后边* 正如《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户田敬久所展示的那样,共青团派旗下的胡锦涛领导班子跟中共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统领的上海帮之间的内斗可谓由来已久。薄熙来虽然不是上海帮的成员,但被普遍认为是上海帮的同盟,因为薄熙来和上海帮以及所谓的“太子党”都心仪于中共传统的强硬派意识形态。 因此,围绕薄熙来去留的斗争,被国际媒体普遍看作是共青团派跟上海帮的交手。法国主要报纸 《费加罗报》 驻北京记者阿尔诺·德拉格朗日就薄熙来被解职发出的报导显示,共青团派跟上海帮的争斗现在还难说鹿死谁手,胜负如何: “中共权力大佬、中国前商业部长、直辖市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解职,凸显了中共权力核心内部在今秋确定未来10年领导班子之前的激烈争斗。” 在介绍了一个月前薄熙来前心腹王立军突然进入美国领事馆所引发的牵涉薄熙来的一系列事件之后,德拉格朗日接着写道: “本星期三(3月14日),在全国人大闭幕之际的记者会这种庄严的场合,温家宝总理暗下使出重手,声言重庆当局应当‘严肃汲取’王立军事件的教训。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媒体面前罕见地发出批评。 “第二天,新华社宣布薄熙来被解职,由副总理张德江取而代之。张德江被广泛认为非常保守,与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关系密切。” *薄熙来不得离开北京* 法国《观点》 周刊发表记者卡洛林·布埃尔从北京发出的长篇报导,题目是“中国:红色太子薄熙来倒台”。 布埃尔将新华社星期四北京时间上午10点播发的薄熙来被解职的消息形容为“星期四早上震撼中国政坛的货真价实的晴天霹雳”(C’est un veritable coup de tonnerre qui a retenti jeudi matin dans la vie politique chinoise);新华社的消息发布之后,旋即引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网民评论。 然而,布埃尔接着写道,这种晴天霹雳从事后看来可谓其来有自,有清晰的线索或征兆可循。她在报导中也指出,薄熙来先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唱红打黑”给自己掘下了陷阱。接着,又发生了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事件。 布埃尔指出,王立军事件至今依然包裹在迷雾之中,“但这种事情给中国政坛带来混乱,因为中国当局如今力图向世人呈现一种平整‘和谐’的表象。这种事情在这时候发生对薄熙来尤其不利。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前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如今得到北京和中国新闻界的注意和首肯,因为他以温和的手段处理了广东一个村庄村民要通过选举罢免贪污腐败的村领导班子的要求。” 在布埃尔看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星期三的记者会上对广东乌坎村的经验表示首肯,同时严词批评重庆当局,就已经清晰地显示出中共最高领导层褒汪贬薄的立场,显示了薄熙来败局已定。 然而,薄熙来的麻烦显然还没有过去。薄熙来虽然声称自己没有受到调查,但实际上可能正在受到调查。布埃尔报导说,“中国政府内部的消息来源表示,对他的调查在继续,在未来的几个星期里,他不能离开北京。” 法国《回声报》 星期四发表记者加布里尔·格雷兹庸的报导,也是用“中国政坛晴空霹雳”来形容今日中国政局。报导说: “中共领导班子换届所引发的中共领导层内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公众见不到的。然而,今天上午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是一个闪光的例外。……” “(围绕薄熙来被解职)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从中共高层职位的竞争中拿掉了薄熙来,导致重新洗牌的局面,并有可能为另一派人马开辟道路。” *政治的交易* 美国主要报纸《华盛顿邮报》 驻北京记者基斯·里奇博格在有关薄熙来被免职的报导中指出,“(官方的新华社有关薄熙来被免职的)报导没有提及薄熙来是否也失去了在北京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位。” “分析中国对外秘而不宣的内部政治斗争的政治分析家们表示,如今的问题是,薄熙来是否也在受调查。一些分析家说,中国全国人大为期10天的会议刚刚结束,所有的中国高级官员包括薄熙来都参加了这次人大会议。在人大结束之后紧接着宣布薄熙来被解职,可能意味着薄熙来要留在北京,再也不能返回重庆了。” “到重庆取代薄熙来的是张德江。跟薄熙来一样,张德江也被认为属于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人马。江泽民虽然年纪老迈,疾病缠身,但据信依然能发挥幕后的强力影响力。用同一个‘派系’的人来取代薄熙来,显示有关当局事先达成了政治交易,以保存各派力量的平衡。” *中国政治体制有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 杂志就薄熙来被免职的消息发表述评说,中国的高层政治斗争通常都是在幕后进行的,然而, “3月15日薄熙来被免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让人们得到一个罕见的机会,可以一窥(中共内部政治斗争)内幕。中共长征时代的元老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先前似乎是注定要晋升中国权力最高层,即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9人之一。他的倒台标志着中国领导层20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开分裂。人们有若干理由为此庆贺。但薄熙来下台的方式再次令人痛感中国的政治体制究竟有什么问题。” 《经济学家》杂志所说的人们应当为薄熙来倒台庆贺的理由包括,随着薄熙来的离去,他在重庆推行的无视法治、蔑视历史的“唱红打黑”运动也成为过去。然而,在《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的问题依旧,这就是政治不公开,不透明,“在北京的几个人搞派系斗争可以牵动影响全国”(the factional squabbles of a few men in Beijing are fought out across the whole nation);相比之下,这次被普遍认为是乱得不成样子的美国总统竞选倒显得秩序井然,富有吸引力。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来源日期:2012-3-17 本站发布时间:2012-3-17 20:01:15 阅读量:2163次 重庆各界召开会议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人民网3月17日电 今天出版的重庆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重庆市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传达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领会贯彻3月15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李源潮、张德江的重要讲话情况的相关文章。重庆市长黄奇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干部要与中央保持一致、拥护调整领导决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   15、16日,重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和两江新区分别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以张德江为班长的重庆市委坚强领导下,以实际行动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   重庆市长黄奇帆:贯彻落实中央决定 扎实做好五项工作   黄奇帆市长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当前必须扎实做好五项工作:第一,统一思想认识。市政府领导班子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决定精神;各级干部在重要关键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体现坚强的党性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央决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恪尽职守,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平稳顺利。第二,市政府及其各部门要主动支持市委和德江同志的工作,积极配合好德江同志的各项调研工作,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自觉维护市委的领导和权威。第三,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要认真反思工作中的问题,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传达学习好全国“两会”精神,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严防社会政治事件发生;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主动介入、提前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尽心竭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交通、生产、地质灾害等安全事故发生,促进重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维护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要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应对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第五,要为市委筹备召开市第四次党代会当好参谋。市政府及其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委,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认真谋划重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起草好党代会报告,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重庆实际,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重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新的进步。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完全一致   陈存根指出,中央从当前的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反复权衡、慎重考虑,决定对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进行调整,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重庆干部群众的高度信任和深切厚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要深刻认识中央决定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上来,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完全一致。   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坚决把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变为政协共识 统一行动   邢元敏说,中央决定对重庆市委主要领导进行调整,必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市政协要坚定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中央关于重庆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决做到与中央和市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工作上同心同行,更加积极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坚决维护好重庆和谐稳定、开发开放、繁荣发展的大局,坚决把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变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的广泛共识,统一行动。   重庆市民:欢迎张德江 中央声音是定心丸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之后,会议精神迅速在全市传达,也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热议。广大市民坚决拥护中央决定,衷心欢迎张德江同志来渝工作,对重庆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有市民称,张德江同志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既有丰富的地方从政履历,又有国务院副总理的视野经验,能力水平不一般!重庆有福了。”还有市民表示,“国务院副总理来兼任市委书记,足见重庆在中央的地位和分量。”   渝中区东水门李先生说,李源潮、张德江等领导及时带来了中央的最新指示和决策,“党中央的声音就是定心丸”。   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的梁女士今年56岁了,是退休教师,她说,看病、上学、住房,这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现在不少老百姓在这些方面花费都很大。我们看到张书记说要坚持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感到很欣慰。   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张书记在国务院兼任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作为我们企业,今后这项工作更要抓紧抓好,确保我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知名网络社区,会议的相关消息帖子关注度一度很高。   “重庆领导班子调整,是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非常必要、非常慎重、非常及时、非常果断,体现了中央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处理重大复杂问题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3月15日上午11点30分,就有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帖,拥护中央的决定。该网友表示,此次中央对重庆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有利于国家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对于重庆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坚决拥护、十分赞成,对中央领导集体更有信心。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薄书记已走 黄市长仕途堪忧

中国的年度两会刚完,北京高层就免掉了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的职务和王立军该市副市长的职务。和王立军进领馆事件有紧密相关的三位重庆领导现在只有市长黄奇帆还在位。但也有报道说,黄奇帆去职只是时间问题,中央可能另派大员接替这位薄熙来的亲密搭档。 *温家宝严批重庆市,薄熙来王立军被下课* 自从薄熙来(3月9日)在两会上回答记者问题以来,王立军进领馆事件有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发展。总理温家宝星期三人大年会结束举行记者会上用很重的口气批评了“重庆市委市政府”,要求他们“反思,认真吸取教训。”。他的话音刚落,新华社就宣布中央派副总理张德江到重庆接替薄熙来,同时,中组部长李源潮到重庆宣布免除王立军副市长职务。 重庆前副市长、公安局长王立军是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运动的主要执行者,他在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第二天走出领馆,跟中央大员去了北京,酿成轰动一时的“王立军事件”。 *李源潮:王立军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北京高层一直没有对王立军事件定性,直到温家宝批重庆、中央决定更换重庆领导之后,中组织部长李源朝星期四(3月15日)到重庆说,王立军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61岁的李源潮是团派大将,据路透社分析,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在18大可能进入政治局常委。他对重庆干部说,免除薄熙来职务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 *张德江接替薄熙来,何挺继位王立军* 以副总理身份兼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张德江今年66岁,也是政治局委员。中国政治观察人士多认为张德江有望在18大进入政治局常委。 北京还决定,调青海副省长、公安厅长何挺来接替王立军的副市长职务。在中国,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都相当省部级。 *薄熙来的好搭档黄奇帆* 到目前为止,同王立军事件有紧密相关的人物,市委书记、副市长已下台,只有市长黄奇帆还在台上。而王立军进入领馆,正是黄奇帆到领馆“劝”其出来的。作为市长,黄奇帆和薄熙来搭档相当默契,黄奇帆给予薄熙来相当高的评价。在北京两会重庆团开放讨论日,他同薄熙来一起,“抵挡”记者连珠炮提问。 这次王立军出事,他在两会召开之前的二月底,就接受了凤凰卫视采访,大谈了王立军事件。这是重庆领导首次对海外媒体谈王立军事件。 黄奇帆的一些讲话,比如王立军如何走出领馆;重庆方面有无派“70辆警车“;还有他带了几个人去美国总领馆;王立军出来后他是否同国安部副部长邱进有所争执等,都和其他相关说法不一致引起了有关方面的不快,所以,凤凰网在3月上旬播出的新闻和视频,很快就被删除。 从经历上看,63岁的薄熙来是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高学历,属于太子党,在中国高干和高干子女当中,很有人脉和势力。而53岁的王立军是内蒙阿尔山人,从基层干警开始,一路“打”上来当上铁岭、锦州公安局长。薄熙来2007年主政重庆后,把王立军调来担任重庆打黑的“先锋”。 *黄奇帆和朱熔基一样是经济干部* 59岁的黄奇帆是个异数。他和江泽民一样,都是上海干部,又跟朱熔基一样,是一位经济干部。 黄奇帆是上海焦化厂工人,1974年进入上海机械学院当工农兵学员。江泽民主政上海时,黄奇帆进入上海信息中心担任主任。朱熔基主政上海时,他到上海浦东开发办担任副主任。吴邦国主政上海时期,黄奇帆到上海市委担任副秘书长。在黄菊主政上海时期,他一直担任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 黄奇帆在2001年调到了重庆担任副市长,曾服务于贺国强、汪洋等多位书记,直到薄熙来主政这个西南大城市重庆。 在薄熙来的领导下,黄奇帆成了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研究室、编制工作。联系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作。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些年来,他和薄熙来合作无间,是薄熙来的左右手。王立军事件后,他成了薄熙来的主要“挡箭牌”。但是,中组部长李源潮来重庆宣布领导班子调整,黄奇帆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对王立军事件的处理。”黄奇帆还说,坚决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支持张德江工作,维护重庆稳定,推进科学发展。 *“官运不佳”的孟学农接替黄奇帆?* 不过,海外许多媒体都报道,鉴于黄奇帆在王立军事件中的表现,鉴于他和薄熙来的关系,中央已经决定要让黄奇帆也“退下来”。具体接替他的人选是谁?新浪网北美新闻报道,有可能是中直机关党委副书记孟学农。 63岁的孟学农是北京人,也是团派干部。最近两次担任主要领导是北京市长和山西省长。担任北京市长(2003年)期间,赶上了萨斯风暴,结果,他只在位3个月就引咎辞职下了台。后来到山西当省长(2007-2008),又遇到襄汾县溃坝事件再度引咎辞职。北京和山西不少百姓说,孟学农官运不佳。 *孟学农辞官后赋诗表心迹:心在哪里安放?* 孟学农从山西辞官回京城后,曾在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15日)发表一首诗:心在哪里安放。他在诗中说:“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六四馆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