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

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操纵——兼评《网络推手运作揭秘》

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009年冬,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的一个分会场上,不少与会者正因被大量信息连续轰炸而有点儿昏昏欲睡的时候,一场关于“网络推手”的论文陈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论文中具体的“推手”案例与细节,甚至包括各种价格、流程、操作方法。论文作者之一、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的曹乘瑜花了两个月时间,应聘参与到“网络推手”公司产业链的几个不同环节,做了一次“卧底暗访”,换个学术点儿的词,也可以叫做“人类学民族志观察”;而另一位作者,澳门大学的吴玫教授则敏锐地发现这个话题非常值得重视,原因是它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侵蚀。这篇论文也给会场带来了热烈的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公关和营销公司是商业公司,那么它们以赢利为第一要务则是无可指责的,不能用道德来指责其行为。这一说法的谬误之处姑且不论,起码反映出在当时人们对如何评判“网络推手”仍然是众说纷纭的。 一年多以后,由这篇论文生发而来的著作《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终于面世了。此时已是2011年初,“网络推手”这个名词,经过各种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网络热议,几乎人尽皆知。但此书仍旧是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网络推手”的著作。其特色还包括:一、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二、将“网络推手”的商业现象与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政治生活相联系的理论框架;三、较充足的个案;四、对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的两个概念“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的论述,包括定义、发展脉络、相关理论、运作与监管等,并最终发现“网络推手”是一种病毒营销的中国变体;五、对欧盟、英国、美国、中国等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公约等的梳理对比。因此,本书非常值得社交媒体营销业界人士、关心互联网公共空间的学界人士、以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士阅读。 《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并不枯燥,关注的是现实热点问题,行文明白晓畅,不乏生动案例。同时它又具备学术著作应有的严谨,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对概念的界定。要知道,通过互联网乃至社会性媒体从事营销的企业和人员已经相当之多,他们辛苦的劳作是不是都应该叫做“网络推手”?是不是都带着某种“原罪”?如何避免不加区别地打击掉整个行业? 此书对“网络推手”的定义是:它是“一种新的网络营销、网络公关现象”;“基本程式包括:通过企业运作模式,组成受雇发帖人网络,并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策划的隐性网上操作,来制造话题、操纵流量、推动某种议题信息的扩散,从而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舆论动态”;“具有资本性、隐蔽性、有组织性和快速扩散性等特点”(第1页)。 而此书对“网络推手”的态度也是鲜明的:“这种……推手运作操控侵蚀了普通网民相互交流讨论的空间,违背了现代社会公共信息传播透明性、客观性、真实性、公共性的基本原则,有悖公共社会诚信的道德理念,玩弄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这种人为制造虚假的‘舆情’、‘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企业间的正常与规范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并有可能导致某些利益集团利用网络制造‘民意’,干扰国家同各级政府对真实民情的了解与决策。”(第2页)。 我相当认同此书作者的定义和态度。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你的目标高尚或卑下,是为了大国之稳定或兄弟之饭碗,而在于你的手段,是不是逾越了伦理的底线,有没有遵循起码的诚信和公开。营销无罪,赚钱有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广告或宣传,必须明确披露这是广告或宣传。 可以看看本书中给出的一些例子。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2009年10月5日出台新修订的《广告推荐与见证的使用指南》,其中规定,博客作者如果以收取现金或其他酬劳来交换撰写产品评论文章,就被视为产品宣传,必须披露他/她与所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广告主之间的联系,否则可能被罚款11000美元;在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中同样应遵循此指南(第68-69页)。 美国最大的口碑营销行业协会“口碑营销协会”(WOMMA)在2005年发布了WOMMA道德守则,基本原则可被归纳为“诚信ROI”: 诚信的关系:你告诉人家你为谁服务; 诚信的观点:你告诉人家你相信什么; 诚信的身份:你永远不会撒谎你是谁。(第180页) 欧盟的《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明确禁止商业运作中的误导性遗漏、媒体中的新闻部分刊登经营者付费的推销内容却不标明其广告性质、专业经营者伪装成消费者行事。(第184页) 英国的《不公平贸易消费者保护法》(法律性质)和《非广播广告、销售推广与直接营销守则》(行业自律性质),禁止经营者和营销者假扮成消费者,“营销传播不得虚假声称或暗示营销者是一个消费者,或者其在进行自己行业之外的贸易和商业活动;营销传播必须明确显示自己的商业目的”。(第198页、207页、211页) 很显然,“网络推手”严重违背了上述这些法律规定或行业规范。我们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在欧美国家就没有类似中国的“网络推手”行为。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有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众舆论划出底线何在,界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种状况比我国的有关现状已经要健康得多,理想得多。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便在于守护社会公共信息环境的公开透明、真实客观。 我国的现状是什么?一批以“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公司”自命的企业,在全国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廉价劳工,占据几乎所有人气较旺的论坛,主要行为便是替“客户”攻击竞争对手、张贴广告软文、策动流行事件,同时也通过收买论坛的管理员与版主来删贴封贴。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在2008年艾瑞营销年会上登堂入室,公开称自己“先后服务于100多家知名公司、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监控10万个论坛及维护言论的能力,拥有1000人的营销队伍,拥有独到的网络言论监控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网络言论的监控报告,同时对相关言论作出反应”。“网络推手”的另一种变体是“网络打手”。某些公司按照其客户需求进行策划,雇佣并组织大量发帖人冒充普通网民在网上密集发帖,攻击、诋毁、诽谤客户的竞争对手,试图影响其正常运营。 [ 1] “网络推手”或“网络打手”之盛行,甚至令得公关业内人士感叹:“哪里还有网络民意?网络民意已经捏在少数人的手里了。” [ 2] “网络推手”作为市场力量对网众传播的一种畸形介入,隐蔽传播者的真实身份、真实意图,制造或捏造新闻事件,其泛滥损害了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加了公众获取真正需要的信息和新闻的成本。然而目前却缺乏相应法律法规,也缺乏相应的行业自律或社会公认准则来约束“网络推手”的种种行为。 一个社会里难免有杀人放火,可怕的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成王败寇”而百无禁忌的思想深入民心。 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网络推手”又仅仅是我们社会中信息操纵的恶劣行为之一种。在缺乏相应制度和道德约束的前提下,各种利益诉求将以某些扭曲的形式来实现,我称之为“信息操纵”(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百度“竞价排名”业务。当搜索引擎成为网众最重要的信息过滤机制,当百度成为超过七成中国网民搜索的首选,它已经成为公众所依赖的重要媒体。对搜索结果的排序,如果可以用金钱来购买,而且又缺乏任何监督机制来限制究竟什么关键词是不可出售的,那么将导向一个金钱决定民众知情权的社会,出价高者获得关注,出价低的变成“不重要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操纵。正如各国新闻法规或新闻伦理都限制将广告伪装成新闻兜售给受众,与“相关度”和“重要性”相关的搜索结果,又怎可待价而沽。 “竞价排名”外的“公关保护”,是搜索引擎、网络媒体或各大社会性媒体所有者的另一种信息操纵方式。当“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被曝光后,网众间流传一则据称是某公关公司向三鹿公司提供的“危机公关方案”,其中的重要谋略便是“与‘百度’搜索引擎媒体合作,拿到新闻话语权”,具体而言,给予百度以一个自然年度500万元的广告投放,即可在百度上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通过百度将难以搜到广告企业的负面新闻。这份文档难辨真伪,但随后百度公司在舆论压力下的公开声明,承认了类似公关计划的存在,只不过百度“严词拒绝”了它。其后,百度汽车频道营销的演示文稿又在网上流传,其中“PR保护:删除负面新闻,提高品牌信誉度正面舆论引导”,以及危机公关中“在网页搜索中屏蔽链接(活链)”都被百度作为重要“增值服务”向客户推荐。搜索引擎在当今社会堪称最为重要的公众信息服务和新闻把关人之一,然而在伦理上却并不被以新闻媒体的标准要求。因此,才屡屡有人以“市场行为”而非“公益服务”来为这些信息操纵行为作抗辩。 如果说,上述行为是对信息的排序或呈现加以操纵,从“把关人”的环节施加操纵,那么所谓“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则是直接发动和参与网众传播。 [ 3] 一个重点在“推”,造势抬轿吹嘘;一个重点在“打”,诋毁砸场咬人。他们是冒名顶替的网众,特点在于其被雇佣关系、虚假的身份、明确的目标、被指派的观点。 而“网络推手”的泛滥,与各大网络媒体的默许甚至合作有莫大关系。“推手公司”和网络媒体的编辑、版主们之间存在丝丝缕缕的“人情关系”或“利益关系”。不论是给“推手”们的发帖“置顶”、“加精”、“推荐”,又或是删除指定的负面消息,在业内都成为可以交易的事情,这样的“潜规则”甚至包括了公认的价格表,例如,全国十大门户论坛,一个帖子置顶精华一天价格是260元,一周是1500元。 作为消费者的网众在商业领域被冒充,作为公民的网众则在政治领域被冒充。所谓的“五毛党”、“五美分党”或“网特”成为频频见诸媒体报道、偶有相关文件流出的“隐形组织”,受雇于人,以匿名身份发表某种特定立场的观点,影响和控制舆论,为政治目的服务。显然,指望这些冒充者实名出现、广交朋友、成为网众也是不大可能的。 在最近五六年间,中国才开始出现“网络评论员”这一引发争议的新名词。从各级政府文件到各种媒体报道,我们可以得知,来自党政干部、高校学生、社会人员的许多专职或兼职的“网评员”正活跃在互联网上,对新闻时事和社会现象发表评论观点,以达到“正确引导舆论”、“占领舆论阵地”等目的。例如《环球时报》英文版的一篇报道,提到了甘肃、江苏、黑龙江、湖南等地政府培训和雇佣“网评员”的情况 [ 4] 。近年来一些国外媒体,如《纽约时报》 [5] 、《卫报》 [ 6] 、BBC [ 7] 等,均对此有所关注和报道。 在“网络评论员”中间,有一部分是以实名或较为固定的身份发表文章,例如在一些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开设时评专栏;但更多的则是以身份模糊且经常更换的ID来发表观点。这两种方式的差别,有些类似于网络营销中光明正大地亮出企业身份的营销,和雇佣“网络推手”冒充网民炒作的营销的差别。 “网评员”作为一种互联网规制和舆论管理的方式,政府期望它能在消除网络谣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府与民众彼此了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冒充普通群众的“网评员”行为,却可能带来不少弊端。 首先,“网络评论员”作为一种以国家长治久安为目的的大规模政府行为,应该是光明磊落的,要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网评员”个人既是代表政府说话,宣传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就应该亮出身份,实名发言。隐匿身份的发帖,在网众传播的场域中,明显无益于增加发言权威性和可信度,损害了传播效果;同时也不方便社会公众监督其工作绩效与报酬薪资是否相称,可能滋生腐败。《中国青年报》就曾发表评论文章,呼吁“网络实名制就请政府带头并从政府网评员做起吧”。 [ 8] 第二,在网众传播中夹杂大量冒充普通群众的“网评员”发布的信息,将影响政府对社会真实舆情的掌握。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近年来各级政府也花了不少力气,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网络民意”。但如果由于遍布全国的“网评员”的积极工作,导致搜集来的信息真伪难辨,不知到底是民众的真实观点声音,还是“奉命宣传”的“职务作品”,那么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效果,也难免要大打折扣。 第三,一方面越来越多公众已经注意到“网评员”的广泛存在,一方面“网评员”们却仍然保持着神秘潜伏的姿态,不以真实身份示人。这直接导致在网络讨论中敌对情绪滋长,在众多热点话题上,观点相左的发言者互相猜疑,恶语相向,先划阵营、站队伍,彼此以“五毛”、“网特”相攻击,而缺少了心平气和与宽容理智的讨论气氛。这种令人遗憾的状态,当然不应全部归咎于“网评员”的存在,但这种完全剥离身份、缺乏人际关系支撑的舆论引导方式,确实在不断侵蚀网络化用户之间应有的诚实与信任,给网络表达树立了不良的榜样。所以人们不禁要问,即使目的正当,是否也要考虑“程序正义”?一些政府官员也在思考是否有新的手段。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比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要好得多。” [ 9] 因此,不论为了经济利益,还是政治目的,形形色色的“冒牌网众”在网众传播场域中从事的传播行为,赚取的是一时的利益,消耗并透支的却是社会成员彼此的信任与社会资本。渐渐地,不少网络化用户看到对企业的评价,不论褒贬,首先想到的是“软文”和广告;看到冲突与矛盾事件,首先想到的是炒作和策划;看到辩论中对主流官方立场的支持或否定,首先想到的是“五毛”或“网特”。这或许是网众们身处当下这个道德底线模糊、管制手段缺乏又处处讲求效率至上的“丛林时代”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我们不应该更加积极地维护身处的公共信息环境吗? 读读这本《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思考一下。 ———— 1.《半月谈》:《揭开网络打手江湖内幕》,见“新华网”转载文章. (2009-12-11)[2010-07-01].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12/11/content_12630732.htm . 2. 《财经时报》:《传说中的1024:网络打手身后隐现亿元黑金》

阅读更多

革命尚未成功,网友仍需努力——继续围观药家鑫案

昨天上午,西安中级法院对药家鑫杀人案作了一审宣判——死刑——不是死缓!这个判决结果令很多屁民(包括俺)深感欣慰。   从3月23日开庭到4月23日宣判,正好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有不少砖家叫兽成为药案的跳梁小丑(请翻墙看” 俺之前帖子 “的介绍)。可惜他们大概没想到,这么干反而激起网络民意的强烈反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伙儿也得感谢他们 :-)   但是,大伙儿切莫高兴得太早了! ★此案的几处伏笔   首先,介绍药案几个可能的伏笔。 ◇伏笔之一:上诉   西安中院的判决只是一审。如果药氏不服判决,还可以在10天之内向高院提出上诉。然后,高院会受理上诉,进入二审的程序。一旦进入二审,对受害者家属而言,又将是漫长的等待。 ◇伏笔之二:改判   既然有二审,就有可能改判。如果真的发生改判,最有可能的是改判死缓(直接改为有期徒刑,太过于明目张胆,搞不好又会引发民意反弹)。而且,以前有过这种死刑改判死缓的先例,大伙儿一定要警惕。 ◇伏笔之三:改判的理由   如果要改判,总得找些借口。按照以前的先例,药家可以积极地给死者家属赔偿,并获得死者家属的谅解,以此要求减刑。 ★为啥一审这么判?   结合前面提到的几处伏笔,俺再以阴暗的心理,来揣测一下为啥一审这么判(鲁迅他老人家自己都承认: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 ◇为什么判死刑?   最近一个月,网络上的激愤言论此起彼伏。如果西安中院胆敢判死缓或者更轻,那无疑是火上浇油。到时候二审再想动手脚都难。所以,一审判死刑,然后大肆宣传,可以平息众怒,为当前的民愤降降温。 ◇为什么赔偿金额这么低?   不知道大伙儿注意了没?一审判的赔偿金仅有4万多。为啥赔偿金就这么一点儿捏?   这样一来,如果药家在二审期间积极地赔偿被害人,就可以成为二审改判的理由。 ★总结   综上所述,我等屁民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屁民的一大缺点就是3分钟热度。一个再火爆的热点事件,过不了个把月,就自然降温。想想年初的”钱运会案”吧(不了解的同学,可以翻墙看” 俺的评论 “),现在几乎没动静了。所以,对于药案,咱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只要这个八刀琴魔不死,咱们就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任凭权贵这样草菅人命,说不定哪天,你在街上被X二代的车给撞了,会死得比张妙(药案受害人)还惨。。   另外,这些日子逛天涯,看到2篇相关的好文,转贴如下: ★国朝恶少 药二列传 作者:资深现役民工( 原文链接 ) 西京药二,学与音律院,乃某二代,故取其二称药二。其常驾异域雪佛兰,驰骋西京,笑傲三陕。尝云:若有宝刀,更遂吾意。去岁秋,得一小刀,大喜,故放骑飞速而驶。不期撞伤布衣张氏,药二停骑而视之,见张氏呻吟且盯骑号,不由大怒。遂暗思:闻贱民难缠,何不?计定,小刀出手,八刀尽了张氏人生。旋离之,不远,坐骑再袭二人,欲蹿被群众截堵,至骑遭拘。其潜行三日,无路可脱,遂与父母共赴衙门,云自首。 然张氏仅腿折,头磕,乃轻伤也,却遭屠戮。张氏一族费解,何以撞骑,却有刀伤,未曾闻之,故不肯葬。后衙门知会,乃为刀杀,普天为之一泣。却闻药家神通,着讼师云激情杀人,请砖家道钢琴式重复动作。呜呼,盖盘古开天辟天,皆未尝闻此类说辞。昔景阳冈武二,屠鸳鸯楼众,毅直题:杀人者武二。若今日,其定题:打虎后遗症杀人,或云重复性机械动作,既激情又本能。一时举国同观,万民共视,皆云:杀人偿命,乃天经地义。 事经披露,坊间哗起,然众生乏力,只作:八刀琴魔,多情刀客无情刀云云。夫民声虽沸,却不及某媒,尽宣药二忏悔,涕泪,呜呼,何若八刀间,不曾忏悔,涕泪,令民疑之。遥记前岁,去岁,有钱塘胡二,保定李二,乾坤挪移,民沸瞬间化泡影。嗟夫,药二何虑?但观胡二,李二两兄足矣。然唇亡齿寒,物伤其类,我辈多同张氏,为农为民工尔,虽命贱至被称之屁。作一小文,以示围观。 ★激情刀客无情刀 作者:歪道道( 原文链接 ) 自从学了弹钢琴。我的刀法快多了。我终于明白了父母对我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每当指尖触摸在那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我都能感觉到在心中那股澎湃的力量。我始终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有一天,我一定可以用我的快刀在我激情的那一刻,绽放出最盛大的光彩。 那种光彩可以将一切掩盖。那些嚣张的死性不改的下层农民,终将被我征服。我要做他们灵魂之上的王者。我要将它们的灵魂狠狠踩在脚下。所有的指责,都将反衬出我作为独孤求败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我喜欢寂寞。因为有寂寞,我就不会孤独。作为一个精英社会的人,都很孤独。那种痛彻心扉的孤独,那些贱民永远不懂。 我叫药家鑫,我是中国人;生在红旗下,长在和谐中。我为我优越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比自豪,如果没有那些身份低下,臭不要脸,无恶不作的贱民一样的农民,就更好了。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修炼自己,音乐可以让我变成精英社会的骄子,有机会的话,快刀也可以为精英社会做贡献,因为对我们这个上流社会充满仇恨的人太多了。 我是一名学音乐的天才。我是未来的音乐之王。 同时,我是一名快刀手。我更是未来的刀手之王。 父母为我骄傲,老师为我自豪。周围的人把我当做偶像。我是如此完美。 杭州七十码,我爸是李刚事件,最终以精英阶层胜利为终,但也让我们整个精英社会收到了耻辱。虽然没有人直接说,可是我知道每一位上流人士的脸都变得越来越难看。 我现在正行驶在和谐的大道上,开着那些穷B永远开不起的四轮轿车散心。我在思考着,我在气愤着。忽然,砰的一声,我的车子似乎撞到了什么?不会吧?难道我也七十码了?我要逃离现场,我不能这么早就暴漏我自己。我还没有准备好! 后视镜里的一幕,让我的心在那一刻迅速冷了下来。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子,娇弱的躺在车后,一身地摊货穿在身上,越发衬托出她的农民身份。她在干什么?噢!天啊~该死的农民竟然在记我的车牌号码。可恨!她记我的号码要干什么?她是不是要勒索我!他们这些穷B都是没有什么钱的,这是要从我身上捞一笔吗?农民为什么要会认字!这是你逼我的!撞了你没有撞死你你就该谢天谢地,谢谢老子了。竟然还想记车牌号码勒索我?农民果然都很难缠!我不允许这样! 在我的前所未有的愤怒下,我的力量快速的加强了。我终于激情了!我太有激情了!太有激情了!于是我迅速的在车里拿出一把水果刀。下车跑到这个该死的农民面前,狠狠的刺了下去。我让你记号码!我让你记号码!我让你记号码!仅仅八刀,刀刀要害,这个农民连救命都没有喊出来就死了。社会又少了一个难缠的农民。我对我的刀法很满意。看四下无人注意,我又迅速的上车启动发动机,一路狂奔。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笑了。我畅快淋漓的笑了。可是笑到一半,我又笑不出来了。因为我感觉到我的车子又撞了两个人。该死的!从后视镜里,我看到他们也在记我的车牌号码!激情的感觉又一次冲遍了全身!该死!这个地方是闹市,很多人都看到了我!我杀不干净了!我还是先逃走再说!我才不管他们的死活!他们都是贱民! 可是,我还是把车子停了下来。因为太多人把我拦下了。我即使开车再撞也装不出去了!这群该死的贱民!我撞得又不是你们,为什么要拦着我! 警察来了。我看到了希望。因为中国的警察,我很放心。他们绝对不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我其实在之前还撞杀了一人的。 果然不出所料。在录了一些笔录后。我又一次开着车子行驶在了光明的大道上。到了家里,我把情况跟家人说了一下,我以为家人会为我的行为感到自豪。可是,他们的脸上却显示出了一些担心。难道警察会查出来我杀了人?我表示不相信。可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盆友说的话:警察虽然废物,即使不在第一时间发现你。但他总会在最后时刻找出你。因为你太自信,警察的愚蠢让你盲目自大了。 果然,警察开始怀疑我杀人,我该怎么办?是逃还是…?在权衡利弊下,我决定去公安局自首。因为我知道,我是逃不掉了。他们几经开始准备抓捕我。逃不掉,为什么还不面对呢。反正那些蠢货会把我认定自首,会为我减刑。 后来,我得知那个被我杀死的农民还收一个孩子,才两岁半,我不禁释然了。如果她不死,我会被他们家勒索死的。而另外两个只是轻伤。我却有点后悔,为什么不撞得狠一些呢?他们死了,就没有人记我的车牌号码了。我就不会在今天站在这里。 法庭上,我的律师果然不负我的众望。列事实,讲道理。为我做着给力的辩护。激情杀人,多么美好的字眼。我喜欢这个字眼,我相信我将因为激情杀人还获得新生!我的律师实在是一个正义的代言人!他并没有因为我给了他很多钱而出卖良心!他比那个说临时性强奸的家伙要强太多了!他没有说我是临时性杀人,多么的客观公正啊!而我的亲朋好友,也纷纷联名上书,把我的优秀告诉了法官和这个社会,让他们知道,我不过是杀了一个难缠的农民,如果我死了,对这个社会却是多大的损失。我的命要比农民的金贵! 果然,法官大人被感动了。他决定择日宣判。我知道。择日这段时间,我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伟大的CCAV更是明白我的优秀,她甚至请来专家教授分析我的杀人动机。他们说我杀人只是因为我弹钢琴谈习惯了!多么美好的社会啊! 当然,我知道,那些贱民是不会罢休的,他们竟然说出:如果我不死,那么司法公正将彻底崩溃。可笑!司法公正的意思他们有没有理解?那是对精英才可以有司法公正好不好,这些蠢货!竟然还幻想司法公正?他们见过司法公正吗?还有人拿我的激情杀人和马加爵,杨佳相比,更是贻笑大方,他们有我激情吗?!!!更可恨的是,有人竟然歪曲伟大的CCAV和专家的话,说什么如果我杀人只是因为我弹钢琴的习惯性动作,那么如果一个屠夫杀人,是不是也是习惯性杀猪?妈的。这些贱民就是猪,为什么不能当做猪杀? 这些该死的家伙,等我被伟大的司法部门免去死刑后,我一定会让他们好看!我相信不用我动手,和我一样的精英也一定会为我出气!激情杀人,他们一定会比我用的不差!并且我相信,弹钢琴的,敲架子鼓的,将会出现更多的跟我一样优秀的习惯性动作!我将是他们的里程碑!没准屠夫也会崇拜我!把我当做他们的榜样!哈哈哈。 我始终相信:我是一名学音乐的天才。我是未来的音乐之王。 同时,我是一名快刀手。我更是未来的刀手之王。 父母为我骄傲,老师为我自豪。周围的人把我当做偶像。我是如此完美!社会,不能少了我!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地址。 学习翻墙 发任意邮件到 help_gfw@yahoo.com 即可自动获取翻墙扫盲教程;别用国内邮箱,易被墙。如有其它问题要联系俺,请写信到 program.think@gmail.com

阅读更多

一片杀声中的智者熊培云

作者: 柏蔚林  |  评论(71)  | 标签: 所见所闻 西安的地理人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西安音乐学院向南那一带的交通环境也是曾经见识过的。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样子,只记得以前每到上下班高峰时间,那里总是车如潮涌、行人如织,交通灯基本不起作用,交警也只是无可奈何站在岗位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大家就那么横冲直撞的去了。即便就是其他时间段,交通状态也是相当的糟糕,总体而言就是一个混乱加拥挤。所以后来听说药家鑫的驾车杀人案,我就马上回忆起了以前从那里经过时的一些片段。印象中,以前的西安南郊那个所谓“大学区”,本身就是一个交通危险区,每年总有学生在校门外过路时,被过往车辆撞死撞伤的事情发生。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时代进步了,是学生自己开车,不但撞了路人,还可以“激情杀人”。 事情刚刚出来的时候,虽然也看见了网络上不少的议论,我并没有太多的注意,因为毕竟整体的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并没有浙江钱运会案那么的扑朔迷离,作为一起普通交通事故引起的刑事案件,相信司法体系还是能尽快处理的。一方面,无辜受害者的遭遇的确值得同情,而另一方面,无论如何,药家鑫的行为也的确毫无人性可言。直觉而言,我也认为此人真的是“罪该万死”。当然在这里,虽然我并不赞成立即废除死刑,“该死”只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激愤心情的口语模式,并不是指司法机关应如何具体量刑。就案件前后的情节来看,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转折突然出现,药家鑫的死刑判决估计是难免的。如果将来结局真是这样,我也丝毫不会惊讶,一个成年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激情”和醉酒驾车一样,不是免罪的理由。 然而此时此刻,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网友转载的熊培云的文章以及这篇意见书在短时间里引起的剧烈网络反应。熊培云的基本观点在于,“为什么要在一具尸体上寻求不可能完成的公正?”。然而从随后对他这一态度的网络反应看,只能说,在这个国家里,相对于太多人固有的思维方式,熊培云的思维的确太“超前”了,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再说些什么,他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对于作为一个知名媒体人物的熊培云,观点无法为社会公众所理解,不能不说这真的是一种悲剧。针对熊培云所称“比死刑更可怕的是不宽容”,有人自以为机巧地反驳说,“比不宽容更可怕的是不公正”。然而如果站得更高一点,抛开对这个具体案件的争辩,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就需要想一想,法律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 在几年以前,美国一个法庭审判一名涉及911袭击的恐怖分子。最后当翻译把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告知了这名恐怖分子,这个被捕后就自以为必死的人当时愣了一下,然后放声大笑,高呼宗教口号,宣称自己战胜了邪恶的美国。面对此情此景,法官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法律的目的并不是杀人,并不是美国不能判你死刑,而在于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并不认同多杀人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在熊培云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个在中国被灭门的德国家庭的例子。被害人的家属,从德国万里迢迢来到中国,为几名杀害了自己家人的中国人凶手求情,要求免去他们的死刑。毫无疑问,这种思维方式在药家鑫案的一片喊杀声中,显得极度“不公正”。然而也正如熊培云所言,“死者及其家人除了捍卫“杀人偿命”的古训,满足了大众“嗜血的正义”,究竟又得到了什么?”。所以事实上,熊培云文章所真正要表达的,并不仅仅限于药家鑫个人的生与死,死刑的废与存,而更是对当代国民普遍心态的担忧。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刘邦进了咸阳城,宣布了“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约法三章,“杀人偿命”就已经成为了数千年来最基本的社会原则之一。无须讳言,作为一种文明演化滞后的表征,直到现代,一个诺大的国家里,一些必要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得到建立和完善,反而是这一原则又增加了“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样一些定义含混不清的口头条款,来强化证明某些刑罚的合理合法性和掩饰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恶毒攻击”成罪就是此类判例的典型。虽然我个人并不认为有必要立即废除死刑,但无法认同在事实上,死刑已经常常被与公众(甚至私人)泄愤的工具混为一谈。然而不幸的是,我从药家鑫一案中看到的,和熊培云文章所指的一样,恰恰就是这样,法律一方面仍然被很多人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惩戒工具,另一方面再加上社会大众的种种怨气,从而形成了网络上杀声震天的汹涌民意。换句话说,现代法律的框架表面上被引进中国已经很久了,但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意识在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生根,有多少人对于法律的理解,还处于包公怒铡陈世美为秦香莲出恶气的境界上,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熊培云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很多去过美国的人,都有一种感受,在美国人人都开车,但是驾驶员多数都是彬彬有礼,会礼让行人和自行车先行,很少见开霸王车抢道行驶的。为什么?我听见几乎所有的人都感慨说,人家国民素质高云云。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别的因素在里面,就是法律。在美国开车,汽车和行人之间一旦出了事故,两者之间的责任会有很大的区别,汽车会被自动视为强势者,行人则是天然的弱势者,而法律的原则是保护弱者。除非很极端的情况下,汽车驾驶员往往要负很大的责任,因而大家开车都很小心,看见行人和自行车都会主动让行。而很多中国人从美国回国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会过马路了,因为在中国的汽车不会为行人让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里法律的关键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在罪错发生时进行惩戒,它同时也有一个促进形成良好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而这恰恰是为很多动辄以法律的名义喊打喊杀的人所完全忽视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死刑最多的中国,交通安全远逊于美国。 在这次药家鑫案的网络民意里,能看见一丝一毫对于法律核心价值的反思吗?很可惜,基本没有。处死一个药家鑫很容易,但是然后呢,交通秩序会好起来吗?能保证不出类似的事情吗?其实答案每一个人都清楚。药家鑫很快就会被忘记,而下一个受害者很快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然后民意可能会再次汹涌,如此往复,无休无止。无可否认,网络民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公众的愤怒并没有指向问题的关键,从而对于这个国家社会的改良,并不会起到改进的作用。所以熊培云很怀疑,在公众(包括药家鑫自己)没有自省精神的情况下,“这个社会会好吗?” 我在美国亲眼目睹过多次的交通事故,多数情况下,如没有人员伤亡,驾驶员简单地互相交换保险信息,基本就了事了。而国内的交通事故,常常导致人员之间的冲突,药家鑫的案子就是一个典型。本来一件不大的事情,却变成了一场人命案,为什么?药家鑫的“戾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个死刑的判决能起到消除“戾气”的作用吗?药家鑫的生与死并非重点,这些才是这一事件最值得思考的核心问题所在。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从这一悲剧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防止悲剧的再度发生。而这,也正是熊培云的这个社会需要“宽恕与和解”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熊培云不是任何人的敌人,他只是在试图换一个角度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71 个评论 柏蔚林的最新更新: 中国的贫民窟在哪里? / 2011-03-31 11:33 / 评论数( 18 ) 美国校园随想:权力制衡与社会公正 / 2011-02-20 12:03 / 评论数( 9 ) 从9-11再到9-11 / 2011-02-05 11:12 / 评论数( 16 ) 虎妈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的荣耀还是悲哀? / 2011-01-21 22:43 / 评论数( 43 ) 美国校园里的政治“敏感” / 2011-01-14 11:19 / 评论数( 13 )

阅读更多

中国整治违法网络公关 自身行为受指责

中国当局展开专项行动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但是学者和网络工作者们说,当局自身也在大量从事它所批评的那些网络公关行为。 中国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和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最近联手推出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全国专项行动,准备从四月中旬起大力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官媒:网络水军、推手、删贴行为败坏网络环境* 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说,中国近些年来出现了网络水军、网络推手和删帖公司等各种非法网络公关机构和个人。他们炒作制造虚假新闻和网络民意,敲诈勒索,打击竞争对手,非法牟取利益,同时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败坏了网络环境。因此,当局将查处一批非法网络公关重大案件,严惩一批犯罪分子,阻断非法网络公关传播途径,以构建规范有序和文明诚信的网络环境。 官方媒体引用中国工商部门官员的话说,非法网络公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网上张帖虚假信息诽谤诬蔑竞争对手,二是删除和自己相关的负面消息,阻止真相传播,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花钱由网络公关公司去实施。网络公关公司在接到定单后再雇用大批专职和兼职所谓的网络水军和推手到网上去宣传、推销或攻击相关的产品、公司或个人,而删除负面消息则可通过收买相关网站内部人员的方式得以实施。 *非法网络公关在中国很活跃* 官方的报道援引多名专家的话说,这类网络公关行为在国外并不多见,但是在中国相当活跃。香港互联网协会会长莫乃光说,在中国大陆,这类行为其实并不只局限于网络。 莫乃光说:“在内地,可能因为法制的问题,可能也因为商业道德水平还没有发展得很好,很多公司和商人可能觉得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做。其实不单在网络方面,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商业行为,可能在其他地方不会出现,但是在中国可能会不择手段,都可以来做。” *莫乃光:正常网络公关不雇用网络水军* 莫乃光说,网络公关本身并不违法,香港和外国公司都常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危机处理和公关活动,但这些公司通常不会雇用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来散布不实消息,因为这样做会起到相反作用。 莫乃光说:“其实这种政治公关和企业公关,他们也花很多前来找他们(公关公司)来做。在全世界都有啊,就是花钱找公关公司来做,但是公关工作不代表你盲目地找一些人在网上在街头来讲你的好话。如果很明显在香港或海外有人做这样的行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媒体一定会出来报道,普通人也能看出来这是作假的,那么对企业的信誉和影响会更大,因此企业不会这么做。” *政府大量雇用五毛党  手段受指责* 一些网络工作者和学者对中国当局准备严打非法网络公关行为表示欢迎,但认为政府本身也在大量使用网络水军、也就是所谓的五毛党来宣传当局立场、抵毁异议人士,并大量删除对政府不利的消息和评论,因此当局很难具有说服力。 湖北省网络工作者、民生观察网站负责人刘飞跃以上梁不正下梁歪来形容当前中国网络公关的现状。 刘飞跃说:“应该说最大的网络水军或制造者目前来说是这个政府。我们这些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有比较深的感触。象在推特上面,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非常的明显。我的推特上面有大量的所谓五毛。很明显,不管你发什么东西,他不仅仅是批评,甚至使用下流的语言进行辱骂。”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对香港明报表示,针对中国社会缺乏诚信的问题,政府应该以身作则,向民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他认为,虽然当局有必要推出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专项行动,但政府部门、个人和民间机构应一视同仁,共同抵制这类的网络公关行为。 香港互联网协会会长莫乃光则对中国政府这项严打行动的有效性不感到乐观。 莫乃光说:“政府自己的行为人家也在看嘛。人家看你在网络方面的水军,也就是之前说的五毛党,从政府的行为我们看到政府也在这么做。有时候看到政府这么做,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大家会觉得你可以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 中国各级政府经常公开招募网络信息员和网评员,并定期举行培训班。当局表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网评员制度,让他们上网发贴,加强舆论引导,掌握舆论话语权。

阅读更多

崔永元李承鹏谈抗拆:真的希望这个社会稳定

崔永元相信文学的力量能够塑造人格,李承鹏认为文学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心情,“我写小说不是为了改变社会,而是为了不让社会改变我”。 (磨铁/供图/图)     于建嵘、洪晃、郑渊洁等人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李可乐抗拆记》文化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有种文学叫‘拆那’”。 (磨铁/供图/图) 有种艺术叫“拆那”,图为2010年艺术家黄锐的行为艺术暖冬计划。 (黄锐/供图/图)   崔永元、李承鹏谈抗拆:“我们真的希望这个社会稳定”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一鸣   北京一家书店,窗外北风正紧。崔永元举着李承鹏的新书《李可乐抗拆记》说:“我希望每一个面临强拆的房子里都堆着一堆这样的书。”   《李可乐抗拆记》是李承鹏的第9本作品,前一本《中国足球内幕》披露了大量中国足球事实,“为打假扫黑抓赌风暴指明了方向”。这也是李承鹏的第3本 小说,“李可乐”第二次出现,上一本小说《李可乐寻人记》写一个混混为了泡妞跟人打赌修了一座希望小学,汶川地震时,只有这座小学没有倒。他忘了自己是个坏人,四处接受采访时被抓了。还好最后有个光明的结尾。   “我就希望大家自私,我们以往的教育把这个词抹黑了。”崔永元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自私”的重要性,“以前我们把‘自私’曲解成损害他人利益、只顾 自己利益;实际上‘自私’的概念是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只顾自己利益。大部分公民意识不到‘自私’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让大家明白这两个 字的字里行间是什么意思。”   维护私权是两人对谈的重点。《李可乐抗拆记》显然就是可以成为大谈私权的由头,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李可乐混世界,诸事不成。碰巧得知丁香街 将要拆迁,趁当地住户尚不知情抢先买下一套房子,打算大赚一笔。哪知他越陷越深,钱没赚到,女朋友还“劈腿”了,新街坊唐巧珍自焚了,自己也被“保送”精 神病院了……李可乐铁了心,和“90后”非主流女孩儿菜刀妹等群众一起,机关算尽保护家园,当然,结局是光明的——郑书记是好人,付市长略有缺点但也未必 不是好人。   现场对谈结束后,南方周末记者对二人进行了专访,本文由现场对谈内容和专访两部分组合而成。    “小说太有用了,这是毛泽东说的”    南方周末 :为什么选择了拆迁的主题来写小说?    李承鹏 :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所以从小对房子就特别敏感。记得在一个大雨之夜,我和我妈一起走了很远的路,花15块钱在一户农民家里 租了一个月房子。后来长大后,我始终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房子为什么那么贵。我爸爸家族有个很大的院子,1983年中国第一次城市化进程启动,院子卖了三千 多块钱,我们住进了楼房,挺高兴。再后来发现,我家老宅每亩地的价格是6000万,涨了上万倍。我就琢磨,为什么我的地变成你的地,我再买你建的房要多花 一万多倍的价钱?   由此出发,自然就关注了拆迁。拆迁导致了很多悲剧,这种事情就不应该发生。你不能让人睡醒之后突然闻到青草的味道——你家房子被拆了,你被抬出来扔 在草地上。    崔永元 :现在我们上网总能看到某个地方强拆,某个人被碾死了,渐渐地大家都有点麻木了,好像三天看不到强拆新闻都有点想了似的。其实 这是天大的事,不能任由自己视而不见。我们做新闻的首先关心事件真伪,其次关心前因后果。像把人拆死了的事情,我的反应肯定是愤怒,这种事情没有任何理由 可以搪塞。    南方周末: 书中有个人物叫唐巧珍,抗拆中自焚,这本书是唐福珍事件引发的吗?    李承鹏 :唐福珍事件发生之前我就开始写提纲了,那个惨剧坚定了我的写作信心。事发时我刚好在成都,写了一篇文章发在网上,结果被反复删除。我是穷汉子出身,你欺负我这个事就没完了,所以我一定要把这本书写出来,还要写好。最早的大纲写了8.6万多字,不断推翻重写。这本小说语言貌似狂欢,但写作时真的很压抑。    南方周末 :为什么用小说的形式写拆迁?杂文对现实的影响是不是更有力量?    李承鹏: 拆迁这件事写成小说的原因,第一是容量大,第二更鲜活。在一篇杂文里你无法探讨中国现有土地政策的症结所在,在小说里就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个生动的情节来说明问题。   比如说,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抗拆的点子,李可乐的最后一招就是藏匿身份证、房产证。他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呢?他关进精神病院之后,和他合伙买房的哥们 都想把房子卖掉,跪下跟他要身份证。李可乐这才想到,没有我的身份证还办不了这个事,如果整条街的人把身份证和房产证集中藏起来,开发商就无法个个击破, 那么,他开发的房子就不合法,也就卖不出去。李可乐就想,你不把我关进精神病院,我还想不到这么好的办法呢!这种隐喻和戏剧强度,小说之外的文体是无法实 现的。    南方周末 :小说或者文学对现实的影响还有力量吗?    崔永元: 小说太有用了,这是毛泽东说的。小说的观点和想法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不一定直指要害,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杂文和博客像可乐一样,是快速消费品,而小说是可以留下来的。   我现在特别理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心情,他们当时比我们还要愤怒,他们看到的事更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们当时走的是启蒙。我非常看中这条 路,我觉得中国现在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思想和文化的启蒙,让所有人都明白事理,这个事情特别关键。无论是老百姓、网民,还是执政者,领导人,我觉得都要纳 入到这个社会里才行,明白常识,明白法律,知道春夏秋冬,知道自然规律,这样做事情才能上正道。    南方周末 :这本书有没有想写但没写的内容?    李承鹏: 有,比如有一段是技术原因被删掉了,特别可惜。那段写的是,你是个钉子户,你要告拆迁队,结果你发现开发商抢先把拆迁队告 了。这个时候你再想告拆迁队,就要去更高一级的法院告。开发商和拆迁队的官司打到最后,开发商肯定不会赢,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的。   修改阶段,我和责任编辑用投影仪把电子版打到墙上一句一句地看。李可乐说了句,“我要活得有尊严”,前面不能提谁说的这句话,我就很愤怒,就天天 吵。    南方周末 :小说是一个光明的结尾,这是“被”的结果吗?    李承鹏 :我是发自肺腑地讲了一个光明的结局,生活中很郁闷,看你的小说还郁闷,这就不对了。而且从小说技术上来讲,悲剧写成喜剧更有力量,苦中作乐是一种高级的东西。    崔永元 :光明的尾巴没错,好莱坞的电影都是光明的尾巴,它能让观众笑着离开剧场,下次他才乐意重返。其实也没那么悲观,我们有一段时 间哀叹野生动物就快死光了,结果一抓环境保护,狼灾和野猪灾全都出来了,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特别强,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也一样。最关键的是人心,如果人 人都觉得某些东西应该修复,这个社会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走。    南方周末: 你相信文学能改变现实吗?    崔永元 :我认为文学真的可以塑造人格。我1987年刚工作时,做一档节目叫“午间半小时”,当时我刚好看了史铁生揭露社会不公现象的小说《午餐半小时》,看完之后脑子就像被砸了一砖,小说就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些名著就更不用说了,像《约翰·克里斯朵夫》、《悲惨世界》,都能让人看得浑身颤抖,浑身出汗。    南方周末 :有没有遇到过有恻隐之心的拆迁队或不可理喻的钉子户?    李承鹏 :善良的拆迁队一个都没有,凶狠的占60%,愿意给人一点小恩小惠的占30%,被击退的不到10%。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拆迁 办、拆迁队、开发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披着马甲。   不可理喻的钉子户肯定也有,有人出的价格高得离谱,也有人就像藏獒守土,你给我多少钱都不卖。对于这点我想引用村上春树的观点,当鸡蛋和高墙对立, 作家一定要站在鸡蛋一边。当然也有少量卧底,他会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大家,不过80%的群众都是随大流。    南方周末: 你们觉得中国为什么屡屡发生强拆事件?    崔永元 :拆迁当然为了社会进步和繁荣,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好的出发点结果未必是好的。我觉得最恐怖的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当 你大权在握之时,有人会给你描绘另一幅美妙图画——这个城市一两年间翻天覆地,三年赶超发达国家。此时谁能保证自己不强拆?   但在东京、纽约这样的城市经常能看到高楼大厦前面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房子,那一刻我们才发觉,这座城市的美就在这个地方。   那些小房子之所以没被拆掉,是因为法律保障它的存在。我希望什么时候我们的法律也把这一条写进去,“私有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一定要写“神圣不可侵 犯”。    李承鹏: 强拆屡屡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市长、区长、镇长都想把自己的城市建成纽约。关于土地的问题,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人是天和地 种下的庄稼,我们是碳水化合物,离不开土地。    南方周末 :你希望“私权神圣不可侵犯”,你能为此做些什么?    崔永元: 当每个人都学会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那么就没有人能随便侵犯你的权利,这个社会就会正常运转起来。    李承鹏 :我小时候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非常反动的,后来我发现人不为己真的会天诛地灭。美国大兵为什么自私的同时又那么勇敢? 因为你要欺负美国就直接欺负到他家里了,他保护国家就是保护自己的家。    崔永元 :我们就用宅基地来说,你给我划多少我就用多少,我绝不侵犯你一寸;反之国家也不能侵犯我一寸。   我觉得现在的“司法解释”就是证明法律漏洞太多,所谓的司法解释就是补丁,就是一个一个在找补。我觉得要搞清楚一些事情,比如说他是用国家利益或者 公共利益,所谓的不可抗力的名义强制拆迁,那就要把这个界定清楚,什么叫公共利益,修高速公路是公共利益吗?新建一个小区,哪怕你能容纳2600万人,是 公共利益吗?我可不这么认识,我认为公共利益是不排斥个体的,也就是说我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你不能说小崔一个人的利益就是私人利益,因为我的利益只要不 超出法律的范畴,没有超出法律范畴的要求,它就是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共利益是由每个个体的私人利益组成的。    南方周末: 如果制度或法律建设暂时跟不上,“民愤极 大,从严惩处”这种方式是否可以重新提起?我们都知道,很多出事的官员都官复原职了,撞死人也可以没有下文。    崔永元 :我就非常想把干部问责制度搞清楚,犯什么样的错误永远不能出山,什么样的错误一时不能出山。我觉得这都属于政策法律法规这个 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探讨才有意义。   为了顺应网络民意高速解决一些问题,我觉得有违法治精神,还是会埋下隐患。    关心现实是一种家教    南方周末: 说真话的难度在哪里?    崔永元 :1996年我们开始做“实话实说”,大概做了两年,“实话实说”创始者之一郑也夫说节目组左顾右盼,经常婆婆没枪毙,媳妇就把自己枪毙了。就说我自己吧,我现在发微博没有人管,但是只要跟时事有点关系的,我自己都要审查好几遍,用中心主任的眼光审查一遍,用台长的眼光审查一遍,用纪检委的眼光审查一遍,最后再用张朝阳的眼光审查一遍,然后才点击。    南方周末: 你们为什么热心干预社会现实?    崔永元: 这个是家教,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父亲是政委,常年在外,一直到高中我每年只有一两个月能见到他。当时没有人管我,我就在大院的叔叔阿姨家里到处吃。我跟赵本山演小品时叫“大叔大妈”,有很多网友说这两个称谓不是一家子,但在部队大院就叫叔叔、阿姨,没有第三个称呼。   我现在帮别人就是小时候训练出来的,我看到一个悲惨的事真扛不住,条件反射似的就想帮一把。前些天刚发生一件事,12名驴友雪夜被困江西宜春明月山,缆车向他们要4倍的价钱,他们下不了山就有可能要被冻死,然后紧急求救。我马上打电话给江西有关部门,第一句话就说我是中央电视台的崔永元。你说用不着这么牛吧?但我觉得人命关天,就别谦虚了,这个名字如果有用就赶紧拿来解决问题。后来这个事解决了,我才踏踏实实睡觉去了。   我总是在想,可能崔永元被困在明月山上了,打一个电话有一万个人来救,假如说崔永元不是今天的崔永元呢?他就有冻死的危险,我们不能让这种危险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否则可能我不危险,但我女儿会危险,我姐姐会危险,我二舅会危险。其实强拆且拆不到我们家,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个事愤怒,但每次看到新闻的时候,真的比拆自己家还愤怒。    李承鹏 :我特别同意小崔说的“家教”。我妈信佛,她给人捐钱之后抬腿就走。她跟我说,如果你等人家说谢谢,功德就还给你了,所以给了钱赶紧走。   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连学费都交不起,小崔还有百家饭可吃,我生在新疆,新疆地广人稀,我要吃百家饭能把自己走死。我不挑食,但我对住特别敏感。我在成都买房子时,房子均价才1000多一平方米,而我买的房子是3800多一平米。那位开发商是个球迷,他带我到他工地上跟我说,这个房子用了三倍的钢筋,这点特别打动我,房子结实我的世界就结实,这是我一辈子的事——意识到70年产权是后来的事情了。    南方周末 :你们打算对现实干预到什么程度?    崔永元 :我这个年龄从小受的教育导致我们关心世界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是一种条件反射。现在甭说强制拆迁,美国打伊拉克我也反对,美日韩海上军演我也持反对态度。    李承鹏: 我不是一个喜欢政治的人,以后也不是,但我有自己的生活主张——我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同时我也希望别人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是社会最稳定的那部分人,也真的希望这个社会稳定,如果存心捣乱就不会写小说了。我希望通过我的写作可以让很多人得到公平,文学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心情。我写小说不是为了改变社会,而是为了不让社会改变我。    “小崔说话”   ◎写拆迁扎不扎手?我觉得一点不扎手,拆迁都不扎手,写个小说怎么会扎手呢?而且现在都没有“拆迁”这个词了,现在都是“强制拆迁”。拆迁有得商量。强拆 没得商量。   ◎拆迁当然为了社会进步和繁荣,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我们“擅长”的是用好的出发点干坏事。拆迁目的是什么?为了让我们的房子和城市长得一样,现在我们 国家有两百多个城市长得一模一样,这事有多恐怖?好像一个女的肚子大了,她要生孩子,传说要生多胞胎,最后生了两百多,长得都一样,再天大的喜事也不觉得 它是好事了。   ◎我觉得不说话和说真话一样值得称赞,那也是非常大的美德,我也很佩服不说话的人,我最恨的是乱说话的人和故意说假话的人。我觉得说真话和沉默同样都是正 确的。   ◎有时候看人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越说真话的人越不自然,越说假话的人越沉着。   ◎美国的社区连铁栅栏都没有,为什么?他就是自私,他非常自私,自私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进入他的草坪,你进入以后他会喝令你停止,你再不停止他就开 枪,这是法律给他的权利。当每个人都自私的时候,我们换个角度看就是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那么就没有人能随便侵犯你的权利。   ◎文学真的还是有力量的,现在我同时经历了纸阅读和网络阅读,纸阅读我在坚持,网络阅读已经开始了,完全是两回事。就像我们人讲话的时候,你能听到他的语 言,你还能看到他的形体,干这行的人叫做形体语言,我觉得纸阅读就是这件事,为什么叫掩卷长叹,不能关机长叹,其实纸阅读的美就在于这,包括你翻,包括你 再翻回来,在重要的地方做标志,感兴趣的地方写上批注,它真的都是一种享受。   (南方周末记者陈一鸣整理)”人不为己,真的会天诛地灭 来源: 南方周末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1844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