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国际记者联合会看中国严控敏感新闻: Internet Marketing Company SEO …

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也使打破政府新闻封锁,冲破新闻检查成为可能,政府对信息加以全方位严密封锁和控制已非易事,中国很可能处于新闻开放的前夜。 … 中共当局 根本不用依靠媒体的调查和曝光来抑制、消除腐败,他们的反腐更多的是派系权利斗争的产物(不是有人打趣说中国官员排队一个个抓起来会有冤枉的、而隔一个抓一个就会有漏网的?)。所以,中国的媒体现在是、将来也是只能充当专制中共宣传的单方喉舌。 …

阅读更多

你注意过电影里的记者吗?

作者: 大副  |  评论(0)  | 标签: 读书看电影 ——《电影撞新闻》读后 正如没有人能说清全世界总共生产过多少部电影一样,大概同样也没有人确切知道电影中的一个小类——“描写记者、表现媒体的电影”——有多少吧? 2004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专门开辟了一个“新闻前线”单元,放映了91部与新闻有关的电影。当时的公告是这样写的——“新闻业的历史两倍于电影的历史,它们却同样复杂,拥有权力与影响。在时空中更迭发展,新闻与电影一样承载着信息、意识形态、政治、真实和谎言。这一回顾在电影的历史之旅中洞察新闻业的各个层面:调查报道者、丑闻揭露者、写伤感文章的女记者、讨伐者、英雄、反派。这旅程探询并言说着我们的社会如何看待自身”。 遗憾地是,据说这91部电影中没有一部中国(大陆)产的片子。令人艳羡的是,有一位中国记者,却搜集了这91部“新闻片”中的大多数,甚至还不止。此人姓张名修智,曾任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总编辑,是我刚读完的《电影撞新闻》这本书的作者。 此书收录作者的相关影评35篇,也就是说介绍、评点了35部“新闻片”。悲哀的是,这些片子中,我完整欣赏过的只有一部,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佳作《公民凯恩》。余下的,有的曾看过片段,有的曾看过介绍,有的读到过影评,还有的,甚至以前都没有听说过。 也许看影评有个“正确方法”是先看电影再读影评,这样可以和自己的感受两相对照、印证。但我不是没看过这些片子嘛,所以看影评就多少有点看电影的意思了。这貌似比较尴尬。不过我想,看过影评再去补看电影的人也是有的吧。 这种“新闻片”种的主角大都是记者。那么,记者到底是做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记者是如何工作的?不同的记者肯定有不同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但同时,他们又似乎总有一些相同之处。那么,在作者提到的这35部电影中,都有哪些类型的记者呢?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正面形象——秉持新闻理想和专业主义,锲而不舍为调查事实真相百折不挠的记者。比如他们—— 《总统班底》中因为揭露“水门事件”一战成名的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 《杀戮之地》中亲历红色高棉血腥清洗事件的的《纽约时报》驻柬埔寨记者尚伯格,以及他的翻译和助手、后来九死一生侥幸生还,同样成为《纽约时报》记者的柬埔寨人潘迪; 《海外特派员》中,由希区柯克塑造的《纽约地球报》驻欧洲记者琼斯; 《哈里逊之花》中穿梭在前南斯拉夫内战的枪林弹雨中的战地摄影记者格里普们; 《铁人》中报道列宁造船厂工人大罢工,并充当政府“卧底”的波兰记者文卡尔,他通过采访发现了真相,即领导罢工的工人领袖其实是被官方抹黑的,最后时刻,他选择了辞职。话说这种把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罢工工人当“正方”,把政府当“反方”来拍的影片,竟然出现在上个世纪19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真是个奇迹。那时候距离团结工会瓦文萨上台还有差不多十年呢; 《毒家新闻》中不屈不挠,独立调查当地大毒枭,最终被杀害的爱尔兰女记者薇若妮; 《烽火赤焰万里情》中因采访写作《震惊世界的十天》闻名于世的的著名记者里德; 《投奔怒海》中的日本记者芥川汐见,好比斯诺在共产党执政后来到新中国、里德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访问苏联那样,在南北越南统一后旧地重游,并享受着外国友人的尊贵待遇。然而他自己的职业敏感,逐渐发现新政权红色表象之下的黑色现实,从此不仅为保持一个记者的独立客观判断而开始被“不受欢迎”,而且最后因无私救助他人逃离越南而殒命天涯; 《晚安,好运》中的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开创者之一、新闻英雄默罗,在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在战后麦肯锡主义横行的美国大陆,在后来商业细菌侵蚀严肃新闻媒体的时代里,他都选择了战斗和不妥协,真正做到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第二类:反面形象——毫无新闻职业道德,把做新闻当做发财出名的捷径,为此不择手段,弃起码的道德底线于不顾,或“残忍采访”新闻当事人,或以偷拍、添油加醋等不光彩手段炒作明星、奇闻,或从根本上闭门造车制造假新闻……反此种种,都是此类记者的脸谱和标签。比如他们—— 《曼哈顿二人行》中两名冷酷无情,“玩弄真相”的法国记者德尔马斯与莫罗; 《乔古尔德的秘密》中《纽约客》杂志记者米切尔,他因为轻信一位类似“李一”式的人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了再也抹不去的黑。在对该片的影评里,本书作者也对自己刚入行时年轻幼稚,被点子大王何阳的“气场”所征服,为其大造舆论的经历做了检讨,事实上,经常写快餐文字,经常写稿件批评别人的记者,自己是一般是很少有“忏悔”的,所以这段文字我个人认为难能可贵; 《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中化名辛奇,自办个人电台,假借公平正义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前后判若两人的秘鲁记者萨雷斯; 《追踪眼前人》中梁家辉饰演的典型的香港狗仔队员,一个以跟踪、偷拍明星为职业的“摄影记者”; 《甜蜜生活》中毫无底线,把做新闻当做摇钱树的娱记老油条马尔切洛; 《怀孕的男人》中那些轻信某专家的“现代荷尔蒙不均衡理论”,疯狂采访“怀孕的男人”驾校教练马克的各路记者; 《做大英雄》中不是记者的记者、好莱坞制片人、伪造阿尔巴尼亚内战影像资料的莫斯顿; 《丑闻》中的日本八卦杂志主编堀,得到手下偷拍的女歌星与男画家的邂逅照片后,开始添油加醋疯狂炒作……很显然,在导演黑泽明的眼里,他是个小丑一样的人物,而且也是某一类记者的象征符号; 《卢旺达酒店》中如匆匆过客一般,在当地种族大屠杀事件发生后,身处事发地却冷漠失职的西方驻当地记者们; 《死亡直播》中,在眼睛里暗藏摄影机的电视记者罗迪,丧失人性,骗取女主角信任后,偷拍并直播其死亡倒计时,为电视台盈利服务; 《萨尔瓦多》中酗酒吸毒四处告贷的“新闻浪子”波尔,把靠弄独家新闻挣大钱的希望,寄托在小国萨尔瓦多的采访之旅上,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连从异国带回的女人,也被移民局遣送回去; 《巨人与玩具》中甘心被大企业公关部收买玩弄的日本记者们; 《小镇疯情》中“导演新闻”,火上浇油,将一起偶然的绑架案最终“导”成命案的电视记者布莱克,以及那些在小镇上上演“撒旦之舞”的各路记者; 《欲盖弥彰》中著名的《新共和》杂志历史上的著名造假记者格拉斯; 《丧失荣誉的卡特琳娜》中被愤怒的采访对象击毙的的德国黄色小报《日报》记者托特格斯; 《霓裳风暴》中被两个报社派来采访时尚秀,结果却干柴烈火地搞到床上,自始至终没有去采访的一对男女记者。 第三类:中立形象——即记者既不是道德圣人,也不是包打天下不平事的大侠,更不是神通广大的007……他们只是如普通人一样的普通人,首先要在政府或者资本家办的媒体里干活,最基本的目的是谋生,一般情况下,他们既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底线,也有种种如你我一样的缺点弱点软肋。比如说—— 《情已逝》中的尴尬名记伯恩斯坦。没错,就是因报道水门事件成名的那个伯恩斯坦。再次出风头并被拍成电影,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以及前妻的不依不饶之故,杯具啊; 《西雅图夜未眠》中应征美国电台版非诚勿扰嘉宾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女记者。有趣的是,该影评的题目是《被脱口秀改变的人生》,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向菲感化一个逃犯投案自首写起的,换句话说,此文关注的并非电影里的女记者,而是那个在电台里为父征婚的小男孩,因为他才是这场改变了一对男女命运的“脱口秀”主角; 《海外特派员》中的 “媒体庸人”史代斌,好像啥都看透了,对同事积极采访很不屑。话说这种人在咱们祖国蛮多的,是吧?不止记者圈,哪个圈里都有,大把大把的,“没辙”、“没戏”、“没劲”是他们的口头禅; 《喜剧之王》中因为绑架电视主持人,而最终如愿以偿当上新闻类脱口秀主持人(是白岩松现在的角色吗?)的帕金; 《沉静的美国人》中刻画的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派驻越南的战地记者们,大都有或天真幼稚或玩世不恭等“缺点”,惟有作笔下的主角,也就是那个英国记者有准确判断历史大趋势的敏锐眼光; 《特写》中报道“假冒导演诈骗案”的伊朗记者法拉兹曼德,他在片中演他自己。影片内外,真导演看到了假导演的穷困生活和对电影的疯狂热爱,记者只把该案当做一个耸人听闻的“法治新闻”来报道,当事人犯罪背后的故事和生活,不在他的关注范围内。大概,这是记者中的大多数,也许是因为做“深度报道”的记者毕竟不多的缘故吧; 《喀布尔快递》中,准备“利用他人的苦难,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印度记者苏尔与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历险,教育了这俩菜鸟,让他们明白了,世界其实是灰的,并非黑白分明; 《官方说法》中没有出现记者,但是由记者组成的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事实上,官办媒体的记者当然就是“官方说法”的传播者,这和官方说法的真假无关,其身份注定了其传声筒和宣传工具的定位; 《在那边》中围绕在“超级沙发土豆”钱斯身边有很多记者,包括来自《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这些严肃大报的新闻人,似乎都被钱斯的木讷和“出口成理”所吸引,所蒙蔽。而实际上,钱斯则只不过是被电视这个怪物所戕害的一个“呆瓜”。 第四类:非普通记者。主要是指两位出现在电影中的传媒大亨,一位影射报业大王赫斯特的《公民凯恩》的主角查尔斯凯恩,另一位是根据其本人自传改变的《人民反对拉里佛林特》中的色情杂志《风尘女郎》老板拉里佛林特。他们当然不是普通记者,而是记者的领导、老板。有趣的是,和一般人的判断相反,在影片中,前者似乎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而后者,靠色情杂志起家的传媒老板,在影片中却似乎是正义,至少是程序正义的化身。据说,今日得享大名的美国报业资本家普利策,当初也是靠贩卖耸人听闻的小报新闻起家的,这个事实,并不会因为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而改变。只是,不知道,将来如果有人拍默多克的传记片,会怎样来演绎这个娶了华人女子做媳妇的传媒大亨的故事?呵?谁适合扮演他那个模样一般心计过人的媳妇呢?章子怡吗? 在书的序言《光与影的叩问》中,本书作者写到:“中国电影对新闻的拜访,在数量上少得可怜。中国现代史上拥有伟大的新闻传统,诞生了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张季鸾、胡政之、邓季惺、储安平等一批伟大的新闻人。期待经由中国电影人之手,在未来的的某一天,他们可能在光影中重生。” 我不知道,在当下,一个学新闻的大学生,或者一个新闻从业者,能否一口气说出以上这些老前辈在新闻史上的贡献来,我猜怕是够呛。比起对文学史上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人的“屏蔽”来,新闻史更甚,中国现代史上那些名记的名字和文字已经湮没半个多世纪了,有些人至今还是“敏感词”。如果要拍中国新闻人的电影,在目前的形势下,怕是还根本轮不到他们做主角,大概首先是穆青、邹韬奋、范长江,甚至是邓拓,甚至是艾丰,甚至是南方报业、湖南卫视的当家人…… 其实,仅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影经历来看,国产片中也不乏记者的形象,比如在表现国共党争的片子里,通常都会安排几个能够采访国共高层的记者。其中总有至少一个记者,通常是女的,会在如周恩来这样的共产党人的感召下,逐渐“觉悟、进步”,由同情革命到最后投身革命(虽然片子里未必这样交代,但那简直是一定的,大概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的)…… 可笑的是,在后来20世纪80年代的反映改革者、“弄潮儿”、企业家的国产文学和电影作品中,大都继承了如此处理记者角色的套路,一个类似《血,总是热的》里那样的国企改革派领导的身边,总是少不了一个为他们的勇气、人格所打动,积极为其鼓与呼,甚至在其落难时挺身相救的记者,通常也都是女的,开始或者始终与男主角保持着常常是故意没有点明的暧昧关系。 这一点,连离现在最近的《龙年档案》中也未能脱俗。其实,俺就在这个作品的男主角人物原型手下(当然其实是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做记者,并且此前在别的报纸工作时,也曾专门从省城赶赴他主政的地方去采访……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作品中那样一个冒风雪骑摩托的省报女记者,在现实中是子虚乌有的。倒是有来自各地和当地的其他种类的各色记者,曾活跃在这位改革家的身旁和手下,对他的施政和政治命运产生了各种影响。 最后说下这本书,是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海上文库》中的一本,总共才10万字,却是装帧朴素低调中显现豪华的精装本,疑似柴静妹妹评价土摩托老师那本书的那种“某某某文集”才享有的奢侈。当然,这些影评的选材很特别,别有一种“新闻价值”在,我想可能这对该书的推广发行也起到了作用。起码就我来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题材,我是不会买这本书的。 还有一个私人的理由。俺有一个朋友,在网上推心置腹五六年了,却从未谋面,虽然几次约会未遂,但这书作为见面礼相赠,我倒觉得是很合适的。因为,电影他所爱,比我更爱,新闻亦他所爱,无缘从业后还爱。前几日他告我,已决定春节结婚,然后和媳妇共赴香港发展——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准香港人”了——那就带上自己的爱好,带上这本小书吧!好兄弟,沾你的光,我已经把它看完了。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大副的最新更新: 对1510的几点意见 / 2010-09-19 17:00 / 评论数( 3 ) 做自己?还是超越自我? / 2010-07-13 23:45 / 评论数( 1 ) 肖鹰教授也写过“大话作文”吧 / 2010-06-11 22:26 / 评论数( 0 ) 中国农民的现状 / 2010-06-01 10:09 / 评论数( 2 ) 《迷失》第六季还有人翻译吗? / 2010-02-05 11:28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我所理解的记者的专业主义

其实,我从来没在任何一家传统媒体做过新闻(小时候瞎胡闹不算),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有那么点资格来聊聊新闻记者这个事儿,理由如下: 1、我做过蛮多年网络媒体的编辑 2、从 祖父 到 老爸 老妈,都是搞新闻的出身,耳闻目睹得也不少 3、最后学的是传播学,现在厮混在媒体与设计学院,和所谓新闻学,算是近亲 4、一个月要给不同的媒体写十数篇专栏,MSN上人数最多的一组是“media”(呵呵,不是IT,所以我的确是互联网圈子里打酱油的) 所谓“记者”,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记录的人”,社会上或有或无的一种看法是,能写文章就能做记者,这种看法相当要不得。如果一个记者觉得自己文笔出众是最佳的特色的话,我以为,这个记者,是很不合格的。 记者当然首先是一个码字的人,但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记者是不是一种专业工种?颇可一议。虽然关于“新闻学”是不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以为,即使新闻学不是一种专业的学问,记者,也是一个专业的工种。 什么叫专业? 专业的第一条就是:抛弃你自己的感情。 律师是今天大家都承认的专业工种,但就在数十年前,人们还无法接受律师为很明显有犯罪嫌疑的人进行辩护。说实话,“疑罪从无”原则,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并不存在,更遑论刑事案上的“必须排除所有合理疑点”(beyond reasonable doubts)。律师就是一种必须抛弃自身感情的工作,即使你再怎么认为当事人的确有罪,要么你不接,要接的话,就必须为当事人说话。 医生也是专业工种。一个被认定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一个在社会上臭名昭著的人,一个公然挑战文明底线的人,只要有病进了医院,你就得为ta治病。即使明天ta必须死去,你今天,也得尽你所能,把ta救活了。因为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至于这个死和伤背后代表的人品,唔,你可以内心深处鄙视ta,但你不可以有一丝丝的马虎和懈怠。—— 相对于律师可以不接案子,医生更甚一步,医生没有资格拒绝病人。 这就叫“专业”。 记者也是一种“专业工种”。 《饥饿的苏丹》,这是一张很有名的照片,获得94年普利策奖。有传言说拍摄者凯文卡特后来因为拍这张照片受到了大量的谴责而自杀——这是彻头彻脑的传言,因为凯文卡特拍完照片后赶走了秃鹰,他的自杀和他一位朋友的遇袭身亡以及他在财务上的问题有关。拍摄者可以放弃新闻报道的工作:不拍了。但如果他要拍,就必须直面冷酷的事实。 这就是记者。你可以象律师那样拒绝你作为一个人而无法完成的报道(先不论行政上的管理压力),但如果一旦接受并去执行,那么, 你就不是任何一个群体的代言人,你只为事实代言 。 我说这句话的原因在于,我见过很多记者有为弱势群体代言的倾向,我一点也不质疑他们作为“人”的善良一面,但我的确相当质疑他们作为“记者”的专业一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高阶群体在矛盾中就一定是不对的。所谓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事实真相,和真理一样,是不讲强弱贫富的。 有一种观点是,高阶(强势)群体有足够的实力去在媒体上发出他们想要的声音,作为弱势者, 在新闻报道上 就必须倾斜一些。我很明白这种现实,但我无法接受这种观点,因为这可以说是一种“以暴制暴”,用不专业的手法去对待前一个不专业的手法。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最终,媒体作为一个整体,将失去公信力。 事实上,对于要做一些“矫枉过正”的事,不见得非要动用“新闻报道”这个武器。把媒体解读成“新闻媒体”是天大的误读,因为媒体不是只有新闻。媒体可以有立场有态度有倾向性——我不反对一份标榜为弱势群体代言的媒体——但你不能动用新闻报道的版面。你可以用评论、专栏、采访手记等等诸多其它形式来主观表达你的观点,但对于新闻报道,即使我们都知道无法做到绝对客观,但你必须为客观去尽可能的努力。 储安平和他的《观察》就有很明显的特征,这是一份基本上持痛批国民党政府立场的媒体,但它不是新闻媒体,因为它基本上不报道新闻。储安平这个我景仰万分的人,就他的工作来看,他是一个杰出的评论者,但我并不认为他是一个记者,也谈不上什么新闻工作者。 网络媒体的兴起,其实对这一点是有冲击的。我虽然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我相当怀念和欣赏传统媒体的编排方式。至少,新闻报道版面和评论版面是可以清楚地区隔的。但网络媒体,哪里还有这种专业的分法。所有的文章堆在一个频道或栏目下,不细读那些文字,你根本无法判断是一篇可以允许主观的评论,而是一篇必须客观的新闻报道。而近年来,夹叙夹议的手法特别流行——虽然我也很喜欢读一些长篇的类似报告文学的所谓新闻报道,但我对它的警觉性,从来不曾丧失过。 专业性的沦丧——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动机——是记者这个工种沦丧的开始。作为一个人,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作为一个记者,必须是一个专业的记者。除非,你和我一样,码的字都是评论。 故而,一直到今天, 我都极其反对“公民记者”的提法 。 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曾经论述过今天影响新闻媒体客观性的五个过滤器:ownership institution、advertising as primary income、media content over-depend on powerful sources、flaks to discipline the media、anti-communism as a control mechanism (Chu后来添加了一项: anti-terror),我想,在新闻报道上,似乎应该再添加一项:记者本人的感情。 最后推荐一本书——相对于我这篇完全倾向于“价值中立”的主观博文——复旦张志安写的《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作者另外一本书《报道如何深入》我没有看过,但以《记者如何专业》和《潜入深海》的水准,想必也值得一看: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 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乔布斯值多少钱? (11) “表达”不是“报道”,博客不是“公民记者” (1) 事实 vs.

阅读更多

英国记者:中国崛起 苦了环境伤了人

“从外汇存底到最快的铁路,崛起的中国拿下多项世界第一,但发展带来的环境灾难、消费者的毫无节制,也使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环境灾难的引爆中心。”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亚洲环境特派员华衷…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