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

谢国忠:中国通胀进入危险领域 很可能爆发危机

谢国忠:中国通胀进入危险领域 很可能爆发危机 (2011-05-20 09:31: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4a6001017cli.html 最近,市场各方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争论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即围绕目前我国经济是对通胀的担忧更多,还是对增长的担忧更甚以及下一步的宏观调控走向何方。 多数机构和专家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速放缓这对矛盾都会持续存在。而经济增速放缓是调控和转型的正常结果,下一步的政策仍然需要更多地关注通胀。 经济增速放缓 据了解,最近全国工商联耗时两个多月对广东、浙江、江苏等16个省份进行的系统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艰难。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显示:在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分析人士表示,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3.4%,较3月增幅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也印证了经济放缓的步伐似乎在加快。虽然实体经济放缓迹象明显,可5.3%的通胀数据也并不让人轻松。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中国经济现在还没到硬着陆的时候,今年经济增速应该在8%到9%之间。不过,他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经济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转冷。王建重申,硬着陆指的是危机爆发,比如,经济突然下滑、大量失业、产品销售停滞、生产过剩等,像这种情况可以叫硬着陆。王建认为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出口在下降,投资在减少,消费也在减少,这三大需求没有任何一个需求上升抵冲其他两个需求下行,所以整个经济需求不足就下去了。趋势不可改变,即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王建认为,经济已经开始下行了,2013年GDP有可能到低于8,甚至低于7。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也认可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主要是用工荒,尤其是小企业发展受限,推动了经济下行趋势。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忧增长压力开始凸显的判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表示,“我不同意这种判断。”他认为,从刚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看,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放缓迹象,这主要是因为上一轮投资结束,而新一轮投资还没有开始,经济正处于交替阶段,部分企业利润的收窄是阶段性的。在我看来,经济总体上处于健康、平稳运转,出口也在增长,这个时候有所下降的话也是阶段性的,并不代表总体趋势。下一轮地方政府换届又会带动新的一轮投资。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刘煜辉 也表示,中小企业叫苦,更多是结构性的问题导致的,而不是政策紧缩造成的。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增加了4.19万亿元,同比仅少增3225亿元,单从信贷来说,一季度同比增长17.5%,也并不小。由于财政刺激计划,过去两年政府摊子铺得太大,投资规模是经济总量的1.2倍,而这些项目都需要后续资金支持,放款期达3年到5年,这一部分构成了信贷的刚性需求,占用了很大部分的信贷资源,这才是中小企业贷不到款的原因。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把中小企业停工跟紧缩的货币政策联系起来是错误的。如果利润空间足够大,中小企业不会停工。事实上,能够通过银行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很少,中小企业通常都通过民间借贷。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小企业去 炒房 ,因为房地产的利润更高。 平安证券 表示,目前中国的负债主要是国企和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和房企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央行目前的一系列措施,掐断房企资金的来源,等于间接减少地方政府资金。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高位下调的阶段,“忧增长”的说法没有道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企业有可能改变预期,由“增库”转为“减库”。因此可预见,下半年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 范剑平表示,中国未来5年年均GDP增速将保持在9%-10%之间,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到201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7000美元左右。而进入“十三五”期间,如果中国的GDP仍然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则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 基于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关注, 路透 中文网站最近刊登了有关中国2011年GDP增速的调查结果,综合19家接受调查的国内外机构的意见,路透社预计中国今年GDP将增长9.5%,从季度GDP预估中值来看,经济增速或于今年余下的3个季度保持在9.4%,低于一季度的9.7%,明年还将稍有回落。 很多市场人士把疲软的数据归因于政府的紧缩政策。比如,野村证券提出导致各项指数下降的三个因素之一就是“由于政府维持紧缩的政策,银行更加谨慎的放贷行为导致基建项目支出增长更加缓慢”。 中金公司 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MI在4月份下降,显示以货币条件收紧为主要标志的紧缩性宏观政策的影响已经从消费等需求端向以投资和制造业为中心的供给端扩展,紧缩政策对CPI涨幅的抑制作用有望在三季度显现,通胀压力将由此逐步下降。 目前,关于紧缩政策是否会松动的猜测再度出现。 交银国际 中国区首席经济学杨青丽表示:“PM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市场预期,说明宏观紧缩政策正在使经济降温,近期政策紧缩力度可能不会继续强化;另一方面,通胀高点可能尚未过去,因此政策也不大可能放松。总之,维持现有政策紧缩力度是可能性最大的情形。” CPI见顶或在下半年 据披露,4月CPI为5.3%,其5%以上的同比增速,仍站在近32个月以来的次高点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年4月份官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4月PMI指数经过前一个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显示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之中。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小幅回落态势。同上月相比,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值得注意的是,4月PMI数据显示,市场价格上涨势头继续呈现减缓迹象。继3月之后,4月购进价格指数再现回落,回落幅度为2.1个百分点。目前该指数回落到66.2%,虽然依然较高,但较之前已经明显降低。蔡进表示,这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已得到初步控制,通胀预期开始越过峰值,呈现逐渐回落趋势。这有利于减轻企业发展的外部压力,有助于提高微观经济的效益和活力。 分行业看,20个行业中,纺织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5个行业低于50%,其余15个行业均在50%以上;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差距较小,均在51.7%-53.6%之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 分析认为,4月份PMI指数回落,与需求变化趋势相同,一季度消费、出口增幅均出现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可能预示出口增速继续降低。总体来看,PMI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速仍有下降的可能,特别是需求增长减慢导致库存调整,并引起经济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了。 海通证券 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表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受日本地震的影响,在数月内上升空间有限,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有所缓解。 中信证券 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原材料价格下降传导至国内可能有一定的时滞,二季度通胀压力还会高位运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 刘煜辉 认为,经济能否平稳过渡,关键在是否能抑制通胀,让价格回复均衡,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肯定不在紧缩的宏观政策上,而是在于恶性通胀的风险上。今年上半年通胀呈现上行态势,由于基数效应(翘尾),6、7月份或达到高点6%甚至以上。 刘煜辉说,通胀方面,蔬菜、水果价格回落是季节性因素,未来还可能继续上升,预计今年7-8月将达到顶点,而非食品通胀则是结构性长期压力,两大因素预计将带动CPI于今年7月达到年内高点。需要注意的是,非食品通胀会让未来数年CPI的平均水平较过去上升2到3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尽管PPI有所回落,但其下降主要源于生产资料价格回落,而前者又与全球大宗商品降价有关。据最新海关数据,目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已逐渐回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的增速已远远落后于金额的增长。其中,在4月份,包括 铁矿石 、成品油等商品进口量较3月份一度回落了近20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期货 深圳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研究员刘翔表示:“从数据来分析,目前较高的CPI主要来源于去年的翘尾因素,今年由于政策调控和物价控制,通胀水平已得到一定扼制。另外,通胀压力在6、7月份较大,政策收紧格局不会改变。” 中国银行 分析师 何志成 表示,“5.3%的CPI增速显示我国通胀依然保持在一个高位,未来通胀也不会下降太多。降价的因素有,但涨价的因素更多,政府控制物价的能力越来越会受到考验。” 兴业证券 表示,由于电价与煤价的机制没有理顺,二季度许多地区出现电荒,直接影响生产,所以电价开始出现松动。发改委分批次地开始上调一些省市的电价,这是一种无奈调整,但它预示着随之而来的涨价不可避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资源需求正在数以倍计的增长,但供给只是百分之几的增长。现在的情况就是企业经营现状倒逼电价机制改革,同时也为未来物价上涨埋下伏笔。 平安证券 认为,后续不排除 农产品 价格报复性上涨的可能,菜价波动本来就很大,而南方的小麦和北方的水稻由于今年的旱情会有减产的可能,对农产品价格走势不能掉以轻心。 谢国忠 也表示,通胀还会持续,未来4到5年,中国CPI指数都会处在较高水平,利息继续上升不可避免。通胀的一个重要效应是财富重新分配,是把财富从劳动者身上转移到投机者身上,它会进一步拉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这必须是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中国的通胀正在进入危险领域,很多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正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通胀预期仍很高,囤积货物现象已时时可见,当囤积货物成为普遍现象时,就很可能爆发危机。 控仍应指向通胀 在通胀依然高位运行而经济增速可能趋缓的背景下,政策抉择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保持 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他强调要保持当前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下降、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放缓。央行确认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在此基础之上,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并表示,金融机构也普遍反映项目储备多、企业信贷需求旺,贷款仍有扩张压力,需继续把握好宏观总量调控的任务。 央行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价格较快上涨成为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农产品 、服务业领域中劳动力成本涨幅可能会明显超出其生产率增长,导致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逐步理顺,这些因素有可能系统性地推高价格水平。宏观政策需要防范结构性和趋势性的价格上涨与通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表示,经济增长放缓还不非常明显,经济指标仍维持在高位。事实上,目前政策目标是控制经济增速,我们需要担心的也并非经济减速问题。随着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2011年我国GDP有望实现9%的增长。吴晓求表示,需要注意的是,M2逐渐正常化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流动性是否充裕。近期央行打出提高准备金率、发行3年期央票等组合拳,主要还是对冲流动性预期,特别是 外汇 占款提升预期。尽管它不能使CPI下降,但可消除CPI上涨中的货币因素。但在M2回落的背景下,数量工具使用确实会加大对抑制经济增长的担忧。2008年上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曾削弱了经济增长,但当时正值金融危机。目前情况看,只要外部环境不如当时恶劣,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风险比较小。 经济学家华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太明显。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胀时,经济或多或少都有所放缓,否则就说明调控并没收到效果。目前经济增长总体正常,主要可以从税收政策和企业效益反映出来。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新建项目同比增速回落,但这主要是调结构引起的。 华生表示,至于贸易顺差强劲,暗示的是海外市场现在盈利机会更大,同时也和出口退税的政策有关。消费市场目前增速总体正常,几个月内的小幅波动是可以接受的。通胀方面,食品和非食品因素呈螺旋结构,即当食品回落后,可能反会推动非食品价格走高。“故4月蔬菜、水果价格回落只是暂时的,我们宁可把CPI估计得高一点。” 刘元春表示, 人民币 升值和加息对外国资本的影响谁更大有待观察,这种组合型的政策有一定好处,但这对于利率和汇率敏感型行业的冲击较大,另一方面对决策部门的压力也更大。短期内“十二五”规划尚未完全启动,地方政府换届还未完成,这段时期还不适合推出组合政策;等到三季度地方政府换届完成,将推动新的一轮投资,此时美国的货币政策也已经定调,如果后者不发生大的变化,这时是推出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组合政策的较佳时机。 谢国忠 表示,下半年应继续采取收紧的政策,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我们面临的不是经济增长要有多快的问题,而是吃药治病的问题。有人说中国经济下滑,紧缩政策已经到头,目的可能是希望房地产再涨一波,从而能从中解套,如果政府听信这种论调,拖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时间,那么将来会更危险。 刘煜辉 认为,现在大银行的存贷比在70%以下,而中小银行在75%左右,已经接近红线,所以对商业银行放贷会有影响,但货币紧缩政策尚未告一段落,抑制通胀效果不明显就是因为货币收缩依然温和,只有真实的利率水平能表达货币环境的松与紧。2003年以来,真实利率为-0.3%,目前真实利率离1996年到2003年3%的水平还很远,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是结束长期存在的负利率。 综合机构和专家观点,二季度中国经济无疑仍将在高通胀的压力下度过,而实体经济放缓的信号也或许意味着“滞胀”风险加剧。决策层在不放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也需要从行政手段、财政政策等多角度入手,以便更好“医治”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全球第二波通胀大潮

如今,全球商品市场涨声一片,不断进行着各种“创新高”的资产泡沫游戏。纵使中国央行在清明假期结束前的最后一天再度升息以遏制不断迸发的中国需求,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际市场的继续上涨。 4月6日,黄金价格首次冲上1460美元/盎司,距离2009年笔者预期的1500美元/盎司仅一步之遥。伦敦和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则是早就站稳在了100美元/桶,似乎随时朝着2008年的最高点飞奔而去。有色金属、农产品、粮食价格亦都是纷纷创出新高。其实,商品市场的泡沫化水平已十分严重,衡量商品整体涨幅的CRB指数更是早已超过了金融危机之前的巅峰。 过去十年,全球GDP翻了一番,无论从什么经济指标衡量,都可谓历史上最繁荣的十年。不过,眼下几乎所有国家的民众,都很难感受到生活水准的同步提升。欧美各国还在经济复苏的罅隙中挣扎,北非中东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社会长期不稳,新兴市场国家则普遍遭受资产泡沫和恶性通胀的袭扰。焦虑成为各个阶层较为独特的生存风景线。 而在经历了长时间世界性货币超发之后,全球通胀已经迎来了第二波浪潮。较之2006年到2008年本世纪第一波高通胀时期,新近一轮全球性通胀大潮,势头看起来更为凶猛。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欧美和新兴经济体的“撒钱”式经济刺激,全球金融市场早就脱离了实体经济基本面,率先完成了激情飞扬般的快速飙升。 全球通胀形势的严峻性,已经不再需要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再出多么严谨的预测报告,因为已经近在咫尺,投资者为此购买黄金对冲通胀的逻辑天衣无缝。加上中东和北非的动荡局势,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都足以让国际资本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资源商品的炒作上,“资源为王”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实际上,三年前由于我们没能从根子上清算引起大危机的本源因素,而是采取了注射强心针的货币政策过度扩张。只是金融市场的快速上涨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复苏的需求,而且上一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很多内在性因素,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严格地说,“史上最严重金融危机”这么快就离我们而去,并不是引起危机爆发的原因被人类制服了,而是“那几笔大钱”托起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表面繁荣。 所以,整体价格水平出现大幅攀升是必然的,那些甚为自负的经济金融精英自然也十分明了,只不过碍于政治地位和眼前利益,无法有勇气实施刮骨疗毒式变革。 由此,民众通胀预期迅速转换,囤积、抢购等行为大量出现,加上新兴市场国家行政干预过强,部分商品价格长期被压制,进一步造成供求关系失衡。有些国家决策者,更是无视流动性极度泛滥的格局,而且经济数据严重“渗水”,导致他们对通胀形势的判断亦一错再错,通胀预期形成恶性循环也就积重难返。 如此一来,全球就形成了这样一幅奇特的图景:资产市场泡沫狂飞、通胀预期覆水难收、实体经济普遍低迷、纸面繁荣成为常态。而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这次“新泡沫拯救旧泡沫”的行动不过是在重复过往。“历史不会重复,却会押韵。”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这句话,多么生动地描绘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未来必然后果。 接下来的几年,各国央行必然会出现一轮极其“手忙脚乱”的收紧货币政策的潮流,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在去年就开始了急切的紧缩动作,澳大利亚则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加息周期。各国央行的迫切加息,并不在于他们良心发现,试图反省过往的货币滥发政策,而完全是迫于恶性通胀悍然而至。如果再不收手,纸面繁荣到最后,就会更加不可收拾,民众的日子则更为艰难。 中国的通胀形势则更为严峻:货币增幅始终维持在16%以上,五年后就翻一番;多数要素价格长期被管制,潜在涨价因素太多;农村红利消失殆尽;输入性通胀压力空前。多重因素交叠使得CPI通胀随时可能朝着两位数急升。而且中国正在遭受巨大的房地产超级泡沫的“绑架”,M2占GDP比已经接近两倍,资产价格通胀和社会投机氛围严重,都使得治理通胀的难度更为巨大。单单的紧缩货币或者行政管制,都不见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内外夹击,中国经济也就失去了回归常态的可能,除非中国和世界都真的能够彻底改变经济哲学,艰难地回归到“实体为本,虚实相生”的格局中来。 相关日志 2011/04/01 — 发改委悍然蛮横干涉市场充分竞争的日化、食品行业 (0) 2011/03/10 — 通胀来临:美国的策略,中国的策略 (0) 2011/03/09 — 未名空间:粮食通胀杀到来了(美国) (0) 2011/03/03 — 谢国忠:中东起火源于通胀和收入不平等 (0) 2011/03/02 — 谢国忠:通货膨胀和收入不平等是一对爆炸性的组合 (0)

阅读更多

谢国忠:日本地震改变世界

  全球经济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9.0级大地震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一,日本央行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二,汽车和电子产业的供应链中断;三,对石化燃料的需求上升。日元今年可能会出现大幅贬值,这也将会给其他亚洲货币带来巨大压力。   从长远来看,地震破坏了核电工业的声誉。无论核电站设计的多么完美,突发事件和人为错误总是会带来巨大影响。当核电站发生问题,后果就将会是长期的,灾难性的。   尽管很多政府官员声称民众不必担心,中國还是应该无限期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并关闭靠近人口中心的现有核电站。   全球经济将无限期地依赖化石燃料。其高价将在未来几年使通胀持续居高不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削减消费,是未来发展的惟一途径。   精英主义失败   灾后,日本人的冷静和秩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东京,外国人的大批撤离与当地居民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对于供应短缺的担忧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日本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还是有秩序地排队。   与日本人出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领导层再次显示出了自己的无能。日本是一个领导力很差的国家。该国经济的长期下滑就要归咎于这一点。当这种无能应用于核问题,后果可能就会让这个国家终结。   谁是日本的统治階級?世界不断见证日本政府的频繁更迭。这给世界留下了不稳定的印象。在现实中,是日本的官僚阶层在统治这个国家。日本官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阶层。到了一定年纪,他们就会在东京电力这样导致了核危机的公司的高级职位上退休,这种制度被称为“高官空降”。   从理论上说,日本的官僚阶层应该是这个国家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官僚阶层的高级人员几乎全部是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他们较之民众的优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们的记录却不足以支持他们的这种威信。就产业规划而言,通产省主导的官僚阶层可能没有任何贡献。   在过去20年里,这个统治阶层的无能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将日本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巨大泡沫,直到现在还无法走出泡沫之后的萎靡状态。为什么日本人民不推翻这样的统治阶层呢?   日元面临重估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日元在地震发生后不断飙升。理由就是,日本企业将会为了国家重建抛售外国资产而购买日元。因此,日元首先会飙升。如果金融市场是完全垄断的,这种战略是有用的。但是日元市场如此巨大,怎么会是完全垄断的呢?原因就是利率太低,长期持有日元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投机者都有机会等到最后一分钟,迫使日本企业到了迫切需要的时候再购买日元。   七国集团干预市场来降低日元价值。很多人认为这是反市场的,在长远看来是不利的。这种疯狂的观点在世界有着大批追随者。金融市场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赌博获利的体系,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那么多有钱而又无事可做的人聚集起来创造了这样一个游戏,从无知或行动缓慢的人身上获利。该系统的起源就是央行倾向于用印发货币的方式刺激经济。这种做法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里流动性的大量聚集。当体系在2008年崩溃时,世界各国政府又以挽救经济的名义将其保释出来。   当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失去如此大量的财富,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货币就会贬值以反映减少的财富。就短期动态而言,这样的市场情况在一个合理,有竞争力的市场上是不会出现的。日本银行现在拿出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经济。当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供应增加将导致日元贬值。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即使在几周内因为日本企业资金回流导致日元价值激增,现在囤积日元也是毫无意义的。日本银行可以暂时借钱给日本企业,让它们可以逐步将国外资产兑换成日元。   美元兑日元汇率如果今年达到100,我将毫不惊讶。经济损失额可能基本上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总量。生产的中断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削弱日本出口。由于核电站关闭,日本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才能保证经济的运行。日元的基本面已经大大削弱。日元价值应该反映新的现实。   日本地震带来了2011年的第三场通胀。澳大利亚洪水将会严重影响粮食供应。中东变革增加了油价风险溢价,并可能导致接下来几个月石油产量的减少。日本地震增加了货币供应和对石油的需求,降低了制造业产出。   “冲击”这个措词似乎暗示其只是短暂现象。我们可以等到其影响显现吗?故事没有那么简单。通胀长期来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资金多快可以转换成通胀需要视情况而定。冲击加速了资金转换成通胀的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这三次冲击也延迟了货币紧缩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日本央行可能会将重建费用的一大部分货币化。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25%。市场可能没有能力吸收如此巨大的日本政府债券增量。日本央行不得不吸收很大一部分才能稳定日本政府债券市场。如果日本政府债券利率上升,那么国债利率成本可能就会让日本政府破产。因此,日本央行必须通过购买来维持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当日本央行通过购买维持住了日本政府债券利率,无疑将会令日元贬值。日元需要迅速大幅贬值,事后再缓慢升值。日本政府债券投资人在日元贬值时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事后,因为日元升值将补偿低利率又没有动机抛售。   日元将迅速贬值,再缓慢升值,这与过去迅速升值缓慢贬值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2011下半年美元兑日元汇率激增至100,我对此将完全不会感到惊讶。通胀冲击最终会改变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期望。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美元兑日元汇率就会出现这种变化。   核电丧钟   出于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原因,我以前一直都是核能的坚决支持者。发展中國家占全球人口的80%。如果他们的经济发展需要消耗掉跟发达国家同样多的能量,地球将无法承受。后果将严重到无法考量。核能是两害取其轻,因此值得一试。福岛事件改变了我的想法。   福岛危机提醒我们:人为错误可能会比全球变暖更早灭亡世界。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消除人为错误。尽管中國领导人一再向人民表示中國的技术更加安全,我却不断想到中國的食品安全问题、世界最高的交通事故率,以及很多商品普遍的质量问题。再想象一下中國的核电站,这让我惊恐万分。中國已经暂停核电工业的发展。这是正确的决定。实际上,所有靠近人口中心的现存核电站都应该尽快关停。   福岛事件将会改变其他国家的核计划。全球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这将会加快环境的恶化和成本的上升。对世界来说,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消耗,而不是寻找替代品。这就意味着要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中國的发展是十分耗能的,因为它是出口和投资拉动型。中國的能耗和美国相当,但产出只有美国的40%。美国在能源使用方面已经是相当浪费了。这表明了中國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这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政府改变其政策,或者市场迫使中國做出改变。中國的石油进口在未来十年可能会超过美国。在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时中國就会出现贸易赤字。由此产生的贬值压力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瘫痪。最好是能自愿做出改变,而不是被市场迫使改变。   在过去2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分工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了。通常,一个产品会由许多个国家共同制造。除了更细致的劳动分工,准时制管理体系已经被普遍采纳以节约库存成本。两者的结合使得全球经济很难应对类似日本地震这样的供应链冲击。日本专门从事许多电子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其供应链的中断可能会导致很多大众产品的短缺。   因为核能已经占到了日本电力供应的30%,核电站的关闭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影响日本的制造业。并且,核辐射使得情况更加复杂。这很可能将削弱日本农产品的出口。我们不知道其他国家对这种辐射颇高但又尚未达到危险水平的制造产品会做出何等反应。   供应链中断通常是短暂的。其通胀效应也会很快消失。但是这次日本的情况不同。30%电力供应的中断使得这种冲击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时间会更长。核污染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其通胀影响也将持续下去。   日本核灾难将会减缓或严重削弱世界各国核能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将会推高化石燃料的价格。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能源需求。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28日   来源: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169640376.html   作者: 谢国忠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30.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日本地震改变世界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重新认识日本战后崛起的“神话” (0) 观日本男人的外形有感 (0) 蒋介石两次拒接收琉球内幕 (2) 李登辉访日,危险人的游戏 (0) 未来50年中国与日本的战略比较 (0) 日本:未来的核大国? (0) 日本自卫队近距离观感 (0) 日本耻感文化论 (0) 日本经济衰退的深层根源 (0) 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透视日本“哭穷”的背后 (0) 日本的沉沦 (0) 日本的极大骗局!——在广岛炸死了二十万?夸张! (3) 日本的天价米教给了中国什么? (12) 日本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0) 日本留言 (0)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败亡始末 (0) 日本热衷亚元的原因 (0) 日本沉沦 (2) 日本民众为何对右翼沉默 (0) 日本正在逐渐消失 (0) 日本是否有自制能力? (0) 日本是中国人长久的心痛 (0) 日本政客为何总是出口伤人? (0) 日本挤压泡沫对我们的启示 (0) 日本式的反省 (0) 日本尽是“爱国贼” (1) 日本对我国的威胁有多大? (1) 日本对外扩张中的人民 (0) 日本对华战略背景分析:从假模糊到真清晰 (0) 日本对中国出口高速铁路技术是个大陷阱 (0) 日本为何怕中国拥有航母? (0) 日本为什么认罪这么难? (0) 日本“照搬西方那一套”的下场 (3) 日本“入常”其实已无望 (2) 我在日本受到三次文化震撼 (1) 小泉毅何其幸啊,有幸生在民主的日本 (3) 对日本政府及其国民性的再认识 (0) 对日本地震想说的一些话 (2) 安倍访华:亡羊补牢还是先声夺人 (0) 反躬自问:我们是不是在妖魔化日本? (1)

阅读更多

安邦-每日金融-第3221期

分析专栏:数量型调控“双翼齐飞”可能使加息缓行 今年银行与地方政府将就平台贷款偿还问题“摊牌” 3 银行将为IC卡全面推行付出近1000亿元的巨额成本 3 央行官员称扩大中小企业贷款长期将损害银行安全 3 外管局官员称境内投机资本“危害”或甚于“热钱” 4 中国农合机构经营进步很大但包袱仍沉重 4 证监会授权上期所确定铅期货挂牌时间 4 央行学者建议从三季度起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5 上海期货保税交割已进入实质运作环节 5 台湾金融业希望大陆加快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 5 业界推测中国外储操作策略正渐调至“长债换短” 6 IMF报告称粮食价格将与工资形成螺旋上涨 6 高盛资产乐观看待日本强震后全球经济的表现 6 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7 东亚银行“进军中原” 7 高盛“忘恩负义”清退巴菲特的高息优先股 7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完成逾70% 8 调查显示北美股市被全球基金经理一致看好 8 美联储放松对通过新一轮压力测试的部分大银行的监管 8 巴西“撤资税”成功避免了日本震后海外资金回流的影响 9 〖分析专栏〗 【数量型调控“双翼齐飞”可能使加息缓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明显提高。虽然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历史高位,但央行似乎并没有停止脚步的意思。3月18日,央行宣布,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九次上调。在本次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再创新高达到20%,中小金融机构则为16.5%。而截至今年2月底,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2.59万亿元。这意味着,此次“提准”将一次性从金融体系冻结约3629.5亿元。 此次“提准”标志着数量型调控回到“双翼齐飞”的局面。从去年底开始,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陷于半停滞状态。由于一二级市场上央票收益率的倒挂让央票发行量大幅萎缩,回收流动性的重任只能由存款准备金来承担。不过,在数次加息之后,央票的发行利率稳步上升。3月中旬以来,央票发行量大幅回升。仅3月17日一天,央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回笼了1100亿元资金。其中,通过发行三月央票回笼500亿元,另通过91天正回购回笼600亿元。这意味着,央行连续两周在公开市场上回笼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功能基本恢复。 虽然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但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被央行搁置,这是因为3月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3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6670亿元,再加上三四千亿的外汇占款,央行若想维持当前的政策力度,需要回收万亿左右的流动性,两大数量型工具一起上阵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宽裕的资金面,加上2月CPI和PPI数据高于预期,不可避免地造成政策紧缩预期升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乃至加息,都有可能成为央行为抑制通胀而必须动用的“武器”。现在的问题是,“提准”已经兑现,加息何时到来? 从目前的形势看,央行似乎没有在3月加息的必要。国内因素方面,虽然近期的CPI和PPI走势仍未有根本性好转,但作为通胀根源的货币条件已基本回归常态。同时,PMI连续三个月回落,2月PMI已至52.2%,逼近50%的分水岭。国际环境方面,现在更是一团乱麻。日本强震以及核泄漏事件尚未完结,西方国家又于3月19日正式开始军事干预利比亚,冲在最前面的法国更是战机、航母齐上阵。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观望似乎是明智之举。数周之后,中国3月份和一季度经济数据将出炉,而日本与利比亚局势也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明晰。有这些信息在手,决策层再做货币政策的调整当更加有条不紊。 与暂时观望这一上佳选择相较,贸然加息可能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些风险。本轮加息周期以来,央行尚未连续两月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若在3月加息,将释放出强烈的紧缩信号。事实上,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放量操作这三者的叠加,将带来很强的紧缩效果和紧缩预期,有过度紧缩之嫌。如果此时再赶上外围环境恶化,可能会使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这就背离了宏观调控的初衷。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决策层可能又不得不大幅放松政策以“救市”,从而有损政策的连续性和公信力。因此,为防止政策超调的风险,决策层在这段时期保持观望似乎更为适宜。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3月份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使央行的数量型调控工具一起上阵,这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状态。但是,在国际国内短期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就此转为观望,贸然动用利率工具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ACY)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今年银行与地方政府将就平台贷款偿还问题“摊牌”】 来自江苏省内多家银行负责大项目贷款的负责人表示,开春后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排查平台贷款。三年期的平台贷款即将到期,要逐家上门催告,但情况不是很乐观。当初贷款的时候,一个个都气冲斗牛,拍胸脯说还款没问题,现在都不约而同地说“希望长期合作”,最好能展期。“今年到期的平台贷款,银行基本都不会同意展期,砸锅卖铁也得还钱,有的甚至撕破脸,欠债还钱,下次合作再说。”南京一家银行分管信贷的行长说。因此今年银行和地方政府将在平台贷款上“摊牌”。相当一部分平台三五年之内以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为主,虽然路网和环境改造会使周边土地升值,但就项目本身来说基本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为维持运转,有些平台从一开始就在“借钱还钱”,这可能导致包袱越背越重。金融监管部门对某地融资平台的一份解包还原数据显示,有近半的“平台”经营活动现金流为零或负值,有的就是一个空壳公司,货币资金很少,唯一值钱的资产就是政府注入的地。而随着宏观调控趋紧,这块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从资产负债率看,有些平台的负债率偏高,有的甚至高达80%-90%,这个指标可谓触目惊心。预计今年部分平台贷款的“黑洞”将暴露,这有利于银行进一步收紧对地方“瞎折腾”项目的支付力度。(RHZB)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银行将为IC卡全面推行付出近1000亿元的巨额成本】 日前,央行公布中国金融磁条卡更换为IC卡时间表:四大行、交行和招行、邮储银行应在今年6月底前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他商业银行开始发行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而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央行还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直联POS(销售点终端)能够受理金融IC卡,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ATM(自动柜员机)要在2011年底和2012年底受理金融IC卡,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央行加速推广芯片卡,安全是直接原因。磁条卡的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据了解,一张磁条卡成本大约2-3元,而一张芯片卡要20-30元,更换20亿张银行卡的成本将达到400亿元。智能卡POS终端、ATM机的更换成本约2500元/台和8000元/台。估算下来,整个换“芯”成本将在1000亿元以上。对于银行来说,保守估计每张IC卡的成本在30元左右。由于银监会、央行、发改委日前出台的银行服务收费办法,禁止银行收取开户费用,因此换卡成本将成为银行沉重的负担。事实上,新的银行收费办法,对银行加速转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例并不利。(LHZB)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央行官员称扩大中小企业贷款长期将损害银行安全】 在整体货币形势趋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为此,银监会在今年1月份曾表态,将继续推进对中小企业的差别化考核,放宽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各大银行也在随后表示,今年要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虽然银监会此次并未对容忍度到底放宽多少有确定的说法,但这项政策向市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我国银行业对小企业的扶持将逐步实现“量化”标准。不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日前表示,银监会放宽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当前控制信贷总量背景下,中小企业所碰到的融资难题,也有利于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将会使部分银行面临不良贷款危机,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放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的同时,政策方面也应对银行业不良贷款核销问题给予支持。马经指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依靠银行信贷放宽,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外管局官员称境内投机资本“危害”或甚于“热钱”】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近日在《中国外汇》杂志上撰文称,少量“热钱”流入并未冲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并不能影响中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总体趋向;与其相比,国内的投机资本力量更不容小视。王小奕指出,在中国资本账户存在管制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资本流入是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基本上是中长期投资。不排除通过一定渠道流入少量投机资金(“热钱”)。他认为,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和“热钱”流入的威胁,应以更沉稳和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和应对。他认为,在存款准备金率、央票等政策工具之外,“治本”必须从结构上、体制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中国必须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外需的格局,理顺收入分配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增长民众消费意愿,从而实现扩大国内需求的目标。此前,外管局在2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曾表示,如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按此估算,过去十年“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LCXS)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农合机构经营进步很大但包袱仍沉重】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下称“农合机构”)的经营状况已今非昔比。截至2010年末,全国农合机构资产和负债越过10万亿大关,存款达到8.6万亿元,贷款增加近万亿元,达到5.7万亿元。全国农合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由2006年的-4.6%提升到8.7%,首次整体达到监管标准。从盈利情况看,全国除黑龙江和吉林外,其他省份均实现盈利,盈利总额达到1045亿元,比上年增加258亿元。全国农合机构去年资本净额新增2431亿元,这与大量的农商行组建不无关系。仅仅去年就组建了银行类机构80家,这是此前四年总和的40%。其中农商行42家,农村合作银行38家。不过,农合机构的历史包袱沉重,整体仍然有562亿元的历年亏损挂账、4204亿元的不良贷款。去年末,全国农合机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1942亿元,比上年增加339亿元,拨备充足率83.4%,拨备覆盖率60.6%,提高了23个百分点,但全国农合机构的整体拨备缺口达2200亿元。全国只有浙江、福建、重庆、深圳等9个地区拨备覆盖率达到150%的审慎监管指标。银监会准备从2011年起对农合机构拨备提取进行监测考核,采取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指标分别按照100%和150%的标准计算缺口,对差额部分要制定分年补提计划。全国农合机构整体在2013年前覆盖率达到100%,银行类机构在2016年、信用社在2018年前达到150%,同时达到贷款覆盖率不低于2.5%的要求。(LHZB)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证监会授权上期所确定铅期货挂牌时间】 3月17日,证监会正式批复铅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证监会授权上期所根据市场状况及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确定铅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并要求在铅期货上市初期,对铅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标准、交割、市场监控等方面和环节从严要求,特别是要做好实物交割环节的监督检查,切实防范市场操纵。根据上期所此前发布的铅期货标准合约草案,铅期货交易单位为每手25吨,涨跌幅限制为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5%,最低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8%。有分析师表示,不少用铅企业和产铅企业都有参与铅期货套期保值的兴趣,故预计未来铅期货将能给整个行业提供一个规避风险的渠道,投资者也能够通过铅期货进行价格发现。此外,近期上期所还在筹备推出白银期货和原油期货。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投资者对于白银和原油期货的需求也很旺盛,投资者参与白银投资只能选择白银T+D;而原油方面也只能暂拿燃料油代替。(RCY)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央行学者建议从三季度起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为有效控制外汇占款,实现控制基础货币增长,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近日撰文建议,放宽汇率浮动幅度,从三季度起,将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浮动区间由0.5%扩大至1%。央行去年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以来,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3.9%;目前中国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波动区间仍维持在0.5%,且绝大多数交易时间内,都没有达到上述波幅。文章称,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很多,但外汇占款过多,可能是诱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动力,所以央行应围绕着如何有效解决外汇占款问题来着手调控货币。今年以来,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调控措施出台,信贷增幅已得到控制。不过外汇占款居高不下,令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颇大。文章建议,要积极刺激进口,减少外汇占款对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同时,创新货币调控工具,除了继续启动存款准备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外汇占款外,央行可考虑实行无息准备金制度,将流入外汇市场的30%-50%非贸易类外汇资金,列入为期一年的无息外币强制性存款,或对没有正常贸易背景的外汇资金,可征收10%-20%的结汇税。(LCXS)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上海期货保税交割已进入实质运作环节】 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收盘后发布的库存周报中,首次披露了指定保税交割仓库的库存,目前共有铜30104吨。这标志着国内期货保税交割已进入实质运作环节。另外,连同此次披露的还有符合交割要求的所有库存量,这对市场参与各方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据了解,国内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自2010年12月24日正式启动,试点品种为铜、铝,试点区域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上期所于2011年3月16日起接受并办理期货保税标准仓单相关业务申请。保税区交割仓库的建立,一方面方便了现货企业的流转,巩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使得保税区的铜库存更加明朗。上期所保税交割制度的推出使得保税区库存进一步透明化,对了解中国市场的隐性库存有莫大帮助。业内人士称,保税交割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上期所在全球的地位,并使其在国际市场定价体系中的作用有所增强。期货保税交割是在保持现有交易规则体系不变、保持完税货物进行实物交割不变的情况下,在交割环节新增保税货物进行实物交割。开展保税交割后,保税货物利用保税仓库在完成进口报关前就可以进入期货实物交割环节,不必先行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关税和相关税费,从而更好地实现国际市场物流和信息流的接轨。(L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台湾金融业希望大陆加快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同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到,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推进厦门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但是,台湾的金融业者却形容道:“这是60分的快乐。”一家在厦门拥有银行、产险、证券等据点的台湾金融机构人员指出,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以前属于省市推动层级,如今跃升至国家战略层级,就这点来讲值得肯定。不过,重点是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喊了这多年,始终不见实质性内容。例如,台资银行到海西开分行,可否直接办理人民币业务;台资产险公司在海西执业,可否突破交强险只给陆资承办的困境,目前均只见框架。两岸人民币清算机制部分也是如此。相关人士指出,台湾“央行”一直希望能突破当前“绕道香港”的困境,未来可像直航一样,直接由台湾“央行”和大陆央行各自授权当地银行,直接办理人民币清算。台湾金融相关人士认为,随着把推进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列入“十二五”规划,短期内台湾方面最希望的是,能够由台湾境内的台湾银行与兆丰银行总行,直接跟中国银行的总行进行人民币的现钞清算,若大陆愿意跨出这一步,“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目标才有实践的可能。(BCXS)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业界推测中国外储操作策略正渐调至“长债换短”】 美国财政部近日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小幅减持长期美国国债74.75亿美元,但增持机构债37.18亿美元,最终仍减持37.89亿美元美国长债;总体上减持美国国债54亿美元。而这可能只是中国外储操作策略在有限选择下的一个小转身。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美债已经步入熊市,虽说债券投资操作变得越来越难,但至少要开始调整结构久期。据谢国忠分析,目前中国外储的做法是降低平均周期,长期国债到期后,再用新钱买短债,降低平均周期,换言之是长债换短。目前,受日本地震影响,避险资金或许会暂时推高美国国债价格,但接下来政府债券很可能会进入熊市。他认为,“比较好的投资选择或是换股票吧。”工银瑞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超则表示,调整是必然,政府债券是对抗通缩时必配的资产组合,通胀起来之际,反而股票看涨,美国股市回报率相对较高,那么就意味着政府债券未来几年的收益不会太高。投资者避险情绪下降,自然会适当减持政府债券。不过,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却表示,对中国外储来说,目前还没有比美国国债更合适的投资品种;也无需拘泥于细节,增持或减持都是正常的市场操作,业界对于减持无需做过多的解读。如美国债券资产有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中国外储资产有“船大难调头”的难题,以不变应万变也非上策。(LCXS)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IMF报告称粮食价格将与工资形成螺旋上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全球粮食价格仍将继续稳步上升,或将因此导致核心通胀率上升。报告称,IMF的价格指数现已接近2008年6月的最高水平。IMF经济学家认为,自2000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稳步上升似乎是一种趋势,而不仅仅是临时因素造成的。2011年初国际食品价格上涨已经造成许多经济体的消费物价通胀,这种直接的“第一轮效应”是正常的价格直通的一部分,将随着时间而褪色。但是,如人们预期粮食价格继续上涨而要求更高工资,这将导致“第二轮效应”,即核心通胀率上升。IMF经济学家托马斯-何浦林和肖恩-罗奇指出,全球商品价格可能要调整到一个更高水平。由于恶劣的天气、贸易限制、生物燃料的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富而导致对食品的更高需求,推动了食品价格的持续上升。技术的进步和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有助于缓解粮食市场的压力,但这需要时间。在此过渡期间,全球市场可能不得不提高粮食价格。报告同时指出,许多国家正在努力抑制高食品价格的影响。高食品价格不仅会加剧贫穷和通货膨胀,并且影响进口食品的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但是,核心通胀上升的风险对先进经济体影响不大,但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却是非常显著的。(L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高盛资产乐观看待日本强震后全球经济的表现】 在日本强震以及核泄漏事件持续发酵后,高盛资产管理主席吉姆•奥尼尔3月18日表示,尽管此次日本大地震对日本本国带来巨大挑战,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有限。奥尼尔说,日本经济在过去10多年里持续低迷,但这未能对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格局造成太大影响。尽管此次大地震对日本国内造成全方位的巨大损失,但不应过于担心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由于日本目前的复苏动力很大程度来自出口,避免日元升值将对日本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他对七国集团联手干预日元的行动表示欢迎,称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将会使日元汇率有所降低。奥尼尔还说,由于地震引起电力供应短缺,政府的限电措施导致大量企业不得不停产,因此日本经济将受到全方位影响,但一切都只是暂时的,不存在永恒的损失。大宗商品市场方面,日本地震连同西亚、北非动乱局势,将使大宗商品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走强。(RCY)返回目录 【市场: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受日本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影响,A股自3月9日见高点3012点后就一路震荡走低,截至18日收盘,累计下跌超过3%。与此同时,基金的持股意愿也大幅减弱。海通证券最新数据(3月4-3月17日)显示,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从上期的81.02%降至本期的76.10%,减少4.92个百分点,降至今年以来最低位。具体来看,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85.38%降至80.62%,平均减仓4.76%;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74.94%缩减至69.83%,平均减仓5.11%。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本期减仓步调一致。易方达和南方基金公司主动减仓幅度较大,分别达-9.86%和-8.18%。(LHZB)返回目录 【市场:东亚银行“进军中原”】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3月18日举行仪式,庆祝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第92家网点——东亚中国郑州分行正式开业。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东亚中国董事长李国宝表示,郑州分行的成立,“印证了东亚银行拓展中国中部地区业务的决心。新分行的设立也有助东亚中国加强与区内个人及企业客户的联系,为客户提供全面和专业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据悉,郑州分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东亚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是内地外资法人银行中拥有最强大网络的银行之一。东亚中国目前在内地已设立92个网站,包括21间分行和70间支行,分别设于上海、北京、天津、大连、沈阳、青岛、石家庄、郑州、乌鲁木齐、杭州、南京、苏州、成都、重庆、武汉、合肥、西安、深圳、广州、珠海、厦门、佛山、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等城市。我们认为,随着面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也会随之西进。(RCY)返回目录 【市场:高盛“忘恩负义”清退巴菲特的高息优先股】 高盛集团18日称,该集团将以56.5亿美元的价格赎回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向“股神”巴菲特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出售的优先股。高盛发言人斯蒂芬-科恩称,这一赎回价格中包括巴菲特50亿美元原始投资的10%分红、1.25亿美元的第一季度股息,以及2400万美元的额外股息。此次优先股赎回交易将导致该集团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减少2.84美元。科恩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2008年对高盛集团进行的投资是对我们公司所投的重大‘信任票’,我们对此深表感谢。”在此以前,高盛集团一直都在等待美联储批准该集团赎回巴菲特所持优先股,这些优先股每年可为巴菲特带来5亿美元的股息。巴菲特在上个月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年度信件中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很可能会在不久以后给高盛集团开出绿灯”。巴菲特2008年入股高盛,可谓雪中送炭,不仅为高盛提供了宝贵的流动性,而且提升了市场对高盛的信心。但高盛在化险为夷后,面对巴菲特高达10%的股息率,也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请“神”出门。但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高盛发出的认股权,账面获利19亿美元,投资合共获利37亿美元,投资2年半的利润率达74%。虽然收益率较高,但由于是抄底入股,考虑到承担的风险,收益并不算非常高。(L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完成逾70%】 美联储日前公布的报告称,该行总资产增加59.8亿美元,至2.59万亿美元,连续第七个星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原因是作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的一部分内容,美联储买入了一部分美国国债。报告显示,在截至3月16日当周,美联储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增加143亿美元,至1.28万亿美元;所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总量减少48.3亿美元,至9441亿美元;所持联邦机构债总量减少32.6亿美元,至1400亿美元。根据美联储去年11月份公布的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的计划,自去年11月12日以来,美联储已经购买了价值4396亿美元的国债。报告还显示,截至3月7日当周美联储的M2货币供应量增加97亿美元;过去52周时间里,M2货币供应量年率增长4.1%,低于美联储一度设定的5%最高增长目标,但美联储目前已经不再设定正式目标;M1货币供应量减少309亿美元,过去52周时间里M1货币供应量年率增长9.6%;美联储不再公布M3货币供应量数据。从数据来看,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完成了73%。(LHZB)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调查显示北美股市被全球基金经理一致看好】 汇丰最新的环球基金经理季度调查显示,所有受访基金经理均看好北美股票在2011年第一季的表现,表示会增持。而在上一季持这一观点的基金经理只有25%。对于大中华区股票,43%的基金经理在本季度持中立态度,该比例高于上一季的33%,但是没有受访的基金经理表示会减持。调查还显示,投资者的信心有显著改变。所有受访者均看好股票,没有受访者看好债券及现金。由于经济环境改善,并购活动活跃,以及公司业绩令人鼓舞,基金经理看好北美股票。由于大中华地区继续推行严控通胀措施,基金经理对大中华区股票转趋谨慎。从亚太区(日本以外)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这一地区依然面对通胀压力,基金经理对该地区股票的态度转趋中性:会在第一季增持的受访基金经理为50%,较上季的75%有所下降。基金经理对亚洲债券则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所有受访基金经理对亚洲债券的第一季表现转向正面(上一季为60%),反映出他们对亚洲经济基调及区内部分政府、行业和企业发行商的财政实力有信心。尽管近日的中东局势及日本的情况会带来一些不明朗因素及市场波动,削弱第一季的乐观市况,但对全球经济长远复苏的看法整体上仍维持正面。(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联储放松对通过新一轮压力测试的部分大银行的监管】 美联储18日宣布,已完成对美国最大的19家银行的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的部分银行可以提高股息分红比例或重新支付股息、回购股票或偿还政府资金。不过,美联储没有披露这些银行的名单和数量。美联储表示,它在银行的分红请求上将采取“慎重而要保守的方法”,并希望银行将股息分红比例限制在预期收益的30%以内。在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削减了股息分红比例。监管机构也禁止银行在得到批准前提高股息分红比例。美联储对大型银行的分红“开绿灯”表明美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财政状况趋好。美联储称,在2008年底到2010年底期间,美国最大的19家银行的普通股价值增加了超过3000亿美元,银行类金融机构资本的量和质都已经得到改善。被美联储监管的美国最大的19家银行包括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在美联储发表声明后,摩根大通、富国银行、高盛集团等银行类金融机构纷纷宣布将提高股息分红比例或回购股票。(RHZB)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巴西“撤资税”成功避免了日本震后海外资金回流的影响】 日本强震后,日本在世界各地的资金开始回流本土。但因巴西去年调高了外国投资者撤资的税率,这令日本投资者在该国的资产一般不轻易调返日本。巴西是日本零散投资者第四大的目标国,位列美国、欧洲和澳洲之后。日本投资者持有的巴西资产已从2005年的54亿日元,飙升近60倍。主因是巴西货币雷阿尔近年来强劲升值,加上巴西利率与日本基准利率息差悬殊,令套息交易有利可图。据美国银行调查,巴西政府去年宣布向外国投资者撤资征收6%的税款,令日本投资者在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后,不愿以高昂的代价从巴西调回资产。ABERDEEN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KEVIN DALY表示,日本投资者不得不暂时搁置在巴西的资产,而转而寻求从其他国家调回资金和重建基金。美国银行认为,该税款于日本地震后,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雷阿尔的币值,令其兑外币汇率仍然走强。上周雷阿尔兑澳元汇率上升3.1%,至三个月以来最高位。DALY表示,巴西政府的考虑在于,如果该国的外国资金离岸,资金再次回国的成本将很高。他还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公开的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撤回在巴西的资金。(RCY)返回目录 〖调整与修正〗无 〖每日数据〗 本数据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最新股市行情 日 期 收盘指数 涨跌点数 上证指数 3月18日 2906.89 +9.59(0.33%)↑ 深圳成份指数 3月18日 12721.99 +71.32(0.56%)↑ 上证B股指数 3月18日 315.65 +2.68(0.86%)↑ 深成份B股指数 3月18日 5601.52 -18.55(0.33%)↓ 沪深300指数 3月18日 3215.68 +18.59(0.58%)↑ 香港恒生指数 3月18日 22300.23 +15.80(0.07%)↑ 恒生国企股指数 3月18日 12427.92 -29.76(0.24%)↓ 恒生中资企业 3月18日 3957.06 +59.98(1.54%)↑ 台湾指数 3月18日 8394.75 +112.06(1.35%)↑ 英国金融时报指数 3月18日 5718.13 +22.02(0.39%)↑ 德国法兰克福指数 3月18日 6664.40 +7.52(0.11%)↑ 日经指数 3月18日 9206.75 +244.08(2.72%)↑ 美国道琼斯指数 3月18日 11858.50 +83.93(0.71%)↑ 纳斯达克指数 3月18日 2643.67 +7.62(0.29%)↑ 标准普尔500指数 3月18日 1279.20 +5.48(0.43%)↑ 最新外汇牌价:2011年3月18日5:30pm 1美元 1美元 1美元 1美元 人民币 6.56990 丹麦克郎 5.25750 瑞典克郎 6.26680 台币 29.5920 日元 80.5700 加拿大元 0.98420 欧元 0.70532 澳元 1.00432 港币 7.79950 新加坡元 1.27230 瑞士法郎 0.90070 英镑 0.61614 1欧元 1欧元 1欧元 1欧元 人民币 9.31480 丹麦克郎 7.45408 瑞典克郎 8.88507 台币 41.9555 日元 114.232 加拿大元 1.39540 美元 1.41780 澳元 1.42392 港币 11.0581 新加坡元 1.80387 瑞士法郎 1.27701 英镑 0.87357 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3月18日 一个月 二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美元 0.25350 0.28400 0.30900 0.46000 0.77050 英镑 0.61438 0.68375 0.80563 1.10875 1.57938 日元 0.16125 0.17375 0.20000 0.34625 0.57125 瑞士法郎 0.13667 0.15667 0.17833 0.24667 0.54333 欧元 0.84500 0.98313 1.12250 1.43563 1.87250 LIBOR数据为伦敦时间每日下午2:00之后提供(国内媒体转载) 香港银行同业港元拆息(%)3月18日 隔夜钱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0.07000 0.20929 0.25893 0.33000 HIBOR数据由香港银行公会于每日早上 11 时(香港时间)后公布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11年3月18日11:30 期限 Shibor(%) 涨跌(BP) 隔夜(O/N) 1.6692 0.41↓ 1周(1W) 1.9967 0.16↓ 2周(2W) 2.6554 40.16↑ 1个月(1M) 3.8817 5.25↓ 3个月(3M) 4.2461 0.60↑ 6个月(6M) 4.4388 1.23↓ 9个月(9M) 4.5754 0.00↑ 1年(1Y) 4.6566 0.08↑ NYMEX原油期货价格每桶101.07美元(3月18日收盘价)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113.93美元 (3月18日收盘价) COMEX 金=1416.10美元(3月18日收盘价) 1人民币=4.50418新台币 100人民币=10.7356欧元 100人民币=15.2209美元 [外币100] 美元656.68 英镑1058.31 日元8.0972 港币84.17 澳元649.4 欧元920.07 (中国银行2011.3.18) 声 明 安邦集团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研究员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电话咨询”(TELEPHONE CONSULTING)及“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ING)服务,直接向研究员咨询。电话咨询:010-59001350,在线咨询:research@anbound.com.cn。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59001350,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研究员)。 鉴于市场上出现假冒及转发安邦产品的现象,特此声明:安邦咨询向正式客户提供的所有产品,只通过如下邮箱发送:anbound@anbound.com.cn、anbound@anbound.info、anboundmail@vip.sina.com ,客户也可从安邦官方产品网站(www.anbound.info)获得。从任何其他途径收到的产品,都不能代表安邦产品,安邦咨询概不负责。 ©2011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日志 2011/03/21 — 安邦-每日经济-第3885期 (0) 2011/03/18 — 安邦-每日经济-第3884期 (0) 2011/03/18 — 安邦-每日金融-第3220期 (0) 2011/03/17 — 安邦-每日经济-第3883期 (0) 2011/03/17 — 安邦-每日金融-第3219期 (0)

阅读更多

谢国忠:政府要做的是少从家庭部门刮钱

我担心,无论这些改革在理论上听起来有多好,偏离严格标准化入学考试只会给 不公平 开后门。恐怕一些改革的建议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果 中国 的大学录取受制于金钱和关系,那么人民也就被剥夺了子女前途的最后希望。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