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

南方都市报 | 最美90后少女给乞丐喂饭被证商业炒作

昨日,深圳一名叫文芳的女孩突然爆红,跪地喂残疾乞丐的她被称为“深圳最美90后”,网络以正能量为标签大量传播。但经南都记者证实,此事是一场商业炒作。 昨日,一则题为《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 感动路人》的新闻在网上广泛传播,配以名为“文芳”的90后女孩单腿跪地给残疾乞讨老人喂饭的图片,加上文芳青春靓丽的侧影,媒体迅速将“深圳最美90后”的标签加到了她身上。...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像子弹飞的大陆90后

2012年,我们看到两岸三地的90后年轻人几乎同时掀起了强大的“青年大骚动”(youth quake),分别给各自的社会带来极大的震动。 在四川什邡,百名高中生走上街头,反对高污染的鉬铜冶炼厂,并透过社群网站汇集万余人走上街头。几乎同时间的广州,一位16岁高中生陈逸华因反对市政府花巨额经费不必要地翻修地铁,背上抗议告示在地铁上征求签名连署,他的行动引发市民大讨论,并在一个月内促使地铁站暂停翻修。 香港中环,高中生组成的学民思潮起身反对国民教育,挡下港府决策推行的爱国教育。 台湾台北,成员多为90后的“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不到半年内,已给行政体系、立法院极大压力。而他们迎接2013年的方式,是在自由广场上守夜一整晚,再到总统府前,趁着元旦高唱国歌之际,大声对总统说“反媒体垄断”。 上几代人对这群如子弹乱窜、引起社会骚动的年轻人,有人佩服他们向官僚、无良企业、媒体巨兽,以及儒家社会虚矫的温良恭俭让宣战。但也有保守势力面对90后的气焰,祭出老旧的修辞,直指他们是一群没有主体性、被政治力量利用的小屁孩,拥抱的只是廉价的理想主义! 这种种现象让我们关注。为了更多更好地了解两岸,特别是大陆的90后,了解他们潜在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决定先剥除所有偏见——90后多半是关注自身的、政治冷感、对社会一无所知。去年11月,台湾《天下杂志》派了五组人马进行“两岸90后”的专题报道,我参与其中。我们这五组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上海、武汉、云南等地,遇到来自四面八方上千位90后。 要了解大陆90后,本是难事。这是个大到令人不安的人口群体,一点八亿人,差异巨大。但我们锁定沿海、顶尖高中和大学90后采访,把目光投注在秀异的一群。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一代大陆90后,个个穿透力强,有爆炸般的实践力。 我跟着北师大国际部高二、十七岁的万若萌回家。万若萌的家在北京二环金融街所在的西城区,玄关停着她每天上下学骑的时尚单车。130多平米大小的家是极简风格,她的房间有一架钢琴和击剑器具。 万若萌的母亲出生于1971年,看起来很年轻,父亲则出生于1965年,目前是一家外商银行董事总经理。他们是典型的中国第一代中产家庭。万若萌的父亲成长于农村,他从小就把“跳出农门”做为人生目标。 “我们这一代,一切听分配,但若萌不同,她不用考虑生计。她学钢琴、游泳、击剑、空手道、书法、围棋,人生有各种选择,”万若萌父亲声音雄厚爽朗,话说到一半,回过头对女儿说:“如果爸爸说错了,你还可以否决我的发言。” 万若萌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她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她喜欢物理,梦想当科学家。万若萌的父母虽惋惜女儿无法继承父亲打下的金融人脉网络,但仍决定支持女儿的志业。 戴着牙套,仍显腼腆的万若萌说:“我很幸运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去坚持下去。这是90后和父母辈最大的差别,我们更加多样了。” 像万若萌这样坚持走自己路的学生,在她周围不算少,想当导演、作家、从事NGO工作的年轻人,让她都感觉到身在中产家庭可以勇敢追梦。不像80后还有点吃苦经验,她们从小开始自我探索,思虑大量放在个体的完善与追求。 而像万若萌这样准备到美国读大学的高中生,2000年的人数才一万,去年已增加为七万五千人。大陆90后里有一群顶尖的人,比过去几个世代更早也更全面融入西方。 90后顶尖菁英,也像是一颗颗穿透“禁忌”的子弹,为了显示自己与眾不同,有点刻意的特立独行。 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刚毕业的学生马佳佳在学校市集旁,开了一家主题式的性用品店,因为这家店,她还被大陆的商业杂志票选为创业黑马。22岁的马佳佳有一头红发,甜美的微笑,她反转性商品店的阴暗,走明亮路线,完全感觉不到一丝的压抑和尷尬。 马佳佳18岁就从云南到北京求学,她说:“我一直很感谢我的父母,不太管我。我妈是位高中校长,从我很小时候,就要我独立思考,她告诉我,学校教的都不要相信。”我听得有点讶异,问她“像是什么不能相信”,马佳佳回答:“像是遇到危险,学校教的是保护公共财产,我妈说,这是错的,一定要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她觉得中国的教育是从小到高中都给你一个标准,例如,不能穿奇装异服。“但它从不问你心理健康或健全,是不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常,否则也不会有人读到博士就跳楼,我们不能只关心更肤浅和表面的东西。” 90后的她在60后的母亲身上,学会批判的思想、独立的思考,讨厌被淹没在庞大的群体,厌恶集体性标签,不接受统一格式,就像她脸上的妆,鼻梁上两道淡咖啡的鼻影,尽管稍显老气,但把她妆点得很立体,轮廓深得很有特色。 马佳佳的思维显现这一代个人主义式的思维:强调个体远胜群体,个人丰富与自由比狭隘民族主义重要。先追求个人权利意识和个体生活的健全,再用自己的喜好渐进影响社会。 和全球90后一样,大陆90从很小便开始在人人网上社交、在百度大神和北斗网上学习、在微博上娱乐与宣洩。网路把世界带到他们跟前,学生们告诉我“中国的网路还是挺不自由”,所以必须学会翻墙。 你看到他们穿着耐克鞋、手持iPhone,平时会在网上听着美国哈佛公开课程或看着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目睹中国之外的世界,亳无禁忌与恐惧地对人事物评点时,90后感受到国家公权力还是相当严密管制着中国人的身心。 於是,他们对于党和国,都不再像过去几世代那样尊崇。对党的神话,开始除魅。 我和中国人民大学营销系一班大二生长谈,问起他们是否入党,有八成的学生都“正在申请入党中”。问起为何入党,有几位说是贡献国家,但其中一位男生很直白说是为了取得发展的捷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党员就有五票权,然后选举嘛,村长会贿选,一个人至少给你一万块钱,一次选五票,你可以得到五万块钱。”语毕,同学笑趴在桌上一片,笑他竟点出不可说的秘密。但角落里有零星几位学生听了回答有点生气,觉得他在台湾记者前丢了国家的脸。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蚁族》作者廉思就跟我提到近来90后的解构性、叛逆性,给大学教授们带来的困扰。 2012年凑巧是毛泽东为雷锋提词,从国家、中央、共青团都发了学习文件,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六十周年。没想到,在校园里的90后,却在学习时反问老师们:“雷锋不是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吗?怎么还穿皮夹克”、“摩托车是公物,怎么被他用来拍照片”、“他拍了几百张照片,是在做模特儿的吗”?问到老师们开始自圆其说,“不否认党用了宣传和包装,投入很多媒体和摄影师,确立雷锋典型,这是‘时尚的雷锋’ ”。 面对党种种的神话形塑、强加说教、扭曲的历史观,网路上成长的90后不甘被洗脑,而给教育体制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但这实在是在资本主义和全球化下名实不符的教条社会主义。他们既纠结又困惑,矛盾又断裂。 我所接触到的大陆90后让我感觉他们就像一颗颗打破禁忌的子弹,产生炸裂的冲击力,穿透他们各自想打破或颠覆的虚矫、特权、不正义,获取身为人该有的尊严、身为公民该有的权益。 这一代大陆90后无疑是寻求存在感、寻找吃饱赚够之外更高价值的一代。这处境和场景,在我看来,与台湾的60后所经历的社会风貌很像。他们茁壮于80年代,那时台湾人均所得刚过四千美元;那时台湾进入第三个经济成长的十年,经济动能减缓,人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生活周遭;而那时有许多海归派带着新知识返国,创新能量在田野间开花。这都和大陆此刻的发展相似。 台湾和大陆,两者间有种相似性的延迟(similarity lag)。我觉得大陆90后像是台湾60后那个世代的精神;但如果要预测中国大陆未来会怎么发展,或许可以将目光转移到台湾90后(台湾称八年级生)的现况。 台湾经历两次政党轮替,庸俗化的政治吸纳社会动能,台湾多数人已拋弃了那曾让大家魂牵梦縈的政治理想,从独断进入怀疑。现在,60后、70后躲回自己的窝里,炒股买房产拚小资或迎合大陆市场,变得犬儒又无感;80后则像是个被跳过的世代,因为他们的青春期身处在祥和的台湾,政治似乎民主化了、经济缓步成长、社运沉寂、对外也没有明显向大陆市场开放,一切都是渐进和缓慢的改变,他们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代。 反观台湾的90后,在“有威胁感的富邻居”环伺下,在经济恶化、媒体脑弱的大环境下,他们突然意识到,新的禁忌出现了。於是他们起身反对地方政府,以都市更新名义对市民财产粗暴的剥夺、反对官商联手在美丽海滩上建起饭店、抗议在这岛屿盖起一座座危险的核电厂。 台湾的90后意识到,社会的禁忌不是一次性就打破的,它会像鬼魅一样,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是的,台湾可以自由信仰、可以公开批评总统、可以上街抗议,但深层的台湾,仍可以透过复杂的资本市场操作,以及绵密的政商关系,垄断或摧毁言论的、环境的、市民的公共性。 两岸90后,给了我很深切的反省。虽说90后里的多数仍安逸自满於自己的小天地和小确幸,但我却在不少90后菁英里,看见他们正在脱逃出一种家国主义至上、礼教中庸或君臣父子的教条,愈来愈个人主义;他们也不再像过往世代求一条安全路径,他们勇於跨出地域与领域的限制,愈来愈全球化;他们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开始学会承担,承担前几世代对政治的冷感冷漠,起身反叛或进行制度上的变革。 我已看见两岸90后,试图穿破各种禁忌,走自己的路。就让90后的子弹飞吧。

阅读更多

公民抗议:沪籍比知识更有力量

据新浪微博网友@雷闯:10月7日中午,两位90后在复旦大学门口踩跷跷板(纯手工制作),打出标语“知识不是力量,沪籍才有重量”。希望上海市能在今年11月高考报名前,取消户籍限制,促进教育公平。在这条微博下,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支持,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表示反对。...

阅读更多

中国官方担心90后参与政治事件热情高涨

上周末四川什邡地区,由于传出一名14岁的少年在示威中被打死的消息,当地再次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什邡事件中一个突出的特色是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抗议示威。 在事件发生这一转折之前,什邡居民由于当地批准开工上马一个对当地环境有可能造成破坏的价值105亿的钼铜矿项目,而与警方之间发生暴力冲突。什邡地方政府立刻做出决定,叫停这一钼铜矿项目。 什邡地区警方表示,没有示威者在抗议过程中被警方打死,只有抗议者被警方逮捕。什邡最新的事态发展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现在需要面对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 被称作”90后”的年轻人积极参与政治事件,二是大量知名的网络博客作家虽然受到官方警告但仍然严厉批评官方在处理什邡事件时的方式和方法。 中国官方称,在什邡事件中没有抗议者被打死 近年来,中国不断出现市民抗议当地修建化工厂的事件。而在什邡事件中,特别是由于大量中学生参与抗议示威,而使得”游戏规则”发生改变。在抗议中,什邡学生喊出”我们可以牺牲,我们是90后”的口号。 共产党的宣传机器立刻运转起来试图阻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环球时报》发表标题为”不应鼓励中学生走上冲突一线”的社论,提出”尤其不应鼓动中学生们今后 也冲到各种群体事件、甚至政治冲突的一线”。文章写道:”在所有正常的和平国家里,中学生的任务都是学习,不被鼓励直接参与国家政治性事件。成年人利用未 成年人实现政治目的是不道德的。”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当然有在严重的政治事件中利用青年学生的经验。在文化大革命中,青年男女学生打着保卫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旗号施行暴力。 同80后相比,90后看起来身上的经济负担和政治负担都小得多。例如他们暂时无需为工作担忧,他们也还不需要攒钱贷款买房。更主要的是,这些90后在互联网上,例如从微博上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学校里接受的宣传式教育。 中国著名的博客作家韩寒在一篇标题为”已来的主人翁”的博客文章中描写参与什邡抗议游行中的90后时写道:”这些人,都是未来的主人翁,现在,他们已经来了。” 除了韩寒之外,还有100多名知名博客作者发表长篇文章对什邡事件发表评论。他们在文章中批评地方当局在做决策前没有向民间征求意见,同时也抨击官商勾结谋取私利。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们对什邡中学生在这一敏感政治事件中的立场予以大力支持。 这些恐怕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最近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提出化解”群体性事件”采用柔性方式。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高达15万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上周表示,执法人员应该效法广东”乌坎模式”。 研究中国90后政治特征的社会学者认为,现在判断90后是否会成为下一波全国性抗议浪潮的骨干还为时过早。毕竟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以及大学毕业生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老路”-出国留学或者当上旱涝保收的公务员。 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加入抗议活动,正如毛泽东在30年代曾经说过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对已经在各方面疲于应对不满群众的中共政权来说,只能是给其增添更多的麻烦。 相关日志 2012/07/10 — 宋石男:保路运动是如何动员起来的? 2012/07/09 — 苹果日报:什邡数千人周日示威 2012/07/09 — 旺報:什邡昨數千人聚市委門前示威 2012/07/09 — 城市生存手记——一个波斯尼亚人的内战生活总结 2012/07/08 — 王克勤:什邡市民今日上午再次聚集在市委门前 2012/07/07 — CNN:网络时代 中国群众权力抬头 2012/07/06 — 环球时报:不应鼓励中学生走上冲突一线(可怜的潘冬子,党国抛弃你了) 2012/07/06 — 宏达钼铜背后的官商 2012/07/06 — 什邡第一把手易人:德阳副市长受命救火紧急接掌什邡 2012/07/05 — 笑蜀:保卫生活,就是保卫幸福——什邡观察实录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